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世园

发布时间:2017-08-13 所属栏目:我的家乡

一 : 我的家乡有世园

  在我的家乡古都长安,这个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城市,被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这和谐的春风,吹醒了一个绿色、环保的梦。

  2011西安世园会的口号是“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会徽“长安花”的设计就更是匠心独具了:首先,它的形状来源于西安的市花——石榴花;重重花瓣中,最内的三角形花瓣组成“人”字,象征着以人为本;紧邻的四边形花瓣象征着西安的古城墙,四四方方;再向外,五边形花瓣代表自然界的五瓣花朵,象征一切的生命;最外边,六边形花瓣寓意包容一切的宇宙。几何形状和花瓣造型的结合,完美的构成了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同时,也和世园的理念融合贯通,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世园的春风吹来了,西安就象一个迅速长大的姑娘,每天都给人美丽的惊喜:天变得蔚蓝,空气中没有一丝的杂质,地上的垃圾无影无踪,常常听到小鸟快乐的啼叫,树木多了,满眼绿色,就连急匆匆上班的人们,脸上也多了笑意和满足……时时美丽洁净,处处笑语欢声,哦,西安变得更美了!

  四月,家乡西安的花季。春风中,荡漾着一个绿色的梦……

 

    西工大锦园实验小学六年级:张舒雅

二 : 我的家乡

雨后,傍晚,我的家乡。

很久很久没有在这个季节回过这种天气的家乡。若说我与这片土地的情谊,倒也没什么特别,自离开家乡,平日里忙于奔波,回去的日子屈指可数。岁月蹉跎,转眼我已年逾而立,乘着闲暇,带着妻儿回家看看,看看我的亲人们,看看我的乡亲们,看看我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地处干旱山村,也许是常年干旱的缘故,人们对雨水格外青睐,格外钟情,这块干渴的土地也更强烈的表现出雨水给予的欢快和滋润。抖落睫毛上的尘土,退却少年的青涩,看着雨后的家乡,清新秀丽,端庄典雅,成熟稳健。

雨后的天更加多姿多彩。雨刚刚停,大地还没有苏醒,人们还没有察觉,白蒙蒙的天空低低地垂下,和四周的山连在一起,化为一体,把村庄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慢慢地,山上的云彩儿收起了长长的舞裙,轻轻地飘了回去,山尖的轮廓又变得清晰了。头顶的云也缓缓的开始散去,斑斑驳驳的云缝里透出蓝蓝的天空,那清洗过的蓝,干净清透。一会儿,西方的天边出现了霞光,是这样的蓝天所特有的霞光,亮得那么彻底,美得那么自然。

雨后的山更加安静祥和。新雨洗礼过的大山,静静地矗立着,就像山里的乡亲们,透露着骨子里真实的善良淳朴与厚重诚实。山坡上的凸凹起伏更加清晰,田地里的庄稼苗像起跑线上的健儿,鼓足了劲,准备一跃而起。知名的、不知名的各种小草散发出浓郁的生命气息,似乎她们根本不在乎人们认识或是不认识,也绝不打算在任何生命面前输掉她们的点滴风采,远处、近处,绿绿地散开,那绿,新鲜而清脆,纯洁而简单。绘就了一幅绝美的农村风景图,层次分明,明暗交替。

雨后的炊烟更加婀娜多姿。傍晚时分的炊烟是我最深刻的记忆,然而雨后的傍晚,更赋予这缕炊烟无尽的韵味。比往日更蓝,蓝得就要耀眼;比往日更低,低得就要钻进地面。先飘出来的被后面的催促着、推搡着,像嬉闹的孩子,紧紧拽在一起,发出甜甜的笑声。不断拂过地面,又轻轻地飘向天空,轻得像母亲拍抚熟睡的孩子;慢慢地淡去,慢得像脑海里难望的一幕幕。犹如晚风中翩翩起舞的少女,轻盈的身姿,优雅的体态,无言地诠释着人们心中的美好。就这样一缕缕,又一缕缕,拂过地面,飘向天空,久久,我数着那串足迹,数不尽儿时的朵朵回忆,数不尽儿时的条条向往,数不尽儿时的滴滴期盼。

