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发布时间:2018-05-05 所属栏目:诗经

一 : 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吕碧城诗词 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不遗不偏

让存在成为可能

吕碧城诗词 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吕碧城诗词 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吕碧城的诗词文章,手笔婉约,敏感玲珑,别见雄奇,却又暗蓄孤愤,曾产生很大的影响。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词学家龙榆生称誉她是“凤毛麟角之才女”,“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易实甫认为其“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

吕碧城一生用文言写作,只是随着时光,其名字也渐渐别泯灭。而直到至今,这位民国奇女子,也鲜为人知了。

吕碧城诗词 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吕碧城诗词大全

【五言律诗】

秋兴三首

五言律诗押歌韵

宇宙何寥泬,天高爽气多。梦魂闻鼓角,风雨黯关河。

诗笔随秋老,浮生共墨磨。百年惊瞥电,酾酒且高歌。——吕碧城诗词

其二

五言律诗押灰韵

不尽萧条意,登临怀抱开。鸟从空翠落,人负夕阳来。

流水去何急,孤云招未回。秋心虽易感,秋气亦佳哉。——吕碧城诗词

其三

五言律诗押青韵

栖乌惊不定,飞影乱中庭。静夜三更柝,寒天一点星。

霜华蚀树白,竹气逼灯青。渐听钟声动,谁家晓梦醒。——吕碧城诗词

吕碧城诗词大全

【七言律诗】

书怀

七言律诗押真韵

眼看沧海竟成尘,寂锁荒陬百感频。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

江湖以外留余兴,脂粉丛中惜此身。谁起民权倡独立,普天尺蠖待同伸。——吕碧城诗词

老马

七言律诗押侵韵

盐车独困感难禁,齿长空怜岁月侵。石径行来蹄响暗,沙滩眠罢水痕深。

自知谁市千金骨,终觉难消万里心。回忆一鞭红雨外,骄嘶直入杏花阴。——吕碧城诗词

白秋海棠

七言律诗押阳韵

便化名花也断肠,脸红消尽自清凉。露零瑶草秋如水,帘卷西风月似霜。

泪到多时原易淡,情难勒处尚闻香。生生死死原皆幻,那有心情更艳妆。——吕碧城诗词

琼楼

七言律诗押寒韵

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云意已阑。棋罢忘言凭胜负,梦余无迹任悲欢。

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恻绕吟坛。——吕碧城诗词

天风

七言律诗

天风鸾鹤怨高寒,玉宇幽居亦大难。红粉成灰犹有迹,琼浆回味只余酸。

早知弱水为天堑,终见灵衣拂月坛。悔过蟠桃花下路,无端瑶瑟动哀顽。——吕碧城诗词

吕碧城诗词 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清平乐>

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银汉恹恹清更浅,风动云华微卷.

水边处处珠帘,月明时按歌弦.不是一声孤雁,秋声哪到人间.

<长相思>

枫叶红,柿叶红,红尽江南树几丛,离人泪染浓.

山重重,水重重,水复山重恨不通,梦魂飞绕中.

<南乡子>

雨过涨留痕,新水如云绿到门.几处小桃开泛了,前村,寒食东风别有春.

重读断碑文,宿草多封旧雨坟.蝴蝶一双飞更去,春魂,知是谁家坏绿裙.

<浪淘沙>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

临远怕凝眸,离思难收.一身多病苦淹留.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踏莎行>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沁园春.游匡庐>

如此仙源,只在人间,幽居自深.听苍松万壑,无风成籁;岚烟四锁,不雨常阴.曲栏流虹,危楼耸玉,时见惊鸿倩影凭.良宵静,更微闻风吹,飞度泠泠.

浮生能几登临?且收拾烟萝入苦吟.任幽踪来往,谁宾谁主;闲云缥缈,无古无今.黄鹤难招,软红犹恋,回首人天总不禁.空惆怅,证前因何许,欲叩山灵.

<鹧鸪天.七夕>

一杼流霞织锦躔,小楼凉思到云鬟.鸳针乞巧怜芳序,蛛网牵愁恨夜阑.

烟采散,露华漫,碧空一镜泻秋寒.天河万古喧银浪,不见浮槎客再还.

<江城梅花引.日内瓦湖畔樱花如海,赋此以壮其盛>

搴霞扶梦下苍穹.怨东风,问东风.底事朱唇,催兰费天工.已是春痕嫌太艳,还织就,花一枝,波一重.

一重一重遥远空,花影融,波影红,数也数也数不尽,密朵繁丛.恼煞吟魂,颠倒粉围中.谁放蜂儿逃色界?花历乱,水凄迷,无路通.

<一剪梅>

一抹春痕梦里收,草长莺飞,柳细波柔.珠帘十里荡银钩,筝语东风,那处红楼.

别有前程忆旧游,几日韶华,赋笔生愁.长安云物恋残秋,铃语西风,那处红兜.

<菩萨蛮>

舞衣叶叶余香在,欢场了却繁华债.往事梦钧天,梦回清泪淹.

