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婴儿痉挛症的症状-小儿“热痉挛”的典型症状

发布时间:2017-12-01 所属栏目:儿童

一 : 小儿“热痉挛”的典型症状

当宝宝突然丧失意识、两眼上吊、四肢不停抽筋、脸色发紫......这些会让父母及照顾者吓坏了!如果此时触摸宝宝的身体感觉有发烧,这可能是发烧引起的抽搐,又称“热痉挛”。为什么会这样?是癫痫吗?严重吗?发生当时及后续该如何处理?相信这是许多父母都想知道的。

典型症状

热痉挛发作的一般情况是:父母发现原来好好的宝宝,突然地意识全无、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两眼上吊、肢体肌肉僵硬地不停抖动、脸色发紫、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这就是抽搐(又谓痉挛)的表现。然后再摸摸宝宝的身体或额头,才知道原来宝宝发烧了!

热痉挛发作的时间,短则数十秒,长则二三十分钟。发作过后,宝宝会因太累而熟睡一阵子(约半小时至数小时),然后会再醒来,此时意识状况及活动力都应回复正常。

常发人群

幼儿因发烧而引起的抽搐很常见,多发生于半岁至5岁间的幼儿,尤以1~3岁之间最多。在医学统计上,所有6岁以前的健康宝宝中,大约有5%左右都曾有过此种热痉挛的经验。

热痉挛多发作于刚开始发烧之际及接着的24小时内,所以父母们对这突来的抽搐几乎是毫无准备。然而,若宝宝已经连续烧了一两天后还有热痉挛发生,则要特别小心有无其他潜在的严重问题存在。

Tips 热痉挛与癫痫的区别?

绝大多数幼儿的热痉挛都是突发性的,一生也许就只有那么一两次而已,属于正常现象。癫痫则是先天的脑损伤,会有反复的、无由的痉挛发作(没发烧时也会),属于病态。

热痉挛并不需要靠吃药来预防,况且皆发生于刚发烧的初期,是无法预期的,故也无需长期服用预防性的药物。但是对某些原来大脑就有问题的幼儿来说,其抽搐的频率会很高,有时体温只要一不稳定就会抽搐,此时医生会开立一些抗抽搐的药物来预防发作。

(责任编辑:赵媛媛 实习编辑:李凌锋)




二 : 小儿痉挛症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由于缺少观察,对某些疾病不了解,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疾病并对其进行治疗。[www.61k.com)例如小儿痉挛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样、什么时间段容易发作以及发病高峰期是什么时候?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儿痉挛症的一些基本症状,遇到时才可以及时的治疗小儿痉挛症。

抽搐症 小儿痉挛症的症状

本症又称west综合征,是婴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癫痫,发病年龄较早,具有特殊的痉挛形式,90%伴有明显的智力、体力发育障碍。脑炎、产伤、脑外伤为常见病因,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间是从出生后几天至30个月,其中以3~9个月占多数,4~6月为高峰期。

小儿痉挛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短暂的全身肌肉痉挛,颈、躯干和腿弯曲、内收或外展,双臂向前向外急伸呈拥抱状;出现点头样发作;持续时间非常短,平时若不注意则很难发现。

单个发作时间短,发作一次为2~10秒; 全身尤其是头部和上半身向前屈曲; 发作次数频繁,一日多发,每次发作可连续多次甚至数十次; )发作时间通常是在刚入睡或刚醒而意识尚处于朦胧状态时,可伴有意识丧失、出汗、面部青紫及疲困嗜睡; 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不一,发作间期则多为特征性高峰节律紊乱等特点。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对小儿痉挛症的基本表现症状以及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广大的爸爸妈妈特别是没有经验的年轻爸爸妈妈们要多加留意小孩婴儿时期的生长状况,以防万一,若真不幸患上小儿痉挛症,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三 : 对婴儿痉挛症的历史回顾

摘自陈世畯的《婴儿痉挛症基础与前沿》一书

第一章回顾过去

一、问题的提出
缘起于West医生1841年在Lancet读者问答栏中给主编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他的男孩患了1种当时未见报道过的疾病,他一方面想通过杂志向有经验的医师求教,另一方面也呼吁当时的医务界对此疾病应给与重视。这既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书信,也是一篇相当完美的个例报道,正因为如此,后世有些医生一直将所报告的疾病称为West综合征。兹将原信译出如下:

1种特殊形式的婴幼儿惊厥

阁下,通过您的有价值而又广为通行的杂志,我提请医务界对1种临床罕见、形式奇特,而又为婴幼儿所独有的癫痫给与应有的注意。

因为我所见的唯一病例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将非常感谢任何同道能对此给我一些见闻,不论是通过私人来信还是通过您卓越的刊物发表。

