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新概念作文在线阅读-我在美国念中学全文阅读 作者:闻启卫

发布时间:2017-11-15 所属栏目: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一 : 我在美国念中学全文阅读 作者:闻启卫

二 : 中文在线(300364)子公司拟战略合作新浪阅读

中商情报网讯,中文在线(300364)9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中文万维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新浪阅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www.61k.com]

据了解,新浪阅读主要经营范围为互联网阅读及相关推广合作等业务。根据协议,为中文万维网站提供在线阅读服务产品的推广,并负责图书信息在新浪阅读平台的展现形式,并为中文万维提供广告语位置;中文万维应配合新浪阅读的推广活动,负责向新浪阅读提供推广的技术接口;中文万维有权对新浪阅读平台用户提供分享新浪微博入口。

此外,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新浪阅读利用其在全国的市场优势和影响力,合作代理推广中文万维知名的阅读产品。双方在推广合作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宣传,共同推进双方的品牌发展。

通过本次战略合作,能够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为双方合作创作更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上述协议为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项目中具体事宜需在正式合作协议中进一步予以明确。

三 : 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全文阅读 作者:新概念作文

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全文阅读 作者:新概念作文 《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全文阅读页面。
新概念一等奖新作范本: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 作者:新概念作文


前言 刘嘉俊
从1999年我参加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直到现在,十年过去了。今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举行到了第十一届,但新概念到底是什么概念,到底有没有概念,却仍然是一个问题。之所以这样,或许是因为新概念没有任何两届,表现出同样的风格来。
这怪不了谁。看看这十年来,我们的阅读发生了什么变化吧。十年之前,我们的阅读几乎完全依靠书本和纸张,网络上的内容很少,也相对比较狭窄,能够参与到网络中的,按照现在的说法:个个都是“潮人”。当年,我们的阅读刚刚从传统文学的视野里稍稍挪开,一下子,一大批的娱乐,或者被我们辩称为寓教于乐的小说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金庸、古龙、梁羽生、席娟、琼瑶……这些大师的作品装点了我们的青春,也充实了老师没收的课外书的库存。而通过这些书,许多人知道了,原来除了文学的厚重,小说也可以有轻逸的一面。
几年前,韩寒、张悦然、郭敬明一个个冒出来,一时之间,青春阅读、80后等等概念,一点也没有先来后到的精神就占据了话题,将开作家年代断代划分之风气的“70后”挤到了角落里。期间,我记得的名字还包括杨哲、尹珊珊、严歌、霍艳、楚玳等等。
青春文学短暂霸占了一段时间小说市场之后,网络文学兴起了。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等现在都已经华丽转身,当初却都是每一篇文章都能引起欢呼的网文一方诸侯。至于痞子蔡,从他《第一次亲密接触》点燃了网络文学薪火相传的轨迹,就没中止过创作。虽然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大过《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作品诞生,但他的坚持、执着,还有他的创作水准,却让我们牢牢记住了这个写手。
后来是什么?脑子里一阵模糊,似乎是历史类准文学准学术作品的爆发。被《百家讲坛》炒热的学术风潮,一夜之间席卷神州大地。说好说坏的都有,从来没断过。到了最近,才稍稍消停了一些。
再然后,则是网络幻想文学的大举入侵。《亵渎》或许还不足以让人对这个领域产生足够深刻的印象,但《庆余年》2008年的大红大紫,《明朝那些事儿》的高烧程度不亚于央视的《讲坛》系列,则让人彻底认识到了网络文学居然还有如此草根却又如此丰富多彩的一面。而让我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也在这个很好玩的圈子里凑热闹。
既然,我们的阅读口味永远在变化,当年的那一代成就了新概念的威名的人,现在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烦恼。这些年,也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有的早就离开了写作这行,有的游离在文学和文字的边缘,也有人还在孜孜其中。而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当年被新概念深深打动的人。新概念从来不是一个成熟的文学理念,也不会是。在经历了自己的多少年生活,再反过去看那些十几岁的人写的东西,挑剔他们是不是懂得些什么,是不是在不懂装懂;是不是一定要伪装自己长大了或者伪装自己还是孩子;又或者最流行地伪装出“明媚的忧伤”,那不是在吹毛求疵么?谁敢说自己当年,就不是那个样子的?
