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万里长城的作文-建筑的作文范文:观雄伟的万里长城

发布时间:2018-04-29 所属栏目:状物优秀作文

一 : 建筑的作文范文:观雄伟的万里长城

建筑的作文范文:观雄伟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去拜访了雄伟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最雄伟的地方是八达岭的那一段。那一段风景优美再配上那雄伟的万里长城真是人景。

万里长城全是条石砌成的,没有用任何工具,只是靠着无数双手和无数的肩膀砌成的。可是现在人们把雄伟的万里长城破坏了,长城上随处可见果皮,饮料瓶,还有私自摆摊收费等……

于是我和同学们做起了爱城小卫队看到果皮和饮料瓶马上拣起来放到垃圾袋里,等垃圾袋装满了,倒到垃圾桶里。看见私自摆摊收费时马上纠正他们。大家可能会问我要是他们不听真么办?我会告诉大家,我们会马上通知环保队的叔叔来制止,看他们还听不听!

一天飞快的过去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长城。

本文地址:

二 : 万里长城纵横谈全文阅读 作者:董耀会

万里长城纵横谈全文阅读 作者:董耀会 《万里长城纵横谈》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万里长城纵横谈全文阅读页面。
万里长城纵横谈 作者:董耀会


第一编 历史沿革(1)
<b>  什么是长城?</b>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军事斗争的产物和永久性防御工程而出现的。它是由绵延伸展的一道或多道城墙,一重或多重关堡以及沿长城密布的烽燧、道路、各种附属设施,巧妙借助天然险阻而组成的,并以城墙为线,以关隘为支撑点的点线结合、纵深梯次相贯的巨型防御体系。由于它长达千里甚至万里以上,从总体上看,是一条线式既长且大的城防,所以一般称之为长城。
<b>  中国历史上曾修过多少长城?</b>
长城的修筑延续了两千多年,长城开始修筑的时期,大部分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这时正当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互相兼并的结果,出现楚、秦、燕、齐、韩、赵、魏等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这些国家经常有些冲突发生,它们彼此之间为了互相防御,便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起一道或数道高大的城墙。由于这种城墙在国界上修筑的很长,不只是几公里而是数百公里或上千公里。它与一般城市的围墙也不同,是一条长线形而不是周围封闭的状态。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长城,也有的叫长垣。
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和齐国,修筑的时间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到公元前4世纪前后,燕、赵、秦、魏、韩各国相继修筑互防的长城。
公元前4世纪前后,我国北部地区的燕、赵、秦等国,和我国境内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匈奴等相邻。那时匈奴正处于奴隶制阶段,奴隶主贵族经常掠扰燕、赵、秦三国的土地,抢夺牲畜和人口,严重妨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以这三国又在其北方修筑了防止东胡、匈奴南下的长城。后来,秦始皇又在这三国长城的基础上进行连接和修筑,便形成秦始皇的万里长城。
自秦始皇以后,经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都大规模地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尤以汉代和明代长城规模最大。
明代修筑万里长城,但明王朝最终也从万里长城开始崩溃。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存亡与安危,不能完全依靠武力和城防,即所谓“在德不在险”。
<b>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b>
说起长城的功能,人们只说是防御工事,这是不全面的。其实它的功能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防御扰掠,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这是主要用途。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主要是诸侯国家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主要是防御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扰掠,以后的许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中国的长城为什么一直延续修筑了两千多年?这主要是我国中原的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扰掠的需要。农业生产需要安定,才能有好的收获,而游牧民族统治者则逐水草而居,游移无定。游牧民族统治者经常来中原掳掠,而中原人想击败他们,又不那么容易:你追他跑,你退他来。所以,秦汉及以后历代中原地区统治者认为,只有修长城加以防范,才是最佳办法。
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保护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凡是修筑长城的地方,都要组织修筑长城的人和其随从家人,进行农牧业生产,以保证长城沿线的供应,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秦始皇时期在修筑长城的同时,不但在长城的沿线设十二郡,而且移民前往开发。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业生产。同时,长城烽燧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这些地区最好的屏障。
开拓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代,经过多次对匈奴贵族奴隶主的征讨战争,开拓了广大的西北边疆,确保河西战略要地的安全,修筑城障、列亭,最远达胪朐山(约在今阴山北麓),这些城障使汉军退可守,进可攻,从而保护了阴山和祁连山内外富饶的垦区和草原。
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秦始皇时在修筑长城时,随长城内外,都辟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与首都咸阳相通,沿着长城的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无论传递文书,还是商旅往来,都很方便,这对发展中原与边远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汉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和商旅的通过。长城的烽燧也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起到保护中西交通畅通的作用。
<b>  我国的防御性壕沟和城墙起源于何时?</b>
筑城,是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的。
早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私有财产就已出现,这从大量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
由于私有财产的差别而导致贫富分化日益悬殊,出现了阶级对立。与此同时,掠夺私有财产的战争,也伴随着阶级的对立而进入人类社会的生活中。恩格斯说:“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在这些民族那里,获取财富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他认为这一时期是军事民主制时期。
在我国,这一时期正是古文献中记述的五帝时代。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
恩格斯对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战争,曾有过“纯粹是为了掠夺”的评说,并认为这时战争已经“成为经常的职业了”。有掠夺,当然就有反掠夺。各个部落为了保障本部落的财物、人口不被掠夺,为了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保存自己”,提高部落自身的生存能力,于是城郭沟池等具有防御性的筑城设施便应运而生。


第一编 历史沿革(2)
关于城池的修筑起源于五帝时期的记载,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并不少见。如《淮南子·原道训》说:“黄帝始立城邑以居”。《史记·五帝本纪》说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礼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说“鲧筑城”。《吴越春秋》更进一步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博物志》则说“禹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又自禹作也”。可见,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即氏族制度日趋瓦解、奴隶制社会即将到来的前夕,壕沟城堡等类型的防御性工程设施,已经产生。
<b>  夏王朝时防御性城墙有何发展?</b>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原来扈从队的基础上,大力扩充常备性质的王室卫队,充分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制造兵器,同时也在军事重地,构筑防御工事。由于当时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增建的工事设施并不多,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变化,这些工事遗址多已湮没,因而目前发现的很少。
1959年开始在河南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东西达公里、南北达公里的城市遗址。据多数专家论证,这里是夏王朝后期的国都。城市周围,没有城墙,但在城市遗址中间,发现了一座修建有土围墙的宫城,该土围墙建立在一个大型夯土台基之上。台基高约3米,边缘部分为缓坡状,宫墙就筑在缓坡内边缘部位,墙内全是宫殿建筑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围墙呈方形,只有南墙有门,门内两侧建有东西塾(耳房),系门卫所居。宫墙的墙基槽是在台基夯土上重新挖掘的,槽底铺有未经加工的红砂石和青石,础石中部立有木柱,作为墙骨,然后在木柱四周积土夯筑。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厚度不大的情况下,相对提高墙的高度。从军事作用上看,高墙能起到遮蔽、隐蔽及障碍作用。
<b>  商王朝时防御性城墙有何发展?</b>
1983年,在河南偃师城西之尸乡沟一带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所商初大型古城遗址,该城建于洛水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整体略呈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度,北部1215米,南端仅740米,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城周围筑有夯土城墙,墙厚一般在16米至28米之间,并不相等。东、西两面,各有城门三座,北面有城门一座,城内南部中央,有方形小城一座,四周土墙夯筑而成,厚2米左右,各边长均约200米。城中央有一条横贯全城、与洛水略成平行的河沟遗址,宽为30—60米,当地称为尸乡沟。筑城作业采取先掘基础槽,然后逐层填土夯实的方法。槽口宽米,槽底宽米,深—米。主城墙每夯高米,就向中心收缩—米,现存城墙残高米处宽米。城墙根部内外两侧,均有高约1米左右的夯土护城坡。
1956年在河南郑州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商代古城遗址,城为方形,城墙周长6960米,四面有大小不同的缺口11个,有的可能是城门。城墙四周挖有深、宽各约5—6米的外壕一条。城墙根部总厚约21米,现残存高度5米处厚约10米,估计原高可能在10米左右。筑城作业方法,与偃师商城相似,也是由主城墙和护城坡两部分组成。主城墙根部厚约1米左右,两侧护城坡根部厚度,各在5米以上,向上倾斜角约为23度左右。但这时的筑城技术,已有明显提高:第一,主城墙已由板筑法筑成,两侧与护城坡接缝处,已近似垂直,壁面至今仍留有长约3米、宽约米左右木板的痕迹。第二,护城坡为倾斜夯筑而成,考虑到迟滞攻者攀登,在夯完后,由顶部向下进行铲削,并在表面铺设一层料姜石碎块,以防雨水冲刷。第三,主城墙各夯层之间,采用笋卯式结合法,夯窝较深,两夯层夯窝嵌接,紧密坚实,可增强主城牢固性。第四,使用的夯具,已由4根木棍绑在一起,发展为由成捆圆木紧密固定而成。
就构筑城墙所需工程量来看,挖土约170万立方米,夯土约87万立方米。假如每天投入1万名劳动力进行作业,3000名挖土,3000名运土,3500名夯打,500名做勤杂工作,以当时的最高作业率计算,需8年才能完成。如果不是最高统治者所在之地,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是很难筑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城池的。
<b>  中国最早连接城池的“周道”是怎么产生的?</b>
西周王朝幅员辽阔,屏藩王室的军事据点分散于全国各地。西周王朝为了能密切与诸侯的联系,确保王都与各诸侯国都之间的交通畅通,以便于机动军队、传递军情,以王都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构筑了许多条以军用为主的国家一级的道路,称为“周道”,或称“周行”。西南至巴蜀(四川),北至秦、晋(陕西、山西),东北至燕、齐(河北、山东),东南至淮夷(安徽、江苏),南至申、荆(湖北),都有“周道”可通。
“周道”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路面平、路身直。《诗·小雅·大东》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它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和牢固,像箭秆一样挺直;《诗·小雅·小弁》和《左传》襄公五年所引逸诗,也都赞扬说:“踧踧(平)周道”,“周道挺挺(直)”。二是路幅较宽,四马战车可以通行无阻。《诗·小雅·四牡》说:“四牡騑騑(速驰不停),周道倭迟(遥远之貌)”;《诗·小雅·何草不黄》还记有辎重车行驶于周道的情况,说“有栈之车,行彼周道”。三是周道两侧植有树木。《国语·周语》说:“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诗·大雅·绵》说:“柞、棫拨矣(柞棫树生叶时),行道兑(通行)矣”,可见周道两侧是种有树木的。道旁植树,不仅可起遮阴、标识作用,而且也起遮蔽、障碍作用。商代后期,战车已成为军中主要兵种,至周代,车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方式,所以植树设障,就列为国家的重要防御设施之一,它和壕沟、土墙相互配合,成为战车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一编 历史沿革(3)
<b>  修筑防御性城池为何在东周时掀起高潮?</b>
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等联合,进攻西周王都,周幽王姬宫涅出逃被杀,申侯等贵族拥立幽王之子姬宜臼为平王,往东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从东周开始至公元前476年的一段时间,也叫春秋。
春秋是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因素逐渐增长的急剧动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战争极为频繁的时代。在295年中,仅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曾发生过较大的战争376次,其中还不包括众多的奴隶起义。由于铁的发现和逐渐使用,由于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也随之发展。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劳动力和土地,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和号令其他诸侯,收取贡物,相互争战、兼并弱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局面。按孔子的说法,西周前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至东周时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开始时,据《文献通考》说,尚有诸侯国131个,随着兼并争霸战争的加剧,国家急剧减少。《荀子》说齐桓公“并国二十五”。《韩非子》说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荆(楚)庄公“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吕氏春秋》说晋文公“兼国三十九”。《史记》说秦穆公“兼国二十,开国千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各国竞相构筑或增修城池。不仅如此,各大国的卿、大夫等,也纷纷在自己的采邑构筑城池。于是掀起了大规模构筑、增筑城池的高潮。西周王室有关筑城规模的规定,当然也就被突破,各国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来修建自己的国都。春秋时期的都邑城址,现存颇多,各大国的都城,差不多都有遗迹可寻。
<b>  春秋时期各国都城规模如何?</b>
山东曲阜鲁国都城位于洙水、沂水两河之间,城东南为丘陵山岳,西北和西南一片辽阔的原野。城的平面近似椭圆形。始建于西周时期,至今尚有残墙存在于地表之上。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约公里,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墙厚5—7米。城西、北两面,利用距城墙约20—30米的洙水为城壕,河宽30米,深4—5米;东、西两面挖有城壕,宽30米左右,通向洙水及沂水。全城共11座城门,除南面两门外,其他三面各有城门3座。
山东临淄齐国都城位于临淄城西部和北部,东临淄水,西依系水(今泥河),南有牛山、稷山,东、北两面是辽阔的原野。始建于西周。城为大小两城组成,小城在大城西南方。城墙残迹尚存。城的四周很不规整,有的呈直线,有的沿河岸构筑,蜿蜒曲折。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大城周长14公里,小城周长7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墙厚度一般为20余米,城根部最厚处达67米。全城有24个拐角,拐角处墙加厚,城上有防守设施遗迹。《齐乘》引《齐记补》说,该城有城门13座,现仅探明11座。小城南面2门,其他三面各1门;大城南、北各2门,东西各1门。城门道两侧,有垒砌的石墙,城墙上还建有排水口。城东、西两面,利用洙水、系水为城壕,南、北两面挖有城壕。城壕及洙水、系水,均宽约30米。凡正对城门处的城壕,往往显著变窄,以便架桥,尚有夯土与石块修建的墩可寻。小城为奴隶主贵族统治集团居住的宫殿、官署区;大城为平民及奴隶的居住区。
郑国都城,位于河南新郑双洎河、黄水之间,始建于春秋时期,城的平面很不规则,东西长5公里,南北最宽处公里。中间又有南北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两半。两城性质,与齐都相似:西城稍小,略作长方形,为宫殿、官署区;东城呈曲尺状,面积比西城大一倍,为手工业作坊及居民区。全城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存城墙残高尚有15—18米,墙基厚40米。
楚~国都郢城,位于湖北江陵北,也叫纪南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该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公里,南北长公里,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尚好,有的高出地面7米,顶部宽12—14米。城外有护城河环绕,目前已发现有5座城门、2座水门。城门每门3个门道,门道一侧有门卫房遗址。水门用四排木柱构筑而成,亦为每门3个水道。
春秋末期所建都城,规模更大,如吴国都城,吴王阖闾时由伍员建造。不仅筑一大城,而且还筑一纯军事据点性质的小城,以拱卫已发展为城市的国都。吴国都城的规模,不计小城和郭,也比洛邑东周王城的规模大三四倍,甚至比周王朝规定的王城“方九里”也大得多。
<b>  中国最早的长城出现于何时?</b>
这个问题在历史学界和长城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齐国长城修筑最早;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楚国长城修筑最早。关于齐长城的最早记载,见于《管子·轻重篇》。文中仅有一句话:“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根据齐桓公在位时间和管子生平,推断齐桓公所筑长城当建于公元前685年至前645年之间。楚国有长城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书中记载楚成王十六年齐桓公率诸侯国伐楚,楚使屈完对齐桓公说:“楚国方城(即长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楚成王十六年,即公元前656年。由此可知至少在公元前656年楚国就已经修筑了长城。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一编 历史沿革(4)
<b>  楚长城分布在什么地方</b>
楚长城的方位、起迄及经过地点,《水经注·■(左氵右无)水》记载较详。它说:“叶东西界有故城,始 县(今河南鲁山东南)东,至瀙水(今河南泌阳北),达比阳(河南泌阳)界,南北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郦县(河南内乡东北)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大致是西由今河南邓县开始,沿湍河东岸向北至南召西北翼望山,然后折转向东,沿伏牛山经鲁山南至叶县境,再转而向南,经方城东至泌阳境,总长约500公里。
楚长城分为三段,其结构有两种类型:南北走向的西段和东段,与齐长城相同,以土、石为主,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就地取材。有土之处,夯土筑墙,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沿伏牛山脉东西走向的中段,则依山据险,利用峭壁悬崖、★(代表图片,后略)深谷大堑等自然障碍,稍加人工修理,再补以木栅塞堡等,构筑防线。
<b>  齐长城起迄点位于什么地方?</b>
春秋时的齐国自齐桓公至齐宣王,已完成了西起山东平阴(今长清县)的防门东至胶南小珠山(今青岛市黄岛区)入海1200余里的齐长城工程的修筑,历经19个国君,历时300余年,工程之浩大,构筑之艰难,在我国早期筑城史上所仅见,它开创了中华民族“因势造城,御敌保国”的大型军事工程的先例。齐长城在我国古老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齐长城的起点,史书有如下记载:
《左传》:“晋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平阴在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后汉志》:“卢县有光里,今有广里铺,盖后人以名地”;《水经注》亦载:“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竹书纪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战国策》:“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清济,即古济水,它是《周礼·职方》所载“华夏四渎”之一,今为黄河所夺。当时齐国的西部及西北部,有济水和浊水双重水防。齐长城的钜防直接济水河畔,因河滨缺乏石块,则用土夯筑为城防,现在城基清楚,这就是各史书上记载的钜防,防门则是钜防的关门之一,因此“钜防”就是齐长城的西端起点。
★关于齐长城的终点,从历史记载上看,主要有琅邪、大珠山、小珠山三说。琅邪说,主要是指其广义而言的,战国时的越国“勾践灭吴,徙都琅邪”、秦汉时琅邪为郡治,当时的大珠、小珠二山归琅邪郡所辖。从长城入海的实际位置上看,应是胶南市小珠山东北的于家河村东入黄海,齐长城小珠山入海处,在清朝为胶州的胶县所辖,《道光胶州志》记载较详:“胶县城南有长城,因山为之,培高堑下,各有门阙邸阁……长城东历小珠山阴、鹁鸽山至徐山之北于家河庄东入海。”现在小珠山西的六汪镇,仍有一段底宽6米,高3米的齐长城遗址,与《道光胶州志》所载和齐长城入海的实际位置是相符的。
齐长城西起济水、浊水(今为黄河)的双重水防,水防紧接着城防,城防又紧连着横贯海岱之间的自然天险,这样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通过筑城的方式把山川险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它的东端经大小珠山天然的屏障,直入巨浪汹涌的大海。水陆天险加之坚固的人工城防构成了千里齐长城的一大特色。
<b>  战国时秦国最早修的长城为什么叫“堑洛长城”?</b>
公元前五四世纪之交的时候,秦东部黄河、洛河之间的土地屡被魏攻占。为了抵御魏国,公元前408年秦退守洛水西岸,沿河修筑长城,并筑重泉城用来自保。司马迁在《史记》中即有“堑洛,城重泉”的记载。“堑”就是掘的意思,这里所谓的堑洛也就是削掘洛河岸边的山崖以利防守。重泉城故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钤铒镇,东距洛河3公里,是屯军的地方。这段长城的修筑方法是筑墙与削掘崖岸相结合,所以史书上称作“堑洛长城”。它是战国时期秦国修筑最早的一段长城。比魏国的河西长城(滨洛长城)早56年。秦堑洛长城的位置走向,史念海先生根据《水经注》有关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已经找到踪迹。这条秦长城的南端起于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之下的小张村,逶而向东北,经华阴庙东北,跨过沙渠河而至渭河之滨,渭河以北则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内,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目前,只有渭河以南华阴县小张村至华阴庙东城子之间保存着低矮的夯土墙可以辨认。
<b>  秦昭王长城筑于何时?</b>
秦国北部与义渠毗邻。义渠是我国古代西戎族的一支(分布于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建有政权,春秋时实力相当强大,经常与秦作战。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秦惠文王更元初年,张仪“为秦相,取陕,筑上郡塞”。这说明此时秦已开始在北部边境修建防御工事。又据《史记·匈奴传》记载:“秦昭王三十七年,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可见,这时秦又在新占领区的边境修建防御工程,与此前在上郡所筑工程联结起来,即后世所称秦长城。为示其与秦统一后所修长城之区别,一般称之为秦昭王长城。


第一编 历史沿革(5)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临洮北15公里、洮河东岸高地南坪望儿嘴,东南至渭源境经关山南下,至白厓山转东,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西吉、隆德、固原、合水、环县,到陕西吴旗、靖边、榆林,于神木县北窟野河侧旁,到达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隔黄河与托克托县遥遥相对。另外在吴旗以东,还修有分支,经绥德至米脂、榆林间的鱼河堡附近,即上郡治所肤施为止。
<b>  魏国筑有几道长城?</b>
先后共筑有三道,即河西长城、河南长城及崤山长城。
魏河西长城,南起于陕西华阴县西南、华山南麓之朝元洞,濒长涧河西岸北抵渭河,过渭河后,再北越洛河,然后循洛河东岸西行,至大荔县许原北之长城村。这一段长城,1980年曾进行过实地勘察,遗迹至今犹存,位置可以肯定。但由长城村向北经由之地,曾有过不少说法,都有一定的文献根据,未能统一。最近根据实地勘察情况,认定北段是由长城村经澄城东略向西北,然后转趋东北,延伸至合阳、韩城境内,抵达黄河西岸。这里正是《史记·秦本纪》所说“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的魏国上郡地区。
魏河南长城,据《郡国志》及《水经注》记载,大致北起位于当时黄河南岸的卷(河南原阳县旧原武西北),向东至阳武(原阳东南),再转向西南,经管(河南郑州)东,至密(河南密县)的北境止。
魏崤山长城,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在硖石(河南三门峡市东南)“县北二十二里。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所筑。东南起崤山(东段),西北至黄河三十七里”。1956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在陕县东原刘家渠村,曾发掘了一批唐墓,出土两块墓志碑,指明当地为长城北原。从唐前各代的政治形势及领域分析,该地长城应属于战国魏之长城,正与《元和郡县志》所记吻合。且此地正是魏与韩的争夺地区,并曾与秦交界,在这里修筑一段防御工程,是符合魏国当时的情势的。
<b>  赵南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b>
公元前334年,魏齐联合,双方国君在徐州相会,互尊为王。赵国对此深为不满,于次年派军攻魏,包围了魏北部军事重镇(河南内黄西),但久攻不下,被迫撤军。为防御魏军或齐军进攻,赵在南部边境、漳水与滏水之间修筑了一道长城。《史记·赵世家》记此事为: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后来赵武灵王嗣位之后,曾追述此事说:“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这段长城的具体位置和走向,大致西起于今河北武安西南,沿漳河北岸东南方向,至磁县西南,转向东北,仍沿漳河至肥乡南止。今临漳、磁县一带,尚有遗迹可寻。
<b>  赵北长城建于何时?</b>
赵武灵王嗣位后,锐意改革,奋发图强,“变俗胡服,习骑射”,组建了独立的骑兵部队,国势渐强。公元前306年,“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据文献记载及实地勘察,这道长城大致东起今内蒙古自治区之兴和,经卓资北,沿大青山南麓,经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包头,至乌拉特前旗东。
在这道长城西段之北,由固阳东经固阳北沿乌加河北岸至临河北石兰计山口(即古高阙),还筑有一道长城。
由兴和至乌拉特旗一段长城,基本上已经实地勘察所证实。全段长城大都依山修建。卓资地段,主要利用斗金山险要地形构筑。从呼和浩特北坝子口向西,山势较高,长城筑于山南侧较宽的缓坡中间或山脚下。包头地段则多在丘陵山地中。全线仅呼和乌素附近山区一段的长城墙体为石砌,其余全系夯土筑成。夯土城墙底部一般宽3—4米,残高大多2米左右,个别地段较高。部分地段也有以石块砌墙基,然后再在石基上积土夯筑的。
<b>  燕为什么修易水长城?</b>
燕易水长城,亦称燕南长城。修建时间根据史载推断应在公元前317年之前。燕国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北部,系战国七雄之一,幅员广阔,南接齐赵,北与东胡等游牧民族毗邻。
公元前314年,中山国和齐国同时攻燕,燕都蓟(北京)城为齐军攻破,燕昭王在河北易县东南营建新的都城——下都。大约与此同时又在下都之南修建长城,目的是用来防御中山、齐国和赵国的进攻,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的。它的走向,西起今河北省易县西南的太行山中,顺着南易水北岸而下,迤逦于今定兴、徐水、安新诸县至雄县东北,折向南穿过文安、任丘两县之间,止于大城县南面的子牙河西岸。至今易水长城的遗址有些地段仍依稀可辨。
<b>  战国时期最后修的长城是哪一道?</b>
古时燕赵以北有许多少数民族分布。春秋时,燕以东有孤竹(今河北卢龙县境)、令支(今河北迁安县西)和山戎国无终(今天津蓟县),在东北地区则有肃慎。到战国时,北方民族有肃慎、东胡、楼烦、匈奴等,这些民族多以畜牧为业,精于骑射,燕赵等国常受其骚扰。为了求得暂时安定,燕国把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由于秦开熟悉东胡内情,归燕后便发军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千里以外,燕国因此扩地至辽东。其后,燕陆续设置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渔阳(治所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右北平(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境)、辽东(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辽西(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西)五郡,又修建北长城,用以防备东胡再度骚扰。其修建年代当在公元前254年左右,这段长城就是战国时期最后修的一道长城。


第一编 历史沿革(6)
<b>  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先修长城的是哪个民族?</b>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河北中部有一支少数民族鲜虞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一个强悍的诸侯小国,名为中山。其国土虽然不大,但是势力颇强,据从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的器物看,中山国当时的冶金技术和工艺水平是十分惊人的。中山国为防御西南强邻赵的袭击,曾在公元前369年修筑了一条长城。其遗址一直未能确认,据文献记载推断其位置大致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地带。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唐县境内的唐河东岸发现了一道石砌中山长城遗迹,此后又陆续在曲阳、顺平、涞源发现了相近的长城遗迹。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所修建的最早的一道长城。
<b>  中国第一道万里长城产生于何时?</b>
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中原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即瞩目于北方。经过对匈奴的几次战争特别是公元前215年和前214年两次战争的胜利,使匈奴头曼单于不得不放弃黄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即“河南地”和河套地区及其政治中心头曼城(今内蒙古五原县),向北退却700余里。直到公元前209年,冒顿杀死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单于庭设立在漠北),势力又强大起来,统一了各部,占有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
秦始皇在匈奴向北退却后,为防御匈奴以及东胡奴隶主贵族南下骚扰中原,就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进行重新修缮和增筑,使其联接一起。同时,在匈奴退出的地方设置九原郡(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并因河为塞,筑县城44座(在今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由九原郡管辖。又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把内地人口于公元前214年和前212年先后两次迁移到河套地区垦殖土地。第一次是小规模的“徙谪”(充军流放),《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徙谪,实之初县”的记载,即指此;第二次是“迁北河、榆中三万家”。还使蒙恬率兵20万长期驻守,坐镇上郡。这些措施,确实收到了防御效果,使10多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关于秦始皇万里长城是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葺联接而成的说法。是指秦始皇长城与三国长城的走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中有些地段利用了三国的古长城;而未利用部分(多在新筑长城之南),又加以缮治,成了第二道防线。所以说秦始皇万里长城是以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为基础而修筑的。但秦始皇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工程规模之巨大,动用劳力之多,又远非三国旧长城可比。据统计除去修缮三国长城,仅新建增筑部分就相当于原来三国长城总长度的一半以上;动用了约50万的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十分之一。从公元前214年开始直至前210年秦二世赐蒙恬死,历时5年(一说从前217年始,用了9年时间)才完成这一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古代的伟大建筑工程。虽说在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者投入较大的力量修筑长城,多亦还过二三千里,只有秦始皇所筑逾万里之上,所以说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道万里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造的。
<b>  指挥修筑第一条万里长城的将军是谁?</b>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他写道:“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二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
由此可知,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蒙恬,是负责第一条万里长城建筑施工的人。蒙恬是将门之后,其祖父蒙骜从齐国投奔秦昭王后,在进攻韩、赵、魏国的战争中,屡建战功,官至上卿。其父蒙武也是秦朝大将,秦灭楚之战就是蒙武协助大将王翦所指挥的。蒙恬自幼聪颖,学习狱法,曾做狱官,公元前221年世袭秦将。就在这一年率军攻齐,大破齐军。蒙恬是文武全才,据传,今天使用的毛笔即为蒙恬所发明。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赵高串通丞相李斯,立始皇十八子胡亥为二世皇帝。此时长子扶苏正以监军身份驻在蒙恬军中,扶苏与蒙恬关系极为密切。赵高为消除后患,篡改诏书,派使者送往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东南),赐扶苏、蒙恬死。扶苏接书受剑,哭入内舍,即欲自刎。蒙恬怀疑有诈,谏劝扶苏说:“主上在外,未立太子,今臣北率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这天下重任,如不得主上信任,怎肯相授,今只凭一使者到此,安知不有诈谋,故不应自杀,待派人驰赴行在请命,如果属实,再死不迟。”扶苏不听劝阻,挥剑自刎,蒙恬却不肯即死,交出兵权,被关压在阳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狱中。
二世胡亥得知扶苏已死,便欲宽释蒙恬,但赵高深为忌妒,不断捏造罪名诋毁蒙恬,二世遂遣使阳周处决了蒙恬。
蒙恬是秦朝名将,祖孙三代皆在秦的统一战争和巩固边陲的军事斗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最后却惨死在阴谋的陷害之中。古人悼诵蒙恬的诗写道:“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
<b>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b>
大体分为东、中、西三段。
东段:自内蒙古化德县境,往东经过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南,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内蒙古赤峰市北境及奈曼旗、库伦旗南镜,至辽宁阜新市北,这段长城或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或新筑。辽河以东,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长城一直延伸到朝鲜境内平壤大同江北岸。建筑方法,因这段长城所经过地带的自然条件差别较大,采取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累石为城、树榆为塞的不同方法。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编 历史沿革(7)
中段:由内蒙古兴和县,经黄旗海北岸,绕过集宁市北境,顺大青山而西,经察右中旗,武川县南的南乌不浪,固阳县北部的大庙、银号、西斗铺,然后北依阴山,南障黄河后套,经五原,杭锦后旗北境,西抵乌兰布和沙漠北缘,这是秦统一以后,蒙恬北逐匈奴,辟地数千里,利用战国时期赵长城的基础,加以重新修缮而成的。阴山至贺兰山之间的广阔缺口当是秦统一以后新筑的。其长城的建筑由于基本上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是用石块垒砌,在乌拉特中旗南部发现用石块垒砌的墙面有多次修缮的痕迹,基宽米,高约米至4米。沿长城内外,在连绵的山巅上,还用石块垒成供传递军情用的烽燧,山谷间的通道则构筑了一些关隘城堡设施,沿黄河岸还夯筑了一系列障塞,使秦统一以后的长城中段形成纵深防御体系。
西段:这条长城的干线应起自甘肃岷县,循东北方向,经临洮、渭源、宁夏固原,又入甘肃环县、陕西吴旗、靖边北达内蒙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蜿蜒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一段保存较好,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至今犹隐约可见。城墙系夯土筑造,夯层清晰可辨,夯窝紧密。
<b>  秦通往长城的“直道”行径路线是怎样的?</b>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疆域扩大了,权力集中了,为了有效地保卫边防和统治地方,在一旦发生战争时,王朝中央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必要的兵力、机动至需要的方向,迅速及时地作出恰当的反应,就必须建立良好的道路及通信网络。除了修建了长城防线以外,还动用大量劳力,兴建了工程量不亚于长城的另一军事工程——“驰道”、“直道”等以军用为主的“道路”。其中与长城防线有密切联系的为“直道”,是秦汉王朝北部边陲防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5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为撰写《陕西军事地理》,曾进行过一次实地勘察,认定直道的路线为:由咸阳北的今淳化县境秦林光宫(甘泉山)遗址,沿子午岭主脉北行,经旬邑县石门关至黄陵县西兴隆关(沮源关)后,沿子午岭主脉西侧经甘肃华池县东至陕西定边县东南,再由此东北行进入鄂尔多斯草原,过乌审旗北,经东胜县西南,在昭君墓附近渡黄河,到达包头市西南的秦九原郡治所(三顶帐房古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秦直道路线的具体记述。但后来画家靳之林沿秦直道作画后,提出了不同的路线。认为直道到黄陵县西兴隆关处后,不是沿子午岭主脉西侧北上,而是沿子午岭主脉东侧,经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榆林境再至包头市西。1984年8月间的《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对此作了报道,并予以肯定。1986年,陕西交通史志编写委员会,组织了有关地区(市)、县的编史人员,又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勘察,认为子午岭东侧的古道遗迹为秦直道遗址。该路至榆林西境后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再与子午岭西侧道路合一,经昭君墓东侧至包头市西。
<b>  汉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修长城的?</b>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导致秦王朝覆灭,刘邦、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重新统一中国而告结束。在这一时期,我国北部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领导下,以武力统一了我国北部蒙古高原,建立起一个东尽辽河、西逾葱岭、南临阴山、北抵贝加尔湖、有“控弦之士三十万”的强大奴隶制军事政权。公元前201年,冒顿率军南进,攻略马邑(山西朔县),“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山西太原)下”,深入长城之内三四百公里。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上迎击,因初战小胜轻敌,于次年初被包围于白登(山西大同东北15公里),几乎被俘,后以重礼行贿,才得以出围返回。汉王朝统治集团,重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遂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实施战略防御。对内部则采取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措施,整军经武,积蓄力量。经过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已有了大的发展。不仅“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且“众庶街巷有马,而阡陌之间成群”,有了进行战争和组建骑兵大兵团的物质条件。汉武帝于是转变战略,开始实施反击。
公元前127年,匈奴进攻上谷、渔阳,汉武帝为争取主动,采取了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方针,派卫青等率主力部队由云中(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出发,沿黄河河套北岸西进,至高阙后折而南下,大破匈奴军,尽复河南地。于是“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这次主要是修缮秦沿黄河长城及高阙一线长城,其目的不是满足于既得胜利,据秦长城实施防御,而是为进一步夺取阴山山脉作必要准备。阴山山脉地区,“东西千余里,草木繁盛,多禽兽”,匈奴军“依阻其中,作弓矢,来出为寇”。不夺取该山,仍难真正解决边境的安定问题。为了彻底击败匈奴,汉武帝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联合月氏、大夏和乌孙等政权,并“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匈奴)与羌通之路”,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率10万以上的骑兵大兵团,连续发动四次大的战役,远出长城之外两千余里,大破匈奴军,终于迫其“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至此,作为匈奴南进的主要战略基地的阴山山脉,完全被汉王朝所控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为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汉武帝又下达了在阴山以北修筑长城的命令。


第一编 历史沿革(8)
<b>  汉长城有多长?</b>
汉朝除了把秦始皇万里长城加以修缮利用外,还新构筑了东起甘肃兰州黄河北岸,西达新疆库尔勒附近的河西长城;东起内蒙古化德县,西止于甘肃金塔县的漠南长城。汉朝新城与秦代旧城联为一体,在东西两端之间,经行于今朝鲜北部和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新疆6个省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分布地域最广、跨度最大的总长度达1万公里的汉代长城。
<b>  秦汉长城在边防中有哪些主要作用?</b>
我国中原地区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北方地区多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马匹代步,行动迅速。秦汉王朝时,为了减少主要来自北方匈奴的外部威胁,有效地保卫边境,使中原地区免遭匈奴的抢掠破坏,以便使人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中,正常地从事生产和生活,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建筑了工程浩大的万里长城。在早期冷兵器作战的时代,这种深沟高墙的长城和连绵不断的亭障烽堡等防御工程,确实起到了抑制匈奴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相对提高秦汉军战斗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保卫长城之内的人民不受攻扰的目的。
仅就军事角度而言,长城在秦汉北部边防中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可以利用它的城墙、沟壕、亭障烽堡等工程设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预有准备、以逸待劳等有利因素,在被动的形势下,获得作战的主动权,以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战争目的。具体来说,其作用主要有三条。
它可以起到阻止、抗击较少敌人内侵的作用。假如没有或不防守这条长城,则不论多少匈奴骑兵,甚至几百人、几千人,都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毫无阻挡地渗入边陲之内,对城市及居民地实施突然袭击,劫掠人畜财物。而当边防驻屯军人得知情况,前来救援时,匈奴骑兵却早已满载而归。如西汉初期,国力尚微,匈奴“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占领了秦始皇长城的大部地段。而汉军主力分守飞狐口(河北蔚县南)、句注山(山西代县西山)、北地郡(甘肃庆阳西北)一线,战略预备队又集结于国都长安以北、以东的细柳、霸上,据守渭水、霸水,以致匈奴趁虚而入,“往往入盗汉边,不可胜数”,处于“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陇西三困于匈奴”的局面,使汉王朝完全陷于被动地位。但从有了长城防御工程,并以一定兵力防守之后,则少量匈奴骑兵,既无力迅速攻下长城沿线那些能相互驰援的各支撑点或要点,又无法潜越这条深沟高墙、严密设防的长城防御工程,只得碰壁回军。如不迅速退走,不仅将因野无所掠,军食发生困难,而且还有遭到守军在长城掩护下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攻击、而被歼灭于长城脚下的可能。
当匈奴骑兵大兵团来攻时,它可以起到消耗、迟滞敌人,争取时间,保障纵深主力集中、展开的作用,从而粉碎敌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假如没有长城,匈奴骑兵大兵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长驱直进,深入腹地。不仅直接威胁国家的安全,而且将使很大地域内的人民遭受严重的灾难和破坏。又由于骑兵机动性强,匈奴军往往进行大规模流动劫掠、袭扰,汉王朝难以集中兵力捕捉、歼灭匈奴军。公元前166年时,“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均在宁夏固原东南),杀北地都尉卬,掠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甘肃镇原东)。使骑兵入烧回中宫(甘肃泾川境内),候骑至雍甘泉(陕西淳化北)”,进迫长安大门。“单于留塞内月余”,俟汉军完成集中、部署时,匈奴已回师,汉军“不能有所杀”。有了长城及防守部队,汉军进可攻,退可守,基本居于主动地位。当匈奴先遣部队接近长城防线时,汉军通过烽燧报警,各级边防指挥部及中央统帅部,即可掌握初步敌情,开始进行准备;当面的戍守部队,也当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当匈奴主力攻打长城各据点时,有关指挥部可以立即使用机动部队支援位于敌人主要进攻地段上的要点,同时可以通知辖区各郡县列城,进行坚壁清野,加强城池戒备。中央统帅部也可以较为从容地部署二线堵击部队和向敌主攻方向机动集中主力,形成优势,与之决战。或将其击退,或将其歼灭于长城内外附近地区。
当汉军企图实施出击时,它可以起到进攻出发阵地及后方基地的作用。假如没有长城及其戍守部队,则匈奴间谍及侦察人员,可任意潜入内地搜集情报。汉王朝集中兵力和向边陲地区机动时,匈奴贵族统治者,可以迅速及时地得到情报,改变战略或转移。在战与不战或如何作战等方面,匈奴军完全处于主动地位。汉军则因难于隐蔽行动企图而相对处于被动。有了长城及其戍守部队,匈奴间谍及侦察人员,通过关卡或潜越长城,都比较困难。汉军不仅可利用长城反侦察,而且可利用长城凭高了望,进行侦察,军队发起进攻时,长城因靠近敌人并便于隐蔽而成为良好的进攻出发阵地。汉军可以在长城及其戍守部队的荫蔽、掩护下,利用“驰道”、“直道”,秘密迅速地集中于主攻方向长城内侧,然后向匈奴发动突然进攻。在军队进入匈奴统治区后,长城各障城,利于屯兵储物,是对进攻部队实施可靠全面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
此外,汉的河西长城,还具有阻隔匈奴与西域各少数民族的联系,防御匈奴入侵,保护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干道的作用。而且随着这一巨大军事工程的建筑,和为充实边防兵源而采取的移民、屯田等措施,长城对发展我国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一编 历史沿革(9)
<b>  北朝对长城有哪些作为?</b>
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及契丹诸部的骚扰,先后修建了北、南两道长城。前者始建于423年,西起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加河东岸,东至辽宁台安的辽河西岸;后者建于446年,东起于北京八达岭,西止于偏关黄河东岸。东魏立国时间虽不长,但为了防御北敌,也曾有修筑长城之举。修筑长城有两次:543年修了西起山西五寨,东至原平北的70多公里长城;545年又修补利用北魏南长城,并向东延至河北滦平古北口附近。北齐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和西边西魏、北周的威胁,于552—576年多次修筑长城,终于连缀成两条主线:其一为北方的外边,即由今山西西北芦芽山至河北山海关海岸;其二为内边的重城,西起山西偏关,东至北京昌平居庸关南口。北周又征发民夫增修北齐长城,使之加固,防备北方突厥、契丹的南下。
<b>  北魏修筑南北两道长城的目的是什么?</b>
在鲜卑拓跋部发展壮大、向中原地区扩展并建立北魏政权的同时,活动于大漠南北的柔然族,也逐渐强大起来。至402年时,其首领社仑自称“丘豆伐可罕(汗)”,建立了政权,并组织了强大的军队。当时它控制的地域,“其西则焉耆之北,东则朝鲜故地之西”,“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太碛”。经常南进“犯塞”,攻扰北魏统治地区。据《魏书·太宗纪》记载,423年,北魏政权“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河北赤城),西至五原(内蒙古五原),备置戍卫”;《魏书·天象志》也有同一内容的记载,说:“筑长城,……置守卒,以备蠕蠕(柔然)”。由今河北赤城县东方山脉北行,包括滦河发源地区和独石口,转而西行。经张北及内蒙古武川、固原,西到阴山南麓的五原。
北魏除了在北部边陲地区修筑长城外,还于446年在国都平城之南修建了一条长城。北魏构筑南长城,显然不是对付柔然诸部,实际上是意在抵御起义民众进犯京畿。起筑南长城之前,今山西省中南部爆发山胡、吐京胡、河东蜀的反抗,今陕北也出现卢胡、稽胡的反抗,今河北省南部则因灾荒而发生民变。一时间形势突变,风起云涌。面对这种危局,北魏王朝急忙营造南长城,预防南方反叛者的攻击。
<b>  北魏南长城为什么称为“畿上塞围”?</b>
“畿上塞围”,意为捍卫京畿地区的军防工程。系446年魏世祖拓跋焘部署平城以南的长城之役。“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止于河,广袤皆千里”。“九年二月,罢塞围作。”这列长城施工时间很明确,历时一年九个月。上谷,郡名,故治乃今延庆县城。长城东端应在该县南的军都山八达岭上。河,黄河的简称(专称),指今山西省偏关县西境的河段。长城的走向是:自今延庆南境的八达岭趋向西南,跨越小五台山、蔚县和涞源两县间的黑石岭(飞狐陉),入山西省,过灵丘县境的沙河源头(天门关),转西循恒山过今浑源、应县之地,代县的雁门关(句注陉),转趋西北过宁武县阳方口(楼烦关)、神池、朔县诸地,沿偏关河而西止于黄河东岸。其平面布局略呈向南凸起的弧形,围护着北魏京都的东、南、西三面,称作塞围,倒亦恰当。
<b>  北齐先后修过几次长城?</b>
据《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552年由黄栌岭(山西汾阳西北)向南,修至东魏长城西端附近的社干戍,共约200余公里。次年又“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并派高睿“领山东兵数万督修”。当年完成了“自幽州北夏口(北京南口)至恒州(山西原平西)”一段,与东魏长城东端相接。至556年,北齐北部长城基本完工。西“自西河总秦戍(山西永和附近黄河岸边)”,“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这条长城的走向和位置,其东段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明长城。557年,北齐又“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又据《资治通鉴》记载,563年,“齐诏司空斛律步督坐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勋掌城位于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麓,轵关,亦在济源市北境,为太行八陉之第一陉,地当由晋南穿中条、太行山出入河北、河南之要冲,北城、戍之设乃北齐为防御北周东犯而建。其后又于564年又对557年所筑库洛拔——坞纥戍长城和556年所筑夏口以东至海长城进行了连缀、修补。
<b>  隋朝修过几次长城?</b>
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400年间封建割据的局面,为了防御突厥、契丹、吐谷浑等的骚扰,隋文帝、隋炀帝于581年至608年的27年里7次征发大批劳力修筑长城。第一次是581年发稽胡修长城,二旬而罢。第二次是585年调丁夫3万于朔方耿武筑长城。第三次是586年调发丁夫11万筑长城。第四次是587年调发丁夫10万余筑长城。之后两次所修长城只是新建一些城堡,或是对以前长城的增修加固。第五次是604年征发200余万人营造洛阳都城,又调国丁10余万人掘修一道1000多公里的长堑,意在保卫洛阳。第六次是607年调发役夫百万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第七次是608年调发役夫25万筑长城,自榆林谷而东。其大致走向:东起今辽宁绥中县南境,经河北迁西县喜峰口、滦平县古北口,抵内蒙古兴和县后,分作南北两支。南线长城经准格尔旗十二连城,止于宁夏灵武北境黄河岸;北线长城循阴山西去,历武川县什尔登口、五原县东北,西达乌后旗南面狼山。南北线长城全长约4000公里。隋代对长城修筑的次数虽然很多,有时征发劳力也很大,但大多数是利用前代长城旧址加以修缮,并没有多少新修、扩建工程。


第一编 历史沿革(10)
<b>  “水长城”开凿于何时?</b>
988年,北宋开凿“水长城”。宋太宗为收复北方失地,屡次北伐,但无一获胜。辽国从宋朝的几次北伐中已探明其实力,便频繁南下。987年何承矩上书皇帝,针对辽兵只擅长在平原乘马作战的习性,建议开凿“水长城”以阻敌。宋太宗即令何承矩主持建造。“水长城”实际上是开凿一条沟通易水、白洋淀、文安洼,贾口洼至渤海的水道。这条水道西起今河北徐水县东北,向西经安新、任丘的白洋淀、文安的东淀和文安洼、静海的贾口洼等水淀、湖洼,至今天津的泥沽村海口入海。全长400公里,水面最宽处达30公里。其间设26座碉堡,125处军铺,以及兵船百艘。“水长城”于当年一举开凿完工,次年即有效地阻挡了辽军骑兵的南下。它不仅在以后多次宋辽战争中发挥了作用,而且由于在“水长城”一带进行屯田,军民大量种植水稻,还改变了宋以前北方只种粟谷的耕作习惯,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b>  辽堑壕是怎么回事?</b>
契丹族于公元10世纪兴起于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辽朝。大约在12世纪第一个10年,辽朝在与其属部生女真完颜部接壤之地营建了一道防御性的深堑。关于这道堑壕,《辽史》无直接的记载,但《金史》有确凿的记述。辽代堑壕的走向大略是:自今吉林省舒兰县境起,趋北跨榆树、扶余诸县,逾松花江,历经黑龙江省肇源、肇州两县,止于安达县境。舒兰县境的辽代堑壕,已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其遗迹。辽堑壕遗址在舒兰县西部的溪河乡长12公里许,呈西北往东南走向。西北自双印通古城东北角起,跨过吉(林)哈(尔滨)公路,趋向东南经双印通村南面的上敖花东山头,沿着山顶或山肩穿过孔屯与二道村之间,一直延伸到溪河乡与二道乡的交界处。
<b>  “金界壕”修建的起源和规模是怎样的?</b>
金在灭辽以后,为北方兴起的较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在1126年攻陷开封,结束了北宋的统治,迫使宋高宗退守江南临安府,建立南宋政权。这样,金朝就雄踞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和南宋、西夏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它不断积蓄力量,企图灭掉南宋和西夏,以统一全国。但为巩固后方,防止蒙古族的袭击,在全国的北部边防开始了军事设防。1138年之后,先在重要隘口构筑一些边堡和边城,初时各堡城的位置多偏重在便于生活、便于游牧的地方。因此,参差不齐,疏密不均,不便于作战的协同和对边防的守备,构不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往往给来犯之敌造成可乘之隙。在1194年以后,金朝在北方边境开始大规模地构筑连亘不断的以壕、墙(有的称堤)为主体,与边堡、边城相结合的线式防御工程。
金代的壕、墙、边堡、边城的边防工程建筑规模很大,其范围包括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在东北路就构筑有两道筑垒防线。一道防线起于根河南岸,向西至额尔古纳河东岸而南,经满洲里之北,穿越俄、蒙境内一段再至肯特山东南麓。另一道是金章宗时所构筑,由今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起,经甘南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到右翼中旗的霍勒河与临潢路构筑的壕、墙相接,这就是《金史·地理志》所记的“东北路泰州婆鲁火砍浚之界壕”。临潢路所构筑的设防工程,东起科尔沁旗的霍勒河,经扎鲁特旗、巴林左旗,到多伦县的闪电河流域,与西北路的壕、墙相接。西北路和西南路的设防工程,由多伦县的闪电河西岸起,经阴山山脉的东端、化德县的西北境,到达包头市北边的阴山,形成比较完整的工程体系。这个设防工程的大体轮廓是由嫩江的中游起,沿兴安岭山脉东南转向西南,然后与阴山山脉相连而西向,直达河套西部。
<b>  今天地图上标注的长城建于何时?</b>
今天在中国地图上所能看到的长城图符,是距我们年代最近的明代长城。明朝灭掉元朝以后,蒙古统治者退回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势力,不断南下骚扰掠夺企图卷土重来。★同时在东北又有女真的兴起。所以在明王朝统治的270余年间,基本上从未停止过修筑长城和经营长城防御体系,前后达50余次之多,它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横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等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7300公里,建造规模之大,功能之完善,是继秦皇汉武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其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了历代所筑长城,可以说达到了长城修筑史上的最高峰。
<b>  明长城修筑大体分为几个阶段?</b>
明长城修筑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之初,国力强盛,1372年,出兵15万分三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1387年,大将军冯胜、蓝玉统治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1410—1424年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明中叶(1448—1566)长城的大规模兴筑。“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成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完成明长城九镇防御体系的全部工程建设。明后期(1567—1620)长城的重建改线。隆庆、万历年间,蒙古俺部与明王朝议和互相贸易,北方边境缓和,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重修辽东边墙,一直从三岔河修建到辽阳,三岔河在辽宁海城市西北30公里,当时的辽河、浑河合流于此。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末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用砖石结构建成,加强了防御,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第一编 历史沿革(11)
<b>  为什么明代长城又叫做边墙?</b>
将长城称之为边墙,主要是在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为边地。因为明代将长城筑于这些地域,所以明代把长城又叫做边墙。明朝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防卫,沿长城设立了九镇,称为九边。
<b>  明内外长城与内外三关是怎么划分的?</b>
明王朝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北京北方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即内、外长城。内、外长城由北京怀柔县境内的火药山分岔,内长城向西南经河北省易县、涞源县、阜平县而入山西省界,经灵丘县、繁峙县至偏关县老营堡柏羊岭,并在此处与外长城相接。外长城西北行经河北省赤诚县、张家口市、怀安县而入山西省界,又经天镇县、大同市至偏关县老营营堡柏羊岭,同内长城相连。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著名关隘,靠东侧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稳固屏障。
<b>  明辽东长城大致分为几部分?</b>
东起山海关西至鸭绿江岸的明辽东长城,按其地理位置和修筑年代,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辽河套长城,是三段长城中修筑时间最早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其走向内凹,从辽宁黑山县白厂门镇起到开原县镇北关止,除西部有一小段石墙外,其余全线城墙皆为夯土版筑。二是辽河西长城,修筑于明正统年间,由王翱、毕恭主持修建,从山海关外的辽宁绥中县李家乡无名口起,至黑山县白厂门镇止,其间既有夯土墙也有石墙,还有山险墙,形势十分险要。三是辽河东长城,修筑于明成化至万历年间,由韩斌、周俊、李成梁先后主持修建。其行经路线,从开原县镇北关起到丹东市鸭绿江的虎山,长城结构,有劈山石墙、土墙、木柞墙等。
<b>  明清为什么在湘西修筑苗疆长城?</b>
长城之制,多是为防御外敌而设。如中国北方明长城,即是用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防线。湘西地处中华腹地,北接川鄂,西障滇黔,南有百越,东连湖广,按理不应当视作“边陲”,不应有“长城”这样的“边关”。但事实上,明清二代,却一直将湘黔境视为化外之境。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设“九边总说”,其中就有“麻阳边”,《清史稿·兵志》同样设“黔楚苗疆”。湘西长城之兴,正是明清政府为防范苗民而设置的。
苗族在明清二代,并非均在王化之外,大部分苗民处在中央政府任命的土司统治或流官管辖之中,这一部分苗民叫“熟苗”。那些化外之苗民,则被称为“生苗”,“苗疆”即指生苗聚驻的地方。明清二代,生苗所据苗疆,大致在湘西、黔东北的腊耳山脉一带和黔东南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而尤以腊耳山苗民“凶悍难驯”,因此,以腊耳山为主的“苗疆”,就成了明清二代军事征剿的重点。
腊耳山不仅疆域广阔,且地势险要,又因其地西通黔贵,北连川鄂,一旦生事,则三省苗民必群起响应,声气相求,故在明清二代开辟苗疆的数次征战中,腊耳山往往是主战场。而二代间苗民反抗民族压迫,屡起义举的,也多以腊耳山为据点和屏障。以腊耳山为中心,环其周边设军事据点,修筑哨卡碉楼及关墙,自然便成为明清二代对苗疆实施军事征剿与政治经济封锁的基本手段。
<b>  湘西苗疆长城修建情况怎样?</b>
据地方志及相关报道均称:“湘西长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这一说法只能说是“部分准确”。像长城这样的巨型军事工程,本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更何况其间兵事连绵,战事难断,加上长城也非仅靠一堵墙即能自成防御体系,还须在周边辅以哨卡、碉楼、营汛,以构成内外防线。正因为这样,湘西长城的出现乃至成型,经过了二百多年的经营,才得以布点成阵,由阵连线,由线而形成包括哨卡、营汛、碉楼在内的防御性军事系统。
这段长城最初的历史,可追溯到1405年,当时因苗疆答意等五寨生苗“出没劫掠”,湖广都指挥谢凤“请于要害之地,筑堡屯兵以御之”。谢凤的屯堡具体如何布置,已难道其详,但屯堡之制的出现,却是湘西长城的先声。
1426年,湘西、黔东干旱严重,苗民因饥荒起义,总兵萧授统兵镇压;1431年,“腊尔苗叛,都督萧授都御史吴荣率汉士兵十有二万讨平之”。萧授在镇压腊尔山苗衅时,即在湘黔边界先后共营建了24堡,称“湾溪24堡”,留官兵7800多人,“环其地守之”,对腊耳山实施军事包围。考“湾溪”现在凤凰县竿子坪以北,距凤凰县城约45公里,正处在“边墙”线上。但“湾湾24堡”的名称及位置,已难以确考。
明嘉靖年间,腊尔山苗再次起义,明王朝先后派万镗、张岳统帅湘、黔、川三省汉兵进剿。张岳在镇压苗民起义后,“疏罢湾溪等堡,更设哨所汛十有三,各哨以士兵仡蛮数百人,复召募打手数十人戍守”。以后又增设7营3哨,总计23营哨。根据这23营哨的基本布局,可以看出,以腊耳山为中心,环腊耳山沿边,“自西而东而北,即从现在的贵州铜仁、松桃、经凤凰西南、麻阳、凤凰东北,至吉首和古丈、保靖县界,构成一个弧形防线”。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编 历史沿革(12)
但要以分散的23个哨所营汛控制方圆数百里的苗疆,事实上并不可能。因此,1615年,湖广参政蔡复一“亲历边疆,度其险坦,力陈营哨罗布、苗路崎岖、难以遏其窥觑,请金四万有奇,筑沿边土墙,上自铜仁,下至保靖,迤山亘水,凡三百余里”。据有关史料载,这“三百余里”边墙,实际上只完成了从黄合营到镇溪所(今吉首)这一段。明天启年间,“兵备胡一鸿、游击邓祖禹复筑六十里在乾州境内”。刘应中《边墙议》也说:“后天启中又在起自镇溪所至喜鹊营止,添墙六十里。”这段“土墙”将腊耳山区半环起来。在这弧形防线圈内,明朝统治者布置官兵7800多人分防守御,作为“御苗之藩篱”。现在所说的南自黄合营、北至喜鹊营的湘西长城,即是指万历天启年间修筑的这堵“土墙”。
明王朝虽然耗巨资修筑了这段“土墙”,但毕竟经不起苗族人民的反抗。1628—1644年苗民一举将边墙推倒,“寇敌苗叛,土墙踏为平地”。湘西明长城,也就随着明朝统治的死亡而消失了。湘西长城的再次大规模修筑,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乾嘉年间。起因自然还是“生苗滋事”,为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苗疆的控制,1797年,清政府任命凤凰厅同知傅鼐为总理边防同知。1797—1800年,傅鼐大规模重修边墙。据傅鼐《修边论》载:“自三厅由乾州交界之木林坪,至中营所辖之四路口,筑围墙百数十里。”傅鼐在重修边墙的同时,在所辖的三厅(乾州厅、凤凰厅、永绥厅)境内,还大规模修筑营哨碉卡等军事工程,“计凤凰厅境内设堡卡碉台848座,乾州厅境内设汛堡碉卡188座,永绥厅境内汛堡碉127座,古丈坪连保靖县境内汛堡碉楼69座”,总计设立碉堡哨卡汛营1232座,从而对腊耳山为中心的苗疆进行严密的军事封锁。
在清嘉庆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湘西长城并没有如北方长城一样巍然屹立,究其原因,一因苗疆人民持久不息的反抗,一因长城自身构制的不足。
<b>  柳条边是怎么回事?</b>
柳条边是清朝统治者为保护祖宗发祥之地,防止人民自由进入采人参、打猎、放牧所修筑的一条标示禁区界线的柳条墙。它不是一条类似长城的坚固工程,也不具备凭险而设的军事防御功能,而是在土堤上“插柳结绳”为墙。具体建筑方法就是用土堆成高宽各3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中间用绳子连结起来,形成一道柳条墙,墙外挖深、宽各8尺的边濠,以防逾越。在沿边交通要道和险隘之处,用砖石建立边门,门内设守门官署、巡差营房和囚室,凡来往行人,必须持路票出入,如果偷越则以犯禁论处。清柳条边分旧边和新边。旧边建于顺治年间,大体沿袭明代辽东长城走向,以开原东北的威远堡为中心分东西两段。东段从威远堡,东南行止于今辽宁凤城南大东沟西南濒海处;西段从威远堡西南行,至山海关北接长城。这道旧边在康熙初年曾三次拓展,自旧边外拓展15公里至30公里不等,全长近1000公里,又称“盛京边墙”。新边建于康熙初年,从威远堡向东北展筑至松花江东今吉林省舒兰县西北法特乡,全长345公里。
<b>  黄河壶口的长城建于何时?</b>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之间,黄河河床从宽250米突然缩成仅30米,并有20米落差,因两岸狭窄如壶口,故名。清同治年间为阻止西捻军东进,在壶口东岸上自大宁县渡关,下至乡宁县麻子滩,沿山就势,修筑了一道长75公里的栈道、长墙并用的军事设施,这就是壶口清代长城。此道长城前有护沟,中有扼门,后有炮台,直控码头。兵营与城墙之间有石级曲道相通,河弯的制高点筑有报警烽火台。目前,遗留的城墙、炮台,布局奇特,依然雄伟壮观,独具魅力。
<b>  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何在?</b>
长城与中国地理环境中的文化区系有直接关系。中国自石器时代至商周,形成了南北两大有显著差异的文化区系,即北部蒙古高原大漠的牧业文化区与黄河、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区,一个是飘忽不定,一个是农业定居,不但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造成了文化发展时序上的不平衡状态。两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既有相互的需要,又有相互之间的排斥。正是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深层条件,才导致了两大文化区之间必然出现一个在斗争中取得融合和发展的文化带。这个文化带中出现了长达2000多年的历代长城。所以,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军事的,但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和经济的。可以说,长城是中华文化数千年中发展、变化的时空坐标系。对长城的研究绝不能以单纯的军事观点着眼,而必须从中华文化整体时空上把握,不能把历代长城割裂开来研究,而必须对历代长城作总体上的把握。
<b>  为什么说长城是特定时空的产物?</b>
城堡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但中国古代把高峻的墙壁扩展至边陲确为世界历史所罕见。这种广筑边墙的作法肇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春秋战国长城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划分割据的诸侯之间的势力范围,同时兼备军事防御及召集部队进行军事反攻的作用。自秦汉起直到明朝,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掠扰。
从实际情况看,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北方广阔草原适宜大规模游牧,农牧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这种地理环境既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容易产生摩擦。自从因发明辔具而有可能组建富于高度机动性的骑兵队伍之后,游牧民族便如猛虎添翼,在相当长的历史年代对农耕民族保持巨大军事压力。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原王朝无力也无需耗费巨大国力去控制北部辽阔的荒漠与草原,而又不得不随时提防时刻觊觎邻人财富的游牧部落南下劫掠。事实上几乎历代中原王朝都面临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又都与历史上四个寒冷时期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关,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在寒冷期被推到了黄河以南。可以说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战关系始终是中国古代影响、制约双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城便是这种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是中原王朝为填补天然障碍不足而建立起的防御体系。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一编 历史沿革(13)
自宋代后国家版图退至长城以南,元清两朝俱为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元疆域横跨欧亚,清奉行依重蒙古贵族的联姻政策,都不再有大规模筑城之举。除此之外,各代基本沿袭了西汉时期的边防格局,直至明朝,更是不断增修、加固长城,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长城的具体形制、方位走向大体依据生态环境、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民族关系、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而定。如明长城比起秦汉长城就已大规模南移。显然,长城乃是宏观上巩固边防、抗御北方游牧民族劫掠、拱卫中原的战略防线,并非就是位列最前沿的边境线,更非国界线。构筑长城也并不是什么人突发奇想的结果,想像力要受时空条件的制约。既然无法彻底清除飘忽无定的对手,又时刻要防备突如其来的偷袭,广筑边墙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历史时期便不失为一种实际有效的对策,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依据。


