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李鸿章如何评价自己,李鸿章是卖国贼吗?评述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发布时间:2018-05-13 所属栏目:李清照的诗

一 : 李鸿章如何评价自己,李鸿章是卖国贼吗?评述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比比读小说网比比读

二 : 项羽的功过是非

项羽的功过是非



主持人:尊敬的王立群教授,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由《苏州晚报》与鑫苑置业举办的名家大讲坛,今天迎接了第二次讲座,今天我们请来了王立群教授,他讲的是《项羽的是非功过》,我们请来了各界的市委领导。

王立群教授是在2006年初登百家讲坛,从2007年一月开始,又推出了大型节目,他渊博的知识、儒雅风采,给观众留下很好的印象。今天在这里,王教授一定会为苏州市民的热情所感动,从名家大讲坛公布王立群教授来苏州开始,我们晚报热线的发烫,我们免费赠送了入场券,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为了得到一张入场券,朋友们都十分执着,我们有请王教授。

王立群: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时间非常紧,我明天在百家讲坛录制节目,今天讲完立即赶往虹桥机场。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的任务是今年年度主讲人,汉武帝基本录完了,下一个月开始,录一个新的大型系列就是秦始帝。汉武帝的书已经出来了,节目录制也将近完成,5月份就可以继续播出。

下面我们讲讲今天谈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在我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项羽,项羽这个人,是中国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这个人24岁起兵反秦,27岁被拥立为诸侯盟主,自立西楚霸王,31岁兵败乌江自刎,这个人死后,很多人写诗怀念他,最有名的是李清照的诗,生当为人杰,死已为鬼雄。这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咏叹项羽诗歌中最有名一名,他高度评价,项羽活着是人杰,死了是鬼雄,这个历史人物,人们怎么评价呢?他的成果和他的失败,给今人留下什么启示,这就是我今天讲的主要问题。

下面讲一讲,项羽大致的情况。项羽的主要事迹是两点一个是反秦,一个是楚汉相争,他在7年的人生,主要是两件大事,项羽在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贡献,是他在钜鹿,就今天河北,他消灭了秦军的主力,他在钜鹿之争项羽表现出来的勇敢,他表现出来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上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有五万多楚军,打败了张山带领的20万齐军主力。项羽的钜鹿之战打了一年多,他把秦军所有的主力部队全部消灭,钜鹿之战打败之后,项羽进入了历史舞台,也为秦朝的灭亡打下基础,就是秦朝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很大贡献的,当然,大家曾经批评过项羽很多弱点,比如说这个人说他残暴,还有人说这个人性格上刚愎自用,有很多弱点,但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一般来说,有两个很重要的标准,一个叫历史评价,一个叫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要服从于历史评价的,项羽这个人在历史上贡献是主要的,这是一点。

这么一个军事天才,西楚霸王,为什么短短的四年,他就失败了,他的对手是个什么样的情况,项羽对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秦朝的主力,项羽打得非常出色,后四年,他的对手是刘邦,这四年,项羽打不好,而且,项羽最后兵败自杀。项羽为什么败给刘邦,项羽是什么人,刘邦是什么人,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简单介绍一下项羽刘帮这两个人。

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出生,他的祖父是秦始皇灭楚的时候,最后自杀的一位楚国大将军,也就是项羽是出生将门之后,贵族之后,贵族出生。刘邦是什么人?刘邦做过泗水庭长,后来庭长做不成了,后来在忙当山草为就是强盗。另外刘邦,还和一个通缉的要犯张儿,张儿是秦皇朝通缉的要犯,他和张儿交往密切。而且刘邦做四水庭长,庭长是管社会治安,他的职位比我们排出所长要低。所以是刘邦是黑白两道都有背景的人,另外历史上也评价刘邦,说刘邦有三顶帽子,一个是流氓,第二个无赖,第三是痞男,这个说法冤枉不冤枉,不冤枉,我举几事。第一件事,我们看刘邦对他的儿女,彭城之战,是项羽与刘邦打第一战,这一仗刘备是56万军队,项羽带了3万军队,从齐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赶回来,从齐地赶回来,跑到彭城的西边,就是安徽的萧县,用3万军队打败刘邦56万军队,最后刘邦就逃了,在逃亡路中遇到自己儿子,女儿。赶车的车夫就把儿女抱回了车上,后边是楚军的追兵,这个车是刘邦一个坐,后来因为加了两个小孩,就是刘邦亲儿子和亲女儿,这个车跑了慢,一看车跑得慢,后面追兵快到了,他做了一个决定,飞起一脚,把儿女揣下去,目的就两个字,减负。这样车就跑快,车夫不愿意,抱上车。走不多远,刘邦又揣下去,前后揣了十几次,刘邦对亲生儿女能这么做,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我不用下结论,后来还是赶车的车夫,事情再紧急也不能揣子女,如果我们现在父母遇到这个事情,肯定是自己下车,让儿女逃走。所以我们在座是凡人,刘邦是是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和凡人有区别的。