三 : 我的家乡我的梦

我的家乡我的梦

——“不忘初心,永跟党走”返乡感悟

三十七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十八岁读师范离开家乡,后来参加工作,结婚,养育子女,进修读大学,一晃已是岁月久远、白发丛生的季节。

尽管年轻时常回去看望父母,父母去世后,每年也总有一两次回老家走走,或是作些祭拜之类的活动,但对家乡的发展知晓甚微、少有关注,没有切实感受到家乡发展的负重与无赖,没有悉心关注过家乡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面对生我养我的故土,面对山水同源的乡亲,在外漂泊的游子,满心是痛,身感惭愧,倍觉人生渺小。

州委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州内工作的党员返回出生地,回顾入党心路历程,回顾成长经历,了解贫困群众疾苦,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回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回望村容村貌变化,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坚定爱党、护党、为党工作的决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力量。

2016年6月2日 ,上午10时,星期四,中到大雨。我所在水布垭镇大面山村在外工作的全体党员齐聚村委会议室,参加主题实践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听取村书记的村情介绍,返乡党员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受村委会的委托,我为全体党员上了一节“不忘初心,热爱家乡,做合格党员”的党课,然后是走访老支书、老教师、贫困户、致富带头人等。(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返程途中,甚至晚上,我始终被当天所见所闻感染着、纠缠着,对村的现在和未来隐隐担忧,久久难以入眠。

大面山村是由原狮子埫村和大面山村合并而来的,位于水布垭镇中部,倚白岩雄峰,瞰清江碧波,东临长阳县渔峡口镇,南接杨家垭村,西抵石门台村,北靠顾家坪社区,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 665 户,1998人。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0亩。平均海拔1200米,主要作物有玉米、土豆、黄豆、红薯、磨芋、独活、贝母、白肋烟、油菜、小麦等,盛产核桃、板栗、茶叶、金竹、猕猴桃, 传统工艺以木器、篾器、石器、铁器、绣花鞋为主。旅游资源丰富,有腰悬河瀑布、穿拱背溶洞、白岩顶观光平台、蒋胡坪滑雪场(拟建)、张家湾茶园风光,是土家族撒叶儿嗬、花鼓子舞发源地。

据村书记报告,该村白肋烟产业垮掉之后,目前还没有一项替代产业可以支撑当地经济,尽管鼓励发展银杏、贝母、独活、蔬菜等品种,但要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初见成效,相当困难。大多数老百姓收入来源主要就是卖猪、卖粮食,加上少量的烟叶、魔芋、茶叶,其余来源全部是外出打工。全村没有一个成熟的支柱产业,没有一个象样的加工企业,没有一个真正算得上富裕的带头人。

在走访贫困户郑开举的途中,大雨滂沱,雨刮器调在快档也无济于事。车子停在公路边,打着雨伞向他家行走,裤子打湿半头,一路泥泞,溅得衣上、脸上满是,雨雾笼罩着家徒四壁的木屋,水不停地在屋周围打转、肆虐。

两层的木屋,只有一楼有板壁,从透缝的楼板一眼就能看见屋顶上的瓦片,二楼以上就几根孤零零的柱头,在大风的推搡下吱呀作响,似乎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整个屋场安静得让人可怕。我们叫了几声,无人应答,问村民,家中应该有人。

