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次难忘的旅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一)

发布时间:2018-02-04 所属栏目:游记随笔

一 : 难忘的云南之行(一)

最近,我们单位组织职工去云南休假旅游,使忙碌了一年的大家通过云南之行,身心得到了休养,眼界得到了开阔,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怀,云南之行令人难忘。

我们一行40余人从北京到达昆明后,观石林看大理逛丽江,游世外仙境香格里拉,拍急流险滩金沙江畔,登玉龙雪峰赏白水河,渡洱海身临蝴蝶泉边,在云南境内行程两千余公里。一路走来,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皆山碧绿,皆水虽不是碧清,但绝大多数的河流没有被污染过,流经这里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无数山泉、溪流滋养着这片红土高原,使得她成为中国美丽的南疆;这里不但山美水美,而且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夏不酷暑 、冬不严寒;这里的植物繁茂种类繁多,有多种植物品种,是世界上少有的植物宝库。云南这片位于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云贵高原之上的美丽富饶的土地,是我们祖国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云南的石林,这一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奇异景观,令无数世人心驰神往。大石林的千奇百态,让人浮想联翩;小石林的婀娜多姿,使人留恋往返。石林,大自然造化的天然“石艺博物馆”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的拔山倒海的鬼斧神工的魔力。

大理的崇圣寺三塔历史悠久,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建造,距今已有大约1300年,是云南的重要佛教圣地,她驰名中外。大理的大理石享誉中外,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大理石石柱就是取材于大理的大理石。苍山之下,洱海之边的大理古城古朴、宁静,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她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金花、阿朋向往的好地方,是我国少数民族白族人民聚居的地方,也是今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

丽江古城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具有地域少数民族特色的古城之一,丽江古城又叫 “大研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城始建于宋末明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她历久弥香,名扬四海,吸引着无数游客到此一游。当你踏着厚厚的石板路面,路旁水道里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涓涓流过,四周全部是木制结构的少数民族古朴风格建筑,商店里卖的也尽是少数民族的服装、饰物、礼品和土特产品等商品,你仿佛置身于另外的一个世界。当你久居了繁华的大都市,看尽了浮沉听尽了喧嚣,忽然来到这舒适然的古城,你会感到一种陌生与想往……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伟人的诗句长存,金沙江上虎跳峡汹涌澎湃的激流长流。虎跳峡的惊险令人胆寒。(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她在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的腹地,是滇、川、藏三地的交汇之处。香格里拉是世人梦中追求的仙境,是现实中的世外桃源,是梦想与现实融合的天堂。这里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神秘的地方,当地的人们把自己的家乡视为心中的日月、人间的天堂。香格里拉的山美水秀,植物丰茂,天蓝云白别样美丽,这里大自然勾画出的诗情画意不是能用语言和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不亲临其境是体会不到香格里拉的那种特有的,带有仙境般神秘与美妙。

当我们这些久居低海拔平原地区的人们,来到了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并攀登到海拔4680米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目前人们所能达到的高度(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最高点海拨5596米,由于地质等原因至今没有人能登上最高点),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惊喜与好奇。当我站在海拨4680米主峰的时侯,看着云雾缭绕中的山下和远处的群山时,忽然间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雄伟壮丽的玉龙雪山,高耸入云的扇子陡主峰,巍然屹立在美丽的丽江的大地上,使秀美的丽江亦显巍峨。

八天的云南之行,走马观花,我们只看到了美丽云南的点滴,还有更多的绚丽风光有待今后有机会再来饱览、感受。云南的景色让我们看不够,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更是让我们难以忘怀。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4500万人口聚居在3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世世代代耕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千百年来传承着融合与善良……

来云南前就听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多,而且他们相安无事友好相处,来到后才体会到这里的祥和,有如一个大家庭,亲切、淳朴、自然。

在昆明市这个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会城市,有汉、傣、苗、白、纳西、哈尼、土家、彝、藏、回、瑶族等。我们无论是在所住的宾馆内、街道上、商店里、餐厅中所看到的身穿各式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从和他们的接触当中及他们之间的言谈话语和眼神中,感到他们除了服饰的不同外,更多的是包容和相通和一样。

