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道德经第十章-新道德经、上部:第五章、我爱我家

发布时间:2017-10-27 所属栏目:道德经四十八章理解

一 : 新道德经、上部:第五章、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崔熊猫、2014年春)

家,是一个可以让人品味一生的悠长话题。家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历史可以改变,岁月可以无情,但不会、不能、不可以没有家。家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家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个体,爱家的人也是关心自己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人。家是至爱的组合,是情感的纽带,无论走到哪里,有了家的感觉,有了家的温暖,才会、才能、才可以安心、舒心、专心的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也正因为有了家的稳定,才能有国家的稳定,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只有人们能够安居乐业,能够享受家的温暖,能够享受家的快乐,也只有有了温馨、友爱、富裕、舒适的家,才能有自由、独立、民主、富强的国。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永远的岸。不要说赤条条来去了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归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们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会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如果把人生比作漂流,也确实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小小的船,却要载着我们穿过悠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就不会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也都会化成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家是一只船,在漂泊中有了亲爱。家人还在游子的心中安有一盏小灯,那就是回家的方向。当千帆过尽,繁华退去,于尘世浮躁、灯火阑珊之中渐渐明晰:所有的旅行,不过都是为了回家,即使旅途上的风景再美,也都不是自己最终要停脚的地方。(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如果不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家,是谁都不愿意离开的地方。家是一种负担,是一份责任,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养家糊口的鞭子,让你辛勤去劳作,虽然有时候真的很累,但我们都安心着这份知足常乐幸福的辛苦。

家是你失败了、不如意了、哭了,都可以无所顾忌的回来的地方。家是一间小小的房子和温暖的旧雨衣,可以为家人遮风挡雨,越是在狂风暴雨中就越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

为一句无声的诺言,默默地跟着你这么多年,当你累了倦了或是寂寞难言,总是全心全意地出现在你面前。向天空大声地呼喊,用心地试过了这么多年,当你热情迸发或是痛苦难言,谁的诺言会真的实现在你身边。爱是一个浪漫的诺言,快乐的内容每天都在变换,人心在飞转谁能让你我停留,当相逢成为再见,再见成为遥远的思念,泪水与笑脸都不是永远。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讲完,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当明天成为昨天,昨天成为记忆的片段,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家是最真实的王国,在家里可以坦诚的放下包袱,回归真实的自我,也只有在家里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彼此真诚相待,不用虚伪的去迎合谁。家是一个修心休身朴实而又奢华的港湾,是可以让你自由自在、随心所欲、随性惬意的风之谷。想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无拘无束的说,没有人会怪罪你;高兴的时候你可以放纵的笑放声的歌,没有人会讨厌你;伤心的时候你可以尽情的流泪尽情的哭,不用去在意谁的眼光。

家是储藏室,欢乐、痛苦,都可以在这里保存起来,风干了,等老了,拿出来,切吧碎了,下酒,就着小酒,细细的品味,慢慢的回忆。纵有那么多的烦恼与琐碎,也都挡不住开心的笑,因为我爱我家。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人生的驿站,是生活的乐园,是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漫漫旅程。无论生活是磨难还是美好,不管是富贵还是清贫,只要你拥有那一盏温馨的灯火,那种温暖和亲切都会伴你身边。

家的一般意义是生活,深刻意义是思念。牵挂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冷,不仅仅只是一种温度,更是一种心情,有一种感觉,总是腻的,任你百般,总也不能遗忘。家里的饭菜虽然简单、清淡,但吃的正是那种可口、自在、舒心和惬意。家的感觉,是香甜的、是快乐的、是苦涩的。家的感觉,是温暖、踏实、简单可信赖的,家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给你安慰、给你温暖、给你鼓励、给你坚强。家的感觉,是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上得到宁静,感觉上觉得温暖的地方。家是最后一个平静的港湾,真正的财富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有一个温暖的家,家虽然不能让你拥有整个世界,但会给你一个家的可爱和美丽,没有一个地方,会让你感觉到比家更温暖、宁静、舒适和随意的。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便有一股纯纯粹粹、丝丝柔柔的温暖滋生于心田,飘荡在心头,萦绕在脑海。

你是我记忆中忘不了的温存,你是我一生都解不开的疑问。你是我怀里永远不懂事的孩子,你是我身边永远不变心的爱人。你是我迷路时远处的那盏灯,你是我孤单时枕边的一个吻。你是我爱你时改变不了的天真,你是我怨你时刻在心头上的皱纹。你是我情愿为你付出的人,你是我不愿让你缠住的根。你是我远离你时,永远的回程票,你是我靠近你时,开着的一扇门。