反复敲击歪斜的侧门,良久,从里面应出虚弱的回声。开门,一个黑瘦的老头儿不规则地立在我们面前,一把老式躺椅上面放着一床破旧的被盖,旁边是一个拄着双杖的老妇人。除了那把老式躺椅,再没有可以坐的东西。我们递上从在外工作党员交的特殊党费中安排的并不算多的慰问金,在他只有哭声、不见眼泪的感动中,我们分明感到了他那久久无望的凄凉。两老生病多年,长期治疗不见效果,妻子下肢瘫痪不能行走,老头儿身患癌症,更是几次从死神中转来,唯一的孩子几年前因故离开他们,雪上加霜。尽管有政府的低保、社会的救助,但老人的生活来源和生活的不便却始终无法解决,政府曾想把他们接进福利院,但二老故土难离,没有办法。周围的人各有各的事,偶尔看看就非常不错了,旁人能做的唯有同情和辛酸。

站着结束看望老人的活动,大雨依然,行在雨中,心情更添了几份沉重与潮湿。听村干部说,全村象这样因病至贫的家庭还有好几个,村里没有产业,国家扶贫资金有限,也只有将就着往前走。

退休的文显成老师住在16组腰悬墩,因下雨,道路泥泞打滑,且有几处垮塌,无法通过,大家决定分头行动,派我等当代表前往。从15组的岔路口进入文老师家,约2.5公里,是去年老百姓集资整修的新公路,雨后被淤泥堵住边沟,铺的石子被大雨冲走,还有几处因缺钱没有做培坎,上面塌方占据了路的大半,泥浆漫过整个公路,我们趟着积水,从田边绕过泥浆路,小心翼翼地观察前行。

傍晚时分到达文老师家,见我们浑身湿透,满身是泥,问在做什么,我们说明来意,文老师声音哽咽了:“我们这些老的,没给国家作好大的贡献,你们这么辛苦来看我,受不起啊!”硬要我们换衣服,都说没事,坚持不换,其实是不愿意给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添麻烦啊。给我们沏上茶,文老师接着说:“其实不需要看得我,我虽然年龄大,是个癌症患者,但自己有点退休工资,生活没有问题,就是不方不便,没什么的。你们来了,我就想说一下我有生之年的一个愿望,希望上级支持一下,把我们腰悬墩的公路和别处一样打成水泥路就好了。这个路是我们12年前每户集资2千块修的,后来损坏严重不能跑车了,去年每户又集资4千多块钱,加宽、改线、做涵洞,本来还可以,这次一下大雨冲的冲、垮的垮,车子又不能跑了,如果打成水泥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老百姓也就享福了。习主席有中国梦,也是全国人民的梦,我就这个梦,这个梦实现了,我就觉得中国梦在我们这儿实现了,我不想把这个愿望带进过土里啊!”

老人的愿望不高也不大,也不是为自己,他是为了这片坚守了一辈子的故土,为了这里的子孙后代,为了一个小小的心愿。我们无语,只是连连说,您的愿望我们一定给上级带到。

从致富带头人张永柱口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张家湾茶叶加工合作社”,场子是铺起来了,光厂房就花了十多万元,收购水叶子基本上没有钱,主要靠来料加工,效果不是很明显。前些年在外打工,总想回乡干一番事业,回来正二八经干起来,却是相当的不容易,现在积蓄花光了,压力挺大,一脸的无奈。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九十高龄的党员谭章端老师,离任老支书秦开照同志,以及其他几位困难群众。谭章端老师说,大面山村要想有点出路,一定要修好大杨公路(大面山村到杨家垭村),这是五峰牛庄、巴东龙坪和石门几个原来的小公社上万人出行的必经之地,我在石门工作生活了几十年,这条路是这些地方通往水布垭集镇、野三关、巴东、恩施、宜昌等地的最近的线路,比经过麻石坪要近十公里左右,而且毛路已通,希望干部组织把这个路修好,打成水泥路,建成干线,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啊!