这个孩子现已将近l岁,出生时长得既漂亮又结实,直到生后四个月一直在健康地成长,但从那时起,我发现他有时轻微地点头。最初,我把这种点头当作恶作剧,实际上那已经是疾病的开始。这种点头越来越频繁且加重。后来发展到头部将触及膝盖,但点头后恢复原状,有时发作很像前弓反张。这种头部屈曲现象每隔数秒钟便会出现一阵,每阵发作可重复10—20次甚至更多,每阵发作总的时间常不超过2~3分钟,一天之内可出现2~3阵,在坐位或卧位均能发生。发作来临之前本来孩子还活蹦乱跳,可是继一声怪叫之后突然头向前屈,躯干前俯而双膝上抬,每次发作之后好像受了惊吓而尖叫起来。有一段时期孩子变瘦了,显得苍白衰弱,但后来又恢复起来。他虽然患此病,还是长得蛮漂亮,不过他没有同龄儿童所应有的灵活生气,也没有支配肢体的能力,他有时对发作似乎无所觉察,但犯病后终归显得沉默可怜,他还保存了视力和听力,但迄今尚不能站,其至不能挺直颈项。

我对妇女和儿童疾病有不少临床经验,我在医务界也有广泛的接触,但是在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类似的叙述。起初我认为这是由于孩子出牙而激惹了神经系统,鉴于此孩体力充沛,所以我采用了积极治疗,诸如水蛭吸血、头部冷敷、重复通便和通常的消炎。另外,还试过牙龈切割和温罨,尽管这些治疗方案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三4个星期,而孩子的病情却越来越重,发作越来越频,直到每天犯病多达50一60次。后来我只好求助于镇静剂,包括罂粟糖浆、毒茴和鸦片,但是都未能制止发作。在孩子七个月时已长出4枚牙齿,而症状依旧。他一直靠乳汁喂养,在他第八个月时又显得有些消瘦,病情也更加重,于是我决定给他断奶,外加补壮剂,偶尔给些蓖麻油,但所有措施都无济于事。

我曾带孩子到伦敦找查理.克拉克爵士和洛考克博士会诊,他们都认识这个病,在克拉克爵士的广泛实践中曾见过4例这种患儿,由于特征性的头部屈曲.他曾将此病称之为鞠躬痉挛。洛考克博士曾见过两例,其中l例是一位寡妇的孩子。当此孩患病时她正在意大利。情急之下她曾遍访那波利、罗马、佛罗伦萨、热内亚和巴黎,但其中只有一位医师认识这个病。洛考克博士对另外l例曾试用水银、升汞、鸦片、锌和铁剂,但均无效果,而息儿在患病半年之后还增添了右肢偏瘫。阿司特里.库珀爵士正当此时曾看过这个患儿,他也未见过这种疾病。他的意见是:可能是由于出牙,当牙齿出全以后将会好转。数天之后该患儿突然高热,两枚牙齿逼近牙龈表面,于是他们在孩子头部放置水蛭,用泻药攻下,切割牙龈,数日之后牙齿长出,发热消退.从那时以后未再发生惊厥。查理.克拉克爵士的四个病例中有2例曾获得随访,其中1例完全恢复健康,另l例变成麻痹和痴呆,后者于17岁时死亡。

从那时以后。我又听到另外2个病例,1例活到17岁,另l例活到19岁,都是继痴呆后不久死亡。我曾给都柏林的伊万森和蒙赛尔两位博士写过信,前一位当时在意大利,后一位回信说他从未见过像我可怜的儿子那样的抽搐。由于没有病理解剖,人们对这个奇怪的疾病迄今一无所知。

虽然这是1种仅被两位著名医师所注意到的罕见而奇怪的疾病,但是据我所知,我确信这是1个独特的疾病单元。正是因为它不常见,而且又未被同行所注意,因此,我希望您给与深人的宣传,就像对本文一样给与充实而不是缩减。先生,我是您的杂志从创刊以来的订户之一,您的忠实而顺从的仆人。
W.J.West 26/Jan1841年于顿布里基


二、临床认识的初级阶段

根据Gastaut(1960)的分析,婴儿痉挛症的研究进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从West在Lancet杂志上提出求教信的1841年一直到本世纪的前40年被看做是第一阶段,用我们习惯的语汇来说,这一阶段也可称之为临床认识的初级阶段。根据福山(1960),这一阶段使用英语、德语、法语关于本病的命名就有三十多个(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命名都是对发作形象的概括,唯有Asal和Moro(1924)、Wohler(1941)的命名中除形象涵义之外还冠以“恶性"字样的定语,足见当时的医生已对本病预后之差深有体会。

另1个饶有兴趣的命名是Lederer(1926)提出的苍白球癫痫。这是1个大胆的设想,因当时还不具备脑电描记技术,更没有深层电极,而癫痫的放电病灶从来不是根据病理
形态来规定的。尽管如此,Lederer的这一设想在事隔30年后还得到Baird(1956)、Spiegel(1957)的验证。从现在的认识水平看来,苍白球完全有可能在某些环节参与了婴儿痉挛症的形成。关于本病发作形象的描述在West的呼吁信中已经叙述得相当完美。无怪Lombroso(1983)评论说:我们在未进1步弄清本病的发病机制之前,很难在West的论文之外再增添多少内容!本阶段在病因分类上还是有一定的发展。Fere(1883)最早将此病分为症状性和特发性2种,这种观点既符合West原始报告中所引用和他本人的病例,也受到近代许多学者通过大系列的观察材料的支持。在本阶段的前半期有人试用溴剂和硼砂,后期则被苯巴比妥和硫酸镁所代替,从现代治疗学观点来看,上述所有治疗方式都无肯定效果。