我们再来看刘邦怎么样对他的父亲,刘邦的父亲叫太公,在彭城之战,儿女在被救的同时,他的父亲也在找刘邦,被项羽俘虏了,刘邦父亲后来在项羽那里做人质,28个月。做人质期间,正是刘邦和项羽在河南荥阳战略对质的时候,这个对质,对质了28个月,双方谁都打不赢谁,最后,项羽没有办法,项羽想了一招,把刘邦的爹架在烧水的锅上,让刘邦投降。你如果不投降就把你爹扔到锅里,这一招实在不高明,但是项羽没有想到的是,他是个贵族,他不是流氓,他学流氓也学不像,而刘邦是个老流氓,小流氓与到老流氓,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两个人年龄有差别。当项羽起兵反秦的时候,项羽24岁,刘邦48岁,当楚汉战争一开始的时候项羽27岁,刘邦51岁,把刘邦的老爸扔到锅里煮的时候项羽30岁,刘邦是54岁。刘邦说了非常有名的字,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爹是把我爹煮了,我就一起喝肉汤,我爹跟你爹决定是有区别的,但刘邦就能说出这样的话,但话一出口,学着做小流氓的项羽没有招,老刘邦沾沾自喜,刘邦对自己的父亲是这样,对他的儿女,我们再看刘邦对他部下,大家所有有过高中学历我们在座苏州的观众都学过鸿门宴,刘邦去鸿门宴带了一百多个随从,可是当刘邦逃席的时候,去了四个大将,刘邦对他的儿女父亲尚为如此,对于几百位士兵的性命,更是不在话下,无非是刘邦胜利之后,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把一百个人名字写出来,刘邦对儿女,对父亲,对部下非常冷酷,这一点,表明了刘邦是个政治家,他不会在感情上有妨碍事业的举措,这是我讲的三个方面,刘邦对父亲儿女和部下。

我们再看刘邦的日常表现,他最爱说的字,就是骂,而《史记》有三个称号,刘邦是开口就骂人,这是刘邦,刘邦因为骂人还惹出杀身之货,刘邦经过赵国的都城邯郸,当时赵王的都城,赵城是刘邦的女婿张奥,也就是张儿的儿子,那时刘邦的女婿。结果刘邦到了邯郸以后,他的女婿兼赵王的张奥对刘邦非常恭谨,一天三顿饭给刘邦端吃端喝,而刘邦对他的女婿兼赵王是怎么做,骂,史书的记载是两个字詈甚,骂得非常凶,骂赵王手下的国相,叫贯高,贯高看见刘邦自己的赵王,骂这么厉害,看不下眼,要杀刘邦,如果刘邦骂赵王骂的轻,那么贯高怎么会去杀刘邦呢,结果贯高把杀刘邦的计划,高数给赵王,但是赵王坚决不同意,说是赵家所有的恩宠,都是来自于刘邦,就告诉贯高不参与这事,然后贯高私下里找了一帮子人,组织好要杀刘邦,结果没有实施。第二年,高祖八年,刘邦经过邯郸,而且这一次,经过邯郸的时候,赵王张奥把最心爱的美女献给刘邦,这是**,是他女婿的嫔妃,刘邦笑纳了,刘邦前半夜和这个女子和开心,半夜情,生了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刘邦八个儿子之间,排名第八,就是淮南王刘常,前半夜刘邦很高兴,后半夜刘邦想睡觉了,而刘邦住的宾馆的里夹墙里面贯高埋藏着刺客要杀刘邦,但他这个睡下心就不安宁,就问这个县叫什么名字,叫柏人县。刘邦一听柏人不吉利,连夜走了,侥幸夺过了一次谋杀,刘邦也是很幸运。

第二年,东窗事发,贯高很多人被抓了。你看刘邦骂人因为骂人惹出杀身之祸,他还有什么习惯,就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他把他当皇帝为他立功最大的三个诸侯王却步除掉,韩信、彭越、秦不,这是最有功的军事将领,刘邦说他是流氓一点都不错,但是历史很开玩笑,刘邦这个人要按道德评价,刘邦是流氓,是无赖,他是不值一钱,历史评价来看,刘邦是一代英雄,项羽这么一个贵族,为什么最后却败给这么一代流氓呢,这个原因到底在哪儿,一个时代将门出生的将军败给老流氓,是为什么?这里面有什么经验教训要汲取,这是我们今天下午讲的重点。

我觉得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很复杂,原因非常多,我们先提出了一种,我不主张的观点,有人说,项羽的失败是由于人太残暴了,不得人心,得人心得天心,失人心者失天下,所以项羽失败,这观点我不赞成,为什么?说项羽残暴有两个理由,一个是项羽屠城,他遇到城内军队抵抗以后,然后把这个城夺下来以后,就把城里15岁以上的男子部处死。另外一个原因是什么,项羽巨鹿之战之后,埋下了20万投降的秦军。所以项羽失败理由是不得人心,说不得人心,这个观点我不赞成,因为得人心和失人心,这个问题他有滞后,我们先说项羽活埋20万秦军,最痛恨项羽是20万秦军的家属,但是被秦朝灭亡的六国的老百姓对项羽活埋秦军是称赞。这个不能说项羽失人心,而且历史的发展,失人心,得人心,他有一个滞后的效应,项羽的残暴能残暴过秦始皇吗?秦始皇灭六国杀了多少人,可以说杀人几百万,但他没有杀几百万人而亡国,反而形成了中央统一集权的国家,所以做君王的残暴,失人心,他有一个滞后的效应,不是导致他灭亡主要原因。假如秦始皇死后,能迅速缓解这个矛盾,那么秦朝不会灭亡,我讲汉武帝讲过,说汉武帝用秦皇,有秦始皇的过失,但汉武帝没有得到秦始皇的结果,古人评价汉武帝,也秦王过,没有秦王之失,原因在什么地方,在于汉武帝晚年他有一个自我批评的诏书,然后改变了政策,缓和了这个结果,所以他的统治就得以延续了,残暴不是他灭亡的主要原因。