第二编 建筑遗存(1)
<b>  中国超过万里以上的长城有几道?</b>
长城是作为中国古代永久性防御工事而修筑的,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巨构。早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常互相袭扰,各国为防御敌国的攻击,就只有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长城,我国历史上修筑过的长城,够上万里以上的就有三道之多:
一是秦始皇时期修筑的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长5000多公里。
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至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约1万多公里。
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全长约6000多公里。
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记:“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纷争局面宣告结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秦把它北面、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起高阙,东到辽阳,再东行,抵达辽东所联接修筑的万里长城,即是根据巩固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政治军事措施。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15年里,由于采取了修筑长城这一防御工程和垦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收到了好的效果。匈奴北徙,十余年不敢南下牧马。可见,筑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出于防御而采取的较好形式。
汉代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高祖刘邦及文帝、景帝时期,面对匈奴奴隶主的掠扰,曾多次给以回击。汉总结了秦的经验,修筑长城以抗匈奴,因此,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土地之后,把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规模扩大了,并筑了外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1万公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到了明代,万里长城的修筑更日趋完善,其防御功能更加明显,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扰掠,便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原来朱元璋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这里所说的“高筑墙”就是修筑长城加强防务的意思,在朱元璋正式建国号的洪武元年(1368年)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到1600年前后,经过200多年的时间才算基本完成这一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万里长城修筑工程。
<b>  长城是怎样发展来的?</b>
春秋战国以来,战争性质逐渐由争取控制别国而发展为兼并以至统一中原,战争规模也日趋扩大。随着步兵和骑兵代替了从前的车战,参战兵力急剧增加,机动范围不断扩展,作战时间日益延长和战略战术高度发展,争夺地盘和占领战略要地,已经成为作战的主要目标。因而,各国为防备邻国的突然进攻,都先后在具有外来威胁方向的边境地区,运用修建列城及堤防的经验技术,修建了规模相当可观的巨大城防。如齐国的管仲、孙膑等军事家,对战略防御的设计之一就是把障水的“防”(堤堰)加固重筑而为“钜防”,并向东西两端延伸,从而在齐国边界线上形成了一条横亘千余里,首尾不相接的高大墙体,以防止南方的楚国的进犯。楚国的军事家出于同样的战略防御目的,将其北部所筑的防御性小城,用高大的墙体联接,以防范齐国的南下。从古代军事学和防御工程原理来看,从相隔一定距离的列城中间逐步修筑城墙体系,以及把国境上原有的大河堤防加以扩建并与险要地形相联接,发展为成千上万里的长城防线是合乎科学发展规律的。
<b>  长城有哪些别名?</b>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献十分丰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两千多年来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下面列出在两千多年中长城所使用过的几种主要名称。
长城: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长城之称始于长城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篇》中有“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公元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蒙恬是秦始皇长城修筑的指挥者,秦始皇死后,他被秦二世及宦官赵高、丞相李斯所害,临死他认为之所以招来灾难是因为修长城之故,他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北史·契丹传》载:“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遂西趣长堑”。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魏书·世祖纪》载:“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编 建筑遗存(2)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述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下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金代为防御蒙古族,在其与蒙古界挖掘壕沟故称界壕,如:“入泰州婆卢所浚界壕”。但到金后期,界壕之称已包括各种形式的长城了。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些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b>  “原始长城”什么样?</b>
长城雏形的出现应以距今约4000年的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为主要区域。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最早提出“原始长城”这个概念。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村落密集分布于河谷地带,几乎都有土石砌筑的“城堡”,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尤其是在内蒙古赤峰北部沿英金河一线,小石城密集分布,连成一串,恰与后来的燕秦长城平行或重合。在河北北部的围场、平泉等地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70余座,它们各自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组成山城的群落。平泉茅兰沟城址群,多在山之阴坡用石块砌成方形城址,一座大城周围有几个小城,有门址,城址中部略高,文化堆积很厚。这种小城堡群有两种布局,一种是大范围内的星罗棋布,一种是边缘地带的连成一串。后者是国家的集体防御体系,其功能与后来的长城类似。
“原始长城”首先出现于辽西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地区是中原、北方两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属亦农亦牧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着发达而自成系统的考古学文化。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融合,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舞台。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方国时代”,其首领以“城堡”作为他们对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对外抵御来犯之敌的防御工程。
<b>  历代长城城墙构造是怎样的?</b>
长城的城墙是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筑形象、结构类型、材料做法,不仅随时代演变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朝代的城墙也因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特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筑长城(先秦长城)的城墙,主要有土筑墙和石垒墙两种:平地上用黄土夯筑成墙;山地或产石地区则用石块叠垒成墙。土筑墙一般均分层夯筑,如现存大青山下的赵长城土筑墙,残高约,夯土层厚90~120mm,分层清晰。石垒墙一般多用毛石垒成,未见使用加工整齐的方正条石,如莱芜境内的齐长城石垒墙,现存墙厚约4~5m,残高自1~2m至3~4m不等。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北逐戎狄”,将秦、赵、燕所筑北部的长城连成了一个整体,“起临洮,至辽东,广袤万余里”,史称“秦万里长城”。
汉代为了北拒匈奴,并保护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除修葺秦万里长城外,还加建了东西两段长城。西段向西延伸,过敦煌一直修到新疆,东段经内蒙古的狼山、阴山、赤峰,东达吉林。
秦汉长城绵亘逾万里,所经之地,有黄土高原,有崇山峻岭、有沙漠瀚海、有河谷溪流。根据当时生产条件,建造规模如此巨大的城墙,只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黄土高原上一般用版筑夯土墙或土墼墙,现存临洮秦长城就是采用的版筑墙。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则是用沙砾石与红柳或芦苇层层压叠而成的,现存残墙高5~6m,层次清晰可辨。无土之处就垒石为墙,如赤峰附近的一段用石块砌成的墙,底宽约6m,残高2m,顶宽2m,有明显的收分。《汉书·匈奴传》还记载有在山岩溪谷间用摧折的树木做成的城墙,称为“僵落”。
汉以后,北魏、北齐、隋、金等朝代,都曾修建长城,但都没有较为完整的遗存。
元朝覆亡后,蒙古统治者逃回塞北,同时东北又有女真兴起。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统治者南下扰掠,明代自建国起就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明朝统治下的200多年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现存比较完整的长城,特别是那些用砖包砌的城墙,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
明长城城墙按地区特点有夯土墙、毛石墙、砖墙和条石墙等。延绥镇以西多用夯土墙,大同镇也以土筑墙为主。山西镇多用里侧夯土、外侧包砖石墙的做法。宣府镇则多用三合土双面包砌条石或砖的夹心砖石墙。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所监修的蓟镇长城,其城墙则多以灰土或毛石为心,两侧包以砖石的夹心墙。此外,由于山区的城墙均建在山脊高峻处,遇有陡立的崖面,就以陡崖为墙,直接将垛口(雉堞)砌在崖顶上,是为“山险墙”;也有时在险峻的山岭上人工劈凿成陡立的崖面以作边墙,是为“劈山墙”。辽东镇还有用柞木编制的“木栅墙”,用木板做成的“木板墙”。


第二编 建筑遗存(3)
<b>  长城上为什么要修墙台?</b>
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突出于墙外侧的台子,称为墙台,俗称马面。墙台与城墙本身高度相同,其凸出于墙外部分,三面均砌垛口(雉堞)。墙台的功能与敌台差不多,当敌人逼近城墙、准备登城时,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击来犯之敌。
<b>  雉堞、女墙各是干什么用的?</b>
雉堞又称垛口,是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来瞭望来犯之敌,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女墙又叫“睥睨”,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有的女墙也设有了望孔。
<b>  长城上的障墙有什么用途?</b>
为防止敌人攻上城墙后夺取战台而在城墙上构筑的横隔墙。在战斗中,敌人如登上城墙,不仅可以沿城墙由侧方进攻战台,而且可以用火力侧射战台守兵,战台将陷于敌军、敌火的夹击之中。★因而在战台附近的城墙上,构筑一些高约2—3米的横障墙。障墙一端与雉堞墙相接,另端距宇墙约1米,使能容单人通过。障墙上设有射孔,守兵可据以射击。由于战台皆建于制高点上,与战台联接的一段长城,类似登城梯道,倾斜角度较大。如仅筑一二道障墙,起不到掩护敌火的作用。所以在倾斜地段的长城上,根据倾斜度每隔一定距离筑一障墙,使每个障墙射孔均能实施超越射击,而重叠的若干障墙,可遮蔽战台不受敌侧射火力的射击。显然面对这样的结构布局,攻击的敌人要攻入战台是极其困难的。
<b>  在长城主墙前面构筑战墙有何意义?</b>
战墙多数构筑在长城线上重要部位的主城墙前面40—50米处的有利地形上,有的地方有几道战墙。如北京西北小张家口——西红山——三司一带就有四道战墙。战墙通常是以砖、石为材料,垒砌而成。它能迫使敌人提前展开,在主城墙前方杀伤敌人,使敌人不能轻易接近主城墙;还可以割裂进攻敌人的战斗队形,有利于大量歼灭进攻的敌人。所谓战墙,也可以说是在敌人易于接近的主城墙前方增筑的一道边墙。战墙的规格根据地势情况而定。在较平坦的地段,构筑得较高、较厚,并在墙上构筑雉堞和宇墙。在较为陡峻的地形上,构筑得矮一些,其高度通常为米。战墙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墙面上构筑可供卧、跪、立三种姿势的射孔,射孔是米见方。这三种射击姿势的三排射孔,呈梅花形交错配置,这就能保障在战墙内侧有更多的守卒参加战斗,同时能保障有高、中、低三种火力杀伤敌人,提高火力的密度,增大杀伤效果。由于守御者在战墙之后,大大减少了伤亡程度。为了守卒在作战中能及时向墙外出击与敌人交战,或包抄敌人的后路,战墙上每隔50—100米,预留一个用砖石砌筑的小巷门,或在适当位置将战墙断开,供人员正常进出。战墙断开的结合部,其结构采取前后重叠,重叠的间隙为米,前后战墙重叠的长度为15—20米,在重叠部分的后墙上,每隔3米预留一个射洞,用火力控制结合部的狭缝。从敌方任何角度观察,这种结合部都是处于封闭的。这种建筑技术和作战要求密切配合,为长城防线的积极守御创造了有利条件。
<b>  长城上为什么要建战台?</b>
战台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在加强和构筑蓟镇长城时,创造性地构筑的一种防御工程建筑物。它的位置通常构筑在城墙里边附近有利于作战的制高点上,能居高临下,支援长城线上的作战。在与城墙之间,以战墙连接,掩护战台和突入城墙之敌进行战斗。所以战台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第二梯队的阵地。战台的平面形状呈方形,高度为12米,长度和宽度各为15米。每座战台的断面分作三层。上层构筑米的雉堞墙,供作战射击和值勤巡逻士兵以烟火、灯笼、旗子等报警与相互联络。中层是供守御士卒作战,在四壁构筑炮窗和供箭弩用的射口,能向任何方向和角度实施观察和射击。下层能保障士卒休息、食宿和储存兵器、粮食、饮水和各种作战物资。战台的周围和掩护的障墙相连接,战台的三层之间以及战台与障墙之间的上下进出,均以木竹梯或绳索软梯连通。这表明,战台和城墙、障墙之间在工程配系中既有联系,又能进行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
<b>  什么叫敌楼?</b>
建于城墙上、并突出于城墙外侧用来防御攻城敌人的高台,称为敌楼。北宋时期敌楼是建于马面上、向外悬挑的木构高台,每面一间有二柱或三间四柱;向外三面安装厚木板,开箭窗;上面平铺木椽,做平顶;顶上覆盖厚土以防矢石;有的部位还裹以牛革以防火箭,明长城的敌台,多骑墙而建,做成二至三层、中空、四面开有箭窗,供守城兵士居住和储存粮草、武器。也称为空心敌台。
<b>  戚继光是怎样创修空心敌楼的?</b>
明嘉靖年间,总督翁万达、杨博等曾先后修治宣府、大同一线边墙,并建造烽堠墩台,大大加强了这些地区的防御力量。蓟州某些险要地区的边墙虽然也在嘉靖年间经过一番整修,但是并未筑台;加上边墙修得低薄,日子一长,又大多倾圮,根本无法阻遏游牧部族的武装袭击。谭纶和戚继光对这个问题是非常注意的。从1568年起,他们就向明政府建议改修长城。戚继光在谭纶的积极支持下,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一方面是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墙两面均设垛口,最冲要的地区修筑重墙。另一方面在长城线上筑敌台(也叫空心台),作为边军驻守的坚强堡垒。


第二编 建筑遗存(4)
在旧长城线上,原来是有砖石小台。不过这种小台彼此之间毫无联系,既不能掩蔽兵士,又没有地方储存军火器具,敌军只要登高发矢,台上守军就很难固守,所以这种台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过去修补宣、大一带边墙时,曾有人建议改变那种砖石小台的作法,而在墙上“筑高台,建庐以栖火器”。戚继光参考了这个意见,提出了新的修筑敌台的具体建议:
紧要地区数十步或一百步筑一台,较次要地区一百四、五十步或二百步筑一台,两台呼应,互相配合。根据地形决定修筑的地点和形式。敌台一般高三四丈,周围为十二丈到十七八丈。以巨石或砖筑台基,和边墙一样高,而向边墙外突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向边墙内突出五尺有余;台分三层,中间虚空,四面有箭窗,上层有垛口。每台可驻兵三、五十人,并储备必要的器械、食粮。一台设百总一人,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台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敌军来攻时,即举烽火报警,并登台迎战,铳炮矢石居高临下,使敌军不能近台,即令敌军突入边墙,敌台守军依然可以据台固守,邀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敌台之下,另有驻屯军队,和台上守军配合作战,不令敌军拆墙内犯。士兵平日可在敌台附近屯田,以解决军食问题。
戚继光的建议被明政府采纳了,不过明政府把应修的敌台数目从三千座减到一千多座。自1569年起,戚继光就调配士卒,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1571年全部完工。从此以后,在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今昌平县西)的千里长城防线上,矗立着1017座雄伟的敌台,随着地势,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
<b>  塞的含义是什么?</b>
在我国古代北方经常受到匈奴干扰的险要地段或出入口,筑城设防,以阻塞匈奴袭扰,故称为塞。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平时据以稽查行旅,战时用以防御来犯之敌。有的就设置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塞北、塞外,均指长城以北;塞内则指长城以南。
<b>  长城关隘处为什么要建关城?</b>
关城通常建于关津要隘之处。从地形上说,关城所处位置都控制着内外通路,而且地势险峻,凭险筑关,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它通常选择和构筑在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和敌我必争的高山峻岭之上,深沟峡谷之中,依山傍水的咽喉之地;或构筑在能控制江河海湾的要地,能以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的进攻。关隘上所构筑的关城,是长城防线上起支撑骨干作用的守御要点,是和长城防线在某一地区的安危直接相关的。关隘的关城,能驻扎和部署较多的兵力,储备足够的兵器、粮食和军用物资,直接供应和支援关城所管辖范围内长城线上的防御作战,它又是封锁突破口、保障纵深内控制的兵力反击入侵之敌和堵塞突破口的有力支撑。明代长城防线在九边的各个镇内,这种关城、关塞、关堡等很多,其中著名的关城,如山海关、居庸关和八达岭、雁门关和嘉峪关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b>  秦汉时的城障指的是什么?</b>
城障是长城险要处所修筑的供官兵驻守的小城,一般指秦汉时期沿长城建造的用以阻挡匈奴进犯的小城堡,也作障。《汉书·匈奴传》记载有“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这里所提到的“城障”指的就是这种戍边的小城。近年在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等地发现有4座类似的小城遗址,大小相似、形制相同,平面为正方形,边长约45米,仅一面设门,四角有斜出的墙台。有人认为,城和障是有区别的,城的大小不一,城为军民同住;障则尺寸差别不大,只住官兵。
<b>  什么叫烽火台?</b>
烽火台又称墩台、烽堠、狼烟墩等,体有圆、方数种,圆者上盖圆屋。烽台由来已久,汉代叫做烽燧,多筑于远距城体之外的高山之巅或平川地高亢之处,俯控交通要地,专作瞭望和报警之用。有的烽台和长城支脉相连,在建造上多土石合筑,圆形者下大上小,内侧筑有台阶以通上下。烽台外有的加方形围墙设施,《太白阴经》卷五《烽燧台篇第四十六》云明烽燧“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山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三丈,上阔一丈”。其尺寸和实际调查情况相符,但因台子多毁,设置情况已不清楚。据记载台上小屋以板为之,上覆下栈,屋上置三灶,台上亦置三所。流火绳三条,举烽烟用。台内备旗、鼓、弩、炮石、垒木、水瓮、乾粮、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羊粪等,每烽六人,五人值班,一人传递文书符牒。有的烽台基制和敌台基本相同,一般下部以石为基,有门。上部以砖为台体,中空,周设箭窗,这种烽台可上可下。台顶可以举烽火,或派遣付堠到敌区寻探消息,迂警回报,古北口卧虎山西编号29的烽火台,位于山顶,西北和墙体相接,平面为圆形,东西开门,门为圆拱形,门前有高米宽米的墙体,显然是进入烽火台的踏道。门为青砖砌筑,拱券式,高米,宽米,进门后为深2米、宽1米的拱券洞,成直角南拐,有台阶八层可达台顶。台子为圆形,下部用毛石砌起,高米,再上为高米的砖墙,通高米。台顶直径米,周围砖砌高米的短墙,台西南有一宽约1米的门道可通向城墙体,短墙上布满了望孔,今存12个,孔长30厘米、宽20厘米。烽火台往往数个相连,在险要高山之巅,用信号构成了一个为防御体系服务的联络网。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编 建筑遗存(5)
<b>  “狼烟”的来历是怎样的?</b>
要知道“狼烟”的确切含义,先须对烽烟有一简单了解。烽烟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系统中的一项重大发明。用以传报警情,是军中之耳目,备受军事家的重视。烽烟最早见于史传的时间,在西周就有周幽王为博宠姬褒姒嫣然一笑,而不惜烽火戏诸侯。
首次提到狼粪用于烽烟这一观点的是唐代段成式,他在《酉阳杂俎》中写道:“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宋人陆佃沿袭此说并加以发挥,其著《埤雅.释兽.狼》中就记有:“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或谓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直上,可见自唐以后,狼粪用于烽烟这一观点传承有自。
狼粪用于烽烟也确实见于唐宋时有关传世典籍。杜佑《通经总要》前卷5都载有燃放烽烟之薪中,除蒿艾、苇条、茎叶、牛羊粪、草之外,还有“狼粪”夹杂其中。据此,有人就认为“狼烟”即取狼粪所燃之烽烟。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第一,说狼烟为取“狼粪”所燃放烽烟之薪,用的最多的还是蒿艾、苇条、茎叶、牛羊粪和草,“狼粪”仅是其中之一,以取狼粪所燃之烽烟作为“狼烟”,有以偏概全之感。第二,就唐代置烽、施烽的历史实际推断,也不会有“狼烟”为专取狼粪所燃之烽烟这一情况出现。有关唐代置烽的情况,《武经总要》有:“唐法:凡边城候望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岗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唐代不仅在边关要津置烽燧,也在内地置燧。盛唐时,自安远门西尽唐境约1000公里,如按《武经总要》所载,平均30公里置一烽,则唐代在西北的烽火台,就有300多座,而在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中所见唐代敦煌一地的烽火台就达16座之多,那么唐代在西北的烽火台要远远超过400座。按《烽式》规定,每日早晚烽火台放烟一炬报平安,有警烟一昼夜须行1000公里。从西域发起的烽烟最多五六天即可报到万里之外的长安王廷。如果按古烽火用狼粪的说法,哪里找来数量难以估算的狼粪用于燃放烽烟呢?史书也未见烽火台侧近有养狼取粪的记载。烽烟之薪更多取的是羊马粪,可从羊马城中取,至于蒿艾、苇条、茎叶、草之类则为本地所产,每到秋季只须差烽子戍卒去采集即可。
这样看来,足可证明“狼烟”说成取狼粪所燃之烽烟是缺乏依据的。
<b>  长城工程施工作业的指导原则是什么?</b>
长城的构筑,首先是从战略上按照王朝中央的国防方针和完成战略、战役任务的要求,选定长城的大体位置。其次再从战术上根据敌情、地形条件,选定各防御要点和将这些要点连接起来的墙、壕的具体位置,进而展开施工。当时对工程的作业的指导原则是“因地形,用险制塞”。历代修筑长城选址取决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制约于一定地理环境,选择山与海、山与河、山与山之间的地形地貌构筑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险阻敌,既可克敌制胜,又可节省物力人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齐国以黄海、泰山、黄河险阻,构筑了齐长城;秦汉在高阙、阴山、大青山等险阻修筑了东至辽东的秦汉长城;明代利用渤海、燕山修筑了蓟镇长城,设置了“两京锁钥”的山海关,在千里河西走廊,在银光闪耀的祁连雪峰与黑山之间,修建了河西重镇嘉峪关,明代还利用燕山与 蒙古高原、太行山、恒山相连又相错的山势,构筑外长城和内长城,安置了内三关与外三关,在山西偏关,宁夏银川、甘肃景泰等地与黄河相交,利用黄河与贺兰山、祁连山之间的险要地形修筑长城,这样利用的河、海、天然险阻选址的例子在长城修建中比比皆是。
<b>  当年修建长城的材料是怎么运上山的?</b>
根据记载,当时搬运材料上山的办法大约有三种:一是人力搬运,用人背、肩扛、筐挑、扛子抬,有的还采用把人排成队,依次传递的方法。二是简单的机具运输,如小车推、滚木、撬棍或山上安装绞盘把巨大石块绞上去,在深沟峡谷运送材料还采用了“飞筐走索”的办法,把砖瓦石灰装在筐里从两岸拉固的绳索上滑溜过去。三是利用动物运输,传说古人曾用善于爬山的毛驴、山羊等,毛驴驮砖、山羊角系砖,以代替人力运输。
<b>  古时修筑长城的主要劳力是什么人?</b>
★长城修建工程中的劳力来源,大约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服役的士卒,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如秦始皇时修筑的长城即是大将军蒙恬在打退匈奴之后,以三十万大军戍防并修筑的。二是征调的民夫,这是修筑长城的重要力量。各个朝代修筑长城都大量强征民夫,据史载,每次修筑长城征调十万、数十万,甚至百余万劳力的情况屡见不鲜。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在秦汉时候,有一种刑罚叫做“城旦”,就是罚去修长城的人。此刑甚为苛酷:白天要轮流巡守,夜间才让筑城。刑期4年。四是巧立许多名目,强迫劳动人民修筑长城。
<b>  修筑长城的经费主要来自何处?</b>
长城工程修筑经费主要靠封建政府的财政拨给,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代修筑长城的目的及当时客观形势不同,对长城工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财政投入多少各个朝代各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并且兴建时期常根据形势而有变动。秦汉时期是万里长城工程兴建的高峰,因而这一时期长城工程经费的需求很大,尤其秦和西汉前期更为突出。当时长城工程经费所依靠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田租(土地税)和口赋(人口税)。秦时税率较重,田租为什一之税,汉时税率比秦代有所减轻。汉初为筹措国家财政经费还税及人身,每人到3岁时开征口赋,后又调整为7岁,税率20—30钱。此外尚有算赋,即对15~56岁的成人课税,初为每人120钱,后因人口增加,税钱有所减少。这些都是成为长城经费的主要来源。除田租、口赋外还有户赋、关税、算缗钱以及牲畜税等,特别在汉武帝时期,对外用兵,为筹措军费、修筑长城、加强边防经费,还实行了盐、铁、酒类专卖政策,以便增加政府收入。后来由于战争旷日持久,财政消耗极大,正常收入已不足以支付使用,统治者又采取卖官鬻爵、入钱赎罪等非常性收入措施。以至西汉后期至东汉年间,社会经济衰败,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秦汉以后各朝修筑长城工程的经费,也主要来自田租和户税,直到明代,始增田赋加派,即在正赋正额之外再加征一部分。加派始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其后加派逐步加剧。在军费上所加的赋税日益庞大,至明末边饷加派高达900万两,使农民再也无法承受,加速社会经济破产。长城工程主要用于军备,构成国家强大的屏障工程体系。但由于工程浩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


第二编 建筑遗存(6)
<b>  楚长城遗址现有状况怎样?</b>
楚长城是依地形修筑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关城,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楚长城与以后的秦、汉、明时期的长城相比,比较原始、单调,但已具备了强大的防御功能。楚长城有以下几个特征:
楚长城系列建筑中以关城为主体工程。楚长城的关城数量巨大,仅南召县境内就有120多座,因而《水经注》称“故号此城为万城”。这可能是因为历史上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此地夏商之前三苗人遗留有数量颇多的防御华夏集团的古城堡,便加以借用,再增加一些连结工程,便形成了以关城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楚长城的关城规模不等,大体上可分为大城、中城、小城三类。大城均集中在要道处,中小城多作为卫星城,分布在高、险、隐处,不同的寨城应是驻军数量不等或军事长官级别不同所致。楚长城以大量相连结的关城形成多层城防,为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修长城所效仿。但楚长城的连结工程相对薄弱,较之秦、汉、明长城远不能相比,这正是楚长城相对落后的地方,而这一落后正是历史久远所造成的。但关城是屯兵警哨之所,为长城所必备,所以直到后来的秦、汉、明长城,也都继承和大量采用了修筑关城的形式。楚长城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楚长城的大部分地段分布在南阳盆地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伏牛山绵延千里沿线上,主峰蛤蟆石高米,汉水的支流白河、鸦河、湍河等都发源于此。这条山脉既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是楚国与北方诸侯国的边境线。楚长城沿伏牛山脉依山势而筑,在古道隘口处筑关城、修边墙、设关门,以备屯兵打仗;在高山险阻和江河为堑难以通行的地段,不再修筑长城设施,省了许多工料,以能够达到防御目的为度,充分体现了“用险制塞”的原则。这些建在险关要塞上的长城,顺山脊十余里或数十里蜿蜒曲折,峰巅上的寨城依稀可见。
楚长城的石城墙均为干垒石建筑。《括地志》称楚长城“无土之处,垒石以固”,是与其遗迹完全吻合的。楚长城的建筑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无土用石。现在发现的几处土筑墙城段,是因为无石才用土的,如南召县野牛岭城段等,有的还是土石并用,现在土筑墙基本上是残留的痕迹,土石并用城墙还留有一定高度。城墙石块大小配合得体,并根据地形的凹凸变化,有平垒、斜垒、斜立垒、立垒等不同砌筑形式,石与石之间没有任何刮缝之物。城墙断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构造,使其稳固,不易倒塌。较大的城墙里外砌石,中间填入碎石与土的混合物,夯实以后颇为坚固,也使上部城道平坦易行。墙内每隔一定距离或在城门等重要部位砌有登城台阶,与墙内道路相通,交通颇为便利,然而对城外是全封闭的,除森严防守的城门外,外部的人难以入城。楚长城以干垒石筑墙,在火药没有作为武器使用之前的冷兵器时代,石块也可能起了补充箭矢不足的作用。
楚长城大体是方形的。史籍对楚长城多称方城。这可能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上边已经说明,楚长城的总体轮廓近于方形,同时从楚长城的许多座关城遗址形态看,也基本是方形或长方形,有些关城因受地势限制会出现一些不规则变化,但修建者还是刻意按照方形的模式建造的。这大概是因为古时人们崇信“天圆地方”的说法,因而在各种建筑物中注入了“方”的观念,如房屋、城池等基本都是方形的。
<b>  齐长城建筑结构有哪些特点?</b>
齐长城西起平阴、钜防,东经长清,沿泰山北麓入泰安、历城、莱芜、章邱、博山、沂源、临朐、沂水,越大岘山,过莒、五莲、诸城、胶南诸县直达海滨。全长500多公里。
从现存于莱芜、泰山等地的遗迹来看,齐长城的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凡高崖陡壁难以攀登处,仅用石块砌筑起宽2米左右的矮石墙或干脆借助山势不设城,每遇沟壑,则用巨石构筑,宽近7米,石块多系毛石,未加工成条石或方石,未用灰浆凝固,但结构十分讲究。一般地段,则为土石结合。其基础由粗加工的大小石块砌成,宽达8米至12米。上面夯土起筑,每层厚约10至15厘米,整齐划一,层次分明,夯窝均匀,清晰可辨。土里曾掺有盐水。有些地段的城墙,有腐朽木头痕迹,可能当年在墙中间有圆木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整个齐长城,南面陡峭,北面平缓。北坡每隔5米到10米置乱石一堆,大者如磨盘,小者若米碓,是当年为守城御敌所备之擂石。
<b>  战国秦、赵、燕三国北部长城建筑结构是怎样的?</b>
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规模、构筑方法及防御设施等,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共同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在构筑方法上,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取土夯筑,或采石砌筑,或利用天然障碍稍加修整。其二,在地形选择上,都是尽可能利用山、河。其三,在防御设施上,都筑有烽台、障城,特别在交通要道及易于接近的地段,建造的规模都较大。其四,依托长城的墙体防御作战,对小部队可以起到防止其袭扰的作用,用以保护长城内的居民;对大的骑兵集团,则主要起障碍作用,以阻滞敌骑兵集团的长驱直入,用以争取时间,集中和机动兵力,将来犯之敌歼灭于边境地区。
书包网 www.61k.com

第二编 建筑遗存(7)
<b>  魏国长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b>
战国时期的魏国长城从渭南到韩城之间,如今尚有两个相距很近的长城和两个烽火台的遗迹,这两道长城位于韩城县县城南15公里处,西达济川,东到黄河边。
长城内外分为两处,当地人称北面为外长城,南面为内长城,两城相距160米。城墙已塌落,残存高度只有4米左右,底部最宽为19米。内长城往南约270米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的平面为方形,每边长为7米,台高约10米,上下收分很大。从烽火台底部到中间的木角梁头的高度约有米。
长城城墙和烽火台全部用夯土筑成,历经两千多年,夯层还非常清楚。夯层厚度为7—8厘米。
<b>  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哪里保存的最好?</b>
秦始皇万里长城建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210年,多少世纪以来,这道延绵万余里的古长城饱受北方严酷气候的侵袭,大都已经湮灭无闻或破败不堪。近年国家文物局计划拨巨款对内蒙古西部的一段秦长城进行维修。这是中国首次对秦长城进行部分维修。该工程从1999年春开始,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总计维修好断墙300多米,砌筑石料1万立方米。这段秦长城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个名叫小奈太的阴山深处,它是保存至今最好的一段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
这段长城全用石块砌筑而成,长200多公里,高米,底宽米,顶宽米,大约平均每隔1公里就筑有一个烽火台,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近几年地震的破坏,使这段长城多处残破和坍塌。在今后的几年里国家有关部门还将继续对此段长城进行维修,并有选择地对其烽火台、屯兵城堡和哨所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进一步了解秦长城的构造及其当年建造时的人文历史情况。地方有关部门也期望在维修之后,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b>  秦汉长城的组成及构筑有何特点?</b>
城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把阻止、据守及掩蔽等功能集中于一体的线式防御工程建筑物。它越山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蜿蜒绵亘于秦、汉北部的边防线上。由于敌情、地形和任务等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各地段的构筑情况也大不相同。
在骑兵便于机动、进攻的主要防御地段,墙体一般较厚、较高,顶部稍宽,能容战士在城墙上机动和战斗,并筑有较密的敌台。
骑兵机动困难的山地或有天然障碍、不便敌军展开大量兵力进攻的次要防御地段,墙体一般较窄、较矮,城墙顶部极窄,战士不能在顶部机动或战斗,城墙本身仅起障碍及屏蔽作用。
汉西河长城玉门关及今安西县一带的城墙,所用材料比较特别,是用流沙、碎石及芦苇或红柳枝筑成的。主要原因是此处全系流沙小石子,但却适宜红柳生长。附近水泊一带,还盛产芦苇,用这些植物和沙石筑墙,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它的修筑方法,从现存实物遗迹看,是在沙漠中选定了墙体位置以后,先挖一不深的基础槽,内铺芦苇或红柳枝,然后铺一层沙粒石子,在此之上,再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如此层层上铺,高达数米。每层芦苇或红柳枝,平均厚度为4—5厘米,沙粒石子厚度为20厘米。层层压实之后,不易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已粘结一起,经过碱性盐卤渗透后,芦苇不易腐烂,墙体相当坚固,而且柳枝及芦苇等可以承受较大拉力,可防止城墙在风力作用下裂缝。因而迄今仍屹立于沙漠之中,气势雄伟,极为壮观。
城墙修在山地陡坡时,坡下外侧一面,垒石较高,坡上内侧一面,则垒石较低,有时甚至没有。在陡峭崖壁处,往往利用崖壁作墙体,稍加修筑而成。在两山夹峙的山口,则采用土石混合构筑。
城墙修筑在深山密林、山脊北侧或戈壁滩上时,也有以壕为主、以墙为辅的样式,如河北围场西北的一段长城,当地称之为“长壕”或“万里长壕”,均为低于地面的壕沟,仅在壕沟南岸,以挖壕之土或采石堆积成墙。壕宽一般为5—8米,深1米以上,墙高1米以上,壕墙总宽在10—12米左右。修筑在河岸、森林边缘或地势险峻等地区的城墙,有的也用木栅或鹿砦,即汉元帝时郎中侯应所说的“木柴僵落”。但这种墙体极易朽坏,现在已无遗迹可寻。
<b>  金界壕的组成结构情况是怎样的?</b>
界壕由濠沟、主墙(堤)、副墙(堤)、边堡、壕堡组成。以壕和主墙为防御战斗的主体,城堡和边堡是防守士兵屯住的地方。
濠沟和主墙,是界壕的主要部分。在主墙外面有长方形深沟,主墙的宽为8—10米,高为6—8米。它的顶部平坦,向敌的一方筑有女墙,主墙用黄土夯筑,但在沙地、山谷和石头多的地方,则用石块包砌,以增大厚度。
濠沟的深约为4—5米,由濠沟底部到顶部就有11—12米,相当于一般城墙的高度。壕沟是骑兵的主要障碍。
在主墙上构筑有女墙、马面、瓮门等设施。
马面(敌台),在主墙上每隔130—150米即构筑一个马面,它比主墙稍高,突出部分的宽为10—12米,长约为12—15米。在马面顶上盖有板屋,是守卫人员休息的地方。马面的作用是增强主墙的稳定性,并能居高临下掩护主堤,使敌不易接近。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编 建筑遗存(8)
瓮门设在接近濠堡的主墙旁,在壕主墙上留一门,外面筑有拐尺形土台,左侧留出仅能容一人通行的小门。从外表看,它与马面形状完全一样,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不会发现有瓮门。这门平时供打柴和修理壕壁人员出入;在利用副墙作战的守兵撤回时,就可迅速闭塞起来。
副墙(堤):副墙是在主墙和壕沟外两个马面之间与壕的主墙成平行而构筑的。副墙的宽约5米,高约1米多。副墙也挖有濠沟,但比主墙前的壕沟较浅。副墙的作用,一是利用它进行战斗,可提高主墙的防御力,因为这种副墙并不妨碍主墙的射击,一种是防护作用,防止风沙积雪淹没主壕沟。
壕堡:壕堡是设置在主墙内侧的方形城堡。中央设有门,还筑有瓮城。在靠近主墙的堡墙两侧各开一个小门,以便迅速登城。堡墙周长约100米,高度和宽度与主墙相同。堡内筑有营房屯住守兵。壕堡的位置多在谷口或重要道路附近,堡与堡的距离远近不等,随着地势的险要而变迁,大约近的壕堡间相距约3—7公里,远的约有7—11公里。这样,接近的壕堡在发生情况时,就便于策应和支援。
边堡:是离开界壕的小型城堡,用来控制道路干线。如内蒙古巴林左旗庞家湾的边堡,每边长约220米,墙高3米多,墙厚约5米多。墙外有濠沟,堡内有营房,堡墙上构筑有女墙。
<b>  明长城修建时共分几个等级?</b>
根据已发现的明代关于修建长城的石刻碑文记载,明长城大致是按三个等级建造的。一等长城多修在要塞部位,一般以方条石为基座,墙身内外两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墙心填以灰土或毛石砌体,上部的垛口和女墙一律用砖砌出;墙顶也用砖铺墁,以供人马行走。二等长城墙身外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内部用毛石砌体,内侧表面做虎皮石墙面,并用白灰勾缝,垛口及女墙全部用砖砌筑,墙顶也用砖铺墁。三等长城多就地取材,一般用条石砌筑,内外两侧表面均做虎皮石墙面,墙的厚度、断面尺寸,墙顶上部的做法均根据防御需要和地形条件而定。
<b>  大岭寨明代长城砖窑结构如何?</b>
明代修建长城时,所需砖、石、灰等建筑材料均为就地开采或烧制。据调查,在长城沿线许多村庄都了解到有砖窑、灰窑遗址。如河北迁安市清泉村、大龙庙村以及迁西县董家口村、西城峪村及大岭寨村,均有发现。在这些窑址中以迁西县大岭寨长城砖窑最为著名,它的发掘、清理在学术界引起了关注。此砖窑位于迁西县龙辛庄乡大岭寨村河西台地上。砖窑坐西向东,由前室、窑门、风道、火膛、窑床及窑墙六部分组成,各部分保存较好。
前室平面为长方形,长米,宽米,两侧为对称的两道挡风墙,墙长1米,宽米,高米。均用城砖采用平放上下压缝的方法砌成。
窑门:顶部为半圆形的拱券,两侧门墙各砌砖5层,采用平放上下压缝的方法砌成,高米,宽米。门内采用单层砖横式平放法砌入柴孔和望火孔。入柴孔和望火孔与风道置于一条垂直线上,入柴孔与上部的望火孔和下部的风道各用一块城砖隔开。
风道:位于前室及窑门的下部,用砖坯竖式平放砌成,长米,宽米,深米。
火膛:置于窑门与窑床之间,平面呈橄榄形,左右长米,前后长6米,底面略低于风道底面,为厚约米的红色烧土。
窑床:置于火膛之后,呈新月形,床面高出火膛底面米,靠近火膛一侧为一道弧形床墙,墙长米,由七层砖坯横式平放上压缝砌成。床内为自然床面。
窑墙:与窑门连为一体,平面呈椭圆形,将火膛、窑床围在其内,左右直径米,前后直径米,墙高米,全部用砖坯砌成。底数第十一层采用横式竖放的方法砌成,其余十五层均为横式平放上下压缝的方法砌成,整个窑墙内壁平整光滑。
大岭寨砖窑出土了一批烧制的长城砖,尺寸为长41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有不带文字和带文字两种,其中文字砖为“左三”两字。大岭寨明长城砖窑的发现和清理,为人们研究长城砖的烧制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b>  老龙头入海石城是怎么修筑的?</b>
老龙头入海石城是明万里长城唯一建筑在大海中的一段。民间有种说法:入海石城的城基是由无数反扣的大铁锅构筑的。这种说法源于康熙帝所写的老龙头《澄海楼序》一文。文中说:入海石城“城基皆以铁釜为基,过其下者覆釜历历在目”。这个说法不足信,因为至今从没有发现过一口铁锅以至残片。据实测,原来入海石城长为米,宽米,入海顶端为桥墩状梯形布局。城基巨石的建筑是采用了古代的银锭铁榫的工艺作法,就是在每块重2—3吨的巨大的条石前后左右上下分别凿出榫或卯,让榫与卯互相连结,再在榫与卯的连接处浇灌一种用白矾、松香、铁末加热的拉结剂,最后在巨石之间再用纯白灰浆灌注。1987年重修后的入海石城又恢复了宏伟的旧观,气势磅礴地屹立在海中,世上绝无仅有,堪称“长城之最”。
<b>  长城带横跨的省份有哪些?</b>
以雄峙中国的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天的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它的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几千公里。
书包网 www.61k.com

