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重读《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02-22 所属栏目:读后感

一 : 重读《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当带有阶级斗争有色眼镜看这部名著时,对官僚——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和反动军官——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有的只是严厉的批判,而对安娜·卡列尼娜则给与无限的同情,现在再读却有了不同的认识。

安娜·卡列尼娜嫁给了大她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是爱着安娜的,安娜出轨并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宽厚,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安娜死后卡列宁还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抚养,这一切不都说明了卡列宁是深爱着安娜的吗?卡列宁还是一个很成功的政府官员,他一帆风顺,短短8年时间,就当上了内阁部长的高位,成为“彼得堡最重要的官员”。只是安娜既想过上层贵夫人丰厚的物质生活又想要丰富的感情生活,全然不懂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安娜还羞辱卡列宁,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并说“我爱他……我憎恶你……”,最后抛夫弃子而去。请问那个男人能大度容忍?

安娜的情人的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对安娜的爱情尽管时冷时热,却不乏真诚,而且他的爱也并不肤浅,否则聪明的安娜就不会把人生的希望捆绑在他身上。但是安娜对待渥伦斯基也像对待卡列宁一样,把爱看的高于一切,束缚渥伦斯基的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她还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渥伦斯基对她的爱,使得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她最后毁掉了自己。在渥伦斯基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这是一场悲剧,由安娜·卡列尼娜亲手导演的悲剧,害死安娜的,不是别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条极端的路,感情的疯狂其实是种很可怕的事。

其中得到的启示是:

1、对感情不要要求过多

无论婚内情还是婚外情,要知道任何激情都可能因为距离的接近而淡化。在此过程中,如果双方心态平和、没有过分要求,激情就会逐步转化为温情和亲情,虽然是淡淡的,也能很好的维持着,双方都会感觉不错。然而当一方对感情有过高的期待时,死死地要求今日的温情维持着往昔激情般的热度时,往往会引起极大的逆反,无异于迅速破坏着已有的温情。

就像吃东西一样,天下好吃的东西很多,少吃一口就吃的很香,觉得没吃够,下次还想吃。但如果觉得这东西好吃硬要多吃一口,甚至吃的难受,人就吃伤了,厌恶了。——感情也一样,不能用过分的要求让对方产生厌恶,不要多一口,要少一口。

梁实秋说过:“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

2、适度的给对方足够的自由

婚姻这东西浮动性太大,要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以对方为天地。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也等于给自己空间和自由。要像亲人那样互相彼此关心照顾,像朋友那样有很多话题可谈,像战友一样共同承担。管得太死或放任自流,太过熟悉,太没有距离,都会出问题。无论是结婚也好谈情也罢,都要像风筝一样,能够放手也能够松手,张驰有度,即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3、不要试图改变对方

无论是爱人还是情人都是成年人,其生活习惯、处世方法、生活理念都是多年形成的,是很不容易改变的,甚至是终生不会变的。聪明人应该懂得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易改变的,哪些是绝无改变可能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以改变的,生活才会和谐。如果试图改变不可以改变的、也不接受不能改变的,相处只能是奢望。

你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和你想法一样吗?如此,我们只会伤害对方和自己,还会失去很多东西。我们不应打破原有的生活环境,也不要让对方放弃多年的习惯来迁就你。太爱就意味着失去,这是现实。

4、做事说话要留有余地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是感情动物,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人要脸树要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说话、办事要留有余地。不要认为自己伶牙俐齿就可以撕别人的面皮,使人颜面扫地,丧失自尊,那就离分手不远了。烦忧着的心,疲惫着去浪漫,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的。爱像一笔存款一样,相互吸引是收入,相互摩擦是支出,相互忍让是节约开支。

感情需要经营,就像合作办企业一样,只有双赢才能继续合作,如果有一方认为亏了,合作下去很痛苦,最好的结局只能是夫妻离异、情人分手。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二 : 一篇《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看到一篇读后感,觉得满有意思,顺便谈谈自己的感想。