新概念是一个在动态发展中的系统。当年我参加的时候,那是叫无所顾忌,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随心所欲地就这么写了。而到了第二、第三届之后,一方面是升学直通车的诱惑,一方面是已经有了成功的范本在前面。不管他们收获的是什么,是声誉,还是通向文学殿堂的垫脚石,甚至只是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参赛的孩子天真地认为那些得奖的就是文学,虽然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谁都知道,那只是文学的习作阶段。只是,现在的青春年少们有这样的机会,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到别人面前,收获赞扬、批评和指点,努力成长得更快。我们能想象,假如没有文学的习作期,怎么能有《维以不永伤》的蒋峰、《妖孽派秘笈》的严歌、楚玳,怎么能让一个个名字,烙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在我们每次回想当年的时候都发光发亮?我想,这才是新概念的意义所在。
从现在的这些作品里,我惊喜地看到,热炒了多年的“明媚忧伤”的成分,随着“研发者”的升官发财,终于在年轻的文字族群里降低了浓度。在《阳光灿烂》、《R是个高中生》等文章里,重新开始出现那些简洁的叙述。文字不是用来堆砌铺成的,而是用来将故事讲清楚,而故事也不再是那么让人忍不住要翻白眼,而是简简单单地将青涩年华拍在了纸上。那略有夸张的成分,也不由得让人想起了“LOMO”这种流行的摄影风格。我想,这些,正是一边青春着却又一边文学着的家伙们需要看的东西。
——刘嘉俊,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男生卷 作者简介
刘践实
刘践实。89年出生于吉林农安。金61阅读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念:怪怪的日子,淡淡的伤(6)
回到家后先是从包中拿出穿脏的衣服扔进卫生间。然后打开电脑,发些无聊的帖子。这里的无聊只限于讨论当红歌星;斥骂日本罪行;摆布星座势运。在网络上我有许多ID,甚至无法准确地记得登入密码。每一个ID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当然不同,这就是互联网的优点,让喜欢虚伪的人如鱼得水。扯自己的淡别人永远不会知道你是谁。刚开始我非常痛恨这种见不得人的掩饰,后来也就习惯了。毕竟这个年代,不大的高中生都可以一个人同时弄许多女朋友且称呼不同。有的叫“某某姐”,有的叫“XX妹”,有的叫“媳妇”,说来道去还不是卿卿我我的关系。一想到这儿心总是一颤,再过10年中国按人口比例计算都将有五千万光棍确确实实地讨不到老婆,自己不是很危险?苍天啊,在比例如此不平衡时怎么还容许有这么多脸都不要的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脚下还踩着几个盆。放个炸雷劈死他们吧!
“有招想去,没招死去!”低沉的声音从天而降……
原来现实可以这么残酷。
晚上吃饭时,老爸顶着黑白相间的头发大口吃菜,总是不时地说:“孩子啊,平时都吃不上这么好的菜,你一回家你老妈做饭特有心情,跟过年一样。”我很大声的“嗯”一下,再夹上一大口菜咽下去。“你看老妈多用心,你再多吃些。长长个子,长长智商,努努力一定能考个名牌大学,将来出国留学带老妈去美国转一圈哦。”妈妈也憧憬着说。我望着老妈再很大声的“嗯”一下,塞一大口饭在嘴里。其实饭菜的味道不至于狼吞虎咽,我只是暗地里把口中的食物想象成中国的教育,一口口地把它嚼烂。沉默了十几分钟后老爸再次开口:“学校有什么活动吗?你们考试了吧?总是不考试也不行啊!”“哦,没什么活动,也没考试。到高中了谁还成天考试啊!”我平平的回答。其实我很想跟他们讲我们团委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大型文艺晚会”刚刚结束;很想当着他们的面吹嘘一下整台晚会的舞美都由我总负责。还有晚会前后说一个晚上也说不完的轶事。可我把这一切都压在心底,我知道他们已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喜笑颜开。所以我埋下头,只顾吃饭。
如果以上的场景发生在一个工人或是农民家庭显得格外正常,但是老爸老妈都是正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他们变得能把一纸文凭看作是超乎于自己和我生命的东西;能把我考上一所好大学看为整个后半生的追求。这是个让人无言以对的悲哀。
记得小时候我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班;爸妈可以带我玩遍大庆的所有公园;为了晚点受应试教育的摧残我比其他孩子晚一年入学。
那时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们我跑步第一名得了一罐可乐;学校开联欢会排节目我领舞……
而现在,这种兴奋和等待夸奖的心荡然无存。我只有坐在饭桌边“嗯”一声,“哦”一声,然后静静的吃完晚饭。
周日上午的时间过得飞快,常常没写完几张卷子厨房的菜香就不可阻挡地钻进鼻孔。在我的小窝写作业,老爸老妈一定会不时的轮流闯进来。给我一杯水,问我中午吃什么,或是偷偷的看上一眼。我知道他们是在观察我的学习状态。门被推开的一瞬间流淌的音符断裂了,莫名的冲动让我想对着他们大喊,可是我一次次克制自己不要这样。我知道他们会伤心,很伤心……
我才17岁。我不想独自承担青春的忧伤。可我的家已经变为一个车站,不是起程也不是终点。我的家,一个漫漫旅途中的小站。没有站前挤满商铺的街道;没有候车厅内可以消磨时间的放映室、Net吧。只存在一排排空空的长椅,下车后我便独自靠在上面,独自听歌,独自看报,独自等晚点的下一班列车驶过。
这期间我会到唯一的小超市买些供下次奔波时用的东西,然后打点行李继续流浪。流浪,远方……
家是个港湾,我已不是靠岸的船。
书包网 www.61k.com

