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发布时间:2017-10-27 所属栏目:催弦拂柱与君饮下一句

一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少年时读古书,读到“曲有误,周郎顾”、“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时,不禁心旌摇荡,直觉日月无光。痴想:为将士饯行的宴会正酣,觥筹交错,酒意渐浓,不胜酒力的宾客多已东倒西歪,云鬓高耸的二八佳人转轴拨弦,众人拍手称妙,中有一英俊的青年将军,忽然停下杯子,皱起眉头,蓦然回首,剑眉如刺,抚琴人顿时双颊飞红,心跳如鼓,操琴有误,本心怀不安,但,遭遇那样英俊的面宠,她却暗自窃喜,不有误,焉得周郎顾!自此,诸多春心荡漾的歌妓,为了达到美目一顾的心跳效果,凭空制造出了许多曲误,这样的心思,周郎倘若能解得,回眸中定有三分谴责,七分柔情吧。

后来,看影片中柔情万丈的师奶杀手梁朝伟,便想:周瑜定也有这样一双瞬时便俘获女人的电眼吧。

宴席上的周郎,自然是美女们的大众情人:一来因为他精通音律,二来因为他是悦人心目的美男。

古来精通音律者颇众,魏晋有嵇康,蔡邕、蔡琰父女,唐代的王维、白居易,他们在音乐方面都有过人造诣。他们多是风流名士,而像周瑜这般从事“沙场秋点兵”职业的一代武将则鲜有闻矣,“曲有误,周郎顾”,是歌妓们的小心思,是周瑜的大才情,这种传奇式的细节,如软化剂,为血雨腥风生涯的周瑜脸上平添了一道柔情的光环。除了才情过人,迥异于普通将士还有,周瑜是一名真正的美男子。“瑜长壮有姿貌”,“美姿容”,他高大英俊,白面美髯,俊眉俏眼,玉树临风。我坚信,他定有一双新鲜如初春草莓般的红唇,有意误曲的歌妓的心思如蜻蜓般飞憩其上……

历代才女,焉能不爱周郎。

而如苏东坡为代表的须眉敬慕周瑜,则是因为他重友情胜于多情。

周瑜是不折不扣的儒将。如果不曾驰骋沙场,他可能会是一位倜傥的诗人,白衣翩翩,才情焕发,如果他能养生长寿,甚至跻身建安七子之列,然,他生逢乱世,连连烽火点燃了他廓清天下的壮志豪情。少有鸿鹄志的周瑜不愿耽于弄琴,而是埋头苦读,熟读兵法。

周瑜的一生,共穿开档裤的少年朋友孙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周瑜情愿为肝胆相照的少年朋友两肋插刀、生死相随。重友情的秉性,使周瑜极具人魅力。

董卓一乱,英雄纷起,孙坚也乘机兵讨,孙坚将家小移居舒县,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岁,他俩臭味相投,两小无猜,形同兄弟,用如今的话来说,那是铁党。史载,周瑜居安徽舒城时,“扩道南大宅以寓策,升堂拜母,有无相通。”周瑜和孙策英雄少年,联袂出手,广交江南名士,一时声誉鹊起。

不久,两人洒泪而别,孙策要去承父遗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任丹阳太守,孙策写信给周瑜,告诉他自己将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准备东渡,周瑜以实际行动对少年好友作全力支持:率兵迎接孙策。当孙策看到扬尘而来的一列人马,大喜:“吾得卿,谐也。”周瑜是孙策自信的源泉,是他的定心丸。“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二人合手,有如神助。

周瑜和孙策并肩纵马沙场,扫荡江东,不亦快哉。很快,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心居袁营心在孙部的周瑜灵机一动,想出权宜之策: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那些个曲误郎顾的风情事件,怕就是从这时发生的吧。周瑜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自有解释:“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声声唤周郎,只因满心满眼充溢着喜爱激赏之情。

摘自阳光妈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angguangzhenghao

二 : 谜语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打《后出师表》句一请诸君仔细阅读《后

谜语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打《后出师表》句一

请诸君仔细《后出师表》,必有所获!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后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陟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尔。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竟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目前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及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出战,明年不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好象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已一周年了,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江建中)