来自:昵称有非法词汇

感觉无论推荐什么电影都显得太轻浮,电影这种艺术无论如何也没有书籍厚重。但是推荐什么书呢,我看书不多,经典尤其少,老师你肯定都看过了。准备写《安娜卡列尼娜》的,但是记得老师你说过你的什么毕业论文是写的安娜的。我们有班门弄斧这个说法的,而且现在大学生中看《安娜》的人可不多啊,所以我就说两句。
首先,那个伏伦斯基,我没读懂,感觉现实社会里根本找不到1个类似的人。我心里是不喜欢他的,但是他的品性又挺好的,我意思是他骨子里也是好的。就因为这样,我觉得我没读懂这一本书,让我很纠结。然后关于列文的那个农业改革的段子,我看了就头大,也因此漏掉了不少了解列文思想的机会。【列文的农业改革的思想,对于当时的俄国来说很重要。就好比三农问题在现在的中国无比重要一样。但是这个,对于文学真的不怎么重要。】
现在开始夸奖这本书。感觉写这本书的人太聪明了,那些心理描写太准确了,太准确了,我身边没书,随便举个例子:书的后半部分,安娜一人在家里,苦恼万分,但又对自己说,现在的样子不能让伏伦斯基看到,只有自己能可怜自己,不能让别人可怜自己,我感觉干觉如果我是安娜,我在那个时候,我也会那么想,一模一样的想法。还有,又一次,安娜第一次用哭的方式来换来伏伦斯基的温柔,但和好后,旋即伏伦斯基对安娜的表情变得冷酷了,如果我是他,我也会变得冷酷的,因为我会有种被骗和被侮辱的感觉,真是太准啦。然后安娜看到了他的表情,感到了绝望,有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能用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因为她预料到会有很糟的事发生,妈的我也预料到了。【其实,托尔斯泰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描绘人们的“日常情感”,就是1个人表面看起来很平静,但是内心却经历了无数波澜,托尔斯泰就把这个波澜给勾勒出来了。】
所以呢,我觉得情节就像历史一样合理,安娜必须死,从她和伏伦斯基私奔那一刻,她就得死,或者早一些,从她遇见伏伦斯基那一刻,就得死,甚至从她嫁给那叫什么亚历山[www.61k.com]大来着的,她就得死。一切就像历史的车轮驶过,稳稳当当地朝着1个方向前进。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书了,柴静说托尔斯泰的书里的世界是有秩序的世界(大概是这样说的),我也是这样觉得的,没有一点混乱的,不合逻辑的。这就使我眼睛变亮的多,以致看各种电影,嘴里就不停地念叨“这个,太假了”,这是我认出很多垃圾作品。【柴静的话,说实在的,有些大而无当。】
我原来是超级喜欢列文的,我觉得我就是列文嘛,太像了,例子是不胜枚举啊,他对吉蒂的感情,他对农民的感情,他对农村的感情,甚至在那段时间里,我都变得自信得不是一点点啊。最主要的是列文在书中是得到高度肯定的啊,得到朵丽的肯定,吉蒂的肯定,吉蒂他爹也钟爱他啊。但这都是原来,现在我有点困惑了,因为我看了托尔斯泰的介绍后,觉得列文身上是有托尔斯泰的影子的,从各个方面看都像,对婚姻的困惑,对活着的意义的思考,甚至对自杀的思考。这让我有1种愚蠢的想法,就是托尔斯泰是自己肯定自己啊,说不好听就是自恋啊,所以关于列文的问题我还要自己独立地思考啊。
不过话说回来《安娜》还是一本伟大的书,看了这个,我觉得以前看过的《简爱》、《傲慢与偏见》就相形见绌了,低了1个层次啊,然后《挪威的森林》、《了不起的盖茨比》又低了1个层次。【这个我认同。不过,《安娜》的好是深藏不露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认同这一点。】
最后谈谈另一本书,这个学期我以惊人的毅力看完一本书,这是一本排在世界前十的书【仅仅是毛姆把它排在前十而已。】,根本不算长,但我看完了完全不知道她写得是什么啊,完全没有任何秩序可言,一点也看不懂,而且没有任何力量能推动我看第二遍,这就是——《呼啸山庄》。这本书超高的文学地位,和我对她的理解程度,使我觉得我就是1个傻逼啊。为什么写这个呢,老师你写一两句点拨我一下,或许我会回头重看一遍。
就到这了。

三 : 重读《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当带有阶级斗争有色眼镜看这部名著时,对官僚——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和反动军官——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有的只是严厉的批判,而对安娜·卡列尼娜则给与无限的同情,现在再读却有了不同的认识。

安娜·卡列尼娜嫁给了大她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是爱着安娜的,安娜出轨并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宽厚,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安娜死后卡列宁还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抚养,这一切不都说明了卡列宁是深爱着安娜的吗?卡列宁还是一个很成功的政府官员,他一帆风顺,短短8年时间,就当上了内阁部长的高位,成为“彼得堡最重要的官员”。只是安娜既想过上层贵夫人丰厚的物质生活又想要丰富的感情生活,全然不懂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安娜还羞辱卡列宁,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并说“我爱他……我憎恶你……”,最后抛夫弃子而去。请问那个男人能大度容忍?

