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改变人生

发布时间:2018-04-20 所属栏目:500字作文

一 : 阅读改变人生

  雨后,天空划出了一道彩虹。于是,我放下书本从屋里出来,贪婪地呼吸这新鲜地空气,举头欣赏那道充满神奇的彩虹。

  彩虹里有火焰般的金色,那是德国人希特勒地“杰作”。这位“战争狂人”喜欢弹药爆炸的色彩,我们因而能在二战时期地法西斯区看到令人心惊胆寒的惨状: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人之处,性本善。”是什么导致了希特勒变成“战争狂人”的呢?是阅读,希特勒早年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感悟到了一些“左”的道理,于是他唯恐天下不乱,发起战争。

  彩虹里有热血般的红色,那是犹太名族的血液。同样是在二战期间,德国残暴的法西斯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大约六成的犹太人不行罹难,幸存者准备复兴。战争后,犹太人成为科学家,成为大富豪,但他们成功之余,都有一个共同点——聪明。

  他们不全是天才,那么是什么使他们聪明的呢?是阅读。据说犹太人的父母会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让他们舔带糖的书本,目的是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它带给你知识,要想存活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就得不断地挖掘智慧的深井。于是,犹太人的孩子们便会不断地阅读,从而成为聪明的人。

  彩虹里有着清新的蓝色,那是中国人民焕然一新的证明。由“东亚病夫”的被人蔑视到奥运会的夺冠热门,由“屡战屡败”的清兵到不可一世的人民解放军。这个东方的神龙正逐渐苏醒。

  是什么,能有如此大的魄力支持着中国人民?是阅读。中国人民承受着先生的尖锐,陶冶着千年的坚韧,不断地奋发图强。

  彩虹里有着和平的绿色,这是阅读给人的启示。阅读一篇好的文章,人会深受启示;阅读一本不良书籍,能导致心生不轨。请一定要牢记,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吸收的知识越多,人生活的就越精彩。

  不一会,彩虹消失了,这绚烂的美丽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但是,长久的阅读积累,能让这彩虹永远映在你的心中。所以,阅读吧!去挥洒“彩虹”玄妙的光彩吧!

 

二 : 读《阅读改变人生》有感500字

读《阅读改变人生》有感500字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这是《阅读改变人生》中我最喜欢,也是最难忘的一句话。仅是一句话,便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

没错,阅读可以改变人生。古往今来,有哪些著名人物不曾大量阅读书籍?有多少人不是因为大量阅读书籍而一举成名?古有光武皇帝、孙权、孔子,现在金波、陆天明、余秋雨……显而易见,有名无不用阅读来充实自己。既然阅读可以改变人生,何不尝试?

我是个爱看书的女孩。每天,我在家里都是眼不离书,争分夺秒地阅读。如今,我却成了“四眼妹”,可我仍然一如既往地阅读。只要手上有一本好书,我便如饥似渴地看起来。但我有个毛病,遇到不www.61k.com懂得地方,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算了。一本了书好不容易才让我“攻读”完,过一段时间,却怎么也记不起故事的详细情节。怎样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呢?噢《阅读改变人生》里不是介绍了许多名人的读书方法吗?翻开《阅读改变人生》,我果然懂得了不少读书方法:好书要细看,反复看,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请教别人或自己查阅资料……哈哈,这次阅读改掉了我读书的坏习惯。

到现在我读过的书有《阅读改变人生》、《哈利·波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呐喊》……

朋友,读书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尽情地阅读吧,潜心地阅读吧,有效地阅读吧!因为阅读可改变人生!

三 : 读书改变人生

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1608-1661)说过“天下才子必读书。”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应读几本垫底的书。”清代著名政治家曾国藩(1811-1872)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有读书可变化气质。”

读书是每个现代人的人生必经之路,也是走向成功人生的金钥匙。读书是伴随人一生的活动,读书也是读人。

欲谈论的话题:“为何读书?”、“读书何用?”、“读什么书?”、“如何读书?”