老支书秦开照说,我当书记是在原来的狮子埫村,一个地方的发展,除了解决水电路而外,还要把中心村的功能培育好。原孙坪公社几千人,买点东西要到50里外的杨柳池、30里外的四淌、20里外的水布垭集镇和外县的枝柘坪,何不规划一下,你看孙坪小街从老合作社到原高中一带(约一公里),地势平、线型好,如果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完善功能,让老百姓就医、就学、购物更加方便,真正起到中心村的作用,形成以水布垭集镇为中心,北有长岭,南有孙坪,西有四淌,东有盐井(盐井寺景点)的四地辐射格局,借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推动我们村的快速发展,不是更好吗?

听了这些老同志的肺腑之言,我深受震撼,尽管地方贫困,但他们不沉沦,不埋怨,自食其力、自我加压,都在作小小的努力,尝试着改变一切。其实,他们的想法与国家大政方针有惊人的巧合,就是要发展、要致富、一条街、一条路。于是,我打趣地给他们编了个村域发展顺口溜:

大面山村很落后,党的政策未学够,精准扶贫暖风吹,项目救助到田头。

大面山村条件差,就医就学困难大,老弱病残找政府,助学医保钱直达。

大面山村开发迟,人的思想在升值,不等不靠民风纯,自力更生立大志。

大面山村机遇好,党员返乡出奇招,解放思想兴产业,一街一路是坐标。

是啊,老百姓的事是大事,是天大的事。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所以,通水,通电,通路,通商,通信息,能致富;就医,就学,就业,就养、就方便,有进步,这是村级领导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地方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钢性指标。

带着遗憾走访,带着思考观察。在家乡,在故土,父老乡亲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父老乡亲的梦就是我的梦。但愿人有梦,但愿梦常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想,家乡儿女对家乡的那份深情、那份期盼、那份责任,定将化作促进家乡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改变家乡的面貌,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家乡的发展变化一定会频传佳音。

反璞归真,不忘初心,家乡富强之梦一定能够实现。我有一万个理由相信。

四 : 我的空巢家乡

我的空巢家乡

文/张朝林

(一) 路宽人稀

家乡是个小村庄,顺坡底而建,一条宽阔水泥大道穿村而过。

家乡小村庄,成了一个空巢村子,走在故乡的村道上,行人寥寥,村子里的壮汉子,都到外面创业去了,有的全家外出,留下一个空荡荡的院子,掩映在树林中,剩下少得可怜的村人,大都是孤寡老人和妇女了。穿过铁道,踏进了家乡的“大门”,走到洞子口,才遇见一个老人,迈着碎步,在路边转悠,我喊了几声“莲婆”,她木木的打量我,好半天才认出我:“是孙娃子呀!看我这老眼昏花的,老半天才认出来,快快上坎上屋里坐。”

我和莲婆寒暄几句,告辞了。想当年,莲婆是村子里的“女子突击队”队长,在抢修“阳安线”的工地上,她指挥着浩浩荡荡的“娘子大军”抢修战备铁路,那时候修铁路,机械设备极少,仅仅只有几台小型推土机,其他的全凭肩挑手推。在攻克“斩断梁”的战斗中,白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车轮滚滚,号声连天;晚上,汽灯高照,人影灼灼,就在那次抢战中,莲婆一夜挑断两根扁担。(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行走在故乡宽阔的村道上,少了什么?少了熙熙攘攘的乡亲们,少了淡淡的炊烟,少了村里的狗叫和鸡鸣。多了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乡愁。一个真实的村子,应该有猪哼声、牛哞声、羊咩声、母亲对顽童的叫骂声,甚至是妯娌之间的吵闹声,听起来是那么亲切、自然;应该有飘过来的韭菜香、葱香、芹菜香,甚至是谁家笨媳妇烧糊饭的焦味香。如今,这些都没了,只有静静的空巢村子。

十几年前,从村口入村,因为我辈分低,一路不是爹、就是爷、太的喊叫,一直喊进村尾;爹、爷、太们,一路拥抱我、招呼我,浓浓的乡情,充满一路,如今,村道静悄悄地,偶尔做过来的几个小孩童,我都不认识。

(二)芳草萋萋

我两个多周没回家乡看望老父亲了,今天请了半天的假,匆匆踏上回家的路。

故乡是美丽的,大多是两三层的楼房,或在树林中,或在竹林里,或在村道边,因无人管理,房前屋后,杂草丛生,高过人头。一把把铜锁,锈迹斑斑,锁住了乡情。回家过年挂上的红灯笼,依然在风中摇曳,褪色的春联,哗哗作响,不知在为谁笑?