第二编 建筑遗存(9)
<b>  燕山山脉历史上修过哪些长城?</b>
燕山山脉位于河北省北部至辽宁省西部,处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和阴山相互交汇的部位。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界山。历史上长城的修筑,利用了这条自然分界的山地。最早在燕山山脉上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这条长城经张家口附近、赤城、围场、赤峰和阜新附近蜿蜒伸展入辽东丘陵,秦汉时期也大体沿袭此线,循燕山山脉北坡走向。南北朝时期,北魏在燕山山脉的长城西段向北推移到张北至独石口一线。明代长城在继承前朝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增修加固。东段沿燕山山脉南坡至延庆、密云、迁西、山海关、又从山海关向西沿辽西走廊与燕山山脉边缘,至阜新一带进入东北平原,这段长城是明长城中最险要的一段,成为拱卫京师、维系京师安危的重要屏障。
<b>  太行山脉修的长城有哪些?</b>
太行山脉,山高谷狭,雄关据险,是北京、开封、邯郸的西部屏障,许多关隘是山西高原通往华北平原的主要通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战国直至清朝烽火未断,干戈未息。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互相防御,在太行山地区筑长城。赵为防御秦、魏,在今邯郸地区沿漳河北岸筑漳滏长城,又称赵南界长城;在今河北蔚县南,经飞狐口(飞狐陉)、雁门关至宁武关筑赵西北界长城;燕国在今河北易县西南,沿易水北岸经徐水、雄县至大城县西南筑易水长城,又称燕南界长城。中山国为防御赵、晋在今山西与河北地带,纵贯恒山,接太行山南下,经过龙泉关、倒马关、井陉关、娘子关、固关,至邢台修筑长城。北齐自今大同西南,经平型关至居庸关修长城。明长城则从居庸关沿太行山,经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平型关,再沿恒山,经雁门、宁武,偏关为外三关,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以确保京都的安全。
<b>  五台山的长城有哪些?</b>
战国时期,中山长城自北纵贯恒山,经五台山西北的平型关,沿太行山南下,经过龙泉关、倒马关、井陉关、娘子关、固关到达刑台黄泽关以南。明代长城即九镇之一的太原镇长城区域西起保德、河曲、偏关、宁武,沿恒山东去,经雁门关、穿越五台山、平型关、太行山、经龙泉关、固关到达黄榆岭。
<b>  泰山上的长城是谁修的?</b>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西起东平湖东岸,东至淄博市西南与鲁山相接,是战国时期齐国与楚国的界山。公元前340年—前302年间,南方的楚国吞并汶水、泗水及其以东诸侯小国,领域与齐国接邻。齐宣王为防楚北进,大兴工役,沿今山东中部的山地修建了一条长千余里的长城。根据史志所载和现存遗迹推断:这条长城西起今山东平阴县东北济水之滨,向东北进入泰山,乘山岭经泰安西北,循莱芜市北与章丘县交界山岭,逶迤抵达临朐县与沂水县交界的大岘山巅的穆陵关。此处地势险要,人称“齐南天险”,系古今交通咽喉。长城过穆陵关后经五莲县北,沿诸城、胶南两县的齐城山,最后止于海边。
<b>  阴山山脉修筑过的长城有哪些?</b>
阴山山脉在内蒙古高原上拔地而起,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北方少数民族争夺、占据并作为进攻中原的基地。由于南坡陡峭,许多隘口就成为内蒙古高原越过阴山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位于狼山的古代军事重镇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就是因阴山山脉的西段狼山与乌拉山之间中断,形成一个缺口,“望若门阙”而得名。门阙宽100~200米,纵深长约30公里,两侧断崖峭壁。战国时期,越国打败林胡、楼烦后,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筑赵北界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大青山、乌拉山、狼山南麓至高阙。秦始皇万里长城,即是将秦、赵、燕北长城连接加固,增筑而成。汉长城,在此段基本沿袭了秦始皇长城,加筑塞外受降城、光禄塞列城和武帝外长城。南北朝时期,公元423年北魏明元帝沿阴山山脉南麓东自赤城(今河北赤城),西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筑长城。
<b>  黄土高原上修建过哪些长城?</b>
战国时期,公元前271年秦昭王在黄土高原上沿自然地势,自今甘肃岷县向东北穿越黄土高原,经临洮、渭源、陇西、靖宁,越过六盘山,经固原、环县、吴旗、横山、榆林、神木,东去黄河西岸修筑长城,称战国秦北长城,抵御胡人。秦与魏在黄河西岸先后修建长城。公元前408年,秦简公自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起,向北越渭河,大体沿洛河西岸,止于黄龙山南麓筑长城,称战国秦东长城。魏从华县朝阳洞向北,越渭河,大致沿洛河东岸向北,经澄城、韩城止于黄河西岸筑长城,称战国魏西长城。明代长城自恒山向西,翻越吕梁山,向西南蜿蜒于黄土高原之上,形成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文化景观。
<b>  秦始皇长城是怎么跨越六盘山的?</b>
六盘山,又叫陇山,山脉大致为西北至东南走向,总长近250公里。西起于宁夏海原县境,东南抵渭河峡谷。在行政区划上,六盘山大部分属宁夏固原地区,少部分属甘肃平凉、天水两地区和陕西宝鸡地区。六盘山的主体,由两列近似平行的山脉所构成,东侧的一列为黄峁山、瓦梁亭山等,长约70余公里,平均高度2200米,山坡陡峭,多深沟峡谷;西侧的一列是六盘山的主脉,为西峰岭、香炉山、米缸山、大雪山、关山等,长约140多公里,平均高度在2700米以上。海原西部和南部的西华山、南华山、月亮山,是六盘山的西北延伸的支脉,高度都在海拔2600米以上。在六盘山主脉同这些支脉的交接地带之间,有一段较为开阔的覆盖有黄土的谷地。发源于六盘山的葫芦河就流经此地。秦始皇万里长城,起于甘肃临洮,由西南而来,沿葫芦河插入六盘山中,又由将台堡沿葫芦河支流转向南,最后盘山而去,越过六盘山而进入宽阔平坦的陇东黄土高原,离六盘山向东偏南方向蜿蜒而去。这种横切一个大山脉而贯东西的情况,在长城的修筑中是很少见的。如果能到实地去看一看,你会被古人选择长城横越六盘山路径之妙而折服。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二编 建筑遗存(10)
<b>  长城在蒙古高原是怎么分布的?</b>
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战国赵北界长城沿阴山山脉南麓,蜿蜒于蒙古高原上。赵北长城东起张北经集宁、呼和浩特、固阳、五原至于高阙(今杭锦后旗)。燕北界长城则西起张家口以南的怀来县经围场、赤峰直达辽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匈奴,将秦、赵北界长城,燕界长城连接起来,修缮、加固、增筑,形成的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大部分构筑在内蒙古高原之上。西汉时期,汉武帝在秦始皇长城的基础上,于今内蒙古高原上又增筑了著名的“河西长城”和“武帝外长城”。河西长城东起今甘肃永登,经永昌、张掖、酒泉直至玉门以西罗布泊一带。“武帝外城”,东起呼和浩特市以北的百灵庙西南,向西大约沿北纬42°线,于东经105°30′~106°之间进入蒙古国境内,又于东经102°30′进入内蒙古境内,至东经102°20′处额济纳旗苏古诺尔湖东北,与“居延塞”相接,沿林肯河和额济纳河(今弱水),经金塔达酒泉,与河西长城相接。金代高原上筑“兀术边墙”(又称金源边堡或明昌归城)东起今呼伦贝尔高原额尔古纳左旗(根河南岸),向西至额尔古纳河南岸,经满洲里市北,穿越俄罗斯,再向西进入蒙古国境内,经乌勒吉河之间,直达肯特山南麓。明代长城南移,多沿内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带修筑。
<b>  内蒙古长城“三冠”指的是什么?</b>
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东西南北纵横走向分布着许多道起伏连绵雄伟的长城,这些长城的修筑对于遏制当时战争的扩大,保护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和安全,都起到过重要作用。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通过多年研究和考察,把内蒙古长城的特点概括为“三冠”:一冠,历史悠久。据史载,从春秋战国至明代修筑长城的“全盛时期”的两千多年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在内蒙古修筑长城,这是全国其它省、市、区不能比拟的。二冠,修筑长城朝代多。除春秋周代南仲城遗迹正在探寻之中外,战国时代的赵、魏、秦、燕长城遗迹均可寻到,秦、汉、北魏、北齐、隋、辽、金、明各代长城的遗迹也都有保存,这也是其它省、市、区没有的。三冠,长城里程长。内蒙古境内的长城有3万多里,约占全国长城长度的1/3,居全国16个省、市区之首。
<b>  汉江流域最早修筑的长城是哪道?</b>
汉江流域在春秋战国时代,东部为楚国,为防御较强大的诸侯邻国秦、晋、齐、韩、魏等的进攻,最早修筑了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称作“方城”。楚长城的位置,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致可知:自今河南邓州市东北起,沿内乡、镇平县交界北行,至南召县西北,折向东行,沿伏牛山而东至叶县西南境,再转向东南,连接泌阳县之中阳山而终。最近在河南南召县与内乡、鲁山、方城三县交界地带的山峰上发现有100多公里的楚长城遗址,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
<b>  黄河流域分布的长城主要有哪些?</b>
★黄河流域也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匈奴等,在奴隶主贵族驱使下,经常南下掠扰燕、赵、秦等诸侯国,抢夺牲畜和人口。为防止东胡、匈奴南掠,这三个诸侯国在他们的北方都修筑了长城。为了互相防御,中山、齐、楚,燕、晋、赵、魏、秦各诸侯国,在他们的边界上,也先后修筑了长城,大多修筑在黄河流域。中山国为防御西南赵、晋强邻的侵犯,一方面与其东北邻国齐、燕联合,一方面在其西南部与赵、晋交界地域黄河中游,今河北与山西交界地区,修筑了中山长城。齐国为防御楚国在黄河下游,今山东黄河东岸平阴至胶南修筑齐长城。魏为了防御秦和西戎,在黄河中游,自华山向北沿黄河西岸向北修筑河西长城(即黄河西岸的长城);在魏境的东南,黄河中游,自今河南北部武阳(原阳县西北)向南跨越黄河,经今郑州市东南,至密县,修筑了东南界长城,或称魏河南长城。秦昭王为防匈奴,在黄河上游银川平原与黄河中游陕晋峡谷之间的黄土高原上,自今天甘肃岷县,经临洮、兰州沿黄河南岸东行至宁夏的固原,再经甘肃的环县、陕西的富县、延安、绥德、榆林、神木直达黄河西岸修筑秦西北长城;在今陕西省华山北麓,向北过渭河,沿路河北上至白水县以北的黄龙山南麓,修筑秦东界长城。赵为防东胡、林胡西起高阙沿黄河上游河套平原及前套平原北缘,即狼山、大青山南麓向东,直至今河北省张北县,修筑赵北界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北方匈奴,连接、加固秦、赵、燕诸侯修筑的北长城,增筑新长城。另一方面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拆毁各诸侯国所筑南界长城。汉时除加筑河西长城和汉武帝长城之外,在黄河流域长城与秦相同。明代长城北移,在山西西北和陕西东北偏关、河曲跨越黄河,在黄土高原上,西南行经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向西北行经宁夏盐池、银川过黄河,沿贺兰山南行,经枣园堡沿黄河北岸西行,经中卫、景泰、灵武、张掖、酒泉,至嘉峪关。
<b>  甘肃境内历史上都修过什么长城?</b>
甘肃境内的长城分布广泛,年代久远,蔚为大观。
甘肃境内战国时期的秦长城,如今尚有残迹。公元前279年,秦国“筑长城以拒胡”,自临洮县北15公里墩向东,修筑长城,经甘肃渭源、陇西、静宁,宁夏固原,甘肃镇原、华池等,入陕西吴旗县,全长80公里,遗迹现在仍能看到。其中的陇东秦长城,由宁夏彭阳入甘肃镇原,取向东北,经白草山、环县、华池等,入陕西吴旗县境,在陇东段总长160公里。如今白草山至米岔原、营盘山至城梁盖等几段保存较好。静宁县境的秦长城长60公里,残迹可觅。通渭县境的秦长城,在四落坪至岔口下段保存较好,蜿蜓起伏,可见墩台遗迹。陇西县境北部的秦长城遗迹较清晰,多坍成土垄状。临洮城北15公里洮河西岸的三十里墩,向南经傅家北坪、万长岭、长城岭等地,大部分地段残迹清晰,尤以万长岭至长城岭一段保存最好,恰似一条巨龙,越岭跨沟,气势壮阔。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二编 建筑遗存(11)
甘肃境内的汉长城,建于汉武帝时,为防御匈奴,“汉始筑令居塞以西”,即指修河西地区汉长城。现存遗迹主要有两条:一条东起居延,沿黑河向西南行,经金塔入高台,这条干线的另一段自金塔县境入玉门市境,经安西、敦煌,至玉门关以西榆树泉止;另一条由永登河口起,沿庄浪河向北,又以古浪、山丹、高台、酒泉等,在金塔与前一条衔接。甘肃永登的汉长城以汪家湾一段保存较好。山丹县境内的汉长城遗迹较清晰,全长公里。玉门市境花海乡至安西县界桥湾的汉长城全长110公里,现存遗迹70公里。安西县境中部的汉长城现存遗迹143公里。敦煌的汉长城以芦苇、红柳、胡杨和罗布麻等夹砂砾层层夯筑,残垣如今最高达4米左右,沿线曾出土简牍、毛笔、石砚等文物。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建于明中叶,由嘉峪关起,主干线向东,再沿黑河东岸穿越高台、张掖、永昌,到开威黄羊镇分为两条:一条向东南,经景泰、靖远,进入宁夏;另一条过乌鞘岭,经兰州、靖远,进入宁夏。甘肃明长城不少遗迹保存尚好。兰州西固的明长城今存三段,总长120米。永靖北部的明长城遗迹断续长12公里。景泰、古浪、武威、民勤、永昌等县都有明长城遗迹。山丹的明长城全长93公里,是河西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最有名的是嘉峪关,它是明万里长城西端点。关城建于1372年,于1395年重修。占地面积33500平方米,三城楼东西连成一线。城外有城,重关重城,成并守之势,如今是中外游客观光的名胜之地。
<b>  明蓟镇长城关口设置有哪些特点?</b>
根据有关记载,明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口有300余座,还有一些无名小口,实际数字要大得多。关门多选择在古今通衢大道上,而且多和关城相连,如山海关建在华北平原通往东北的咽喉之地,喜峰口建在古松亭路路口,古北口是辽的南京和中京以及元大都和上都的要陉,居庸关古为夏口,是明都通往山后要路,紫荆关为太行锁钥,这些大关口历来为兵家争夺要地。选河口之地建关是明长城特点之一,300余座大小关口中大部分都是在河口之处建关,这是因为北人犯边多沿河道上下,如墙子路口、曹家路口、义院口、冷口、白羊峪口、洪山口、罗文峪口、独石口、潘家口等,这些都是明廷和蒙古激烈争夺的地方,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及”,建关屯戍就能保障关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有山口建关,有的山口有河流通过,有的则险崖壁立,如涞水的大龙门即是,这些都是通车骑或是千军万马的要隘。另一种在山坳处开关门以通步骑,如沙岭口、龙王峪口、界岭口等,关门内面多是盘山崎岖小路,这种小关门所占数量相当大。此外,有些重要关口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b>  中国长城最多的地区在哪里?</b>
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止游牧民族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榆林地区计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
战国魏长城。建于公元前351年,东起黄河西岸的神木马镇,西南行,沿榆溪河西岸、无定河西岸,止于绥德西北7公里大理河南岸的霍家沟村。基宽3至4米,夯层厚18至20厘米,残留最高者3米,黄土构筑,长200多公里,遗迹稀少。
战国秦“上郡塞”。建于公元前324年,东起黄河西岸的府谷墙头乡,西止定边上暗门之南公里的景梁,全长430余公里,是秦惠文王时期的重要防御工程,亦是后来明代大边长城的前身。芦河之西长城基宽米,芦河之东减半。墙体高5米,夯层厚6至15厘米,黄土或白垩泥或风化石构筑。内侧有烽燧、亭障和道路,重要的进出口附近有秦的行宫,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秦昭王长城。建于公元前271年。有南、北、中三条。南条,起于甘肃临洮,东北行,经白于山,止于靖边县镇靖堡,与上郡塞相接,是对上郡塞的扩充和加强,靖边人称二边墙。北条,由神木大柏堡西侧的上郡塞岔山,北行至店塔附近,东过窟野河,复由黄娘城东北行,止于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境黄河南岸,是对上郡塞的扩充。中条,于上郡塞内烽燧的连线上,增筑骑墙墩。以此形成第二道防线,但墙体遗迹不多,属于未就工程。
秦始皇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13年。关中之北有7条。1、以定边下暗门为结合部,向南2公里与上郡塞的上暗门相接;向东北6公里与上郡塞澎滩之北元墩子相接,但仅见1公里墙体,构筑结实,其余已毁圮。马面夹在墙中间,其余形制与上郡塞相同,但夯层中有直径为7厘米的夯窝,乃秦朝特有的规制,这段长城是对上郡塞西端转角的加强。2、由定边下暗门西北行,经定边城、盐场堡、盐池县、灵武北至宁夏陶乐黄河东岸,形制结构和质量与下暗门之南、之东秦长城同,但夯层之间有夹虚土现象,系赶工而作。这段由北地郡管辖的秦长城与上郡塞相连,实现了“横截套口”。3、由定边上暗门景梁,向南延伸至王盘山乡附近,长约28公里,亦即将上郡塞的西端向南延长。骑墙墩都已筑就,但仅见少量墙体,属于未就工程。形制、结构与下暗门辐射出的三支秦长城相同,但骑墙墩中掺有黑垆土,系赶工之作。4、由榆林镇北台,东北行,经吴家梁,沿头道河子南岸向东延伸,未达龟兹城址,长约2公里。黑土构筑,夯层厚5至8厘米,是对上郡塞的加强。其余三条,一条在富县长城原,一条在合阳北,一条在包头北阴山上,皆东西走向。


第二编 建筑遗存(12)
隋长城。建于585年。其一,由定边澎滩之北上郡塞上的元墩子向西北方向岔山,与秦始皇长城并行且相距6至8公里,经周台子、盐池柳杨堡至灵武境内复与秦始皇长城相接。基宽3米,夯层厚25至30厘米,内侧有烽燧。其二,由定边澎滩向东,或利用上郡塞,或于上郡塞之内、之外改筑、另筑,直至府谷黄河西岸。
明大边长城,亦称边墙。1436年始于上郡塞内,秦、汉、宋代城塞置为堡卫。1474年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即对上郡塞以及定边澎滩元墩子之西的隋长城、宁夏境内的秦长城进行补筑或改筑。其中,榆林镇北台之东的不少段落改筑于内侧不远处,定边贾圈之西一段改筑于隋长城外侧不远处。万历年间开始对长城墩体和内侧堡、卫、镇城墙包砖。
<b>  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b>
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中国传统宇宙观在中国传统美学方面体现为优美和壮美,简言之,阴柔之美,即所谓“杏花,春雨,江南”;而阳刚之美,即所谓“骏马,秋风,冀北”。长城的美,则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壮美是以雄伟、刚健、宏大、粗犷为特征,以气势取胜。优美则以柔媚、秀雅、文静、和谐为特征,以情趣见长。长城和《离骚》、李杜诗、韩愈文、苏辛词,以及书法中的魏碑,雕塑中的秦俑,云冈、龙门、乐山的佛像,建筑中的故宫等,体现出一种“天行健”的气势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阴柔之美的感受过程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那么,阳刚之美的作品会在刹那间震慑人的心灵。从这两种形态的美的功能来看,可以说,阴柔之美侧重于影响个体人格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操方面的修养,它对于完善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阳刚之美则对于鼓舞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悲壮、拼搏。长城所代表的阳刚之美,正是具有这种影响历史创造力的深层内涵。
长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长城,以它的奇伟、雄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征服了无数的瞻仰者。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绘的特洛亚塬发现者,现代著名考古学希里曼在第一次看到中国长城时,发出这样的惊赞:无论是“从爪哇岛火山的高峰上,从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利瓦达的山顶上,从印度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从南美洲的哥地来的高原上见到过的宏伟壮丽的景象”都“永远不能和我现在眼前展开的这一幅美丽奇伟的画幅相比拟,我惊讶着,震动着”“它对于我就像洪水以前巨人族的神话式的创造”,长城壮丽奇伟“超过我想象中的一百倍”。每个人在初次看到长城的一刹那,都会被长城那种气吞山河的形势所震撼。这也就是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编 军事防御(1)
<b>  长城在军事上的作用是什么?</b>
长城不是静止的单一物体,它是人、墙、物的军事结合体。长城沿线地段,在军事地理位置上形成缓冲地带。长城,从它的雏形烽台出现之时,就具备瞭望、传递信息、召集部队,反攻作战的作用。以至于发展到后来成为攻防兼备的军事实体。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就用点燃烽火的办法来召集诸侯,只可惜,幽王把如此严肃的烽火制度当作儿戏,仅为了博得爱妃褒姒的一笑,各路诸侯率领兵将,连夜赶来,结果并无敌情,如此这般,导致西周很快灭亡。长城成功防范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两诸侯国都很强大,但齐国有号令诸侯,代天子###其他诸侯国的特权,当齐国率领其它几个诸侯国来###楚国的时侯,到了楚之境地,看到楚国城防(长城)高大坚固,竟未敢作战。这是有史记载的长城在历史上第一次起作用的成功范例。从历代长城的设置及布局看,长城是由沟壕、烽燧、城堡、关隘等组合而成。长城所经地段多崇山峻岭,依山筑城,断谷起嶂,择险置戍,总是在双方军事力量的缓冲地带而建造。修筑长城,在军事方面,可变被动为主动,亦可转守为攻,攻守自如。譬如烽台,登之者可居高临下,来攻者则望之莫及,守者则以逸待劳,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杀伤敌人。自古以来,战争之目的,旨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长城也具备此种功能。就缓冲地带而言,从攻者角度看,能攻则攻,不能攻则退之;守者亦如此,能守则守,不能守亦可退之,以利再战。如若交战,长城则成为勇士们厮杀的沙场。不论秦汉时的匈奴帝国,还是明时北方可汗俺答,面对长城,总是一筹莫展,长城在客观上则迫使其不得不采取自我完善、学习耕作、和平共处、互开贸市等文明举措,以促进民族和解及社会发展。
长城作为军事设施的作用,是在战争中体现的。元狩年间,汉武帝出师西域,大获全胜。长城的向西延伸,在军事上保证了出师西域的胜利,亦说明长城是避免和减少战乱最有效的工具。古人修长城,正是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能力。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修筑长城,就是加强军事,加强军事防御力量,就得修筑长城。古人正是想以长城之筑解决军事问题,以长城之筑得到政治上的久安,也正是因为有了军事的需要才有了长城之筑。
<b>  长城的军事防御系统由几个部分组成?</b>
以长城为主体的整套防御工程和组织制度,被称之为长城军事防御系统,只有综合运用它们才能使长城发挥坚固防御的作用。这个系统大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屯兵系统,即军队屯驻的长城城墙及城堡,是长城主要的防御力量之所在;屯兵城分成不同的等级,驻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以明朝为例,大则有镇城、路城、卫城,小则有所城、堡城、关城。二是烽传系统,指边防戍兵用以报警而建筑的烽火燧台,用以燃烟火传递军事信息的系统。三是驿传交通系统,包括供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以及保障军事物资运输安全等的驿路城,递运所、驿站;这些城、所、站等,均修建有坚固的防御设施。四是军需屯田系统,指为了保障军事防御人员的衣食、兵备来源而配备的屯田之地、冶炼、制盐及贸易市场等;它们或者与驻军堡城合在一起,或者单独建置。
<b>  古代长城沿线是怎样通讯报警的?</b>
古代长城沿线构成通讯报警这一系统的设施,是依地形山势和一定距离,建筑在长城沿线及其延伸地区的一系列墩台。古代长城上的通讯,是通过在这些墩台点燃烽烟、烽火或举起醒目标志来达到最快传递信息的目的。这些墩台在汉代称作“烽燧”。烽是用易燃的柴草,置于笼筐中,系在长杆上,夜间点燃举起,以火光传递军情、敌情;燧即指燃放烽烟的墩台,也是一种用于白昼传递信息的手段,通常在墩台上厚积柴薪,日间有敌情就点燃它们,以浓烟示警。另一种传递手段,就是白昼时在烽燧上高举醒目的标识来传递消息,此种标识称为“表”。由于火光于夜间传播较远,故烽台往往较高且相距较远,而燧则相对低矮。据汉简所记,烽台高5丈余,烽杆长3丈,烽台相距平均40—50里;燧则高置较多较密,大约相距10里左右。明代以后则称这些墩台为烽火台,或称烽堠、墩堠、狼烟台,烟墩,大多以砖石砌成,点烽时加硫磺、硝石助燃,燃燧则往往施以牲畜干粪,据说这样燃放出来的烟既高且直,易于辩识。
<b>  古代长城沿线驿路交通如何管理?</b>
长城区域内的驿路交通、邮书传递的设施和制度由来已久。汉代长城上的邮递之制,寓于亭燧中,公私邮书,由沿驿路线上的亭燧吏卒递相传送,邮书每抵一燧,由值班燧卒负责收发,若属致本燧的邮书,则上交燧长;若属他燧的邮书,则由燧卒依次送达。均由经手燧卒署名及登记收受之时日。遇有紧急军情,则用檄来快速传递。从烽燧出土的汉简,可见到檄是一种形制特殊木简,呈多面杆状,上方有槽口,下端尖细,视军情的紧急程度,还要在檄上插羽毛以示特急,即史书上常见的“羽檄”。明代长城上的驿传则更加完备。明长城区域内每条驿路上,都设有供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以及保障军事物资运送安全的驿路城、递运所和驿站(站铺)。驿城主事都叫驿丞。驿路上的城、所、站均根据驻扎兵员的多少修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城防附近建有站台,以保障驿路城、站间的联系。据专家对辽东镇长城的考察表明,大约每15公里设一驿路,驿站下有铺、亭、台等设置,有的还有递运所。驿城规模与屯兵的堡城相似,城为四方形,有与驿路相平行的两个门,驿站无一不建在驿路上。


第三编 军事防御(2)
<b>  古代长城屯戍制度产生和发展过程怎样?</b>
以军队进行屯田戍守的军事制度,始自秦汉。秦制规定:男子年满23岁,要将名籍附于官府,每年要在本郡县服役一月,称为更卒。一生中还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屯边一年,称为戍卒。此外临时征发去戍边的,称为谪卒,征发对象为罪犯、赘婿、商人及商人子弟。★汉承秦制,兵役有三类:其一是正卒,凡男子年满23岁,要充正卒一年,由所在郡都尉集中操练,在北方边地的为骑士,在内郡的为材官,在水乡的为楼船士。其二是戍卒,凡成年男子要充戍卒一年,到京师或到诸侯王国屯戍,称为卫士,或到边境屯戍,称为戍卒。其不愿戍边者,可出钱雇人代戍,每月300钱。其三是更卒,凡成年男子每年要在本县服役一个月,其不愿充更卒者,可每年交官府300钱以给役者,称为过更。边境的屯戍,主要是指戍卒。戍卒到戍所后,由官长按职事分派为戍卒、燧卒、亭卒、鄣卒、田卒、河渠卒和守谷卒,前四者戍守长城沿线烽燧亭堠,后三者则从事屯田生产。其中田卒从事垦田耕作,河渠卒管理水利灌溉,守谷卒保管谷物仓储。在边境屯戍的士兵,除了戍卒外,还有良家子、应募士、徒、驰刑士和谪卒。其中良家子身份比戍卒为高,应募士是招募而来,徒是因罪没官的徒隶,驰刑士是刑囚。屯戍吏卒发给月俸钱,衣被、口粮和武器,普通戍卒每月俸钱为350~360钱,国家还发给屯田卒农具、耕牛及种子。屯田卒按规定交纳田租以充军粮。汉代边境的屯田,对解决边防戍军粮食及其他军需品的部分自给,减轻国家军费负担起过一定作用,在开发边疆和促进西域丝绸之路的贸易也有一定的意义。三国时期,曹魏为解决军粮供给曾在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一带屯田,其中军屯实行“十二分休”制,即每10人中,有8人佃耕,2人巡守。元朝在全国各地驻守的军队,均实行屯田。明代大规模地实行屯戍制度,称卫所制,即在全国遍置卫所,每卫统兵5600人,长官为指挥使,下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长官为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长官为百户。在各省设都指挥使司统领卫所,上隶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军士皆别立户籍,叫作军户,军户代代世袭,永世不得脱籍。每军户出一丁为军士,称正丁。正丁死,则由其子弟依次递补。军户由国家分给田地、耕牛、农具、粮种等屯田自养,大体每军士受田18~50亩,各按定额交纳税粮,贮于本军屯仓,以充军粮。明制规定:边地卫所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种;内地卫所军二分戍守,八分屯种。卫所军士按月发给饷粮,屯田军士的口粮按戍守军士的口粮的半数发给。这样,明初军队的粮饷基本由屯田的收入供给。明中叶以后,官吏占夺屯田,役使屯田军士,以及军士典卖所屯之田或逃亡的现象日益普遍,作为一种军屯制度的卫所制逐渐破坏,被募兵制所取代。
<b>  汉长城军屯有何特点?</b>
汉王朝在保持军事建制的基础上,利用士卒在国有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以保证军需。西汉初年,文帝采纳晁错建议,于公元前178年在北方边郡长城一带推行,以减轻内地向长城边地辗转运送“飞刍挽粟”之劳,避免边兵断炊之虞。武帝时期疆域扩大,转输矛盾愈加突出,乃以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在北方长城边地大规模推行军屯。宣帝以后接受后将军赵充国建议,军屯逐渐制度化。
汉代军屯地域波及河西、朔方、西域、河湟一带,覆盖今陕西北部、内蒙古黄河沿岸、宁夏、兰州以北长城沿线。公元前119年“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前111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公元31年“诏(杜)茂引兵北屯田晋阳、广武”。西域军屯虽人数不多,但分布却很广,遍及今新疆南北。公元前105—前102年赵充国在河湟一带留卒兵万余人屯田。东汉时期军屯更进一步扩大。“阳嘉元年,以湟中地广,更增置屯田五部,并为十部”。
汉代军屯的管理体系为“开田官”。最高官吏是大司农,下有屯田校尉、农都尉、戊己校尉等众多官职。其职守是在确保长城边塞安全的前提下,管理屯田事务。军屯的主要劳动力是士卒,他们一面从事农耕,一面戍守边疆,“且耕且守”,但以农耕为主,居延汉简记载有“田卒”、“河渠卒”、“牧士”等反映士卒劳动者分工的称谓。
军屯戍卒及其家属的生产、生活费用,由国家支给,多用实物。包括衣食、房舍、农具、耕牛、种子以及极少俸钱等,“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皆仰给大农”。垦田收获悉入官仓。
军屯为军队戍守长城边郡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不仅解决了军队口粮,而且还有盈余,达到一人耕二人食或三人食,既为国家节省了财政经费,减轻转输之劳,又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据东汉时估计“粮储差积”,“省内郡费,岁一亿计”,“以逸待劳……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
<b>  辽金时期长城军屯制度有何变化?</b>
历史上军屯制度的变化,开始于辽金,发展于元代,完成于明。
辽金在军屯上的新制度的产生,与其特殊的军事制度有关。依辽制,其部族民年15以上、50以下,都隶兵籍。金人则诸部之民无他徭役,壮者皆兵。两者在军事编制的原则上完全一样。两者的军士供应,如步骑之仗糗,也都是军士自备。他们打败宋朝以后,驻在中原士兵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所以辽金的统治者都分配给契丹人和女真人土地,叫他们耕种自给。


第三编 军事防御(3)
辽金时期军屯遍布各地。金熙宗天眷三年,攻取了江南,“犹虑中原士民怀贰”,于是创设屯田军。“凡女真、奚、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自播种。……凡屯田之所,自燕南至淮陇之北,俱有之。皆筑垒于村落间”。海陵王贞元元年迁都,于是徙上京路太祖、辽王宗斡、秦王宗翰、右谏议乌里补的猛安,以及太师勖、宗正宗敬之族,处之中都。徙斡论、和尚、胡刺三国公、太保昂、詹事乌里野、辅国勃鲁骨、定远许烈、故杲国公勃迭八猛安,处之山东。徙阿鲁之族,处之北京。徙按达族属,处之河间。“授田牛,使之耕食,以蕃卫京国”。世宗大定十七年,“拘刷良田”,给女真猛安谋克人户。二十一年括山东路民田,分给女真屯田人户。又不欲猛安谋克和民户杂居,令凡山东东西两路屯田与民田互相犬牙交错的,皆用官田对换。二十二年从山东路猛安内摘入谋克,徙于河北东路,酬斡青、狗儿两猛安旧地,无牛者官给之。又尽徙河间宗室于平州,土薄者易以良田。二十四年以上京率胡刺温之地广而腴,又欲上京兵多,它日可为缓急之备,遂迁速频一猛安,胡里改二猛安、二十四谋克,以实之。出府库钱济行资,市牛畜。“当是时,多易置河北山东所屯之旧,括民地而为之业,户颁牛而使之耕,畜甲兵而为之备,乃大重其权,授诸王以猛安之号,或新置者特赐之名,制其奢靡,禁其饮酒,习其骑射,储其粮糒,其备至严也”。承安五年,章宗以中都、山东、河北等路屯驻军人土地不足,遣枢密使完颜宗浩括地给军,凡得地30余万顷。泰和四年,又增定屯田法。旧制,军人所授之地不得租赁与人,今更定“所拨地止十里内,自种之,每丁四十亩,续进丁同此。余者许令便宜租赁及两和分种”。金朝猛安谋克屯田此后还有发展,但它的主要特点和它的主要制度,大致就是这样。在辽金以前的屯田是边镇屯田,辽金则是遍地屯田;以往军屯地区重在外境,辽金的是内外皆有。
<b>  明长城九边营田的具体内容及特点是什么?</b>
明代的军屯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有一种叫做营田。
在明初所谓营田,就土地的经营形式上说,或军屯,或民屯,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朱元璋早在1356年设立“营田司”。两年后任命康茂才为营田使。那时的营田司主要是专掌水利,恢复农业生产的。推测起来,营田司有点像元代的“大兵农司”或“大都督兵农司”,总是与军事有关。
明代营田的施行,在北方各边镇(九镇)则是以军营田。边镇的营田是为补救军屯废弛而设立的,它是以营旗军屯垦,原军士“兼耕与守”,而不是分拨一部分旗军专事屯种。所以在甘肃,营田军士称作“垦军”,以别于“屯军”。宁夏的营田,山西偏头老营堡的营田,辽东的营田,等等都是这种营田的例子。
明代营田法之行于边镇,如辽东、榆林、延绥,据说是因“土广人稀”,召佃无人。实际上,明代的边镇营田效果并不理想,先前甘肃巡抚杨锦所施行的营田,原计中熟可得五万石,大熟可得十万石。但施行不久,“地无实亩,军无实籍,征无实租,弱者赔累,强者侵夺,徒妨差操,无益积贮”。甚至将“垦军月粮扣充租税”,“致使军伍缺额,兵农两失”。
营田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如下。营田的生产者就是担任防御的旗军,守军与屯军不分,不像正规军屯制度中防守军和屯种军完全分开;营田者授田,不以个人独立生产者出现,而是集体授田,不像正规军屯制度屯军授有一定顷亩的分地;营田者生产所获全部入官,所交税粮也无定额,不像屯军须交纳一定数额的正粮余粮,或只纳余粮,其余归自己所有,不足的自行赔补;营田者是以军耕田,一切由官府供给,月粮、行粮、冬衣布花也由官府供给,完全是个兵,不像屯军自己担负自己的生活(无军饷),用官府牛具还得交租还官,本质上是个强制种官地的人;“营田所获,专备修边支给”,而屯田屯粮(屯田子粒)是一部分供屯军自用,一部分供作卫所官军俸粮。
营田军和屯田军虽然都是军,他们的具体身分却有些不同。也就是说,他们对土地的所有者的具体生产关系不同。到了屯军不是旗军而是被强迫的军户余丁屯田时,这种不同就更明显了。
<b>  长城对边远地区经济的发展起过什么作用?</b>
在古代,长城沿线大多是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人烟稀少,土地荒凉,被称之为“不毛之地”。古代统治者为发挥长城御敌功效,必得解决守城将士军备给养的供应问题,而解决守城给养的最佳选择无疑是屯田和徙民守边。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在长城沿线设十二郡,并且移民前往开发,进行农牧业生产。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生产。同时,长城、烽燧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边疆地区最好的屏障,使匈奴等游牧统治者不得对农牧民进行掠扰。
<b>  历代长城军事防御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b>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到明末1664年清兵入关,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历代封建王朝都建立了长城防御工程相关的军事机构。通过层层军事行政机构,互相联系沟通,构成统一协调的整体防线,并借助烽燧系统重点突出的兵力配置,使长城防线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编 军事防御(4)
秦朝长城沿线设十二郡分段防卫。汉代以郡为单位分段守御长城。汉制郡守下设若干都尉,都尉下辖若干侯官,侯官之下设若干部分,每部管数燧,燧是基层单位。郡守接受朝命。通过组织系统,每个烽燧、亭障间接与朝廷联系,形成整体化防御指挥系统。明代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区,称为“镇”,各设总兵一员节制,后又增设总督,统辖若干镇。总督由朝臣充任,直接听命于朝廷。各镇总兵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系统,平时戍守,战时听从朝廷调遣,救援他镇防务。镇下设若干路,每路设参将一员,驻扎某堡,管辖本路诸城堡的驻军与本路的防务。路下防御单位为城堡,每城堡设守备一人,负责本段防守,统率本堡及所属堡寨的戍军。堡寨设把总或探守一人,负责该寨附近若干里长城及墩台的瞭望守备。重要关隘亦设守备。这样的层层防御力量配置与长城建筑相配合,使防线上的各个点联结起来,而且与京城指挥中枢相通,使万里长城成为屏障北部边境的严密防线。
<b>  汉边郡是如何指挥守御长城的?</b>
汉长城边郡以郡太守总理一郡兵马,每年巡行长城边塞,督察军情,视长城亭燧的损坏情形而督率修缮。郡太守之下设若干都尉府,都尉府下辖若干侯官。侯官统辖烽堠亭燧,把都尉府的命令下达烽堠亭燧,又把前线的情况上报都尉府,并负责对部属的督察考绩,以及长城戍卒军粮及其他军需物品的发放等军政。堠、燧、亭是汉长城上的基层防御单位,堠有堠长,燧有燧长,亭有亭长,各领其事。都尉堠官的治所一般都设在关隘要塞,如西汉敦煌郡下的玉门关、阳关都尉治所即置于河西走廊的重要关口上。郡有郡库,都尉有仓,以储备军需物资,设库令、仓长等官以管理其事。
<b>  北魏在平城以北设了哪六镇?</b>
公元386年,活动于内蒙古锡拉木林河流域的鲜卑族,在领袖拓跋珪领导下,建立了北魏政权,连续大败后燕政权的军队之后,进兵中原,尽收今山西、河北之地,遂于398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即位称帝。为了拱卫首都,防御北方游牧族柔然军的进攻,在平城以北建立了六个重要军事据点,历史上称之为“六镇”。这六镇从西至东分别为沃野镇(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镇(内蒙古固阳西南)、武川镇(内蒙古武川西南)、抚冥镇(内蒙古四王子旗东南)、柔玄镇(内蒙古兴和西北)及怀荒镇(河北张北北)。有相当一部分主力军队,集中在这六个军事重镇中。各镇的镇都大将,多为拓跋宗王或鲜卑八族王公。戍守士兵,亦大都为拓跋氏族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这六镇镇城的遗址,以及附近其他军事据点的城池遗址,如白道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等,基本上都已发现。如苏独仓根场古城为沃野镇城,白灵淖库伦古城为怀朔镇城,乌兰不浪土城梁为武川镇城,白音察干古城为柔玄镇城,乌兰花土城子为抚冥镇城等。这些镇城,均为夯土城墙,有马面、角楼及门楼,而且城角基址都较两汉时期的边城大。有的只设南门,或开南、北各一门,个别有三个城门。城内均筑有高大台基的核心工事。有的还在镇城之北增建外城,或将城建于河流南岸,以河为天然障碍。有的还在距城一定距离上构筑能与镇城相支援的外围据点。
<b>  明长城九边重镇是怎么划分的?</b>
明朝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即九镇,亦称九边。委派总兵官统辖,其总兵驻地和所辖长城的地段如下:
辽东镇。总兵官最初驻广宁卫(今辽宁北镇),隆庆以后,移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所辖长城起自今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达山海关北无名口,全长975公里。由宽奠堡、海盖、开原、锦义、宁远五参将分段防守。
蓟镇。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三屯营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黄榆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太行山岭),全长1500多公里。蓟镇长城分为蓟州镇、昌镇、真保镇三个管辖段。蓟州镇又由三路副总兵分管:东路自山海关至建昌营冷口;中路自冷口至马兰峪;西路自马兰峪至石塘路慕田峪。昌镇管界东自慕田峪连接石塘路蓟州界,西抵居庸关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由参将三人分三路镇守,即:黄花镇、居庸关、横岭口。真保镇管界为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故关,四参将分守。
宣府镇。总兵官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管辖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四海冶,西达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与大同镇接界处,全长558公里。本镇是京师西北门户,形势重要,边墙坚固,有内、外九重。总镇之下,分东路、下北路、上北路、中路、上西路、下西路六路防守。
大同镇。总兵官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管辖长城东起天成卫(今山西天镇)平远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上村东山)与山西镇接界,全长335公里。自东至西分八路镇守,依次为新平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西路、井坪路。
山西镇。也称太原镇。总兵官最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后移到宁武所(今山西宁武)。管辖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旧县城)黄河东岸,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接太行山岭之蓟镇长城,全长近800公里。因其在宣、大二镇长城之内,故又称为内长城,偏头、宁武、雁门合称“外三关”,相对于蓟镇的“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而言。山西镇长城倚山而筑,多为石墙,由北楼口、东路代州左、太原左、中路利民堡右、西路偏头关右、河曲县六参将分守。


第三编 军事防御(5)
延绥镇。总兵官起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以后移到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故亦称榆林镇。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在大边长城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墙头乡),迂回曲折,西至宁边营(今陕西定边)与大边墙相接。分别由东、中、西、孤山堡、清平堡、榆林保宁堡六路参将分守。
宁夏镇。总兵官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今宁夏盐池)与延绥镇长城接界处,西端止于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西南),全长830公里,分五路防守。东路,自花马池营城东界,西至毛卜剌堡西境(今宁夏灵武东北宝塔乡)。中路,东南自清水营城(今宁夏灵武磁窑堡乡清水营村)东境与东路接界起,西北至横成堡黄河东岸。北路,南自横城堡北境,西达镇北堡南界(今宁夏贺兰西),北路长城跨黄河向北绕了一个弧形。南路,自平羌堡北境(今银川平吉堡村),向南至大坝堡(今青铜峡大坝村)。西路,东起广武营北界(今青铜峡广武乡),西止于中卫西南喜鹊沟。
固原镇。总兵官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因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开府固原,所以也称陕西镇。管辖长城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绵延500公里。明后期改线重建,全镇长城划分五路分守,即下马关路、靖虏路、兰州路、河州路、芦塘路。
甘肃镇。总兵官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抵嘉峪关南祁连山,全长800余公里。划分五路防守,即庄浪路、凉州路、甘州路、肃州路、大靖路。
<b>  明蓟镇长城分布设防有何特点?</b>
蓟镇段长城,控制东北至山海关,大宁(即辽代中京大定府)至古北口,阴山至居庸关,直接担负着拱卫京师的任务,是九镇中最重要的一镇。明代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修筑这段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完善的一段。
蓟镇长城的位置:东起山海关、经喜峰口、古北口,慕田峪到居庸关东北的四海冶,大致沿燕山山脉构筑。从慕田峪东北至八达岭段有两道平行的城墙,北墙经四海冶,南墙经黄花镇。在重要地段筑有高耸的雄关或数道纵深的边墙,全长660多公里。
蓟州直接拱卫京师,首当其冲。燕山山脉自西而东,横贯境内,山峦起伏,沟深谷窄,采取以关隘为重点,墩台为前哨,城堡作掩护,长城作依托,构成点线结合,以点护线的筑城体系。通常采取扼住咽喉,控制峡谷,占领高地,凸出两翼,掩护关口的方法,进行各种筑城设施的配置。在蓟州所辖防区内,各地段的筑城强度和密度也因地而异。对军事锁钥的古北口,因大、小金山的山势低缓,处于易攻难守的形势,所以在重要地段上筑三道城垣,百米一台,形成纵深配系。
<b>  明宁夏镇战略地位及长城分布有何特点?</b>
宁夏镇,历来是西北边陲重镇,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接交带。由于这里农牧皆宜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战争频繁的政治环境,使它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明代,为西北三边一重镇。“镇城所据,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守”。具有“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的天然屏障这一有利条件。明代的宁夏镇,东线南北数百里长的黄河天险虽仍在发挥作用,但横亘宁夏镇西北的贺兰山在军事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同时,又凭借贺兰山之险再修筑长城,似乎从心理上要隔绝贺兰山以外的一切。明代宁夏镇境内东西北,三面环绕长城,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东长城:由陕西定边进入宁夏盐池县,向西抵黄河边横城。北长城:北长城有两道,由灵武横城沿黄河向北至内蒙巴音陶亥农场,北过黄河抵石嘴山境东北贺兰山下,为旧北长城;北长城在旧北长城南,宁夏平罗县境。西长城:起于石嘴山境,沿贺兰山由北向南进入中卫县后,改沿黄河西行进入甘肃靖远县。宁夏镇三面环长城,是西北诸镇中处在最北边的边镇,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显示了宁夏镇在明代西北边备中的军事地位。
<b>  明后期为何要增设山海镇?</b>
抚顺、清河之战,是后金与明朝26年战争史上最早的两次战役,后金军 初战大胜,明廷朝野震动,辽东防线动摇,军事形势日渐紧张。直隶巡抚王象恒认为:“辽为蓟门左臂,拱护神京,辽失则内之防范更为吃紧。山海关一线犹人咽喉,关城及沿关边墙皆为风沙所拥埋,窬之甚易。宜特设一总兵,统领大军,散材募土,厚集于此,乘未有事时,高墙扒沙,严督开放,以防奸宄。”首先提出增设山海镇的建议。不久,兵部尚书薛三才也主张“山海关为辽左门户,须得一大将提兵弹压之,兼为辽左声援。佥言原任总兵杜松忠勇可用。而山海总兵即以山海路兵马以及新募五千属之,亦隐然虎豹在前之势也。”明神宗立即采纳其建议,“命杜松以原官起用,驻扎山海关,令其星夜前来。”
据《明实录》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闰四月“初设山海镇。时奴酋犯顺,议者谓宜简大帅据险要。乃割蓟镇东协四路属山海关为一镇。改募入卫边兵四千并山海路额兵二千,分为左右营,每营统三千人。左营以原推游击吴自勉充本镇中军兼管山海路事;右营仍驻四路之中,与东协台头营相为犄角,与蓟镇划地分管。操赏等费,亦割蓟三分之一充之。”显而易见,山海镇防区,其实是蓟州镇东协四路之地,即山海路、石门路、燕河路、建昌路、总兵府驻山海关城。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三编 军事防御(6)
<b>  明长城卫所的特点是什么?</b>
明代的卫所可分成沿边卫所、沿海卫所、内地卫所、在内卫所4种类型。长城沿线卫所属沿边卫所,也有少数属沿海卫所。明代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迄嘉峪关,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具有统属关系的屯兵城,大则有镇城、路城、卫城,小则有所城、堡城、关城,分属于辽东、大宁、万全、陕西等都司和山西、陕西行都司。由于长城沿线许多地区不设府、州、县,所以都司卫所自成区域,兼理民政,成为地方行政制度的一部分。这与内地卫所作为单纯的军事机构有所不同,属于有实土卫所。如辽东都司管辖的今辽宁大部分地区全为实土,大宁都司管辖的辽西地区全为实土,万全都司管辖的今张家口地区大部分为实土,陕西都司管辖的今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及其他民族地区全为实土,陕西行都司管辖的宁夏五卫等处也为实土卫所,山西行都司管辖的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部分地区在正统年间以前也全为实土。
<b>  明长城守军的主要职责是什么?</b>
为保证长城防御体系行之有效,明朝对驻守长城的将士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以总兵官总镇军为正兵,副总兵分领3000人为骑兵,游击分领3000人往来防御为游兵,参将分守各路东西策应援兵。遇有敌军大举进犯,九镇边军须往来策应。不但对外防止袭扰,巩固边防,还要负责长城城墙、关城隘口和墩台等建筑的维修和保护工作,并且对内亦有镇压人民反抗、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任务。如1511年,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调集京师,以镇压河北农民起义。此后,边镇军频繁调入京师内地,成为明军主力。
<b>  明代镇守长城的军与兵有哪些不同?</b>
在明代,镇守长城的军与兵有很大不同。军是卫所的军士,由朝廷发给粮饷。设有专门的军籍,称为军户,由五军都督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行政长官的约束。军又是世袭的,每个军户的正丁在固定的卫所充当额军,正丁老病死亡,要由该军户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还要由同族人递补。兵则是根据军事的需要临时召募的,召募的兵仍属民籍。募兵制在明代中期以后普遍实行,蓟镇总兵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是从浙江、山东等地招募来的。
<b>  长城驻守军队是如何储备军需品的?</b>
汉代边郡设有郡库,主管官员为库令、仓长。侯官以下设有代田仓,用来储存屯田士卒收获的谷物,设有专人看守保护。每年到了收获季节,屯田卒按每亩4斗的数额交租。屯田的积谷数目,每年要上报中央的大司农。边郡戍军的粮饷部分自给,不足部分由大司农拨给。戍卒每月给粮2石,有家属的按照名额支给口粮。此外戍边的吏卒还有俸钱,吏士每月约200~600钱,令史400余钱,书佐360钱,普通戍卒,则为350~360钱。明代各军镇设有户部分司,专管军储。卫所则设有军储仓,边隘、堡站、屯戍的地方都有仓贮。★卫以下的千户所、百户所都有军贮仓,管理人员叫仓大使,负责军屯额粮的管理和军士粮饷的支给。屯田军士所收获谷物,留正粮12石,贮存在屯仓,供本军自己支配,剩下的粮上交作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每屯田军士余粮以六石为准,多者赏钞,少者罚俸。军士月粮,马军支给米2石,步军总旗1石5斗,小旗1石2斗,军士1石,守城者如数发给,屯田者半数发给。民匠充军者8斗,牧马千户所1石,民丁编军操练者1石。削籍充军者家4口以上给1石,3口以下给6斗,无家口者4斗。军士月盐,有家口者2斤,无者1斤。明初长城戍军粮饷全靠屯田自给,中叶以后,屯田之制被破坏了,军粮多仰仗国库拨给。
<b>  汉武帝时和匈奴在长城大战的经过是怎样的?</b>
<b>汉武帝时和匈奴在长城大战的经过是怎样的?</b>
汉武帝即位以后,国力已强,为了遏制匈奴贵族的进犯和虏掠,于公元前133年开始对匈奴进行战争,从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119年的10年中,双方交战十余次,重大战役有3次。第一次大战是在公元前127年,匈奴以2万骑入侵。汉派卫青以3万骑迎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西南黄河河套以南地区),设置朔方、五原郡,并重新修缮秦始皇时所筑长城。这次战役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大战是在公元前121年,由霍去病率数万余骑北击匈奴,出陇西、北地,深入敌区1000余公里,夺得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汉王朝在这里陆续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四郡的建立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第三次大战是在公元前119年,匈奴各以数万骑入侵右北平和定襄郡,汉武帝派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各统领骑兵5万,分两路穷追匈奴。西路卫青大破单于军,北至阗颜山赵信城返回。东路霍去病出塞1000余公里,大破左贤王军,至狼居胥山,临瀚海而还。这次战役迫使匈奴远徙漠北。汉东自朔方,西至令居迁移60万人屯田戍守,使得这一地域的生产逐渐发展起来。经过3次大战,北方所受匈奴的威胁,已基本解除。汉战胜匈奴后,一方面对旧有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另一方面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兴建。
<b>  卫青与匈奴在长城大战的经过是怎样的?</b>
卫青是西汉杰出的将领。公元前127年,卫青领兵出云中郡,渡河西进横扫阴山以南的匈奴属部,收复秦朝旧地陇西。卫青随后督筑朔方郡城、补建阴山山脉的秦朝万里长城,依凭万里巨墙阻匈奴于阴山以北。公元前128年秋,领兵3万出雁门郡进击匈奴,俘杀数千人。次年匈奴犯上谷、渔阳二郡,卫青奉命率大军出云中北进,途中急转西南,沿外长城直扑高阙,然后挥师南下,大破匈奴收河南地。为了防止匈奴突然袭击,卫青修复秦长城,并徙民10万充实这里。公元前123年春,卫青率3万汉军出朔方击匈奴,经高阙出长城六、七百里,乘夜幕包围右贤王庭。右贤王闻警,仓皇率百余骑北逃,公元前119年春,为保卫汉朝北部边城的安定,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兵5万,分两路进军漠北。卫青出定襄,过长城,深入大漠,行程逾千里。见单于结阵以待,卫青用兵车环绕为营,扎住阵脚,然后,遣五千骑冲击匈奴之阵,单于亦遣万骑出迎,双方激战至傍晚,大风骤起,沙砾扑面。卫青乘机指挥两支骑兵从左右两侧包围单于,匈奴兵大乱,单于见汉军人多势盛,自料难以取胜,遂率轻骑数百突围。卫青紧追不放,追至阗颜山赵信城(今蒙古高原杭爱山南),歼匈奴万人,烧毁匈奴积聚而还。这次战役之后,匈奴一蹶不振,日渐衰落。卫青与霍去病功同被升任大司马。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三编 军事防御(7)
<b>  西汉时期被称为“龙城飞将”的人是谁?</b>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他是西汉著名将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战国末期秦国将军李信的后裔。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率40万骑兵入犯萧关,李广为骑兵随军抗击匈奴。因精于骑射,杀死、俘获敌人很多,被提拔为中郎将。汉景帝即位以后,任陇西都尉,后又升为骑郎将。公元前154年,以骁骑都尉的身分,跟随太尉周亚夫讨平“七国之乱”,因作战勇敢而闻名。公元前129年,任骁骑将军,率师万余人出雁门关击匈奴,因伤被俘,夺马逃回。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将畏其勇,称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李广以前将军身分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受命担负迂回侧翼的任务,因迷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以骁勇机智而闻名。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称赞他的忠实诚信的品质时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王昌龄在《出塞》诗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把李广视为汉朝的长城。
<b>  霍去病是如何镇守长城的?</b>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生于公元前140年,死于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最初为汉武帝宫中侍中,公元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被武帝任为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率领800骑远离主力数百里作战,寻歼匈奴2000余人,被封为冠军侯。公元前121年春,为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维护汉朝西北边境的安全,受命率领万余骑,进军河西。他统军由陇西郡出发,穿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南),转战5个匈奴小国,斩杀千余。当年,又率军数万骑,再次西征,采取迂回突袭的战法,由北地经富平沿黄河北进,行至朔方郡窳浑境内时,突然挥师转向西北,经达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沿弱水西南,迂回到祁连山、■(左角右乐)得一带(今甘肃张掖西),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歼灭匈奴3万余人。汉朝在该地区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控制了河西地区,并开始修筑河西长城。霍去病与卫青奉命各带5万骑,分兵两路向漠北进剿匈奴主力。霍去病率东路军从代郡出发,越过长城,深入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他指挥汉军奋力迎战,夺取匈奴的指挥旗鼓,匈奴兵大败溃逃。霍去病领兵乘胜追击,转战大漠,直至狼居胥山、瀚海才返还,共斩获7万余人。漠北之战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
<b>  隋朝与突厥雁门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b>
615年,突厥始毕可汗部势力日益强大,威胁隋北部边境,突厥始毕可汉趁隋炀帝出巡北塞,率领数十万骑兵进行攻击。炀帝提前得到消息急返雁门,命齐王杨■(左口右柬)率后军防守崞县。突厥始毕可汉率军进攻雁门,雁门郡41城被突厥军攻占39城,只剩雁门、崞县两地。炀帝被重兵包围,召各地隋军援救雁门。各郡援军汇集在忻口(今山西忻县北)。突厥始毕可汗得知隋各路援军到达,又得到北边有急的情报,九月撤军出塞,隋军乘机追赶到马邑,俘虏突厥2000余人后撤回,并收复雁门各郡。
<b>  金与辽在长城带决战的经过是怎样的?</b>
1114年,女真部酋长完颜阿骨打起兵攻辽,一举攻取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南小城子),又在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再败辽军,并在第二年正月称帝建元,国号金。九月,攻陷辽军事重镇黄龙府。十二月,辽天祚帝率数10万大军,亲征金兵大败。1122年正月,辽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大名城)及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先后被金攻陷。天祚帝率卫兵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中),辽皇族耶律淳在南京(今北京)自立为皇帝,但是不久病死。十二月,金兵由居庸、古北口等处越过长城,攻占南京。天祚帝辗转逃亡于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云内州(今内蒙呼和浩特西南)等地。1124年七月,复帅耶律大石军与阴山谟葛失兵,逃出夹山,图谋恢复,在奄遏夏水与金兵交战,兵败西走。次年,至应州(今山西应县)为金兵所俘。
<b>  成吉思汗是怎么攻下金中都(今北京)的?</b>
1206年春,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经过数年的战争,统一了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的漠北各部,建立了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随着接连不断的胜利,成吉思汗决定对金朝用兵。13世纪初,金朝曾以谋反罪处死俺巴孩(成吉思汗的曾祖)等蒙古首领,金朝为防备蒙古报复,在其疆界的西北部修筑了一条长1500余公里的边堡长城。用兵前,成吉思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金朝军事情报,他知道金朝在西北部筑有长城,但不清楚其规模,于是,他诱降为金国守长城北部地区的汪古部,使汪古部地区成为蒙军攻金的作战基地,并招纳金军戍边将士,从中了解到金长城军事力量及部署情况。为了解除金的藩属西夏对蒙军的牵制,成吉思汗先后三次进攻西夏,迫使其归降,消除了攻金的侧后翼威胁。1210年蒙古国断绝了与金国的岁贡关系,正式同金朝对抗。
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首次亲统大军南下,进至金长城北部的汪古部驻地(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一带),命部队集结休整,另派轻骑刺探金军实力。四月,金帝闻报,大为恐惧,遣使乞和失败,遂命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完颜承裕领兵堵御。七月,成吉思汗兵分两路叩边,东路军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直趋金长城要冲乌沙堡、乌月营(今河北张北西北),击败守堡主帅独吉思忠部,独吉思忠败逃。金军大将郭宝玉领兵来援,被蒙古军包围于野外,缴械投降。乌沙堡失陷后,金帝命完颜承裕为帅,指挥阻击蒙古军。完颜承裕见边堡已失,无法再坚守界壕,率军南撤退守野狐岭。成吉思汗命大将木华黎率前锋向野狐岭金军大营冲杀,自率主力继后,金军大溃,又退至会河堡(今河北怀安东)。蒙古铁骑紧追不舍,经过3天激战,歼灭金军精锐30万,完颜承裕逃还中都。九月,蒙古军抵居庸关北口,大将哲别见金军戒备严密,遂施调虎离山计,佯退鸡鸣山嘴(今河北张家口境内),杀一回马枪,击败络绎而来的金军,乘势夺下居庸关。蒙古军长驱直抵中都城下,城上金军发射火炮轰击,蒙古军死伤甚多。成吉思汗见中都屯有重兵,确信金军有“二十万”众之说,且无攻城器具,遂下令撤围。蒙古西路军,由成吉思汗之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攻掠金云内(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东胜(今托克托)、武州(今山西五寨北)、朔州(今山西朔县)等地,掳获大批人畜、马匹和财物后还师漠北。