为何读书(1):中国古代读书观

为做官而读书(学而优则士)

苏秦:“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车马多如簇。”

古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代汪洙《神童诗》的开篇 )

范仲俺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立言而读书(《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不谓不朽” )

郑樵(1104-1162),从少年之时就立志要贯通百家学术,求得其中的博大精深,所以他不愿做官也不参加科举。他自称“十年访书,三十年著书”.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经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为启迪心志,开阔视野读书

颜氏家训:读书求学

读书求学,本来为的是启迪心志,开扩视野,从而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读书求学,对不侍奉养父母的人,就是让他们知道古人如何顺从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当父母有了过失时,也心平气和地规劝,并且不怕辛苦再三进谏,从而使他们心服口服,对以往的不孝行为感到惭愧,并亲自去做;对不知事奉君王的人,就是让他们知道古人如何恪尽职守不僭越不犯上,危难之时挺身受命,不忘忠心进谏,以有利于国家,并由此激发他的忠君报国之心,使其效仿古人;对一向骄奢淫逸的人,就是让他们知道古人如何恭敬、勤俭、节约,从而使其自食其力,并以礼为做人的根本,以敬为立身的基础,悔过自新,有所收敛;对一向贪婪吝啬的人,就是让他们知道古人如何重义轻财,清心寡欲,不过分富裕,救济穷苦之人,从而使其幡然悔悟,施舍钱财;对一向强暴蛮横的人,就是让他们知道古人如何谨慎克制,宁柔勿刚,忍辱含羞,容纳贤人,从而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万分沮丧,然后变得温顺起来;对一向胆小怯懦的人,就是让他们知道古人如何看透人生知晓天命,并且为人刚毅正直,言而有信,通过正当途径祈求福祉,从而使其自强奋发,无所畏惧:以此类推,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古人那样,也起码不会像以前那样过分了吧。通过读书所掌握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上,没有不成功的。

为何读书(2):中国现代读书观

雷锋说:“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现代年青人说:“我个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也是最有限的,我要把最宝贵、最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最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中。”

为升学而读书(出国深造)

为生活读书(找好工作赚钱)

为兴趣读书

读书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不会与时代脱节的人,一个能充分发展自己才智,能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的人。尤其在功利主义风靡全球的时代,读书还是要少一点功利色彩,如果非抱有某种读书目的而不放,这种读书就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成为一种束缚。

我们的社会需要提倡有那么一些读书人,使读书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读书是他们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为心灵安宁而读书。

名人读书观(1):为民族争光(童第周)

我们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1902-1979)在上大学时,就树立了“中国人不是笨人,应该拿出东西来,为我们民族争光”的读书观,使自己的读书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下是关于他求学时的真实轶事:

生物学家童第周在比利时进行胚胎学的研究和实验时,与他同宿舍住的是一个研究经济学的俄国人,这个俄国人非常瞧不起中国人。

有一天,这个俄国人嘲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童第周非常愤怒地对他说:“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要不这样,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祖国,从明天开始,我不进行实验,我和你一起开始研究经济学,看我们谁先取得经济学学位。”这个俄国人被童第周的一番义正严词说得无地自容。童第周经过四年的时间发愤读书,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他擅长于在显微镜下做当时外国人还做不了的精细手术,不但得到了生物界的称赞,还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名人读书观(2):振兴中华民族为已任(鲁迅)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旗手鲁迅先生早年因帝国主义列强侮辱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而从此立志从医,治病救人,希望能够用医道把中国从愚昧落后的状态拯救出来。他怀着强烈的爱国愿望,带着救中国于衰亡的激奋东渡日本学医。然而,他在日本孜孜求学的期间,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最初习医以救中国的愿望。那是在一次课余看放映时,他看到一个中国人因为给沙皇俄国军队当侦探而被日军捕获,抓去枪毙,而围观的中国学子却在大声叫好,这种对同胞的生死无动于衷,精神麻木的状况,这种情景使鲁迅的爱国之心受到了刺激。

鲁迅深深地感到,学医救国并不能够真正救中国于危难之中,并不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现在最重要、当务之急是如何改变中国人的现有精神状态,使之清醒振作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和奋斗。鲁迅认为文艺是能最快、最好地改变中国人精神的武器。于是,他毅然拿起了笔杆子,弃医从文,以拯救民族精神为己任,投入到了救国救民的“战斗”之中。鲁迅先生发出的“呐喊”,在某种程度上惊醒了中国人,他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在鲁迅从医之前,曾一度以为中国之所以会遭受侵略和侮辱,是因为经济落后所致。因此,他曾刻苦钻研采煤等专科,为振兴和发展祖国的经济而努力求学读书,并立志于中国的实业。虽然鲁迅数次改换所读的专业,但是他以国家、民族振兴为己任的“读书观”始终不移。在这种读书观的推动下,他不但学有所成,而且成了中国新文化的开拓者,成了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很可惜,当今这个时代像鲁迅这样的大文人是越来越少了。