项羽主要的功绩是消灭了主力,推动了秦皇朝灭亡,那么项羽失败是什么原因,我认为是三大点,第一是政治,第二是军事,第三性格,这三个方面导致他最终的灭亡,我们先谈政治,他是世代将门之后的将军,他不是成熟的政治家,刘邦的人品虽然足以说他是个老流氓,但是刘邦却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这是两个人的差别。我们举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就是我们以鸿门宴为例,看看刘项两个人的表现,你就会知道谁是政治家,谁是政治上的糊涂虫,鸿门宴怎么爆发?公元前206年,12月,刘邦达到秦朝的都城咸阳,秦王子民投降,秦朝灭亡,这是公元前206年10月,到了12月,项羽打完巨鹿之战,也来到关中,项羽晚了两个月,比刘邦晚到,两个人同时进入关中,项羽一到关中,就给刘邦发生两次冲突,第一次冲突是项羽打完钜鹿之战,带领40万大军,走到函谷关,今天河南的灵宝县,那是陕西和河南的交界处,刘邦带兵把住了函谷关,激怒了项羽。第二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鸿门宴,这告诉我们三件事,第一刘邦想做关中王,第二刘邦想秦朝整个珍宝据为己有,第三刘备想让紫莺作为他的丞相。然后相王大怒,项羽说第二天,让我们士兵吃好完饭,一鼓作气,把刘邦消灭掉,当时双方的形势是怎么样的?刘邦10万军队,项羽40万军队,这是鸿门宴爆发前的军事形势,这里面写了两个大怒,我们可以理解项羽受不了,他所有的诸侯将军见项羽是怎么见,是膝行而前。而刘邦把着不让进,其他诸侯对项羽的态度,与刘邦对项羽的态度反差太大,项羽受不了,两次大怒,如果这两个大怒挖掘一下,这两个大怒足以说明项羽幼稚。

刘邦和项羽是两个集团,即使是军事集团又是政治军团,刘项是两个集团的首领,在共同翻秦的时候有两个一致,一个是目标一致,一个是利益一致,古今中外,如果两个集团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这两个集团就是同盟,那就是说在反秦的过程中,刘邦和项羽是盟友,是友军,这两家共同的敌人是一致的,但是这两个级团的利益有一个时间上的拐点,就是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一入关,秦朝灭亡了,刘项两集团共同的敌人消失了,那么共同的利益也不存在,这个时候刘项,他们这两个集团他们发生历史性转折,由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变成根本利益相冲突的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而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中间,发生以后,刘项两家关系友军转化成对立的敌军了,谁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谁就争取历史上的主动。如果项羽意识到刘邦是他对手的话,那么项羽杀刘邦那太容易了。项羽一生有三次杀刘邦的机会,这是第一次,如果这仗打下去,项羽把计划付诸实施,让他40万大军消灭刘邦的10万军队,那就没有西汉文朝和东汉文朝。项羽的大怒已经显示了这个人政治上的不成熟,项羽是军事上是巨人,在政治上是个拙物,在政治上太短视。你比如抗日战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国务院领导的所谓的国军,他们在抗日战争是两大集团,有共同目标和利益,所以国共两党联合对付日本人,但日本人投降后,国共两党从并肩作战地友军然后变成利益相冲突的集团,谈到最后是打了三年,后来蒋介石逃了,这是结果。项羽这个人的糊涂不能和毛泽东相比,他比毛泽东相差太多了,项羽连蒋介石赶不上。所以项羽一怒之下做了决定,消灭刘邦,这个决定的基础不牢顾,这个决定的基础不是客观冷静分析的结果。这样的情况下,决定打,最后没有打成,为什么最后没有打成呢?有一个人见了另一个人把战争化解了,项波夜间张良,项波是项羽的亲戚,本来想救张良的,项波和张良之间有生死之交,张良反过来说服了项波,把重大机密告诉刘邦,我们在看这个过程中间,你看刘邦怎么做,这时候项羽是27岁,刘邦是51岁,27岁小伙子和51岁的老流氓是他们之间是怎么应对这件事情,刘邦他听说项羽第二天要消灭他的时候,鸿门宴怎么写的,刘邦第一反映大惊,为什么惊,你十万军队,人家四十万军队,这一仗打的结果明白着是项胜刘灭,这是铁定的。但刘邦说了很关键的话,为之奈何,邦向张良请教为之奈何,张良并没有回答他,张良反过来问他两个问题,第一,谁替你出了这个主意,张良又问,你那十万人,抵得住十万大军,后来刘邦沉默了,又问为之奈何,所以大家看出来,刘邦这个人有很大的本领,刘邦手下有三个高人,就是刘邦自称的三杰,军事家韩信,政治家箫何,阴谋学家张良,让张良做谋士,让箫何做相国,让韩信做手下的大将,论军事才能刘邦不如韩信,论智博学理财不如箫何,论足智多谋不如张良,这三个人,但是刘邦恰恰是三个人的总头领,这怎么回事。