第三编 军事防御(8)
1212年秋,成吉思汗第二次率军南下攻金,东路由大将哲别率领取东京(今辽宁辽阳);西路由成吉思汗率领越过阴山,直趋西京(今山西大同)。金军元帅奥屯襄率师,从东面沿长城救援西京。成吉思汗采取围城打援之策,命西路的一部围攻西京城;一部在西京东北方向的密谷口设伏,金援军驰至密谷口,成吉思汗指挥伏兵突起,将金援军全歼。之后,进攻西京城,城上守军顽强抗击,炮矢齐放,战斗十分激烈,成吉思汗城下督战,被流矢射伤,被迫解围而去。与此同时,哲别率领的东路军,进攻东京,屡攻不克,遂施展计谋,佯退而去。东京守军以为蒙古军一去不再返回,戒备松驰,哲别趁夜急驰而还,突袭守军,大获全胜,俘掳金军10余万人,尽运其财物,一月后退去。
1213年,成吉思汗第三次率军攻金。金帝在蒙古军两次进攻后,看出成吉思汗有夺取中都之意,因此,迅速调兵遣将,加强中都北部屏障居庸关的防守力量,以精锐扼守居庸关,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七月,蒙古军由野狐岭突入,克怀来(今属河北),取缙山(北京延庆),直抵居庸关,成吉思汗见金军据关严守,无法通过,遂留部分兵力与金军正面对峙,自率主力由林中间道,迂回南下,袭取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蒙古大军进入中都背后的平原地带,成吉思汗又分军北上取居庸关南口,与北口蒙古军夹击守关金军,一举攻破关城。蒙古军再次进抵中都城下,成吉思汗以少部兵力围中都,将主力分为三路深入中原腹地,大肆攻掠黄河以北地区,破城堡90余座。次年三月,各路蒙古军会合中都城下,迫金帝求和,奉献歧国公主及大批金帛、马匹,并派丞相完颜承晖陪送蒙古军出居庸关。五月,金宣宗因惧怕蒙古军再攻中都,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南迁中,金军哗变,杀其主帅、降蒙。成吉思汗乘机遣将石抹明安,三摸合拔都率军由古北口入长城,会合乱军再攻中都,多次击溃金援军,使中都城陷入粮尽援绝的困境。中都久被围困,又不得援兵,主帅完颜承晖服毒自杀,蒙古军终于占领中都。
<b>  徐达为什么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b>
徐达是明朝开国大将。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出身农家,少年时与朱元璋为友。跟从朱元璋起兵反元,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1355年,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取太平(今安徽当涂),下集庆(今南京)。继而又率军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授淮兴翼统军元帅。1357年,领兵东进,屡败吴王张士诚部。1363年秋,在鄱阳湖作战中,冲锋陷阵,打败号称60万之众的陈友谅军。次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占淮东,平浙西,连战皆捷。1367年九月,围攻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灭亡东吴政权,还师后封信国公。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军25万北伐元军,先取山东,旋挥师河南,乘胜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迫元顺帝北走,灭亡元朝。太祖朱元璋为防备退居漠北的元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注重战守,大力兴修长城。徐达奉命主持重建居庸关,规制关城城周米,高14米,以防蒙古骑兵突袭。1370年,率军出潼关,趋定西(今属甘肃)进剿元将扩廓帖木儿,经过一天激战,大败元军,擒郯王、济王以下官员1800余人,将士万余人。后封魏国公。次年,赴北平等地练兵、筑城、备边,总领北方军事。元残余势力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势力又渐恢复,不断出兵南犯,明临塞诸地不得安宁。1372年,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出雁门关,进军漠北。徐达遣蓝玉为先锋,击败元兵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后因轻敌冒进,遭元军伏击大败,死伤数万人,被迫退入边墙。1373年,复率诸将北伐,败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后戍守长城山海关一带。1378年,领兵在古北口筑关设防,凭借山势走向,建周长24米并设有东、北、南三个关门的关城,使其成为保卫京都的重要屏障。1381年,督修山海关关城,先后建成翼城、罗城、瓮城和烽火台等,加大了防御纵深,从而构成一套坚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治军,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b>  明成祖为什么从南京迁都北京?</b>
明初,朱元璋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封其四子朱棣为燕王,以北平为藩邸,负责抵御长城以北的北元的进犯。朱棣即帝位后,考虑到南京为都城应付北元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必然有鞭长莫及的危险,于是,1406年决定将都城迁至北京。第二年从全国调集工匠、民夫,正式开始北京城的修建。工程历时13年,到1420年才完工。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后,正式定北京为京师,应天府为南京,明朝两京制格局形成。北京从此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既可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又能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保证了明王朝的统一和安全。
<b>  “土木之变”是怎么回事?</b>
“土木之变”是明英宗被蒙古瓦剌所俘,使明王朝濒临于崩溃的历史事件。因事件发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的土木堡,故称土木之变。瓦剌是蒙古族中的一支,明正统年间势力逐渐强大,1449年,蓄谋已久的瓦剌部首领也先以明廷辱谩其贡使为名,分兵四路向辽东、宣府、大同、甘肃四镇长城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也先率主力居中进攻大同镇,大同镇长城几乎全线瓦解。大同告急,朝廷震惊,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仓促下诏亲征。当八月初一,英宗率领的50万军队到了大同后,英宗和王振才知道事态的严重。七月十五、十六两天,阳和(今山西阳高)之战,瓦剌也先部队又一次全线突破长城,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率部迎战,双方在阳和后山展开激战,但因明军将领被王振的亲信、监军宦官郭敬所掣肘,结果全军溃败。这时宣府、蓟镇、辽东北地长城沿线传来防御吃紧的奏报。对作战一窍不通的王振慌了手脚,急令班师回京。十三日绕道宣化退至距当时的怀来城20里的土木堡时,王振下令全军在无险可守的土木堡就地宿营。十四日黎明,瓦剌军四面包围了土木堡,并切断了水源。土木堡地势高,掘地二丈仍未挖出水来,全军陷入绝境。这时也先佯做撤退,并派使者讲和,王振信以为真,急令移营就水。明军刚一行动,3万瓦剌精骑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顿时大乱,随行大臣多数战死,英宗也只好下马盘膝坐以待俘。


第三编 军事防御(9)
<b>  紫荆关之战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b>
1449年七月,也先率军三路攻明,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击溃明50万大军,俘明英宗朱祁镇,之后北撤休军,借英宗要挟明廷。明廷采取于谦等人主张,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遥遵英宗为太上皇。也先未达目的,挟持英宗大举攻明。也先自率主力10万人为西路军,从集宁(今属内蒙古)经大同(今属山西)攻紫荆关。西路瓦剌军前锋抵紫荆关,遭明军守将韩青和左副督御史孙祥抗击,不能通过。也先大军沿途击败明军谢泽部,令人向守军传达英宗旨意开关,遭明拒绝。于是利用主力在关城正面与明军对峙,另外派遣军队沿着山间小径偷越紫荆岭,绕至关南,拆毁边墙而入。明军腹背受敌,激战至傍晚,因寡不敌众,内城被破,也先大军从紫荆关直逼京城。明兵部尚书于谦率22万明军守京师,击败瓦剌军多次进攻。也先久攻京城不下,恐粮草不济,归路被截,复挟持英宗由紫荆关还师漠北。
<b>  于谦是怎样指挥明“京师保卫战”的?</b>
土木之变后,朝廷无主,京师守军不足10万,形势十分危急,有人提出迁都金陵,兵部左侍郎于谦力排迁都之议,主张抗战。英宗弟成王朱祁钰(后为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指挥守城作战。于谦调集河南、山东等地将士入援;提拔得力将领,分别镇守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大同、居庸关和紫荆关等重要关口和要地;调整京师“三大营”主将;扩充兵员,日夜操练,铸造兵器,筹备粮草,缉拿奸细。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备战,京城守御能力迅速加强,于谦将主力列阵于九门之外,与总兵石亨亲自督阵德胜门。也先施展挟天子令诸侯的诡计,挟持英宗多次逼宣府、大同等处,胁迫要塞守城将士投降,没有奏效,于是决定武力攻关,直取京师。十月初一,瓦剌军兵分三路,一路由东面进攻古北口,另一路由正面进攻居庸关,也先主力10万人,挟持英宗,经大同,破紫荆关迂回攻取京师。明军避其锋芒,以小队骑兵袭扰,屡有小胜。夜晚又偷袭瓦剌军营地,歼其数百人。也先下令进攻德胜门,于谦令小队精骑出战,诱瓦剌军进入埋伏地域,明军神机营火炮火铳齐发,伏兵骤起,大败瓦剌军。次日,瓦剌军又集合溃败之兵转攻西直门,明军队以神铳轰击,后队列弓弩短兵继进,挫败瓦剌军前锋。京郊民众也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明军抗击瓦剌军,使瓦剌军四面受敌。也先遂下令于十五日乘夜撤退。于谦命石亨乘胜追击,宣府总兵杨洪率军往居庸关拦击,杀伤瓦剌军万余人。瓦剌军撤出紫荆关,东路军未及古北口,闻中路、西路已败,立即撤退。至此,明军取得了保卫京师的胜利。
<b>  “庚戌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b>
明朝初年,退居蒙古草原的元皇室残余势力同明朝对立。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一再派兵北伐,逐步扩大北部的广大地区。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明成祖于1421年迁都北京,在长城以北蒙古部落集中的地区,设立卫所20多处。16世纪中叶,蒙古地方势力中鞑靼部首领俺答,成了明北部地区的主要对手。俺答曾向明廷要求给他封爵,允许每年进贡,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贸易,但以嘉靖皇帝为首的明王朝拒绝了这些要求。俺答的真心求贡得不到批准,导致了双方军事冲突进一步扩大。1550年六月,俺答集合10余万蒙古骑兵,准备大举南下,这时靠贿赂严嵩而官居大同总兵官的仇鸾,派人送重金贿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俺答遂引兵东去,自古北口入犯,长驱至通州,直抵北京城下。嘉靖皇帝催促诸将出城作战,而严嵩等投降派,却执行“饱将自去,惟坚壁为上”的失败主义方针,听任俺答兵在城四周滥肆掳掠,不敢出战。俺答兵围京城3天,在城外抢掠大量财物、牲畜及人口后,满载而归。因这年为农历“庚戌年”,故称“庚戌之变”。此后20余年,俺答连年南下掳掠,长城沿线的百姓深受其害。至1570年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明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服属中央朝廷,长城一带才开始得到安宁。
<b>  八达岭关城有何战略意义?</b>
八达岭关城初建于1505年,由副总兵纪广率军士修筑。1582年再次重建。关城墩台高大厚实,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宽20多米,厚17米,高米,是万里长城中最壮观的墩台之一。关城下方的城门洞,建筑技术高超,难度大,而今京张公路从门洞穿过,汽车来往如穿梭,日夜不停。洞顶砖石券门,宽米,高米。城门洞上,古时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面铆钉嵌铁皮、门内安装有杠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门洞地面咫尺之间,属两个水系的分水点:门外水流向妫川入永定河,门内则为温榆河的尽头,入北运河。门洞外面上方,嵌有长方形横额,刻“北门锁钥”四个大字,落款小字是“钦差总督蓟辽等处军务、兵部尚书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山阴吴究,巡按直隶监察御使新喻敖鲲,万历拾年岁次壬五月吉日立建”。“北门”指此地是居庸关的门户,也是京师北方之门;“锁钥”则说这座关城坚固险要,是举足轻重的关键重镇,像是北京城和居庸关的一把大铁锁。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三编 军事防御(10)
关城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米,宽米,面积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是守关将士搭弩架炮之处。城台两侧30至40米处,各建敌楼一座,以墙连通,如同关城的两座耳城,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一旦进犯之敌兵临城下,城上箭弩炮铳齐发,敌楼间互相策应,可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拦阻敌兵破关。
关城的纵深防御工程,也有周密的设计。从关城两侧的敌楼向东南修筑U字形的二道城墙,叫做瓮城。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城堞垛口,一旦被敌围困,可成为堡垒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士的围歼,敌人如落瓮中。
瓮城建于山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城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
在瓮城东部,与关城城门相对处,向东筑瓮城城门,两门相距米。门楣题额“居庸外镇”,右上方小字“巡按监察御使陈豪书”,左下方小字“嘉靖己亥(1539)仲秋吉旦立。”这表明瓮城城门重建于明朝嘉靖十八年。
<b>  八达岭长城明代兵力部署情况怎样?</b>
八达岭长城上的兵力部署:据1569年蓟昌总督议定是:根据地势缓冲,按城垛配置兵丁。极冲处,每垛4至5人,次冲者每垛2至3人,稍冲者一垛一人。冲处建空心敌台,台高3丈,骑墙突出,可以四面制敌;上建层楼,宿兵储器;空心敌台住官兵60人,30人守台,内立一台长:30人守垛,分为6伍,每伍立一垛长附墙台:居常4人守台,遇警时,添6人,10人守垛分为3伍,每伍一旗。
武器配备:空心敌台佛朗机(一种小炮)8架,每架子铳9枚;神枪12根,每根神箭30枝;火药300斤;铁顶棍8根,蔺石(雷石)大小备足,号旗一面,木梆锣鼓一具、柴火人给一月。
墙台:佛朗机3架,每架子铳9枚,蔺石大小备足,号旗一面,木梆锣鼓一具,柴火人给一月。
墙垛:冲处每垛干柴一束,重500斤,干草5把,蔺石大小备足,器械各随所执,火药于台取用,5垛共一梆旗。缓处,每垛干柴一束,重100斤,干草5把,蔺石大小备足,器械亦随所执。每空3旗,每旗5人,各居铺舍,有警登墙守卫。每台一台总,5台一把总,10台一千总。
守城墙的战斗原则是:敌军逼近城墙百步,援兵登城,旗帜器械一齐竖立。到火器的射程能达到的地方,即可放大将军虎蹲炮。到50步内,弓箭、火铳、矢石齐发。聚众攻城,两敌台矢石交击,更番不息。缓处,敌军聚拥,台垛士卒不支时,则传号以速求援兵。守垛士卒敌台可依,心齐胆壮,火瓶、火铳、矢石并力攻打。到了晚上,台垛各一人轮流敲梆传号,遇警则点燃柴草掷于墙外,城上通明而不露虚实。战斗开始或结束,都听从千把总指挥。
<b>  明军是怎么取得居庸关之战胜利的?</b>
1449年七月土木堡之战,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击溃明50万大军,俘明英宗朱祁镇。十月,也先率主力经大同攻紫荆关,企图迂回京师;另以一部2万骑经古北口攻打密云;与此同时,以5万骑经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攻长城内三关之一的居庸关,牵制明军主力,配合紫荆关方向的进攻,并寻找机会正面突入京师。进攻居庸关的5万瓦剌军进抵关城下,受到明军抗击。守将罗通利用天气骤寒,命兵士汲水浇于城墙上,城墙结冰坚固而光滑,攻城的瓦剌军难以攀登。瓦剌军四处寻找树枝,用草捆扎铺于冰上,在向关墙接近时,即遭守军用火器击退。瓦剌军围攻关城7日不下,人困马乏,罗通屡次遣军出城偷袭敌营,瓦剌军死伤惨重而去。罗通又率兵出关追击,三战三捷,斩获甚多。也先主力攻破紫荆关,进抵京师,得不到居庸关瓦剌军策应,在进攻京师各门时又屡屡受挫,此时闻报攻居庸关的瓦剌军已溃败北去,恐归路被截,被迫乘夜撤军。
<b>  明延绥镇长城指挥修筑者是谁?</b>
明延绥镇长城修筑者是明朝将领余子俊。他1429年生于四川青神,1451年考取进士,授户部主事。1470年,升为左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到任后即上疏朝廷,建议在长城沿线筑墙建堡。他指出陕西三关的延绥,地平野旷,利于骑兵驰突,蒙古骑兵多次由此入犯袭扰。为加强防御,应沿原有的界石,依托山形,顺应地势,修筑长城,建立城堡,其建议后来被朝廷采纳。在他的设计主持下,4万多明军在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之间,掘凿山崖,构筑山墙,墙下挖掘堑壕,筑成了连绵相续的885公里的长城,在新筑的城墙上,每隔3公里构筑一座敌台,布设障碍,派兵巡防。同时把长城内的土地,分给驻军屯垦,取得了屯守兼备的效果。1484年余子俊以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总督大同、宣府军务,主张采用构筑延绥长城的方法,修筑大同和宣府两地的长城。他上奏朝廷说,两镇之地,东起四海冶,西抵黄河,长城1300多里,然而原有的墩台仅170座,不敷守备之用,应增筑440座长宽高都为3丈的墩台,以加强守务。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由于灾害频繁,人力、物力、财力都很空虚,工程难以按期完成,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官职,1489年抱病而卒。


第三编 军事防御(11)
<b>  杨一清提出的边防四策内容是什么?</b>
杨一清,明朝将领,生于1454年,祖籍云南安宁。成化年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以副史督陕西,在陕8年,洞悉边事,1506年后进升为右都御史。他在分析、研究战事及守备情况后,上奏边防四策,即: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经理灵、夏以安内附,整饬韦州以御外侵。而尤以修墙堑为急。具体修守方案是:在延绥、安边营、石涝池至横城堡300里,设墩台900座,驻守军4500人;石涝池至定边营130余里平衍之地筑边墙,其中32里的险崖峭壁地段进行铲削,筑以墩台连接;宁夏花马池一带旷野之地,宜置卫所拒敌;环、庆以西至宁州,增兵备1人;横城堡以北至黄河南岸原有残存墩台36个,应重新加以修复。朝廷批准了杨一清的方案,并拨发帑金数十万两,命杨一清主持修筑工程。后因受宦官刘瑾排挤辞官,该工程仅进行4个月就被迫停工。1510年,奉诏再次总制三边军务,采用攻抚之策,击退蒙古骑兵的多次进攻。不久出任首辅,后又遭诬陷落职。1530年因发背疽病故。有著作《关中奏议》《石淙类稿》传世。
<b>  翁万达对修筑长城有何贡献?</b>
翁万达,明朝将领,1497年生于广东揭阳,1526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1544年后,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亲自主持修筑了自大同东路阳和口至宣府西洋河的长城,共筑墙86公里,筑堡7座,建墩台164座,劈崖削坡25公里,其后又修筑了大同西路和宣府东路的400公里长城。修筑长城时,他精心计划,对边墙的远近距离,壕堑深广,都进行了缜密的校核,并创制了先进的百出佛郎机和万胜佛郎机等火绳枪,改善了守备武器,以求适应守边的需要。从此,蒙古人见明军戒备森严,设险坚固,不敢轻易来犯。守边的明军也利用闲暇进行耕种和放牧,节省了大量的守边费用。翁万达因战功卓著晚年升至兵部尚书,但是他在明朝与俺答部互市之事上,与皇帝意见相左,由此而遭斥责,以丁父忧归故里。在他离任后,蒙古兵攻入大同,直犯京都。皇帝又急诏翁万达,他家住在岭南,倍道行四十日抵达京师。由于严嵩等奸谗言,皇帝责备其欺慢,屡遭贬斥,1552年因病亡故,后被隆庆皇帝追谥号“襄毅”。
<b>  戚继光在蓟镇的战斗生活是怎样的?</b>
在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期,明朝的政治军事力量有所增强。当时的执政大臣高拱、张居正等,既然积极整顿边防,重用像戚继光这样富有军事经验的将领,同时又在这个基础上,对鞑靼采用封贡政策。1571年初,明政府通过宣大都督王崇古,和俺答汗达成协议,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设立互市场所于大同、宣府等地。从此,俺答汗严禁诸部入边劫掠,地方安堵,“自宣、大至甘肃,不用兵者二十年”。
不过,当时东迁后的察哈尔部在图们札萨克图汗的统治下,常攻掠明朝的辽东及蓟州地区。蒙古大封建主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和他的侄子长昂,有时向明朝称臣进贡,有时又和明军发生小的战斗。
早在1569年初,董狐狸、长昂就联结图们汗 ,企图窜扰蓟镇。戚继光得到消息后,领兵直驰青山口,将敌军的前哨击退;然后引兵出口追击,把董狐狸和长昂赶跑。这是戚继光镇守蓟州以来的第一次战斗。
1573年春天,董狐狸和长昂到喜峰口索赏不到,就在塞外大肆抢掠,故意在边墙附近活动,想引诱明军出战。戚继光派兵出击,把他们打败。这年夏天,董狐狸再犯桃林,长昂也犯界岭,明军分别把他们击退,董狐狸几乎被明军擒获。不久,董狐狸请降,但到1575年,长昂又和董狐狸逼长秃(长昂的叔父、董狐狸的弟弟)进攻董家口关城。戚继光督明军从榆木关和董家口关分兵两路出塞追击,终于活捉长秃。董狐狸和长昂无可奈何,只好率领亲族300多人,前来投降,请求释放长秃。戚继光和总督刘应节等计议之后,允许了他们的请求。长昂、董狐狸等答应归还以前掳去的边塞哨兵、居民和马匹,并且保证以后不再抢掠汉族居民。朵颜部于是和明朝恢复通贡互市关系。
1579年冬天,图们汗带领骑兵4万多人,自锦川营进犯辽东镇。明政府事先从俺答汗那里得到图们汗举兵的消息,命令辽东镇总兵官李成梁坚壁清野,使图们汗既不能攻城,又无从掠夺物资;同时命令蓟州镇出兵声援,伺机邀击。戚继光亲率精兵驰往山海关外,在狗儿河、石河墩和鞑靼兵进行了两次战斗。图们汗见明军准备充分,便自动撤退。明军一直追出数百里外,才整军而还。这时,戚继光的官衔已晋升到太子太保、左都督。由于援辽有功,加封为少保。
蓟州镇在戚继光坐镇以前,经常遭受鞑靼骑兵的袭击,明廷为此增置昌平镇,派大将镇守,以便和蓟州镇唇齿相依,但仍旧无法保障这一地区的安宁。17年内,蓟州镇竟因此接连撤换了10名大将。直到戚继光到任之后,这个局面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经过戚继光努力经营,这一带边防十分巩固,每次朝廷大臣前来检阅,蓟州镇军容之盛,总是为诸边之冠。
<b>  戚继光《练兵实纪》内容是什么?</b>
《练兵实纪》是明代戚继光在镇守蓟镇长城时,为训练守城士兵,所写的一部军事著作,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书名就叫《实纪》。正集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即:一练兵法,二练胆气,三练耳目,四练手足,五练营阵,六练将。杂集包括储练通论、将官到任、登坛口授、军器制解、车步骑解等。这部分书除了在将官培养、士兵训练和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之外,还在各兵种的组织及编选、教练等方面,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材料。戚继光镇守蓟镇长城10多年,边备修整,敌骑敛迹,而《练兵实纪》就完成于蓟镇任内。他把自己在蓟镇练兵的实际经验总结到这部书里,同时又用这部书去指导他的实践,事实证明这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军事著作,因而受到后世研究长城军事者的高度重视。


第三编 军事防御(12)
<b>  努尔哈赤是怎么攻打抚顺城的?</b>
抚顺城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境内,建于1384年,是明朝与建州女真往来的通道,亦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重要边关门户。抚顺关在抚顺城东10公里,是明王朝向建州女真开放马市贸易的主要关隘。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脱离明廷控制,并练军备战,积极准备攻明。1618年,正式对明宣战。努尔哈赤对明作战的第一次战役就在抚顺关。努尔哈赤在进攻的头一天,先派人给明守将送信,说有女真人来此,进行贸易,麻痹明军。次日暗伏在车中的3000士兵向城门接近,待城中军民出城赶市时,突然杀入城内;努尔哈赤随大军抵城下,内外夹击明守军。明守将李永芳闻报未及组织防御,后金军已登上城墙。明千总王命印被杀,李永芳出城投降。这样后金军没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抚顺城这座辽东军事重镇。努尔哈赤在抚顺城休兵三日而去,掠走人畜30余万,还纵火将抚顺城焚毁。抚顺之战是后金于明长达29年战争中最早的一次战役,后金军初战获胜,明朝震动,明军辽东长城防线动摇。
<b>  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什么地方?</b>
萨尔浒之战发生在鸦鹘关。鸦鹘关是明长城辽东镇的重要关隘。位于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近百里处。东西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层峦叠嶂,唯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山口,可通南北。鸦鹘关自建关后,因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明朝廷同建州女真在此地发生了十分频繁的争夺战,关口屡遭破坏,又屡次重建。1606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以“地孤难守”为由放弃了辽东镇孤山等六座城堡之后,便将鸦鹘关外之地掷与女真。1618年七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率部一次攻下鸦鹘关,然后进攻清河,鸦鹘关为女真所占据。明王朝见抚顺关、鸦鹘关一线长城先后失守,抚顺、清河诸城不是为女真所据,就是为其摧毁,便调集了10余万人马,号称47万大军,由辽东经略杨镐统领,于1619年分兵四路向后金政权的赫图阿拉城发起进攻。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努尔哈赤表现出了军事家的卓越才能。他利用明军四路军马不能很快合围的严重弱点,采取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集中八旗主力,首先歼灭了由抚顺出长城的杜松部。接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击败了其他两路明军。刚出鸦鹘关的李如柏部,得知三部军马惨败的消息后,又忽由鸦鹘关原路退军,在溃退中“相蹂死者千余人”。这就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这一战役对战斗双方都是十分关键的,由此以后,明王朝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而后金由防御改为进攻。
<b>  孙承宗对维护长城防务做出哪些贡献?</b>
孙承宗,生于1563年,字稚绳,河北高阳县人,明末爱国名将。1622年孙承宗申请到山海关督师,朝廷予以批准,让他带大学士衔总督山海关、蓟辽、天津、登州、莱州等处军务。他到山海关勘察地形,整顿军纪,建造营房,储备粮草兵器,还教军队使用火器,并在老龙头长城入海口处设“龙武营”训练水兵。同时派袁崇焕等进驻宁远等城,出兵大凌河以东,收复失地200公里,城堡54座。他还派兵屯田,开垦荒地5000多顷,做到兵精粮足。使山海关长城防务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巩固。可是正当收复辽沈失地有望的时候,孙承宗却受到魏忠贤阉党的排挤,于1625年被罢官。1629年十月,后金兵接连侵占遵化、迁安、永平、滦州等地,前锋逼近山海关。在形势危急之际,明廷又起用孙承宗督师山海关。1630年正月,孙承宗派部将率兵死战,连续收复遵化、滦州等四城,后金军被迫撤回东北。孙承宗还亲自到锦州以东前线视察,接着又巡遍了山海关以西的长城防线,回到山海关后,奏上东西边政八事。为增强战备,他还拟定进军广宁的计划。当收复辽沈失地又有希望之际,刚愎自用的崇祯帝听信佞臣谗言,竟又将他罢官。1638年十一月,后金绕道攻入长城,侵犯孙承宗家乡高阳时,他带领全家老小参加抗战守城,因寡不敌众,高阳失陷,孙承宗自缢殉国。他在山海关督师期间曾为老龙头澄海楼题写“雄襟万里”的匾额。
<b>  熊廷弼是如何镇守长城的?</b>
熊廷弼是明末名将、军事谋略家。生于1569年,卒于1625年。字飞百,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有胆略,知兵法。1598年进士,授保定推官,进工部主事,后改任御史。1608年,巡按辽东,针对辽土多旷,上言实行军屯,修城筑堡,固守长城,得神宗褒奖,授命向诸边推行。又奏请边防以守为上,增兵制械,缮垣建堡,得准施行。仅4年,辽东军威大振。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因其熟悉辽东边事 ,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经略辽东。还没出京,惊闻开原(今辽宁开原东北)失守,请求朝廷迅速调遣将士,备粮秣,修器械,巩固辽河以东防线。得尚方剑,刚出山海关,又闻铁岭失陷,沈阳、辽阳诸城军民惊恐,遂昼夜兼程奔赴辽东,遇逃民,令其归,斩逃将刘遇节等,祭奠死难烈士,劾免拥兵不救的总兵李如桢。督将士造战车,添置火器,浚濠缮城,严行军令,经过数月整治,军心民心开始稳固。又奏守御之策,建议集兵18万,分守真叆阳(今本溪东南)、清河、抚顺诸要地;挑选精悍兵卒乘隙轮番袭扰,使后金军疲于奔命,然后相机进剿。第二年,遭廷臣诬陷,撤职。1621年,沈阳、辽阳失守,辽东战事急,朝廷复起用熊廷弼。他入朝献策,权衡辽东战局,力主守御,奏请“三方布置策”,即:陆上以广宁(今辽宁北镇)为核心,集聚重兵,进行固守,沿辽河西岸筑垒,从正面牵制后金兵力;海上以天津为一区,登(今山东蓬莱)、莱(今莱州)为一区,各配舟师从辽东南部打击后金侧背;并联合朝鲜李氏王朝,使其出兵鸭绿江为明声援;待后金回师东顾,然后乘势反攻,夺回辽阳。得尚方剑,刚出制三方,旋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坐镇山海关,再次经略辽东军务。因受握有重兵且得朝廷宦官宠信的广宁巡抚王化贞掣肘,其防御策略不能实施,致使辽西重镇广宁等40余城堡失守,被魏忠贤冤杀。


第三编 军事防御(13)
<b>  袁崇焕怎样取得宁远大捷?</b>
袁崇焕明朝军事家。骁勇坚毅,好议兵事。1619年进士,熟知塞上险要,并以边才自许。1622年因通晓兵书战策,被荐举为兵部职方主事。闻听后金军攻占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单骑出山海关巡察形势,对如何抵御后金,成竹在胸。回朝廷后自请守辽。受到明廷的赏识,提升为佥事,监督山海关外诸军事。
1623年九月,孙承宗命令袁崇焕率领大军进驻宁远。袁崇焕抓紧修筑城池,并亲自规定,城“高三丈三尺,雉高六尺,址高三丈,上二丈四尺”,在城的四角都建三面突出的城墙,与此同时招募壮士,扩充兵员,安置流兵,屯田自救,使宁远成为扼守通向关内的军事要塞。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13万向宁远城进攻,袁崇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临危不惧。他带领将士,刺血为书,誓与宁远共存亡。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动员城外居民入城,尽焚城外积刍,命满桂等4员大将分守各门,城上置红夷大炮11门,严令守军不准后退,在激烈的战斗中,袁崇焕不幸中矢负伤,他撕破战袍,裹伤再战,继续指挥军民凭借坚城大炮,打退金兵多次进攻。努尔哈赤在混战中,也身负重伤,被迫收兵。第二年五月,又打败皇太极的进攻,取得“宁锦大捷”,创造了明末抗击后金的辉煌战绩。
<b>  皇太极是如何首次突破明长城防线的?</b>
1627年,后金汗皇太极率军攻打宁远、锦州兵败退回。皇太极于是改变战法,决定避开明宁锦至山海关防线,采取扰关内蔽关外,迂回攻明的方略。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统大军5万向西进发,取道蒙古,然后兵分3路攻明长城。其部署是:左路军由贝勒阿巴泰率领进攻龙井关;右路军由贝勒济尔哈郎率领进攻大安口;皇太极自率主力中路军攻洪山口。二十六日,左路军突袭龙井关成功。明沿线驻军见龙井关烽火迭起,知有寇盗来,迅速往援龙井关。汉儿庄副将易爱、洪山口参将王遵臣驰援途中与后金军交战,皆被击败战死。皇太极主力军于二十七日进抵洪山口,由于洪山口守军已应援龙井关,守务薄弱,皇太极大军突至,一触即败,皇太极轻易夺下关口,直趋遵化。右路军进直抵大安口,打败明守军据山布阵的五营兵,继降马关营、马兰口、大安营三城。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兵4000驰援,与后金兵相遇,悉力拒战,全军覆没。各路后金军会合遵化,合兵攻下城池。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击败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援军,进至通州,兵临北京城下。因袁崇焕率边军入援,后金军攻城受阻,不得不收兵后退。后金军趋山海关,遭副总兵维贤等阻击,不能通过。皇太极不敢在内地久留,下令携所掠财物从冷口还师沈阳。这是皇太极第一次进关,明人称之为“己巳虏变”。
<b>  李自成是怎么攻破北京城的?</b>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自称大顺王,立年号永昌。二月,率军东渡黄河,进攻太原。随后,兵分南、北两路,按部署进发。李自成率北路主力军沿长城攻杀,在宁武关与明军激战数日,全歼明总兵周遇吉部。三月攻陷大同直抵居庸关,明总兵唐通见各镇守将多降,也以关降。南路农民军以优势兵力攻破固关,之后就一路畅通无阻,沿途守军纷纷望风归附。十七日,两路农民军会合于京郊。崇祯帝以禁卫军分守九门。李自成一面用武力威胁,一面命投降太监入城劝崇祯禅让帝位。崇祯帝故意拖延和谈时间,等待援兵。李自成识破其诡计,下令发起猛攻,农民军于西直门、阜成门和德胜门三处架云梯强行登城。京师三大营归顺农民军。黄昏,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迎降,农民军拥入京城。十九日晨,崇祯帝闻外城已落入农民军手中,万念俱灭,自缢于煤山。农民军占领京师,明亡。
<b>  山海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b>
1644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与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在山海关一带击败李自成农民军的战役,后在历史上称为“山海关之战”。
清太祖皇太极病逝后,其幼子福临继位,年方16岁,由多尔衮辅政,掌握军政大权。多尔衮看到明朝与农民军连年交战,国力衰退,军队疲惫,认为灭亡明朝时机已到。四月初九日亲自率领八旗军约15万人从盛京(今沈阳)誓师出征。十一日,进至辽河,闻李自成农民军攻取北京,明朝被推翻,于是多尔衮决定绕过山海关从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一带南下,与李自成争夺天下。这期间,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拥兵4万驻防宁远(今辽宁兴城),京师告急,明廷令其火速领兵进京护卫。吴三桂立即率军出发,到在丰润(今属河北)时,京师已被农民军占领,崇祯帝自缢,于是返回山海关屯驻观望。李自成见各镇守将皆降,害怕吴三桂会常来威胁,派明降将唐通率8000人携犒银数万两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见大势已去,决定归附农民军。他将山海关交唐通驻守,率军入京拜见李自成,行至永平(今河北卢龙)西沙河驿时,遇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亲吴襄被农军拘禁、拷打,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抢占。吴三桂深感奇耻大辱,下令停止前进。又返回山海关,誓与农民军为敌。唐通未料到吴三桂中途变卦,毫无防备,被杀得人马凋零,仅以数骑逃还。李自成立即派白广恩率军前往攻打山海关,结果大败。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决定亲率大军10万进攻山海关。吴三桂自知寡不敌众,急派人致书清摄政王多尔衮,请兵求援。同时命将士加固关城,又招募壮士,编练士卒,举行阅兵誓师。多尔衮见信后大喜,但又疑虑有诈,于是复书吴三桂同意出兵,条件是要吴降清。吴三桂又致书同意。多尔衮于是下令清军从连山、宁远一线昼夜兼程,逼进山海关。


第三编 军事防御(14)
山海关是京师的东大门,兵家必争之地。关城与附近的城堡、墩台、关隘等相互连结,构成一个完整坚固的防御体系。只要有足够的军队驻守,任何强大的敌人很难破关。李自成抵关当日,即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又要吴襄阵前劝降,吴三桂断然拒绝。李自成招降失败,立刻部署兵力:以唐通率2万骑兵绕道长城一片石(今辽宁绥中九门口),与关内农民军夹击吴军;自己率领精骑由正面攻关,形成东、北、西三面合攻之势。吴军在农民军不间断地重击下,步步退至城下,农民军突破石河防线,数千人进逼城垣,城上守军发射火炮,农民军死伤甚众,被迫后退。与此同时,进攻北翼城的农民军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发起多次强攻,守军拼死抗击,激战第二日黎明,迫使守军一部分人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能攻下,农民军未能进据罗城。多尔衮又率领清军抵达山海关外15里处,得吴三桂哨骑来报,山海关形势危急,清军进攻到离关城1公里的欢喜岭,多尔衮与诸王逼近威远城观望,不敢贸然出战。吴三桂眼见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军心动摇,清军又按兵不动,急忙亲自冒险出关至清营,拜见多尔衮,表示愿剃发称臣,多尔衮当即率领8万劲旅入关,又令吴军以白布系肩为标志接应。吴三桂下令开城门。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分三路飞奔进关,左翼是英王阿济格率万余骑,从北水门入;右翼是豫王多铎率万余骑,从南水门入。多尔衮率主力3万余从关中门入。农民起义军面对清军的突然袭击,猝不及防,全线溃败。李自成退至永平,清、吴联军跟踪而至,李自成在范家店杀吴襄以泄忿,不久又仓促西撤,多尔衮军队顺利进驻北京,从此,清王朝问鼎中原取代了明王朝的统治。
<b>  直奉军阀在山海关两次大战经过怎样?</b>
1922年和1924年发生的两次直奉军阀混战,山海关成为攻守要地。
第一次直奉战争,发生于1922年夏季的北京、天津之间。奉军实力不支,退守山海关,在城西红瓦店一带挖壕据守,双方攻战10余日。后经双方议和,划滦州、榆关为缓冲之地,奉军退回关外。第一次直奉战以奉军失败而结束。
奉系军阀退回关外之后,即积极备战,以图东山再起。在军事上,加紧训练军队,更新装备。1924年9月,江浙军阀战争爆发,奉系军阀认为时机到来。9月15日晨,奉军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热河朝阳县属的朝阳寺,从而揭开了第二次直奉大战的序幕。
部置在山海关方面的奉军,战线南起老龙头,沿长城内外东至姜女庙,北至西北延伸到界岭口、冷口一带。由郭松龄指挥的第2、第6两个旅共6个团向山海关方面作正面进攻。这时,坚守山海关的直系军阀悍将彭寿莘部,在关外威远城、黄金山一带修建了坚固的工事。奉军虽以重兵集中火力攻击,并一度强行占领了姜女庙的直军阵地,但被直军拚死夺回,双方反复拚杀,死伤惨重。
奉军在山海关不能取胜,便将重点转移到关东北15公里的九门口。驻守九门口的直军将领冯玉荣,庸劣无能,竟弃关后撤,却被彭寿莘部所阻,无法逃脱,只好服毒自杀。10月6日,奉军战领九门口,并长驱直入,向西进攻石门寨,侧面威胁山海关。吴佩孚得知九门口失守消息后,匆忙于10月12日率直辖劲旅亲临山海关督战,命令靳云鹏,杨清臣两个师坚守石门寨。山海关方面彭寿莘与郭松龄两军对垒,虽然奉军拚死冲杀,但终未突破直军防线。然而,石门寨被奉军攻占,奉军得以乘胜南下,切断山海关的后方,使山海关的直军主力处境十分危险。
九门口、石门寨的失守,打乱了直军的战略部署。当此严峻时刻,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部于10月23日从开赴古北口的途中突然回师北京,逮捕了曹锟,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北京政变”。正在山海关前线督师的吴佩孚,急急撤军回救北京。然而奉军张宗昌部已于28日攻克冷口,进占滦县,截断了山海关一线的直军归路;奉军郭松龄部又从石门寨直扑秦皇岛,于是山海关一线的直军如土崩瓦解一样溃败下来。10月31日,奉军占领山海关和秦皇岛。吴佩孚则于11月3日从塘沽登舰南逃。第二次直奉大战就这样以奉胜直败而告终。
<b>  长城抗战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b>
“榆关事变”是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北的一个预定步骤,也是中国军队长城抗战打响的第一枪。
★1932年12月8日,锦州日本第8师铁甲车一列,以追击义勇军为名,开到山海关站东端长城缺口,突然向城内射击炮弹36发。炮声震动,全城惊骇。12月9日早晨6点,日机两架在城内上空盘旋,航空母舰一艘、驱逐舰2艘开抵秦皇岛。当晚7点许,日军3000人进那道台坟阵地,向中国军队开枪射击。12月10日晨,日军仍在东罗城外威远城一线构筑工事。
日本帝国主义炮击榆关这一试探性的侵略行径暂告平息后,山海关驻军将领、东北军第9旅旅长何柱国去北平开会,按照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的部署,把所属部队布置在北戴河至界岭口。第9旅之第627团驻城西5公里处的红瓦店、七星寨一带;625团驻城西五里台、孟家店、角山寺一带;驻山海关城和北翼城的守军只有626团一个团的兵力。分别部署在西南水门、南门、东南角楼、天下第一关以北至东罗城北门、北翼城和西关阵地。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三编 军事防御(15)
日本侵略军从绥中调来步兵3000多名,野炮、重炮40余门,飞机8架,铁甲车3列,坦克20多辆、兵舰2艘。步兵、炮兵分布在石河桥东,山海关南门外及城东二里店,威远城一带,铁甲车停在东水关长城缺口及火车站、石河大桥一带。日本侵略军进攻布置完成后,终于在1933年1月1日全面进攻榆关。
榆关事变爆发后,由张学良主持的北平军分会,向榆关前线和滦东驻军指示作战方针:“滦东驻军,以掩护华北集中之目的,对滦东地区,务努力保持,以迟滞敌之西侵。”
何柱国旅长闻变后,星夜驰返榆关前线。到达秦皇岛,前方炮火已甚猛烈,何下令坚决抵抗,并向全军发布《告士兵书》: “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惨”(节录)。并提出战斗口号:“以最后一滴血,为民族争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为国家争独立;以最后一滴血,为军人争人格!”慷慨激昂的动员令,激励着全军将士的抗敌决心。在守城战斗中,中国抗日军队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地打击。
<b>  长城抗战的经过是怎样的?</b>
1933年3~5月,日军为了使热河(今并入河北、内蒙古和辽宁)成为“满洲国”的一部分,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指挥的2个师团、3个混成旅和1个飞行队共3万余人,沿山海关长城一线对热河发动进攻。1月1—3日,日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山海关。中国守军何柱国部虽竭力抵抗,但因孤立无援而失败,日军于3日攻占了山海关,又连续攻占了临榆、九门口、热河省会承德,长城各个要隘都被日军攻陷。中国政府在全国上下一致要求抗日的压力下,采取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任命何应钦担任军事委员会北平(今北京)分会代理委员长,指挥17个军约20万人,依托长城抗击日军。主要战斗在喜峰、古北口和冷口三个方向进行。在冷口(今河北迁安北)方向,日军第6师团等两次攻占冷口,均被中国守军第32军夺回。为了配合喜峰口和滦河作战,日军又发动第三次猛攻,冷口失守。第32军奉命经迁安向通县撤退。中国守军第57军、第53军则在义院口、界岭口等地与日军反复争夺,顽强抵抗。3月9日,日军第14混成旅先遣队占领喜峰口。喜峰口亦称“松亭关”,位于河北省迁西与宽城交界处,关口两侧高山对拱,山势险峻,是从中原出关的交通要道,中国军队第29军英勇反击,采取正面抗击、侧面迂回、大刀队夜袭等方式夺回该口,之后,日军不断增兵,与中国军队反复争夺阵地。经过一周的激烈战斗,中国军队收复了全部失地。后因冷口失守,在日军前后夹击下,第29军于4月23日奉命撤至白河西岸。3月9日,日军第8师团由承德南下进攻古北口,与守关的中国东北军第67军发生激烈战斗。古北口,又名“虎北口”“铁门关”,位于今北京密云城东北约40公里处。它地处燕山腹地,山势东高西陡,是从承德方向进入北京和北京通往东北各地的主要通道,3月10日,第17军25师增援并接替第67军防守古北口,与日军对峙,这时,日军集中兵力,全力向中国守军阵地猛攻。经过连续苦战,中国军队终因寡不敌众,只得放弃了古北口。从古北口突入的日军于5月19日占领密云,5月20日占领平谷,5月23日占领怀柔,进而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中国守军接到命令撤至平津郊外实施防御。5月25日,何应钦派使者阵前求和。5月31日,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长城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表现了中国军队抵御外来侵略的英勇气概。但国民党的妥协政策却使中国的领土进一步被侵占。
<b>  喜峰口抗战经过是怎样的?</b>
喜峰口是东连山海、西护京师、外控漠北、内通畿辅的名关重镇。
1933年长城抗战枪声打响之前,国民党第29军曾派员赴喜峰口侦察。回报时这样描述:“喜峰口两侧,群峰矗立,险要天成。长城依势蜿蜒,华北赖以屏障,诚为兵家必争之地。查其附近高地之倾斜,概皆北面缓而南面急。敌如来犯,最易捷足先据。我如御敌,势非绕行,难于迎击。加以口之东北高地,其高度为附近最高。此处被敌占领,则西北高地必受瞰制。故该地一旦失利,喜峰口之城寨难保矣。东北高地之得失,系乎全军之胜负。此敌我认为必要而在我势必争者也。故本军甫行接防,而鏖战遽起,非无故耳。”
3月9日下午,中国军队正在接防,日寇已跟踪退却的东北军从喜峰口外的白台子而来,抢先占领了老婆山及以北长城高地。中国军队主力不得不被迫退至孩儿岭。全线阵地均受严重危害。中国军队团、营长遂率部队争夺老婆山段长城。将士们攀登峻崖,冒死忘身,肉搏冲锋,历数小时,杀敌百余名,才将该段长城夺回。中国军队营、连长受伤,排长以下士兵伤亡400余名。不久,敌人加大兵力反攻,更以炮火猛烈射击。中国军队伤亡甚重,遂不得已始行撤退。该段长城复被敌人占领。时已昏夜,乃渐入休战状态。这是塞上第一次战火,也是第一次歼敌。
11日早6时,敌忽以炽烈炮火掩护3千多步兵向老婆山中国军队阵地进攻。双方进退不下五、六次。同时敌人又集中炮火掩护其大队兵力向中国军队松亭山高地一线施行猛攻。中国军队东、西两阵地均受敌重层炮火压迫、伤亡极重。


第三编 军事防御(16)
赵登禹立即带队冲到喜峰口,将敌人堵住。敌坦克试图冲过益母河,三辆均落入中国军队伏设的陷井。这才稳住了关门上的战局。
赵旅长又亲率王宝良特务营增援前线,向老婆山正面之敌反攻,互为肉搏,砍死敌军700余人。敌人锐气大挫,纷纷溃退。老婆山战役,年仅36岁的营长王宝良及连长王廷立,以及郭银录八名排长阵亡,士兵伤亡400余人。赵旅长受伤不退,中国军队士气益振。
北望古松亭关,水峡东侧喜峰山悬崖徐太傅城如碧玉斗耸,岁久弥坚。西侧的松亭山,岩腰的柞子洞,当关扼守。
11日早7时,日寇向中国军队全线阵地炮击3小时,到10时后又集中炮火向中国军队松亭山高地猛烈射击,随后以一团兵力向中国军队高地冲上。中国军队官兵拼命迎击,激战数小时,毙敌百余名。终因敌机枪火力旺盛,中国军队伤亡过重,遂于下午3时被迫向后撤退。松亭山即被日军占领。
下午4时,中国军队又组织兵力再次争夺。将士不顾敌人机枪扫射,仍挥刀勇猛进扑,与敌人拼搏混战2小时,毙敌二、三百名,敌势不支,狼狈退去。中国军队连排长等5人阵亡,士兵伤亡百余人。时至黄昏,终将松亭山长城高地恢复占有。
11日夜11时,赵登禹左翼“大刀队”经松树胡同、走马哨,出潘家口至兰旗地、蔡子峪
一带,袭后杖子、小喜峰口以北16村日军步、骑兵宿营地。佟泽光右翼“大刀队”出铁门关,经炮岭、闯王台至白台子、刺峪一带,袭日军炮兵阵地。
大刀队将士攀垣越墙,分头摸进各村敌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抡起大刀横砍直劈,敌人在梦中做了刀下鬼。其后,被敌人巡逻兵发现,遂鸣枪告警。
在村外,一场反包围的拼杀战开始了。应援的日军包围而来。大刀队边战边撤,撤到村外,喊杀之声震撼了大地。中国军队大刀落处,鬼子人头滚地。大刀砍坏了,就用枪托猛砸敌人。在开阔的战场上,敌步兵、骑兵、炮兵死尸累累;佐官以下无一幸免。是夜杀敌千余,大获全胜。中国军队夜袭队员也大部壮烈牺牲。
此役日军死伤者,运回后方有百余车。其大炮、坦克、车辆、弹药、辎重、粮秣损失巨大。此后,日本兵不敢脱衣大睡,头上不仅戴钢盔,颈上还加了一圈“铁围脖”,仿佛西装硬领。日本国内报纸谓为“明治大帝练兵以来之皇军名誉,均被宋哲元在喜峰口外剥夺净尽也。”二十九军喜峰口大捷,消息传出,全国振奋。
<b>  平型关大捷的经过是怎样的?</b>
平型关,原名瓶形关,是山西繁峙境内明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自古以东控紫荆,西辖雁门而为兵家所重视。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从平津地区西进,先行攻下张家口,然后以数路纵队由怀来、涿鹿、宣化等地向涞源、灵丘、大同之线前进,准备一举攻下大同,遂后夺取太原。
国民党二战区司令阎锡山集中20多个师,布防在雁门关长城沿线,准备与日军会战。但不料日军避开守军主力将主攻方向直指平型关,使阎军措手不及,致使恒山防线全面崩溃。八路军对日军的平型关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打响的。
日军9月23日,占领平型关,24日占领团城口一线2公里的正面长城,另有一部占有灵丘、东河南地带,控制了其间的30公里通路。这时日军坂垣率师团司令部及两个步兵营由蔚县向灵丘开进,准备实行战略迂回,经平型关插入忻县。敌坂垣师团在日军中素号精锐,而且异常骄傲。他们自8月到中国之后,经天津、北京、张家口直抵平型关,沿途未经强烈战斗。在坂垣看来,平型关一线已是绝对的安全地带,根本想不到我八路军已于9月24日冒着大雨开进平型关地区,正准备将敌军消灭在这个瓶形谷地。
9月25日,敌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千余人部队携带辎重,由灵丘向平型关前进。精锐而骄傲之敌,警戒异常疏忽,我主力部队已切断了由南至北的交通线,敌尚未发觉,直到我方开始射击,敌人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覆灭这条出路了。上午10点,激烈的战斗在5公里长的战线上全面展开,直到下午1点全部战斗结束。是役歼灭日军千余名,击毁敌汽车百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这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
<b>  历代长城作战时常用的攻守兵器主要有哪些?</b>
中国古代长城攻守兵器,品种繁多,形制庞杂,名称不一。这些兵器在长城的攻守战中,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一套比较完整的攻守兵器系列。比如在攻长城时,为了侦察长城内侧的敌墙,便在一辆坚固的大车的底盘和中央,树立一根高达四到五丈的望杆,顶部造一个方形的木屋,屋外包上一层生牛皮,用来抵挡矢石,墙壁上开有了望孔观察着城内的情况。木座可以用转动的轳辘上下升降。为了攻关城,就制造木车、木牛车,尖头木驴以及通过城壕的桥;接近城墙后,就挖地道,这就有了挖掘械;为了打开关门,就有撞击器;为了攀登城墙,就有了各种云梯、多层攻城塔、攻城车;为了从远处杀伤守卫长城的士兵和摧毁长城上的防御措施,就有了抛石机、巨型弩等等。这些长城攻守兵器大多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随后逐渐增多和完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火器。从此在长城的攻守战中,除了刀光剑影之外,又增加了弥漫的硝烟,演出了许多更为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


第三编 军事防御(17)
<b>  明长城关口外都设置有什么障碍?</b>
关口障碍是加强关口防御的设施,在关外的重要地点,便于敌人通过之处设置障碍尤为重要。长城的关口,一般设置在谷口或隘路口,以控制主要通道,所以除构筑关口城堡外,还很重视障碍物的设置:在长城外设偏坡,即将向敌的山坡削成陡壁;设拦马墙,高度以拦阻敌马跳越为度,可多层地穿插构筑,以限制敌骑的活动;在平坦地形上挖掘大量“品”字形的陷坑,并在坑内设置铁签、刀刃;在陷坑前方种植密集的灌木,增加敌人的行动困难,并尽可能使障碍物能得到火力掩护,还派出少数伏兵或诱敌入坑,或防止敌人接近和破坏障碍物。