马儒轩:恋未央梦倾城(1)
我叫陆未央,是一所重点大学的大二学生,主修古文学,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努力的孩子,从我的名字可以看出父母寄予我的厚望。陆未央,一路没有尽头,永远都在前行。我有时想,在这个城市大大的阴霾下,到底有多少罪恶?高楼大厦的阴影遮盖纸醉金迷后的空虚,香车宝马的包围下是灯红酒绿的奢靡,而我一个老知青的儿子,身无长物,更不敢期待都市的爱情。
有时荒诞的一切又来得那么的名正言顺。我认识了她,她叫沈倾城,有着明艳的笑容。这座城市那些阴雨连绵的日子,因为她的出现而明亮晴朗。她主修法国文学,像所有接近法国,向往法国的人一样,她盲目痴想着普罗旺斯的花海,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疯狂地迷恋着迪奥、香奈尔、路易斯威登--那些我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我却无药可救的爱上她,我相信一见钟情,相信命运,相信一回首一颦间的相许相知。四月杜鹃开满了校园,娇艳欲滴,所有美满的开始都已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当我不顾一切的追逐时,并未去想两个人合适与否,也许有些伤悲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时光是不可回转的。我仍忘不了第一次牵她的手,那种温热透过心田。仍放不下,第一次深深的吻,是那样如蜜般的甘甜。所有回忆浮现在这个午后,我从囚室隐约射来的光芒里,开始回忆那些值得与荒废,那些愤怒与颓唐。我是负她的,那个叫沈顷城的女孩,顷城的姿容,骄傲的看着一切,她选择的并不是我,也许只是平凡,因为太过高贵的她需要一个卑微的陪衬,或者她要选择的只是一个与她一样贫穷的我。
我一无所有,但我爱的炽烈。有时坐在牢里,我也在想,为爱如此,是不是真的值得,哪怕再深的情谊也抵不过时光的折磨,那些念念不忘的执着竟慢慢淡去。我开始努力回忆生命中的他们,父亲温暖的笑容,还有倾城,还有雅乔,记忆里的男女鳞次栉比,争相浮现。
雅乔是个可爱的女孩,我一直把她看作妹妹,我父亲是她父亲的老师,老来得子,所以我和雅乔年纪相当,从小一起长大。雅乔的父亲在法国留学十年,回来后在一所大学的任教,要不是他的资助我的学费也不会有了着落,我叫他萧大哥,雅乔叫我陆大哥,不知道是地中海的塑造还是法国美女的滋养,年逾四十的萧铭之看着格外年轻,不相识的人以为他只有三十一、二岁而已。
他一直以为我会娶雅乔,这是我从前所不知道的,直到我带着倾城与他吃饭时,他面上的愠色才让我有所察觉。但我待雅乔不过是兄长对妹妹的爱,不涉及丝毫爱情。
这些复杂的情情爱爱已使我不堪重负,像生命被两块巨石挤压,我在缝中,连呼吸都是奢侈,直至有一天,倾城对我说,她的新法语老师是萧铭之,我感觉连那条缝都在闭合,我若无其事的“哦”了一声。
人与人的世界截然不同,我古板严肃,倾城开朗活泼,这些截然不同像是一根根引线,欠的只是一颗火星。
人生总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这颗火星终于在我心里首先点燃。
雅乔打来电话,在电话里她的声音虽然一如既往的温柔轻雅,却在其中带了一丝颤音。“未央哥,你真爱倾城吗?”她的声音激动地带了点哭腔。
“傻丫头,当然了,怎么问这个。”我好奇的问道。
“哥,如果倾城背叛你呢?”她的声音更加急切了。书包网 www.61k.com