名人读书观(3):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数十载的周恩来是最受中国人爱戴的政治家,当他还是一名学子时,就树立了为中华民族振兴、为国家兴亡而读书的伟大思想。以下是关于周恩来在东北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发生的一件真实事情:

在新学年刚刚开始时,当时模范学校的校长,在课堂上向学子们提出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学子回答:“为了父母而读书。”

有的学子回答:“为了知礼而读书!”

也有的学子就干脆说:“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校长对于这些迂腐、低俗的回答非常不满意。于是,又大声地问道:“周恩来,你来回答一下,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未加任何思索庄严地回答了校长的提问。由于他浓重的南方口音,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高声地对其读书的目的重复了一遍:“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就是中国人民所敬爱的周恩来青年时代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以祖国振兴,民族新生为自己使命的“读书观”,多么地感人!进一步,周恩来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及其伟大的人格,永远值得后辈们敬仰。无论是为学、为人,还是从政,我们如今这个社会中,太缺乏周恩来这样的伟人。

书本的作用

俄国著名学者赫尔岑(1812-1870)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

书本是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缩影,是前人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介绍与阐释。书里既有客观的事物,又有作者主观的感受,显示着作者自己的心灵,他们的心灵也是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部分。

书是有生命和灵性的精神载体,书是人类不倦的家园。因为有了书,生活就多了一种滋味,多了一分亮丽;因为有了书,人生才会变得丰富多彩。书是一面镜子,通过它能让你自己看到内心深处。书读得越多,人会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些平时不读书的人倒是很有可能有些自命不凡。书是教人敬畏的,那些认真读书的人,从书中看到前人的伟大,经常要发出这样的惊叹:“要超越伟大的作者,简直是不可能的”。

读书的意义(一)

读书,就是通过书本,走向整个社会、走向自然、走进人生。

“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自古就是高洁之士的写照。明月虽然清寒,书却因博大精深而温润生命。在阅读中,我们会一次次受感动,又会在感动之后更深切地洞悉生活的真谛。因此,读书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读书能唤起我们对永恒和伟大的渴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读书是可贵的创造力的源头,是人类文明发展不竭的动力。读书还是生活的一种滋润剂,伴随着读书所得到的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社会,介入生活,创造生活。

读书意义(二)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大有裨益于个人的谈吐。北宋书法家黄山谷曾经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使人进入自我的另一个世界,“手倦抛书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读书,也是读人。书犹人也,读其书如读其人,作者通常在书上倾诉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你作为一个读者也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倾听、去感受、去应答,同时又能吸收消化,当然也能提出自己的批评,甚至与他争辩,跟他进行永无止境的对话。

读书就是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读书越多,就等于朋友越多,读遍天下书等于广交天下之友、博知天下之事;读遍古今书等于广交古今之友、通晓古今之情。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博学的长者面对面品茗聊天,他给你知识,给你力量,教你做人,教你做事,教你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领悟人生,笑对人生;读一本好书,又像是乘上一列飞驰的列车,醉情地欣赏着车窗外新奇而美丽的风景,心灵得以净化,心情无比舒畅。

读书品味

古人很讲究读书品味,一本好书常回味无穷,它带着人们走进知识的新殿堂。到达品味境界的读书学习,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当你打开不同的书时,感觉就像接触了不同类型的人,其中最健谈的人会引导你与他一起讨论一些你从来都不知道的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对“品尝读书味道”有其独到见解,他把学习看作是品味一道美味佳肴,一本好书会使他满口余香,“三月不知肉味”。他说:“读书须先知味,这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的胃口,各不相同,自己必须知其所好,才能读出味来。”

林语堂先生把品尝味道看作读书学习的整个目的,而抱着这个目的去读书,才能称得上是一种艺术。他认为这种读书方法如果掌握好了,读者就获得了读书的趣味,那么他的谈话中也会有滋味,他所写的文章也不能无味。