酸甜苦辣咸,这五种佐料不能做主帅,谁是主帅,大师傅最高明,大师傅会用水稀释味道,五味不能做主帅,但是水就能当主帅,刘邦就是无味的水,他有协调五味的能力,我听了这个话。真正做领导的,做一把手的,他其实最需要是协调能力,这是很难的,所以,刘邦具有这个能力,刘邦遇到问题问张良为之奈何,张良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你去告诉项伯,通过项伯告诉项王,说你刘邦不赶背叛项王,就把这话一说就行了,概括一下就是现在的政治欺骗。其实张良是非常高明的教授,骗了项羽,一说到骗,刘邦再也不需要导师了,因为就说谎而言,张良也不是刘邦的导师,他从小就是一个善于说谎的人,大家都知道,刘邦他老婆是骗来的,他怎么得他老婆的,刘邦在沛县做四水艇长的时候,他的岳父吕公,带着儿女来山东躲避仇人,然后和县令是老朋友,设宴招待,县里的有身份的人,听说县令的贵客来说,都争的来喝酒,当时有规定,酒不能随便喝,主办人就是萧何,萧何是主持人,做了规定,拿钱够一千屋里喝,拿钱不够一千院子喝,刘邦在历史记载,说我拿了一万,秦朝的庭长,当时一年薪俸顶多是一千,他怎么能拿一万呢,很明显是说谎的,他说了一万堂而皇之就进了屋里喝酒了,实际上一个子也没拿,但就拿了一万,让吕后的父亲,就是吕公对他刮目相看,因为他认为一个人,敢于在这种情况下,而且说谎以后面不改色心不跳说谎,一般人说谎叫说谎,政治家说谎叫作秀,然后吕公从刘邦的说谎,发现了刘邦具有政治家的才能,所以就使眼色,叫酒后留下来,他一个子没拿,而且在整个酒席上,谈笑风生,拿别人开刷,好像他买单一样,这让吕公更佩服,他让留下刘邦,他愿意把未出嫁的女儿给他,刘邦乐不可支,这时候刘邦42岁,吕后不到20岁,刘邦在未结婚之前还有未婚生的大儿子,刘培,就这样,吕公看上刘邦,把刘邦招为女婿。刘邦这个人的才能说谎话没有人能比,所以一番话先骗项波,通过项波骗项羽,项羽一听取消军事了打击,就靠自己的一番话,让对方对自己的军事打击,这是刘邦政治才能的表现,他在自己最不利益的时候,能化解政治危急,用我们今天讲的就是危急公关,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本领,第二天,这个化解政治危急这件事上,足以表明项羽的政治弱智,他完全一仗消灭刘邦,但是他放弃了。放弃的原因是项羽这时候没有认识到刘邦是在争夺天下最大的对手,如果站在项羽的立场说很可惜。

第二次就是第二天的鸿门宴,史书怎么记载呢,刘邦带了一百多个随从,见了以后说了三句话,我和你并肩作战,打击秦,你在河北,我在河南,这是叙旧,先叙叙当年的交情,这个叙旧政治目的,秦朝灭亡两家关系已经转化成对抗性的矛盾,这个时候叙旧是让糊涂的项羽更糊涂,让幼稚的项羽更幼稚,这是第一,第二句话,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又在这里见到将军,这叫奉迎,拍马屁最高境界是拍当事人浑然未决,因为刘邦和项羽在入关之前有约定,谁先进入关内,谁做关中王,刘邦心中想一定是你,没有想到我刘邦能够先进来,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极力应和项羽的自尊,第三句话,现在有小人挑拨离间,让我们两人产生矛盾,这是化必然为偶然,刘项的矛盾是两个集团必然性的冲突,现在变为偶然性的。三层话不多,叙旧,奉迎,话必然为偶然,三句话一说,项羽是什么反应?当刘邦这一番谎言说完以后,项羽竟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你左司马曹无尚说的,要不是他说的,我怎么对自己的兄弟下手,这句话表明,项羽听的刘邦的一派谎话之后,竟然感到自己惭愧的不得了,一个说谎话的人,竟然骗了27岁的小伙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大哥。刘邦的成熟项羽的幼稚,刘邦的精明老道,和项羽的糊涂,全表现出来,你说说这么两个人,一个政治上如此精明老道,一个是政治上如此糊涂幼稚,他们两个打天下谁胜谁负,很清楚,难道还要继续说吗。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一个典故,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典故就发生在,项羽当非常惭愧觉得对不起自己老不起的的时候,摆了鸿门宴,当场有四个人,项羽是东厢座,面向东座的是最重要的位置,范增是面向南,是次尊位席,刘邦是面向北座,是三等席位,张良是西座,是最此的席位。在酒席上,项公拿出他的玉玦,就是有缺口的一个玦,不断地举给刘芒看,叫刘芒下决心,叫项羽杀刘邦,项羽不答应,最后范增招回来一个刺客相庄,项庄舞剑。当项庄舞剑的时候,有几个人在场,除了原来项羽刘邦,范增,范增,张良,现在又多了一个刺客相庄,而项庄舞剑的时候,同时还有项波,六个人在项庄舞剑的场面上,这个人我们推算一下,只有一个人不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相庄本人不用说了,范增刚交代他,舞剑的目的,最清楚不过了,范增知道不知道,范增是主谋,范增肯定知道,张良知道吗,张良这个时候是最高明的模式,张良也知道,刘邦是被杀的人,如坐针毡,但他没有办法逃剩下来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还有一个项波,项波这个人糊涂人,他在大战的前夜,会去见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了救张良,把他把军事机密出卖了,但是他见刘邦以后,刘邦竟然在很短的时间,两个人一喝酒,刘邦和项波两个人立即成为儿女亲家,这是很大的一个本领,你看女儿对她的女儿,关键时刻该揣就揣,到了另一个关键时刻,该许就许。