三、脑电图认识阶段
也就是Gustaut所称的以1952年为划期的第二阶段。但脑电图对婴儿痉挛症的研究既非从1952年才开始,也不是到某年便嘎然停止。自50年代以来,随着脑电图的普及,欧美各国许多学者都发现婴儿痉挛症在脑电图上有其特定的构型,特征是大脑皮层各区均有高电压杂乱慢波和棘(尖)波,它们各自的持续时间和出现部位时刻不同,在同侧或双侧半球之间几乎没有同步现象。在美国由Gibbs等(1952)为这种脑电图创造了1个名词——高度节律失调。按照Lennox(1960)的解释,“hyps”是希腊语一些词组中的前缀,意谓“高度”是形容节律失调的程度而非指其波幅的高度。目前有人译成高峰节律失调,似可同高度节律失调等同看待。在法国由Gastaut和R’emond(1952)定名为B型肌阵挛(typeB.myodonous),两年后Gastaut在另一篇论文中又改名为婴幼儿高度节律失调(dysrrhythmicmajellre de lapremiereenhance)。在瑞士Hess和Neuhaus(1952)则称之为弥漫性杂乱性痉挛电位(diffuse gemischtekrampf-potential)。

上述脑波构型随患儿年龄之增长,其杂乱程度有逐渐减轻的倾向。即或在典型的高度节律失调,患儿入睡后,其背景波律也趋于规整,但各脑区之间常呈现爆发性棘(尖)波群的同步。Druckman和Chao(1955)将上述脑电模式中杂乱程度较小,各导之间同步现象较多的构型另称为改善型高度节律失调(modifiedhypsarrhythnda)。关于后1种名称,Lombroso曾提醒人们注意,有的患儿,其首次清醒期脑电图并不呈现高度节律失调,只有入睡后才出现。但入睡中的高度节律失调脑电图总是同步现象较多,波律比较规整,所以若要判定某患儿的脑电图属于改善型高度节律失调,则必须说明该图是在清醒期而不是在睡眠器描记的才能被承认。


Naylor(1958)强调高度节律失调脑电图并非婴儿痉挛症的特征性脑电图,既不能根据高度节律失调脑电图便诊断婴儿痉挛症,也不能根据婴儿痉挛症便预期其脑电图必呈高度节律失调。

Jeavons和Bower(1961)在32例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描记中,呈现高度节律失调者占50%
。他们为高度节律失调还制定了1个9级评分标准。

堀浩(1965)曾观察了48例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脑电图和肌电图,其中呈高度节律失调者占81%,呈灶性或弥漫性异常者占19%。他将每次发作短于1秒者称为短程发作,相当于Gastaut的A型;将每次发作长于1秒者称为长程发作,相当于Gastaut的B型。A型适于用声光刺激诱发,B型对声光刺激无反应,而且发作时脑电变化先于肌电变化。

Watanabe(1973)通过前瞻性观察,对32例具有发生婴儿痉挛症可能的高危患儿做了系列性脑电图随访观察,直到发生高度节律失调或达到正常发育为止。他发现患儿如系在产前脑部患病者,在发生婴儿痉挛症之前脑电图多呈轻度异常;如系在围产期脑部患病者,则从伊始即呈明显异常,有些儿童甚至呈现爆发性抑制(burstofuppression);在产后脑部患病者多呈慢波失律。根据他的经验。凡经系列观察遇到脑电图上呈高度节律失调者,临床上几乎都发生婴儿痉挛症。
Hara(1980)通过27例婴儿痉挛症的31次发作,将发作期脑电图分为以下五型:
I型:呈去同步构型,占25.8%o
Ⅱ型:先呈过同步而后继以去同步构型,占16.1%。
Ⅲ型:呈过同步构型,占13%。
Ⅳ型:发作时脑电图无变化,占25.8%。
V型:脑电图无法归类,占19.3%。


四、激素试用阶段
就是Gastaut所称的第三阶段。若要说最早使用激素治疗癫痫者应首推MCQuarrie(1942)及Gordan和Aird(1951)。但他们所使用的激素是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治疗的对象是其它类型的癫痫而非婴儿痉挛症。至于婴儿痉挛症的激素治疗却是Sorel等(1958)开创的。他们应用的指征是:病前患儿健康状况良好,病后不超过一个月,给药的方法是在原有的抗癫痫药物基础上加用ACTH,静滴10—30u/d,疗程3周,有效率可达82%。Bower和Jeavons (1959)验证了这种疗法,他们使用的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凝胶。Stamps(1959)认为接受激素治疗的患儿约30%可取得显效,他的治疗方案是肌注ACTH5U,每日1次,共5天;随后肌注10U,每日1次;再用5天,继之肌注15U,每日1次,一直持续到有明显激素副作用为止。

Trojiaboag(1960)推测ACTH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一部分婴儿痉挛症的脑病属于自家免疫。Bower(1961)对23例婴儿痉挛症(11例症状性,12例隐原性)试用了ACTH,用法是20~30U/d,分两次给药,他也试用过去氢皮质醇,给药量1mg/(b·d),分4次给药,疗程4周。结果表明两者疗效相仿。他推测激素的作用机制是矫正某些酶的作用过程或发育过程,也可能是改变脑细胞膜内外的电解质分布。Miilichap(1962)的治疗方案是应用ACTH20U/d,平均疗程为5~1/2W,结果表明,2l例中有52%发作次数减少,44%脑电图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他的结论是<l岁的儿童效果较好,效果好坏似与病因无关,临床发作好转者,智力多半无相应的改进。