读书五味

“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皇天不负苦心人”,凡此种种,似乎古人的感觉还是以“苦”味为主的。

“甜”,感到甘甜味道的,不仅仅是在金榜题名时,不仅仅是拥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时候,也不是那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快乐和满足,更多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在读书中解决了疑惑,受到了教益,开阔了眼界,这是能够让人感到很惬意的。古人所说的书中有黄金屋和千钟粟,除了表达一种荣华富贵以外,还应该有一种知识丰富的愉悦。读书的过程艰辛,但苦中有甜。

“咸”,是与“淡”相对应的一种味道。读书读得“咸”人,就是说读得很有滋味。淡而无味不行,太“咸”了,当然不行,唯有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需要的人,才能把书读得咸淡相宜、有滋有味,就像我们日常饮食中需要盐调味那样。

“酸”,如果只看结果的话,过去的读书人可能更多的是一个“酸”字。为什么?学得酸楚,心酸,身体也酸,整日里把灯油熬尽,把冷板凳坐穿,怎能不腰酸背痛呢!更“酸”的是没有功名的时候,往往剩下的只是一无所用的穷酸。像孔乙己之流,最后由酸而亡。目前,我国不少中小学生也是把书读得很酸的人,起早摸黑,没有休息日,小小年纪就饱尝各种酸味,但愿这种“景观”尽快消失。

“辣”,是另一种滋味,好像是很少有人来体味。读书读得辣的人,就是读书很投入的那一种。按时下的观点看,这种人多几个肯定是好事情。但太投入了,往往就不容易走出来,学成了书呆子,成了书蠹。如果一味地想获取功名,容易出现像范进之类的人,由辣而疯。

名人谈读书价值(1)

(1)台湾的证严法师在她的著作《静思语》的前言中说:“古人说:'读书可以医俗,做诗可以遣怀。’可见读书之用也,大矣!其实,读书何仅止于'医俗’,读书还可豁人耳目,沁人心脾;更可陶冶性灵,启人心智。因此,读书如交友,读好书如结交良师益友,终身可以享受不尽,受益无穷。读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发挥书中的微言大义的影响力。”

(2)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1942-)曾经说:“读书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和认识自己。人要学会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平面的书籍应多读那些古典的世界名著,因为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而活的、立体的书籍会带给人更为丰富的知识,比如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古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

名人谈读书价值(2)

数学家王梓坤谈读书:

学生读书,应付考试是一大目的。为考试而读,自然是一苦差事。不考又怎么行呢?不过,考试如果成绩好,可以帮助我们升学,越升越高,越学越深。考试还可以强迫我们学一些难学但又不能不学的知识,而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所以,考试也有积极的一面,不能太多地说它的坏话。

如果把读书只看成是“学而优则仕”的手段,那未免太偏颇了。其实读书的意义远远在此之上。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书籍是全人类有史以来共同创造的财富,是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失意时读书,可以使人重振旗鼓;得意时读书,可以使人头脑清醒;疑难时读书,可以得到解答或启示;年轻人读书,可明奋进之道;年老人读书,能知健神之理。浩浩乎!洋洋乎!如临大海,或波涛汹涌,或清风微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吾于读书,无疑义矣,三日不读,则头脑麻木,心摇无主。

培根谈读书(1)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辨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中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培根谈读书(2)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脑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关于读书的名言好句摘抄

读书就是读人,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

读书是一条助人成才的最佳途径,读书的作用是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读书是一种幸福。拥有宁静的时光,本身是一种幸福;在宁静的时光里又因为有书读而显得尤其充实和美好。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

享受读书是快乐,乐在精神间的相遇,乐在思想间的碰撞。

风雅尽在读书中,读书的风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读书源于心灵的渴求,美好的阅读来自心灵的洗礼,读书需要时间与心境,如果每一分钟都被用来与金钱等价换算,享受阅读成了无法实现的愿望。

把时间花在阅读他人的著作上,你可以借助他人辛苦得到的东西完善、提高自己。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心安梦稳。

一个人如果真正精读过100本有意义、有滋味的好书,做人做学问就有了根基。

读什么书

开卷有益(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 (多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 )

(1)司马迁的故事

(2)徐霞客的故事

(3)当今社会的异化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 尽心下》)