第四编 民族融合(1)
<b>  为什么说长城是民族融合的纽带?</b>
长城主要是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而建,是战争的产物。历史上各个朝代向长城沿线广大地区移民、屯田,长城区域的争战本身在客观上都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因此,长城不单单是军事防御工程,长城所在区域更是古代各民族交错杂居, 既互相对抗,又互相学习,乃至共同生活的地方,由此产生了广泛的民族融合。长城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民族融合的纽带。汉民族古称华夏,其民族基础由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统一过程而奠定。华夏族大发展是在夏、商、周三个时期。散布于黄河流域和长城流域的各民族,逐渐同化于华夏族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相互兼并,华夏族与周围其他各民族交往越来越频繁,到秦汉时期便已形成了以华夏为主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直到汉朝以后,华夏族才渐渐称为汉族。
在长城区域两千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除汉族外,与长城关系最密切的有匈奴、鲜卑、氐、羌、突厥、契丹、柔然、女真、蒙古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长城区域与汉族或其他各民族相互之间相互融合。
西汉时期,从匈奴手中夺回的河套等地区,在构筑长城的同时向长城沿线的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大量移民,并将归降的部分匈奴人迁徙于这些地区,形成了匈奴人与汉朝人交错杂处,相邻交往的环境。
到东汉时,又将归附的呼韩邪单于所率南匈奴安排在甘肃东北部、陕西、山西的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的以黄河为中心的地带驻守。此后,南匈奴经过较快发展。到汉和帝初年,南匈奴总数达23万余人。在与汉朝人杂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直至南北朝时期逐渐融合于汉族当中。
汉朝不仅有匈奴族,其他如乌桓、羌族也被迁到长城带的甘肃、陕西、河北等地,为这些民族相互间或同汉族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创造了融合的条件。到魏晋以后,整个长城带的各州郡都有大量的各少数民族或被少数民族政权强迫或为生活所迫迁来居住,造成汉族同各民族杂居的形势。
少数民族不仅因各种原因来到长城带同这一地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相融合,有些还直接参与了修筑长城,如鲜卑族所建的北魏政权是第一个少数民族为统治民族控制北方全部领土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少数民族。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的改革影响深远,如“均田制”和“三长制”的推行;以及将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推行使鲜卑语言“一从正音”“衣从汉服”、改姓汉姓,八大姓鲜卑族门阀同汉族门阀通婚的汉化措施,使这一时期各个民族无论是上层贵族或是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自然融合,达到新的层次。
在经历了秦汉时期长城带各民族交错杂居,进而到北魏和北周初步完成融合的过程后,民族融合走向深入,到唐朝末年的一段时期,已有许多民族如匈奴、东胡、羌、氐、鲜卑、乌桓相继融合于汉族或其他民族之中。
唐末又有其他少数民族进入长城带,如党项人从四川西北,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一带迁移到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慢慢发展壮大,逐渐占据了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及新疆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区。到宋初终于建立西夏封建割据政权,西夏民族成份多样,除党项族外,还包括汉、藏、回鹘、塔塔尔等民族,进行着长城带上局部地区的民族融合。
而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占据有东起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以西,北至贝加尔湖,南至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其中心势力则在长城带上。辽宁、内蒙及河北、山西的北部契丹人及其他民族也有大量居民被迁居于辽统治下的幽、云等地长城沿线,形成了汉人、契丹人,渤海人等各民族杂居,民族成份更趋复杂的形式,造就了长城带新的民族融合。
金灭辽后,金政权在长城带的统治得到巩固的情况下,将女真迁往长城以南和长城沿线,甚至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直至陕西、陇右之地,长城带上女真人散居各处,与那里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相处,直至融合。
明清两朝,长城带民族融合的力度和广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清朝时期又有大批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进入长城区域,在清朝统治的260余年中他们同各民族人民杂居共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语言、衣着和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质,同其他民族融于一体。
由以上史实可知,每一次长城争战,随着某一民族政权对长城区域的控制权的取得,为了实现征服民族在被征服、被占有地区的存在,都大量迁徙本民族的人民去居住,经营开发,拓宽本民族的生存和统治范围以及扩大本民族影响,以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一事实是长城带民族融合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长城带民族融合得以实现的主要表现形式。
长城区域民族融合的结果是,不仅有各少数民族融入了汉族,也包括大批的汉族融入了其他民族。这些民族有的作为民族整体失却了本民族原有的特点,使本民族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
总之,长城不但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保证了中原地区的强大和统一,而且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高度融合,起到了民族融合的纽带作用。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编 民族融合(2)
<b>  长城内外民族融合的特点是什么?</b>
自秦汉起,匈奴、氐、羌、东胡、乌桓、鲜卑等各民族不断来到长城内外,同这里的汉族交错杂居,相互交往。汉末魏晋更形成大规模少数民族内迁,形成“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的形势;南北朝十六国纷争局面的出现和形成与此不无关系。与此同时,大量汉族也被迫或自愿进入大漠南北、河西走廊、西域等地,直接变成那里的匈奴、氐、羌、月氏等民族的成员或与之杂居。长城带各族之间如鲜卑与匈奴、月氏与匈奴、乌孙与匈奴、楼烦与匈奴、乌桓与鲜卑等民族也由杂居到相互吸收,后经隋唐长期交流通婚的积淀,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姓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都同当地民族融合为一体,匈奴、东胡、羌、羯、氐、乌桓、鲜卑等许多民族不见于史乘,它们的绝大多数融合于汉族或同其他民族一起演化成全新的民族实体。两宋时期长城带又一次民族大迁徙,突厥、铁勒、沙陀、契丹、女真等民族,大规模在长城带各地流动迁徙;同时强迫大批汉族或其他民族迁往他们原居地,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杂处的环境中共同劳动、相互学习。元、明及清初,蒙古、回回、色目、满等民族再次大迁徙,造成新的杂居与融合。这样,自唐至明,突厥、铁勒、沙陀、党项、回鹘(纥)、室韦、渤海、奚、契丹、女真等民族实体消失,更大的实体即长城带20余个当代民族全部诞生,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生活在大杂居、小聚居的长城带各民族,在新的形势下进行着新的民族融合的跋涉。
中华民族在长城内外数千年民族融合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即:以农、牧两大经济、文化形态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为基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多元的交流与融合;长城内外民族融合范围极广、规模极大;历代各民族由杂处交流到民族融合数千年经久不衰,最终发展成“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今天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共同体。
<b>  长城区域匈奴族的第一位单于是谁?</b>
单于,匈奴语为“撑犁孤涂”,即“天子”之义。中国文献记载的匈奴第一位单于是头曼,他大约生于战国末年。头曼为匈奴单于时,匈奴已很强盛,东邻东胡,西邻月氏。秦始皇灭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士卒北击匈奴,头曼败,北徙,撤出河南(今黄河河套以南)地。10余年后,秦朝爆发农民大起义,头曼乘机收复河南地。大约在此期间,头曼控制了匈奴各部落,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国家。因其最高统治者号称单于,史称匈奴单于国。公元前209年,头曼因欲废太子冒顿而立阏氏(冒顿后母)所生幼子,被冒顿乘狩猎之机发动政变所杀。
<b>  长城区域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哪些?</b>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区域各民族所建立的民族政权形式多样,既有统治地域大小不等的地方政权,又有统治全国的强大封建帝国,也有既与中央王朝保持某种联系而实际半独立政权。与秦汉并存的匈奴奴隶制政权,前期独立存在。公元前33年汉与呼韩邪单于“和亲”后,两大系统民族初步统一,奠定中国统一和疆域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前赵、夏政权为匈奴人所建;后赵统治者是羯人子孙;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代、西燕又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前秦、后凉政权为氐人所建;后秦政权属羌控制;北凉政权族属则是卢水胡;翟魏政权又由丁零人控制。这些不同族属的政权走马更迭,后由鲜卑人统一,建立北魏;北周统治者又是鲜卑人。如此看来,北朝政权绝大多数是古代少数民族所建。经隋唐320余年相对统一后,长城区域又出现由沙陀突厥人建立的后唐、后汉和后晋,以及由粟末靺鞨人为主,既是唐朝地方政权,又为藩属的半独立的渤海国;由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建立的辽、西夏、金朝与宋朝并立,它们的统治中心或大部地区都处于长城一带;蒙古族在塞北大漠崛起,稳固占据长城区域以后,以此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元帝国,统治中心设在长城内的大都(今北京);由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也自长城东北部崛起,乘明末混乱之机占领北京,统一全国,统治长达260余年。
<b>  长城带民族的格局是怎样的?</b>
长城坐落在农业和畜牧业两个经济、文化腹心的自然交汇处,经历了中国古代民族发展、形成的全过程。早在西周时期,长城以南的黄河中下游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并在此基础上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长城以北畜牧业地区,也于战国末形成以匈奴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匈奴奴隶制政权。秦汉的长期统一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雏形。自秦汉至明清,匈奴、氏、羌、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民族反复汇聚长城带,逐鹿中原,形成古代民族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高峰,进行一次次民族融合,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实体消失,又一些新的民族实体出现。到元、明后期,长城带的近代、现代民族实体都先后形成,构成长城带当代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b>  长城沿线民族杂居区是怎么分布的?</b>


第四编 民族融合(3)
长城带沿线民族杂居区大致是这样分布的:北京沿长城地区有汉、满、蒙古等民族杂居区;辽宁长城附近有汉、满、回、蒙古等民族杂居区;河北长城沿线分布着汉、回、满、蒙古等民族杂居区;内蒙古长城沿线除了有蒙古族聚居区外,还有汉、回、满等民族杂居区;宁夏除了有回族聚居区外,还有汉、蒙古、满等民族杂居区;甘肃长城沿线有汉、回、藏、东乡、裕固、哈萨克等民族的杂居区;新疆长城附近除了有维吾尔等民族聚居区外,还分布着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东乡、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达斡尔、满等各民族杂居区。
<b>  长城沿线民族迁徙方式是怎样的?</b>
长城沿线民族迁徙活动的主要方式有:一种是集体迁徙,即某一民族由原居住地迁徙到另一已居住着其他民族的地区,新迁到某地的民族只能够与其民族杂居或在很小的范围内聚居;另一种是个体迁徙,即某一民族的少数成员由于谋生、工作、婚姻等方面的原因而举家迁移、背井离乡、云游天下而迁居到另外一些民族聚居或杂居的地区,这是近代和当代民族变动的主要方式。
<b>  什么是“羁縻政策”?</b>
羁縻政策指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实行间接管辖的一种政策,即只要首领称藩,不改变其原有的制度及统治者的权威。这种政策于周代原则上已确定下来,如西周的臣服制,是周朝对国内诸侯及边疆民族方国所规定的朝贡制度,它允许边疆少数民族进行有限度的自治,其首领也拥有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处理权。此项政策在以后各朝代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内附部落中设置的羁縻州,明代主要设在东北、西北和四川西部、青海、西藏地区的羁縻都司卫所等,都属羁縻政策的范围。
<b>  历史上的“和亲”是怎么回事?</b>
在古代,汉族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有时为着一定政治目的需要,通过联姻缔结和好关系,被称为“和亲”。和亲作为统治者的一项政策,则始于西汉初。公元前200年,刘邦率军北击匈奴,冒顿用计诱使汉兵深入,围汉高祖于白登。7日后冒顿疑韩王信部将与汉有谋,开围一角,汉高祖遂突围。此事件后,汉边将经常有降匈奴的人,而冒顿也常借机袭扰汉之雁门、云中等地。汉高祖无力还击匈奴,遂采纳娄敬建议,以宗室女出嫁给冒顿为阏氏(匈奴单于的妻子或妾称阏氏),并每年给匈奴贡品絮缯、酒米食物,与冒顿结为兄弟。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和亲关系的开始。后为各王朝所效法,如隋唐时,曾与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和亲;辽朝与西夏、回鹘喀剌汗王朝均采用过和亲政策。该政策终于清代。
<b>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b>
张骞是西汉外交家。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目的是相约攻打匈奴。他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余年,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不忘使命。后逃脱,越葱岭,西行至大宛(今吉尔吉斯费尔干纳盆地),经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抵达大月氏。大月氏先为匈奴所迫,故而西迁,此时已定居妫水(今阿姆河)北岸,又统领了大夏,无意报复匈奴。张骞在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留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他向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情况,被授予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逼大夏,建议武帝开西南夷道。后因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公元前123年,张骞以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征匈奴,以功封博望侯。公元前121年以卫尉随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因误军期,用侯爵赎罪,免为庶人。后张骞劝武帝联合乌孙(今伊犁河流域),武帝拜其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率300人组成的使团带牛羊金帛上万。至乌孙后,又分遣副使赴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邻国,与中亚各国正式通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b>  什么是丝绸之路?</b>
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内地就发展蚕桑业和丝绸生产,而且产品远销中亚、欧州各地。中西陆路贸易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到西汉时,我国内地与西域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与西亚、欧州等地也有往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先后在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同西域各国进行外交和贸易活动,从而正式开辟了我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交通。从此,中西之间官吏使者、商贾贩客络绎不绝,这条横贯亚洲的古代中西陆路通道主要以运销我国的丝织品而著称于世,所以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历代在路线上时有变化,但其基本走向是:东起长安,经渭河流域,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高原行经今天的俄罗斯中亚和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通向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公里。
西汉之所以多次修缮长城,保护丝绸之路是其目的之一。根据《史记》、《汉书》的有关记载,当时的丝绸之路基本上就是有长城的地方或有关亭障修筑处。例如大旅行家斯坦因在考察酒泉至盐泽一段的西汉亭障后感到,西汉王朝修筑过这些亭障的用途就在于“保护政府使节以及商队的安全和供给他们沿线的给养”。在长城的保护下,通过丝绸之路,西汉王朝与西域的来往不断,西汉前往西域的使者、官吏、屯田士卒,商队及和亲公主等相望于道;而从西域出发前往西汉王朝的各国国王、王子、王室子弟、使者、商队等亦络绎不绝。可见西汉长城的修筑,不仅抵御了匈奴等的掠扰,而且为中西来往的使者、商人提供了粮食供应和人身财产安全,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编 民族融合(4)
<b>  汉在河西长城设了哪四郡?</b>
汉朝时称今天的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也就是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为河西。西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前期,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为了消灭匈奴的主力,武帝发起了7次较大的进攻作战,都取得重大胜利。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两次与匈奴进行的河西之战,把匈奴打得大败;当年秋天,匈奴的浑邪王杀死休屠王,率领4万人降了汉朝。这之后武帝在河西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并且迁徙数十万贫民屯居于河西河南边郡。自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武帝与匈奴之战后,匈奴受到重创,国力、财力、军力、都遭受巨大损失;被逐出漠南、河西,失去阴山、祁连山水草丰盛地区,退居漠北荒原。汉朝也因财力紧张,战马大大减少,不能迅速恢复重建骑兵兵团。双方都力避正面交战。武帝采取以戍防为主,威慑为辅的政策。公元前111年,又在河西增设张掖、敦煌两郡,与先前设置的武威、酒泉合称河西四郡。并在河西、河南用大批士卒戍边垦田。此后10多年里,武帝不仅修缮了秦长城,而且在河西四郡辖境增筑河西长城和外长城及烽燧,亭、障。河西长城东自今永登境与秦长城相接,西经武威、永昌、张掖、酒泉、敦煌以北,到达新疆罗布泊一带。河西四郡的建置,既加强了西北边境的防御,又起着开发西域、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作用。
<b>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的目的是什么?</b>
在汉代,西域是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西汉时期为了保护西域交通大道的安全和便于对西域的管理,不仅历时30年,将东起兰州黄河北岸的“河西长城”逐渐向西延伸至新疆库尔勒附近,而且还在库尔勒西的乌垒城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西域的安定,不受匈奴贵族的武力袭扰,兼调解各国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矛盾、纠纷。如乌孙国的贵族内部发生矛盾时,西域都护郑吉和继任者韩宣都先后积极支持解忧公主及其子元贵靡,从而稳定了乌孙国势。又如匈奴郅支单于多次兴兵袭扰乌孙,夺掠乌孙人民,赶走乌孙的牲畜,严重破坏了乌孙人的正常生活。郅支单于还向大宛国勒索岁贡。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假托朝命率军###郅支单于,经过激战,击毙了郅支单于,降虏千余人,从而稳定了西域的局势。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地区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
<b>  苏武在什么地方牧羊?</b>
苏武,字子卿,是个威武不屈,困苦不移的人。汉武帝时任中郎将。曾数度随大将军卫青越长城出击匈奴,后为代郡太守。公元前100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并威胁归降,苏武不从,被幽闭于大窖中,不给饮食。苏武以毡毛和雪为食,数日不死。又被放逐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犹坚持汉节示志,白天依它为杖,晚上与它同床而卧,经年累月,汉节上的毛全都脱落了。历尽艰难困苦,度过了19个春秋。公元前87年,汉与匈奴和亲,匈奴单于不得已放苏武等人归汉,公元前81年,苏武还抵长安,被拜为典属国。苏武崇高的气节受到了汉族和匈奴广大人民的尊敬,苏武牧羊北海的事迹被后人编成歌、剧、故事,广为流传。
<b>  “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b>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各部,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向汉元帝请婚,元帝以宫女王啬(字昭君)出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容貌丰美,仪态大方,通情识理,深得呼韩邪单于的倾心敬爱,特加称号“宁胡阏氏”,意思是通过这次和亲,将与汉家建立永远和好安宁的关系。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卒,昭君与他一起生活了3年,生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师。单于位由呼韩邪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是为复株累若鞮单于。雕陶莫皋为呼韩邪大阏氏所生,按匈奴“父死妻其母(非亲生母)”的风俗,昭君要再嫁雕陶莫皋,依照中原的伦常规范,她不愿意这样做,故上书成帝表示不愿改嫁,要求归汉,汉廷从尊重匈奴的习俗考虑,敕令她:“从胡俗”。这样昭君又顾全大局与呼韩邪父子两代结合,再嫁给复株累若鞮单于,并生了两个女儿。昭君出塞的数十年内,在她的影响下,汉匈关系一直处于和平相处状态,北方边郡出现了空前安定的景象。后世把昭君出塞做为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象征,并衍生许多动人的佳话。
<b>  长城区域分布的五胡十六国是怎么回事?</b>
东汉以来,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迁到长城以内和黄河流域一带居住。至西晋时,由于内迁各族长期与汉族交往,逐渐由游牧走向定居的农业生活,但大多保留着部落组织和各自的民族语言习俗。西晋灭亡后,这些少数民族和汉族贵族在北方和巴蜀先后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夏等16个割据政权,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混战,直至北魏统一北方,这种局面才告结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五胡十六国时期。这一时期内北方各少数民族越过长城入主中原,加强了和汉族的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
<b>  石敬瑭为什么要割让“燕云十六州”?</b>
书包网 www.61k.com

第四编 民族融合(5)
石敬瑭是五代时后晋皇帝,西突厥别部沙陀族。早年随后唐明宗李嗣源征战,很得赏识,屡立战功,被李嗣源招为女婿,官封至河东节度使,驻晋阳,防范契丹。934年,潞王李从珂自立为后唐废帝,视石敬瑭为心腹之患,发兵###他。936年唐军抵晋阳城南与晋军对垒,石敬瑭便以割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年贡绢30万匹,钱30万并认辽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为条件,请求援兵。契丹主早也想染指中原,于是便发兵五万杀奔晋阳,把五万唐军歼灭于晋安寨。936年,契丹立石敬瑭为皇帝,建国号晋,迁都开封,史称后晋。在石敬瑭的怂恿下,辽国出兵灭了后唐。石敬瑭进占洛阳,据有中原,大肆搜刮百姓,将士百姓无不愤慨。941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亲将郭威招降游牧于雁门关以北吐谷浑部众。契丹主得知大怒,遣使向石敬瑭问罪,可他既不敢得罪刘知远,更不敢有违于契丹主,走投无路忧郁而死。
十六个州范围约相当于以北京和山西大同为中心,东至河北遵化,北迄长城,西界山西神池,南至天津、河北河间、保定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以北地区。燕云十六州形势险要,是中原北边的门户,十六州的丧失,使契丹贵族随时可以南下长城掠夺,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
<b>  成吉思汗是怎么建立蒙古国的?</b>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族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其父也速该为乞颜部落首领。9岁时,其父被仇人毒死,其部落受人挑拨而四散分离,只得随其母月伦及少数忠实的部众艰难度日。曾先后投靠势力强大的克烈部王罕,又依附扎答阑部首领扎木合,逐渐积蓄实力。1179—1186年,与王罕、扎木合出兵5万,大败蔑儿乞部,随后,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1189年,被乞颜氏贵族联盟会议推为可汗,并初建护卫部队。同年,与扎答阑部扎木合等作战,兵败,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在斡里扎河(今蒙古国乌勒吉河)之战中,与王罕及金国军队配合,大败塔塔儿部,被金帝封授“札兀忽里”(官名)称号。1200年,联合王罕击溃泰赤乌部、哈芹斤部等11部族联军。1202年与王罕联兵,大败乃蛮联军,消灭塔塔儿等部。在追击泰赤乌 部时,中箭负伤。1203年,王罕与其子受扎木合挑唆,欲谋害铁木真,未果。同年,与王罕大战于合兰真沙陀(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境)。兵败后在班朱尼河(今克鲁伦河下游呼伦湖西南)一带收集残部,恢复元气。当年秋,乘王罕不备,突然袭 击,王罕兵败,出逃被杀,克烈部亡。1204年,建立怯薜军(护卫军),整顿军马,与乃蛮部决战,在纳忽昆山 (今鄂尔浑河以东土 拉河西 一带)擒杀部首太阳罕,乃蛮部亡。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从此以后长城带第一次出现强大而统一的蒙古族,结束了自匈奴以来,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部落和民族兴衰频繁、聚散无常的局面。蒙古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迄阿尔泰山,南抵阴山,北达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将这些地方统称“蒙古地区”,居民统称“蒙古人”。
<b>  兀良哈三卫与明王朝的关系怎样?</b>
兀良哈三卫是明长城东部地区蒙古部落之称,明初朱元璋设立朵颜、福科和泰宁三卫,因三卫地处兀良哈,故明称兀良哈三卫。三卫辖地原在嫩江流域及大兴安岭南卫。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曾借助它们的骑兵为先锋,立有战功,因此被允许在大宁地区(当今内蒙古赤峰、辽宁朝阳、河北平泉一带)放牧。明中后期,三卫逐渐深入长城以南,成为长城腹地居民。明代把三卫看成为防御蒙古的东部藩篱,实行羁縻政策,授三卫首领以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等职,颁予敕书以朝贡,且规定每年两贡,每次各500人之优待,还开设开原、广宁等马市。三卫虽有时寇掠明边,但总的来看尚能服从明中央王朝的管辖。明末,后金兴起,三卫陆续归服于清。
<b>  为什么说“隆庆议和”是一次重大决策?</b>
★“隆庆议和”是明王朝同蒙古俺答部结束军事对立局面的历史事件。由于议和达成于隆庆年间,故史称为“隆庆议和”。1570年俺答之孙把汉那吉自聘了一个姑娘准备结婚,这时,俺答把已许配给蒙古族另一部落首领的外孙女,留下做自己的妻子,而将把汉那吉所聘的姑娘嫁给了那位首领,把汉那吉气愤之下跑到大同镇长城的败胡堡投明。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大同巡抚方逢时,对把汉那吉以礼相待,并将此事速报朝廷,他们还提出应该给把汉那吉封官加爵,如俺答来要孙子则必以缚回投降过去的几名汉人做交换条件,在内阁高拱和张居正的积极努力下,隆庆皇帝批准了这一建议,授把汉那吉指挥使的官位。俺答本来正为把汉那吉生命担心,准备用武力讨还孙子,可又怕明廷先杀了把汉那吉,这时明廷派使者到俺答驻地,告诉他朝廷优待把汉那吉的情况,同时表示愿意送还把汉那吉,但希望俺答把叛人擒献朝廷以表诚意。俺答为朝廷所感动,答应了明廷的要求。次年,隆庆皇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批准了在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贸易。隆庆议和之后,结束了在长城沿线燃烧了几十年的战火,直到明末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蒙古族和明王朝始终保持着和好的关系,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军事冲突。


第四编 民族融合(6)
<b>  三娘子对蒙汉团结作出过哪些贡献?</b>
三娘子是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晚年所娶的一位年轻、美丽的妻子。她出身在蒙古族的乌审部,自小游牧在长城脚下,深知蒙汉人民对和平的需要和渴望。著名的隆庆议和,就是在她的力促下达成的。1581年俺答汗死后,三娘子深明大义,根据蒙古族风俗和明朝要求续嫁并辅佐至第三代顺义王,极力维护与明朝友好关系,发展长城沿线互市贸易,被明廷封为“忠顺夫人”。她毕生参与掌握兵权,忠诚不渝地长期贯彻执行隆庆议和,对长城内外蒙汉两族人民安定团结、发展经济作出很大的贡献。例如1587年六月,俺答之孙扯力克曾经率军数万,陈兵长城下,声言有马八千匹,要明朝按价购买,否则就要攻进关去。当时正值下了十几天的大雨,边墙多处坍塌形势十分危机,大同巡抚郑洛急与三娘子联系。通过三娘子之力使扯力克撤回军队。三娘子和明朝不少官员都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如宣大总督吴兑和大同巡抚后任宣大总督的郑洛,他们与三娘子常通函柬,友情甚笃。由于这些交往,不少涉及明蒙之间政治和军事上的纠纷,得以及时解决,避免了诉诸武力。这对蒙汉人民都是有利的,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尊敬。1606年三娘子去世,被葬在今包头市萨拉齐镇东20公里的美岱召,今召内东北隅的“太后庙”里尚存有三娘子的骨灰塔。
<b>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主张修长城?</b>
清朝灭明之后,关于修不修长城争议颇多。顺治年间,不少大臣提出要加强北部防御能力。但康熙当政之后,终于下决心停止了长城的修筑。他在兵部等衙门奏议修复古北口一带长城的奏折上道:“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大修长城,最终灭于我”,因此,康熙吸取明亡国的教训,决定不再兴筑长城。后来康熙曾在一首诗中讥讽秦始皇修长城,虽然工程浩大,费尽了民力,但是仍然没有保住天下。因此,他便改变了统治的政策,采取了道德教化和拉拢人心的“怀柔”政策,来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又利用宗教信仰,用思想统治的办法代替浩大的长城工程。这项政策包括优给廪禄、减免徭赋,封以爵位官职,保证他们的世袭权利等等。还规定他们轮流到北京或承德见皇帝,观光赐宴,待遇很优厚。康熙还特别重视蒙族上层,他强调“满蒙一体”,让皇室子女和他们通婚联姻。又在蒙族、藏族中扶植黄教,尊崇活佛,优礼喇嘛。各地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喇嘛庙,也是想利用宗教进行统治。这些措施,当时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b>  清朝治理长城区域各民族的主要手段有哪些?</b>
清据康熙制定的“不专恃险阻”,长城“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的筹边指导原则,加强对长城带各民族的治理。
一是克服分裂,加强统治地位的斗争。1646年,进一步绥服漠北蒙古,康熙初平定察哈尔部反叛,1684年,谕###喇嘛来漠北协同清调解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之争,加强了清对漠北的统属关系。长城西北的漠西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合并其他三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占有新疆、青海、漠北等广大地区,借助沙俄势力进兵喀尔喀蒙古,其后继续东进乌珠穆泌,威胁北京。康熙帝于1690年亲征,大败噶尔丹,迫使其败逃科布多(今蒙古国西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陆续平定了噶尔丹,击败了噶尔丹策零、阿睦尔撒纳,平定了准噶尔。1759年又平定大、小和卓木,稳定了长城区域各地的统治,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
二是众建分治,改革民族地区管理制度。清对长城区域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机构的设置,采取因地制宜,“众建之而分其力”的分治政策。1661年改理藩院为与六部平行的中央机构,专管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事务;设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宁夏、伊犁将军和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下设副都统、城守尉等分驻各地;蒙古则分为内属蒙古、外属蒙古两部分,内属蒙古即“大清国”建立以后归附和被征服的蒙古,对其编设旗、佐,直隶内务府管辖,属于清皇室的内属旗;外藩蒙古包括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清汲取历史上中央王朝统治北方少数民族的经验,对外藩蒙古采取“众建分治”政策,实行盟旗制度,作为统治蒙古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盟旗之间无统率之权,军政大事一律由中央政府独揽。
三是完善封建国家民族政策。清汲取了强制汉族剃发与易服的教训,对长城区域其他各少数民族采取“从俗从宜”政策,不改变其“衣冠制度”;竭力扩大宗教影响;对少数民族实行“恩威并济”的怀柔政策;对入关前归附于清并在统一全国之战中积极效力的内蒙古王公贵族给予优待,地位几乎与满洲贵族平等,可在中央机构担任要职;承认外藩蒙古王公的原有社会地位,分别封为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对维吾尔族上层也封以爵号;通过建立朝觐制度,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轮班来京朝觐,到木兰围场扈从围猎、接受赏赐,去避暑山庄朝觐、赴承德燕宴,以怀柔政策达到“建威削萌”的目的。继续实行满蒙联姻,加强满蒙联盟。采取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对蒙古只取“九白之贡”,不收赋税;对新疆则“薄其赋”,粮租只收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统治时期的1/10,放宽内地与新疆的贸易限制,大力推广屯田;大力开辟驿路,广设台站,形成以北京为中心、通往长城各地的交通网。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编 民族融合(7)
四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秩序的安定以及因寺庙建筑用工、蒙古上层招募耕垦、屯田的发展和“闯关东”“走西口”等,大批中原农民来到塞外,促进了大漠南北与东西的农牧业和手工业空前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康熙中期,内蒙古南部的一部分牧民从游牧转向半农半牧生产,农业有了相当发展,河套、西剌木伦河流域、东北、新疆以及蒙古一些地区大批农田开垦出来。灾荒之年,内蒙古所产谷物“京师亦常赖之”。长城以北的手工业在清朝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皮革、靴帽、毡制品、柳编织品、首饰、金银制品、马具、酿酒、榨油、粮食加工等手工业也都有一定规模的发展。金、银、铜、盐、碱、煤等采矿业和森林采伐业都有较大发展。木材、口盐、碱大量运销中原各地,活跃的商业贸易往来于万里长城一线。清朝“旅蒙商人”迅速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达20余万人。中原和江南的绸缎、布匹、茶、烟、粮食、金属器具、陶瓷制品、供佛用器等转运至大漠南北的东自黑龙江中下游,西至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又将各种畜产品、貂皮等野兽裘皮、贵重药材、牲畜等运销长城以南各地。商业的繁荣、商路的开辟与延伸,促进了长城区域城镇的发展。北京是全国的贸易中心,其他除宁夏(银川)、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张家口之外;漠南的多化诺尔、八沟(平泉)、建昌(塔子沟)、乌兰哈达(赤峰)、集宁、百灵庙;漠东的呼伦布雨尔(海拉尔)、胪滨(满洲里)、卜奎(齐齐哈尔)、墨尔根(嫩江);漠北的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长城西部地区的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西宁、哈密、乌鲁木齐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城镇。长城以北的文化获得了发展,汉文被满、蒙古、达斡尔等族广泛学习和使用,出现了康熙、乾隆等书法家;曹雪芹、尹湛纳希等文学家;明安图等科学家;留下了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天文图刻石、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建筑艺术群等。
<b>  会盟是怎么回事?</b>
1691年五月份,清康熙皇帝为了加强长城以北的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在多化诺尔即现在的多伦与内外蒙古各部贵族进行了会盟。当时乌兰布通战役刚结束,康熙皇帝就亲自主持内外蒙古克图王公大会,土谢图汗、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等都到会。康熙帝检阅了八旗兵,会上通过几项决定:一是规定喀尔喀蒙古须遵行清朝的法令;二是给喀尔喀蒙古王公以汗、郡王、贝勒、贝子等爵号,取消原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三是在外蒙推广旗盟制度,在喀尔蒙古设立35旗;四是正式承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格根为外蒙古大喇嘛,确立他的宗教地位。这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加强。
<b>  么说外八庙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b>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北面和东面,依次排列着11座庙宇,呈众星拱月之势,环列在山庄外围。其中第一座溥仁寺建于1713年,至1780年建成须弥福寿之庙共历时66年,由于这11座寺庙中有8座朝廷派驻喇嘛,由理藩院发放银饷,因此,习惯上人们称之为外八庙。这些庙宇吸收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艺术文化特点,造形奇特,富丽堂皇。实际上,外八庙的修建,是当时清朝帝王政治活动的产物,是联系边疆各少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政策体现。清初,正是清王朝上升时期,到了康乾时代,虽然在政治上稳定了中原,巩固了清王朝的政权,但与边远少数民族间的隔阂还没有完全解决,于是清王朝对蒙古、西藏、新疆各民族采取了团结与怀柔的政策。如达什瓦尔内迁按达庙,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与普陀宗乘之庙,到班禅六世朝见乾隆等,都是这一政策的生动体现,从而增强了各民族对清王朝的向心力,消除了历史上长城内外民族间的对峙状态,维护了民族间的团结,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外八庙是康乾时期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b>  扈特万里回归是怎么回事?</b>
土尔扈特是厄鲁特(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从今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徙居额济勒河(今俄罗斯境伏尔加河)下游。遭沙皇俄国欺凌达一个半世纪,沙俄一直以武力进攻、威胁利诱等手段,妄图吞并、制服土尔扈特人。土尔扈特人始终顽强抵抗并保持同祖国的密切联系。1771年1月5日,不堪沙俄凌辱的土尔扈特人为了维护民族生存,在渥巴锡率领下,毅然踏上重返祖国的征程,他们沿途冲破俄军围追堵截,渡过乌拉尔河,冲破哈萨克和巴什基尔人的拦阻,历尽千辛万苦,历时近8个月,行程万余里,于当年7月17日抵伊犁河畔,悲壮征程胜利完成。乾隆于长城脚下的木兰围场召见渥巴锡等四位首领,又在避暑山庄万树园赐宴,亲写“土尔扈特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永志。土尔扈特万里回归,谱写了各民族心向祖国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b>  西口”的说法是怎么形成的?</b>
“走西口”是指清代山西、陕西等地的破产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冒禁翻越长城,到内蒙古西部地区去谋生的一种活动。清朝初期,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斗争,客观上造成了北方长城以内生产的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房残破,人丁流亡。所以大批的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的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由杀虎口等处冒险越长城,“走西口”,去归化“觅食求生”。流民从土默特向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了“走西口”的迁徙群体。


第四编 民族融合(8)
<b>  “闯关东”的说法是怎么回事?</b>
“闯关东”是指清中叶关内破产流亡农民,冒禁越长城到我国东北地区谋生的一种活动。嘉庆、道光年间山东、河北、山西和河南等省的逃亡饥民、破产农民、手工业者背井离乡,成群结伙,扶老携幼,从山海关等关隘,私越长城,“走东口”“闯关东”,大批涌到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乌苏里江以东等地“觅食求生”,他们有的开荒种地,从事农牧业生产;有的进山采金开矿沦为“沟民”;还有的从事商业、手工业、餐饮业。清咸丰以后,随着东北清军大半奉调入关,“封禁”失败,“闯关东”者规模更甚。如今山海关东1公里处民间口传的“欢喜岭”和“流泪沟”等地名,道出了当年闯关东者“入时欢喜出时愁”的辛酸历程。
<b>  抗战时期伊盟事件是怎么发生的?</b>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陈长捷在长城一带制造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的屠杀事件,叫伊盟事件,又称“三·二六”事件。驻东胜的国民党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陈长捷、第26师师长何文鼎等,顽固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人民政策,无休止地敲诈勒索,掠夺牲畜、财物,排挤抗日的蒙古族武装,扣发蒙古保安队官兵粮饷,对蒙汉人民实行血腥统治。又以解决伊盟驻军粮食为名,强垦蒙古族牧地,终于酿成“三·二六”事件。1943年3月26日,首先由伊克昭盟札萨克旗(今伊金霍洛旗)保安队下级军官劳赖(老瑞排长)带领官兵发动武装起义,起义队伍包围札旗国民党“伊盟保安队长官公署”、“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即“绥境蒙政会”)等机构,捣毁“绥远蒙旗党务特派员办事处”,扣杀一些国民党反动官员、蒙奸。接着,4月中旬乌审旗保安队官兵也举行起义。两旗和伊盟蒙古人民积极支持起义队伍,许多投入游击战。事件发生后,陈、何军队对起义军民进行血腥镇压,烧杀抢掠甚于土匪,暴行震动全国。中共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从政治和物质上支援蒙古族军民。迫于压力,国民党当局于10月接受起义军的要求,停止开垦,将陈长捷撤职,事件得以平息。
<b>  历史上长城沿线商贸城镇是如何分布的?</b>
在长城线上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商业贸易城镇,大多数位于万里长城一线南侧的农业区,比如明代著名的互市重镇抚顺、开原、张家口、大同、榆林、银川、兰州、武威、张掖、哈密、吐鲁番和天水等地,都是当时历史上各民族商业贸易、物资集散的中心,也是农、牧业经济区的重要联结点,这些都在长城带历史的商业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
<b>  汉代长城沿线的主要贸易对象是谁?</b>
汉代长城沿线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匈奴族。匈奴族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民族,畜牧业比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手工业则更加原始,内地的一切手工业制品,如丝绸、漆品等都是他们极为喜爱的物品,完全仰赖与汉族互市获得。汉中央朝廷则利用匈奴统治阶级“嗜汉财物”的心理,以互市、和亲作为羁縻之策,与匈奴族互市往来于长城之下,但匈奴族统治者贪图财利对汉廷沿边的骚扰活动不断。武帝时对匈奴的几次用兵,此后匈奴族势力日渐削弱,大部分西去。到东汉年间鲜卑、乌桓游牧族代之而起,成为那时的主要经贸对象。
<b>  长城沿线的“关市”是怎么回事?</b>
关市是在长城区域内历代政权于边境关口开设的内地与边外诸民族或外国的贸易市场。西汉与匈奴“和亲”后,即通关市,以缯絮、金、钱、粮食、酒、茶等换取匈奴的马、牛、名贵毛皮及畜产品等。其后,历代延续不断。历代关市受政府的严格控制,定期定时开放。历代王朝或政权,在边境和平或安定时期,都在边关设关市,以利贸易、互通有无。在不同时期又称“绢马互市”“榷场”“马市”等。绢马互市是唐朝与回鹘(回纥)以绢易马的贸易活动。亦称绢马贸易。绢马互市的主要方式为进贡和回赐。而且回鹘使节大都兼做买卖,队伍庞大,少者数十人,多则数百或千余人,所带马匹从数千匹至数万匹。绢马互市影响深远,密切了唐与回鹘的关系。榷场是宋金元时期边境的贸易市场,属互市市场。榷场内的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进行交易须纳税,交牙钱,并须领得证明文件方可进行贸易。到了明代马市空前繁荣,明朝依照前代遗制,逐步加强“马政”和“茶法”,制定严密的茶马互市制度。

政府经常派“茶马御史”到各地巡视,以实现国家对茶马贸易的垄断。随着长城内外物资交换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次数更多。关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互通有无、友好往来的产物。它在历史上对长城内外、内地与边疆、汉族与蒙族、农业区与牧业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一直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b>  长城区域的节日风俗主要有哪些?</b>
长城区域节日丰富多彩。春节是我国北方最盛大的节日,长城带地区的汉、蒙古、锡伯、裕固、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居民当农历新年到来时,有祭祀祖先、守岁、向长辈拜年、亲友互相祝贺新年等习俗。其他一些民族也有特定的日子作为新年节日,藏族的新年节日是藏历正月初一;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的新年——那吾鲁孜节和塔吉克族的新年——切脱恰特尔节是每年的春分日。在长城区域,春节前后是农闲之时,为了表达对于未来一年收获的美好愿望,各族群众对于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其他节日。长城区域通行的其他节日还有正月十五灯节、四月初五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腊月二十三灶王节等。这些节日都以农历为标准计算的。另外,穆斯林民族都要过###教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祭节;蒙古民族牧民每年夏秋季要举行那达慕节日的庆祝大会。


第四编 民族融合(9)
<b>  长城区域少数民族在狩猎方面都有哪些习俗?</b>
长城区域的各民族在传统上以不同的经济活动为主。鄂温克族经济中狩猎业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他们崇拜熊神,猎熊仪式非常繁琐,既有不能说“打熊”“熊死了”等这类话语的禁忌,又制定有狩猎、熊肉分配规矩。满族有捕捉和训练狩猎用的猎鹰“海东青”的习俗,对于捕捉训练猎鹰的时间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定。蒙古、满、锡伯等民族过去均有围猎习俗,讲究代工合作,怎样分配任务,如何射杀兽类动物等,均有传统办法。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得到猎获品后,保存着原始共产主义平均分配食物的习俗。
<b>  雁门关外的民俗有哪些特点?</b>
晋北雁门关外,俗称塞外,历史上一直是中原地区同北方边塞地区的接壤地带。这里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大量吸收和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分,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现象。
房屋坐向,旧民房多为坐西向东。这是契丹人的习俗。契丹人崇拜太阳,建房坐西向东,为的是每天一早就能迎接太阳的升起,沐浴阳光。大同市保存完好的辽代建筑上下华严寺即为坐西向东。
着装喜穿皮衣。解放初期,农村人,包括妇女在内,普遍穿“羊皮袄”“毛毡鞋”,戴“毛毡帽”。这固然与当地养羊、产皮、产毛和气候寒冷有关,但也明显是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穿着习惯的濡染,也可能是当时条件下的一种引进。
雁门关外人大量杀牲吃肉和喝酒,过年过节,亲朋上门,红白喜事,隆冬天寒,都要喝酒吃肉。
长期以来,雁门关外一带既保留了汉民族沿河水稳定居住的传统种植的产业习惯,也沿袭了游牧民族养骡马牛羊的家庭养殖方式,形成了典型的地域性农牧混合经济形态。
正月十五闹元宵,农村和小城镇盛行土摊子秧歌,踢鼓子拉花。过去传统庙会,多配合以牲畜交易为主要内容的骡马大会,同时组织文艺活动。文艺活动多以爱情戏耍为基调,形式多为“二人台”和“耍孩儿”带有浓厚的草原边塞风情。
宗教信仰也较普遍。北魏和辽代雁门关外佛教盛行,云冈、上下华严寺、应州塔寺、灵丘觉山寺的建筑可以证明。道教以北岳恒山为代表。解放前,各县城和较大的农庄,都有三清观、真武庙、老爷庙、财神庙、奶奶庙等。文庙各地都有。龙文化也非常突出,有九龙壁、五龙壁、三龙壁、一龙壁等。
雁门关外曾经是各部民族战争的交战区,燃点烽火是古代军事防务上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自我保护的神圣符标,因而,垒旺火成了当地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至今不衰。过大年、闹元宵娶媳妇、重大喜庆活动,都要垒旺火,大型旺火可达几层楼高度,寓有迎喜接福,庆贺升平,祛邪除恶,旺气通达之意。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五编 文化荟萃(1)
<b>  为什么说长城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b>
长城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城文化促进了中国古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年,而长城几乎与此同时产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成为古今中外治国者的笑料。历代文人墨客以长城为内容写下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反映镇守边关将士征战生活的“塞下曲”、长城诗,在中国古诗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和地位,成为万世不朽之诗篇。多年的征战生活竟然使目不识丁的刘邦咏出了“大风歌”、汉武帝刘彻更是有“天马来兮穷西极”之兴叹。隋炀帝杨广虽然昏暴,但对先圣所筑长城则是赞叹不已,在《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中,杨广道出了筑长城之意义所在:“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炀帝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但仍然“讵敢惮惟思,高枕于上京”,亦横漠筑长城三千余华里,唐代道州司王翰仅几句诗文便道出秦始皇修长城与秦二世而亡之真谛,其《长城诗》曰:“秦筑长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亦覆都。”这种见解比后人把秦二世而亡归罪于秦始皇修长城要客观得多。宋朝释文珦用短短二十言即说明秦长城之作用,其《悠悠万里行》写到:“秦既灭六国,驱民筑长城,长城三千里,将以限北兵”。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曾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在边关奔波数年,对边关将士守关征战生活体会颇深,写下了许多反映边关将士征战戍边活动的诗歌,被后人誉为“边塞诗人”。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诗句勾画出边关壮美宏伟的风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叹,道出了多少离别之情。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写尽古时边关的凄凉与艰辛。明代巡按御史徐养量独具慧眼向统治者提出讽谏:“王者守四夷,天险亦空设。”至于昭君出塞,更是名留千古,她为民族和睦而下嫁单于,被历代文人所称颂。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考古学家曾在甘肃居延古城遗址处发掘出汉简两万余枚,1990又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出汉简一万五千余枚。这些汉简内容丰富,涉及诸多方面历史文化。这些汉简的发掘,重现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它所展示的古代书写工具及文字,给中国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中国的丝绸,也是沿长城古道运往西方。火枪火炮的出现更是与长城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长城史,是中国历史的缩影,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离不开研究长城的历史与文化。
<b>  长城文化特色及其内容是什么?</b>
长城文化围绕长城构筑和使用,把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有机结合,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性色彩。作为军事防御设施,长城堪称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的最为庞大的产物。因工程之艰巨、存在之长久、功能之显赫、影响之深远,积淀和凝聚了极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长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文化遗存,鲜明地体现出构筑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寄托了当时人们的向往与追求,铭刻着民族的心理轨迹,凝聚了种种时代的社会人文信息。长城文化不但包括作为物质实体客观存在的物态文化;而且也包括反映长城南北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冲突与融合的制度文化;包括围绕长城制定的战略战术及从中体现的军事思想,作为构筑运用长城重要配套措施的军屯、民屯、商屯中体现的经济思想,凭借长城调节民族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思想等意识形态文化。属于这一层面的,还包括大量守边将士、文人墨客、艺匠画师以长城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以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与传说。此外,在构筑运用长城以及长城戍守、生活于长城地带所凝聚显现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乃至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等则属长城中的深层心态文化层次。
<b>  《长城风情录》是怎样一部电视纪录片?</b>
《长城风情录》是由中国长城学会等单位与北京、天津、内蒙古、甘肃、新疆等5省、市、自治区电视台于1988年开始联合摄制的16集电视系列片。该片以历代长城为基线,重点表现长城内外居住的汉、回、维吾尔、蒙古、藏、哈萨克、朝鲜、满、达斡尔、柯尔克孜、锡伯、鄂温克、塔吉克、保安、东乡、撒拉、裕固、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鄂伦春、赫哲等22个民族在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婚丧嫁娶、饮食起居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展现出一幅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风俗画卷。它是第一部表现中国北方众多民族风情的电视系列片。
<b>  《万里长城》是怎样的一部电视系列片?</b>
《万里长城》是中国第一部考察万里长城的长达37集的大型电视系列片,由中国长城学会筹委会牵头,河北、辽宁、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台联合摄制,该片以明长城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长城的历史沿革以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建筑结构、兵备武备、名胜古迹、民族宗教、民间传说等诸方面的内容,是目前最完整的用电视镜头记录的一部“万里长城百科全书”。该片拍摄于1986年至1987年,1988年元旦起在全国播映。


第五编 文化荟萃(2)
<b>  《望长城》电视系列片是由谁拍摄的?</b>
《望长城》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长城学会、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日本(TBS)影业公司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望长城》共12集,每集15分钟。该片紧扣长城主题,生动地再现了长城的伟大风貌以及长城内外的大好风光、风土人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该片的拍摄历时两年,耗资120万美金。于1991年1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和日本的TBS电视台同时开播,到12月中旬播完,几乎占据了两家电视台每套节目的黄金时间近1个月之久。这期间,收视率从始至终逐日上升,在观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交口赞誉。
<b>  《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收纳多少首长城诗?</b>
《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由高旺编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本书是作者在考察中国北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花费了14年的心血,历尽4年辛苦搜集而结出的硕果。诗集出版追求“全”,尚属首创。它既不是几百首长城诗的注释本,也不是《边塞诗》小集,而是集公元前八世纪周代至当代上下2700多年长城诗之大成,收纳了1400页精湛的长城诗2087首之多;书中描绘了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记录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戍边将士的奋战献身,劳动人民的含辛茹苦。更多的则是讴歌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尊严,堪称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型工具书和收藏珍品。
<b>  《长城古诗二百首》在选诗上有什么独到之处?</b>
《长城古诗二百首》是孙志升编选,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20世纪80年代筹建中国长城学会的时候,孙志升就为筹备小组搜集了不少宣传长城的资料,负责编辑了图文并茂的《万里长城》宣传画册,并承担了编选《历代长城诗选》等工作。长城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长城诗指内容凡涉及长城及相关的边塞诗;狭义的长城诗指诗的内容仅限于长城。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很多边塞诗和战争诗都可以看作长城诗,它们之间很难找出明确的界限。过去长城诗的选本,几乎都是广义的选本。只有《长城古诗二百首》是狭义的选本,即所选的诗在题目上即是长城、长城关隘、长城建筑、长城风景及内容是专门描写长城的修筑或故事的,因而能更集中、更系统地反映了长城的历史风貌与风韵。
<b>  长城诗的特点是什么?</b>
自有长城以来,就有关于长城的诗歌出现,秦代歌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白骨相撑柱”是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长城诗。其后长城诗作绵绵不断达两千多年。长城诗是直接取材于长城,但其主题却显示了明显的多样性,这是长城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林林总总的长城诗中,有控诉秦始皇暴虐无道的,有称赞秦筑长城开千秋基业的,有反对战争歌颂和平的,有饮马长城志清关塞的,有旨在歌唱长城山川壮美的,有描绘长城边关荒凉冷漠的,有凭吊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愫的,有登临以寄个人壮怀激烈的,有筑边者的痛苦呻吟,有空闺妇人的凄婉悲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吟咏长城,全方位地反映了长城的历史风貌和深刻内涵。
<b>  为什么说秦《长城谣》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b>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这是一首著名的秦朝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作品。秦朝时劳动人民曾作了许多歌谣,来揭露秦王朝的暴虐政治。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吟咏长城的第一篇诗歌,开后世历代诗人歌咏长城的先河,功不可没。
这首民歌表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继承了《诗经·国风》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从汉代《卫皇后歌》“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夫子霸天下”中,清楚地看到这首民歌的影响,唐代杜甫《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无疑是从这首民歌脱化而来的。至于写长城下白骨的诗歌,自汉至清,更是屡屡不绝。这显然是受到这首秦民歌的影响。
这首民歌还在艺术形式上有所突破。《诗经》是四言诗,而我国成就最高,数量最多是五言诗和七言诗,而这首民歌,则是我国第一首真正的五言诗。这首民歌在诗歌以四言诗到五言诗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先驱和桥梁作用,同时这首民歌还填补了秦代文学的空白。
<b>  老龙头古诗主要描写哪些内容?</b>
老龙头位于明万里长城入海处,有关老龙头的诗作,主要是描写长城入海处的雄奇瑰丽的景观。其中有许多诗高度概括地描摹集大海、山脉、关城为一体的景色:“云出山含雨,潮来水溉城”(明·葛守社《观海亭》);“城头望海海潮生,白浪乘风撼塞城”(明·蔡可贤《观
海亭》);“长城枕山尾掉海,海楼倒挂长城外。地坼天分界混茫,山回城转横烟霭。楼脚插入大海头,巨灵触搏海怒流”(清·陈廷敬《澄海楼观海》);“沧溟之北山重重,长城划断关西东。南趋入海行且止,势如峻坂回奔龙。龙奔欲驻首昂起,云霞万丈摩青空。危楼高压老龙顶,雕梁画栋疑神工”(清·史梦兰《澄海楼》)。这些诗作的共同点就是都写了山海关城的雄奇景观。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编 文化荟萃(3)
老龙头诗中有些是抒情怀古的,感慨沧桑巨变,对秦皇汉武的求仙问道进行批判:“秦帝关存终失鹿,汉皇舟阻未成仙(清乾隆帝《登澄海楼望海作》)。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岌岌可危,老龙头逐渐荒凉,八国联军的大炮使澄海楼毁于一旦,海边筑起’六国营盘”。偶有诗人至此,吊古伤怀,发出感叹:“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国旗拔去张欧帜,吏歌互答声啾啾”(刘文临《哀澄海楼》)。
<b>  山海关古诗作最富特色的表现在哪些方面?</b>
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其内容很丰富,有赞美长城的险要和景观的壮丽的,有反映时代的风云及其他抒怀之作,但最富特色的是描写战争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
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长城一线长达16年之久,他曾率兵出关作战,写《出榆关》:“前趋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当时军威之壮。万历中期,女真族崛起,东北多战争,黄洪宪《山海关》中写道:“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表达了诗人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明末,山海关常有朝庭重臣统兵与后金作战,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重登山海关城楼》:“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日,一剑几经过。”抒发了人生易老,报国任重,壮志难酬的感慨。
清代前期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多反映时代的巨变,民生疾苦,语多沉痛哀怨。思想家顾炎武的五言长诗《山海关》是其中的一首。全诗36句,首先写山海关的险要地理形势,其次写明清战争及山海关的防务,最后写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及明亡后山海关环境的悲凉。风格古朴平实,慷慨生哀。陈天植《山海关》:“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王模的《榆关》:“荒沙寒白骨,新鬼啸黄泉”、“前年百战地,遗恨至今存”。把山海关作为一个古战场来凭吊,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对战死沙场者遗恨的同情。
尤侗的长诗《山关行》真实地反映了清初京郊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号哭上路的惨状:“山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  八达岭长城古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b>
八达岭不仅地势巍峨险要,而且风景秀丽奇异。中国北方长城关塞众多,但绝少有像八达岭那样集险与翠于一身的长城关口。很少有一个关口曾经走过那么多的军事家、政治家、旅行家、文学家与商贾行旅、贩夫戍卒、羁官游子以及少数民族。当他们通过八达岭时,有的惊叹天险,有的欣赏美景,有的忧劳国事,有的吊古伤怀,留下了大量诗篇。
金朝的刘迎是最早提出“八达岭”一词的人,他在《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一诗中写道:“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箠,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
诗人在八达岭里走了一夜,大概是把整个关沟都叫八达岭。诗的前三联是写关沟:车马在两座山间行进,上上下下很远。关沟的路弯弯曲曲,人坐在车上,感觉路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流到自己的眼前。这条路又像一头曲着腰膂的鲸鱼,两头低,中间高。还象一条蛇,长长地有头有尾。从第四联到第九联,写行车的艰难。车走在路上,像一颗病牙扶摇向上。五联至八联写上坡,车往前推又往后坐,进一尺退八寸,走得很慢。平心静气地慢慢走,循着车辙不断前进。第九联写下坡。最后四联写过八达岭的心情。赶车的人一路吆喝,已经筋疲力尽了,牛也困乏了。天已五鼓,终于走过来了,庆幸没出大问题,可是太累了。用山村中的美酒来慰劳这趟的辛苦罢!
从古至今有许多念书的人都谈泊名利,寄情祖国的秀丽山川。明代徐渭《八达岭》:“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噀黄。”
这首短诗写出了八达岭的高峻,越过八达岭就连着北国的大漠。向上看不到天日,眼前只见碧绿的山崖。长城上的敌台,长年被雾气笼罩,像喷上一层黄色。这首小诗描绘出一幅图画:绿色的山,黄色的戍堡,攀上八达岭的高坡,去往那荒凉的远方。不见人影,听不到任何声音,山谷幽静,心情寂然。
清代诗人沈用济在《登八达岭》诗中写道:“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诗人策马而行,在盘回曲折的关沟步步登高,到了八达岭上往南一望,如窥井一般,京城尽收眼底。徘徊在曲折的长城上,思绪绵绵。看到太阳落到遥远的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强劲的寒风吹起的松涛像要把万松折断,最后借云气成龙,歌颂圣世。这首五言律诗写出八达岭的见闻与感受,文字简洁,气势雄浑。
书包网 www.61k.com