Bray(1963)对10例婴儿痉挛症试用可的松或促皮质激素并做了4年随访。结论是:①激素在早期的临床和脑电图效果对以后的智力发育无明显影响;②脑电图对激素治疗效果的估计是有限的;③早期疗效的好坏与以后是否出现脑小畸形无明显联系;④激素治疗在无其它良策之前仍可沿用,但这只是1种治疗上的拼命。Harris(1964)观察到使用ACTH后婴儿痉挛症患儿脑电图变化多开始于7-10天后,先是不规则电活动减少,电压降低,异常放电在清醒时减少,节律性电活动多在ACTH治疗开始后两周才出现,有时始终不出现,也可能一度出现而后又消失。脑电图的改善多半与临床改善相一致,但有时也不一致。他所观察的84例患儿,最后仅有4例恢复正常。Hellstrom(1965)指出婴儿痉挛症的病原不同,患病后到开始治疗的间隔时间不同,治疗方式不同以及随访时间不同,以致很难判断和对比有关激素治疗的各家报告。
lacy和Penry(1976)曾将1959一1969期间14位著者对婴儿痉挛症的激素治疗成绩总括如表2。



Lormbroso(1983)分别对采用激素治疗的症状性和隐原性2种婴儿痉挛症历经十个月的随访观察,所得疗效成绩如表3。





Riikonen(1983)认为ACTH在婴儿痉挛症的治疗中可能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而发挥作用的:①它能刺激肾上腺皮质,主要是刺激糖皮质,后者在脑中有其特异性受体,若受体发育不良,则ACTH将无从发挥其作用。某些对ACTH无反应的患儿可能即源于此。②ACTH对许多器官包括神经系统在内可能有直接作用,有人报道如对因先天性或医源性原因导致的肾上腺皮质机能不良的患儿也有疗效,便说明它有直接作用。为此,有人试用合成性ACTH代替天然ACTH,但迄今尚无肯定结论。③ACTH能刺激胎生期的肾上腺皮质
类固醇,有人在经ACTH治疗的患儿大小便中发现具有3-羟基-5烯结构的类固醇,此种类固醇对新生鼠有制痫作用。

但是在此期间,Nakamura(1975)对36例婴儿痉挛症患者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气脑造影,发现9名在治疗后呈现明显脑室扩张,5%皮层表面积气增多。Lagenatein通过CT验证了上述发现,但认为ACTH治疗停止后脑萎缩可以恢复。Riikonen(1980)报告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时副作用发生率高达37%,其中最易验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看来历经40年几度被认为可以肯定的ACTH治疗,目前仍未脱离试用阶段。



五、生化研究阶段
与其说从60年代进入了生化研究阶段,不如说进入了综合性研究阶段,因为在这段时间里除生物化学介入了婴儿痉挛症的研究之外,其它专业如睡眠生理学、神经病理学、药理学、病毒学、遗传学等都对婴儿痉挛症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继Cochrane(1959)提出婴儿痉挛症的发生可能同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6的代谢异常有关的设想之后,Bower(1961)对婴儿痉挛症采用了色氨酸负荷试验,其根据是鉴于色氨酸在分解成5-羟吲哚乙酸、邻氨基苯甲酸和尼克酸的过程中都需要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当维生素B6缺乏时或色氨酸负荷加大时,部分3-羟犬尿氨酸势必走另一侧路,从而使尿中排出较多的黄尿酸或犬尿烯酸,而在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含犬尿烯酸或仅含微量黄尿酸。Bower所观察的12例婴儿痉挛症中6例无脑病证据而有维生素B6缺乏证据,另外6例无维生素B6缺乏证据而有脑损害证据,负荷前对其中10例预先投予ACTH,结果不论有无脑损害或有无维生素B6缺乏,凡接受ACTH者尿中排出的黄尿酸均明显减少,他的结论是ACTH有提高脑摄取维生素B6的能力,也正是他宣称从该时起婴儿痉挛症的研究已跨入了生化研究阶段。Helstrom(1962)也对婴儿痉挛症进行了色氨酸负荷试验,但他的结论是:婴儿痉挛症是由于脑部本身的病变导致对维生素B6及犬尿氨酸酶有过多的需要,他们在负荷时所显示的这种缺乏是条件性的而非原发性的。川村(1964)发现在1例伴有脾肿大的典型婴儿痉挛症患儿尿中有大量黄尿酸和犬尿烯酸,川村认为该患儿的肝脏可能先天性的缺乏尿氨酸酶(参见图3)。

French(1965)对15例婴儿痉挛症患儿用不同量维生素B6观察临床症状、脑电图及犬尿氨酸酶的活性(此酶对磷酸吡哆醛有依赖性),结论是色氨酸负荷试验不能判断患儿是否缺乏维生素B6,投予维生素B6对B6依附症的患儿可显示戏剧性效果,而对维生素B6缺乏症患儿却不一定奏效。而且B6依附症患儿尿中不一定有黄尿酸,维生素B6缺乏症患儿却较易排出黄尿酸,维生素B6缺乏症患儿如果发生癫痫也同犬尿氨酸酶的活性无关。杉江(1977)对1例脑脊液中高香草酸(HVA)呈低值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给与左旋多巴后取得明显效果。这促使他推测脑内3种重要递质(γ一氨酪酸、5-羟色胺、多巴胺)的代谢异常均可造成婴儿痉挛症。而这3种重要递质在代谢过程中也都需要以维生素B6作为辅酶,所以杉江认为维生素B6很可能是3种递质代谢的调节者(参见图4)。