马儒轩:恋未央梦倾城(2)
“不会的,雅乔,我相信倾城,你也不要乱说,我知道你对倾城有看法,但……”我微微有些生气,所以话说得很重,但是还不待我说完却传来了雅乔近乎疯狂的声音:“陆未央,你知道吗?萧铭之那混蛋和你那个什么倾城是对狗男女。”然后电话里传来了嘟嘟的忙音。
我呆呆的拿着手机,像是时间静止,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从迷离中恢复,才骤然发现背后的衣服已被冷汗浸湿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不会是真的,那些流言蜚语是雅乔捏造出来骗我的,是的,一定是的,突然间我觉得这座校园里所有的景色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我为倾城在心中虚构的信任开始动摇,在这个诱惑特别多,顾虑特别少的年代;在这个步子特别快,变化也特别快的时代,忠诚已经成为一种值得赞美的品质。我沉思良久才给顷城发去短信”宝贝,圣诞节我要为你庆祝的,来我租的房子吧。”过了不久我收到了倾城发回的短信”恩,好吧。”短信里透出一股说不出的厌倦,在圣诞节前的日子里,我犹如行尸走肉,任何的乐事也提不起我的兴趣,直到圣诞节当天我才开始准备,把我30平米的小天地收拾得干干净净,挂满各种小饰物,我还从商店租回了一套圣诞老人的衣服,这些几乎耗尽了我这个月所有的生活费,但只要想起倾城的微笑,这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有时想想如此种种似乎于我是不公平的,但我又何尝不是心甘情愿的呢。
当夜幕垂下,节日的欢娱充满了整个城市,霓虹灯照亮我街角小小的公寓,我穿上圣诞老人的衣服,在镜子前照了照,突然觉得无比滑稽。讨好、献媚,在倾城面前我放下一切尊严,只为了博得她一个开心的笑,正在我神游八极时,响起了开门声音,我赶紧躲在门后,准备吓她一下,门吱呀的一声打开了,白色T-shirt配上淡蓝色的61阅读吧里寻到一个略微安静的角落,旁若无人地把自己浸入到那些音乐里。耳机里是极富张力与贯穿特质的声音,旋律拉长之后像涌起的海潮,步步紧逼,波澜壮阔。
上面的这两句话让我想起了以前作乐评的那些日子,本来是出于个人喜好,想要用文字表达自己对音乐细微的体察与理解。可是生活总是习惯把人玩弄于股掌,这种喜爱延续到最后,竟成了一种摆脱不掉的负担。
杂志社的编辑每个月都会寄几盘陌生而晦涩的CD过来,爱尔兰音乐或是德国战车之类从未接触过的AlternativeMetal。不得不在月末绞尽脑汁堆砌空洞的词藻和不由衷的评语寄给编辑,维持一个并不专业的乐评专栏并且利用微薄的稿费维持自己疯狂购书的奢侈生活。
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终于发现,那些文字,其实是一种背叛。
熟悉的那家杂志停刊后,我很久都没有再作过乐评,生活过于匆忙,而且没有遇到足够钟爱的音乐能够重新点燃自己写字的热情。不知道那种曾经熟悉的文体现在写起来是否还能得心应手,偶尔在《轻音乐》之类的杂志上看到别人的乐评,看到别人字斟句酌地描述他所理解的音乐,会生出隐隐的怀念来。
现在发现自己曾经钟爱的乐评其实有一个很尴尬的定位,没有小说的可读性,内容又不似散文般贴近生活,形式又很容易走向单一甚至程式化,注定曲高众寡,终将成为无人问津的一只孤筏。
写了好久的散文,用文字向所有人描绘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偶尔也会尝试小说,讲述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故事,操纵不同人的宿命。挥笔往往就是洋洋洒洒数千字,写到最后精疲力竭,却沉醉于那种倾诉的幸福之中,心甘情愿日日夜夜地继续。
某个深夜和朋友通电话,谈话过程中偶然提到,才发现,正是当年那些幼稚简单的乐评,使自己深深地爱上了文字,这种眷恋延续到今天,成就了甘愿追随文字终生的热忱。