我们不知道是许的儿子还是女儿,大家记住,刘邦是个政治家,政治家是最讲现实的,头一天两个人结拜儿女亲家,第二天项庄舞剑,项伯这个糊涂人都知道,这个舞剑的目的,要杀刘邦,而且项波跟着舞剑,而且身子挡着,不让项庄刺。这里只有项羽不知道,要是项羽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决不会同意,所以鸿门宴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喝酒,就项羽不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他五个人都知道。这个鸿门宴讲过以后,大家心理都清楚,鸿门宴怎么长,我在大学里面长期讲南北朝文学,实际讲了很多遍,项目本纪讲了十七八遍,鸿门宴讲了三百遍,我鸿门宴是讲会的,鸿门宴讲了以后,最后我概括就写了两个字,糊涂。如果说了明白一点,项羽之糊涂就写项羽糊涂的,所以项羽的失败首先是这个人政治上的幼稚,项羽不知道自己的政治对手是谁,这太可怕,作为集团的首领不知道自己和你争夺天下的对手是谁,这太可怕了,鸿门宴杀刘邦是第二次机会,又被他放过了。

第三次机会,项羽封了18位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城是在今天江苏的徐州,当是叫彭城,项羽自己把自己9个郡,给刘备三个郡,当时天下41个郡,项羽占了9个郡,刘邦占了3个郡,刘邦是四月份封了他,八月份刘邦就造反,从中汉中杀到关中,三个王投降两个,只剩下一个王就是永王章邯,他一直在坚守,章邯在关中坚守十个月,就是等项羽来救援,这是第三次杀刘邦的机会,这一次项羽如果意识到刘邦是他的对手的话,项羽能立即回兵,在关中由章邯做内应,项羽做外援,里应外合,在关中消灭刘邦还是有把握的,这个机会又错过了。

项羽错过三次杀刘邦的机会,所以,项羽的失败首先是他政治上的幼稚,政治幼稚第一点表现就是不分敌我,他不知道的自己的敌人是谁,这个时间长达六个月,楚汉一共四年,实际上是公元前202到公元前206,四年的时间,这四年时间,竟然有半年时间他不知道自己的政治对手是谁?所以项羽是非常糊涂的人,项羽政治上幼稚第一点表现,他第二点表现就是迷信武力,他是个相信是军事天才,非常能打,项羽一生只打过一次败仗,这一次败仗,就是乌江自刎,项羽跟刘邦打仗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直到最后,项羽带着10万只军队,向安徽溃退的时候,刘邦带20万大兵追杀项羽,但是项羽带了十万军队能打20刘邦的追兵,龟缩在城里不出来,就说明项羽很会打仗,刘邦从来没有打赢过项羽,但是项羽正因为有这个才能,太迷信军事。很多事情刘邦做的,项羽都没有做,刘邦用反间计,刘邦用策略,刘邦结成战略联盟,很多事情,刘邦做了,项羽都没做。项羽只顾局部战场的战争,完全没有考虑全局,所以项羽在政治上第二点幼稚表现就是过于迷信武力,这是他失败第二个原因,政治上的。政治上第三个失败原因就是他的错封与失封,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掌控整个天下,这个时候他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称帝,第二称王,第三称霸,最后项羽选择的是称霸,做西楚霸王,刘邦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称帝当皇帝,项羽目标是当霸王。刘邦的目标是做皇帝,结果项羽在封的时候不太公道,该分的人没有分,结果山东该封的田容没有分,田容起来造反了,还有他把错误三个投降的秦朝将领,分到陕西,在分的时候发生很多策略错误。

在政治上第四个败点就是杀义帝,把他义帝杀了,义帝是什么人,是项梁所立的,战国末期楚国国君的一个孙子,项良在反秦初期,为了号召天下人,特别是号召楚地的人,临时立了一个楚王,项羽在做了诸侯的主盟主以后,把义弟杀了,因为项羽自己要统治天下,他要统治天下,如果下面有义弟太不方便了,他就把义弟杀了,杀义弟项羽做的很失败。反过来讲,假如项羽不杀义弟,刘邦的目标是当皇帝,刘邦能够允许自己头上有义弟吗?刘邦绝不能答应,项羽是为了刘邦当皇帝杀了拦路虎。项羽在政治上被动得很,刘邦打了一面正义的旗帜,就是为义弟复仇,这一点刘邦做得非常高明,主意不是刘邦想的,他的一个朋友提的建议,他接受这个意见后,他要为义弟复仇,所以项羽在政治上犯了四个错误。

这四项错误加起来,导致项羽政治上极其被动,项羽作为一代枭雄,他的军事上也有失误。他最大的失误,他轻战略,重战役。这是刘邦在军事上形成对项羽的一个战略包围,特别是占领了齐地,刘邦地盘后来越来越多,就是刘邦占了战略上优势,刘邦不但有北方战场,还有南方战场,把安徽这一带全占领了,形成南、北、西三面夹击项羽的态势,最后项羽不得不退到垓下。项羽一生就败了一次,这一次失败,他就自杀了,所以这个人在军事上也犯了很多错,政治上他犯了四项错,军事上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轻战略、重战役,轻政治、重军事,这个人在军事上也有很多事。

最后项羽失败的还有一个原因,就项羽在人才上也有重大失误。我们现在大家回想一下,一提到刘邦,你会想到谁?韩信?箫何?张良?陈廷?樊哙?周波?你会想到一串人,刘邦手下人才济济。反过来一看,项羽手下谋士有谁?范增,最后给赶走了,军事将领有谁?大家不知道。项羽手下是有大将,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将领,大家不条熟悉,叫钟离昧,这个人是很有谋略的,但是项羽中了反间计不用这个人。而反过来,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后来跳槽,跑到刘邦那去了。