Uematsu(1980)曾对64例既非维生素B6缺乏症也非维生素B6依附症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给与大剂量维生素B6~10mg/kg/day,经7~10天观察后发现其中3例从服药第二天起发作完全停止,另有13例发作减少l/2—2/3,此结果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杉江的看法。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生物学观点来看,还有另外一些颇有兴趣的报道。Coleman(1971)给低于l岁的Down’s综合征患儿试用5-羟色氨酸,其后15%(9例)发生婴儿痉挛症,其中5例停药后婴儿痉挛症发作也随之停止。Klawans(1973)报告称:给与5-羟色氨酸可使成年荷兰猪发生节律性肌阵挛,并且脑内的5-羟色氨酸含量增高。如在给与5-羟色氨酸的同时也给与甲基麦角酰胺(5-羟色氨酸拮抗剂),则可制止其肌阵挛的出现。Westheimer(1974)对荷兰猪给与阈下量的5-羟色氨酸的同时再给与丙咪嗪(5-HT再吸收的抑制剂)时,仍能造成实验动物发生肌阵挛抽搐。Weiner(1979)报道给与多巴胺促效剂可抑制由5-羟色氨酸引起的肌阵挛,而给与多巴胺拮抗剂则促进由5-羟色氨酸引起的肌阵挛,他认为肌阵挛抽搐是5一HT和DA相互作用失调的结果。

与上述报告相反,儿玉(1973)报告预后不良的婴儿痉挛症患儿脑脊液中的5一羟吲哚乙酸都低于其它疾病患儿。翌年儿玉又叫经丙磺舒和5一羟色氨酸同时负荷后,婴儿痉挛症患儿脑脊液中5一羟吲哚乙酸的增加远远低于非婴儿痉挛症儿童。Silverstein(1984)在7例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脑脊液检查中发现婴儿痉挛症患儿的5-羟吲哚乙酸低于对照组40%。上述2种互相矛盾的报道迄今缺乏满意的解释。

在生化研究方面还有一些例证提示婴儿痉挛症的形成与苯酮尿症、枫糖浆尿症、组氨酸尿症、高胍氨酸尿症等有关,但其直接机制尚缺乏阐明。

与神经生化研究并行的另1个对婴儿痉挛症有贡献的学科就是睡眠生理学方面所进行的观察。继60年代后期,研究家们认识到前脑(Ginty,1968)和末脑(Jouvet,1967)对不同相睡眠各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之后,关于主要由前脑促发的NREM睡眠和由桥脑促发的REM睡眠的生理意义方面的研究乃逐渐增多起来。Stem(1969)认为Kleitman所揭示的基础性安静-活跃周期(basicrest-activitycycle)对评价婴幼儿机能发育的程度可能是1个很有用的指标。他指出成人的这种周期约为90分钟,婴幼儿约为60分钟,这个周期的长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每个周期中的安静期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但活跃期却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对八个月的婴幼儿而言,其基础安静-活跃周期中的安静期应为活跃期的2倍。Steriade和Hobson(1976)认为同REM睡眠直接有关的结构是脑干巨细胞网状被盖区(FTG),与NREM直接有关的结构是中缝核,位于桥脑的蓝斑,同其余两结构之间有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作用(见图5)。