怀念中想要重拾曾经的那块通灵宝玉,用心想想自己遗留的那些文字,眼睛里逐渐潮湿,指尖却忍不住泛起了细微但尖锐的痛。终于明白,既然曾因厌倦而遗弃,便注定此生隔了烟雨蒙蒙,再难有所交集。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张晓:寻找仰望天空的孩子(5)
有时候在梦境中会看到13岁时的自己,傻傻乖乖的平头,毫无个性但是异常整洁的校服,最普通不过的孩子。然而现在回头想想自己那个时候的顽拗,也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心中会有莫名的敬佩慢慢地流淌而过。
只有那个时候的自己才会做出那样许多孩子气但是很执着的事情来。
13岁的自己,会甘愿整整一个星期不吃早点,把零用钱一元一元积攒起来,然后在周末骑单车赶二十分钟的路程去书店里买新上架的小说。
会把钥匙押给报刊亭的老板,换回那本只剩下一份的杂志,然后急匆匆地回家取钱把钥匙换回来。
会熬一整夜写一篇幼稚的小说,而在第二天因为忘记交语文作文被老师赶出教室。
这些细碎的往事,回想起来,心里会洋溢着温暖。
时间似乎有飞沙走石的能量,裹夹着手足无措的自己一路向前。走到高三,压力开始一点点变大,每天走熟悉的路,过熟悉的生活,甚至连那些曾经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出来的数学题,经过一再地重复练习,也会熟悉起来。就是这种积累起来的熟悉,让自己失去了冲动与激情,一点点的被套路禁锢起来。
每天做练习题到深夜,然后起身冲一杯雀巢的速溶咖啡,接着便飞快地在选择题上标“ABCD”直到天亮。这样的生活,平淡、单调,同时也蔓延着说不出的惊心动魄。因为高考已经临近,距离那场残酷的“凌迟”已经时日无多。而那些迷恋着的文字的日子,那些曾经衷爱过的刻画,仿佛隔了千年的壁画一样,回忆起来,已经褪尽了颜色。
某个隆冬的深夜,想想自己曾经的生活,突然想要出门走走。这座北方城市的夜特别静,只有那些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店泛着零星的灯火。站在寂寥无人的街头,抬头仰望城市中迷醉的红色夜空,泪水忽然间就划破了眼睑。有许多事情莫名其妙,一个人,一双手,无能为力,只能托苍冥之辞。
不得不与文字作短暂的告别。是蝴蝶,就飞不过沧海,这就是宿命吧!
你好,我的上海
两年前耳畔呼啸而过的时光灼伤了我厌倦了单调的眼睛,于是我恋上了千里之外的上海。我渴望贴近那座见证了百年沧桑的城市,从那一刻起对上海的向往开始在某个角落里萌芽,露出星星点点的绿色。
这些年我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城市,我不停地走路,从西安底蕴深厚的古城墙下一直走到深圳经济气息浓重的股市交易所门前,可是我没有到过上海,没有听到过黄浦江上炸响的悠扬汽笛。我一直在期待那场千里之外的邂逅,因此,在旅行的路上我不停地张望,留下没有归宿的足迹和灼灼的眼神。
我来到这所长满法国梧桐和樱花树的校园里,学业的压力将我紧紧地束缚起来,像被装进了麻布口袋一样。不知不觉中,与上海的邂逅竟成了一桩难了的夙愿,每当樱花殇落,出行的人流便会让我想起那座矗立在远方的滨海之城。那座在安妮笔下无数次闪现出光彩的水泥森林,俨然成为了我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境。
某个黄金周的开始,我蜷缩在沙发上看电视屏幕中不断闪现的画面,然后我看到东方明珠塔的影子一闪而过,如同转瞬即逝的烟火。我的眼睛被外滩流光溢彩的建筑群刺得生疼,我记住了那丛盛大的光,继续仰望着那座繁华绵延百里的城市。
我开始在寂静得让人恐惧的黑夜里苦苦跋涉,高一的一整年我都在朝一个目标义无返顾地靠近。我想我可以在拜访复旦的同时问候那座演尽当世繁华的城市,在那样一座城市里读那样一所大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带着对远方的期盼启程的人很幸福,而我,正沉浸在这种幸福之中。