刘邦手下人这么多,项羽为什么手下没有人?我刚才讲了“一瓢水”的时候,曾经讲过,项羽这个人用我们2007年非常时髦一句话,“项羽太有才了”,而且项羽成名太早,少年得志,又太有才了,给项羽带来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自信,就是刚愎自用,就是太相信自己,这样一来,他不相信别人,韩信在项羽那里待了很多年,多次提建议。我们知道韩信是一流的军事家,他提的建议,项羽一条也不采纳,他没有发现韩信是个人才,所以昨天我在见《姑苏晚报》记者的时候,我在我的书中间,我讲了自己的观点,我说“千里马”是弱势群体,人才都是弱势群体,我们所谓有点才能的人,青年教学骨干,中年教学骨干都是批势群体,真正的强势是伯乐,伯乐厉害。伯乐拥有鉴定千里马的权力,这就是他的强势,你再是千里马你没有人发现,你就会老死在马槽里面。所以,千里马你要有耐心的等待伯乐的出现。所以千里马要成为千里马,第一,你要有日行千里的能力,第二你要耐心地等待伯乐的出现,缺了任何一条,就不能成为千里马。

我们在座的听众,我们在座有很多人才,是“千里马”,你们缺的是伯乐,大家耐心等,也像我一样,等到六十岁,被海选到《百家讲坛》去。不要急,机会总会有的,等到60岁伯乐总会出现的。所以大家千万要记住,人才都是弱势群体,中国这么多人有才人有多少,就拿《百家讲坛》说,在我们这里人至少可以十个,但是你们缺的是伯乐,有了鉴定,有了上岗证书,你能上岗,就可以,所以你要耐心等待。遗憾的是项羽这个认不是伯乐,项羽是个人才,但是他却错误的站在伯乐的位置上。项羽是个人才,如果他能在某一个人手下,他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项羽做一把手,他就缺少协调能力,所以他手下人都留不住,纷纷跳槽。

我们讲这么多,其实归根到底,今天的主题是项羽的功过是非,项羽这个人功劳很大,他最大的功劳就在于他灭掉了秦朝的主力,为刘邦灭秦奠定了基础,这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这是项羽成功之处。他有很多弱点,项羽在人才上最大的弱点是重用亲信,重用恩人,这是项羽很大的弱点。项羽、刘邦在咸阳打了28月,项羽两次把咸阳夺到手,刘邦派了一个人,他从后方截断项羽的粮道,他不得不带领主力疏通粮道。他为什么不派有能力,他信用一个没有能力的庸才,第二次,他好不容易把咸阳夺过来,彭越段他粮道,他又回兵,他又用两个人,这个人有恩于他的叔叔,他就让他们两个人守咸阳,让他们守住15天,就守住咸阳,守15天就能打败彭越回来。项羽用人,问题太大了,所以项羽最终败给刘邦,项羽虽然最后失败的,但是我们承认,项羽是英雄,项羽叫本色英雄,该怒的怒,《史记》写刘邦就是骂,写项羽最爱用一个字就是怒,一生笑过一次,一笑之后就自杀了,刘邦这个人道德评价上可以说,刘邦是个地地道道的政治流氓,但是在历史评价上,我们应当说,刘邦也是个英雄,刘邦叫什么英雄,刘邦叫实事英雄,他是那个时代造就的那个实事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本色英雄抵不住实事英雄。

项羽的失败和对手密不可分,项羽失败我们不能不说刘邦,他在政治上很了不得,他懂得作秀,就是很会说谎,一个政治很会说谎,这是一大本领,不会说谎的人当政治家是不行的。咸阳会战的时候,项羽手下一箭,射入刘邦的左胸,但是他一弯腰说是箭射中自己的脚趾,这是为了稳定军心。他会作秀,这是项羽不具备的。

再一个,刘邦在人才使用上很有本领。我举一个小故事,刘邦比吕后大得多,55岁的刘邦当的皇帝,62岁去世。刘邦临死之前,吕后问他三句话,说相国死之后,谁可以继任相国?刘邦说曹相国。吕后又问,曹相国死后谁可以继任相位?刘邦说,就是王玲。吕后又问,王玲死后谁可以做相国?刘邦说王灵死后你也管不着。言外之意,王玲死后你也差不多死了,高祖十二年,刘邦62岁,因为箭伤发作死了。刘邦死后箫何继续做丞相,然后整个的安排都是刘邦的安排。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刘邦有识人之明,他把手下的人都琢磨透了,一个做统帅的人,能够把自己手下的人的心思才能看透,很了不得,你说刘邦,虽然是无色无味的水,但他可以知道手下人可以做什么,干什么,而且刘邦在人才的使用上,刘邦把人才分为三等。

第一等人才叫一生之才,这些人可以刘邦使用一辈子,箫何,张良,陈平,樊哙,陈玲,灌音,夏侯因,这些人跟着刘邦干了一辈子,一生之才。

第二类人才,刘邦叫做一时之才。也就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可以用你,过了这个时段不用,有韩信,彭越,秦部,这些人是刘邦在打天下,用的最多的三个人,韩信北渡黄河的时候,刘邦给他三万军队,他带着三万军队,用少量的军队,灭了赵国。灭赵以后,刘邦打不过项羽,刘邦的只带了一个人逃出来,把他韩信三万军队全部带走,他赌钱赌光了,把人家本钱拿过来,韩信又白手起家,降燕灭齐。韩信可以说帮助他把大半个中国占了,当韩信攻破齐国的时候,韩信拥有三万军队,刘邦这个人对韩信在灭项羽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封韩信为齐王。项羽自杀的第二天,刘邦就把韩信齐王印收了改封楚王,他对韩信的使用是时段性,韩信见他,让武士把韩信抓拔来,在灭项羽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韩信的作用。

