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新加坡移民政策-2015年去新加坡留学后移民政策

发布时间:2017-11-17 所属栏目:新加坡技术移民

一 : 2015年去新加坡留学后移民政策

新加坡移民条件 2015年去新加坡留学后移民政策

2015年去新加坡留学后移民政策

新加坡教育参考了西方教育模式,近年来成为留学生的宠儿,而且高质量的教育结合一定的留学费用优势和市场提供的巨大机会和发展潜力,使得新加坡留学地位越渐上升。(www.61k.com)而留学生留学新加坡后移民当地也比较便捷和相对容易申请。

移民新加坡大至有以下五种途径:

1 .投资移民

据新加坡政府有关规定,外国人投资 150 万元新币,可直接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该计划主要针对外国企业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新加坡投资。投资者必须先注册有限公司,然后呈交投资计划书和有关文件。投资金以存款方式存在新加坡政府,投资项目至少须经营 5 年。投资者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和 21 岁以下子女,可直接申请成为永久居民。父母可申请长期亲属签证在新加坡居住。如父母、岳父母需同时申请永久居民,每增加一人,存款需增加 30 万新币。子女超过 21 岁,需另外申请,批准机会也很大。

2 .技术移民

新加坡政府欢迎世界各国人才精英来新加坡就业定居。大学学历以上人士、专业技术人才可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首先需由当地公司雇用,获得就业准证 (EP) 。准证持有人可向移民局递交永久居民申请,批准后成为永久居民 (PR) 。从申请到批复一般需 3-6 个月时间。

3 .结婚移民

根据新加坡有关规定,与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结婚的外国人,均有资格申请成为永久居民,但移民局将视具体个案审批。需指出的是,近年来有以假结婚骗取永久居民身份者被检举,永久居民身份被取消。

1

新加坡移民条件 2015年去新加坡留学后移民政策

新加坡移民条件 2015年去新加坡留学后移民政策

4 .特殊移民

海外艺术人才(艺术、摄影、舞蹈、音乐、戏剧、文学、电影等)经过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评估,通过推荐可向移民局申请成为永久居民。(www.61k.com)申请人需提交详细的个人履历及证明材料(相集、报刊报道等)。

新加坡留学后移民利好政策

留学新加坡后移民,多数学生会选择技术移民新加坡。

新加坡技术移民着重申请人的学历条件和工作,其中拥有公立学院大专学历、公立和私立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士,毕业后如果获得当地公司雇用并拿到就业准证(EP),工作半年就可以申请新加坡永久居留(PR)。可见,留学生具备先天留学优势,申请移民将更具竞争力。

新加坡永久居民享有的权利:

1) 申请租用或购买政府居屋(购买限已有配偶者);

2) 子女享受与公民子女相同的教育待遇;

3) 配偶及 21 岁以下子女可直接申请成为永久居民;

4) 父母可申请家属准证在新加坡长期居留。

成为永久居民 2 年以上,方可申请新加坡公民。

原文请点击:

2

二 : 2014新加坡移民政策最新调整

移民政策的调整总是不期而至,新加坡移民政策也在今年作出了调整。[www.61k.com]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消息,自今年4月1日起,政府将调整自2012年4月15日执行至今的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

此次政策的修改不会对原计划进行大幅调整,对于申请者的基本要求以及投资门槛要求都将维持不变,例如申请人要有丰富的从商背景,3年股东身份及股份比例要求,公司营业额要求仍为5000万新币,投资方式仍然是250万新币投资基金或者设立企业。

主要政策改动如下:

1)申请费用从5650新币升至7000新币;

2)OptionB申请者不能来自于房地产以及建筑相关行业,OptionA除了不可来自上述企业外,还需将250万新币投资在政府指定行业;

任何一个移民政策修订之后,最初申请的一批申请者们,永远是最幸运,条件也最优惠的,因此,有志于移民新加坡的企业家们,应该抓住新政策执行的头几个月,尽速行动,实现移民梦想。

www.61k.com

三 : 新加坡调整投资移民政策

【61阅读 新加坡移民政策】新加坡政府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新政策,提高对企业主、高管类移民申请者的甄选条件。

日前,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联系新加坡”官员莅临深圳市,详细剖析了“新加坡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申请者”的新申请准则,并定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

过去的一年来,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联合人力部(M0M)建立战略联盟成立了“联系新加坡”,旨在吸引全球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投资和居住,特别是有意以新加坡作为平台发展海外生意、打造跨国企业的企业家。

新加坡政府官员此次赴华,是为了让中国业内人士及早了解政策变化,以便做好准备及时应对,同时对可能因申请准则调整而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政策调整如下:

一、投资三变二,投资者投资方式减少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原有的投资者计划为投资者提供三种投资模式:

选择A:投资者将至少新币100万元投资在新加坡设立新公司开展业务或投资现有新加坡公司业务并持有股份5年。

选择B:投资者至少投资新币150万元在新加坡设立新的公司或投资现有新加坡公司业务或政府批准的投资基金5年。

选择C:投资者至少投资200万新币,其中100万新币用于购买政府批准的投资基金,另100万新币用于购买政府指定房产。

新加坡投资移民项目主要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此次发生政策改变是由新加坡经发局(EDB)所管理的投资项目。新则实施后,上述A和B方式依然可行,即投资100万新币创办企业或者投资150万新币于政府基金。但是C方式被取消,即投资200万新币分别于房产与政府基金的组合投资方式被取消。

