61阅读

丰富的安静周国平-平静中的富足

发布时间:2017-09-30 所属栏目:安静的位置周国平

一 : 平静中的富足

我常仰望天空。白天看湛蓝中的静雅和金洒大地的那种热烈。如果碰上乌云盖顶,云团密布,我更喜欢风雨在空中飘洒和被风席卷,分分合合,舒卷自如的那种自然景象。夜晚群星灿烂,明月高挂。不时有流星落下,舒风赴耳和我说着悄悄话,带来春送温和般的问候,也带来秋送五谷飘香的那种爽朗。冬天是个雄厚真实的季节,我把仰望变成了欣赏。白皑皑的雪峰堆起千重浪;银闪闪的大地披上素亮的装;融化的雪水又变成万条银练,镶嵌在沟壑平原奔腾不息。当雨润雪浸过后,生命露出本质时,我们看到的是朴实,厚重,一副饱经沧桑的面容。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观,肯定隐藏着一本秘籍,等待随缘的人去品尝。

我感觉拥有了生命,就是拥有了一切。

当我们静下心来,用虔诚的视野展望,就会发现大自然是多么的伟大。春天把温暖送来,让大地苏醒,万物峥嵘,山河换装。人间因满眼的翠嫩而换醒希望,精神奋发蓬勃向上;夏天把热能送到,把雨露挥洒,让万物快速生长,人间因热情似火的奉献精神,等待变成了渴望;秋天把凉爽送来,把成熟的美味送上,五颜六色的果实散落一地,等待着我们的收藏,人间因丰收的喜悦变得豪情万丈;冬天把寒冷送上,把装饰的外衣脱下,露出了筋骨也显示出坚强。苍凛把大地封锁,让人们在平静中享受着一种生活。是富足还是贫困?自己都能解答。。生生不息的繁衍,源源不断的滋养,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种神话。

晴空万里让我们看到的是明亮,夜幕降临带给我们是无尽的思索。因为我们的拥有不在会害怕,也因为我们的富足而显示优越。勤劳显得笨拙,勇敢是冲动的张扬。眼中的平静是那样的淡漠,心中的富足是那样的安详。睁大眼睛和睡着一样,生存的向往空空荡荡,生命毫无激情,生和死没有多大区别。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索取,不就和动物一样?眼中的财物就是豪夺的对象。不用感谢上苍,也没有必要进化,一切都是为了等待收获。

大地披上盛装风景秀丽,人体穿上华丽显示尊贵。我们眼中的变化景象,既是绽放也是浓缩。贫富只是我们意识中的一种差别,而对大自然来讲,都是平等的施放。我们没有理由不孝天不敬地,没有理由任意践踏抚养你的对象。千年的生存原则,万年的滚烫热血,让我们蜕化成有思维,有理智的精灵。巧取豪夺不是我们的特长,占有欲也不是人类的本性。那几千年演变的历史,为啥都是血泪斑斑的述说?自然界有它平衡的原则,人类也不要因为拥有而自恃强大。更不要把占有当成威望。欺灭同类,就是欺天负地赋予的平等原则。

静静品尝生活中的甘甜,抚摩日月匆匆忙忙的经过。我们应该能读懂万象中的收缩与浓放。消除人为的杂乱,听听自然界的声音。富足是每天的拥有,平静是生命的净化,。冬去春来日月如梭,平平静静不慌不忙,承载着风雨雷电的洗礼,讲述着生命演变的神话。人贴近自然,依靠自然,我们不过是匆匆过客,短暂停留。地是我们的舞台,天是我们的思维空间,大自然都在我们的视野里,都是我们自己的富足,还苛求什么?(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我继续仰望蓝天,它浩瀚让人类自觉渺小,它用无形凝结成有形,有形顿时化作无形。我们应抛弃个人的那点偏见,放下身上的包袱,走向辽阔的大自然,也许,只有在平静中能读懂富足的全部内涵。

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丰富的安静周国平我发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的时候,被分配到一个边远的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的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
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儿女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儿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胀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
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
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的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拥有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存精神世界的宝藏。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是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概括。
答: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文意,简要阐释“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的含义。
答:
(2)说明“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的哲理内涵。
答:
3.文中分别引用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的话语,他们各自阐发了怎样的观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答:
4.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对此你有何看法或体悟。
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四川省模拟题