疏枝霜后柳,病骨如人瘦,来岁柳飞绵,楼空谁卷帘?

<南楼令>

叶落见城厢,疏枝恨早霜.喜山林、乍换秋妆.多谢倪郎传画笔,渲绛赭,染苍黄.

桥影恋残阳,沙痕引岸长.锁羁愁、十里清湘.著个诗人孤似雁,云黯淡,水微茫.

<丑奴儿慢>

东横泰岱,谁向峰头立马?最愁见铜标光黯,翠鸟云昏.一旅挥戈,秦关百二竟无人.从今已矣!羞看貂锦,怯涴胡尘.

鼎沸依然,残膏未尽,腐鼠犹嗔.更绣幕、闲烧官烛,红照花魂.遍野哀鸿,但无余唳到营门.迎春椒颂,八方争道,木草同新.

<兰陵王.秋柳>

乱鸦集,写入芜城秋色.隋堤畔、一片斜阳,红到枝头黯成碧.宵来梦郁抑.比似,眉痕更窄.怜憔悴、薄黛残妆,付与西风弄梳掠.

春华去谁惜?忆帘卷红楼,处处烟影.朦胧尽是相思缬.奈絮朵吹散,白华宫怨,还凭飞燕认艳迹,拾来泪沾臆.

凄凄,诉漂泊.又响彻阳关,魂断桥侧.霜条待共梅枝折.望故国千里,暮云愁隔.归心何许?托笛语,问旧驿.

<汨罗怨.过旧都作>

翠拱屏嶂,红逦宫墙,犹见旧时天府.伤心麦秀,过眼沧桑,消得客车延伫.任斜阳、门巷乌衣,匆匆几番来去?输与寒鸦,占取垂阳终古.

闲话南朝往事,谁踵清游,采香残步?汉宫传蜡,秦镜荧星,一例浓华无据?但江城、凌乱歌弦,哀入黄陵风雨.还怕说、花落新亭,鹧鸪啼苦.

<青玉案.樱云冷压银漪遍>

樱云冷压银漪遍,春满了,澄湖面。十二瑶峰来阆苑,眉痕敛黛,霞痕渲雪,山也如花艳。

登楼懒赋王郎怨。回首神州似天远。休道年年飘泊惯。随风去住,随波舒卷,人也如鸥倦。

<祝英台近>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渌搴芳,梦堕楚天远.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倦凝眄,可奈病叶惊霜,红兰泣骚畹?滞粉黏香,绣屦悄寻遍。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www.61k.com”

二 : 经典诗词赏析(11首)

经典诗词赏析作者:谢林芳学生频道来源:本站原创

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 1052)字希文,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十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注释:

1、衡阳雁去:大雁向衡阳飞去。2、边声:边境特有的风声,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3、角:军中的号角。4、千嶂:崇山峻岭。5、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余晖将城池紧紧围住。喝一杯陈酒遥寄万里的思想情,还没有在燕然刻石记功怎能谈到还家!羌笛声飘荡不定,寒霜洒满大地。边疆的战士不能入寐,将军愁白了头发,战士们流下了思想的眼泪。

赏析: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帽貂裘(diāoqiú),千骑(jì)卷(juǎn)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注释:

1、左牵黄:左手牵黄狗。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2、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3、倾城:全城人。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三国志》记载,孙权曾乘马射虎

4、冯唐:人名,汉文帝时的一位郎官,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报战功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这里作者是以以魏尚自比。

5、会:定将。6、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略”,这里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西夏军队。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赏析:

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初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3、《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但理想不能实现,终忧愤而死。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豪放词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其词悲壮豪放,抒发爱国情怀,代表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注释:1、破阵子:词牌名。题目是《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2、挑(tiǎ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3、梦回:梦醒。4、吹角:军队中吹号角。5、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6、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分牛肉给部下享用。麾下:指部下将土。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八百里:牛。7、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8、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9、沙场:战场。

10、的(dí)卢:一种烈性快马。霹雳(pīlì):雷声,形容射箭时弓弦震动的声音。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赏析:这首词,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开头两句写军中夜晚生活,“八百里”三句写军队生活和阅兵场面。下阕开头两句写投入战斗,最后一句写破敌立功的愿望落空。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之情。

4、《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简介: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注释: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2、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3、偏知:才知。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4、新透:第一次透过。 新:初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赏析:《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

5、《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温庭筠少敏悟,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注释:1、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2、驿墙:驿站的墙壁。3、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赏析: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三、四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6、《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1、缫车:抽丝工具。2、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3、漫:随便。

译文: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敲门试问野人家”,戛然而止了,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

7、《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注释:1、永昼:悠长的白天。2、瑞脑:即龙脑,香料名。3、暗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4、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5、黄花:指菊花。

译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因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1、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2、坐断:占据,割据。休:停止3、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简介:

注释:1、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才是标题。2、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3、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译文: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赏析: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10、《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注释:

1、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2、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3、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夜色中,塞上泥土中鲜血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唐军将士寒夜出征解救边境战危的情景,歌颂他们保卫祖国血洒沙场,慷慨赴难的精神。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注释: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见赠:送给(我)。