在石林、在大理、在丽江、在香格里拉这种感受越来越深。我在大理古城的商店里买了一件白族服装,当交完钱后我问店主是那个民族的人,她告诉是纳西族人,这是她开的服装店,我又问她你为什么不卖自己民族的服装呢?她说白族、纳西族等服装都卖,而且这里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商店也和她的店一样,并没有把民族当做交流的障碍,而是觉得大家都一样,很和睦。当我在丽江古城的商店买小礼品时也是如此,这里许多的商店同时卖的有白族的、纳西族的、藏族的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饰物和礼品,而卖东西的店主有白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多的是通融和融汇。在丽江的金沙江上的虎跳峡旁的一个小商摊上,有一个5、6岁的藏族小女孩儿在替家里的大人卖着五颜六色的藏族样式、纳西族样式等的小礼品,她旁边的摊位就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大人们,也卖相同的东西,游客们在他们的摊位之间来回挑来挑去,没有听见他们谁说别人卖的东西是假的或不好,小女孩儿的生意和其他摊位一样红火,这也再说明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老百姓之间是相安无事的,是和谐。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云南有这么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在一起能相处、生活的相安无事、而且的十分和睦,是什么原因呢?

当我参观完大理的崇圣寺三塔,从大门迈出,背苍山、面洱海,心中顿悟:大同是人类的向往,和平是人民的渴望,内心的平衡是人们的追求……

另外,一路上看到的草甸、草场上的马儿、牛儿、羊儿和猪、狗、鸡、鸭等同在一起吃草、觅食,互不干扰、各有所求、和平共处;还有,在云南我看到除了藏獒外,几乎所有的狗都自由的放养,没有人用狗链牵着它们,它们遇见人后总是含胸低首、必恭必敬,当地人告诉我说这都是家犬,非常听话从不伤人。由此我想到在北京,家犬都是让人用链子牵着走,遇见人后总忘不了汪汪两声,以示“自尊自强”或曰狗仗人势。的确,我看到的云南的狗都很温顺,在人的教化下也变得礼貌待人了。

云南的所见总是显得那样的和谐,人与人和谐、动物与动物和谐、自然和谐、生灵与自然和谐。云南的各民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他们用善良铸成着和谐、美好的社会。云南是一个景色万千、美景如诗如画的好地方,我们这次只是看见了美丽云南的一小部分,以后我一定还要去一览云南更多的奇山异水,奇花异草,感受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领会七彩云南的内涵与真谛。

我在云南学了许多少数民族用语,但印象最深的是藏语: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此我祝全国各族兄弟姐妹们扎西德勒!祝全球华人 扎西德勒!祝世界各国人民扎西德勒!

周晓

2008.10.28

二 : 难忘三次灾区行

难忘三次灾区行

山摇地动,天崩地裂,5.12汶川大地震那一刻已经远去,但三次灾区之行却让我刻骨铭心。

第一次去灾区,那是2009年的元月份,地震已经半年,临近过年时,我去了彭州小鱼洞重灾区。沿途看到很多倒塌的房屋,公路上裂开了一尺多宽的口子,有的成了一边高一边矮的斜坡,巨石滚落河中,山体严重滑坡。来到小鱼洞大桥,看到了更触目惊心的一幕。地震断裂带穿过的那段桥面齐齐地断在河中,没断的桥面整齐地重叠在一起,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样。这就是在历史上多次毁灭人寰的地震吗?它的威力竟如此之巨大,真是让人匪夷所思!所幸的是,从党和政府到全国上下,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灾区人民。沿途都是住满了灾民的板房,我正赶上干部们在为群众分发电热毯。大家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感激,都说今年的冬天有党在,我们不冷!

第二次去是2011年的清明,地震三周年之际,我去了重灾区北川老县城。我看到了老县城的凄凉,很多单位遗址前,挂着遇难者的遗像,那一张张或神采飞扬、或青春无限、或满目慈祥的脸庞,是遇难者们生前的写照。公安局、国土局、银行……一路走来,满目疮痍;一路看来,人们眼中蓄满了泪水。树枝上、残墙边、隔离栏上,挂满了小白花,摆满了思念的花圈。其间我看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妈妈,三年了,女儿无时无刻不在想您,您在天堂还好吗?”我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这是一个女儿多么深情地呼唤!就在难抑悲伤时,我却突然看见了废墟上一株桃树,粉红的桃花开的那么鲜艳,那么醒目,我惊诧于它顽强的生命力,我疑惑桃花是不是在延续废墟下的生命?悲伤之余,我看到了在举全国之力地援助下,勇敢的灾区人民站起来的身影。我看到了北川新县城,三年前,这里的断壁残垣,举世关注;三年后,这里新家园崛起,赞叹如潮。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那时尚与怀旧结合,古老与新潮并存的“尔玛”小区,漂亮的街道,具有浓郁羌族色彩的碉楼。北川,这个古老的羌乡的的确确已经在废墟中站了起来。