第五编 文化荟萃(4)
清末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康有为,三十一岁时单骑出居庸关游八达岭作诗数十章,其中有一首是:“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作者登上八达岭长城思绪万千,历史、地理、诗词、时事一齐拥上心头。首先想起飞将军李广,为了抵御匈奴入侵坚守卢龙塞,八达岭与卢龙塞一样重要,也应有李广那样名将把守。作者是傍晚登上长城,西望落日,想象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图景,又看见晴朗的西方长空,那边有的国家,正在蚕食着中国的疆土。塞外的山川虽然雄伟,但是烽火台上却无烽烟燃起。这里曾经牺牲过上百万的将士,想到此处心情极为沉重。最后,只好骑着马踏着深秋寒冷的月色,经过居庸关,走上归途。
八达岭不仅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群山苍茫,长城腾飞在高山之颠,宛如巨龙。众多不同身份的作者,登上八达岭触景生情,抒发不同的感受,这是吟咏八达岭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
<b>  居庸关古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
居庸关诗主要内容是吟咏关隘形势的险要,或描绘雄奇的景观。
元代黄缙《居庸关》诗:“连山东北趋,中断忽如凿,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突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峻形势。元明善《过居庸》诗:“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对关城地势之高作了形象描绘。明代思想家李贽《晚过居庸关》:“重关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清代乾隆《居庸关》称:“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这些诗都从居庸关地势的险要突出居庸关的战略地位。
居庸关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元代诗人萨都剌对此叹道:“关门铸铁半空依,古来几多壮士死。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凄风哭山鬼”(《过居庸关》)。清初顾炎武《居庸关二首》的第二首:“极目危峦望八荒,浮云夕日遍山黄。全收胡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对于居庸关在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大事作了概括的记录。
居庸关风景优美,“居庸叠翠”为燕京八景之一。金代诗人蔡珪描绘说:“脚侧柴荆短,平头土舍低。山花两三树,笑煞武陵溪(《出居庸》)。元代诗人陈孚写道:“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度苔石裂。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太阳飘急雪。寒沙茫茫出关道,骆驼狂吼黄云老。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居庸叠翠》)。清末康有为写诗说:“永取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东”(《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这些诗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描摹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
<b>  嘉峪关古诗的突出特点是什么?</b>
嘉峪关诗的突出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大漠雄关的瑰奇景观。有侧重写关的:“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明·陈棐《祁连山》)有侧重写风沙的;“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清·汪漋《敦煌怀古》)。更多的诗是侧重描摹关城的雄姿:“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清·宋伯鲁《入关》);“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清·裴景福《登嘉峪关》)。明清时期这些诗作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天下雄关”的粗犷而奇异。嘉峪关是西北的军事要冲,许多嘉峪关诗反映了西北政治军事形势。清初,常出兵西北,金戈铁马,鼓角相闻。雍正军机大臣鄂尔泰的《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诗就反映这种场面:“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旌旗一变思汗羽,挞伐重光问虏酋”。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从嘉峪关向西进军的。幕僚施袖华有诗云:“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出嘉峪关作》)。后来西北地区太平无事,但嘉峪关仍驻重兵:“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城剑戟环”这是陕西提督周达武《登嘉峪关》里的诗句。随着时代的变化,嘉峪关的国防意义大有不同。
<b>  历代长城散文的特点是什么?</b>
长城散文自汉代以来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游记、铭文、记略以及其他议论文和抒情文等。
长城散文的作者,有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们都是生活在长城内外的中华儿女。作者们大多登临过长城,但也有的竟是在写作时尚未见过长城的,甚至是远离长城的炎黄子孙(如琼瑶)。这一切使得他们手下的长城散文显现异彩纷呈,气象万千。
北魏的郦道元是第一位用审美的角度将长城当作自然景观加以描绘的作者。他在《水经注》中着力描摹长城的壮美,很少涉及长城的政治军事意义。但早期的长城散文作者大都是从政治军事意义议论长城的,更多的是肯定长城的军事作用。汉代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在其《过秦论》中说秦始皇“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长城起到了重大防卫作用。在此后一段很长时期内,这便成了人们论证长城作用的主要依据。北魏的光禄大夫高闾在其《请筑长城表》中说,修筑长城有“五利”:一是“罢游防之苦”;二是“北部放牧,无钞掠之患”;三是“登城观敌,以逸待劳”;四是“省境边之虞,息无时之备”;五是“发常游运,永得不匮”。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编 文化荟萃(5)
到了元、明、清各代,许多长城散文作者进一步认识到长城本身防御作用的局限,如元代郝经在其《居庸关铭》中,在描述居庸关险要形势之后,说明必须以兵力相配,方可无虞,提出了“天险地险,莫如人险”的观点。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在对北方三镇长城守御地图进行说明时,特别借用孟子和吴起的话说:“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险”。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其《昌平山水记》中,说到长城上的几个重要关口,回顾金兵攻关而辽亡,元兵攻关而金亡和李自成入关而明亡的历史事实之后,慨然论曰:“地非不险,城非不高……而人心去也”。他们写作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不否认修筑长城的防御作用,一方面强调不能完全依靠长城的险要,还要配以强大的兵力,特别要实行仁政德政。在他们看来,长城的防御作用越来越小了,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进步。
到了近代和现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秦筑长城给予崇高的评价。他写道:“当秦之时代,科学未发明也,机器未创造也,人工无今日之多也,物力无今日之宏也,工程之学不及今日之深造也,然竟能成此伟大之建筑。”这是对中华民族祖先能力和智慧的赞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而这在今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及至当代,人们几乎不再议论长城的防御作用,因为它的防御作用早已消失;也不再借它来谴责秦始皇,因为封建皇帝已不复存在。人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来看待了。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在《雄风伟貌现荧屏——大型系列片〈万里长城〉观后》一文中写道:“长城是我国历代各族劳动人民修建的,是各族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文化遗产。今天,长城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坚强、勇敢、团结奋斗的象征。”当代众多有关长城的议论文章几乎都表述了这种观点。长城散文,因其作者人数众多且时代各异,故而长城散文的主题与风格呈多样化并有不断演变进化之情势。但是,由于长城的本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使得浩如烟海的长城散文也就有了其相对稳定的总主题和总风格。这个总主题就是热爱中华,热爱人民,痛恨暴政,痛恨不义战争,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这个总风格就是深沉与豪迈的统一。
<b>  古今长城对联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b>
长城对联特别是刊刻于雄关险隘的建筑物上的对联,它们描述内容十分广泛,文辞贴切,对仗工整,含义深邃,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像唐代诗人祖咏《望蓟门》中的“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明代诗人《旧九边》中的“帐外深烟迷众堡,营前孤月坠长河”,“充国留屯天际没,嫖姚遣垒月中明”等等,写景、写史、写长城文辞生动隽美,对仗工整。
刻、挂在长城关隘或是有关长城的文物古迹和建筑物上的对联更是丰富多彩,今举数例如下。
雁门关对联:
三关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
这副对联不仅描述了雁门关的重要性,而且也叙述了关隘的历史。上联说的三关,是指明长城的内三关,即宁武、偏头、雁门三关,现存的雁门关是明朝修筑的,对联也是明朝修关时所作,所以写入了上联。下联是追述历史,所述的九塞是指雁门关这里的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雁门这里即是天下九塞之一。
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有一座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建筑物。在庙内有两副对联,与长城有密切关系。
山海关姜女庙对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这副对联相传是文天祥所写,其实并无根据。因为文天祥是南宋人,这里早已是辽、金之地,他不会到此写对联的。但这副对联的立意和主题都适合了当时的社会思想,赢得了人们的赞赏,现在还挂在姜女庙内神龛的两旁。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是挂在姜女庙前殿的前廊檐柱上的。这里面对大海,有数不完的潮起潮落,看不尽的云长云消。作者以奇妙的构思,富有哲理的立意,把海潮和浮云的起落涨消写得生动而又科学,的确是一对佳联、妙联。特别是一连用了相同的七个字,更显得奇绝。但是为了便于理解还需对它进行一些装点和断句,如下: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古北口对联:
地扼襟喉通朔漠
天留锁钥枕雄关
古北口为华北平原通向蒙古高原的大道,它与居庸关东西对峙,自古为北京东北的门户。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关隘的险要形势突出地描绘了出来。
重要的关城地方,战时将士云集,平时商肆繁荣,为了活跃文化生活,常常建戏楼戏台。在嘉峪关城的东罗城里有一座戏楼,楼上有副对联写得很有意思。 嘉峪关戏楼对联:
离合悲欢演往事
愚贤忠佞认当场
像这样各具特色的对联在长城线上很多,是一笔重要的文学财富,值得保护和研究。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编 文化荟萃(6)
中央电视台在1985年春节,曾以长城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征联活动,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国宝伟大长城的歌颂,而且也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一种新的开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组织者共收到了70000多副应征联,应征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立意新颖,最短的为四言联,最长的上下联共达千言,突出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时代精神。其中获一等奖的5副佳联是“四序更新,巍巍乎,万里长城,三春不老;一元复始,灿灿兮,千年古国,九鼎生光”;“众志奏奇功,古迹重光,碑树北陲多睿智;冰源开伟业,新春初度,誉满南极领风流”;“崇山西越,沧海东临,明月雄关,犹想当年鼙鼓;晓色晴开,春风漫度,柳枝清笛,还听今日笙歌”;“修我长城,荡荡焉,非怀柔安边;乃举十亿神州,欲驾云龙奔旭日。爱余古国,拳拳也,诚居庸望远;定开四化伟业,当招彩凤伴春光”;“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江南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次征联活动中的获奖对联已被收录在《长城楹联荟萃》一书。
<b>  长城区域的戏曲剧种主要有哪几种?</b>
长城区域的大小剧种有121个,约占全国剧种总数的32%。这些剧种在形成发展中,因受历史条件、地理位置、艺术流派、民情民俗等条件影响,除具备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征外,在语言、音乐、表演等方面又各具特色。如这一区域的梆子腔、皮簧腔、乱弹腔、花鼓戏、道情戏、秧歌戏等声腔剧种。形成于甘肃的剧种有陇剧、陇南影子戏、高山戏、陇南花灯戏、甘肃曲子戏和宁夏地摊戏。陕西有秦腔,山西有中路、蒲州、北路、上党四大梆子,以及扬高戏、平陆高调、凤台小戏、拉呼戏和一些地方特点鲜明的秧歌剧、道情戏、花鼓戏,计30余个。二人台,又称打玩意、蒙古曲。形成于河北的剧种约有30种,其中既有北昆、高腔、丝弦、老调、乱弹、河北梆子、武安平调一类的古老大剧种,又有四股弦、定县秧歌、武安落子一类地方的小戏,此外还有近代新兴的大剧种评剧。形成于北京的剧种有京剧、曲剧。形成于辽宁地区的剧种有海城喇叭戏、辽南戏、凌源影调戏、阜新蒙古剧及二人转等。
<b>  著名的歌曲《长城谣》创作于何时?</b>
《长城谣》由刘雪庵作曲,潘子农作词。1937年“七七事变”后作于上海,是为影片《关山万里》写的主题歌。电影没有拍成,此曲却不胫而走,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曲以万里长城起兴,抒发了中国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控诉了敌寇对中国的蹂躏,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畏弓虽.暴、同仇敌忾、打败侵略者、收复国土的决心。
<b>  《长城交响乐》是怎样一部音乐作品?</b>
《长城交响乐》是著名作曲家杜鸣心于1988年秋完成的一部音乐作品。作者藉交响乐丰富的表现手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中华文明的象征长城的形与貌作了生动的刻画,对其丰富的内涵作了深入的开掘。分别以形、情、神、魂作为4个乐章的音乐内涵,对长城“环宇称雄”的英姿、“万古沦桑”的历史、“一锁群山”的神貌,“再振雄风”的精神,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整个作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洗练、形象集中,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有着很强的感染力。1988年10月28日,该作品被香港管弦乐团列为“杜鸣心作品音乐会”压轴节目在香港首演,受到观众由衷的赞叹。
<b>  《长城随想曲》为什么被评为全国音乐作品一等奖?</b>
《长城随想曲》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创作的一部二胡协奏曲。全曲分为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和遥望篇四个乐章,以写意的手法,对长城这条奔腾的“东方巨龙”所寓涵的中华民族不畏弓虽.暴、抵御外侮、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和赞颂。作品大量吸收了民间音乐、说唱、戏曲的表现手法,并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乐章间的对比性原则,在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布局。整部作品所采取的是中国传统乐曲中常见的单主题连绵不断自由发展的结构方式,在主题的变奏、更新的过程中,逐渐赋予新的因素、造成音乐的内在动力感。作品还运用了半音阶、全音阶进行,加强调式交替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这些大胆的尝试对提高民族器乐乐曲的创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长城随想曲》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比中,受到评委的高度赞誉,荣获民族器乐一等奖。
<b>  百米画卷《万里长城》作者是谁?</b>
百米长卷《万里长城》的作者是国画家孙芳,他是河北省青县人,1959年考入河北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现为天津城建学院教授。画家从1984年10月至1985年11月对长城进行全线考察,作彩墨写生737张,速写497幅,记录有关长城文字10余万言。在此基础上,倾尽全部心血,夜以继日,创造完成了这幅巨型百米画卷。该画以作者进行万里长城考察写生的行程和所历季节的顺序,结构成万里长城秋冬春夏四时图景,真实全面地描绘了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长城建筑和长城的雄伟风貌,艺术地再现了万里长城这一人类伟大历史遗产。画卷在技法的处理上运用了不少探索性的新的艺术语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故此荣获1991年第二届世界和平文化大奖。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五编 文化荟萃(7)
<b>  大型艺术壁毯《万里长城》是谁设计的?</b>
当今装饰于纽约联合国总部休息大厅的大型艺术壁毯《万里长城》,是1974年我国地毯图案设计家李临潘设计,天津地毯厂织作的。据计算,该壁毯共耗用羊毛线近5400万根,仅有540万个栽绒结,重280公斤。《万里长城》款式舒阔大方,图案设计精美,采用手工编织,技术精湛,色彩艳丽,层次鲜明和谐。画面展现了阳光映照下的万里长城,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如飞龙奔腾,不见首尾,风姿雄伟,蔚为壮观。整幅作品华丽典雅,气势恢宏,如同一件精彩绝伦的浮雕,令人惊叹不已!据说作曲家刘文金就是在联合国见到这件大型艺术壁毯而灵感触发,起意构思著名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的。
<b>  中国发行的长城邮票主要有哪些?</b>
长城主要是由城墙、城堡、烽火台三部分构成的。我国邮电部门很早就用四方寸邮票绘制万里长城图案,纪念长城驿传,颂扬长城奇观。1921年7月1日,北平(今北京)发行了第一套5枚双翼飞机飞越万里长城航空纪念邮票,它的首航封和明信片已成为世界集邮家收藏的珍品。从1921年至1945年,中国发行飞机飞越长城图案邮票竟达12次计101枚。新中国成立后,自1949年10月22日西北解放区发行的广化版2枚长城图邮票,1995年12月5日发的3枚老龙头、天下第一关、金山岭为景观的邮票至1996年发行普29长城邮票20枚止,共发行长城图邮票54枚,另有3枚象形长城图邮票。这些邮品以长城为象征,取材丰富,设计精美,印刷质量高超,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东方巨龙雄伟风貌和丰富的内涵,弘扬了长城文化遗产所寓涵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b>  《水经注》是研究长城的重要参考书吗?</b>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地理名著。内容极其丰富。该书以全国水道为纲,把我国辽阔疆域内的山川河流一一加以介绍;同时还描绘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考订了城镇兴废沿革、河道变迁、名称的改易等。对古书记载有歧异的地方,也加上自已的按语结论。此外,作者还亲自跋山涉水,追溯源流,寻访古迹,因此在这部书里有许多对长城的具体描写和一些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如在汶水条下记载:“汶水,出朱虚县泰山,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里有余,盖田氏之所造也。”又如在易水条下记载:“易水又东,屈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由于《水经》作者及《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均为北方人,故原书及注书总体上看详北而略南,对北方长城地区的记载考证较多,是研究中国早期长城的重要参考书。
<b>  《九边图说》是怎么样的一部书?</b>
《九边图说》共有两部,是论述明长城专门史籍。第一部作者是明朝人孙应之。作者为明嘉靖年间进士,任兵部主事。长期镇守北方长城,约于1569年完成此书。全书分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各镇分别设图并附说其形势、战守、敌我兵力、钱粮、牛马等情况。现存隆庆三年序刻本、《玄览堂丛书》本。另外一部的作者是明朝人申用懋,万历进士,后升任兵部尚书。因其职在兵部,掌握大量的档案材料、文牍奏疏等,他利用这一便利,再结合历史文献撰写了此书。内容除介绍长城辽东等九镇地理形势、战略地位外,对兵力部署、银粮供给亦有记载。该书未刊印,只有抄本传世。这两部书中保存的明长城有关资料极为可贵,是研究明长城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b>  彩绘《九边图》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吗?</b>
以万里长城为题材的图籍资料,在明代以前已极其罕见。至今仍以手绘真迹传世,当首推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明嘉靖年间编绘的彩绘绢本《九边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是迄今传世最早的全面标绘和著录明代北方万里长城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宏篇巨制。
以明代“九边”序列,从九边之首的辽东,自东而西直至甘肃河源“星宿海”,分绘:“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关、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镇地区。其横越万里,纵深数千里,襟带长城内外,贯穿黄河、渭水、海河、滦河、辽河、大凌河和鸭绿江等十余条大川水系。在东起辽海,西至敦煌河源的广阔区域内,详细标绘了长城边塞、城堡关隘、山川形胜和民族区域的地理、地貌。
作为一部具有军事档案性质的大型舆图,《九边图》在军事地理学、边舆学和明代建置地理以及古地图学方面,无疑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图籍中,如《九边图》这样囊括北部中国万里河山形胜的大型边舆全图,在明末以前的传世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从长城学的角度看,称彩绘《九边图》为我国古代地图史上的凤毛麟角之作,并不过誉。
<b>  《天下郡国利病书》内容是什么?</b>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编纂的一部地理著作,全书120卷。作者据二十一史、实录、府州县志和历朝奏疏文集,分类辑录有关民生利害部分。该书以明两直隶、十三省分区,对地理形势、水利、粮额、屯田、设官、边防、关隘等,都有详细论述,尤其对长城的经济和军事功能的看法,作者辑录了历朝毁誉各异的论点。这样的处理在当时确是一种创新,对后人研究明长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编 文化荟萃(8)
<b>  《日知录》对长城的起源持何种观点?</b>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该书共32卷,是作者三十余年读书心得之积累。书中“长城”一节,系作者广集历史资料的记录。在此节开头,提出了长城出现的原因为“春秋之世,因有封洫,故随地可以设关。而阡陌之间,一纵一横,亦非戎车之利也。观国佐之对晋人,则可知矣。至于战国,井田始废,而车变为骑。于是寇钞易而防守难,不得已而有长城之筑。”明确提出长城的出现首先在于经济发生了变化,引起军事兵法变化,兵法变而防御手段变的观点,受到后来长城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作者摘录汇集了自《史记》至《水经注》有关长城的修筑年代、修筑时征发的人力、物力、长城起止地点的记载,是研究长城不可不读之书。
<b>  顾炎武考察长城的目的是什么?</b>
顾炎武,本名绛,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生于1613年,卒于1682年,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历史地理学家。1657年,顾炎武为避豪绅勾结官府对他的迫害,更为了考察山川形势,联络遗民,求访爱国志士,从事隐蔽的反清复明活动,只身渡江,开始漫游北方。1659年春天,顾炎武来到山海关,登临长城凭栏远眺,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写了著名的五言排律《山海关》。全诗以主要笔墨描绘了明末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也总结了许多惨痛的历史教训,表达了自己对江山易主的无限痛心和慨叹,并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卖国行径加以痛斥和鞭挞。随后,到山海关东登威远城,凭吊姜女庙,即景赋《望夫石》诗。他深知,明清之际,天下兴亡就是山海关至居庸关一带长城关隘揭开序幕的,故对这段长城的地理形势非常重视,只身匹马沿长城在燕山丛中风餐露宿,作实地调查。将一路所见山山水水,沟沟壑壑,路线、里程、险隘都一一作了记录,写入《天下郡国利病书》书中,目的是为以后英雄志士反清起义提供军事地理资料。这一年夏天,他到了当年爱国名将戚继光的驻地三屯营,著《营平二州史事》,作为后代的借鉴,填补了地方史的空白。1662年后,顾炎武漫游西北,考察山西、陕西的山川形势,风土人情。结交了有民族气节的学者李因笃、傅山等人。1664年在山东因文字狱被押进莱州监狱。经友人帮助,半年后获释,出狱后,依旧频繁往来于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继续考察、写作。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以及后人编辑的《顾亭林诗文集》等。
<b>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是怎样一本书?</b>
英国人斯坦因20世纪初先后3次到中国西北考察探险,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该书用了大量篇幅和照片真实记录了古代西域地区汉长城诸多遗址、遗迹,依据大量实物资料对该地区汉长城的分布、走向、功能、建筑方法以及长城沿线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有关文物都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以秦、汉长城与罗马长城相互对比进行研究,提出的观点颇有独到之处。此外,作者还在书中对长城这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发出由衷的赞叹:“我不能不惊叹古代中国工程师的技巧”、“那些军事工程专家遇到可怕的天然险阻所表现的坚韧精神及组织力量,又得到显著的证明”、“老实说,这可以视为精神胜过物质的一种胜利”,斯坦因所提示的长城精神内涵的价值和意义,使长城概念得到了转变和扩展。本书对于研究西域汉长城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b>  居延汉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
居延在汉代属张掖郡,是汉代的西北边塞。汉武帝时开始在这里建筑烽燧,并派兵士十几万戍守在这一带,用以防御匈奴和羌族的进攻。居延汉简现发现约3万余枚,年代在西汉武帝直到东汉初年,约有一百多年到近二百年。这些简牍中,有官用之书、簿册和私人书信、经籍,以及一些零碎的杂记,有些是完整的簿册。这批汉简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烽燧、驿传、屯田、屯戍的制度和士兵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如书中说,烽燧一般都设置在高阜空旷、便于瞭望而又在附近有水源的地方。传递警报的信号有表、烟、苣火、积薪四种。表是用缯布做成颜色鲜明的旗帜,遇有情况将旗帜升在表竿上;烟是在一种高竿上安装一支小笼,需要时点燃它以示警,表和烟常常在白天并举,所以叫“烽烟”。夜晚的信号是苣火,特别紧急时则将积薪点燃,让熊熊火光,传递警报,它还详细记载,为了解决戍卒的粮食给养,汉朝政府在居延有许多屯田,从额济纳河引出渠水用以灌溉。这批汉简还记录了当时戍卒的一些情况。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除了担任守望任务外,还要从事屯田、种菜、伐木、修亭、割草、养马、养狗等多方面的生产劳动。汉简里还有“历书”、“干支表”,以及关于天文、星象的记录和医方、治马病的兽医方等等,这些都是研究汉长城有关情况十分的珍贵资料。
<b>  《长城百科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b>
《长城百科全书》是一部以传播长城知识为内容的大型工具书。黄华任该书编委会主任、罗哲文任主编,由中国长城学会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组织一百多位专家学者,经过三年多的时间赶在纪念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十周年之际出版的。它是以某种历史文化现象为主体,采取跨学科、跨地域的编纂方式,从散论和总论开始,向人们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了长城区域历史、地理、军事、经济、建筑、民族、人物、关隘、文学艺术、旅游等10个方面的综合知识,书中还附有长城大事年表、外国长墙年表、明长城现状和40幅长城彩色照片,称得上是一部了解长城丰富和深厚内涵的百科宝库。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编 文化荟萃(9)
<b>  中国长城学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b>
中国长城学会于1987年6月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保护、维修、宣传长城,弘扬以长城为象征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为宗旨。***、马文瑞、王光英、杨静仁、何鲁丽任名誉会长,黄华任会长,王定国、白介夫、吕济民、邵华泽、陈昊苏、罗哲文、赵维臣、侯仁之、夏国治任副会长,聘请史念海、孙轶青、郑孝燮为顾问,秘书长由董耀会担任,副秘书长由吉人、朱希元、刘玉礼、吴梦麟、张骥、郝一、姜命夏担任,常设办事机构有:办公室、组织联络部、宣传部、外事工作部、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和《万里长城》编辑部。现有会员500余人,团体会员10个。
<b>  中国长城学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b>
中国长城学会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研究长城。长城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内涵丰富,其历史价值、军事作用、建筑艺术、工程技术、美学价值以及民族交往等相关领域有待深入探索、开发和研究。二是保护和维修长城。学会在全面考察长城的基础上,积极提出建议和措施,配合并协助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保护长城,并为各地重点维修长城提供咨询和支援。三是宣传长城。学会组织并联合有关部门和团体,通过开展有关长城电影和录像的摄制,书刊和画册的出版,体育、音乐、文艺书画展览等活动,以及组织中外人士考察长城等多种方式宣传长城。四是开发长城,学会还利用长城自身的优势以及长城沿线的其他资源,协助有关部门发展长城的文化、旅游事业。
<b>  为什么说长城学是一门新学科?</b>

随着我国学者对于长城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突破仅限于对长城本身的历史沿革、修建、遗址走向及现状情况的研究范围,而扩展到政治、经济、地理、民族关系、中西交往、文化、旅游等一些广泛的领域,从而产生出高度综合和总结各学科有关长城的研究成果,适应了全面、正确地认识长城的社会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长城研究的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从宏观上指导长城研究的基础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长城学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新学科产生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已有几个省、自治区、市设立了专门的长城研究机构,上百家研究单位涉及长城研究课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已经出版、发表了大量的有关长城学的研究专著和各类文章。
<b>  长城学的科学性质是什么?</b>
一般谈起一门学科,都是先要说明它的定义,然后再研究它的具体内容,那么长城学的定义应该怎样下呢?
长城学是从总体上去研究长城的一门学问,是对长城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由于近些年长城研究的深入,开拓了人们认识长城的视野,为人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在这种背景下也相应地产生了很多以前不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对长城进行科学的综合性研究,这个问题是长城学发展和繁荣的关键之一。
长城的研究涉及很多学科,长城学就是这若干学科中同长城有关部分的复合体,它的任务是对人类一切科学认识活动中涉及长城的成果进行理论上的综合,以达到对长城总体的科学认识。由上述任务所决定,长城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建立在广泛利用许多有关部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的。
长城学虽然是建立在各有关学科对长城不同侧面研究基础上的,但这一综合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数的相加,而是要从中得出对长城各方面的认识。
对长城的综合研究,总的任务是通过对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的整理及对遗址、遗迹的考察研究、辩证分析和归纳综合,使研究成果能如实地反映出长城历史所具有的综合性。具体地说,其内容大致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对长城研究宏观上的认识,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二是努力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对长城的宏观认识的能力。
只有努力提高对长城研究上的宏观认识,才有可能使我们对长城的研究产生更多的成果。如近些年来,加强了对长城修建史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有半数以上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修筑过长城,这就打破了过去认为长城只是汉族防御少数民族而修筑的这一片面的认识。
在长城学的研究领域内,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与特长优势,以利在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b>  长城文化在历史上对西北边远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有何影响?</b>
大致自春秋中叶以后,由于铁制生产工具的运用,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到战国时期,虽政治上群雄割据,但各国都在各自的国家内竞相“变法”,力图使生产关系与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发展农业,奖励战功,争取成为一个最富强的国家。为保障各自国家的安全,各国统治者纷纷修筑长城。战国时,秦国把原戎狄之地圈入了自己所筑长城的内侧,并大力推行农业经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从而使长城内侧的生产力与中原地区相适应。这一点,从今秦国长城内侧出土的文物可以得到证实。在今甘肃镇原县、环县出土的文物中,在此二县战国秦长城的外侧,至今尚未发现战国秦和秦文物的遗留,说明战国时,秦很少涉足长城外侧;在此二县战国长城内侧,现已出土了不少与秦或战国有关的器物,如铜剑、铜戈、铜锛、铜马饰;秦“始皇帝廿六年”铜诏版,铁权、铁叉等。环县城西川马别梁台地还出土一残“车”,说明长城内侧,还通行马车。此地西境的山梁,至今仍名车道梁,有古道遗迹。这些都说明,秦自商鞅变法至秦始皇时代、对长城内侧广大地区曾有效地、大力推行过其制度;也说明战国秦长城确实在当时保障了先进生产力在今甘肃陇西、陇东的推进。至汉代,“河西走廊长城”的修筑,又保障了汉代于此地区推进先进生产力。汉以长城为依托,在长城内侧,移民实边,增开屯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中原地区的牛耕,铁制农具如犁、锄、铲、镢以及辩土、施肥、田间管理,轮种等都引进到河西,还兴修水利,引黄河水和山界间的水流,修渠灌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同时,手工业、商业以及河西城市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如《汉书·匈奴传》所说:“边城宴闭(即边郡城关闭得很晚),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此种盛况,已被近年在河西出土的大量文物所证实。仅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堪称国宝的“铜奔马”,就可以证明河西走廊在长城的保障下,生产力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五编 文化荟萃(10)
<b>  为什么说长城对政治的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b>
修筑长城,从政治上讲,在当时当地,是一项积极的治国措施,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最先称霸,其后楚国强盛起来,彼此形成对抗局面,齐楚都先后各自修了长城。可见长城对政治的平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长城存则国存,长城亡则国亡,春秋战国时期已是此等情景。
历代贬低长城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认为:修筑长城劳民伤财。而不知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修筑长城,虽耗资巨大,但它比起流血的战争要好得多。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了政治平衡,把发生战争的危险降到了最低点。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只有在政治上采取积极的治国措施,军事上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才能国泰民安,否则那是很危险的。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有秦、汉、明三个朝代,秦王朝虽然短暂,但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统一,为封建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王朝的灭亡始于内乱,与修长城并无多大关系,修长城30万人,而修阿房宫者却有70万人,还有修公路(驰道)数十万人,修长城与驰道,乃利国利民之举。汉代与明代在历史上各延续了数百年,这与修筑长城不无关系。当然,长城只是静止的物体,只有加上人的力量,才能显现出它的作用来。在清以前,我国人口大多在4000万上下,而汉代大修长城之时,人口接近6000万,明代亦有人口5338万,也有超过6000万之说。而三国两晋之时,未闻大修长城,而人口却锐减至2000多万,什么原因?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死于战乱者不计其数。长城保护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减少了战争的发生。面对蒙元势力的威胁,明王朝调任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大修长城,使京城周围地段长城墩台林立,边墙环绕,其他边镇亦效法之。长城防御大为加强,戚继光同时调演训练部队,发明“方阵”战法,至此以后,边关40余年无战事。由此可见,长城防御与政治稳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长城巨防在稳定民心,威慑敌对势力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大学士商辂在给皇帝的奏疏中写道“……边关严谨,内地人心不致警疑。”《杨一清传》中亦说:“非创筑边墙,不足以御腹心之患。”可见没有了长城防务,从皇帝到大臣乃至于百姓就睡不好觉。至于今日,人民还把人民军队喻为“钢铁长城”。在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长城与政治稳固、民心安定息息相关。
<b>  为什么说长城是边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b>
构筑、护卫长城防线刺激了边地经济的发展,“缘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屯田实边、辟置郡县基本上以长城为轴心或以之为后盾向外辐射扩展。非但原本“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的处女地垦为良田,就是暖迟霜早不产良谷的山区以及“迫塞苦寒,土地卤瘠”的盐碱不毛之地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道路通畅、交通发达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又是促使经济进一步飞跃的前提。边疆交通网络最初也是为满足长城防务的军事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畅达无阻的交通网道是运输粮草装备、调集兵马,使长城防线贯通一气的动脉。
谈论边疆的开发,当然不应忽略早已生息劳作在这块土地上的少数民族的贡献。历代中原王朝在长城沿线开设的马市贸易成为双方交流的重要渠道,往往由此发展成边境重镇,促进了边疆的繁荣。
构筑长城和屯田实边、交通网道的修建以及马市贸易相辅相成,整体关联,铸成环环相扣的链条。长城防线有效地保卫着屯田、交通和马市贸易的顺利进行,为边疆地区经济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而为巩固长城边防所实施的屯垦实边方略,所修筑的交通网道,所开设的马市则是直接刺激边疆经济开发繁荣的契因。从这个意义上看,长城确乎发挥了传播文明、促进边疆经济开发、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线作用。
<b>  长城的精神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b>
在古代,万里长城发挥过极大的军事效用,随着时代的更替,特别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长城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减。到了清代,满族作为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同时又征服了北方其他民族,于是,在明代作为边境的万里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方面的价值。清末列强侵凌,改从沿海入侵,而且使用飞机大炮,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完全丧失。
随着长城实用价值的消失,长城的精神作用反而大大加强,万里长城作为中国人在抵抗近代列强入侵时的心理上的长城,中国人以万里长城自豪,要为保卫长城而与入侵之敌作殊死战斗,长城成为凝聚全民族意志的新的中心,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抗战时代,一曲《长城谣》,不知鼓舞起多少中国人抗日的壮志,而诗人田汉所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号召中国人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被西方誉为“中国的马赛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万里长城具有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过去是实用价值发挥作用,现在是精神价值发挥作用。万里长城显示出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毅力,在启发着我们发奋图强的壮志雄心。
<b>  长城象征了什么?</b>
长城本身不过是一种“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家、军事家手中可以引发出不同的效应。


第五编 文化荟萃(11)
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心目中长城所象征的底蕴不那么一致是十分自然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中,长城便作为专制残暴的象征,备受劳苦大众诅咒;而在唐太宗、清圣祖以至刘焘、陈建等政治家看来,长城只是蠢笨无用的化身。直到现代,长城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标识和象征。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铸成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的世代传唱及其被定为国歌继续强化了这种意识和心态。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对于已经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除非长城历史作用的主流确属消极落后,或者这种象征并不利于今天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而在我们看来,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特大的监狱”的观点,在这两方面都缺乏依据。长城与封闭、保守、退缩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它既可以是“阻隔华夷”自我封闭的壁垒,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赵武灵王正是以“变俗胡服,习骑射”开放革新著称于世的政治家;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无用的清朝反而深深陷入闭关锁国的泥潭。对于古代高明的政治家来说,长城从来不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他们运用这道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会聚线,巧妙地控制、调节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大大缩短了边疆与内地的距离和农牧民族之间的差异,通过这条播撒封建文明的文化带,有效地促进民族融合、边疆开发和国家统一富强。并且,在西域构筑障塞亭燧的另一重要目的还在于开辟与西方交往的通道,“以通西北国”。长城绝非阻断与其他民族、国家交往的障碍,相反,正是“旷哉绝域,往往亭障”才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这更被公认是充满开拓、探索精神,对人类文明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创举。
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极为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出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最终积淀、熔铸成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今天,长城的军事防御价值已不复存在,兄弟民族之间早已千年干戈化玉帛,但作为碰撞中融合的历史见证,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长城将万古长存!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应该充分肯定,长城所象征的民族精神更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b>  孙中山是如何评价秦始皇长城的?</b>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在《建国方略》中,谈到长城时这样写道:秦始皇所筑万里长城“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他并分析说,“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如是则中国民族必无汉唐之发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种族也。及我民族同化力强固之后,虽一亡于蒙古,而蒙古为我所同化;再亡于满洲,而满洲亦为我同化。其初能保存孳大此同化之力,不为北狄之侵凌夭折者,长城之功为不少也。”中山此论,不仅借长城深喻蕴于民众之中的同化伟力,而且还有号召国人坚定意志、勇往直前的寓意。同时对秦始皇修筑长城之举给予了客观评价。
<b>  长城的现实意义是什么?</b>
随着历史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已进了历史博物馆,与之共兴衰、同荣谢的长城也完成自身的使命,昔日刀光剑影的战场变成了锦绣河山。今天,长城虽然已经失去了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巨大防御作用,但是成为中国、、甚至世界上无比壮观的历史文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征,曾经在反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这种精神力量将继续激励我们不畏弓虽.暴,不怕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辛勤劳动,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长城是沿线自然界变化的见证。通过长城遗址情况,它的断裂,侵蚀、风化湮没程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个地段的历代地震、风沙、泥石流等变化规律。掌握这些变化规律,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旅游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增加知识,联系友情,甚至促进经贸活动的开展。长城旅游是我国独有的一大优势,而且又是用之不竭的财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到长城旅游观光的游客数以亿计,不仅推动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和经贸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b>  为什么说长城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一把标尺?</b>
长城作为历史悠久、经行地域辽阔的人类伟大的建筑工程奇迹,同历史上的气候、植被、河流、沙漠及地震情况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它作为历史的标尺,可以为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如长城经过的黄河流域,是水土流失、沙漠发展严重的地带。千百年来,由于风沙的侵蚀,地形的变化,使以往各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长城已被黄沙逐渐湮没,有的长城被河水侵蚀的支离破碎,这一现象,引起了历史地理学家的关注。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教授在研究黄河中游水土侵蚀问题时,利用长城修建的年代和遗址作依据,计算出了历史上不同时期黄河的侵蚀状况;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利用沙漠中的古长城遗存及建筑年代,进一步研究我国北方沙漠发展规律及成沙原因。他们的研究成果为防止我国北方沙漠化和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此外,把长城作为标尺,还可以为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地震提供参考,对地层的最新变化也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编 文化荟萃(12)
<b>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是谁发起的?</b>
1984年7月5日,由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和北京市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在首都联合发起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社会赞助活动。9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这项活动欣然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响应,激发起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并踊跃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据统计,全国共收到捐款6000余万元人民币。北京地区修复了八达岭长城4000多米、慕田峪长城1800米,司马台长城840米,此外,天津市蓟县、河北省山海关、甘肃嘉峪关、辽宁省绥中县等地,还修复了黄崖关、老龙头和九门口等多处长城。这一广泛的社会赞助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修复了多少地段的长城,还在于进行了一次深入持久的文物保护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显示了长城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突出作用。
<b>  世界上第一位驾驶摩托车飞跃长城的人是谁?</b>
1992年11月15日,来自香港的中华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跃北京金山岭长城成功,成为世界第一位驾驶摩托车飞跃长城的人。当日11时,柯受良出现在雪后初晴的长城脚下。他双手合十,祈祷飞跃成功。然后爬上临时搭起的百米长、坡度15度的助跑台。11点40分,经过两次发动助跑准备后,柯再次发动雅马哈250CC型摩托车。紧随一阵马达轰鸣,他驾车在令人目弦的疾速下,腾空而起,由北向南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准确地落到接应台上。以2秒钟的时间凌空横飞30米跃过长城。柯受良此举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b>  人类首次徒步走完明万里长城发生在什么年代?</b>
华夏子是董耀会和吴德玉、张元华共同的笔名。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24日,他们三人一起从山海关出发,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沙漠,历尽千辛万苦,历时508天,到达明长城终点——嘉峪关。随后又用两个月的时间走了鸭绿江至山海关的明代辽东长城。完成了徒步走长城的壮举,使中国人在长城上留下了人类第一行完整的脚印。同时他们从现状、建制、沿革、战事等几个方面,对明代7300多公里的长城进行了实地科学的考察,并撰写出版了《明长城考实》等著作。
<b>  西方最早介绍中国长城的书是哪一部?</b>
欧洲著作中首次介绍长城的,是葡萄牙历史学家巴洛斯编写的《每十年史》。此书共有三卷,第三卷介绍中国,1563年出版。巴洛斯没有到过中国,也不懂中文,但他买下了一个懂葡语的、有文化的华人做他的奴仆,帮他翻译有关中文资料,据此而写成了《每十年史》。
巴洛斯的书是这样介绍万里长城的:
“这座长城,由前述的那位中国人画在描绘中国全土的地图上。这幅地图,用汉字表示山川、都市。这幅地图还是由那位中国人翻译出来的。他与若干其它书籍一起,被带到这儿(即里斯本)。……关于这座长城,以前就有所听闻,以为它并不连续,它是行进在中国人与鞑靼人的土地中间,依山脉而成的通路。而据这幅地图,则它是全部连接的,不由极为惊奇。”
巴洛斯还指出长城位于北纬43度至45度之间。
巴洛斯在上文提到的标有长城的地图,实际上是从中国带去的地图。而1561年由维尔荷所绘的亚洲海图则是欧洲人第一幅标有长城的地图,他在这幅海图中用一座城墙标注于中国与鞑靼之间。1584年出版的奥特吕斯的地图册,地图学家巴布达也在两座山脉间画有长城,并注明它有400里格(1600英里)之长,是中国用来抵御鞑靼人掠扰的要塞。长城的北面还标有一串地名,还画上了蒙古人的帐篷及大片的沙漠。
<b>  早期向欧洲介绍中国长城的西方人都有谁?</b>
早期向欧洲介绍中国长城者是继巴洛斯之后葡萄牙人达克鲁兹。需要指出的是,达克鲁兹的这本书和《马可波罗游记》、巴洛斯的《每十年史》不同,是欧洲第一部专门介绍中国而不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著作(附录除外)。
达克鲁兹在书中两次提到长城:“人们普遍认为,在中国和鞑靼人之间,有一座长达100里格的城墙,还有的人认为它的长度超过了一百里格。”“如我们讲过的那样,因为(鞑靼人)和中国人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国人在他们和对方之间有一座长达100里格的城墙(有人说更长),驻军在那儿日夜防备鞑靼人的袭击。据认为此城墙并不是处处相连,而是由山脉混杂其间。”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当时欧洲向东方扩展的先锋,历史似乎为了证明这一点,在葡萄牙人对长城作出介绍后不久,就“安排”西班牙人来介绍东方这一世界奇迹了。
1575年7月至10月,西班牙一个外交使团出使福建,要求通商、居住和传教。领队者为西班牙奥斯定会会士马丁拉达。拉达使团的使命虽未完成,但却在福建观察到了不少风土人情,而且还得到了数部中华典籍,使他能够在1575年末至1576年初写成了一份对“大明国”的观察报告。报告在叙述“大明王国的面积和位置”时提到了长城:
“在(中国的)北部有一座用方石垒起来的雄伟的边界城墙,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工程之一,因为它的长度竟约有600里格。据他们所说此城墙还全部用花砖装饰。据他们史籍记载,这座边界城墙是约1800年前的秦朝皇帝修建的。虽然在这座城墙的那一边有许多城镇可用作防备鞑靼人的边界要塞,并且中国皇帝还任命了两个总督和三个大将军镇守于此,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自从鞑靼人被驱逐以来,他们既未归顺,也未臣服大明王国。”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五编 文化荟萃(13)
需要指出的是,拉达是个蔑视中国文化的西班牙外交官,报告中对中国科技多持否定、贬低的态度。但就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工程之一”,赞叹之词溢于言表,可见长城魅力之伟大。
拉达后来在介绍“大明王国的远古史及其自古至今的变化”时,一再向欧洲人提到了长城。他从黄帝说起,认为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皇帝,“继后,一个名为嬴政的皇帝登上帝座,正是他建立了前文所述的边界城墙,长达600里格。为了修建这座城墙,他在全国民众三人一组地征募劳力,第一次的征募是每一地区的每三个人中先征一个,而在后来的征募中,则是在每五个人里面抽两个。由于离乡背井,气候不适,大部分人都死于修建长城的工程中”。
由上可知,长城的长度在巴布达、达克鲁兹、拉达的笔下各不相同,分别为400里格、100里格和600里格,究竟哪一个的较为准确呢?如果将长城的长度定为5000公里的话,按100里格等于400英里换算,那么拉达所说的600里格较为接近事实。
<b>  长城何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
长城代表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是当今世人公认的世界奇迹。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持续时间,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建筑形态的巨大让人震撼,更有许多人文的深刻内涵。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是历史跨度长,中国的文明史走过5000年,而长城的修筑史就有2000多年,是我们祖先写在大地上的历史画卷。长城兴衰史是历代封建王朝更替的记录。其次,长城的规模是人类历史上人造工程之最。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大约有5万公里以上,其中秦、明两朝超过5000公里,而汉朝有1万公里,分布在10多个省、市自治区,仅在内蒙古就达万公里。修筑长城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惊人。秦朝动用100万士兵修筑长城,北齐征发180万人修筑长城。隋朝共修7次长城,每次都不下3万人,有时发男丁百余万。明朝在其统治的270多年里从未停止修筑长城,把修长城的工程技术发展到最高水平。长城表现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辉煌成就,反映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能工巧匠,匠心独具,建筑样式多姿多彩,城墙、垛口、敌楼、关城的城楼,城门等的布局设计和建筑手法都表现高超的艺术和成熟的建筑风格,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在形态上,具有阳刚与阴柔之美,既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又回环盘旋曼妙多姿,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巧妙结合。长城伟岸的身躯穿行于戈壁滩、横亘在茫茫草原、伸展到大海潮头,展示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的创造力,诉说人间无尽的沧桑,使大自然平添了灵性。
在军事方面,长城体现出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冷兵器时代,高大的城墙是很难逾越的障碍。中原的农业生产需要安定,而游牧民族飘忽不定,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威胁,修筑长城是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的必然选择。古代长城的修筑是有备无患、积极防御思想的反映,长城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不仅汉族修筑长城,少数民族政权也修筑长城,长城在某个历史时期不仅是民族的隔离线,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纽带。
长城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汉朝,长城就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起了保护作用,保护了当时中外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现在有许多的外国人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长城可以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万里长城这一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力量的宏伟建筑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是永恒的痕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珍贵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万里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八达岭长城特区代表万里长城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文化遗产证书,原件收藏在中国长城博物馆。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编 名胜古迹(1)
<b>  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说法对吗?</b>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明代万里长城是“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其实在山海关的北边有个叫无名口的地方,就是从这里向东至鸭绿江边,还有980公里的明长城,这段长城属明朝时的九镇之一的辽东镇管辖。那么,辽东长城为什么被人遗忘呢?又是在什么时候从地图上抹掉的呢?当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之时,特别是顺治入北京之初,全国尚未统一,政局不稳,前方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相对抗,后方有蒙古贵族势力的威胁,清王朝为巩固其东北的“发祥之地”,就在辽东划了禁区。在禁区范围内,首先利用了明代辽东长城的防御设施,并将东北的清“永陵”所在地也扩展到防线之内,把因战争破坏的长城加以修补,并插以柳条,作为禁区的标志,号称柳条边,并下令将山海关定为关卡,限制出入。
明代万里长城的辽东部分,不但其建筑本身被改为清“柳条边”,而且清代出版的书中也被删掉。如清康熙年间出版的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附图中,只有“柳条边”,而不见明代辽东长城。清乾隆年间出版的《盛京舆地全图》,也将明代辽东长城勾销,而只画出“柳条边”。该图在左下方只在山海关附近一小段长城处表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再者由于辽东这段长城工程相对比较简单,毁坏也较为严重,加之修筑时间早于辽东长城且保存完好的明长城山海关、嘉峪关两座关城东西又彼此遥相呼应。上述种种,可能就形成明代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说法的缘由。
<b>  明长城东端起点究竟在哪里?</b>
明代辽东镇长城东端起点究竟在何处,从来众说纷纭,已有老边墙、虎山、古楼子等诸种说法,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致意见。自1992年2月以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长城赞助办公室、丹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组织人员反复进行考古调查。根据长城遗址及相关遗物的发现,并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对诸多说法,有了明确的认识。由于在九连城,古楼子等地段没有发现长城、墙体遗存;而在老边墙村调查中,虽发现有长城墙体267米,但是继续向鸭绿江边延伸,因而也不可能是长城的起点。而在宽甸县虎山乡及鸭绿江畔的虎山村和虎山,均发现墙台及长城遗址。因而可以确定,这一带才是明代辽东镇长城东端的起点。
虎山村的虎头山坐落在鸭绿江边,与朝鲜隔江相望,地势险要,为关守重地。山脚下原为高句丽的旧城址,明修长城时,用旧城址建江沿台堡。现尚存50余米长的台堡、堡基和部分堡墙,都用巨石垒建,通道宽3米。长城由虎山山头开始,沿 河东岸和北岸山脉向北延伸。1992年之后,丹东市政府对虎山长城进行全面修复,再现了当年明长城东端起点的雄姿。
<b>  明万里长城入海处在哪里?</b>
明万里长城入海处,位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明初开国元勋徐达修长城时,将东部起点选在此。因为万里长城好比一条巨龙,翻山越岭,在这里把头伸入大海之中,拨动着海浪翻腾,所以称为老龙头。老龙头是由入海石城、靖虏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城、滨海长城等一组建筑所组成。澄海楼是老龙头的最高点,也是老龙头长城的精华所在,其名因乾隆皇帝题写的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天溶海色本澄清”之意而得。澄海楼初建时为守城箭楼,到清统一中原后,便渐渐地成为观海胜地。文学家顾炎武、李攀龙、魏源等都在此留下诗篇,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也都曾来此登楼观潮,并留下御书墨迹,赞颂澄海楼巍巍壮丽的大好景色。这里依山襟海,长城耸峙,关高城重,雄视海疆,险峻的地理形势,加之集山、海、关、城为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网,构成控扼蓟辽咽喉的陆海军事要塞和独特景观。
<b>  为什么把山海关叫“天下第一关”?</b>

山海关是明长城东部的名关险隘。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雄伟的关城屹立于山海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时这里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战时则是兵家必争之地。曾有人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诗句,来形容其险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沈阳)之间的“锁钥”,是恰如其分的。山海关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乃极言其地势险要,城防森严,作用重大。山海关城周长4公里,外绕宽16米、深8米的护城河,城高12米。城的四面各设有一个城门,名扬四海的“天下第一关”箭楼,即建在东门巨大的城台上。在东西城门外各筑有罗城,关城南北各筑有翼城,关城外围还有卫、所、堡、城及烽火台星罗棋布。这些建筑,好象众星拱月般地拱卫着主体建筑山海关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起着长城东首要害重镇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军事才能。
<b>  孟姜女庙建于何时?</b>
孟姜女庙创建于宋代以前,明万历、崇祯年间都重修过,1924年直奉大战,奉系前敌总指挥张学良的司令部就设在孟姜女庙,战斗结束后,张学良将军出款整修了庙宇。孟姜女庙坐落在山海关城东凤凰山顶上,庙内现有山门、前殿、后殿和振衣亭等建筑。前殿供孟姜女塑像,身着青衫素服,面带愁容遥望南海,两侧有童男童女侍立。后殿供观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像。殿后有望夫石。石旁刻有清乾隆帝的题诗。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编 名胜古迹(2)
<b>  孟姜女传说是怎么演变来的?</b>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从春秋时已见端倪,《左传》中记述了齐庄公伐莒,大将杞梁战死,梁妻拒不郊吊的事。这段简单的史实,是孟姜女故事的源头。到了汉代,杞梁妻的故事增加了哭倒长城的内容。最早文人作品把杞梁妻与秦始皇长城联系一起的是晚唐僧贯休写的《杞梁妻》诗:“秦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城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母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兮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这首诗的题材取自于唐玄宗的《雕玉集》所引的《同贤记》一文,从这首诗中描述看,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在贯休之前已与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很近似。从现有资料看,孟姜女的名字最早见于唐末五代或宋初敦煌石室卷子中的一首小词:“孟姜女,杞良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这是唐代妇女向边关戍地给丈夫送寒衣的现实生活写照,也是杞梁妻故事向更完美发展的过程。孟姜女的名字在作品中一经出现,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彪炳文学史册了。
<b>  孟姜女传说的内容是怎样的?</b>
提起长城,人们马上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修长城的秦始皇,另一个就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关于孟姜女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姜女是陕西同官人,为葫芦所生。其根生姜家,果长在孟家,所以为姜、孟两家所养。孟姜女长大成人,才貌双全,许配本村的英俊后生范杞良为妻。拜堂成婚那天,范杞良被官兵抓走,押送着去修筑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眼见天寒地冻,她赶制寒衣,千里迢迢到边关寻夫,但到了长城脚下,方知丈夫已死,尸体被筑在城墙里。孟姜女悲痛欲绝,扶墙痛哭,直哭的天昏地暗,城墙倒塌。孟姜女的故事流传很广,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色,总体情节还是大同小异的,但揭露和谴责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和奴役劳动人民的主题是不变的。
<b>  为什么北戴河会成为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b>
北戴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南,距山海关长城仅30公里。这里北有联峰山作屏障,南临茫茫沧海,风光明媚,气候宜人,春无风沙,冬无严寒,秋季天高气爽,夏季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也只有摄氏23度,且空气清新,滨海地区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4000个,高于一般城市10至20倍,为北戴河海滨消夏疗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沙软潮平,海滩明净,别墅幽雅,园林优美,山、海、花、木与掩映其中的各式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风景长廊。因此,从清光绪年间开始,这里就逐渐发展成为避暑游览的胜地。特别是1954年毛泽东在这里写下光辉的诗篇《浪淘沙·北戴河》之后,北戴河在我国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北戴河海滨名胜古迹很多,主要有联峰山、老虎石、鹰角亭、怪楼、碧螺塔、秦行宫遗址等,它们各擅其胜,独具风采,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的中外游客到这里寻幽览胜,成为国家级旅游胜地的佼佼者。
<b>  我国现存最大陵墓建筑群在什么地方?</b>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大型陵寝建筑群。位于河北省遵化县境内、万里长城的马兰峪关西。其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陵园建筑区方圆为48平方公里。清东陵陵区以清朝第一个皇帝顺治的陵墓——孝陵为中心,其他陵墓依次分列两旁。东侧有顺治皇后孝东陵,康熙皇帝的景陵;西侧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及裕妃园寝,咸丰皇帝的定陵及咸丰皇后定东陵。此外,在东南部有同治皇帝的惠陵。在大红门外东侧有昭西陵。顺治皇帝孝陵是东陵的主体建筑,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进入陵区门户的大红门,依次为圣德神功碑楼、石象生、神道石桥、神道碑亭、隆恩殿、方城明楼、直至宝顶,大小建筑十座,由一条5公里长的砖石铺面的神道贯穿,形成了一条陵区的中轴线,脉络清晰,主次分明。各建筑物的梁枋斗拱有彩绘装饰,屋顶及墙头有黄金琉璃瓦覆盖,建筑雄伟壮观。清东陵的地宫,以乾隆皇帝的裕陵最有代表性,已对外开放。地室进深54米,落空面积327立方米,为穹窿式结构,全部为雕刻或精加工后的汉白玉砌成。三堂四道石门,构成“王”字形。乾隆晚年崇信佛教,裕陵地宫中,雕刻内容多是佛像、经文和各种与佛教有关图饰,主从得当,轻重分明,虚实配合,在视觉上富有节奏感,是中国罕见的一座地下石雕艺术宝库。2001年清东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b>  独乐寺现存建筑是属于哪个朝代的?</b>
独乐寺位于黄崖关长城南25公里的蓟县城内。据我国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推断,创建于唐初,玄宗时,藩镇节度使安禄山,曾在此誓师叛唐,因而寺名“独乐”。现存主要建筑为辽代圣宗统和年间重建,是著名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山门高约10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中间为穿堂道。檐下正中悬挂着“独乐寺”横匾,相传为明代严嵩所书。穿过山门,就会看到一座高大楼阁平地崛起,巍然挺立,这便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阁中间耸立着一尊巨大的观世音塑像,通高16米,面貌恬静,微带笑容,衣带飘洒,仪态端庄。因其头上还有十个小头像,所以又称十一面观音。阁内四周墙壁有明代重描的壁画,所绘“十六罗汉”像,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是我国艺术史上难得的珍品。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编 名胜古迹(3)
<b>  “寡妇楼”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b>
相传明代骁将戚继光奉旨在河北一带修筑长城时,有12名河南籍妇女千里迢迢赶来寻夫,当她们来到蓟县长城下,才知道亲人们都已经为修长城而捐躯了。在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下,她们谢绝了戚继光让她们回去抚育儿女,赡养老人的劝告,献出发给的优厚抚恤金,忍着悲痛,毅然投入到修筑长城的行列之中。据说蓟县太平寨长城上的一座敌楼就是由她们参与修筑的。后人为了颂扬她们的功绩,按照传说,将其称为“寡妇楼”。
<b>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室古典园林在哪里?</b>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古北口长城以北承德市区北郊,它是清朝第二个政治活动中心,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古典园林。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1792年最后竣工,历经89年。避暑山庄规模巨大,占地564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的两个颐和园或8个北海公园的面积。它的宫墙长达9322米,随山就势,蜿蜒曲折,好像缩小了的万里长城。整个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后者还包括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各区内遍布由康熙和乾隆题名的七十二景。山庄虽为皇家园林,但风格与颐和园不同,它朴实、开朗、淡雅,具有山野风光的自然美。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建筑。正宫的“澹泊敬诚”殿是山庄正殿,全为楠木结构,是清帝举行大典和其隆重仪式的场所。湖区紧靠宫殿区东北,面积80公顷。主要以热河等泉为水源,仿照江南园林布置,如有仿镇江的“金山亭”、仿苏州的“文园狮子林”、仿嘉兴的“烟雨楼”、仿杭州的“芝径云堤”,景色胜似江南风光。湖区北面是平原区,当年绿茵如毯,麋鹿成群,一派草原风光。山庄西北则是崛起的山区,面积占全园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连绵起伏,峡谷幽静深邃。有著名的南山积雪,又有棒锤、罗汉等耸立在远处,多变的景色犹如幻镜,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屏。
<b>  金山岭长城主要特点有哪些?</b>
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之一。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地区的燕山支脉,即滦平县巴克什营乡东南8公里处,长城因修建在大小金山上而得名。早在北齐时这里就已修筑了长城和关隘。金山岭长城所属的砖垛口、桃春口、司马台、望京楼等都是明朝洪武年间陆续修建的。朱棣迁都北京后,更是重点修缮这一带防御工程。明嘉靖年间,俺答部骑兵突破古北口,直逼北京城下,发生“庚戌之变”,明政府认识到这段长城的重要性,多次加强长城的修建。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后,增修加固了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1000余公里长城,金山岭一段即隶属于古北口路。这一带地形险峻,视野开阔,层峦叠嶂,起伏绵延。由于地处京师外围,修筑时耗费了较多的财力、人力,所建长城都是用条状形石块为基础,上部用青砖砌成墙垣,城墙高度5~8米,底宽5米,设置有瞭望孔、射击孔和炮台,同时每隔二三米铺设砖砌排水沟,防止墙顶积雨水。城墙内侧下部设券门,多在敌楼附近,以便于守兵上下,外侧修礌石孔,用于打击攻城敌人。敌楼密集是金山岭长城的一大特点,这里一般在100米左右建敌楼一座,地形特别复杂的地方,有的敌楼相互之间距仅有50米。金山岭长城敌楼的典型代表,是坐落在砖垛口和沙岭口之间山峰上库房楼,内外共设三道防线,坚固异常。
<b>  司马台长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b>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方向120余公里的密云县境,东起望京楼,西与金山岭长城相连,全长19公里,敌楼35座。司马台长城是扼守古北口长城东部的主要关口。始建于北齐,明代万历年间修筑起砖石长城的墙体和敌楼。其司马台关门就设在司马台水库连接东西长城的峡谷之地。司马台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它吸取其他长城段之精华,建筑在燕山峰巅之上,地势险峻,建筑奇特,富有诗情画意,具有军事、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科学考察价值。司马台长城多建于陡峭如削的峰颠危崖之上。状若向东狂奔玄驹骤惊,刹那矗立,势不可当,雄健无比。有的攀伏于几乎达九十度的陡峭岩脊上,两侧皆万丈深渊,登长城犹如上“天梯”、过“天桥”。与蜀道无异,和栈道同工。人们每行至此,两目不敢斜视,稍不留神,就会“一足失成千古恨”。
<b>  慕田峪长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b>
慕田峪位于北京怀柔区三渡河乡北,此处长城西接八达岭,东连古北口,是明万里长城又一精华所在。长城起伏绵延于燕山峻岭之上,建筑雄险,态势奇特,具有极高的军事防御价值和独特的景观价值。首先,内外两侧都筑长约5尺,宽1尺有余,高2尺有余的垛口,垛口之下设有箭孔,险要之处还修有炮台。其次,主墙体之外建有“支城”,即在长城内外侧山梁高脊处,顺势再修出一段或几米、几十米,并筑有敌楼的城体,当地人称为“刀把楼”。双垛口和“刀把楼”相传是为汲取明嘉靖年间“庚戌之变”,北方俺答从黄榆沟绕道突入,从背后袭击古北口守军,从而攻破长城,直逼北京的教训补充设计增修的。两侧垛口便可同时设置滚木礌石,攻守自如;“刀把楼”可控制高点,缓解对主城的威胁。