【注释】

[1]汉:指蜀汉。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2]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3]孰与:谓两者相比,应取何者。[4]惟:助词。[5]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6]并日:两天合作一天。[7]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8]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9]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10]进趋:快速前进。[11]高帝:刘邦死后的谥号为“高皇帝”。并:平列。[12]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13]被创:受创伤。这句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屡败于楚军,公元前二○三年,在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县)被项羽射伤胸部:在汉朝初建时,因镇压各地的叛乱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还遭到匈奴的围困。[14]良: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15]长计:长期相持的打算。[16]坐:安安稳稳。[17]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18]刘繇(yóu由):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军阀袁术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势力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19]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孙坚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20]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21]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22]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吴:指吴起,战国时秦大将,在统一战争中屡建战功。[23]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24]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攸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25]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204)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26]?浚ǎ猕?疲┯诶柩簦航ò财吣辏?02)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27]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沔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28]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29]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30]昌霸:又叫昌豨。建安四年(199),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32]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据胡三省云:“李服,盖王服也。”[33]夏侯:指夏侯渊。曹操遣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汉中,蜀将黄忠于阳平关定军山(今陕西省沔县东南)击杀夏侯渊。[34]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东)。[35]期(jì寄)年:一周年。[36]赵云、阳群等都是蜀中名将。曲长、屯将是部曲中的将领。[37]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賨(cóng丛)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38]图:对付。[39]夫:发语词。平:同“评”,评断。[40]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41]拊手:拍手。[42]以定:已定,以,同“已”。[43]本句指刘备遣诸葛亮去江东连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势力进入刘璋占据的益州,后来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区。[45]授首:交出脑袋。参见前注[33]。[46]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吕蒙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47]本句指刘备因孙权背盟,袭取荆州,杀害关羽,就亲自领兵伐吴,在秭归(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吴将陆逊所败。蹉跌,失坠,喻失败。[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220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49]逆见:预见,预测。[50]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51]利钝:喻顺利或困难。[52]覩(dǔ赌):亦即“逆见”,预料。

文章出处:LD语文热线

(还没见有人快过我啊)

三 : 李端《听筝》翻译赏析: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文解释】

弹奏起饰金粟柱的古筝,洁白的手拨弄着琴弦在华丽的房舍前面。想要周郎来回顾,时常故意弹错筝弦。

译文1: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译文2:

饰有金粟轴的古筝轰鸣,洁白的手弹拨在玉房前。为让听曲周郎回首顾盼,常常是故意拨错了筝弦。

【词语解释】

玉房:闺房。

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赏析一】

诗中描写了一位女子为了博得意中人的青睐故意出错的情景,诗人抓住了人物的心理细节,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全诗细腻婉转,描写传神,饶有情趣。

筝是古代1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谓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前二句写弹筝美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筝弦,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意弹错以博取青睐。“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他又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见《三国志·吴志(www.61k.com)·周瑜传》)这里以“周郎”比喻弹筝女子属意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献艺博知音,而在其他。

清人徐增分析这诗说:“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而庵说唐诗》)其见解相当精辟。

此诗的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生活中体现人物心理状态的典型细节,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1种邀宠之情,曲曲写出,十分传神。诗的写法象速写,似素描,对弹筝女形象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

(倪其心)

赏析二: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筝,1种弦乐器。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柱,定弦调音的短轴;金粟,指柱上饰有金星一样的花纹;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房,筝上架弦的枕,玉房,指玉制的筝枕。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了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袭通常的写法,而是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周郎,即三国时的周瑜,“瑜受建威中郎将,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周郎,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曰:‘ 曲有误,周郎顾’”(《吴志·周瑜传》)。

“欲得周郎顾”,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喻指听者)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已经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本来这应该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时刻。然而,这情景却不是这位女子此时最渴望的效果,因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听者赏音,而在于一“顾”,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故意不时地错拨它一2个音,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啊,原来是误非真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听者以假当真,而这种巧与拙、假与真,又在那无言的一顾之中获得了奇妙的统一。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两者的心理神态意趣韵味无穷。

四 : 曲有误·周郎顾

建安三年。

我抱着琴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吴宫的小径。

这一年的春花开得格外灿烂,杏花漫天飞舞,飞遍吴宫每一个角落,如冬日的雪花一般洁白的花瓣,在吴宫幽静且带着微寒的宫墙内散落一地。

杏花微雨的三月,我入吴宫,成为吴王的一名歌姬。我不记得自己姓甚名谁,只知道她们都叫我吴姬,我便是吴姬,那一年我十六岁,如绽放的杏花一般灿烂的年纪。

我的师父绿衣教会我抚琴,并将旷世奇音《广陵散》的曲谱交到我手里,于是我抱琴来到吴宫,与其他的歌姬一起开始了漫长的练习和等待,习曲等待为吴王的宴会演奏。

吴宫就像一座华丽且寂寞的城,歌姬则是这城中孤独绽放的花朵,她们唯有将心事付与瑶琴,日复一日地,在曲声中顾影自怜罢了。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打破了这种平静。隐约记得当时宫门外锣鼓喧天,宫人们来回地忙碌,大家都带着激动的神情说着“回来了!回来了!”,回来的是吴王的总角之好,人唤周郎。(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从宫人们的喜形于色中,可以想象吴王该是多么地喜悦,那定然是他发自内心的喜悦。而周郎,这个在吴王眼里举足轻重的人,我早有耳闻,虽不曾见过,但他相貌俊美,气度非凡的美名吴国上下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得知吴王要在凌烟阁为周郎准备盛大的接风宴,我们都被安排在演奏之列,姐妹们是心奋不已,都想借这次演奏的机会一睹周郎的风采。她们说:“吴姬,你也听说过周郎吧!”我随意点了点头。因为我只是歌姬,为吴王演奏的歌姬,所以我的眼里只有吴王。