2、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译文: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赏析: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 : 诗经名篇赏析

诗经中的诗歌,可以确定具体写作年代的不多。大致地说,《颂》和《雅》产生年代较早,基本上都在西周时期;《国风》除《豳风》及“二南”的一部分外,都产生于春秋前期和中期。

[www.61k.com]

就诗歌的性质来说,《雅》、《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目的而作、在特定场合中使用的乐歌,《国风》大多是民歌。只是《小雅》的一部分,与《国风》类似。但必须指出:我们在这里说的“民歌”,只是一种泛指;其特点恰与上述《雅》、《颂》的特点相反,是由无名作者创作、在社会中流传的普通抒情歌曲。大多数民歌作者的身份不易探究清楚。假如以诗中自述者的身份作为作者的身份,则既包括劳动者、士兵,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士”和“君子”阶层的人物。“士”在当时属于贵族最低的一级,“君子”则是对贵族的泛称。此外仍有许多无法确定身份的人物。所以只能大致地说,这种民歌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

由于诗歌的性质不同,其描述的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选择若干重要的类型加以介绍:

《颂》

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汉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如《丰年》中唱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噫嘻》

在丰收的日子里,人们兴高采烈而又隆盛地祭祀先人,希望他们赐给更多的福分。而《噫嘻》则描绘了大规模耕作的情形: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在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名农夫同时劳动,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同时我们也会想到:在这种强大有力的集体活动中,个人的存在价值是很容易被忽视、被抹杀的。这是在那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必须付出的代价。

《绵》

《绵》叙述了公刘的十世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从豳迁徙到岐下(今陕西岐山)直到文王受命为止的历史,其中写古公亶父从豳迁徙到岐下,同姜女结婚,在岐下筑室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大修宗庙宫室,委任官吏,然后建立国家,消灭夷人,最后是文王受命。叙事条理分明,结构严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写建筑场面时,用了许多象声词,很有气氛:“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那盛土、倒土、捣土、削土的声音,把巨大的鼓声都掩盖住了。以上三首史诗,叙述了周文王出现以前的汉族的历史,大概是西周初年王朝的史官和乐师利用民间传说写成的。

《皇矣》

《皇矣》从太王、太伯、王季叙述到文王的伐密伐崇,《大明》从文王出生叙述到武王伐纣,都记载了汉族的开国历史,大抵也是出于史官和乐师手笔。除了西周前期的《大雅》中的这些史诗之外,在西周后期的《小雅》中也有一些史诗性的叙事诗,如《出车》记周宣王时南仲的征伐玁狁,《常武》写周宣王亲征徐夷,《采芑》、《六月》记周宣王时同蛮荆和玁狁的战争等等。如果把这些诗篇有次序地排列起来,那末,西周以前及西周时期的历史就可以理出一条线索来了。这些史诗作为叙事之作,其长处在于简明而有条理。但由于其写作目的主要在于记述史实(包括被当作史实的传说)和颂扬祖先,故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不甚重视。而且在《诗经》里面,叙事诗并不多,主要就是以上这些。可见从《诗经》起,就显示出中国诗歌不太重视叙事诗的倾向。

西周后期至平王东迁之际,由于戎族的侵扰,诸侯的兼并,统治秩序的破坏,形成社会的剧烈动荡。《大雅》、《小雅》中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诗,有很多批评政治的作品,均出于士大夫之手。这大概就是古籍中所说的“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国语·周语》)。

在这一类诗中,有些作者对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混乱和不公正现象提出了指责。如《瞻昂》中说:“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悦之。”《北山》中说:“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牺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从这里我们看到当时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激烈变化,有人升浮,有人沉降;有人为“王事”辛苦劳碌而无所得,有人无所事事却安享尊荣。而诗人则是站在旧有的“公正”立场上,希望纠正这一种不可避免的混乱。

更多的政治批评诗,表达了作者对艰危时事的极端忧虑,对他们自身所属的统治集团,包括最高统治者强烈不满。如《十月之交》,据《毛诗序》,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诗人从天时不正这一当时人认为十分严重的灾异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严重警告。其中写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峷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这是一幅大动荡、大祸难即将发生的景象。令诗人痛苦的是,当时的人竟然都不去阻止,依然醉生梦死地悠闲过活。但同时,作者并不敢自豪无畏地同他所属的集团公然对抗,而是小心翼翼,对自己的处境充满恐惧,生怕不能见容于众人:“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正月》

这并非单独的例子。又如《正月》,作者同样对朝政十分不满。“今兹之正,胡然厉矣!”其意如郑玄说:“今此之君臣,何一然为恶如是!”但同时他又极为害怕:“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又如《雨无正》,作者对“戎成不退,饥成不遂”,“周宗既灭,靡所止戾”的危急局面忧心如焚,对“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的态度十分怨愤,但同时又畏惧地说:“维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既怕得罪天子,又怕结怨于朋友,“仕”就是这样危险和艰难!

本文标题: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经典赏析:吕碧城诗词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894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