第六编 名胜古迹(4)

<b>  明长城建筑规模最大的敌楼在哪里?</b>
九孔楼是明长城建筑规模和形制最大的一座敌楼。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与延庆县的交界处的海拔1141米的火焰山上。这里同时也是明蓟镇长城与宣府镇长城的交汇点。该敌楼为方形上下两层空心结构,楼高米,宽13米,条石基座上的楼体为青砖砌筑。楼四面墙壁都有箭窗,每面并排9个,共36个,极为奇特,故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九孔楼”。楼外有明代官员巡行到此所立诗碑,诗为七律二首。其中一首如下:天际丹梯拱帝州,高台插汉眺燕幽,风云北极凭栏动,星斗西垂倚剑流。龙啸层巅朝雨霁,虹垂大漠夕阳收。幸簪白笔巡行暇,暂向青山记胜游。
<b>  北京明皇陵为什么叫十三陵?</b>
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县北10公里的天寿山南麓,陵东、西、北皆有长城环护。雄伟的长城,如一条巨龙盘伏在山背之上,既保护了陵寝,又拱卫了京师。自明永乐以来,明代13个皇帝皆葬于此,故有十三陵之称。有趣的是这13位明代皇帝,又几乎个个都修筑过长城。从这一角度来看,在长城沿线的名胜古迹中,十三陵是和万里长城联系最紧密的了。长陵是明第三个皇帝朱棣的陵墓,是陵区的主要建筑,踞于陵区中央,东侧有景陵、永陵、德陵三陵;西侧有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六陵;西南侧有定陵、昭陵、悼陵三陵。各陵共用一个神道与牌坊、石象生等。解放后,发掘了明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出土大量随葬品,现在十三陵博物馆展出。定陵也是明十三陵中唯一向游人开放地宫的帝陵。很多人游罢十三陵后都会在心中产生一个疑问,明廷迁都北京以后,从明成祖到崇祯一共有14个皇帝,可这里为什么只葬有13个皇帝?那位“死无葬身之地”的皇帝又是谁呢?没有在十三陵入葬的皇帝是景帝朱祁钰。公元1449年英宗亲征瓦剌,被俘后其弟成王登基,是为景帝。英宗被放回后,景帝称他为太上皇,居住在南宫。但英宗不甘心失去皇帝的宝座,在公元1457年趁景帝生病期间,发动了夺门之变。英宗复辟不久,景帝病情加重而死,英宗不再承认他的皇帝身分,废帝号仍称成王,并把他埋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那里原是明代埋葬嫔妃的地方。景帝生前在十三陵所建的陵墓,后来葬了光宗朱常洛,这便是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
<b>  为什么说“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b>
八达岭位于北京西北部60多公里的延庆县境内,是明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整和极有代表性的一段。其名称一说是:“把鞑岭”,有防御鞑靼之意;另一说取四通八达之意。八达岭是军都山层峦叠嶂中的一个狭窄山口,居于20公里关沟的北端制高点。两侧山峰兀立,控扼居庸北口的八达岭雄关,有东西二门,西名“北门锁钥”,东称“居庸外镇”,形势十分险要,如高屋建瓴,势若窥井。

两翼长城依山就势,宛若游龙奔腾于群岭之上,不见首尾,其气势之磅礴,令人惊叹!所以素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的精妙之论。八达岭山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向驻以重兵把守。据关门题额落款年月,八达岭长城始建于1505年,其后经过多次增修加固,最后于1582年才得已修成,先后经营了80多年时间,使八达岭长城成为城关相联、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八达岭长城城墙大部分用条石为基础,青砖砌墙,平均高度为7至8米,有的地段,高达14米,墙基厚约米,墙顶宽约米。可容5马并骑或10人并行。由于八达岭一带长城墙体较高较宽,格外显得雄伟。每隔250—500米即有一座敌台,犹如虎踞。现八达岭作为长城景观的标志景区,是长城旅游开发的龙头。
<b>  有多少外国元首和首脑登临过八达岭长城?</b>
登临长城,领略风采,不仅是国内外游客的心愿,也是我国外交部礼宾司为每一位首次来华的外国领导人安排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自从1958年开放以来,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国最早向国内外游人开放的长城景区和国家重要的礼宾接待地,已先后接待过包括尼克松、里根、福特、卡特、布什、田中角荣、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蓬皮杜、撒切尔夫人、希恩、伊丽沙白二世、明仁天皇和皇后等在内的374位外国元首和首脑。如此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纷至踏来,游览长城风光,这在世界其他名胜古迹中也是罕见的。中国的长城,作为人类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加强相互了解、增进彼此友谊的坚强纽带。
<b>  中国长城博物馆建在哪里?</b>
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题写馆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位于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通过大量的资料照片及北京、甘肃、河北、黑龙江等地出土的珍贵文物或复制品,并配以生动的模型和声、光、电等高科技展陈手段,按照历代长城、明代长城、建置武备、长城征战等七部分,系统介绍了长城的形成、作用、名关险隘、不同区域长城的特点及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形象地再现了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世界的奇观风采。馆址背倚八达岭长城,外观为长城墩台式,雉堞差错,巍峨壮观,与远山上的长城遥相呼应。


第六编 名胜古迹(5)
<b>  八达岭长城全周影院放映的影片内容是什么?</b>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远眺时,定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想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及看到长城现状、全貌的愿望。今天,在八达岭脚下,修建了长城全周影院。长城全周影院投资300万美元,占地面积1000平米,于1990年9月2日开业,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余万人。全周电影观众厅,其总面积为314平方米,圆周60米,直径20米,高米。厅内由360度圆周的9幅巨大银白色的屏幕组成巨大空间。开演时,当棚顶上的大灯关掉后,若干组分布匀称的蓝光灯,宛若深远的苍穹中的星星,忽明忽暗,迷离恍惚,眼前仿佛是一个周围是雪山的神秘而优美的夏夜。全周电影,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在360度的银幕上放映,并采用了立体音响。影片通过拍摄六千余公里的长城古迹,春夏秋冬的景色,以及许许多多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战争场面,向游人介绍了长城2500年的历史,介绍了由山海关开始,依山势蜿蜒曲折、高低起伏,一直延伸到甘肃嘉峪关的长城全貌。观看画面,使人犹如身临长城那巨大的历史与现实交叉的空间,经久难忘,回味无穷。
<b>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怎样通过八达岭的?</b>
詹天佑(1861—1919年)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在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里,以大无畏的气概主持建成了我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1905年,清政府任命他为京张铁路总局会办兼总工程师。同年十月,京张路开工。
八达岭是全路段的最高处。从南口经青龙桥至岔道城,虽然只有22公里长,但必须穿过军都山险陡的关沟地带,工程非常艰巨。要开凿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和八达岭共长1645米的四座隧道,其中八达岭隧道最长,达1091米。在当时筑路工具既少而又简陋的技术条件下,詹天佑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率领筑路职工终于按期打通了这些隧道。随后遇到的难题是从南口到青龙桥车站,坡道达千分之三十三的高度,即在直线距离1000米内,要升高33米。从青龙桥再往前修,坡度若再升高,列车就爬不上去了。让列车爬上关沟的最高峰八达岭,若沿山直上,坡度太大,行车危险,工程造价也很高。詹天佑苦思冥想,创造性地利用折线办法,从青龙桥起,依山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车到这里,改用两辆大马力机车,前后一拉一推。这样,既缓和了坡度,又免除了机车调头的麻烦。
201公里长的京张铁路原计划用6年时间建成,在詹天佑和1万多员工的努力下,只用了4年时间,就全部完工,并节约白银28万两。1909年10月2日,从西直门开出了第一列火车,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奇迹性新闻。詹天佑为发展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维护国家铁路修建权和经营权,增进工程技术界的团结,奋斗了一生,是我国近代史上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之一。周恩来总理曾赞誉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b>  乌龙沟长城位于什么地方?</b>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西倚太行山,东为辽阔的华北平原,历来有“畿南重镇”“燕南一大都会”的称号,在古代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明代定都北京后,为加强京师的防御系统,防止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的袭扰,除在京师北面修筑长城外,还在京师西南的山西、河北、北京地区修筑了一条内长城,西起山西偏关,东至北京居庸关,又称“次边”。内长城经过保定境内太行山区的涞源、易县、涞水、阜平、唐县,其中以涞源乌龙沟段长城保存最为完整,是内长城的精华地段,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涞源乌龙沟长城位于县城东北方向,全长约20公里,属真保镇紫荆关路管辖,下有隘口5个。长城由涞水境内金水口沿西南方向进入涞源草滩村,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沿里沟村东北、暖水村东的山梁曲折前行,又经邓家庄、大庄、小庄村西至乌龙沟口。长城跨越乌龙河后,先向西再向南至三道河村西、煤窑村西,在碾子沟村东河口处过一条小河,再向西又转南,到达隋家庄村东的小河口,是为乌龙沟和浮图峪两口的交界处。以乌龙沟口附近的长城保存最好,大部分地段垛口完好如初。墙体底宽米,顶宽米,高3~米。乌龙沟段有砖石砌敌楼54座,条石砌基,台基以上用砖砌筑,长宽各12米左右,高约8米,分上下两层。回廊式砖石拱券结构。下层屯兵储粮,上层瞭望御敌,大多数为一楼二门十二箭窗,上、下层之间有砖木结构楼梯通道。每楼前、后二门都嵌有汉白玉石的匾额,上书“台号”,编为“乌字××号”。乌龙沟口附近敌楼密集,平均每隔400—500米就有一座,保存较好的有40余座。乌龙沟段的烽火台大多建于高山之巅,方型,底宽4米,高5—6米,毛石砌筑,实心。长城内侧约1公里有乌龙沟城堡,保存基本完好,一面靠山,三面环河,地形十分险要。城堡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城墙和城门均用条石和砖砌筑,十分坚固。西墙有战台2座,南墙有战台1座。南、西二面设门,外建瓮城环护。南瓮城城门向南,名“翊荆门”,西瓮城城门亦向南,名“镇朔门”。汉白玉石门匾上均有“万历……”题款,证明城堡和长城修建于明万历年间。此外,在属乌龙沟管辖的唐子沟口,还发现了在沟口两侧栓铁索的迹象,以阻挡人马通行,这在内长城中也是较为少见的。
书包网 www.61k.com

第六编 名胜古迹(6)
乌龙沟长城所经过的地段,皆为险峰峻岭,地势险要,长城随地形起伏蜿蜒,忽仰忽俯,似巨龙腾飞奔驰,雄伟中又见奇险。疏密相间的敌楼与垛口、女墙随墙体的起伏而形成一道美丽、和谐的曲线,壮美之中体现了建造者的独具匠心。雄伟的长城与万木葱郁、层峦叠嶂的自然风光互相映衬,用“青山似海,边墙如龙”来赞誉实不过分,是万里长城沿线又一处极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景点。
<b>  古城布局有何特点?</b>
宣化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现为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区。宣化城历史悠久,历来为北方军事重镇,素有“北方古城”之称。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两千多年来,宣化或为州县治,或为府镇治,始终是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的中心城镇。古城始建于唐,明王朝建立九镇长城之后,宣化便成为宣府镇指挥中心。明朝的宣府城,是洪武年间在旧土城的基础上扩展而建的。城周12公里,环设7座城门,南有昌平、宣德、承安3门;北有广灵、高远2门;东有定安1门;西有泰新1门。门外设关,环有瓮城,瓮城外连月城,城四角建角楼,城外设隍堑、护城河、吊桥等,其布局俨然为明北京城缩小的。宣化由于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富、厚重,游人一到宣化就会发现,城内较大的200余条街道的名称,很多与古建筑、古遗迹有关,如:关帝庙街、天泰寺街、钟楼大街、西城壕街等。在宣化众多的古建筑中,最精美、保存最好的是建于明朝的镇朔楼和靖远楼。
<b>  古城为什么被称为“北方锁钥”?</b>
大同古城位于内外长城之间,其东连太行山,西接黄河,北靠蒙古高原,南望晋阳大地,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春秋时期这里是楼烦人的活动地。自战国初已发展成为军事重镇,隶属于代郡和雁门郡,赵国大将李牧驻守防御匈奴,并修建长城及众多的烽燧。秦统一全国后,设置雁门郡,秦始皇将北部长城连为一体,在大同西河谷处修建武周塞,成为北部防守重镇,是为大同建城之始。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北击匈奴至大同(时称平城),在附近的白登被围,史称“平城白登之围”;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反击,也多在此地争战。北魏兴起后,平城为其都城达96年之久;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复旧,兼为恒州治。北朝末年及隋唐初期,突厥常取道大同南下,唐灭###厥后,将大同置为前哨阵地。五代后晋石敬瑭为取悦于契丹,将大同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辽朝定为西京,将其城扩建,形成周长10公里的规模,城墙系土夯构筑,守御设备齐全,内部结构大体袭唐旧制。金继辽后,仍以大同为西京,并发展成为金朝重镇和政治、军事中心。辽金二朝均以王室成员驻镇大同。元代大同隶属于中书省河东西道,改大同府为大同路,治今大同市。明洪武初年,明军攻占大同,为防止北元势力南下,沿北部修筑长城,设九镇,大同镇即其中之一。随后增建大同城,使之更为坚固完善。其城呈正方形,边长—公里,周长公里,面积平方公里,城墙夯筑,外包青砖。城内街道为“十”字形,分成4个区坊,外有壕堑。以后又分别在城北、东、南增筑三小城,与主城互为犄角之势。还于城东和城西修筑聚乐、高山二堡,使防御体系更趋完备。明末,这里成为蒙古与中原互市地点和贸易集散地,清代,大同为山西省大同府。现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b>  现存最大的九龙壁在何处?</b>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东街路南,建于1391年,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府邸崇祯末年毁于兵火,唯九龙壁幸存。九龙壁坐南向北,全长米,高8米,厚米,由壁座、壁身、脊顶三部分构成。因年久失修,壁身倾斜,加之地处交通新线,于1954年南移15米,照原样重新砌筑。但拼装过程中,有两处与原件不一。壁前倒影池是1976年照原样移建。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琉璃九龙壁,其雕刻艺术可与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媲美,但建造历史要早350年,且体积为后者4倍。
<b>  石窟分几种类型?</b>
云冈石窟座落在山西大同市城西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连绵约1公里,现存旧窟53个,佛像、菩萨、飞天等造像5万余尊,规模宠大,雕饰奇伟。全部洞窟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早期开凿的16—20窟,半面作椭圆形,纯以造像为主题,佛像高大、气魄雄伟,其中第20窟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此窟前壁已塌毁,造像露天,大佛胸部以上保存完整,造型古朴刚健,佛像面带笑容而不失庄严。中部各窟则为另一种形制,平面为长方形,分前后两室,除中央雕造大像外,四壁及窟顶遍刻有佛教题材的浮雕。第三种类型为方形窟室,窟室中央有刻满浮雕的方形塔柱,四壁刻有佛像、龛座。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的第六窟即属于这种形制。此窟内地面至窟顶高20米,中央矗立着一个断面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塔柱和整个洞壁嵌满了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和飞天造像。东、南、西壁中下部和塔柱四面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整个洞窟很难找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进入洞窟,仿佛置身于一个人声鼎沸、香烟缭绕的庙堂之中,令人目不暇接。云冈石窟开凿于1500年前的北魏,开凿石窟的主要劳力是在战争中俘获的各类工匠。有文献记载的仅439年北魏灭凉后,就强徙3万户民间工匠到平城(今大同市)。统一北方后,又大肆俘掠各地工匠,集10万户迁至平城,就是这些作为战争俘虏而被驱至平城的工匠,前后用了40余年的时间,开凿了精美绝纶的云冈石窟,为我国艺术宝库增添了一颗灿烂的明珠。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编 名胜古迹(7)
<b>  恒山在什么地方?</b>
恒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逶迤起伏在大同盆地南缘,明代内长城很长一段及著名的雁门十八隘口,皆修建在恒山山脉之上。正因为恒山扼关带水、地险山雄,遂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北魏道武帝曾发兵数万在此劈山开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北宋名将杨业也曾驻兵于此,镇守三关。至今当年栈道遗迹尚存,并流传着杨家将大战洪州的动人故事。恒山的主峰,居于浑源县城南,据传舜帝北巡时,即封为“北岳”;山高海拔2052米,为五岳之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来此游览过,并留下吟咏恒山的词章。由于历史悠久,山上名胜古迹很多,旧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之称。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龙王庙、关帝庙、奶奶庙、碧霞观、十王殿、悬空寺等庙宇。
<b>  现存最完整的杨业祠在什么地方?</b>
杨业祠在全国共有三处:一在河北滦平县古北口,二在河省密县,三在山西代县鹿蹄涧村。由于第三处建于杨业的故乡,而且至今保存最完整,早就对外开放,甚至远在台湾的杨氏族人也前来进香认祖,故其价值及影响,均要比前二处大得多。代县的杨业祠,又称杨家祠堂。始建于元初,明、清间多次重修。现存祠内建筑及塑像,大都为明代遗物。祠堂坐北朝南,祠门楣上悬一块盘龙蓝底竖匾,上书“忠武祠”三个金字。前檐悬挂三块横匾,分书“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祠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奉祀杨业后裔。后院正殿五间,上悬“敕建”竖匾和三块横匾:中书“忠勋世美”、东书“千秋忠义”,西书“威镇华夷”。廊柱上挂有一副对联:“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长城”。正殿内靠墙筑台,台正中龛内供奉杨业和佘太君坐像。杨业方面长须,身着红袍,手扶腰带,稳坐在高背椅上;佘太君身穿绣凤红袍,神采奕奕。八子彩塑,分列两旁。殿内东、西、南三面,是杨族历代名将塑像。这些塑像,气宇轩昂,姿容伟俊,令人肃然起敬,不由想起他们血战沙场,固守边关的伟绩。
<b>  山是什么时候成为我国佛教中心的?</b>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离长城只有25公里。方圆五百余里,海拔3000米。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高耸,峰顶平如台面,故称五台。山中四月解冰,九月见雪,山顶背阴处积雪经年不消,三伏盛夏,气候仍然清凉高爽,是理想的避暑场所。特别是五峰怀抱的百里内外,寺院林立,佛塔摩天,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在荒漠的晋北山区,这里确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福山宝地”。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印度僧人来中国传扬佛教,称五台山为文珠菩萨的演教处所,奏请汉明帝在此建寺,并以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峰(相传为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所建寺院称大孚灵鹫寺。自那时起,五台山便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一千九百年以来,不断修葺扩建,以至今天五峰上下,不同时代、不同形制的塔、幢、殿、楼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同伟大的万里长城一样,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b>  门第一楼”指的是哪座楼?</b>
古时候,在长城内外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代州鼓楼成为代县的象征。
代州鼓楼亦称谯楼,雅号边靖楼,它是万里长城(要塞雁门关)上的一座重要指挥中心楼。站在边靖楼上可直接看到雁门关上发出的各种信号,雁门关也可迅速收到指挥中心发出的各种指令。如果没有边靖楼,雁门关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远离指挥部的孤岛。
鼓楼是代州古城中心的“中心”。代州古城是边陲重镇的门户。代州鼓楼是调兵、用兵、指挥战争的中心,所以古建筑家们把它的自然地理位置也放在古城中心。以它为中心,筑了长九里十步,宽顶上可走兵车的砖包城墙。城墙上面均匀地分布着13座二层结构敌楼。城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筑有四座瓮城。指挥官站在鼓楼顶,确有头顶雁门关,脚踏五台山,腰系滹沱河的威严感。
代州鼓楼建于明初。朱元璋定都北京,被逐出关外的元朝统治者怀着“光复中原”的心理,时常进攻雁门关,试图占据代州,然后问鼎中原,在明洪武初期,古州代县战争频仍,烽火连天,生灵涂炭。为了靖边安国,朝廷命大兴边事。边城修筑城墙,雁门关修筑工事,此时代州鼓楼应运而生,时为1374年。
代州鼓楼作为前敌指挥楼,被设计者和建设者筑成一个钢铁堡垒。鼓楼由两部分组成,砖砌券洞基座长米、宽米、高米。楼身四檐三层,歇山顶,底层筑围廊,二层设勾栏,三层勾栏下加平座。面阔7间,进深5间。斗拱规整,楼顶挑角高翘。在楼上可藏兵一千余人。架炮百余尊。经历了近百年的太平,鼓楼有所失落,于成化七年遭大火焚毁。1476年重建代州鼓楼。
代州鼓楼形势险要。当年李自成义军从潼关出发一路所向披靡,然而打到代州城和鼓楼下,却久攻不克。双方激战了七天七夜,而代州鼓楼却岿然不动。情急之下,李自成绕开代州城先攻宁武关,夺关后才又返回攻代州。守代州城的总兵为周遇吉,他立下了与代州城共存亡的誓言,在弹尽粮绝时命妻妾儿女7人闭室火焚,然后拔刀自刎。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编 名胜古迹(8)
在雁门关发生的1700余次大小战斗,鼓楼都可见证,难怪雁平兵备道汤豫诚将这种历史感悟题一巨匾悬于楼正面“声闻四达”,道光知州陈鼎雯题匾“雁门第一楼”。
<b>  岩画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b>
在内蒙古阴山山脉,不但修筑有战国赵长城和秦始皇长城,还镌刻或涂绘有与长城相映交辉的古代岩画。阴山岩画到目前总共发现1万多幅,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乌拉特中旗的西南部、磴口县的西北部。岩画凿刻年代大约为青铜器时代晚期,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题材极为丰富。总体上看,以反映古代的游牧民族狩猎生活或与其有关的内容为主。此外,还有人物舞蹈,车辆出行、穹庐、人面、文字等以及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像,在整个岩画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天体星像岩画,在阴山岩画中发现若干处,这在世界上其他岩画区是罕见的。阴山岩画的艺术特色质朴、生动并且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面都显示了惊人的艺术才能。它作为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宝库的一颗灿烂明珠,与长城一样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观赏价值。
<b>  城历史上的军事地位是怎样的?</b>
榆林城位于明长城南、距镇北台5公里,今为陕西榆林市所在地。又称榆阳,东扼雁朔,西卫宁夏,北控河套,南屏关中,是大漠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之一,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素有“九边锁钥”、“雄镇三秦”之说,明长城九镇之一延绥镇总兵所驻地。据记载,榆林城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其后经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才最后定形的。到清同治年间,因榆林城北墙被流沙积压,遂将北城墙向西南回缩始成今日榆林城的样子。此城地势为东高西低,东北角向外突出。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外侧包以青砖,城墙高12米,基宽米,顶宽10米。城门有5座,各城门顶上,均建有两层威武雄壮的城门楼。城内外至今仍保存有很多名胜古迹,其中以星明楼、凌霄塔最负盛名。
<b>  长城最大一座城台在什么地方?</b>

镇北台,位于陕西榆林市红山最高处,是万里长城上最大的一座城台,东西有长城相连,为榆林南北往来的咽喉之地。镇北台建于1607年,是榆林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红山马市贸易设立的一个观察哨所。登临台顶,极目远眺,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镇北台形如塔状,共分4层,总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整座城台全部由青砖包砌,各层亦有垛堞围墙,第二层向南开有一券拱门,仅此门可上至台顶。门额上嵌有“向明”二字的石匾。在镇北台比邻还建有“款贡城”“易马城”。
<b>  么说红石峡是长城线上的书法艺术宝库?</b>
红石峡位于榆林镇北台西1公里,居无定河支流榆林河与明万里长城的交叉点上。榆林河由北流来,中劈红山,形成宽不及百米的峡谷,峡谷两侧,峭壁如屏,红石印映。峡东崖高米,长307米;西崖高13米,长333米。西崖多为明清两代名人的石刻,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寺依山傍水,雕栏飞檐,楼、阁、亭相望,殿亭都为悬崖上凿的石窿,寺内有石刻佛像及壁画,穹顶是儒、道、释之教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寺外两壁摩崖刻石相连,多达160余处。笔法精湛、内容极广,有左宗堂的“榆溪胜地”、杜斌丞的“力挽狂澜”、马占山的“还我河山”,还有“中外一统”“威镇三边”等,其中“蒙汉一家”的民族团结口号分外引人注目。刻字大的丈余,小的寸许,各家各体,应有尽有,可以说是长城线上一处罕见的书法艺术宝库。
<b>  城是怎样变成废墟的?</b>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明长城以北的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现已为毛乌素沙漠所侵,城址四面不同程度地被流沙湮没,但整体遗址尚存,尤其是西南角高出地表30米的角楼基座,仍赫然挺立于沙海之中,数十里外可望见。统万城原是北朝十六国之一夏国的都城。史载413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雄踞朔漠,意欲称帝,于是调发十万人,修筑新城作为首都,取名统万城,寓意“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当时这里还是山清水秀,草泽丰美,风景宜人的地方。那么统万城是如何沦于沙漠之中成为废墟的呢?其实在统万城的繁荣时期,便已开始了对这一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到了8世纪,唐朝为了加强对突厥的防御,采取了屯垦实边政策,砍伐森林滥垦草地,到9世纪,这里就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但这里在宋初时仍不失为一重要政治中心。994年,宋太宗因为统万城经常成为少数民族聚集反抗的中心,遂下令毁城,迁走城中的百姓。此后,名噪一时的统万城便逐渐成为废墟。
<b>  上江南”指的是什么地方?</b>
银川,它是长城线上的重要城镇,明宁夏镇所在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青铜峡灌区中部。西有贺兰山,东靠黄河,北接平罗县,南邻青铜峡市。地势平坦开阔,有长期的开发垦殖历史。黄河南北贯穿,形成了较大的冲积面,历来为塞上重要地区。秦王朝开辟了黄河以南地区之后,这里辖属于北地郡。汉代在今银川东郊建置典农城,是为银川建城之始。明朝为防卫北部边地,设置九边,银川即宁夏镇治所,负责盐池至靖远之间的长城防御,所辖内长城分为东、北、西三部分。清雍正时置宁夏府,银川为府城。又在其东北处另建一城,名“满城”,后因地震损毁。民国年间改府为道,府城仍按清制隶属甘肃省。1929年成立宁夏省,银川为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为区首府。今银川市分为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共3个区;1市,即灵武市;又辖永宁、贺兰二县。全境面积7027平方公里,有汉、回、满、蒙等26个民族,其中汉、回人口占绝大多数。银川农业自古发达,包括农林牧渔各类生产,灌区内渠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虽经年不雨,仍可获得丰收,有“塞上江南”之称,是祖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粮仓。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编 名胜古迹(9)
<b>  长城知多少?</b>
历代的宁夏边防,不仅西据贺兰之雄,东据黄河之险,再加上一道道长城,更能发挥其防御作用,形成了坚强屏障,对保障中央政权的稳定,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各时期的长城遗迹散布于宁夏南北,其地理位置大体如下:
战国秦长城:由甘肃静宁县入境,进入宁夏西吉县,沿葫芦河东岸北行,经西吉县将台乡的东坡、保林、明荣村后,于将台乡的东南侧折而向东,进入马莲乡;又沿马莲川河东北上,经红庄乡,穿滴滴沟,至孙家庄南;折向东,过海子峡于吴庄北,绕固原县城西北5公里的长城梁、明庄、郭庄、到达清水河西岸。在此,长城分为内外两道:一道由海堡开始,绕乔洼,过清水河,至郑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陈家沙窝,与前道长城合并;尔后进入固原东山,经城阳、孟源等城进入甘肃省镇原县境。
秦长城:秦国在战国长城的基础上,又对固原地区的长城进行了修缮,并且向北、向西利用黄河天堑,沿河建城设障,屯兵驻守。
汉长城:汉初,继续利用秦昭王修筑的长城抵御匈奴。到汉武帝时,国力渐兴,新修筑的长城已远在宁夏境之北,汉代城址遗迹遍布宁夏山川。
隋长城:为减轻突厥与契丹南下袭扰的威胁,隋文帝于开国当年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长城。在宁夏境内修筑了一条新长城,“使司农少卿崔仲芳,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西距河,东至绥德,绵延七百里,以遏胡寇”。
明长城:最初在北方建置有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四镇,以后又增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加上固原(陕西镇)和山西的偏关,均派重兵把守,统称“九边”。明代的宁夏镇“犄角榆林,屏蔽固原”。宁夏镇总兵驻地在甘肃宁夏县(今银川市)管辖的长城东起大盐池,西至兰靖与甘肃镇相接,全长470公里。
<b>  山岩画在什么地方?</b>
贺兰山在宁夏西北部绵亘250公里,较大的关口有37个,其中的贺兰口踞贺兰山中部,这里山峰突兀高耸,关口三面皆被山峦环绕,唯向东可通银川平原。贺兰山岩画就凿刻在关口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岩画总共有400余幅,分布面积平方公里,据考证,凿刻于我国青铜器时代,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岩画题材,以人面形居多,或插羽、或留发髻、或长犄角、或着头巾。有的高鼻大耳满脸毛须,有的口衔骨头,多数人形有眉无眼。关于动物的岩画中,有奔鹿、岩羊、狗、骏马,还有猛兽、飞鸟等图案。有的岩画还刻有西夏文字或题记。画境古朴浑厚,真实记录了宁夏古代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的情景,堪称是一处古代少数民族珍贵的艺术宝库。
<b>  长城线上的沙坡头是怎么名扬天下的?</b>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明长城线上,原来本是腾格里沙漠南缘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小地方,新中国诞生之后,我国治沙工作者,在这里的金色的沙海之隅创造出一片绿洲,成为世界治沙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使沙坡头名扬天下,并逐渐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三大鸣沙地之一的金沙鸣钟,在沙坡头顶。沙山百米高,游人滑沙时,沙坡下发出万鼓齐鸣似的隆隆声。沙山脚下,绿树丛中,是称为沙海明珠的一片果园。满园果树茂盛,绿草如茵,有苹果、红枣、长把梨、水蜜桃、葡萄等,还有西红柿、玉米、高粱和土豆等作物。果园以南便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在这里不仅能观赏到蜿蜒于黄河南岸的“香山”上的长城雄姿,还可在黄河山峡出口不远处,看到这里所特有的古老的水车景观。
<b>  李广墓在哪里?</b>
李广,汉代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和秦安县之间)人。天水市西关的李家巷,巷口原立有牌坊,匾额题“汉飞将军李广故里”几个字,此地遂得名“飞将巷”,相传为李广故里。李广精于骑射,屡立战功,后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李广以善战而闻名,有“汉飞将军”之称。后人为纪念他,在河南岸石马坪筑墓。墓碑镌有“汉将军李广之墓”7字。墓创建于何时不详,现李广墓为清乾隆年间重修,后因年久颓圮,近代又重新修葺。
<b>  古代兰州为什么是西北地区的要冲?</b>
古代的兰州,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可谓是西北地区的要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兰州之地属榆中,曾在此“因河为塞”修筑长城。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通西域之后,为加强对这一带的控制,设置了金城县、金城郡。到隋朝时因附近有皋兰山而始名兰州。兰州城虽狭小,但由于南面雄伟的皋兰山成拱状护卫着兰州城,北面又临滔滔的黄河水,东面是“虽盛夏冰雪不消”的马衡山,西南通有名的榆谷,形势十分险要。加上“地据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之处”,自古便是东西军事的咽喉重地。兰州西面是著名的河西走廊,东面是广袤的关中平原。因此,它的得失,对于不断争权夺利的各族统治者来说都事关重要。无论汉时羌族、唐时吐蕃族,宋时党项族和汉族人民都牺牲了不少无辜的生命,有不少地方割据势力也曾经在这里称王称霸。而千百年来,为了反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兰州城更是各族人民起义的重要据点之一。东汉末年羌族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清朝回族苏四十三起义……都在皋兰山下留下了悲壮的史迹。兰州还是丝路重镇之一,汉将霍去病出征西域,唐僧玄奘西去印度,都从此经过。兰州市区的皋兰山北麓五泉山,是兰州著名胜景。山上的千佛阁、三教洞、泰和铁钟以及铜接引佛,都是重要的文物古迹。


第六编 名胜古迹(10)
<b>  为什么说“金张掖,银武威”?</b>
张掖和武威是矗立在河西走廊上的两座重镇,亦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这里不但有祁连山雪水灌溉之利,日照充足,气候适宜,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牧业发达,自古是甘肃有名的富庶之地。因此,民间广泛流传有“金张掖,银武威”的说法。由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历史上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大月氏、匈奴、乌孙等都在此生活过。这里是我国早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重要地区,在我国民族史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里还是我国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起来的“五凉”政权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后凉分裂时期,匈奴贵族沮渠蒙逊,杀死北凉王段业后,将北凉迁都张掖,并自称张掖公。沮渠蒙逊以张掖为中心,强盛之时,曾攻占了武威,据有甘肃的西部。张掖和武威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并有大佛寺,罗文庙、罗什塔、古钟楼、黑水国汉墓群及明清民居建筑等众多的名胜古迹。
<b>  “万里长城第一墩”在什么地方?</b>
此墩位于肃州西长城南端,讨赖河北岸,北距嘉峪关公里。为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今人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墩”。墩台筑于长城内侧2米处,长、宽各米,残高7米,黄土夹沙夯筑,1539年兵备道李涵监筑。墩台耸立于82米的高崖,居高临下,下为急流险滩,地势十分险要,以其壮观奇特吸引着国内外游人。
<b>  嘉峪关魏晋墓的彩绘砖画都是什么内容?</b>
在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的新城戈壁滩上,有魏晋古墓1000余座,现已挖掘出10余座,出土彩绘砖壁画600余幅。它们一般都镶嵌在墓壁上,大多数是一块砖上绘一幅画,只有极少数的大型壁画。其表现的内容极为丰富,有:畜牧、农耕、桑蚕、林园、狩猎、汲饮、屯垦、营垒、庖厨、宴饮、伎乐、六博、车舆、出行、坞壁穹庐、衣帛器皿等。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画法以素描为主,以线条勾勒出人物、动物、静物的轮廓,并用黄、白、朱红、浅绿、赭石等矿物颜料稍加点缀,构成了热烈明快的色调。
<b>  敦煌在历史上有哪些变化?</b>
敦煌是汉长城西端的重要城镇,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隶属于今酒泉地区。其四周分布着祁连山、马鬃山和天山余脉,西部和北部与新疆接界。敦煌地区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是羌戎的活动地区。战国、秦汉时期,月氏、乌孙和匈奴等相继兴起。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立敦煌郡,是为敦煌设县之始。后又与酒泉、张掖、武威并称“河西四郡”。据勘测,敦煌城遗址位于今党河西岸,平面为长方形,东西宽718米、南北长1132米,城内有白马塔一座,始建于后秦,魏晋南北朝时期,前凉张骏于此置沙州,因鸣沙山而名,后改为敦煌郡。北魏时先后置敦煌镇、瓜州、义州,隋建国后罢州置郡,为敦煌郡;炀帝大业中改为瓜州和沙州。唐朝除唐玄宗天宝和肃宗至德年间改复敦煌郡外,大体以沙州为称,郡治敦煌县。安史之乱后,沙州被吐蕃攻占。宣宗时张议潮起兵,将吐蕃势力赶走,北宋仁宗时期,西夏攻占沙州,占有河西地区。元朝于此设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明朝设沙州卫。清朝雍正初年在敦煌故城之东另建卫城,即今敦煌市。乾隆年间改设敦煌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属酒泉地区,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次年撤县建市。
<b>  长城沿线最著名的石窟是哪座?</b>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长城沿线众多石窟寺中最著名的一座。它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鸣沙山之间的峭壁上,南北长约1610多米。莫高窟创建于东晋时期,经南北朝时期和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形成了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石窟群。至今仍保存有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佛象2400多尊。如果把这些艺术品排列起来,可以布置成一个长25里的画廊。石窟中还发现各种写经、文书、帛画等近6万件。莫高窟的彩塑有的高达33米,雄伟浑厚;有的小至十几厘米,精巧玲珑。其艺术造诣之高深,想象力之丰富,都是很惊人的。窟内绚丽多彩的壁画,反映了我国古代狩猎、耕作、音乐、舞蹈、婚丧嫁娶等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闪耀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外文化友好交往的结晶。
<b>  明代长城区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b>
秦汉时期长城附近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唐宋前后这一地区荒漠化更加严重,导致这一地区由农牧兼宜演变为只适宜牧业的荒漠草原地带。明长城由秦汉长城位置上向东南后退数百公里。
明长城建成以后,长城区域生态遭到的破坏并没有丝毫减弱。
内蒙古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即黄河河套地区,在明建国初期,这里多为水草丰美的腴田沃土。《明史纪事本末》记述:“河套周围三面阻黄河,土肥饶,可耕桑。密迩陕西榆林堡,东至山西偏头关,西至宁夏,东西可二千里,南至边墙,北至黄河,远者###百里,近者二三百里。”境内山中长有柏林、松树、檀香树和各种茂盛的花草。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大量移民到此,耕垦面积日益扩大,建材和薪炭需求有增无减,森林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局部地区已显现出土壤沙化的势头,后因政治腐败,屯垦军民多逃亡,垦田废弃,就地起沙变得普遍。早已逼近长城的毛乌素沙漠乘机肆虐,到嘉靖年间,鄂尔多斯南缘边墙一带在流沙的侵袭下,已是“四望黄沙,不产五谷”了,然而流沙并未停止。它向南蚕食,湮没了陕西榆林附近的大片土地,陕西榆林镇东西延袤一千五百里,其间筑有边墙堪护耕作者仅十之三四,其镇城一望黄沙,寸草不生。


第六编 名胜古迹(11)
隆庆、万历之际,毛乌素沙漠竟穿越长城屏障,向南延伸;万历末年新修的长城更是多处被沙漠吞没,长城尚且遭此灭顶之灾,原野耕地更是不在话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明朝错误的治边之策密切相关。
如明初朱元璋“用宋讷所献守边策,立法分屯,布到边徼”。以后规模逐渐扩大,竟至山之悬壁无尺寸不垦的地步。北方九边的土地资源受到大面积的破坏。植被垦辟殆尽,土壤肥力枯竭,由此常引起大面积沙化。其中,陕甘宁长城沿线处于黄土高原与戈壁沙漠的过渡区域,生长的多是草丛和灌木,加之降雨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由于就地起沙和沙漠南段的叠加作用,这里便成了沙漠化的重灾区。而原本森林植被良好的地段也未能幸免,如嘉靖以前“山西沿边一带树木最多,大者合抱干云,小者密如栉”,是一道很好的防沙林带,自明代中叶以后,因军民屯垦,官私采伐贩卖和朝廷在边界地带实行的烧荒政策,森林资源损失惨重,再也难以抵御流沙的侵袭了。
森林面积的锐减也使明代长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例如,黄土高原地段自宁武关以西,南至离石,原在岢岚、河曲、保德、五寨、偏关等地曾有成片森林,多毁于明代屯田。嘉靖年间这里成片的森林被开成了坡耕田土。以后这里又退化为丘陵沟壑区,至今仍为黄河中下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段。
明代成化年间,“自偏关、雁门、紫荆,历居庸、潮河川、喜峰口,直至山海关一带,延袤数千余里,山势高险,林木茂密,人马不通,实为第三藩篱,”后戍守之军于边墙附近烧荒。“每年大放军士,伐木两次”,“四山尽烧,防有伏者”,近边诸地,经明嘉靖胡守中斫伐,辽元以来古松殆尽。到隆庆时,这片原始森林的“千里古松”已被斫焚得荡然无存。从此这一地区忧患增多,湖泊泉水日趋萎缩,水质下降,连野生动物也大量减少或绝迹。
清朝末年,清政府又以“借地养民”和“移民实边”等名义开垦长城沿线的荒地草原。由于进一步破坏植被,使得长城中段沿线沙漠化,甚至明长城以南也形成了大面积沙漠。
总之,历代在长城附近大面积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及战乱是造成长城区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这个教训是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不得不汲取的。研究长城区域生态的状况,这对于长城保护和生态保护都是有利的。
<b>  “绿色长城”指的是什么?</b>
长城沿线特别是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多属于半干旱的平原地带,降雨少,蒸发大,在不受到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也仅处于较为脆弱的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土地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界允许的范围,就会使生态系统失调,环境出现恶化。长城沿线大规模的垦荒和民族间的战争,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引起下覆的暗沙翻为明沙,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流沙移动和地面沙丘的堆积。
长城沿线地区,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旱灾害连年不断,生态失去平衡,滚滚风沙,威胁着200多个县的农田和牧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也直接危害当地农牧业生产。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16亿吨,严重威胁着黄河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城千百年曾挡住过无数次兵马铁骑的进攻,却败倒在滚滚黄沙肆虐的侵害之下。长城无法抗拒流沙的侵袭,逐渐地被沙漠所分割,湮埋。古老的长城虽然抵御不住风沙的进攻,但继承和发扬了长城精神的中华儿女们,却勇敢地向沙漠宣战了。建立起一道绿色万里长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的伟大战役,已于20世纪70年代末打响。
197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变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缺林少水生态失调的状况,决定建设一个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的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改造大自然、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而艰巨的工程,它东起黑龙江,西迄新疆,横贯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396个县旗,东西长7000公里,万里长城由东到西所经的200多个县、旗,基本上全部包括在这一工程体系之内。所以社会上普遍称“三北”的防护林为绿色万里长城。
这项工程治理的是我国北方受风危害和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带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工程。整个规划是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紧密结合基本农田和基本牧场建设,大力营造防护林、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等。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带、片、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人工造林与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相结合,主体工程与区域性防线相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农、林、牧比例协调的农业生态体系。
<b>  长城绿色工程是怎么回事?</b>
1999年7月,由贾兰坡、周光召等22位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倡议的“建设长城绿化系统工程”,得到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中国长城学会等16家单位发起成立了“长城绿色工程组委会”作为常设机构来开展工作。2000年7月至9月由全国人大环境和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中国长城学会共同组织了长城绿色工程万里行考察活动。自明长城东部起点丹东市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开始,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甘肃、新疆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到新疆的库尔勒结束,行程1万余公里。在考察中发现长城沿线生态环境恶化,长城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收集到实地考察的宝贵资料。现在已经完成了长城沿线绿色工程规划的宏伟蓝图。此项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非朝夕之功。但因为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伟大的意义,许多人正在进行不懈的奋斗。


第七编 雄关要隘(1)
<b>  为什么会有两个鸦鹘关?</b>
鸦鹘关,原位于辽宁新宾县西南近百里处,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此关东西面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峰峦叠嶂,唯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山口,可通南北。明代时,这里是辽东镇通往建州卫的主要通道,亦为朝鲜使臣入贡的必经之路。鸦鹘关自1468年建关后,因其军事地位重要,明廷同建州女真在此发生了十分频繁的争夺战,到万历末年,辽东武备逐渐废弛,而建州女真部却日益强盛起来。1618年努尔哈赤率部攻下鸦鹘关,然后进攻清河,鸦鹘关由此为女真所据。自鸦鹘关失守之后,当时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又在旧关西南25公里,今本溪市金斗峪附近,重建新关,又在新关附近重修一条长城,以作为清河堡边防的屏障,并将新关仍命名为鸦鹘关。
<b>  抚顺关的含义是什么?</b>
抚顺关位于辽宁抚顺市东10公里的前甸乡关岭村附近,关隘设在浑河河谷要冲之北的制高点上。明朝时抚顺关是女真建州卫通往辽沈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灭元后,对已退居长城之外但实力仍很强大的蒙古族,明政府主要采用武力和经济封锁的政策,迫使其就范,而对当时还不够强大的其他少数民族,则是采取怀柔政策。抚顺即“抚绥连疆,顺导夷民”之意。抚顺关建筑于1464年,而抚顺关西坐落于浑河河谷冲积平原上的抚顺城,则建于1384年。明初大将军徐达率部平定辽东后,为确保在该地区站住脚,从山东等地迁来大量的移民进行屯田,并筑了辽东18城,抚顺城即为其中之一。抚顺关和抚顺城在绝大部分和平时期里,是明王朝向建州女真开放马市贸易的主要关隘。抚顺关今已不存,当地称其遗址为南城地。
<b>  山海关是怎么命名的?</b>
山海关,古时又称渝关。位于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据辽西走廊西端通道,扼海陆咽喉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的名称,源自明朝初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一万五千多人,修永平、界岭等32关时,见此处踞山临海,形势险峻,如天造地设,以其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规方度势,因险制塞,建关设卫,接引长城,即形成了卫佐京师的东大门。并因其负山襟海,雄关耸峙,于是命名为山海关。
<b>  山海关共发现多少种长城铭文砖?</b>
解放后,山海关所辖明长城全长26公里,南起渤海之滨的老龙头,东北至与抚宁、辽宁绥中县交界的九门口止,在此段长城中,有12公里的土筑砖包墙。明代修筑长城时,出于明确责任和区分每一筑城单位需要,采取了在城砖上模印铭文的做法。经过对山海关所辖长城的多次调查,已发现16种铭文城砖。这些文字多系军事编制的名称,也有征调的民夫所在各州县名称。这对于研究明代山海关的军事防御无疑是重要的实物佐证。
“中”字砖,1984年清理角山关遗址时发现,城砖规格:39×18×9厘米。“中”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
“右”字砖,1985年修复老龙头滨海段长城时发现,城砖规格:39×18×9厘米。“右”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
“河”字砖,1985年修复老龙头滨海段长城时在4号台附近发现,城砖规格:39×18×9厘米。“河”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
“永固砖”,1987年修复老龙头长城时在南海口关南侧内墙体上发现,城砖规格:40×20×9厘米。“永固砖”三字印在砖的小面中部,阴文,楷书体。
“左”字砖,1991年发现于角山主峰南坡长城城面上,城砖规格:39×18×9厘米。“左”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
“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卢龙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迁安县造”、“万历十二年台头路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等10种铭文砖,此外,还有一种砖仅模印“德州营造”四字,解放后均于东罗城墙体上陆续发现。城砖规格:38×18×10厘米,文字全部印在砖的小面中部,阴文,规整楷书体。
“万历十二年石门路造”砖,1984年于临闾楼遗址处发现,城砖规格:38×18×10厘米,文字印在砖的小面中部,阴文,规整楷书体。
有的印模铭文砖不但有确切纪年,又有烧制单位,如“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等文字;有的仅一单字,如“左”、“右”等;有的系标明质地(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如“永固砖”。这些铭文砖多由驻防的军队所烧制,部分系由永平府管辖内各州县所征调的筑城民夫烧制。
<b>  九门口长城为什么又叫“一片石”?</b>
九门口长城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关隘。在河北抚宁县与辽宁绥中县交界的地方,它南边离山海关仅有15公里。九江河穿过这里,历史上曾是东北进入中原的咽喉,与山海关唇齿相依。九门口因有一座长达110米,高出水面10米的过河城桥,桥有水门9个,所以叫九门口。又因9座泄水门底部是用12000多块花岗岩条石铺砌的近7000平方米的过水铺石,每块石上凿有马蹄榫卯并灌铁水连接、固定,所以又叫一片石。一片石起初仅见于文献记载,又没指明它的确切地点。1986年发现万历四十三年(1615)和天启六年(1626)修筑长城记事碑的文字材料,如“真定民兵营春防奉文派修一片石九门”,“九门一片石”。从这些记载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明嘉靖十三年(1534)许论绘制的《九边图》上看,一片石不仅从九江河上通过,而且与九门口同为一地。这使考古人员想到几百年来历史学界一直在寻找而始终不见踪迹的一片石当在九门口。不久,在地表下米至5米深处,发现了人工铺砌的联片条石。1987年元旦,经过发掘,在地下沉睡了几百年的一片石全貌,终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九门口长城工程浩大,巧思绝伦,为万里长城沿线地区所罕见。


第七编 雄关要隘(2)