走过古道斜阳,看过秋水长天,在那万家灯火里,只有那个叫做家的窗口里透出来的那盏灯光才是最明亮、最温暖、最温馨的。

伴随着熟悉的脚步声和熟悉的开门声的还有那一声家人同样最熟悉的招呼声:“我回来了”。

二 :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章(上)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章(上)_相去几何

《道》第二十章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道》的第二十章也非常有趣,这是老子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道德经》篇章中谈自己,这样也好,因为在我们的眼中老子一定是圣人,一定是尊道贵德的天下第一典范。

同时《道》的二十章也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理解消化的一个章节。当初,读到这一章的时候,我(www.61k.com]万分好奇的事情是:他们是如何把这样古老的文字翻成英文的,没有浸泡过中华文明的老外们又是如何理解这一章的。因为《道德经》在唐朝时期就流传到海外了,这部书是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一部书,所以禁不住对此有些好奇而已。

读完了《道》的前面19章,我们一定有种感觉:《道》所谈的道的确非常伟大、非常清澈、非常静心寡欲,但是如果怎么都觉得可操作性差。

其实不然,老子在《道》的第二十章帮世人解开了这个谜底,直接正面地回应了这个问题: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字面意思非常简单:世人都在畏惧的,自己也不可能不畏惧。

那么世人都在畏惧一些什么呢?

别着急着让自己去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和思考之前先做一件事:假装我们也可以穿越到2700年以前的那个时间与空间里面去,因为用今天的思维无法从《道德经》的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今天的人们畏惧没有钱,不畏惧无知(无知无畏);畏惧没有名利,不畏惧没有修养和礼节;畏惧没有车子房子这类的“实力“,不畏惧没有道没有德。

老子只是列举了两个世人普遍畏惧的事例或场景。

“唯之与阿”:恭敬与怠慢地接人待物的态度。

“美之与恶”:这个无须解释,说的就是美的和丑的(丑恶的行为,逆行倒施的行为,当然是值得畏惧的)。

人们接人待物的态度方面有恭敬与怠慢之分,在那个时代,一方面是因为礼乐社会体系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影响,当然还有一方面一定也是因为社会阶级地位而产生的。

但是,老子同时也讲了很重要的另一个半句话,完完整整地放在一起之后,我们再试着去理解一下:“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恭敬与怠慢,能差多少呢?

美的与丑恶的,能差几多呢?

千万千万不要忘记老子在《道》第二章的内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因为有恭敬,然后才有怠慢;或者反过来讲,因为有怠慢,才有恭敬;一切的一切,一切的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其实本质上是讲不清到底有多大差异的。

完全有必要总结一下,否则很容易就掉进坑里面了。

至此,老子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世人都在畏惧的,自己也不可能不畏惧。

第二层(相去几何?相去若何?):其实世人所畏惧的那些东西与世人所不需要畏惧甚至是喜好的那些东西,到底又能有多大差距呢!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罢了。

总结到此为止。

老子随即给出了他自己之所以劝导世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有原因和理由的,这个原因就是:“荒兮,其未央哉!”。

大道还没有通行天下啊!

天下依然还是一片荒芜,远远没有尽头,像一望无涯的荒芜,远没有完结,没有尽头(“夜未央”的“未央”也就是这个意思,睡不着失眠的时候,夜似乎没有尽头,黎明远远还没来到)。

三 :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道》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经》39章的理解比较费劲,老子一口气谈了6个一(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那么这个“一”到底是什么?这是39章费劲的根源。

学术界普遍将“一”理解为“道”。

这种理解一定不会有错,但是,如果真的是这样,老子岂不是又在重复论道?

果真如此?

有待商榷,有待思考,有待论证。(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道》22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里的“一”毫无疑问就是道,圣人抱道而行,为天下人做出榜样。但这是在道经部分。

39章的“一”已经不再是道了。这里的“一”含有道的意思,更有得道、遵道之后的表现——“德”的意思,从古汉语用词习惯的角度来分析,“一”还含有万事万物的总纲领、总要旨之义。

好吧,不要咬文嚼字了,略酸,以上解释即为39章中的“一”。

无论后世读者对39章中的“一”作任何解读都不要紧,最为重要的在于39章所输出的总结部分。

在总结部分,老子给出了两个观点:

其一:至誉无誉。(最高荣誉无需赞誉)

其二: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不要试图追求琭琭似玉一般的晶莹璀璨华丽,而应该想像石头一样落落大方且朴素)