1.(1)心境是安静的,生命是精神化的;
(2)安静是丰富的:有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
2.(1)由于时代巨变,我的内心躁动和不安,使我成年后的生活也变得动荡而不宁静。
(2)运动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内在的深邃,是表面上平静的必要条件。
3.托尔斯泰:人应使自己的生命从追求物质朝追求精神的方向发展。
莎士比亚名言:表面上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的生命仍然是贫乏和空虚的,只有拥有精神追求和精神价值,生命才丰富和实在。
4.“略”。


考点: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⑥描写方法: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
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⑦表达方式: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⑧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二、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2、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3、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4、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5、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7、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9、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解题方法:

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
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

3.检索范围准确

摘取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
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4.综合分析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5.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
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
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
(2).拟人搜索
(3).反衬
(4).对比
(5).反复
(6).排比
(7).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三 : 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老子主张“守静笃”,任世间万物在那里一齐运动,我只是静观其往复,如此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当然,人是不能只静不动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的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这就好像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是的,一个角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哪里找不到这样一个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比那些热闹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
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错了地方,致使不再来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在安静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问题想明白。其实,真想明白了,哪有做不成之理呢?
“定力”不是修炼出来的,它直接来自所做的事情对你的吸引力。我的确感到,读书、写作以及享受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人生有两大幸运,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所以,也可以说,我的“定力”来自我的幸运。
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我从我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那里抽身出来,回到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
这样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没有爱,没有怨,没有激动,没有烦恼,可是依然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存,感到充实。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安静》:人生的美好境界http://book.sina.com.cn 2003年07月09日周国平《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我之所以喜欢并推荐周国平的这本《安静》,是因为我自己不仅非常喜欢“安静”这个书名,而且十分艳羡“安静”这样的境界。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利益的驱动往往高于一切,物质的诱惑远高于精神的愉悦。连学界这样一片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叽叽喳喳地成了名利场——一年里人为地制造一两个看似热闹的话题,话题不断在变,不变的是不同学科的这家那家、这“腕”那“腕”们在同一时期仿佛全在研究着相同的话题,或者是某些貌似学者的人在某一阶段煞有介事地用同一话语解释着根本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这样一种日趋喧嚣与躁动的社会氛围里,安静、宁静就会显出多么的珍贵;守住一份宁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当然,仅凭一个书名不足以代表一本书的整体,但我的确就是冲着这个书名开始阅读周国平的《安静》。毕竟是一本集子,内容难免庞杂一些,虽不是通篇说“安静”,但还是能够看出周国平在这本书中一以贯之的人文追求。到底是哲学的科班出身,其散文也摆脱不了哲理的思考。关于“安静”,周国平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诚哉,斯言。
  其实,无论世界,无论我们生活的周围变得如何的喧嚣与躁动,哪里又找不到一片安静的角落呢?关键还是我们自己愿不愿意去寻找,或者说找到了又能否守住自己的这一份宁静?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的现实处境静不下来,至少我们还能保持一份心灵的宁静,还可以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倘这一方领地失守与缺失,人生真的会寡味许多。
  (《安静》,周国平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定价21元)