<<庄子>>中的故事

徐霞客的故事

徐霞客小时候,就读了不少书。家中的藏书常常令他舍不得放下。在书中,他看到了祖国大地的奇珍异闻,但有些地理方位、气候特征、人文物产记载得并不详细,徐霞客于是萌生了成为一个旅行家的梦想。他要用双脚去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用自己饱含热情的笔描绘出祖国山河的壮美,并整理成册留传于世。

徐霞客的父亲十分明达,当他知道了儿子的志向后,并没有觉得儿子是不务正业,而是勉励儿子“大丈夫就该胸怀天下,志在四方,不做钻营利禄的蛆虫”!于是,徐霞客把许多时间都用在了读“闲书”上,没有考取功名。亲戚朋友觉得他父亲太放纵儿子了,不把精力放在应试的学业上,那么聪明的儿子真是太可惜了。他父亲却说:“有人把追逐名利当成读书人的正业,比命根子还重要,有的人却把它视如粪土,宏祖(徐霞客名宏祖)若能志在山水,留给后人一部详尽的山水经,我看比专门钻营利禄的庸人要好得多。”

徐霞客18岁时,父亲去世了。他不久又成了家,母亲也年过花甲,生活的担子落在了徐霞客的身上。可徐霞客的母亲也是一位十分豁达开明的老人,她知道儿子的志向,就对儿子说:“母亲虽年岁大了,可还能劳动,身体尚好,你的志向我也知道,好男儿应志在四方,你只有干出一番事业,才是对我最大的孝心,也是对你父亲在天之灵的最好安慰。”母亲的话,促成了徐霞客出游的壮举。

21岁的徐霞客告别了老母,告别了妻子,开始了漫长的旅游生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经过34个春秋,终于写成了《徐霞客游记》一书,为我国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庄子>>中的故事: “怎样读书,怎样感悟与自度”

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放下锥凿走了过来问道:“请问大王读的是什么书?”齐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木匠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轻蔑,心中可就来火了,怒道:“我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哪有资格妄加评论?你讲个道理给我听。”

木匠说:“我是做车轮的人,就用做车轮的事做比喻吧。我做了几十年的木匠活,对此深有体会:做车轮的时候,刀子下得快,就省力气,但车轮不圆;下得慢则费力气,但车轮圆。做车轮最好的技术是下刀不快不慢,得心应手,但这不快不慢,得心应手的功夫,我却不能传给我的儿子,因为我无法把这其中的奥秘说出来。我不能把这种奥秘明白无误地传给我的儿子,儿子也无法继承我的技术,所以我都70岁了,还在做车轮。和我一样,古人和他那无法言传的东西也一起死了。因此,你所读的,也就成了古人糟粕了。”

读好书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好的世界,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一本好书可以影响许多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名著能让人受益终生”。

好书不是别人评出来的,而是自己读出来的。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书,只想找一本好书来读,读后能获得成功的捷径,这样的美差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在短暂的人生中不能浪费太多的光阴去找所谓的“好书”,而是用自己的心去读出“好书”。

国王找智慧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国王登基,他召集国内的贤士,命令他们收集全世界的智慧,编篡成册,使他能够学习如何做一个最英明的国王。

贤士们辛勤工作了三十年,牵了一连串的骆驼,载负着五千卷书回来了。但国王忙于政务,不可能读完这么多书,于是吩咐他们把这些智慧大大压缩,不要如此卷帙浩繁。

过十年后,贤士门的骆驼背来了五百卷书。可是,国王还是觉得太多,命他们回去进一步压缩。又过了十年,贤士们带回了五十卷书。然而国王已经老了,他已经没有时间把这些书都读完,于是命贤士们进一步压缩,要在一本书里给他提供最精华的人生智慧。

贤士们又工作了五年,回到国王身边,这时他们都已垂垂老矣。他们将一生辛勤工作的成果,即一本浓缩人生智慧的书送到国王手里,但此时,国王已奄奄一息,连这一本书也来不及看了。

周国平:书籍分三类

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象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

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们把一切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

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对于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如何读书:读书要得法

伏尔泰曾说过“大多数人不会读书”。实际上,他是说大多数人没有掌握读书的方法。

林语堂也曾经说:“有些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好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方法>>典故:

从前,有一位皇帝患上食道疾病,命在旦夕。御医已费尽心思,江湖郎中亦请过无数,也无济于事。

一天,一名侍从向皇上禀报说:“百里之处,有一位数十年隐居在深山老林里的和尚,据说有根治此病的医术,不妨请来一试。”皇上马上派人请来和尚。和尚切完脉后,随即开好药方,叫侍从速速买药。侍从拿到药方一看,为难地说:“何解尚复此方?”和尚听此言后,不由得拿过前医者所开的药方,一看,药方的药名、配伍重量与他开的药方分毫不差,但药方有而无用法,故而药到不能病除。于是和尚还是叫侍从把药买来,亲自煎药。把药煎到只剩两羹匙时,和尚吩咐皇上不能用饮服的方式,必须用羹匙把药盛上用舌舔,如此反复直至把药舔完为止。当皇上舔完后,渐见精神起色,连服数剂后,病已痊愈。

皇上高兴地问和尚:“用同样之药,前者医朕无效,而你医朕能使朕起死回生,我想其中必大有奥秘。”和尚解释说:“医药者,既要有方,又要有法,你用舌舔羹匙,靠舌把药引入五脏,此乃是法。”皇上听后,恍然大悟地说:“啊!方法,方与法结合。”

阅读层次与阅读策略

基础阅读:从浅读到深 (故事<<愚人筑楼>>)

检视阅读:略读与速读(速读法则)

分析阅读:精读(五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

主题阅读:沉读

主题阅读,“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要读出言外之意必须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智慧去阅读。一本好书,如果你只用眼睛去看,一闪而过,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用嘴巴去朗读,如果不能进入心灵世界,也不过是如风过耳,稍停即逝的。书上的文字符号排列在一起,很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朗读的声音如果没有抑扬顿挫的韵调,也只会催人瞌睡。关键在于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用心(借助眼睛)去观察体会,用心(借助嘴)去吟咏品味。这样,你的心灵才会和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你的思想才会与作者的思想“撞击”,从而爆发出“智慧的火花”。读书读到产生智慧火花的境界,你就有可能拿到打开通往智慧宝库之门的金钥匙。

阅读基本功

学会读序

钱钟书(1910-1998)的小说《围城》的自序:“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隐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不过,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学会做读书笔记

学会做总结

学会写书评

叶圣陶先生(1894-1988)有一篇题为《我如果是一个作者》的短文中曾经说:

“我如果是一个作者,我如果写了一本书,希望写书评的人第一要摸着我心情活动的路径。在这条路径里,你考察,你赞赏,发现了美好的境界,我安慰地笑了,因为你了解我的甘苦。或者发现了残败的处所,我便不胜感激,因为你枪杀了我的缺失。

书评是写给作者看的,假如没有摸着心情活动的路径,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与作者的书全不相干。同时书评是写给读者看的,读者读的是这一本书,假如没有摸着作者心情活动的路径,无论你搬出社会影响的大道理或是文学理论的许多原则来,与这一本书全不相干。”

读书兴趣培养

在教育界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没有灵感”。“兴趣”对读书来说特别重要。有时候,人们读书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为了功利性目的,任务驱动或功利目的驱动,往往窒息了读书的天然乐趣,一些人对读书缺乏好感,与他们阅读经历中总是习惯于被强制有关,因此,读书是只可以被劝而不可以被强迫的。书一旦成为人们谋生的工具,那么人们只会憎恨书,而不会敬重书。

如何培养读书兴趣?解铃还须系铃人,读书的兴趣还是从读有兴趣的书开始,读书兴趣是慢慢培养的,如果让读书兴趣不是太浓的读者从简易著作读起,让读者的能力和书本中的内容相配合,让阅读者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就会慢慢地产生兴趣。

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过程。假如不了解所读之书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就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再有价值的内容,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兴趣。进一步,书的难度要适中,太难的书读者读不懂就没有兴趣,太容易的书就会让人有老生常谈的感觉,引不起读者的兴趣。有研究表明:学生上课所用的课本,读者最好能读懂内容的50%;用作自学的书,读者最好能读懂70%。低于此标准,就会产生没兴趣或引不起兴趣的情况。兴趣是维持继续读书的关键。例如,初学英文的人,想读莎士比亚全集,就是好高骛远,而且,这样做对培养兴趣和成就都是有害无益的。