今年的五一是我的灾区第三次行,我去了映秀水磨镇。这个座落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的古镇,还很远就看见雕花牌坊上的“水磨羌城”几个大字。这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镇,地震受灾相当严重,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灾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水磨人坚强地站起来了,站在还时时颤抖的大地上,开始清理一片狼藉的废墟。在广东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水磨古镇开始了浴火重生地建设。历经7年,重建的水磨羌城,雄伟的羌碉在蓝天白云下尽显万般风情。一条错落有致修茸一新的古街,留住了原生态的民风民俗,少了羌笛的哀怨,多了羌绣的美丽,生动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世外桃源”。墙上“人居共山水一色,文化与经济齐飞”的口号,演绎着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传递着羌城的烂漫情韵。今天的水磨古镇,是涅盘的凤凰,它高高地飞起,闪耀着斑斓的翅膀,翱翔在蔚蓝的苍穹,成为西羌文化名镇的一颗耀眼明珠。一位免费给游客送开水的老妈妈动情地说,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党的恩情永不忘。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灾区人民对党的感激。

难忘的三次灾区行,一次比一次让人欣慰、振奋。仰望天空,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希望在羌寨冉冉升起。(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三 : 一次难忘的公益之旅

一次难忘的公益之旅

唐文安

“有时间,做公益去!”,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群“好人”,他们会想尽千方百计去做好事,也就是现在人们所常说的做公益事业。以前对于国家的公益事业,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公益事业应当是党和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应该考虑的事情。但是最近一次的“公益之旅”,改变了公益事业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2月12日,这一天也是农历的12月24日,按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是过年前的一次“预热”,俗称“小年”。这一天我接到我们城步县茅坪镇在广东深圳创业的戴方财老板的电话,他说由邵阳市从事志愿服务的“大邵商公益团队”将有九人来城步,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入户调查”,对于学校申请援助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真实性的调查。我们学校的相关领导和杨校长也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候。这一次调查的首站是一个叫做刘微的同学,刘微同学是一位留守孩子,他的爸妈都在广东。平时就跟着年迈的奶奶在家,作为一位在校的老师,我深深的理解留守孩子生活的艰辛。他们因为时代的缘故,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他们去承担的心理和生活的负担。和父母的分离使得他们过早的承受了心理的痛楚。我们整个的队伍分成三批分散到农村去调查,在一路的入户调查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在我们这样的苗族聚居区,还有着这么贫困的孩子,在这些贫困孩子的心中,他们有着强烈地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的念头。而这一天前来助学的好心人就是这些贫困孩子们的“助梦者”!

这天我们一行13人共走访了6户贫困孩子家庭,每到一户,这些好心人都会嘘寒问暖。这次前来调查情况的爱心人士,除了带队的城步义工戴方财外,还有大邵商义工助学协会的会长王超群、爱心记者杨德心、知心姐姐陈成,还有一是一位副会长,人称“罗总”,在邵阳的商界打拼很有成效,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老总。这天晚上,我们匆匆的吃过晚饭后便在县城的旅馆里安寝了。第二天我们的目的地是丹口镇双龙村的特困家庭,这是一家有三口是聋哑人,父母和大儿子先天患了聋哑症。还有着两个小孩子,家里的状况是一贫如洗。像这样的贫困家庭我还是第二次见到。这个家庭在三个月前大邵商团队也有成员到这里进行了帮扶,这一次算是回访吧。我们这一次的调查因为是在春节前,所以大伙儿都给每个贫困家庭提了两桶植物油,和一件牛奶。算是对这些孩子的一次节日的慰问吧。丹口镇是全国的美丽乡镇,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十分适于人居的地方。尤其这里的下团村的吊龙、自强图书晟,还有擅长用木叶吹歌的“江南一叶”杨光清真是让世人惊叹!