再看彭越,彭越是中国最早的游击司令。当年毛泽东带红军打游击,总结的十六个字,那是毛泽东根据当年彭越打游击战争经验总结的十六字。彭越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游击的人,他总是切项羽的粮道,他对刘邦的直接贡献作用最大,但最后还是被彭越杀了。彭越对吕后哭诉,自己很冤枉,把发配给四川的彭越带回来,吕后唆使刘邦把彭越杀了,这是个很残酷的想法。你的妻子,你的兄弟姐妹全部杀光,是人更残酷,他死后第一步,脸上刺字,第二步,把你的四肢剁掉,第三步把舌头割掉,然后乱棍打死,然后剁成肉浆,然后被人吃了。

刘邦手下的第三种人才,他叫一事之才,这就更恐怖了,一个人叫侯公,他嘴很能说,在咸阳对质28个月,一直抠着刘邦老爹妻子和二哥,他多次游说,但没有放,最后派侯公去了,侯公到那里一说,项羽竟然把人给放了,侯公自认为立了大功,回来以后,刘邦对他怎么样,刘邦说,人格的嘴太厉害了,给他点钱,让他走,一辈子都不要让我见到他,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吗?这个人太会说,刘邦结的这个人,他能说动项羽,假如这个人谁给侯公钱,游说刘邦,刘邦也会掉进他圈里,所以打发他走,这是一事之才。还有一个人,叫丁公,这个人我前面讲过,楚汉战争,在彭城之战,为了肩负把自己女儿揣下去,后来丁公追上刘邦,刘邦对他说了一句话,二主相争,你何苦逼人太甚,后来他捡了一条命,项羽自杀了,因为丁公没有死,刘邦见他来了,召集文武百官,他就是丁公,这个人也是导致主公失败的人,推出去立即杀了,刘邦为什么要杀丁公?因为他提倡一种道德,这个道德就是你作为本集团的人,你必须忠于自己的集团,丁公作为项羽集团的人,你不忠于项羽的集团,你违背集团的利益的事情,所以要杀丁公。
再举个例子,刘邦遇到一次谋杀案,是赵国的国相要谋杀刘项,后来都被抓到京城,对其用酷刑,一个是鞭子打,一个针扎,但是贯高说谋杀我是主谋,最后刘邦派了贯高的好朋友,问他,这次谋杀案主犯是谁,贯高说谋杀皇帝是灭三族罪,然后这个人把这句话告诉了刘王,把自己的女婿放出来,后来封了侯,汉代蒙侯是给你一个县,比如说昆山县分给你,昆山侯,什么县分给你叫什么侯,然后刘邦就下令,派人到监狱里释放贯高,对贯高说,皇上,为了表彰你对赵王的忠心,决定重用你,贯高听完以后大笑,我之所以活着不死,就是为了我的主人洗刷不白之冤,不白之冤洗刷了,我活着没有意义,然后他切断自己颈动脉自杀了,对于他谋杀的人要重用,对于帮助过他的人斩立决。他在用人上是很有一套,在更多的地方,在时间关系来不及讲了,下面我们留一段互动的时间,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让礼仪小姐把话筒给你,我愿意回家大家的问题。现在开始。

观众:王老师,我是苏州人,你讲的《史记》的汉武帝里面,谈到一个朱买臣,他是偏才,朱买臣,在苏州家喻户晓,年龄大一点的都知道,对朱买臣,这个人,是不是解释一下。

王立群:朱买臣,确实是很重用人才,他就帮忙网罗人才,他是内朝的重臣,过去就是丞相地位很重要,汉武帝在他身边他网罗一批人才,朱买臣,,主父偃,这些人在身边出谋划策,朱买臣,这个人,是武帝时期的重臣,他还有一些说法,比如说他妻子的事情,这类事情喜剧的东西写得比较多,我们有两个评价,一个是历史评价,一个是道德评价,我们要主张历史评价为主,朱买臣,对武帝时期,对中央集权的加强做过重要的作用。我也可以看出,我们很多人对于自己的乡土的先贤有很敬重的感情,谢谢大家。

观众:王教授你好,我非常喜欢你的讲座,包括我的女儿,我们苏州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我感觉你的讲座给我们苏州这些,在某一方面,感觉有很多相似地方,感觉你讲座这些东西,体现你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那么《百家讲坛》有一个易老师我很喜欢,他把自己比成大萝卜,我想问一下您把自己比成什么?刚才您就是把自己的学生比作偏才,还有水,那您是什么?

王立群:我是偏才,我一生做过最大的官职是主任,前面加一个字班主任。我把我自己比做白菜,为什么自比白菜?有这几个含义,萝卜也好,白菜也好,都是植根于大地上,我们主讲人植根于我们的群众之上,这是一层含义。自比白菜的另一层含义,萝卜、白菜是最普通的家常菜,我们不是山珍海味,我们都是最普通的教师。第三层含义,我和易老师讲的风格不同,有人喜欢易老师,有人喜欢我的讲座,所以叫做“萝卜白菜各有喜爱”。

观众:我对汉武帝比较感兴趣,他在位53年,他在历史上功劳很大,抵御匈奴的侵略,我想问一下,对汉武帝在历史上的功过稍微讲一下,另外,毛主席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主席对汉武帝是什么评价?