此外,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管理的两种投资移民项目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分别为:投资500万新币在银行存款、资本市场产品、信托投资、保险产品或其他金融投资产品中;投资200万新币于政府指定房产,并投资300万新币于金融产品的组合式投资。

二、限定营业额,提高企业主投资门槛

一直以来,新加坡以“低税制、安全、快捷、完善的教育体制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着全球投资者定居新加坡,新政的实施更加明确表明了新加坡着力吸引国际一流精英投资者的决心和信心。

根据此次新则,“企业家申请者被限定主营业额。”新则规定,拥有创业与经商经验的申请者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申请者必须拥有至少三年的创业记录。

2、 公司上一年的主营业额必须达到新币1000万以上, 最近三年的主营业平均额必须达到新币1000万以上。(不同行业有不同要求,视情况而定)

四 : 新加坡:移民政策拿捏术的新挑战

61阅读/ www.61k.net

作为新加坡庞大的新移民群体中的一员,在新加坡工作、生活了15年之后,洪澜对这里依然充满了喜爱,她会用阳光明媚、花园环境、秩序井然等来形容这个国家。

她的新加坡生活,伴随着新移民群体的迅速扩大、新移民融入当地生活的努力,以及新加坡经济的迅猛发展。当然,也见证了新移民群体与本地人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新加坡对移民政策的变更。

移民新加坡 新加坡:移民政策拿捏术的新挑战

渴求高素质人才

洪澜的新加坡生活始自2000年,这一年,她在报上看到了新加坡招收华文老师的信息,正在上海一所高中任教的洪澜动了心,“想要到外面去看看”的念头挥之不去。

“那时网络用的还是54K的猫,申请表格是委托朋友从新加坡教育部拿回上海,填好后再由朋友‘人肉’送回到新加坡教育部的。”洪澜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经过新加坡教育部的审核和面试,洪澜拿着就业准证来到了新加坡。

就业准证是新加坡政府为了吸引外国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发出的一种工作签证。在该计划下,申请者只要找到新加坡本地雇主,就可申请到就业准证,又分为EP、SP、WP不同类别,其中EP相对工资更高,申请永久居留权(PR)也更为容易。

新加坡在建国50年的时间里不断创造经济奇迹,并跃居发达经济体。这其中,大量移民功不可没。

新加坡大规模引入外国华人移民,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新加坡本土华人出生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大规模下降。1985年的华人出生率为1.5%,2006年更是降到了1.11%,远不足以维持人口更替水平,而华人是新加坡的主体族群,出生率的下降也导致新加坡劳动力的迅速减少。

二是新加坡的人才立国战略。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天然资源奇缺,因此一直鼓励资本密集型的金融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与此相配套的是确立人才立国战略。

厦门华侨博物院副院长谢美华撰文称,新加坡多年来一直奉行高素质人才的移民政策,既可解决因为低出生率而面临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为资本密集型的金融和高科技产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不断提出吸引优质劳动力的计划。1977年推出国外人才居住计划,1997年时任总理吴作栋明确宣布新加坡的外来人才政策,范围包括技工、学者乃至企业负责人。

不断涌入的华人

中国大陆移民开始大规模进入新加坡,是在1990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后。

因为要大力发展组屋,而新加坡自己培养的建筑类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于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和一些民营的设计公司、建筑公司从1994年开始在中国大量招聘建筑设计人员、工地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材料预制场的管理人员等。在上海从事设计工作的桓晓明,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于1994年来到了新加坡。

组屋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由政府投资修建,价格由政府统一规定,以低价出售或出租给中低收入阶层。目前,超过80%的新加坡公民住进了组屋。

桓晓明就在此时受聘到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工作,并在工作满两年后获得公司支持并递交了绿卡申请,在来到新加坡2年半后的1997年1月21日,桓晓明拿到了PR。

洪澜则是在工作4年后的2004年拿到PR,新加坡教育部给了永久合约后,洪澜跳槽到了现在的中学,是新加坡的一所特选学校,“包含初中和高中,新加坡叫直通车学校。”

谢美华撰文称,新加坡的移民政策非常有效,1970~1980年,新加坡接受的净移民数仅2.4万人,但在1980~2009年的30年间,新加坡接受的移民约为164万人,占2009年新加坡人口总数的近33%。谢美华估计这其中约130万是华人移民,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

这些移民包括了高端专业人才、留学生、普通技术人才移民、投资移民等。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往往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随时调整。比如桓晓明用2年半拿到PR,洪澜用4年。而在2006年,由于新加坡移民政策更为宽松,大量移民涌入新加坡,洪澜说,很多专业人才甚至在工作合约未到期前就拿到了PR。“我们当时是大约要2个工作合约后才能拿到PR。”洪澜说。