Fukuyama等(1979)用多导描记器观察了接受ACTH治疗前的9例婴儿痉挛症患儿的通宵脑电图,他们发现这些患儿虽有较大的REM密度,但每次REM的持续时间却很短,有的患儿在整个描记中根本未出现REM期,这个发现导致福山等推测婴儿痉挛症可能与脑干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机能低落有关。Hrachovy等(1981)指出在他们所观察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的总睡眠时间和REM睡眠时间均少于预期正常值,经ACTH治疗后不管收效与否总睡眠时间不变,但收效者的REM睡眠时间增加,甚至可增加到接近正常水平。而且在所观察的患儿中,有1例在REM期其高度节律失调的脑电图突然恢复正常。结合Morimatsu等(1975)和Steriade等(1976)的意见,著者设想婴儿痉挛症患儿的REM减少可能源于3种可能:①巨细胞网状被盖区的部分病损;②某种生化障碍导致5一HT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过多,从而使巨细胞网状核分泌的A-ch受压抑;③某种原因在生理上造成中缝核或蓝斑核的机能亢进。
与神经生化研究相并行的另1种重要成果是神经病理学以及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成就。Christensen等(1960)在6例婴儿痉挛症的病理检查中发现,所有病例均有大脑皮层的发育异常和退行性变。福山在6例婴儿痉挛症的病解中发现,l例结节性硬化,l例脑干呈大理石样变,另1例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合并脑干神经核纤维变。Trojaborg等(1960)在30例婴儿痉挛症中获得4例病理材料,4例均有脑室扩大和皮层萎缩以及皮层下白质的退行性变和胶质增生,其中2例且有囊肿形成,而脑干并无明显病变。Sinton(1962)报告l例婴儿痉挛症,在病检中发现,大脑及皮层下白质病变并不显著,而小脑皮层的浦肯野细胞层及基底节甚至脊髓都有明显病变,这导致他推测婴儿痉挛症是1种增强的Moro反射。他认为基底节和浦肯野纤维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前者的功能失常是Moro反射增强的病理生理基础,后者的功能低落是脑干失控的病理生理基础o
Harris(1962)在2例婴儿痉挛症的病理检查中发现,1例是无脑回症,另l例是化脓性脑膜炎伴有穿通性脑囊肿。Vizioli(1962)在2例婴儿痉挛症的病理检查中均发现尾状核前部有病变,这导致他赞成Spiegel的意见——婴儿痉挛症的抽搐与基底节病变有关;又鉴于这种患儿发病年龄的特殊性,也导致他同意Passouant(1962)、Ribstein和Walter的意见——对婴儿痉挛症而言,大脑的发育处于何种阶段比其诱发病因以及所致病变更为重要。Tucker(1963)报告l例因麻醉意外而猝死的病例,在病解中发现脑室扩大,右顶叶有一小区呈小脑回症(microgyria):有胚胎残留的中央管及包绕管的不成熟细胞,前中央回的Betz细胞排列不整,白质中有退化的星形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丘脑、下丘脑、基底节、小脑、脑干及脊髓均正常。Bignami(1964)报告7例并综述30例病理材料,他认为巨脑回症(pachygyria)是婴儿痉挛症最多见的病变形式。Harper(1967)报告l例男孩从生后3.五个月患婴儿痉挛症,半岁时死亡,病解发现大脑凸面完全无脑回(agyria)。他回顾40例婴儿痉挛症中有8例呈无脑回症。Aicardi(1969)报告l例女孩除典型婴儿痉挛症外,还合并网膜脉络膜炎及胼胝体缺如,后来对此型婴儿痉挛症另称为Aicardi综合征。Kamoshita(1970)在l例七个月的婴儿痉挛症男孩病解中发现典型的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膜炎。在70年代最重要的病解发现还应该说是NevilIe(1972)和Fergusen(1974)的研究,他们分别证明l例婴儿痉挛症和l例脑干性癫痫均系积水性无脑畸形(hydra.nencephaly),两例只有脑干以及其以下的结构。Huttenlocher(1974)在4例有婴儿痉挛症病史及高度节律失调的病理检查中发现其基底树突减少,二次性分支数目也减少,顶端树突的切线分支和水平分支不仅减少而且变短。Kristt1976)认为婴儿痉挛症的发生可能为患儿在发育的某个阶段突触发生(synap—togenesis)受障碍所致。Tjiam(1978>报告1例婴儿痉挛症,脑电图呈右侧高度节律失调(hemihypsarrhytllsmia)。病理检查发现:右半球大于左半球,右半球呈巨脑回症,变大的脑回下无U形纤维也无板层构筑,大锥体神经的数目增多,顶端树突凌乱,右侧皮层下白质可见异位神经元,右侧尾状核和苍白球中有一些较大神经元如同结节性硬化中常见的细胞,右侧桥脑也大于左侧,其底外及背外侧均有较大而呈多角形的细胞;而小脑正常。Morimatsu(1983)报告自验婴儿痉挛症lO例,总的印象是桥脑病变最显著,其次是中脑和延髓,整个脑干网状结构的髓鞘显示形成不良并伴有胶质增生,以中央被盖束为主的区域呈海绵变,丘脑的非特异性核群病变较轻,大脑皮层较皮层下白质的病变为轻。

综观上述诸家报告,婴儿痉挛症的病变部位几乎可以包括脑的所有结构,诸如大脑皮层各叶、皮层下白质、胼胝体、丘脑、基底节、脑干、小脑,甚至脊髓;但彼此之间毫无一致性,例如有的报告强调病变以脑干为主,另一报告则明确指出脑干正常。结合Neville和Fergusen的报告,现在理应承认脑干是产生婴儿痉挛症的直接责任结构,其它结构的病变,不论其性质如何,只不过是导致脑干功能失控的诱因而已。


六、临床认识的中级阶段
20世纪50~80年代可以姑且看作是中级阶段,与其它学科一样,在此期间临床观察也取得一定的进步。

Zellweger(1984)首先总结出本病患儿男性较占优势,男女性别之比为2:1。Vazquez和Turner(1951)最早将典型的婴儿痉挛症归纳为迄今流传的三联症(点头发作,智力衰退,高度节律失调脑电图)。Stamps(1951)曾报告试用金霉素对部分婴儿痉挛症患儿有效。Gibbs等(1954)最先指出婴儿痉挛症最终遗留智力障碍者高达87%。Chao(1957)首次提出本病可试用甲巴比妥合并甲苯巴比妥Baird和Borofsky(1957)提出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PT)疫苗注射可引起婴儿痉挛症。Livingston(1958)在698例婴儿痉挛症的病原分析中发现产伤占32.3%,脑发育不全占20.3%,原因不明者占36.3%。
福山(1960)在215例婴儿痉挛症的病原分析中发现产前因素占19.8%,围产期因素占31.I%,产后因素占11.8%,原因不明者占37.3%。
Millichap(1962)在61例婴儿痉挛症中发现产前损伤占13%,围产期损伤占15%,后天脑外伤占7%,原因不明者占43%。
Friedlander(1963)在622例随访10—20年的婴儿痉挛症中发现智力正常者只占1.8%。
Weinberg等(1965)最初报告苯甲二氮卓(安定)在14例婴儿痉挛症的治疗中有8例取得显著疗效,6例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Volzke等(1967)报告硝基安定在24例婴儿痉挛症的治疗中有13例获得完全控制,6例取得改善.5例无效。
Vassela(1973)试用氯硝基安定治疗23例婴儿痉挛症,结果获得满意控制者占13例。