踏进老院子,老父亲独自一人,低着头,坐在仿堂上。院子里的马斑草葱葱茏茏,一株一株的“扫帚草”鹤立鸡群,开败的油菜花吊起了一条条“绿线”。这芳草萋萋的大院子,让我的心一阵阵酸楚。母亲去了,父亲舍不得他的老院子,离不开他眷恋的这片热土。今天回家就是给他经营菜园地的。父亲在电话里说,菜园子荒着,别人会笑话的。父亲劳苦一生,落下了一身的病,腿脚不灵便了,我曾经给他买回云南白药膏敷,总不见效,父亲的“痛”,太深太深,世间的药,怕是医不好的吧?见我回来,连忙拾起来,好几头没成功,我冲过去,搀起父亲,泪水在我的眼眶打转转。父亲脾气古怪,性情刚直,为人厚道,一生不愿给别人找麻烦,我们兄弟三人接他来城里住,他死活不答应。哎!没办法,我们只好轮流回家看看。

遥想当年我家老院子,是个十家大院,三四十人,热闹非凡。老院子在中,坎后是个老院子,坎前面也是老院子,三个院子,三个台阶。盛夏的夜晚,我家老院子前头的杏树下,围满乘凉的人,爱唱花鼓歌的大爷,点燃一根艾蒿和玉米胡子搓成的“火绳”熏蚊子,在月明星稀的夜空下,大爷吼了一声花鼓歌,这一吼,惊飞了院后竹林里的鸟,竹林上头的立跟爹听到了,应和起来,这一唱,前院子的勤爹也听到了,和了起来,三个院子,一唱、一接、一应、一和,盛夏的夜晚被唱得亮堂起来——几颗不甘寂寞的流星也出来了,在晴朗的夜空划出几道亮光,为三个院子的花鼓歌演唱会,平添一段美丽的背景。

一群麻雀飞过院子头顶,三五只斑鸠,落在了院头的杂草丛里。麻雀和斑鸠,恋着老院子、恋着屋后的竹林,它们生生息息恋着故土,恋着村庄。我想,人欢鸟鸣的村庄,才是美丽的田园村庄啊。

(三)古井远去

故乡有两口古井,一处是苕窖坡古井,另一处就是大湾古井,这两口古井,养育着这个村庄,滋润着村人的生活,养育出共和国一位年轻的将军——张永刚。父亲的菜园地,在大湾里。通往大湾的乡间小路,弯弯曲曲。如今这条小路,少有人走,荆棘缠身,树木葱茏。菜园边是见方的水塘,水塘左边的山崖下就是古井,这口古井的水,清凉甘冽,冬暖夏凉,源源不断。炎热的五月间,母亲买回来几斤梅子,我装进布兜里,用绳子系上,放进古井里,一头拴在老柳树上,几个小时后,提出来,咬一口,脆蹦蹦,酸溜溜,甜滋滋,凉透心,这一凉,精神抖擞,没了瞌睡,掂起扦担,上坡挑麦子。少年时,古井下的方塘,清水涟涟,荷叶田田,每到夜晚,荧光点点,蛙声一片,荷叶下,水鸟扑腾,荷叶上,星空万里。如今的方塘,污水泛绿,枯草覆盖,露出的草帽大的水面,孑孓嘤嘤,绿萍浮动。村人都用上了自来水,山崖下的那口古井,无人担水,无人照管,日积夜累的枯叶,死死地封住了井口,这口养育着半个村庄的古井,死了,我的心好痛。少年的我,和古井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早晨和下午,我都要去古井挑水,那时候的古井,人来人往,井边总是堆满打水的、洗菜的、洗衣的、洗头的乡亲,络绎不绝,铁桶叮当响,扁担咯吱吱,那条灰白的小路,总是湿漉漉的。爱开玩笑的三狗爹,冷不冷把一团湿毛巾,砸在正洗头的嫂子脸盆里,砸开一朵雪莲花,惹得大伙大笑。嫂子趁三狗爹不注意,一盆水从他的头顶泼下,他成了落汤鸡,大伙又大笑。古井边的那棵老柳树,依然多姿、清秀,荫翳流翠。多少个盛夏的晌午,我靠在老柳树身上,听着头顶的蝉鸣,看着树下的荷叶、荷花,打了个盹,做了个少年绿色的梦。此时,这棵孤独的老柳树,静静地立在杂草丛生的古井边,用“死了也要爱”的忠诚,守候着古井的灵魂。