我们一行仅着天色还早,对上面的一些景点和相关的人物都匆匆地游览了一下。在自强图书晟,我们见到了已有八十多岁高龄的图书管理义工蓝支和老人。这是一座由私人捐助的图书晟,由十五名农民义工进行管理,每天都照常开放。大家都被这些义工们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也坚定了大家将义工事业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决心。在县城匆匆地用过晚餐后,在我的提议下,大家来到了西岩镇金沙村四组的陈健权一家人的屋中。陈健权是一个孤儿,在他两岁的时候便失去了父母,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正在读初一,这是一个身处逆境却十分用功的孩子,可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他在家里也十分的懂事,总是帮助大人们做些家务,成绩是班上很好。但是由于从小失去父母的缘故,他个性有些孤僻,不大和别人交往。眼神里总有些忧郁。这让知心姐姐陈成很是爱怜,她给陈健权讲了许多自励的名言和事例,鼓励他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这么多的好心人在帮助他,生活一定会美好。爱心记者杨德心十分爱好摄影,他这两天地都在忙着将每个贫困家庭做好资料摄影。一个相机挎在胸前,从早到晚都是“咔嚓”地不停。由他写出来的呼吁爱心救助的稿件总是能打动很多的企业和老板。(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很快这两天的入户调查工作结束了,在一声声的“再见”声中我们又要分别了。有回家的途中,我在想:我们这个如果人人都有一份“做义工”的思想,那这个社会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在为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怎么做而感到烦恼,但看到这些可爱可敬的义工们,我觉得思想工作有了新的思路,“用身边的好事来感动学生”,我想如果下学期开学后,我给同学们上的第一堂新课一定是“我见到大邵商的义工了!”我一定会将我随同大邵商义工们一起开展入户调查的生动感人的故事说给学生听听,让他们也知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着这么一群善心做公益的好人!

四 : 难忘的云南之行(一)

最近,我们单位组织职工去云南休假旅游,使忙碌了一年的大家通过云南之行,身心得到了休养,眼界得到了开阔,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怀,云南之行令人难忘。

我们一行40余人从北京到达昆明后,观石林看大理逛丽江,游世外仙境香格里拉,拍急流险滩金沙江畔,登玉龙雪峰赏白水河,渡洱海身临蝴蝶泉边,在云南境内行程两千余公里。一路走来,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皆山碧绿,皆水虽不是碧清,但绝大多数的河流没有被污染过,流经这里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无数山泉、溪流滋养着这片红土高原,使得她成为中国美丽的南疆;这里不但山美水美,而且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夏不酷暑 、冬不严寒;这里的植物繁茂种类繁多,有多种植物品种,是世界上少有的植物宝库。云南这片位于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云贵高原之上的美丽富饶的土地,是我们祖国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云南的石林,这一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奇异景观,令无数世人心驰神往。大石林的千奇百态,让人浮想联翩;小石林的婀娜多姿,使人留恋往返。石林,大自然造化的天然“石艺博物馆”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的拔山倒海的鬼斧神工的魔力。

大理的崇圣寺三塔历史悠久,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建造,距今已有大约1300年,是云南的重要佛教圣地,她驰名中外。大理的大理石享誉中外,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大理石石柱就是取材于大理的大理石。苍山之下,洱海之边的大理古城古朴、宁静,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她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金花、阿朋向往的好地方,是我国少数民族白族人民聚居的地方,也是今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

丽江古城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具有地域少数民族特色的古城之一,丽江古城又叫 “大研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城始建于宋末明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她历久弥香,名扬四海,吸引着无数游客到此一游。当你踏着厚厚的石板路面,路旁水道里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涓涓流过,四周全部是木制结构的少数民族古朴风格建筑,商店里卖的也尽是少数民族的服装、饰物、礼品和土特产品等商品,你仿佛置身于另外的一个世界。当你久居了繁华的大都市,看尽了浮沉听尽了喧嚣,忽然来到这舒适然的古城,你会感到一种陌生与想往……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伟人的诗句长存,金沙江上虎跳峡汹涌澎湃的激流长流。虎跳峡的惊险令人胆寒。(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她在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的腹地,是滇、川、藏三地的交汇之处。香格里拉是世人梦中追求的仙境,是现实中的世外桃源,是梦想与现实融合的天堂。这里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神秘的地方,当地的人们把自己的家乡视为心中的日月、人间的天堂。香格里拉的山美水秀,植物丰茂,天蓝云白别样美丽,这里大自然勾画出的诗情画意不是能用语言和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不亲临其境是体会不到香格里拉的那种特有的,带有仙境般神秘与美妙。