丰富的安静周国平
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随着年岁增长,人的生命会越来越精神化。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追求为目标,那么,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安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静、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如果你站在城市的立交桥上往下看,满眼的车水马龙,满眼的行色匆匆。如果你身处社交场所,充耳的是股票、期货、房价、车价、油价、菜价等等海量的社会资讯。在这纷繁的世界里,人们的欲望形形色色,物质的追求近乎疯狂,生活的节奏好似陀螺,心态的躁动宛如汤沸,使得不同阶层的人们难得安静。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觉得,这是智者的选择,是一种由里及外的安静,是心灵的需要。我理解的丰富,是一种冷静的智慧,是历经磨砺的累积,是岁月沉淀的内涵;而安静,是洞察世事的心情,是对事物无声却深刻的审视。  读《周国平论人生》,读着读着,就感觉禅意悠扬。周国平那充满哲学的人生态度让我觉得他内心深处即有陶渊明的隐士风骨,又有范蠡的洒脱和舍得,更有李傲的真性情与尖锐。周国平的处世哲学是“世生尘嚣,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对照检查,发现自己真的是“丧已于物,失性于俗”的一个自扰庸人。  在当今社会,要想保持安静的心态是十分不易的。当你受到误解,并因此而影响到你的声誉和进步,这个时候,你能否安静,能否泰然处之?当你周围的朋友,一个个都发了财,宝马雕车香满路,灯红酒绿乐逍遥,这个时候,你能否安静,能否依然独伴青灯,一瓢饮,一箪食,在陋巷?当你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升官提职,大家在一块欢欢喜喜,而你却十几年、几十年依然如故,这个时候,你能否安静,能否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  安静是智者修行的境界,是心灵闲适的享受。在时尚的鼓噪声中,让我们痴痴地守住那份安静,在都市霓虹环绕的风景线一隅,在滚滚红尘的外围边厢,以仰首望月、低头看蚁、躬身浇花、关门读书的怡然境界进入一个大千世界。一个人只要拥有这样的安静,人生境遇再变幻多舛,其内心依然安逸、澄澈、淡泊如林间山泉。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读周国平《安静》有感
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成就之上的安宁——题记
清晨的日光透过黄色的窗帘挤进来,蛊惑了我,这种感觉很熟悉,也许就叫做安宁。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我们需要在热闹的世界之外占据一个安静的位置。
正是在这样习惯闹腾与喧嚣的年纪,跳过的舞,嗨过的晚会,颠倒的时差,悄悄颂赞过的泪珠,是这青春太华丽,所以铺张……却在某个午后读着这样一本散文集,像一把梳子,一波一波,轻轻挠着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安静》让人心静,很静。通过一个哲学大家的视角,站在一个未曾企及的高度,来挖掘人内心最初最纯的追求——丰富的安静。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安静是相对的。老子哲学更是以静为之根。古人亦有“宁静致远”的情操。而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心态,即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周国平在《丰富的安静》一文中说道“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的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确实很难做到。舟车劳顿,只望盼一个病树前头万木春,只是这青春的脾性,一旦惬意,便很难自持。在悲喜之间,我们经历过相聚别离,也曾一句话就送走好几个春秋。时间像一个漏斗,过滤掉一些人和事,却把一部分沉淀下来凝固成有色无声的记忆,思之,谓之静。
我也曾不喜欢一切高潮,因为高潮过后一定会有低潮,平淡,甚至是结束。电影的高潮往往最扣人心弦,拨人眼泪,走得最急的,常常都是最美的风景。我们不是童话故事主人公,不是犬儒主义,不是出世者,我们是人非梦。徜徉在人类发展的长河里,我们只是天地沙鸥,放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里,我们为大喜动容,为大悲灼灼生痛,这就是朴实的人生,我们寄生的规律。而当我们的心有所依赖,面对大喜时的从容,面对大悲时的淡然,就是内心丰富的安静。这是《安静》给我的深刻的启示。
在各种热闹面前,诸如记者采访,大学讲座,电视访谈之类种种,周国平依然选择用自己最爱的方式去生活,看书写字,给心灵留一个安静的位置。在那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很多热闹,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充满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时代的气息略显浮夸,我们有时甚至不能自已,在狂欢之后的落寞,名誉之后的孤独,工作之中难免的疲累……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成就之上的安宁。
总是在这样暴雨过后的夜晚,嗅着操场淡淡青草香气,想起小时候,想起在干爸背上走过的金色童年,往事如风拂面。
想起阿彭走的时候他润湿的双眼,全班低声地抽泣,父亲语重心长的安慰。
想起每一个光着脚闯雨的夏日午后,躲着秋萍奶奶拿着扫帚在身后追赶和谩骂。
想起那三个年头的黄昏,披星戴月地一起回家,在公园里看那棵歪脖子树,我还记得谁说它很美……
又是一年。丹桂。金菊。小时候。只是回忆不再夸饰着伤感。多了一份恬静安适的感触。
最享受的感觉是像一个流浪诗人一样安静地遐想。想一个岑寂的夜,一首迷人的曲子,一个动情的夜晚,让人心生幻象,在涅瓦河上,阑珊的春色,慵懒未至的夏季,听见有人含糊地唱着——我漫步在波德雅切大街上,终于找到了我从前的女人……
然后我会告诉你,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本文标题:丰富的安静周国平-平静中的富足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472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