上述安定类药物的问世可以说是继Sorel自1958年采用ACTH以来的另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大约在此同时,Feldman等(1968)和Stem等(1968)从实际分析和临床分析同时提出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感染可能造成婴儿痉挛症。Lacy和Penry(1976)综合报道婴儿痉挛症的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5000。横山等(1976)通过对比发现ACTH合并_二丙基乙酸钠(VPA)治疗婴儿痉挛症比两者单用疗效更好。Bachman(1982)单用二丙基乙酸钠治疗时也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并不突出。

总括近40年来,有近100种病原被报道称可以导致婴儿痉挛症,其中包括多种形式的产伤,多种形式的后天脑外伤,多种原因的脑膜炎、脑炎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脑病。另外还有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苯酮尿症、组氨酸尿症、瓜氨酸尿症、低血糖症、半乳糖尿症、维生素B6缺乏症、维生素B6依附症、类脂沉积症、犬尿氨酸酶缺乏症等。属于病原体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者有弓形体病、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等。由于疫苗注射后过敏者有乙脑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牛痘疫苗。由于产前脑发育异常的因素有无脑回症、巨脑回症、小脑回症、脑积水、穿通性脑囊肿、积水性无脑畸形、脑面血管瘤病、结节性硬化、脑血管畸形、先天愚痴、染色体畸变等,此外还有早产、核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溺水(1987)等。

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就用做本病治疗的方法之多也是其它疾病所罕见,其中包括酮体饮食疗法、发热疗法、抗生素类、维生素类、激素类、丙种球蛋白类、苯巴比妥类、安定类和二丙基乙酸类等。

四 : 婴儿痉挛症确诊的检查

婴儿痉挛症发生在出生后几天到30个月,半岁前是发病高峰。由于婴儿整天在床上或襁褓中,年轻的妈妈缺乏经验,容易麻痹大意,把发作病情误认为由于孩子饥饿、尿布湿或头颈身体不适引起。痉挛停止后,可遗留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如语言障碍、部分失明、斜视、肢体瘫痪,或有其他类型癫痫发作。本病死亡率占13%,而90%以上智能低下。因此,认清疾病,及时予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诊断检查:

(一)头颅CT及MRI

由于绝大多数患儿属症状性婴儿痉挛,因此,原则上对所有患儿行头颅CT或MRI扫描。据统计,60%-~90%的患儿头颅影像学可能异常。其中以弥漫性脑萎缩最常见。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等功能影像学有时可能发现CT、MRI未能发现的脑损害。

(二)脑电图

婴儿痔挛发作间期背景活动多数为高度失律。典型特征为在弥漫性不规则中一高波幅混合慢波上,夹杂大量杂乱多灶性棘渡、尖波,左右不对称,不同步,完全失去正常脑电节律。偶尔出现广泛性棘波、尖渡发放,但不呈节律性重复出现。棘、尖渡发放常在后头部更加突出。高度失律可在清醒和睡眠期持续存在。但常在睡眠期更明显,清醒期可间断出现或完全消失。有研究显示清醒时高度失律的出现律为64%,NREM睡眠I期为86%,Ⅱ一VI期为99%,REM期则趋向于减少或消失。睡眠中的高度失律可间断或周期样出现。痉挛发作多数出现在睡醒后半小时内,其次为思睡期。因而对婴儿痉挛脑电图的记录时间要足够长,并应包括入睡过程、完整的睡眠周期和唤醒后的脑电图记录。正常睡眠波形如顶尖波、K-综合波消失,但多数仍可见睡眠纺锤,常跟随在一簇暴发棘、尖波之后。典型高度失律图形多见于病程早期和婴儿期,l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异常程度减轻,高度失律在清醒时逐渐减轻,但睡眠中依然存在,脑电图波形变得更有序,波幅降低,半球间更加同步和对称,可出现节律性棘慢复合波发放,提示临床和脑电图处于向LGS转型的过程中。

近年研究发现高度失律有多种变异型。每一种变异犁都有其相应的临床一脑电图特征。同一患儿的间一次记录中,典型高度失律和一种以上变异型高度失律可以并存。

1、不对称性高度失律。表现为一侧波律更慢,或一侧波幅更低,或一侧棘波出现等频。两侧差别在50%以上。不对称可以是两半球之间,或两侧的某一对应脑区之间。前者也称为一侧性高度失律。不对称性高度失律多见于胼胝体缺如、脑穿通畸形、巨脑回畸形、一侧脑囊性缺损等情况。

2、具有局灶性异常的高度失律。除高度失律典型的多灶性放电外,出现持续性棘波和尖波活动。在同一部位也可出现局灶性发作期放电,但并不影响背景的高度失律图形。这种局灶性导常多数持续到高度失律消失以后,常伴有局灶性脑病变和局部性发作。