当我们这些久居低海拔平原地区的人们,来到了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并攀登到海拔4680米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目前人们所能达到的高度(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最高点海拨5596米,由于地质等原因至今没有人能登上最高点),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惊喜与好奇。当我站在海拨4680米主峰的时侯,看着云雾缭绕中的山下和远处的群山时,忽然间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雄伟壮丽的玉龙雪山,高耸入云的扇子陡主峰,巍然屹立在美丽的丽江的大地上,使秀美的丽江亦显巍峨。

八天的云南之行,走马观花,我们只看到了美丽云南的点滴,还有更多的绚丽风光有待今后有机会再来饱览、感受。云南的景色让我们看不够,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更是让我们难以忘怀。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4500万人口聚居在3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世世代代耕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千百年来传承着融合与善良……

来云南前就听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多,而且他们相安无事友好相处,来到后才体会到这里的祥和,有如一个大家庭,亲切、淳朴、自然。

在昆明市这个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会城市,有汉、傣、苗、白、纳西、哈尼、土家、彝、藏、回、瑶族等。我们无论是在所住的宾馆内、街道上、商店里、餐厅中所看到的身穿各式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从和他们的接触当中及他们之间的言谈话语和眼神中,感到他们除了服饰的不同外,更多的是包容和相通和一样。

在石林、在大理、在丽江、在香格里拉这种感受越来越深。我在大理古城的商店里买了一件白族服装,当交完钱后我问店主是那个民族的人,她告诉是纳西族人,这是她开的服装店,我又问她你为什么不卖自己民族的服装呢?她说白族、纳西族等服装都卖,而且这里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商店也和她的店一样,并没有把民族当做交流的障碍,而是觉得大家都一样,很和睦。当我在丽江古城的商店买小礼品时也是如此,这里许多的商店同时卖的有白族的、纳西族的、藏族的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饰物和礼品,而卖东西的店主有白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多的是通融和融汇。在丽江的金沙江上的虎跳峡旁的一个小商摊上,有一个5、6岁的藏族小女孩儿在替家里的大人卖着五颜六色的藏族样式、纳西族样式等的小礼品,她旁边的摊位就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大人们,也卖相同的东西,游客们在他们的摊位之间来回挑来挑去,没有听见他们谁说别人卖的东西是假的或不好,小女孩儿的生意和其他摊位一样红火,这也再说明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老百姓之间是相安无事的,是和谐。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云南有这么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在一起能相处、生活的相安无事、而且的十分和睦,是什么原因呢?

当我参观完大理的崇圣寺三塔,从大门迈出,背苍山、面洱海,心中顿悟:大同是人类的向往,和平是人民的渴望,内心的平衡是人们的追求……

另外,一路上看到的草甸、草场上的马儿、牛儿、羊儿和猪、狗、鸡、鸭等同在一起吃草、觅食,互不干扰、各有所求、和平共处;还有,在云南我看到除了藏獒外,几乎所有的狗都自由的放养,没有人用狗链牵着它们,它们遇见人后总是含胸低首、必恭必敬,当地人告诉我说这都是家犬,非常听话从不伤人。由此我想到在北京,家犬都是让人用链子牵着走,遇见人后总忘不了汪汪两声,以示“自尊自强”或曰狗仗人势。的确,我看到的云南的狗都很温顺,在人的教化下也变得礼貌待人了。

云南的所见总是显得那样的和谐,人与人和谐、动物与动物和谐、自然和谐、生灵与自然和谐。云南的各民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他们用善良铸成着和谐、美好的社会。云南是一个景色万千、美景如诗如画的好地方,我们这次只是看见了美丽云南的一小部分,以后我一定还要去一览云南更多的奇山异水,奇花异草,感受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领会七彩云南的内涵与真谛。

我在云南学了许多少数民族用语,但印象最深的是藏语: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此我祝全国各族兄弟姐妹们扎西德勒!祝全球华人 扎西德勒!祝世界各国人民扎西德勒!

周晓

2008.10.28

本文标题:一次难忘的旅行-难忘的云南之行(一)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663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