张晓:寻找仰望天空的孩子(6)
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我很慎重地咨询父亲的意见,脸上显现着畏惧而不安的样子。我以为父亲会像许许多多其他父母一样不容分说地把我从去文科班的路上揪回来然后塞进理科班里强迫我研究皂化反应和右手定则,但是父亲什么也没有做,他只是轻轻地说,愿意读什么就读什么吧。我的兴奋像泉水般涌了出来,心头大朵大朵的花蕾一瞬间绚烂到了极致。我想告诉所有人我有一个很通情达理很伟大的父亲,他给了自己的孩子足够的自由去选择未来。
可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理科班,我坐在人满为患的教室里和许许多多的其他人一样埋头写下一道又一道思路清晰或迷乱的解答题。大气压、有机物、种群的增长曲线,这些名词成了组成我生活的主要元素。我想即便是站在很多年以后如果再回想起来我仍旧会抛不掉那些悔意,因为我做这样的抉择,只是因为”理科生都比较聪明”的虚荣。我因为无关紧要的东西背弃了自己,拉远了自己与上海之间的距离。
理化成绩成了我的难言之隐,那更像是一道伤口,虽然费尽心机遮掩了起来,但稍有触碰仍会传来灼灼的噬骨之痛。
很多以前的朋友都去了文科班,他们当中有人甚至是骗过父母才做了那样的选择,只有我在无人阻挠的情况下做了那样一个决定。在那个秋天我埋葬了我曾经深爱着的文字,埋葬了自己曾经色彩斑斓的梦想。每当看到文科班学生眉飞色舞的神情,我便感觉有黑色的潮水正从我的脚下漫上来,忧伤渐次灭顶。
上海依旧是张爱玲笔下那座繁华而苍凉的城市,可是此刻我感觉它正在我的面前薄雾般的散去,那幅亲吻的图景渐行渐远。我或许真的与上海的霓虹无缘了,华亭路上的古旧民居,衡山路上落满桐叶的街道,南京路上悉攘往来的人群,和平饭店粗糙厚重的外墙,东方明珠塔充满后现代气息的观景台,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梦境,破碎之后,只有满地尖锐的碎片。
我无法接受的事实是,上海真的在离我远去,那朵我曾经以为可以努力靠近的梦中之花此刻已经变得难以触及。或许今生我真的只能是一个在工地上奔忙的泥瓦匠,一个清扫街道的清洁工,一个在城镇角落里蜗居的贫苦人,或许我永远都不会有品位黄浦江水的苦甘,但我会记住那座值得守望的城市,那里有我被放逐的梦想,有我流离失所的灵魂。
在那些失落的日子里,麦子开始向着太阳愤怒地生长,而我却一整天一整天地背对着灼热的阳光想我的上海,想那些支离破碎的梦。泪水落下来砸在我脚下的土地上,心中的那座水晶之城被斑斓的色彩漫过,开始沦陷。
我的上海……
酷暑将尽的时候我开始耗费整夜整夜的精力堆砌辞藻,朋友鼓励我参加新概念。只要进入复赛就可以去上海,那座无数次在我梦中浮现的城市。我开始努力,因为我不想放过任何可以接近梦想的机会。我第一次开始俯下身子来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情,一步一步,靠近自己无数次仰望过的高高在上的梦想。
那些日子里我每天晚上都会坐在我的台灯下在纸上铺展我的文字,喑哑的风穿过窗外梧桐之间的缝隙,看不见的黑暗一直蔓延到远处。深夜里我会想起我的上海,我感觉远方那座游轮般华丽的城池向我敞开了一道裂缝,刺目的光透了进来。