这两项总结是“德”的特征,完全符合道的特性。

还是先意译一下经文:

在数亿万年之前的往昔,在道的作用之下,一切都陆续诞生了: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万物一片生机勃勃。

人类一族中的少数人因得道、因有德而逐渐成为了侯王,成为了统治阶层。

从天地万物诞生的这个角度来推论分析一下(其致之):

如果天没有天道,不讲天德,那么天将不清不明;

如果地没有地道,不讲地德,那么地将不会安宁,将会四分五裂;

如果神和人都不能得道,都没有贵为神和人应有的德,那么势必将失去灵性,将会灭绝;

如果河谷没有得道,恐怕都会干涸。

如果世界变成了这样,那么万物将无一幸免都将灭绝。侯王势必无法避免地被废。

所以,天、地、河谷、神灵、人类、侯王、万物都只能在遵道贵德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道法自然,对于天地万物(包括人)遵道的表现就是一切以朴为根基,而非华丽。所以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

所以:“至誉无誉。“

所以:“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译完毕,39章看似论道,其实是在以最宽泛的视角,将天地万物一把都抓干净了地论道、论德、论总纲,老子其实是在从最宏观、最原始的角度论德。

道,在一切诞生的时候就存在了;德,只有在遵道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

道存,一切皆在;德灭,一切皆灭。

以上即为39章。

四 :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道》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8章有点儿小复杂。

一方面,老子搬出了系列颇为拗口的概念“上德”、“下德”……;另一方面,老子将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分别隶属道家与儒家的概念一锅煮了。

鉴于38章是《德经》的起始部分,我们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老子概念中的“德”到底是个啥?

根据37章的总结,“朴”、“无为”、“静心寡欲”这些是道的基本特性,当这些基本特性集于人身时,人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就叫“德”。21章时老子谈到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所以这种德也可以叫做孔德,在37章之后,老子陆续又整出了一些新的名字,诸如上德、大德、玄德,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就是德,道德经的德,也可以叫做道德。

38章的经文意译是件略显困难的事情,我查阅了诸多的翻译版本,或严重偏离老子的本意,或语言文字组织得跟《道德经》一样的,让人不知所云。(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经文意译:

身怀上德的人,不会装B,会是朴实的形象,所以世人看不出他们有上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真的具备了上德。

那么什么是上德呢?

上德之人就是那种顺应自然,不做作,却又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人,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不以自己无所不为、无所不能而骄傲或沾沾自喜(无以为)。

下德的那类人就是看起来很有德,其实都是装出来的。

那么什么是下德呢?

一个字:装。

下德之人的无为都是装出来的,都是有心、有意设计包装出来的,并且还拿着这些包装出来的东西而沾沾自喜(有以为)。

上仁之人,并不遵从道的无为而为,他们是有为(所谓的有为就是不顺应自然,刻意追求,并刻意用巧智、巧力去达成目的)的一族,但是,即便如此,上仁一族也表现得极为谦虚,胸怀极为广阔,不嘚瑟、不以为自己有所作为,不认为自己是至仁之人。

由此可知,上仁的层次是低于上德的。

上义之人的情况则还要糟糕,比上仁的层次更低一些。

上义之人不仅不遵从道的无为而为,为追求“义”的境界而不不择手段,更要命的是,这种上义之人还更执着地认为自己在义方面是有所作为的,是可以名垂青史,千秋万代的。

上礼之人则在“上德”、“上仁”、“上义”四者中垫底了。

上礼之人不仅撇下了无为这一道的基本本性,而且时时刻刻都可以为礼节而为,当他们的这种礼得到不世人的响应与回应时,他们将毫不客气地暂时连礼也放下,伸直了胳膊、扯高了嗓门:“你们这帮子人还有没有礼,还有没有节!!”。

所以关于道、德、仁、义、礼这五者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当世界失去了道,然后就都会刻意地去追求德;当世界失去了德,才都会去追求仁;当世界丢了仁,才会刻意去追求礼。有点江河日下的味道。

当满世界的人都在刻意追求礼的时候,忠和信将被表面之礼、表面之节的滚滚洪流而淹没,换一句话来讲,“礼”这个玩意儿,应该是忠信不足所生下的怪胎,是祸乱的开始。

所谓“前识”的人,并不是这一族真的能先知先觉,而是背道而驰的自以为聪明一族,他们将朴实的道整得相当虚华,他们以虚华之礼为指导思想,运用各种巧智和手段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其实,这才真正是愚昧的开始,愚昧的根源。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句总结,最容易理解。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守着深厚、朴实的大道,而不拘泥于浅薄、浮华的礼(礼节)。