父亲的韭菜园,杂草淹过韭菜,我小心翼翼拔草,轻轻地松土,一株株瘦弱的韭菜,显露出来,那一根根半黄半绿的韭菜叶,耷拉着。父亲呀,他是让这塘浅浅的韭菜做纽带,系着我们呀,想到这两个多周没回家看望老父,心,又一阵阵地痛。

(四)酸楚故事

“这是朝林吧?”,我抬头看,是后院的秀娘在喊我。秀娘老多了,当年,秀娘是村里最漂亮的媳妇。她提着菜篮子,扣一顶草帽。岁月是把杀猪刀,从她满脸皱纹的岁月里,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风韵了。她立在方塘边,准备割韭菜。

我和秀娘聊了好长的天。得知后院子的立跟爹瘫了,高血压犯病,跌了一跤,不说话了,急坏了远在西安创业的儿女,火急火燎地弄到西安治疗,救是救过来了,落下个瘫痪。秀娘一把屎一把尿地伺候立跟爹。当年的立跟爹,高个,苗条,体力好,担担子跑得最快。哎,我苦命的父老乡亲。秀娘告诉我,全爷也瘫了。我一愣。大集体时,全爷的劳力,全村第一,二百斤的黄麦子,挑起来爬坡下沟,行走如飞。瘫在屋里的全爷,儿媳妇伺候不了,唤儿子回家伺候,一次,全爷拉在床上,儿子不耐烦,推了全爷一掌,这事让隔壁的狗子太知道了,上门扇了他儿子几个耳光:“你良心叫狗吃了?你人小时把屎把尿,你老子嫌脏了吗?现在,该是你们为老子擦屎擦尿的时候了,你们嫌脏?”几耳光扇醒了儿子,从此,尽心伺候瘫卧在床的老父亲。那个时代过来的父老乡亲,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如今,时代好了,日子富裕了,该他们享清福的时候了,他们有的老了,有的走了。

(五)看到希望

也许,我和父亲相处的日子不多了,每次回家都要给父亲留影。在门前给父亲留影的时候,成跟爹和永孝爷过来了,我让他们和父亲一起留影,父亲是村里的“老民办”,老少教了三代人,他们都是父亲教出来的学生。永孝爷是村委委员,兼职调解员,我和他谈起村里养老、敬老问题,他摇摇头,说这是个难事,每家都有一部难念的经。我说,村小撤销了,校舍空着,如果村委会牵头,办成养老、敬老中心,可以解决在外创业、工作儿女的后顾之忧。永孝爷大腿一拍:“好!孙娃子这个建议好,这是一桩大善事呀,回头我给村委会打个报告,做个调研,力争尽快办起咱村的养老中心,把这些老人集中起来,全方位地服务,让你们在外的工作人员,放心工作。”

我给永孝爷又点燃一根香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深深地思考着什么。从他吐出的烟雾里,我看到了希望。

本文标题: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世园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34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