张晓:寻找仰望天空的孩子(7)
后来开始有人对我的付出感到不屑,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新概念”只是一个纷繁错杂的名利场,他们以为所有人都只是在追逐一个光环。可是对于我不是的,那里有我依恋的文字,还有我所向往的上海。我只是想要接近自己曾经魂牵梦萦的十里洋场,接近那座无数次悬浮在我梦境中的濒海“魔都”。
对于所有的鄙夷我都无法辩驳,只能在沉默中隐忍这一切。我相信真正爱着文字的人不会被那些纷繁错杂的名利所纠缠,我们所追寻的,是一种内心流离的回归与倾诉。
这个夏天我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字,然后将最衷爱的两篇寄到了《萌芽》杂志社。看着自己的作品我感到殷实而充盈,不论如何,我都是如此地爱着我的文字,爱着那些盛开在笔端的花朵,那些流淌在纸面上的心绪,像十指一样连接着我的心房。
等待中的两个月我感到少有的充实,我每天殷勤地去校门口的公告栏处看有没有我的邮件。深秋的梧桐一片一片落光了叶子,我站在穿梭的光阴之流里,怀揣着对文字的仰慕和对上海的向往等待着那场甘露的降临,如同虔诚的信徒等待来自天堂的召唤。
江北的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我拿到了《萌芽》杂志社的挂号信,那天上午我看到那封写着我名字的邮件很安然地躺在我们学校的收发室里,简单的白信封,栀子花般的素洁。把那封邮件拿到手里的时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淡定,曾经惶恐颤抖的心只剩下了四个字:波澜不惊。
站在学校中央的平地上我很迅速地抬头望了一眼天空,输电线高高地划过,满眼都是支离破碎的蓝。我一遍遍地想,终于可以去上海了,终于可以去上海了。那座城市无数次地划过我的梦境,留下无数个若隐若现的剪影,而现在,我终于可以继续自己的仰望,走进曾经魂牵梦萦的十里洋场了。
刹那间闪现的般若令我开始有了感恩的心态,感谢时间把这高中的最后一年留给了我。这样一次旅程让我期待并且为之动容。我会怀着感恩的心珍惜这样的一次赐予,我看到我的上海之梦日渐清晰,暮色中,黄浦江水低沉的潺声正从远方传来……
你好,我的上海。
追忆成荒
整个晚上我都在翻看自己两年以前的一本NB,上面有我遗留的笔迹。我在文字中游走了一整晚,想要在记忆中摸到曾经华丽的色彩。
这是我2005年到2006年的集子,这些杂乱的文字贯穿了我的十五岁。站在两年后看这些文字,我感到自己仿佛是坐在疾驰的轻轨上,周围的一切恍惚而过,便再也看不到了。
甘世佳说,我们从十七岁开始苍老。而杜拉斯说,十八岁,我们已经老了。我正处在迅速苍老的过程中,在我十七岁的灼灼年华里,等待时光在我的脸上刻上再也无法平复的痕迹。
我看着自己一路走来留下的痕迹,两年前的许多片断我已经记不起,因此对于那些满是谬误的笔迹,我竟然舍不得改动一个字。无论我现在的文笔多么出色,我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自己。许多的事情只留下了回忆,更多的事情甚至连记忆也没有留下。
我能在这本集子里看到两年前那个锋芒毕露的孩子,那时我很有当愤青的潜质,文字都带着刃口。现在我只写自己的生活和那些梦境中闪现过的故事,那种针砭类型的散文我已经很久不再触碰了。我没有成为愤青,没有成为另一个李敖,我开始变得与世无争,两年前的那些挣扎带来的只有撕心裂肺的挫败感,我已经倦了,不得不放弃。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张晓:寻找仰望天空的孩子(8)
我开始尝试那种被人视为鄙薄的私人写作,我无法强迫自己站在救世主的角度上看世界。或许我的视野确实很窄,但余华说过,一个好的作家永远只为自己的内心而写。
不得不承认自己两年前留下的那些文字确实很粗糙,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文字变得精致。我能看到自己在两年的岁月里一路走来所得到的提升,我一直坚持的两个字就是真实,我的文字就是我每一天生活的倒影。文字中的真实是我唯一的天赋。
这本笔记本本身对于我并没有特殊的价值,超常之处在于我十三岁以前的文字全部遗失了,关于文字的一切都只能从我的十三岁开始。这本集子中有我的所能找到的第一篇影评,第一篇乐评,第一篇小说,有我许多充满畏惧的尝试,有我的十三岁。
两年前我不懂得在文字里探讨人性,不懂得关注社会的边缘,不懂得如何抓住读者的眼睛。我的故事只是源于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幻想,感谢杂志社的两位编辑,因为他们的肯定我才有勇气把我并不擅长的小说写下去。
傍晚的时候我在学校里人声鼎沸的篮球场上运动,和两个一脸明媚的男孩子在一起。他们脸上散落的阳光让我不敢相信他们刚刚经历过高三,刚刚结束了高考的厮杀。谈到十几年的压抑生活时他们说,其实也很简单,只不过有些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有些人一无所获罢了。我突然很感动,高三,高考没有把他们毁掉,我希望一年以后我可以像他们一样在自由中幸福地流汗。
晚自习结束之后我一个人穿过满大街的灯红酒绿回租住的房间,我把单车搬上楼梯的时候突然感到很落寞,我的身后仿佛有大片大片的空洞正一点点绽开,令我的呼吸难以维继。于是我站在天桥上,点燃了一支廉价的香烟。
长久以来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剂量地抽烟,焦油使我的皮肤变得很差,毛孔粗大,而且没有光泽,但我无法放手,因为没有其它东西可以填补我身体里的空洞。没有。
烟草散发的淡蓝色烟雾被夜幕完全地覆盖掉,连那种特有的气味也很快地被穿堂而过的夜风席卷而去。我看到脚下烟蒂上的火光在角落里渐渐淡去,了然无痕。对面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了远处市中心流光溢彩的霓虹,一瞬间我感到人真的很渺小,不只对于宇宙,甚至对于这样一座并不足够繁华的城市。
英语课上我们学到了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在威德尔海遇险时一位船员的日记,那位船员在近一百年前写到当他们受困时他一直在想回家以后舒适的生活以便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年以后自己的生活,我希望可以给自己设置一幅美好的愿景以便可以让我挺过高三。
这一段时间我越来越清醒,知道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作家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我仍然感谢并深爱着我的文字,从小到大除了废品我真的只拿自己的文字换过钱。
最后我告诉自己该放手的就放手吧,我的十六岁只能这样了,我不能让我的十七岁有任何遗憾,因此我只能牺牲掉十六岁为我的十七岁打造一顶王冠。这些年在学校里我已经失去了那么多,再放弃一些换取一个善终等待自由的救赎真的又有何难。
这一年我打算剪掉张扬的头发换上低调的衣服做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只关心我的数学习题。我的十六岁可以这样在灰色中覆没,但我的十七岁和十八岁不能有任何缺憾。