翻译完毕。

38章,老子首次直接批判了儒家,尤其是儒家所尊崇的礼。

关于老子与孔子之间的巅峰对决,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有明确的记载,让我们换个角度直接欣赏一下两位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

非常有趣的事情是,孔子前去拜访老子的时候,正是带着“礼教”这一问题前往的。

孔子适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引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去了一趟周(周朝的都城洛阳),向老子请教一些关于周朝礼制的问题,众所周知,周朝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王朝,是一个礼乐制的社会。

子(老子)曰:“孔,你所问的这些关于礼教、礼制的事情,那些倡导礼制、并曾经让礼制鼎盛的先王们不仅都死了,而且连尸骨都烂了,只剩下一大堆的历史而已。”

子接着曰:“孔,你也是如今的大红人,大家都称你为圣人,你该懂得:君子时和运都来了的时候,就能驾车而行,成为达官贵人;当时机和运气都还不到的时候,即便是个君子也活得像根草。”

子继续曰:“孔,你听我说,善于经商的人总是将满仓的货物都深度隐藏,搞得跟什么都没有似的。与此相似,那一些盛德的君子,总是一副非常朴实的形象示人,搞得好像很愚笨似的”。

子最后教训子(孔子)曰:“子,你还别不高兴,我得好好批评你一下,你应该收敛一些你身上的那些傲气,你应该克制一下你那些过多的欲望,你应该去掉身上的那种与众不同的神态与高高在上的神色,你应该去除那些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因为这些东西对你无益。子,你今天远道而来问礼,我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

孔子起身捧手鞠躬行礼,别过老子。

回家之后,孔子安安静静地呆大天,既不讲学也不大说话,一直在反复理解消化老子所言。

弟子们终于忍不住问孔子:“老师呀,老子到底跟您谈了些什么,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下?”

孔子:“别提了,那人是龙,高深莫测的龙”。

弟子:“龙?莫非是老子要称王称帝了不成?”

孔子:“哪儿跟哪儿啊,你们今天怎么都这么笨呢!关于鸟,我们都知道这东西能在天上飞,开弓射箭就能将这玩意儿给射下来;关于鱼,我们都知道这玩意儿只能在水里游,所以我们织个网就可以将其捕捞;关于兽,我们都知道它们只能在地上跑,那么我们可以在地上挖个坑,我们可以在地上织个网,都可以搞定。但是,龙能下海,能上天,能乘云驾雾,我们是没有办法了解的,我们更是没有办法将其收服的。”

子对子的“教导”内容,与38章核心主旨完全一致。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可信的。

据文物发掘与历史学者们的考证,孔子与老子应该有多次交流,《史记》所记载发生于洛阳的这一次最为详细,其余则不知所云……

五 :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道》三十五章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经文意译:

如果可以深悟大道、遵循大道而执事,那么天下人都将前来皈依,都将无不向往前来。

因为是皈依而来,因为是向往而来,所以来了之后不会产生伤害,天下人就此安享太平、安宁。

美妙的音乐、香气四溢的美食,总能让路人驻足停留。但是,与之恰恰相反的情况是:论道,平淡无奇,平淡乏味。

大道,没有形象于是看不见;大道,无声五味,于是听不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但是,就这么个玩意儿,却是世间唯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限无量的东西。

意译下来就这么简单。

千万别被经文文字以及意译文字的表象所迷惑,让我们把镜头拉长、大幅拉长,把焦距调整为远焦、长焦、超长焦模式,在此模式下来理解经文和意译文字。

在长焦模式下我们会看见,35章只是谈了一个观点:得民心,得天下。

怎么才能得民心?

执大象。

执大象具体执什么?

《道德经》1-35章已经谈了很多,《道德经》的《道经》部分即将结束,道已经不是骨感了,而是非常丰满。

具体就是:以不自为大,成其大。

具体就是:朴。具体就是:去甚,去奢,去泰。

具体就是:宁静致远。

具体就是: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具体就是:宠辱不惊,贵以身,爱以身。

具体就是:托天下,为天下。

具体就是:上善若水。具体就是:天长地久。

……

不再重复列举了,已经丰满了,已经非常饱满了,归纳概括为一句话即如下:具体就是:抱朴前行,静心寡欲,托天下,为天下。

得道则得民心,得民心则得天下,我所理解的35章的主旨。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章-新道德经、上部:第五章、我爱我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19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