<b>  喜峰口“水下长城”是怎么回事?</b>
喜峰口位于河北迁西县城西北50余公里处。雄踞滦河谷与长城相交之地,左右高山对峙,明洪武初年在这里建关设隘,驻兵把守。喜峰口关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关有三重,三道关门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砖墙连结一体,城墙的6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与万里长城主体相连,可谓戒备森严,固若金汤。1976年国家引滦入津,潘家口水库截流以来,喜峰口及其关城皆淹没于水库中。今天从山上俯瞰喜峰口,景致更加迷离奇特。喜峰口关城被淹没于水中,水面仅露出一小部分残墙断壁。长城顺着逶迤的山势一直伸向水岸边,便又俯身扎入水中,在水里爬行一、二公里后又从对岸冒了出来,顺着山势又蜿蜒爬上山脊,向西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而去。这段入水长城像是一条长龙,俯身汲水,之后又仰首向上升腾。长城入水并没有给游人留下什么遗憾,反而使人更觉得长城的魅力无穷。
<b>  独石口一名是怎么来的?</b>
独石口位于河北赤城县北,是明长城宣府镇上的一座重要关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关因此而得名。这座耸立于关前的独石上,镌刻着“突兀孤秀”、“一石飞来”两组大字。独石城座落在南北流向的两河之间,左为黄龙河,右为青龙河,背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元末明初它就以“朔方屏障”驰名天下。142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时驻独石大阅将士,1430年移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于此,始建关城,初为黄土夯筑,后改用青砖包砌。在明代200多年间,这里战争频繁,边泰之日甚少,“土木之变”时独石口曾被蒙古族瓦剌部攻破,关城遭到毁坏。当时有一名叫田坤的千总死于战斗之中,田坤的女儿率兵浴血抗战,最后寡不敌众,被围逼在关口南面的山崖之上,她不甘被俘受侮纵身跳崖殉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将此崖命为舍身崖。独石口城内,原建有一座精巧的独石庙,庙中有四大景,即无梁殿、无影塔、无孔桥和无耳钟。四大景尤以无影塔巧夺天工,据说晴天从日出到日落都不会有塔影投入地面,至今弄不清原因。
<b>  张家口为什么被称为“首都的门户”?</b>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204公里,居太行山与燕山环抱的宣、怀盆地北沿,素为华北通往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南屏京畿的边塞门户,万里长城从大境门两翼沿着巍峨的山势爬上东西对峙的太平山,龙腾虎跃蜿蜒而去。关门外山峦叠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所重视。所以至今仍有“首都的北大门”之称。清顺治元年,大境门处开豁建门,名曰“大境门”。砖筑拱门,条石为基,门墙高12米,底宽9米,券洞里安着两扇木制铁皮大门。城楼上部,设有平台、女儿墙、雉堞,门楣镶嵌察哈尔都督高维岳于1929年所题写的“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有气势。解放后大境门曾几经修缮,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b>  倒马关城设计有什么独到之处?</b>
倒马关,地处河北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城,周长约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b>  为什么说紫荆关是关隘防御体系的典型?</b>
紫荆关是万里长城重要的关隘。位于河北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踞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东依靠万仞山,西面有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其形势极为险要。紫荆关是长城千百座关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几座之一,自秦至宋,许多朝代都曾在此设关防守,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紫荆关因其军事地位重要,历史上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统计,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战斗,仅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就有数百次之多。故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紫荆关有城门9座,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则环环相套,不了解紫荆关城结构布局的敌兵,即便攻进关城,也像入了迷魂阵,最后只能被守军歼灭。它如今已成为研究我国关隘防御体系的典型建筑。
<b>  东汉时刘秀为什么要修治飞狐口?</b>
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为了稳定统一的局势,对内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对外,特别是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措施。飞狐口是地处今河北涞源一个地势险要的山口,与五回岭上的长城遥相呼应。从飞狐口往北,是一段长约五六十公里的狭窄山谷,历史上称“飞狐陉”。这里扼冀晋之咽喉,树燕赵之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就看出飞狐口的重要,建议刘邦派兵据守。到东汉时,匈奴、乌桓连年犯境,光武帝先后两次派大将修治飞狐口,堆石布土,筑起亭障,屯兵防守,这对防御匈奴的进攻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七编 雄关要隘(3)
<b>  黄崖关长城有什么特点?</b>
黄崖关位于天津蓟县城北25公里,出黄崖关向北就是河北兴隆县。发源于兴隆县茅山裕的泃河,横切燕山南流,河谷为峰峦林立的燕山山脉上一条重要通道。黄崖关便横坐在这条谷地之上,切断了这条沟谷通向燕山南北的要道。黄崖关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当时建了正关、水关和由关城向两侧山顶延伸的城墙。正关城楼上筑有北极阁,阁内供奉北极神。传说北极神曾帮助明永乐皇帝朱棣取得皇位,因此明代多沿长城重要关口修筑北极阁,以借助北极神维护明朝安全。关城东侧山崖峭壁陡立,岩石多黄褐色,在夕阳的彩霞中,层层叠叠的山体泛着金光,景致十分壮观,古人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因此而得名。如今按历史原貌修复起一座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黄崖关城,包括瓮城、关城城墙,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角楼、门洞、水门、水关、牌坊、八卦街、陷马坑、提调公署及城外的凤凰楼等建筑。
<b>  将军关在什么地方?</b>
将军关位于北京平谷区东北约40公里的明长城线上,东靠茅山,东南临黄崖关,西北近墙子路关,是平谷东北的重要隘口。此关建于明永乐年间。关口东部城墙至今犹存,有一敌楼,当地称之为“正北楼”,只残留高约6米的基座。靠楼城墙内侧有一券门,门南有一家院,内有一天然柱状竖石,高约6米,据说石上原刻有“将军石”三字,并署有年号,今字迹已漫漶。将军关东侧山上长城,今多已倒塌,靠近关口处两侧的长城修筑坚固,石砌墙体至今仍保存较好。将军关向西为金山,因山势陡峭,没有修筑墙体,仅在金山山梁的二凹地有不足50米长的石墙,当地称为大坝墙。

<b>  古北口关城设防有什么特点?</b>
古北口位于北京密云县北部,是明蓟镇长城的著名关隘。这里山势雄险,层峦叠障,有“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五代时西突厥族的唐庄宗李存勖攻克古北口而进取幽州,契丹族的辽太祖夺取古北口而麾师南下;女真族于古北口大破辽军而进兵辽中都。唐、宋、辽、金、元各代都曾在古北口设防。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大将徐达率领军队占领北平(今北京)以后,立即派军队扼守古北口等隘口,并不断加强防御设施。明初徐达所筑的关城,跨于两山之上,南控大石岭,北界潮河。关城城墙高10米,外高内低,随山势升降,蜿蜒曲折,若龙飞舞,呈多角形,周围公里,设东、北、南三座城门。这里依山凭险,敌楼林立,易守难攻。明朝曾有人诗颂古北口:“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如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鹰弓稍”。
<b>  八达岭石峡关有什么特点?</b>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其地势险要,构筑雄伟,自古以来便是军事战略要地。八达岭长城纵横交错,军都山脉跌宕起伏,构成了“层层设防,寸土设障,步步为营”的纵深防御体系。
距八达岭西南5公里处,就是八达岭长城防御体系的西大门——石峡关长城,也就是八达岭的残长城风景区。这里崇山峻岭,深沟险壑,城关相连,烽墩相望,由于形状原始,虽然残缺,雄风犹在。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然后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兵临八达岭雄关之下。李自成指挥几十万大军冒死冲杀,然而久攻不下。正自愁肠百结,无计可施之际,恰好有当地一老者献计,转而奔袭石峡关,明军守将唐英中计离关,李自成趁隙挥军破关直入,兵临北京城下。
八达岭石峡关残长城景区,是国内第一个开放的残长城景区。这个景区为两平方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大约有2000米残长城,攀登线路分为东西两条:东路是沿着新修的登山石阶攀登,至半山处建有观景台,游人可登台观东西两翼的长城雄姿。据介绍残长城开放的基本原则是以观赏为主。观景台离东边最近的长城敌楼只有100多米,但不准攀登。西路也是沿新修的登山路攀登至残长城一豁口处,此处长城游人伸手可及。已修建3250米长、4米宽的木制步行道;步行道均用距地面1米多高的圆木支撑,游人按木制步行道规定的路线走,践踏不到地面植被。木制步行道修至一断崖处止,此处无法攀登长城。
八达岭残长城不仅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它也有无限的自然风光。每临春季,“杏花坡”花团锦簇,银波粉浪;而到了夏天,“荆花谷”便汇成蓝色的海洋。
<b>  居庸关名称的由来?</b>
“居庸”一词,始见于《淮南子》,称“天下九塞,居庸居其一”。一语道破了居庸塞当时在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
古人曾认为,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遣大将蒙恬领兵30万北伐匈奴,收复河南地之后北筑长城,“徙居庸徒”于此,始有“居庸”之名。就是说,此地因居住过修筑长城的人,才有了这一名称。这当然是望文生意,因为《吕氏春秋》的记载,证明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居庸塞已存在了。那么,居庸之名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据史料推断,居庸一名的形成,当与历史上在这一带繁衍生息的氏族部落有关。这就是古代的屠氏部落与山戎族。
历史记载,早在三四千年以前。轩辕黄帝伐蚩尤,两军在河北的涿鹿、阪泉之野,曾发生过一场决定胜负的恶战。结果是蚩尤被杀,黄帝随即对其臣民进行了收编,别其善恶,分别迁居到一个叫“邹”,一个叫“屠”的地方。而与此同时,在这一带还活跃着一个部落氏族,那就是戎族,又叫山戎。殷周时期,曾被称为“鬼戎”“犬戎”等等。前些年,在延庆县发现的山戎族墓葬群,是他们在这一带活动过的有力证据。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七编 雄关要隘(4)
“邹”,古音读聚;“屠”,古音读居。由于年代久远,诸多氏族杂居,加之同音异字流传,此地便有了“居庸山”,后来又有了“居庸塞”。可见,“居庸”一词的出现,最迟当产生在我国的春秋时期,距今至少有2500多年了。
居庸之关塞,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和我国当时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冶炼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反映在军事领域,便是引起了战争方式的变化。在此之前,交战双方以车阵对垒为主,而且多在平原。随着武器的改进,战争的突然性、隐蔽性增加了,战争中的防御也日益重要起来,这样,凭险设塞在当时也成了一般的军事常识。居庸,古属燕国,公元前663年,燕国在齐国的帮助下,曾北伐山戎。在此之前,由于战争连年不断,燕国利用其天然隘口,在居庸设塞建关以备东胡,当属必然之举。
<b>  居庸关历史上都有过什么不同称谓?</b>
居庸作为关塞,历代都对其相当重视,其中既有军事的原因,又有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促进国家繁荣统一的方略之一,历代统治者也都看到了这一点。从军事领域着眼,作为华北平原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居庸关既可作为中原向漠北开拓进取的前哨,又可据险防守以备游牧部落的骚扰,历史上曾有不少欲称王称霸者,都据此关隘以举兵发难。所以,元代郝经在其《居庸关铭》一文中说:“中原能守则为阳国北门,中原失守则为阴国南门,故曰汉、唐、辽金以来尝宿重兵以谨管钥。”由此看来,居庸关真可谓是一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理想关塞。
由于改朝换代,居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有过不同的称谓。如秦称居庸塞;汉称居庸关;到了晋代,因这一地区划归军都县,此关又称军都关;曹魏年间,因居庸关地处两山夹峙,一水旁流,狭长四十华里的关沟(即军都陉)中部,而关沟又恰似一支中部窄细,头尾粗壮的细腰蜂,又有人称其曰蠮螉塞。也有人因所居地域不同称西关。唐代更有蓟门关的称谓。北齐称纳款关。到了金代,女真族国语则称居庸关为查刺合攀,也谓之“冷陉”。名称一易再易,足见古人对居庸关的重视与关注。
<b>  居庸关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战争?</b>
居庸关所在的关沟是古代内蒙古,大同,宣化等地往北京的通道。太行山从山西经河北到此数百里,连绵不断,其间有通往中原八条通道,谓太行八陉。居庸关是最北端的第八陉。《金史》上说:“中都(今北京)之有居庸关,尤秦之有崤涵,蜀之有剑门”一样。居庸关是都城西北的门户和屏障。关沟峡谷沟长谷深。自古就有“绝险”“天险”之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居庸关留下过很多次战争的史迹。118年就有鲜卑人攻打居庸关同汉朝守将大战之事。525—527年,杜洛周起义军将守关都督元谭赶出居庸关。辽金两朝的灭亡,同发生在居庸关的战争有关。辽代末年,金兵攻居庸关。辽调集重兵把守。金兵攻关时,辽兵隐蔽在悬崖下面,突然崖石崩塌,士兵被压死许多,便不战自溃。金兵占据居庸关时,元兵多次攻打该关。一次元兵攻到关外,金兵用铁水将几道关门封死,并在关沟内外布满铁蒺藜,选派精兵防守。结果元兵改变了计划,从一小路连夜绕过把守严密的关沟,天亮时兵到南口外平地,金兵大溃。元兵从居庸关一直打到了中都。元朝末年,也是明兵从居庸关而入,直取元大都。明代是居庸关修建的鼎盛时期。1372年,明军三路北征,主力军在土剌河受挫。明太祖因此放弃了武力统一草原诸部的想法,继续实施政治上笼络、争取的方略,同时军事上推行战略防御。以此为转折点,北方地区开始大量地设军镇、筑城堡、立卫所、建关隘、置墩台,继之便是旷日持久地营造万里长城。明李自成率兵先打下宣府(今张家口宣化区),再入居庸攻破北京城。近代,冯玉祥,张作霖,也曾在居庸关打过仗。1937年7月底至9月初,国民党军队曾在居庸关抗击日本侵略者,毙敌一万多人。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居庸关多次遭破坏,又多次被修复。
<b>  清朝为什么把杀胡口改为杀虎口?</b>
雄伟的外长城,在山西雁北地区,蜿蜒曲折,横贯东西。这一带长城沿线,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也是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地段。杀虎口就是这段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它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城西北部,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的狭长走廊,构成天然关口。苍头河纵横其中。在苍头河上筑长城水门,俗称“九龙洞”。杀虎口自古便是边关要隘。历代王朝设衙驻将,屯扎重兵,严密扼守。筑城堡分新旧堡。两堡之间东西筑墙,连环为一,前后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通。长城内外烽火台林立,敌楼密集,形成唇齿相依,犄角互援之势。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明朝时蒙古贵族南犯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关,而明王朝派兵出长城作战,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这么一个杀气腾腾的名字。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将“胡”字改为“虎”字。由此杀虎口之名沿用至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七编 雄关要隘(5)
<b>  为什么偏关被称作“犀牛望月城”?</b>
偏关,即今山西省偏关县城。它西临黄河,东连大同盆地,南衔管涔山,北接土默川。自古便为兵家必争战、屯兵驻防之重地。五代迄宋,在这里设立偏头塞,金时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关。偏头关旧城在今偏关城东北,整个城垣分布在东仰西伏的山梁上,故名“偏头砦”。
现东部城墙墙体仍存,上建玉皇庙,为偏头关古八景之一“玉清真境”。西部被今偏关城所括,中部在明代建城时东沟改河工程中毁掉,其西门在今乐门街“大个洞”处。东西约800米,南北因势而建,宽窄不一。偏头关城始建于1390年,至1598年,历经208年的兴建,偏头关城规模大备。1515年秋,明武宗西巡由老营堡至南门入城,不禁发出“此偏头关创之不易,守之为难”的感叹。因关城随势而建,东仰西伏,形状很不规则,象一只头枕塔梁山、卧于关河岸的巨犀,所以被称为“犀牛望月城”。
<b>  红门口为什么又被称为“红门市”?</b>
红门口是明代万里长城一处重要隘口。它北临内蒙古清水河县川峁村,南近山西偏关县水泉村,由呼和浩特至山西省阳方口的公路纵贯红门口南门。山西镇长城,东从丫角山来,攀上山巅,过红门口,西延至黄河岸边。
红门隘口在偏关东北40余公里,近逼水泉营,这里旧无隘险,1434年都督李谦因其沟通塞外杨家川,大路平阔,不易防守,乃在红门口创建一大望台,外设边墙一道,拨兵28名,常年瞭望。1598年兵宪赵彦复修,并增筑左右翼台。今赵彦复修的大望台尚在,位于红门口外,砖砌,俗称“红门楼”,门楣上镌刻有“万历二十六年修筑”字样。楼内有窑九洞十八,俗称“九窑十八洞”,并置有火炕和外通烟囱。今已倾圮。红门口北还有一座土筑方城,方城城外有敌楼和烽燧数座。《绥远省调查概要》称:“红门口在偏关东北(近)九十里,前明通市处也。”这座城堡就是当年明蒙互市的场所,故一称“红门市”。
明后期,明王朝同蒙古地方政权经过谈判达成互市协议,互通有无,以加强经济联系。协议规定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镇长城沿线开辟互市场所多处,红门市就是其中之一。议定每年互市一次。还在靠近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的地方进行每月一次的互市,称作“月市”。通过互市,蒙古族人民以牲畜毛皮换回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既促进了蒙汉人民的经济交流,又加强了地方政权与中央政府的联系。
<b>  为什么说宁武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b>
宁武,秦汉置有楼烦关。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宁武关位于管涔山麓,关城北居华盖山,南控凤凰山,恢河水自城南向东流去,关城两翼顺河而筑,虎势龙威,气势雄伟。明朝时,宁武关为外三关长城上中间的一座,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宁武关城,据《府志》载:“筑于明成化二年。”几经修筑,增加矮墙,扩建城楼,砖砌关城,墙高为米,周长为2公里,呈椭圆形,状如凤凰,故俗称“凤凰城”。城外山岗之颠,烽火台密布。关山烽火,接连不断。历史上因游牧民族骑兵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千百年来战争连绵不断,1513年蒙古鞑靼部小王子率兵入大同,攻宁武关,企图由此进入太原,为官兵击退。1540年吉囊领兵从河套过黄河入河曲,专驱至宁武关,明军不能抵抗,南掠至平遥,其实俺答亦越太原至石州,东掠平定、寿阳一带。最后一场仗发生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军东渡黄河之后,准备挥师北上进攻北京,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进行了一场激战,最后起义军攻下宁武关,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一大障碍。
<b>  顾祖禹是怎样评述阳方口战略地位的?</b>
阳方口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口旧为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更今名。阳方口堡城,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1539年明巡抚陈讲所筑,1576年增修,堡城周1公里左右。素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阳方口堡战略地位时说:“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现阳方口亦为晋西北、大同、太原的交通枢纽。北有同蒲、宁苛两条铁路,还有忻州至保德,崞阳至偏关,水泉、阳方口至平鲁等三条公路干线通过。
阳方口堡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供行人来往。阳方口西的长城存夯土残墙和土筑墩台,阳方口东长城尚存部分砖砌墙体,并有3座砖砌空心敌楼保存较好。
<b>  雁门关在长城防御中的作用怎样?</b>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20公里。这里是太行山的一个横断山脉,古代叫句注山,也叫雁门山。雁门关前后左右群山绵延,峦峰叠嶂,关城依山傍险,建筑在雁门山上,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和华北平原一条重要通道,《舆图志》说:“天下九塞,雁门居首”。雁门关素以地形险峻的军事要冲而闻名,从春秋战国到唐代,皆以句注塞著称,北宋的时候,也是防御契丹的重要关隘。后来经战火和天灾摧残,到元代取消关隘设防之后,至元末雁门关已颓残殆尽。明灭元后,雁门关的军事地位又随着明王朝同蒙古贵族的对立而重要起来。明洪武初年,吉安侯陆享,于旧雁门关址向北移出数里,建新关于今址。其后,景泰、嘉靖、万历等年间,多有修复。关城内长1公里,墙高约7米,石座砖身,设城门三重。东门门额石匾刻有“天险”,门上建有雁楼。西门门额石匾刻“地利”,右侧建有关帝庙;西门外有一南北向小北门,门额石匾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关城左右边墙,烽燧墩台,屹然耸立于山峦之颠。在我国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都曾在雁门关长城沿线与中原守军作过战。


第七编 雄关要隘(6)
<b>  新旧广武城现存状况如何?</b>
旧广武城建于辽代,为砖石结构,周长米,城高8米,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古城堡之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背靠大山,地势平旷,一座小小的城池显得有些突兀。它四周的城墙都还完整,设有东、西、南三座城门,其中南门还有一个小小的瓮城,如今只剩两堵十几米长的土墙。不设北门,大概是出于与北方来犯之敌作战的需要。旧广武城是雁门关下的重要关隘,历代都受到较好的保护。相传杨家将中的六郎曾在此城与辽兵大战,电视连续剧《杨家将》的部分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各城门外侧曾有过精致的砖雕为装饰,但多已风化,城门上石匾的字迹也难以辨认,而六七米高的巨大木质门扇依然可以开合。在城的北部还保留着一座烽火台,它已经成了残存的近20米高的大土堆状。
新广武城在旧广武城东面2公里左右,是1374年创修的。周长2公里,城高10米,如今只剩下两个城门和断断续续的城墙。从残留的遗迹来看,新广武城比旧广武城地势更为险要,更有利于作战,它倚山傍险,虎踞要冲,内长城拱卫两侧。明清两代均在此设重兵驻守,并兼协防雁门关外之北楼口、平型关、水峪口、白草口等18个险要隘口。新广武城周围几里范围内的砖砌长城都成了夯土长城,新广武城也只剩下南北两个城门及少量的几截城墙。城的北门颇为高峻,城门顶上现存有已倒下的高3米左右的一块石碑,石碑上的字迹已漫漶不清,城楼前石匾上“三晋囗关”几个字还隐约可辨。几十米长的城门洞仍然是村民来来往往的重要通道。南门则较低,两侧还保留了一段较为完整的城墙,城墙高处遗留有水浸的痕迹,证明很久以前,新广武城曾被水淹过。
明朝末年,明朝大将曹变蛟率其部下在这一带曾与清兵血战7天,清兵被迫败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1926年春天,阎锡山的晋军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也曾在此地进行过激战,晋军第7旅伤亡惨重,阵地几乎失守。新广武曾有二十四座庙宇,被称作“二十四全庙”,意思是这里的庙很齐全。
<b>  徐霞客是如何描写长城龙泉关的?</b>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生于1586年,死于1641年,江苏江阴人,一生不入仕途,专事旅行探险和实地考察,用日记的体裁,把调查研究结果写成《徐霞客游记》一书。他在《游五台山日记》中以移步、易形之手法,记写了游观龙泉关的情景。作者自阜平县出发,沿溪而上,地势越来越高,山峰越来越密,渐至龙泉上游,“有石梁曰万年,过之,溯流望西北峰而趋……转北行,向所望东北高峰,瞻之愈出,趋之愈近,削削之势,遥遥逐人……八里……又二里,重城当隘口,为龙泉关。”龙泉关是太行山长城之上的重要关口,有上下两关。出下关之北关门,“北行十里,路渐上,山渐奇,泉声渐微。既而石路陡绝,两岸巍峰峭壁,合沓攒奇,山树与石竟丽错绮,不复知升陟之烦也。”“又直上五里,登长城岭绝顶,回望远峰,极高亦伏足下,两旁近峰拥护,惟南来一线有山隙,彻目百里。”“岭之上,巍楼雄峙者”,“龙泉上关也”。“关内古松一株,枝耸叶茂,干云俊构”。登高远眺,又有一番奇景再现。文章通过险要地形和美丽山川的描绘,映衬出长城的雄伟壮观。
<b>  娘子关名称是怎么来的?</b>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地处华北大平原和太原盆地之间的山地里,是纵贯南北的太行山脉的中央地带,其东部是广阔富饶的冀中平原。据《平定州志》载:“娘子关即古苇泽关,唐初因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此设防,创建关城,故名娘子关”。平阳公主是历史上的一位巾帼英雄,她精通武艺,谙习征战,嫁给镇军大将军柴绍后,仍然手不离弓箭,身不离宝刀。167年李渊起兵反隋,柴绍从太原追随李渊。平阳公主在家乡广散家财,招兵买马,军队很快发展到7万多人,当时人称娘子军,平阳公主引精兵万余与其兄李世民会师于渭北,并参加了围战京师之役。李渊对三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平阳公主死后,李渊破例给她派了一支40多人的鼓乐队,大奏哀乐。按当时唐朝的礼仪,妇女哀葬不得用鼓乐,当朝内有人提出反对时,李渊斥责他们道:“公主统帅千军万马,非常妇女之匹,何得无鼓”。由此可见平阳公主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现在娘子关还留有“点将台”“避暑楼”“洗脸盆”等一些与平阳公主有关的传说遗迹。
<b>  长城关在什么地方?</b>
长城关位于宁夏盐池县城北。其北部为风沙区,属毛乌素沙漠的一部分;中部为丘陵滩地,地势平坦开阔;而南部则为黄土沟壑区。长城关是明长城千百座雄关中唯一以长城命名的关隘。长城关为1531年当时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兵部尚书兼都御史王琼所修。据《嘉靖宁夏新志》载:“花马池营东者,为喉噤总要,则题曰‘长城关’。高台层楼,雕革虎视,凭栏远眺,朔方形势,毕呈于下”。长城关上建有关楼,高耸雄壮。上书“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钥”“防胡大堑”等字。下设暗门,门外设市场,汉蒙每月交易3次。设守备监守营兵防守。今关城建筑已毁,仅存高大的土筑墩台,长城关附近长城遗址犹存。


第七编 雄关要隘(7)
<b>  贺兰山最著名的关口是哪座?</b>
巍巍贺兰山,从阿拉善高原到银川平原,绵延数百里,群峰叠嶂,尤其贺兰山东侧,以断层临接银川平原,更是陡峭难攀。这里的长城并非人们所熟知的那样,为一脉相承的墙体,而多是在山峪峡谷内外可通步骑之处,斩山削壁,修墙建关。在贺兰延绵数百里群峰之中,有众多的关口,但最著名的是宁夏永宁县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交界处的贺兰山三关口。
三关口又称赤木口,位于贺兰山中部,东北距银川约40公里,银川至巴彦浩特的公路正由三关口而过。
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关口处陡然平缓下来,关口地势十分开阔,此关自古即为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王朝十分注意三关口的防务。据载:仅一次修关就派了4000多名军夫。平常这里驻守一名游击将军,统千军以防之。
据《嘉靖宁夏新志》载,三关口为1540年都御史杨守礼、总兵官任杰修筑,从东向西设关三道。头道关为主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相连接,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后向南蜿蜒而去。过头道关顺公路向西约公里即为二道关,今仅关口南侧的山头上残存一座夯土墩台。过二道关顺路向西,山谷渐趋狭窄,约公里后,便仅为两壁相夹一道,十分险要,此处便是第三道关。修银巴公路时,此关的最后一些遗址也被废掉了。
三关口作为内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宁夏平原主要通道,历史上曾有很多战事发生在这里。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就是把三关口作为突破口的。当时三关口称克夷门,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这里,蒙古军同西夏军展开大战,最后骁勇善战的蒙古军攻占此关,兵锋直指西夏都城兴庆府。明代这里更是烽火不断。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斗争中,三关口也是回民起义军与清军屡次争夺的战场。
<b>  长城全线现存最完整的关城是哪座?</b>
嘉峪关,是明万里长城西端终点,也是长城众多关城中如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关城雄峙在祁连山和马鬓山之间,两侧城墙横穿戈壁,与两山相连,为控扼河西走廊交通咽喉,自古为军事要地。1372年明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率兵进军河西。他沿途巡视,最后看中了嘉峪关依山傍水,四面地域开阔,最宜建关的险要地形奏朝廷弃敦煌不守,而筑嘉峪关城。
嘉峪关城平面为梯形,西头大,东头小。由内城、外城等一系列建筑组成。
内城:即关城的心脏。在明代,内城设有军事指挥机关。开始设守备司,后来设游击将军府。还设有检验出入关证件的机关,建有嘉峪公馆。也有仓库、夷厂。所有军火武器、粮秣均置于内城。内城外缘周长640米,东城墙长154米,西城墙长166米,南北城墙长各为160米,面积万平方米。城墙分两次筑成。1372年初筑土城时,用黄土夯筑高约6米,夯土层12至14厘米。1539年加固关城时,除维修6米以下部分外,又加高约3米,外侧用土坯垒砌,中间填以砂石混合黄土。少数增高的墙身也有夯筑的。增高9米,加上垛墙总高米,底基厚米,上宽2米。顶部用砖铺。外侧有青砖砌垛墙,高米。城墙内侧有砖砌宇墙,高30厘米,厚34厘米。内城有东西二门,东门上楣刻“光化门”,西门上楣刻“柔远门”,两门均有砖砌拱券门洞。门洞长米,宽米。门洞基础和地面均用长方形石条衬砌,两门均安铁皮包钉黑漆双扇门。二门之内北侧靠城墙建青砖斜坡马道,上至城顶。坡下有砖木结构的门楼和照壁。马道斜长米,宽米,外侧有护道墙。马道下原有成排的拴马桩。二城门之上均建有城楼。楼高约17米,为三层三檐木结构的歇山顶式建筑。底层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二层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各18根。第二层的明柱之间有木格花栏杆环绕。第三层,四周为木格花窗。楼中绘有飞天、山水、花草等图案。楼内有木栏杆楼梯,可供攀登。楼的顶脊装兽形瓦,顶盖灰瓦。南北城墙无门,墙头居中筑敌台,上有敌楼。敌楼面积平方米,为一层三间。楼外带明柱通廊。城墙四角各建方形角楼一座,角楼亦称戍楼,为哨位。楼高出城墙米,为二层砖砌单间式,底面积平方米。下层向城内开券门,另三面开券式窗。由内可登楼,楼上为平台,台四周设垛口,形如碉堡。
外城:关城之东、南、北三面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外城,明嘉靖年间修。其西端与罗城南北两端相接,并在此连接长城,与长城成犄角之势。东部围墙沿岩岗边缘筑起,围一广场。外城全长1263米,残高米,基厚米,上阔厘米。外城围墙有383米残缺,1981年已补筑。外城门耸立在城东北的高岗,称东闸门。门洞高米,宽米,长米,两侧用石条砌基,砖砌壁,壁嵌36根方木支柱,上搭方木棚架。门顶建有门楼,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红漆明柱,上盖灰瓦,装脊兽。
登上关楼远望,长城似龙,戈壁如海,塞外风光,尽收眼底。嘉峪关已成为长城西端的标志景区。
<b>  齐长城穆陵关在什么地方?</b>
齐长城穆陵关在山东临朐城南约45公里,它处在齐长城中段要冲即《周礼》所载“青州之镇”的沂山地域,被称为“齐国咽喉”“齐南天险”。穆陵关从周起历代均十分重视,由于其历史久远,关楼和关下建筑几经修复,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第七编 雄关要隘(8)
穆陵关关楼。据史书和实地考察所证,穆陵关是齐长城诸关隘中最重要的一座。关设在沂东山东脉之大岘山上。《资治通鉴》:“燕塞大岘之险”即指此关。据考,穆陵关遗址面积大约2500平方米,正中建关楼,东西长约50米,关楼为二层三拱门建筑,门南北有陡峻的大道,关门内走廊平缓,关口左右,为残存的齐长城遗址,在关东西200米处,各有一高台,台下经常发现战国时的瓦片、铜箭簇等文物,说明此关在战国时已建有关楼。据遗址出土的砖、瓦当、铜质风铎证实,该关为砖石结构,宏伟高耸、巍峨壮观。该关居高凭险,布局合理,而烽、燧、台兼备,构筑坚固,不但为当时齐国的军事要隘,也为历朝所重。自宋始即置穆陵关巡检司,设巡检镇守。宋南渡后,金于1216年置穆陵县,明代重建关楼。
明碑记载,嘉靖年间,穆陵关守兵40人,带家小在关旁垦荒种地,给过关商贾以方便。因此穆陵关不仅在防御方面有战略意义,而且还是历代南北通商发展经济的重要通道。
<b>  战国时函谷关在军事上的作用是什么?</b>
战国时期,秦以黄河、函谷关为界抵御关东诸侯,进攻退守都很方便,在战略上所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的弘农河畔。这里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北面是大河滚滚东流,南面是一片崇山峻岭,自古是控扼中原地区东西交通要冲,号称天险。秦有函谷关,使关东诸侯望而生畏。公元前302年,秦惠文王北游戎地,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及东至包头间之黄河)。不久,秦伐义渠,继而攻韩。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合众攻秦,在函谷关被秦军打败。惠文王使张仪游说拆散齐楚联盟,占领汉中。同时,惠文王又采纳司马错的建议,于公元前316年出兵灭蜀,后来又灭苴(今四川昭化东南)、巴(国都在今重庆嘉陵江北岸),使得秦占据了巴蜀丰饶的土地,为以后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b>  潼关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b>
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古称桃林塞。它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正如诗人所描述那样:“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潼关创建于何时,历史文献没有具体说明,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211年,曹操曾于潼关破马超,由此可知潼关在这之前已开始建置了。后经唐、宋、明、清乃至民国的修葺,保存基本完好。关城周长约5公里,北面与东北,为板筑土墙,外包青砖高16米,宽8米;南与东南,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除开门6处外,留有南北二水门。潼关东约3公里,有一禁沟,自唐至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沿禁沟两岸,夯筑方形土台12个,是防御性的军事堡垒。由于土台与潼关城基本连接,故称“十二连城”。潼关作为关中的东大门,它经历过大小战役数十次。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马超据关抗曹师,后曹操凭其智谋巧妙地夺取了潼关。北周末年,扬坚在洛阳篡位立隋时,曾密遣杨尚希扼守潼关,以解其西顾之忧。唐中叶安禄山攻占洛阳,进逼潼关,使用反间计占据了潼关,震动京师,唐玄宗仓皇西逃。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取潼关直捣长安。宋代“靖康之变”后,潼关为金所得,金朝后来为蒙古军队逼迫,迁都汴京。将兵力完全集中潼关附近。有人曾对蒙古铁木真说:“金廷居汴将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关、黄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当蒙军包围汴京时,首先夺取潼关。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关,整个关陕地区才迅速得到平定。解放战争时人民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乘陕南、豫西地区空虚之机,南渡黄河,在潼关洛阳段机动作战,寻机歼敌,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局面。
<b>  汉肩水金关遗址现存状况是怎样的?</b>
在甘肃金塔县天仓北25公里处,为汉长城的肩水金关。该关位于额济纳河上游谷地北口的东岸,是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不远的肩水都尉所居障城。该关的关门,是两座对峙的方形夯土堡垒,堡墙南北宽5米,东西长米,厚米,收分很不明显。两堡垒中间关门门道宽5米,前口东侧发现烧残的大门构件如垫木、门框和门臼等。门道两侧壁脚,各残存4根半嵌在墙内的方、圆形排叉柱,下垫石块,最粗的方柱每边21厘米。据此可推知立柱顶部即门道上面建有门楼。堡内有通顶部的土坯梯道。堡垒外两侧为关墙。关门内外沿堡垒墙脚埋有防步兵的木尖桩,此外,还有埋于陷阱(方形坑)底部防骑兵的木尖桩。该木桩下部刻有缺槽,横贯短木,这样不易被马蹄踢倒。
关内西南侧建有障城,边长约35米。西南角建有堡垒和烽台,院中建有仓库、马厩等,门开于东南角。据出土简牍并与古籍印证,这座障城驻有3个小单位,兼有关卡、驿站、烽燧等多种职能。
<b>  汉阳关遗址在什么地方?</b>
阳关是汉长城的重要关隘,亦是“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道。唐代诗人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那么诗人笔下的阳关,如今在什么地方呢?翻开中国史籍,汉、魏、晋、唐诸代对阳关皆有提及。晋和北魏还于此地置阳关县。唐时在龙勒故地置寿昌县,此时阳关还在使用。唐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进的阳关。诗人岑参也有“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之句,可是自唐以后,赫赫阳关竟然史书绝记。阳关到底在何处的问题,亦同玉门关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阳关为什么突然失载呢?这一点历史学家已经找出了答案,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之故。历代战争和大规模的开荒屯垦,破坏了这里的植被和水源,从而造成来自西南的风沙逐渐侵向东北。阳关绿州在无情地减小,人们抵挡不住风沙的危害,只好向东迁徙。大约在宋代,当阳关人全部迁出之后,阳关也最后被流沙吞没了。近年终于在甘肃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人烟断绝的沙漠之中找到了阳关遗址。经过发掘,面积上万平方米,房屋排列整齐而清晰,城堡断断续续的夯土城墙基址犹存,并发现了汉五珠钱、铜箭头、汉代灰陶片,以及耕地、窖址、水渠等大量遗物、遗迹,一个近千年的历史之谜至此总算有了答案。


第七编 雄关要隘(9)
<b>  汉代玉门关遗址是否已找到?</b>
玉门关是汉长城著名的重要关隘,“丝绸之路”的南路和北路都从此关经过。汉代玉门关从汉武帝年间修建,到东汉延光年间的200多年里,曾三次废关。由魏晋南北朝以来,战争频繁,丝绸之路交通阻断,玉门关随之废弃。到唐代,通西域走新北路即经安西通哈密一道,以至汉代玉门关这座赫赫有名的古关的确切所在地,鲜为世人所知,宋以后中国与西方的陆道交通衰落,玉门关遂废圮,逐渐被流沙所侵吞。根据巴黎所藏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唐代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及后晋写本《寿昌县地境》的记载:玉门关在寿昌北80公里,其方位约在今敦煌西北。清道光《敦煌县志》在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下注“汉玉门关”,后来许多史学家以此推断玉门在敦煌县西北的小方盘城。但近年来甘肃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小方盘城的西面11公里的马圈湾烽燧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汉简1217枚,考察人员根据新发现的资料推断玉门关应设在马圈湾的西侧。玉门关到底在哪里还待今后考古发掘的新发现才能确定。
<b>  高阙塞究竟在狼山的哪一个山口?</b>
高阙是战国时期赵长城西部重要关隘,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东部的狼山口。北连蒙古高原,南接黄河沿岸丰绕的农业平原,渡过黄河可进入河套地区,军事和交通地位极为重要。
古高阙塞即狼山口一带的长城,是由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部小佘太乡察右台山的阴坡,进入乌拉特中旗狼山之中的。这里因山中无土,城墙多用石料构筑。长城进入狼山之后,向西延伸,经石哈河、召苏河、乌不浪口、沁达门沟、呼鲁斯太沟到达狼山口;复由狼山口向西,经东乌盖口、西乌盖口、红砂口、哈日格乃口、苏木图沟口,而后又西沿阿贵山入宁夏境内。长城大抵蜿蜒于上述各口之北约5至15公里的地方。
大狼山口以东的呼鲁斯太沟中有一段长城遗迹,遗迹在沟里15公里处。这里的山峦自西面的狼山口过来,然后分成两条支脉,长城就筑在南面那条支脉上。在南北两条支脉之间是一宽阔地带,宽约5公里。站在长城上向北瞭望,只见群山起伏,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形势十分险要。砌筑长城用的大都是紫色和米黄色的人工敲砸而成的片状石块,少数是自然石。经过历年曝晒、风化,表面已呈黑色或黑绿色。砌筑长城的石块,大小薄厚不够规则,宽度一般为30—50厘米,厚度一般为5—20厘米,也有特殊大的和特殊小的。垒砌的方法,为交错叠压式,非常规整。
<b>  鸡鹿塞屯戍情况如何?</b>
鸡鹿塞坐落在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沙金套海乡太阳庙山的哈隆格乃峡谷口。对这一长城要塞,史籍多有记载,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称:公元前124年“都尉韩说从大将军出窳浑,至匈奴右贤王庭”。按“窳浑”,为公元前121年汉所开朔方郡县之一,鸡鹿塞就属窳浑县,位于县之西北15公里处。《汉书·地理志下》朔山郡窳浑:“有道西北出鸡塞,屠申泽在东。”故出窳浑就是指出“鸡鹿塞”。又据《汉书·匈奴传》载,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宣帝遣官兵护送呼韩邪等出朔方鸡鹿塞。并调拨边塞谷米三万四千斛作为单于及其部众的粮食。另外,89年汉将窦宪、耿秉也是出鸡鹿塞而进袭北匈奴的。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鸡鹿塞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咽喉要地。鸡鹿塞可能是在元朔初汉取得河南地后而修筑。
由于鸡鹿塞是汉匈之间交通往来的通道,加以附近又有屠申泽,汉代除筑城设防外,还在鸡鹿塞所在的窳浑县一带发展垦殖业,“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用屯田以济费。据历史气候学家研究,西汉时气候条件较今为优越,其时此处当为一片草原,今已沦为乌兰布和沙漠的一部分。从鸡鹿塞石城往东约10公里处,也有一座石城,但比鸡鹿塞石城小。在这座小石城的西北方约5公里处,又有一座相似的小石城。此外,在这里每隔一二里就有一座石筑烽燧。在鸡鹿塞石城的西南方也有同样的石筑烽燧。这些石城、烽燧在鸡鹿塞外围,形成拱卫鸡鹿塞之势。
<b>  唐人诗句中的萧关在哪里?</b>
萧关位于宁夏固原古城东南,是历史上重要的关隘,因关口附近萧蒿茂密而得名。萧关创建于汉文帝时期,在当时是关中与陇东的交通要冲,被古人称为“灵武咽喉,西凉襟带”。西汉前期,由于汉廷无力大规模对匈奴作战,对匈奴的掠扰只能采取守势,但匈奴愈益骄横,连年入犯汉朝边郡,掠掳人口畜产。萧关所在的陇西郡是几个主要受害地区之一,萧关更是首当其冲。公元前166年匈奴攻进萧关之后,长驱陇西,把秦始皇出巡陇西、北地时所建的行宫火烧为灰烬。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107年汉武帝两次出巡边塞,都是由此经过。北宋时期,萧关正处北宋和西夏交界地带,为防御西夏进攻,北宋于1105年在今固原地区同心县又新筑了一座萧关,史称北萧关。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王维、岑参、卢纶等都写过很多歌颂萧关的诗作。如王维:“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陶翰:“驱马击长剑,役役至萧关”。卢纶:“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在一些描写萧关一带情景和远征战士戍边生活的诗中,最受人喜爱的还是王昌龄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这首诗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当时萧关金秋胜景的美丽画卷。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七编 雄关要隘(10)
附录1:      长城之子——董耀会
新华社记者 屈维英
有一个胡子拉茬的中年人近20年来同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至1985年近两年间,血气方刚的他,同另外两名热血青年历时508天,完成了徒步考察万里长城的壮举;2002年夏天和秋天,他又率领中国长城考察队完成了有史以来对长城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科学考察。这两次考察,奠定了他在长城考察和长城研究方面的独特地位。他,就是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
“他从小就是个躁动不安的家伙”
1957年1月5日,一个幼小而顽强的男婴呱呱坠地出生在秦皇岛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不幸的是当他出生仅3个月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去世了。这个乳名为“恩生”的孩子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可他必须面对一个极其严酷的现实:一阵又一阵的“跃进风”、“浮夸风”,把刚刚从战火中诞生的新中国推向贫困和饥饿。
重病缠身的母亲抱着幼子,心底哀伤地和着泪水吟哦着一支古老无奈的摇蓝曲,可止不住孩子的哭声。孩子的眼睛又黑又亮,哭啼的声音也很响亮。母亲没有想到,这个饥饿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小孩的生命力竟这么强。
母亲干瘪的乳防实在没有一滴奶水可挤时,她强忍骨肉分离之痛把孩子送给了一户董姓人家。养父叫董振东,养母叫苏淑华。这对婚后一直没有生育的40多岁的夫妇抱回一个日思夜想的孩子后高兴得合不上嘴,他们以人父人母的博大情怀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董耀会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说,那时虽然人们都很穷,但他冬天的棉衣总比别人的厚,夏天的短裤背心总比别人多,吃的馍馍也总比别人的白,连打嘴的零食也让别的小朋友很眼馋。

在宠爱中成长的董耀会万万没有想到,在他13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自家箱子里发现了令他的灵魂受到强烈震撼的两张写着黑字的纸。原来,这是自己可怜的生母同养父母共同签订的“过子单”——过继儿子的契约。一阵惊诧之后,小耀会哇地一声哭了,他大声地喊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命运为什么会这样残酷无情?幸亏善良纯朴的养父母没有因听到他撕心裂肺的呐喊而有所变化,仍一如既往地对他宠爱有加,使他对眼前的养父母充满了理解和感激。
身世之謎的破解,使小小的耀会经受了难以忍耐的痛苦和悲伤,使他的性格变得更加暴燥和孤僻,但也使他变得更加顽强、执着和刻苦。有一次,一个小伙伴在玩耍时同他发生口角,在众人面前大喊大叫“董耀会是他妈要来的”,这使董耀会怒不可遏,他一步蹿上去,像一头小豹子一把薅住对方,把对方按在生着火的铁炉盘上!
这个看上去有点“狠毒”的小家伙记忆力特别好。当时没有更多的书可读,他就大段大段地背诵毛主度语录。在初中阶段,他是班里的小个子,但他做啥事都不“让”那些大个子。在课堂上他爱搞各种各样的“小动作”,人们对他的印象总是“他太倔犟了”,“太不守规矩了”,“是个躁动不安的家伙”。他的胆子也真够大的了,常常背着老师和同学独自一个人去大海里游泳,去大山上漫游,致使父母对他充满了担心和忧虑。他的手也很巧,会打家具,会组装收音机,干起这些总是像模像样。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阅读一些当时被“禁”的文学书籍。在“文革”期间,他竟弄到了《红楼梦》、《牛虻》、《悲惨世界》等书。他还喜欢写诗歌,尽管他当时写的都是一些“歪诗”。他的文学梦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到20多年后他还是出版了一本叫《望断悲风》的诗集,北京大学著名诗人谢冕教授评价说:“董耀会的诗的特点是简洁,他能够用简单而富有概括力的意象,处理极为繁复的题材。在一些令许多诗人为之反复咏叹的题目中,他往往用一种非常果断的方式,便能神奇地化浓烈为淡薄、寓丰富为单纯。”
万里长城上第一行完整的脚印
那是1985年9月24日,中国大地上爆出了一条新闻:3个青年勇士从山海关老龙头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历时508天,完成了徒步考察万里长城的壮举,胜利抵达明长城终点嘉峪关。历史学家称,这是人类第一次对长城做出全面周详的实地踏察,是华夏子孙在万里长城印下的第一行完整的脚印。
那次徒步考察长城的发起者、组织者,就是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个著名长城专家,现任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的董耀会。他的两名伙伴是吴德玉和张元华。
时间虽然过去了近20年,董耀会和他的伙伴也都由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40开外的中年人,但他们那种“走不完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和豪情,那种一丝不苟、艰苦卓绝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大门逐渐敞开的时候,一些外国人曾向中国政府提出徒步考察长城的申请,董耀会得知后在日记中写道:“在万里长城留下第一行完整足迹的应该是华夏子孙!”

但董耀会他们不是单有主观热情的莽汉。为了有足够的体力和考察的学识,他们一方面黎明即起,徒步往返攀登角山长城或昌黎的碣石山娘娘顶,做艰苦的攀援和行走锻炼;一方面,钻进图书馆、博物馆,如饥似渴地查阅《明史》、《明通鉴》、《皇明纪事本末》、《明实录》、《边政考》,以及长城沿线的州、府、县志。经过整整两年的体力苦练和知识积累,他们总算做好了徒步考察长城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七编 雄关要隘(11)
1984年“五四”青年节那天,董耀会和吴德玉等穿着解放军赠的军装,背着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用过的背囊,在山海关老龙头喝下朋友们斟满的一杯杯壮行酒,开始了历史性的万里征程。在508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他们顶烈日,冒严寒,风雨无阻,一步一步,一段一段,踏遍了长城内外的崇山峻岭、沙漠戈壁,详细地考察记载了长城沿线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10多个县、市所轄长城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考察日记。因此,人们说,只有这三位走完长城的好汉,才有资格说真正目睹了万里长城的壮阔景象和独特风光。
“用脚走出来的历史著作”
当三勇士徒步考察长城的消息在中国大地上不胫而走的时候,董耀会他们却出乎意料地在北京汇报会上宣布:“今后不在任何场所作报告,不接爱任何荣誉称号,不再接受任何记者采访。”一连三个“不”字,表达了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境和抱负,昭示了他们后来的建树和地位。参加汇报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对三位勇士说“你们是工人,也是科学工作者,是以科学的态度走长城,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长城的工人。”
1985年9月实现徒步考察长城的愿望以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推荐,董耀会先后两次分别到北京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深造,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这期间和之后他“躲进小屋”,用自己耳闻目睹的第一手资料,开始了对万里长城的研究和著述。
1986年底,董耀会和吴德玉、张元华一起,以“华夏子”的署名,出版了长达28万字的《明长城考实》,记载了明朝以前历代修筑长城的概况,阐明了修筑明长城的历史背景,明长城的建置沿革,以及长城沿线9个省、市、自治区境内的明长城的历史和现状。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为这部书题写了书名,并称其是“用脚走出来的历史著作”。著名长城学家罗哲文在序中称其为“首创之作”,“传之后世而无愧”。
从此,不管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北大进修期间,董耀会的长城著述一发不可收。他同罗哲文合著的《长城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及他自己所著的《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等一系列论述,钩沉刊谬,旁征博引,对长城学作出了较全面的理论阐述,初步奠定了长城学的理论基础。
我们前面摆着一部又大又厚的《长城百科全书》。这部170万字的巨著,是作为副主编的董耀会,在主编罗哲文的指导下,组织全国近百名长城专家和学者,几经寒暑,几易其稿编纂而成的。正如长城学会会长黄华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这部书总结了考察和研究长城的丰硕成果,提供了关于长城的系统的历史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他还出版了用自己考察长城的亲身经历写成的近20万字的文史读物《长城万里行》,发表了数十篇长城研究论文。
“当之无愧的长城秘书长”
由于董耀会在长城考察和研究上的卓越建树,1995年他被推举为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作为一个“长城的儿子”,董耀会凭着对长城的亲身感受和认识,又开始了长城学、长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特别是对长城的保护和维修到处奔走呼唤,履行着一个最称职的秘书长的天职和责任。
早在1994年,作为中国长城学会分管学术研究的常务副秘书长,董耀会参与组织了《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美、英、法、德、日、俄、韩等国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北京,宣读了60多篇有关中国长城的学术论文。会后,由董耀会主持,编辑出版了65万字中英文对照的《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把长城学推向了世界。当时,他们还同国内及欧洲、亚洲一些国家的影视机构合作拍摄了长城专题片,向各国人民宣传长城,宣传中国。
1998年6月28日,董耀会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陪同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行游览了北京怀柔县境内的慕田峪长城,如数家珍地向美国客人介绍了中国长城产生的历史背景,修筑长城的目的和动机,长城的作用和功能等等。领略了长城的雄姿,听了董耀会深入浅出的介绍后,克林顿感慨地说:“真是太好了!中国长城比想象的还要雄伟。不亲自攀登,不可能真正地感受长城!”2002年2月21日,董耀会又陪同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参观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在两次陪同美国总统时,董耀会关于长城作为防御性的军事工程,为长城内外的和平与安宁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观点,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注意。董耀会说:“只有一个热爱和平,实在不想打仗的民族,才会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修筑长城。长城的修筑者不可能带着长城去打别人。”

近两年来,这位长城学会秘书长,总是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在国内外坚持不懈地宣传长城,呼吁人们爱护长城,保护长城。
董耀会认为,长城的保护应该是全民的责任,目前最重要的是增强沿线各地领导和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因此,他总是风尘仆仆地奔波在长城保护的第一线。
在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长城沿线各地,他经常在长城的名关要塞转来转去,向各级领导提出保护长城,开发长城旅游资源,造福于人类的各种意见、建议和方案。同时,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呵护着长城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哪里出现长城损坏事件,他就铁面无情地出现在哪里。


第七编 雄关要隘(12)
2000年,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后,他系统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提出了保护长城的8条意见和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动员群众保护,制止一切破坏行为,分段建立长城资料档案,收集长城沿线的大量碑刻、雷石、石炮等文物,以及设立长城保护基金,打破区域阻塞等等。
特别是2002年七八月间,董耀会率领30多名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完成了有史以来对明长城保护工作最全面的一次科学考察。考察途中,专家、学者们对各地保护长城、开发长城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对破坏长城的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对正在进行的长城旅游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这次长城考察万里行活动,在长城的考察、保护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立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考察成果和提出的建议受到了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董耀会,一个杰出的“长城之子”,一个忠诚的长城卫士。
(作者:新华社记者屈维英。原载2002年10月22日《人物周报》、2002年2月《新华文摘》、新华出版社《走遍长城》)
附录2:       主要参考书目
1.《明代的军屯》,王毓铨著,中华书局出版社,1965年。
2.《中原楚文化研究》,马世之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山海关长城》,张立辉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
4.《司马台长城》,晋宏逵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5.《中国边疆经略史》,马大正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6.《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刘谦著,文物出版社,1989年。
7.《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
8.《中国长城建置考》,张维华著,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
9.《宁夏古长城》,许成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长城百科全书》,罗哲文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考察报告》,岳邦湖,钟圣祖著,文物出版社,2001年。
12.《齐长城》,路宗元,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
13.《罗哲文长城文集》,罗哲文著,外文出版,1996年。
14.《中国军事史》,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
15.《中国的万里长城》,艾冲著,三秦出版社,1994年。
16.《我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彭曦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长城学会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明长城考实》,华夏子著,档案出版社,1988年。
1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万里长城纵横谈全文阅读 作者:董耀会 《万里长城纵横谈》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万里长城纵横谈全文阅读页面。

三 : 写建筑的作文范文:万里长城

写建筑的作文范文:万里长城

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吧!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跨群山,穿蟒原,它是中华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它浓缩了五千年光辉灿烂而入压抑沉重的历史;它是中国血泪史与文明史的结合;它是中华民族这条即将腾飞的巨龙的象征!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让我们抬起头来,长城像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宏伟壮观,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长城。八达岭长城共有六个烽火台,这些烽火台可以在二到三小时之间将情报传到数千里外的地方。烽火台分两层,上层是眺望台,下层是士兵吃饭和睡觉的地方。那儿驻扎着许多士兵,一旦发现敌人,便点燃烽火,将消息传到远方,可见烽火台在当时的军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不知不觉,我们已快到“好汉坡”了。“好汉坡”意为只有好汉才能登上的险坡,是登八达岭长城的必经之路,以险、陡而著称世界。游客们,让我们也登上这似乎通天的石级,做一回好汉吧!let’sgo!

经过好汉坡,就要到达顶峰了!看,那琥珀色的巨石上刻着毛主席的亲笔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身后的那块石壁,上面是游人的刻字留念,你们也可以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大名哦!

游客们,我们的长城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愿雄伟壮观的长城能给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文章地址:

四 : 写建筑的作文范文:雄伟的万里长城

写建筑的作文范文:雄伟的万里长城

中国有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来到了我思慕已久的的万里长城。抬头仰望,只雄伟的长城巍然耸立,气势磅礴,像俯在连绵不断的山峦上的巨龙。我拾级而上,蓝天白云已渐渐映入眼帘,与长城浑然一体。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这长城真实名不虚传呀!”

在着雄伟的长城上,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长城坚固的城墙,到处都是十五千克的石砖,给人以气势宏大的感觉。

万里长城,东起辽宁省的鸭绿江,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长城就在那连绵不断的山峦上蜿蜒而上。万里长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本文链接:

五 : 建筑的作文范文:迷人的万里长城

建筑的作文范文:迷人的万里长城

在国庆节的七天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北京。我们游览了颐和园,中央电视塔,恭王府,天安门广场,故宫;至今让我忘不了的是那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长城.

我们乘车来到了八达岭脚下.虽然当时八达岭那里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寒风吹的我手和脸都冰凉冰凉的,头上也满是雪花,但是再大的寒冷也盖不住我登长城的兴致.我们买了票后便冲向了长城.

登上了长城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长城的雄伟,长城的迷人.长城是用厚厚的城砖和宽大的条石建成的,再看看长城上的一些嘹望口和射击口上已经伸进了不少红叶,红的像一把火一样.在长城的一处平台上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写着红色的大字,字我看不懂,但在仔细观看后可以认出“好汉碑”这三个字.再向上我们参观了烽火台,烽火台分为上下两层.十分牢固.我到了一处最高的烽火台远眺长城,他就像一条土黄色的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就是长城---迷人的万里长城.

文章地址:

本文标题:万里长城的作文-建筑的作文范文:观雄伟的万里长城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906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