张晓:寻找仰望天空的孩子(9)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可是许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
我的明天很美好,这是最后一个晚上,我不能死。
那个阳光明媚的三月
一只脚迈进四月的时候我依旧没有能够看到幻想中纷扬下落的沙尘,我的期盼落下了心灰意冷的帷幕。三北防护林并非如马其诺防线一样形同虚设。
在我的印象中扬沙已经成为了三月的标记,我无法忘记自己所经历的每个踏沙而行的午后,纵然无数个阳光明媚的三月已经如烟花般飘散,成为记忆的灰烬。
这个三月真的很美好,没有阴霾,没有雨,没有任何东西会让我陷入沉郁,三年来我从来没有如此释怀过。生活,平静再平静。
整个三月我都伏在面南的铝合金窗户上看不远处盛开的繁华和飘飞的柳絮,然后用窗帘屏蔽阳光,伏在桌面上写大段大段稀疏零落的文字。
我喜欢这样的阳光,干净,澄澈,而且温暖。
其实我更愿意做一个明媚的孩子,每天简单快乐的生活,笑纳一切。不高兴时就发发小脾气,别人一哄便呵呵地笑起来。心头不会有盘踞不散的阴云,生活不复杂。
我也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明快,希望那些文字背后的我会有一双眉角上扬的眼睛。我希望我的文字不会带来痛感,所有读它们的人都会有坦荡轻松的心情。
这个三月的每个夜晚我都会在黑暗中摸索着收音机听广播,遇到媚俗的广告就跳过。我几乎已经熟知了这座城市里所有的电台主播,他们都有伶俐的口齿和甜美的声线。午夜我在他们声音的萦绕中沉沉睡去,直到鸡鸣天将晓。
我已经习惯了电台里那一档又一档的音乐节目,收音机中传出的歌声永远不同于CD和卡带。
有时候三月的夜晚并不足够温情,于是我便用被子包住身子夹紧脑袋听电台的流行曲目和校园民谣。《白桦林》响起来的时候我会手舞足蹈,直到脑袋撞到墙角才安静下来。
这样的夜晚我总是睡得很深沉,百唤不醒。
偶尔获得一次短假,我便躺在单薄的单人床上借着日光灯发射的光线阅读。一摞书被我很快的从左边搬到右边,然后移回,我会舒心的笑,开心得像一只戏水的绒鸭。
我捂着眼睛对自己说,如果生活可以永远地这样继续下去,我可以用每天只吃两顿饭来换取如此慷慨的恩赐。
有时候我会很苛刻,对一切都不满意,但事实上我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
我理想的生活是有吃不完的冰淇淋和泡面,还要有文字和音符。如果再加上我的朋友,我便可以快乐的了此残生。
我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我不停地说话,无法说服自己停下来,因为我不想把自己交给孤独,那样我会不舒服。
但是我还是希望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而且,不寂寞。
三月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则谈话节目,嘉宾中有一位布娃娃般精致的女孩子。她口齿伶俐地回击观众包括父母的责难,因为她坚持不换下自己那身朋克的行头。
最后那女孩说,社会需要我们去做的我们已经做好,为什么还要剥夺我们最后的自由?
许多人鼓起掌来,因为那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孩,她的父母和老师找不到反对她的理由。然后我就想到了自己,我没有她那样出色的成绩,我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两排,我是一个并不受人瞩目的孩子。
或许我没有理由为这个时代哀怨,至少在我的学业有所起色之前,这是社会需要我去做的,抛弃这份责任很自私。
所以,我要自己的一切都和我的文字一样出色。
三月的最后一天我打电话给一家出版社商讨文集的出版问题,然后静心等待。那里都是很负责的编辑细致地向我介绍他们的成员,并且耐心地记下我的地址答应如果有结果马上跟我联系。三月中旬他们曾经摘去过我的两篇文字,电话中略带塞北语音的普通话让我感到舒心,因此我信任他们。
这一切给我以期待的资格。
我的三月已经闭上了厚重的城门,但这一个月来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徜徉。那些幸福温暖自由流畅的日子令人心生留恋,阳光,照亮了我生命中最明媚的一个角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全文阅读 作者:新概念作文 《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青春期的诗 男生篇全文阅读页面。

四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2013年3月31日,“新概念作文之父”赵长天逝世,文艺界纷纷

本文标题:新概念作文在线阅读-我在美国念中学全文阅读 作者:闻启卫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591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