安娜的情人的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对安娜的爱情尽管时冷时热,却不乏真诚,而且他的爱也并不肤浅,否则聪明的安娜就不会把人生的希望捆绑在他身上。但是安娜对待渥伦斯基也像对待卡列宁一样,把爱看的高于一切,束缚渥伦斯基的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她还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渥伦斯基对她的爱,使得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她最后毁掉了自己。在渥伦斯基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这是一场悲剧,由安娜·卡列尼娜亲手导演的悲剧,害死安娜的,不是别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条极端的路,感情的疯狂其实是种很可怕的事。

其中得到的启示是:

1、对感情不要要求过多

无论婚内情还是婚外情,要知道任何激情都可能因为距离的接近而淡化。在此过程中,如果双方心态平和、没有过分要求,激情就会逐步转化为温情和亲情,虽然是淡淡的,也能很好的维持着,双方都会感觉不错。然而当一方对感情有过高的期待时,死死地要求今日的温情维持着往昔激情般的热度时,往往会引起极大的逆反,无异于迅速破坏着已有的温情。

就像吃东西一样,天下好吃的东西很多,少吃一口就吃的很香,觉得没吃够,下次还想吃。但如果觉得这东西好吃硬要多吃一口,甚至吃的难受,人就吃伤了,厌恶了。——感情也一样,不能用过分的要求让对方产生厌恶,不要多一口,要少一口。

梁实秋说过:“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

2、适度的给对方足够的自由

婚姻这东西浮动性太大,要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以对方为天地。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也等于给自己空间和自由。要像亲人那样互相彼此关心照顾,像朋友那样有很多话题可谈,像战友一样共同承担。管得太死或放任自流,太过熟悉,太没有距离,都会出问题。无论是结婚也好谈情也罢,都要像风筝一样,能够放手也能够松手,张驰有度,即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3、不要试图改变对方

无论是爱人还是情人都是成年人,其生活习惯、处世方法、生活理念都是多年形成的,是很不容易改变的,甚至是终生不会变的。聪明人应该懂得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易改变的,哪些是绝无改变可能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以改变的,生活才会和谐。如果试图改变不可以改变的、也不接受不能改变的,相处只能是奢望。

你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和你想法一样吗?如此,我们只会伤害对方和自己,还会失去很多东西。我们不应打破原有的生活环境,也不要让对方放弃多年的习惯来迁就你。太爱就意味着失去,这是现实。

4、做事说话要留有余地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是感情动物,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人要脸树要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说话、办事要留有余地。不要认为自己伶牙俐齿就可以撕别人的面皮,使人颜面扫地,丧失自尊,那就离分手不远了。烦忧着的心,疲惫着去浪漫,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的。爱像一笔存款一样,相互吸引是收入,相互摩擦是支出,相互忍让是节约开支。

感情需要经营,就像合作办企业一样,只有双赢才能继续合作,如果有一方认为亏了,合作下去很痛苦,最好的结局只能是夫妻离异、情人分手。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四 : 高二年级读后感:读《安娜卡列尼娜》后的心得

高二年级读后感:读安娜卡列尼娜后的心得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一>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安娜体态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人物,特别是对安娜本人的命运,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二>当我们向安娜的美倾予由衷的叹赏时,我们不能不为其悲剧的结局痛心疾首。如此一个优美动人的女性,她的要求不过是真挚的母爱与情爱,这个正当的生活权利,却被冷酷无情的贵族社会分裂并对立起来,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安娜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 这种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于是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当然不止卡列宁一个人,而是整个上流社会。恩格斯分析《人间喜剧》的形象时指出:“在贵妇人的生活里,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适应的。”(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伪善的莉蒂亚自诩为“社会的良心”,淫荡无耻的培脱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虚妄无能的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安娜悲剧的根源便在这罪恶的社会。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剧内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惊人美丽的头。

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便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和要求,她曾对渥伦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渥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已,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愈是临近悲剧的结局,安娜的内心矛盾冲突就愈是复杂,深刻,尖锐。她一会儿恨得那么深沉,一会儿又爱得那么热烈;一会儿她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一会儿又显得那么软弱怯懦;一会儿她觉得自己有一千个理由值得骄傲,一会儿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会儿她期待得那么殷切,一会儿又失望得那么可怜;一会儿充满了生的欢乐,一会儿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内心永远充满了惊涛骇浪,她爱得那样深切,却又爱得那样痛苦。她觉得自己酿造了一切罪过,又觉得一切罪过吞筮了她!如此一个丰满凸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了作家笔下一种永远惊人的艺术力量。

安娜的矛盾还在于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取舍抉择,她一生只爱两个人--谢辽沙与阿克历赛,她对杜丽说:“我只爱这两个人,但是难以两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却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伦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爱情与母爱乃是一个女子正当的生活权利,冷酷无情的社会却把它们分裂并对立起来,作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剧的绝路。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惨死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他把安娜的命运写成一个悲剧,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安娜的命运,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要求妇女解放的时代,这一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本文标题: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重读《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666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