也就是从2006年起,洪澜发觉中文的使用明显多了起来,咖啡店、餐馆的小妹也都是中国人。在马路上等红灯的时候,洪澜都会觉得恍惚,因为满耳乡音,似乎身处中国。而2000年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外来移民还不是很多。

而在洪澜来到新加坡的2000年,因为经济形势不太好,新加坡的很多企业都选择不再和来自中国的就业者续约。桓晓明就是在这一年合同到期后没有拿到建屋发展局的续约,但因为已经拿到绿卡,他转而在其他公司就职。“那些没拿到绿卡的,因为没有工作合约,无法持有就业准证,就只能回国。”桓晓明说。

虽然已经拥有了永久居留权,但桓晓明并没有资格购买一手的组屋。1999年,桓晓明从二手组屋市场上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花费了12万新币。

“按照规定,新加坡公民可以购买两次一手组屋,也可以几年后将组屋在二手市场上卖掉获取增值收益。”而在获得PR前,移民只能租房或者桓晓明购买的这套组屋,按照同地段同规模的一手组屋相比,价格是翻倍的,但同样会比同地段同规模的商品房便宜30%~50%。

收紧的移民政策

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新加坡,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但随着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反移民和外来劳工的情绪日益加强。

2011年大选期间,有调查机构曾总结新加坡选民的五大不满,分别是外来移民增多、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扩大、房价过高以及政治不开放,其中移民问题和社会不公首当其冲。这也被认为是2011年大选中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得票率创新低的主要原因。

据新加坡劳工部的数据,截至2011年,外籍工人占新加坡劳动力的比重为33%。很多高教育水平的外籍劳工在新加坡企业中担任要职。新加坡的服务、建筑、制造等行业也对外籍劳工依赖度较高。

此后,新加坡政府再度收紧移民政策,明显减少了外来人才的引进,劳工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公民与PR的权益差别也不断加大。

2013年新加坡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发表人口政策白皮书,提出为维持人口增长及竞争力,未来将每年输入1.5万~2.5万名新移民,目标在2020年将整体人口提升至600万,并于2030年达到650万~690万水平。

报告引发强烈反响,不少新加坡人认为政府没有处理好新移民急增所带来的住屋、交通及环境拥挤问题,国家正逐渐丧失独立民族性。

对待新移民的态度,也影响了国家的相关政策。2013年,新加坡区分公民与永久居民权益的政策进一步扩大至购屋、医疗保险及学费等领域,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个新政策出台或宣布。

比如2013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对PR实施购屋限制,规定外籍人士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后,须等3年才能在公开市场购买转售组屋,以进一步稳定组屋转售市场。

另外,“很多公民认为本来孩子小学入学时上名校的机会很大,却被移民的孩子占了,觉得自己的国家没有更多顾及公民的感受,因此呼吁政府调整小学招生规则。”洪澜说,规则修改后,外国学生上本地知名小学的机会就变得非常小。

而政策的收紧,或许会对新加坡的未来竞争力产生损害。英媒曾报道称,在未来五年内,新加坡退休人数将超过开始工作人数。到了2025年,新加坡人口数量将会缩减。而外来移民的被迫减少,正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雇用员工变得更加困难,许多公司搬离新加坡,新加坡的繁荣经济将一去不复返。

新移民的融入

英媒援引的数字显示,2014年新加坡外来劳工人数被削减,只剩2.6万人。这是2011年的1/3。报道称,新加坡向来被认为是商业友好型国家,但是其对外来劳工的限制已使本国的劳动力危机更加严重,特别是在制造业、服务业还有建筑行业。

8月3日的《联合早报》报道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名为《与总理对话》的访谈节目中表示,“如果没有外籍工人,我国的经济会受到冲击,进而影响生活。如果我们有很多外籍工人,经济将表现不俗,但却会有其他社会压力,这些非常真实却无法被接受的社会问题必须严肃看待。”

李显龙说,作为政府,必须处理这个课题,其中没有简单的选择。但是,李显龙也表示,政府其实也可力求在身份认同、经济发展和各种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每隔几年检讨并调整政策。

为使新移民更好融入新加坡社会,新加坡政府于2009年4月成立了新加坡国民融合理事会(NIC)。国民融合理事会提出“三开口号”,即“开放门户、敞开胸怀、开阔思想”,并制定具体措施,协助新移民更好融入社会。

与此同时,宗乡社团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198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由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广东会馆、南洋客属总会、海南会馆、三江会馆及福州会馆联合发起了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该总会官网显示,目前已有205个会员团体社团。

2008年,洪澜和一个新加坡当地人结婚,自己的两个孩子也都成为新加坡公民,由此开始更深入融入当地社会。

和先生一起,洪澜加入了福建会馆,在会馆里,洪澜说,大家会在工作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作为会员,再加上一定的义工时间,子女还有机会就读会馆下面的学校。”

洪澜说,大部分新加坡人都很善良友好,大部分新移民也都是努力积极向上,热爱新加坡也愿意为社会做贡献。“新移民其实很想融入新加坡,但和小时候玩游戏一样,一个团体也不会那么快接受新成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改变。”洪澜对这些情绪表示理解。

本文标题:新加坡移民政策-2015年去新加坡留学后移民政策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386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