王立群:汉武帝书已经出来,节目还没有播完,5月份还要播,请大家关注。还有两个事情,这是为自己做广告,大家可以看,6月4日,有一个读经典节目,我讲一些读孟子的感悟。6月9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国际遗产日,我们有一个大型系列节目,直播,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四个小时的大型直播,请了三位嘉宾,一位易中天,一位于丹,第三位是鄙人。

下面回答你刚才提的问题,第一,汉武帝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第二他是具有多方面的,他具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善的一面,恶的一面,是一个有多面色彩的人物,可以多方面评价的。这个人功过是非,应当说他是功劳远远大于他过失的人,这是历史评价,下面还有哪位同志?

观众:我非常喜欢你的节目,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关注《百家讲坛》,我的问题比较现实,我儿子现在应该说还在小学,他们还没有开设历史课,我的问题是:对于像现在站在你面前的这些小家伙,他们的历史观和我们在读书时形成的历史观可能不一样,我就想问,你们现在讲的历史观念,和我们将来教科书上的他们以后接受的观念,有多大差距?还有一个更现实,这些差距会不会导致,他们将来在接受历史课,进行历史考试的时候,他们出来的东西和教师要求的东西有很大的偏差,谢谢。
王立群:问题很严重,这包含了有一层意思,我们可能讲的历史,和官方教科书讲的有出入,会使一些学生接受我们的观点,在考历史课分数考得不太好,影响升学。我们在《百家讲坛》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这个讲的总的来说,应当和我们史学界的看法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如果出入过大,史学界就会站出来批评我们。据我所知,现在史学家,比如中国史学研究会的人,都支持我,我没有看中小学教科书怎么写的,应该说和我们讲的大体上一致的。当然,我的受众之中,我最关注是小读者,他们最重要。我们尽可能讲的还原历史真实,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历史的真相,这是我的初衷,至于将来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要靠实践去检验。谢谢大家。

观众:我想请问你《史记》上的细节,因为我知道您对《史记》有很深的研究。在《史记》上曾经提到过,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是在秦始皇37年的10月,但是有记载秦始皇是死于秦始皇37年7月,我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做过研究?

王立群:这个问题在《史记》中比较多,同一件事情,在写的时候,不同地方写的时间不一致,不光你谈到秦始皇之死,很多时间都不一致,这是怎么造成的?司马迁在史学家记录历史的时候,就是他根据史料做这个记录,他自己拿不定的时候,就全写下来,但是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问题,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其实往往在这些问题上,学术界争论是不一致,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史料,谢谢大家。

观众: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关于读《史记》,我们不能不读到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场战争,如汉朝与突厥的战争,按照司马迁的观点,说是匈奴,是大家庭兄妹之间的战争,你从历史观点和从现在的观点怎么看这些战争信息,到底是抵御外敌,还是兄弟之间的战争?

观众:司马迁非常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司马迁认为匈奴、朝鲜这些都是黄帝的子孙,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黄帝,这是司马迁伟大的地方。今年4月19日,在河南的新政举行了纪念黄帝的祭奠大典,包括国民党的主席连战都来了,当时我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白岩松做了直播节目,当时他是主持人我是嘉宾。这是司马迁很了不起的思想,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了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祖先的一个复合型的民族,这是司马迁的观点。但是,实际上从历史,或者从科学观众说,匈奴族和华夏族是不是同一个黄帝的共同祖先,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司马迁说得不一定是符合事实。但司马迁提出黄帝是所有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是很了不起的。

至于汉族政权,就是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战争,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这个战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应当说,草原民族跟农耕民族很难划分,是不是在一个国度之内,以我个人看法来说,他是两种文明,就是草原文明,农耕文明,这两种文明的冲突和战争。

汉武帝打了54年战争,贡献是很大的,但是,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观众:王老师,你好,今天我来听了您的讲座,您主要讲的是项羽,但是我觉得在分析项羽的中间,插入了很多刘邦,项羽和刘邦之间你更偏向谁?

王立群:项羽和刘邦两个人,我对他们的感情非常复杂。对于一个人来说,我更敬重的是项羽,他的人性表现得很充分,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我更欣赏的是刘邦。刘邦作为一个人来说,确实这个人不可爱,很不可爱,但是这个人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在历史上有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往往是我们写出来的历史评价和个人的感情的好恶往往是冲突很大的,自己很喜欢的人,往往要批评他,自己在感情上很难接受的人,还要在文字上要高度评价他。这是我们在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冲突,我是这样看待的,谢谢。

观众:王老师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在《史记》之中,司马迁把项羽放在本纪当中,单从政治角度讲,他是糊涂虫,那么请问司马迁把项羽放在本纪,是从军事和政治结合的角度来说的,还是单单从军事的角度来说的?

王立群,应当是军事和政治结合来看。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教授今天下午精彩演讲,他今天真的一点时间都没有休息,给我们讲了有关项羽和与项羽有关的人物的各种故事,还有很多人文的东西,我们再次感谢王立群教授的演讲。我们也感谢苏州的热心观众,也代表王教授向大家表示歉意,他马上要赶飞机,所以今天不能签名,谢谢。

本文标题: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李鸿章如何评价自己,李鸿章是卖国贼吗?评述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1995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