3、高度失律背景出现广泛性、局灶性或一侧性电压衰减,持续2~10s,有时出现周期性图形,类似暴发一抑制。

4、高度失律主要由双侧不对称的高幅慢波活动构成,棘、尖波发放相对较少。

5、半球间同步性增加的高度失律,表现为广泛性棘慢综合波暴发或背景θ和α活动的同步性增加。可从典型高度失律经数周至数月演变而来。有时这种图形间断出现在典型高度失律之间。可能是在向LGS转变过程中的表现。

病例介绍

患儿,男性,8个月,固“间断抽搐1周”入院。

现病史:人院前1周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抽时点头、弯腰,双上肢屈曲呈拥抱状,伴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等,无吐沫、尖叫,发绀及尿便失禁,每日发作2~3次,每次持续2~3s,未经处置可自行缓解,抽搐后意识清楚。母孕期正常,孕4产2。患儿系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1分钟Apgar。评分8分,体重2 600g。生后生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未补钙或维生素D,现患儿俯卧位时头能抬起。不会翻身、坐等,不识母亲,不会微笑。视昕功能未见异常。其母初孕分娩一女孩,现5岁,生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第2、3孕自然流产。

患儿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

入院查体:身长65cm,体重8kg,神志清,精神可,面色正常。前囟张力不高,方颅。头围48cm,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咽无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运动自如,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血钙l 163mmol/L,血磷2 136mmol/L,碱性磷酸酶23U/L ;脑电图呈高峰节律紊乱和暴发抑制;头部CT:未见异常。

诊治经过:给予钙剂静滴3d后肌注维生素D 30×104U并继续补钙。5天后血钙升至2 142mmol/L,磷2 158mmol/L,患儿抽搐次数减少至每日1~2次,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1周后抽搐消失,住院半个月余出院。

最后诊断;①婴儿痉挛症;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具有典型痉挛发作和高幅失律EEG时,诊断多无困难。但有时对一些临床发作轻微、发作频率不高或仪有眼部症状的病程早期患儿。常被家长及医务人员忽视。有时被误认为是“打尿噤”等生理性现象而延误诊治。

个别患儿临床发作初期EEG可能正常,视病情发展1~2周后复查应见异常。对于间隔期间大于等于2周,且包括睡眠描记的前后两次常规EEG均属正常者,原则上可排除婴儿痉挛的可能。

五 : 导致婴儿痉挛症的原因

痉挛(又称抽搐)是由大脑中不正常的电流释放造成的,不仅让宝宝颤抖,也让父母们胆战心惊。所以了解一下痉挛的病因、症状和应对方法等都是非常必要的。痉挛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发烧、癫痫、头部创伤、脑部疾病、中毒。有时痉挛的发生没有明确原因。痉挛发生时,大脑电脉出现异常,导致身体肌肉不受控制的抽搐。痉挛通常是独立事件,但患癫痫的宝宝可能会经常痉挛。

新生儿容易发生痉挛,在出生后的10天内,可能会因多种原因发生痉挛。因难产严重地压迫头部或是由于窒息而产生的痉挛多发生与出生后4天。其病因可能是大脑缺血缺氧,也可能是脑出血。到底是缺氧还是缺血,要通过CT来判定,如果需要手术治疗的,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痉挛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

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2天后,需注射葡萄糖。

血液中钙含量减少: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1周后,需口服或静脉补钙。

脑膜炎: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1周后,需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维生素B6缺乏:需持续给予维生素B6。

低体温儿快速复温:需减缓复温的速度。

婴儿痉挛的早期症状

婴儿痉挛有不同的类型,如热性痉挛和愤怒性痉挛,引起痉挛的起因不同,症状也会有所区别,爸爸妈妈们要分清是什么样的痉挛,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

1、 热性痉挛

高热的同时发生抽搐,在婴儿期非常多见。热性痉挛的宝宝,两眼上翻,全身哆嗦颤动,腿弯曲、双臂向前向外急伸等,每次发作瞬间即逝,但发作次数频繁。可能喊他的名字也没反应,此外,还可能会有感冒的症状。

对于突然发生痉挛的宝宝,一定要先测一下他的体温,因为如果是不发热的痉挛,有可能是癫痫,而且,痉挛如果只发生在一侧胳膊或腿的话,也很有可能是癫痫。

2、 愤怒性痉挛

愤怒性痉挛的发生常常是因为家人太过溺爱宝宝,而宝宝则把这个作为“武器“。当宝宝不愿意时,会突然憋气、口唇发紫、紧握拳头几秒钟、两眼往上翻。这种痉挛,早一点的宝宝在周岁前后就表现出来了,通常从开始能走路的宝宝中发作,一直持续到三四岁为止的也不奇怪。

婴儿痉挛症能治好吗

由发热引起的痉挛,孩子一旦过了5岁,发病率就会大大地下降,上了学以后一般都不会发作了。但一旦发现宝宝经常不自主地点头、眼上翻、肢体抽搐,最好及早求助小儿神经内科医生,以免孩子的大脑受到更大损伤,造成终身遗憾。

本文标题:婴儿痉挛症的症状-小儿“热痉挛”的典型症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468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