我为自己描了淡妆,诚惶诚恐地跟在一群宫人的身后,心里默念道:“绿衣,我终于要为吴王演奏了!这是你的梦想,也是我期盼的时刻,吴王,现在就在距我很近的地方,宫人们都向他行礼,他们叫他‘王’”。就在我微微抬头的瞬间,一个风一样的身影出现了,姐妹们立刻窃窃私语起来,他是那么地英姿勃发,举世无双。他是周郎,是那个令所有人都心旌神摇的周郎。

那天的宴会,初遇神一样的男子,我不断提醒自己,我只是个卑微的歌姬。但我的心为什么一直无法平静?而我的琴音,仿佛我的琴音只是为等待他的出现,他出现了,我的心便安了。后来吴王说:“这些歌姬以后都是你的了”!自此,我不再属于吴王,也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所有人的偶像——周郎。

建安五年。

又到杏花盛开的时节,吴宫的杏花每年都开,今年更是绚烂无比。

吴王出征大胜而归,同时归来的还有乔家姐妹,大乔成了吴王的妾,而小乔则顺理成章嫁予周郎。整个吴宫仿佛都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中,这两个男子在战场上赢了对手,也赢得了美人心。

时光荏苒,自君别后,山高水长,如今我依然是吴姬,但周郎会否当年的周郎?

宫人传话,吴王设宴凌烟阁。姐妹们带着期待却娇羞的心情盛装打扮起来,我只是轻描峨眉,她们知道只有吴姬永远不着浓妆。

凌烟阁外,遥望台上光景,多么熟悉的一幕呀!两年前的周郎雄姿英发,与吴王对酒当歌,何其洒脱飘逸。如今高台之上,多了乔家姐妹侍奉在侧,美人倾国倾城,吴王还是当年的吴王,但如今的周郎似乎多了几许惆怅,有笑靥如花的小乔依偎身旁,周郎不复当年的周郎。

酒过三巡,吴王似有醉意。属于我,一个歌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就要来临。周郎问:“可有会奏《广陵散》乐者?”我抱琴出列,于是宫人遣散其余的歌姬,只留我一人。偌大的舞台剩我一人独奏,这是我期盼的时刻,来的这样突然,我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广陵散》的曲子我早已烂熟于心,他要听我弹便是。只是他要在这个时刻听《广陵散》,说明这个男人他的心根本还在战场上,眼前的美酒也好,美人也罢,在他眼里都不过是浮云。

我多想告诉绿衣,我弹了《广陵散》却不是为吴王。曲子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如流水一般的从我的指尖与琴弦之间滑落,我的生命也随着琴音肆意流淌。再看看台上那么高高在上的四个人,吴王在觥筹之间能否窥见周郎眼里的迷惘?乔家姐妹虽蕙质兰心可明白周郎眉间的惆怅?大概只有我,一个卑微的歌姬,能读懂这个男人的孤单。

我是多么期待他的一瞥,可是他怎么会注意一个身份卑微到可以被忽略的歌姬,他只专注酒杯和曲声,而我也只需专注弹奏,我们根本是两个世界里的人。

忽然,我的手一颤,我知道我犯了一个歌姬绝对不可以犯的错,把低音弹成了高音。我想,应该不会有人发现我的错误,因为《广陵散》是一首难度很高,足以令所有歌姬都望而却步的曲子,这样小的错误是不会被轻易发现的。但我忽略了这个事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周郎,他是精通音律的,除了他,还有谁会在酒过三巡听出歌姬弹错的一个音呢?是的,他在我弹错的一瞬间,给了我匆匆的一瞥,只留下一句话:“你弹错了一个音”!我的弹奏被中断,我的人生也因此跌入谷底。在宫人的示意下,我谢幕退场。

我不知道后来他与吴王进行了怎样的对话,我的这个错误是否被人记得然后写进了历史,但不管怎样,我因为曲有误,赢得了周郎顾,即便因此提前离场,但于我的生命而言,这已经足够。

建安十五年。

四月的江南,杏花一夜之间全部绽放。

当年我被逐出吴宫之后,流落到这个江南小镇做了一名浣洗的女子。

别了吴宫已经十年,十年能改变多少人和事?我已不再是那个为周郎抚琴的吴姬,吴宫那座寂寞的宫殿早已是我梦里远去的记忆。如果说我还记得些什么,那唯独周郎的身影了,他的身影无论是在我醒着或是梦里总是无比清晰,是因为思念么?我也说不清。

倘若,此生能再见周郎,我想问他:曾记否?当年出错的歌姬。

但再也见不到了,她们说,周郎没了!这个晴天霹雳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神一样的男子将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当年雄姿英发,举世无双的周郎没了,当人们再谈起“曲有误,周郎顾”的时候,感叹周郎精通音律的同时,会不会有人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歌姬一生最美的回忆!

本文标题: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211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