王国维:读书三境界

王国维16岁时就中了秀才,文名也开始大噪。但是,他并不喜八股,他用所积蓄的钱买了《史记》、《汉书》等典籍后,开始专心研读。他在学术研究上,能有“三代两汉之古籍,全部烂熟于胸”的基本功,这是小时候苦读书的缘故。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读书治学有三种境界,并就此援引了三句宋词名句加以说明。

第一种境界是说初学阶段的人,就像刚从平地登上高楼,眼界顿开,并意识到了自己过去所学知识少得可怜。他用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句子阐述了第一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所说的是在求知欲的驱使之下,专心致志地读书,废寝忘食,致使身瘦衣宽,容颜憔悴,但是为了求知治学,却毫无悔意。他用柳永《凤栖梧》中的句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描写第二种境界。

第三种境界所说的是真知实学来自于“千百度”的钻研和探索,一旦有收获便会体会到幸福和欢乐。他用辛弃疾《青玉案》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句子来形容第三种境界。王国维在经历了三种境界之后,终于成了一代大师,达到了最高的读书治学境界。

香港散文家董桥用三段毛泽东诗词喻读书三境界

一曰:“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比喻学海苍茫,自感不足,目标明确,决心读书,气势浩荡。

二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比喻读书中不畏艰险,斩关夺隘,所向无敌的豪情。

三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比喻读书后见识大长,知古博今,通晓人间正道。

名人读书方法(1):朱熹的“熟能生巧”读书方法

宋代理学家朱熹(1130-1200)是对读书方法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所得出的结论是:“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他还说“读书先要花十分锐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朱熹的读书方法还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吃”书法。以下这则发生在朱熹与他的学生黄干身上的真实故事,今天读起来仍然有启示意义: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白鹿洞讲学时,一位叫黄干的青年看到朱熹读过的书,书页边都摸成了黑色,不禁失口惊叹:“先生哪里是在读书,分明是在‘吃’书啊!”朱熹点头说:“对,白鹿洞的第一条学规,就是讲究‘吃’书。”朱熹随之解释说:“通常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人的吃法,一种是牛的吃法。人吃,细嚼慢咽,吃出滋味;牛吃,大嚼大咽,然后反嚼。读书好比饮食,从容嚼咽,才见滋味;囫囵吞枣,看过就忘,对自己效益不大。”

黄干似有所悟,有感而发:“学生自然采取人吃的方法。”朱熹说:“不,光这样还不够。我以为两种方法都需要。只有人吃,则寡闻陋见,不知天地之阔,世界之博;只有牛吃,则只博不专。”朱熹还说:“做学问之道,不光是要吃进,还要吐得出,吃是读,吐是写。把你所学的东西,在脑子里整理思索一番,勤用脑,多用笔,学问就更透彻。‘吐’也是‘吃’的一种检验方法。”

名人读书方法(2):郑板桥的“善诵精通”读书方法

清代大才子郑板桥介绍他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说:“人皆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非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郑板桥不推崇“过目成诵”,主张善诵,即多读多体味,郑板桥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的境界。否则虽“过目成诵”,但没有进行反复吟诵,仔细体味,只会一眼即过,不会有真正的收益。

郑板桥不仅主张善诵,而且主张精通,即有目的,有选择地诵记。他在家信中曾说:“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言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过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从这里所引用的家信中可以看到,郑板桥反对盲目地乱诵乱记。虽然那样,可以“过目成诵”,但无所不诵,却是读书治学的一大陋习。那样做的人,就是一个十足的傻瓜、钝汉!

综上所述,郑板桥的读书方法可以用“善诵精通”四个字来表述。

名人读书方法(3):高尔基的“扑在书上”读书法

高尔基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散文诗《海燕》。长篇小说《母亲》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列宁赞誉它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然而,高尔基的学习生涯却历尽了坎坷。他的家境贫寒,根本无法跨进学校的大门,不仅如此,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去做童工,养家糊口。但他强烈地热爱读书,用他的话说“我扑在书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把读书看作是“最高尚的享受”,是做人的根本,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他抓住做工的一切零散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

“高尔基”在俄语中是“苦难”的意思。经历太多苦难的高尔基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抓紧一切时间孜孜不倦地苦读,艰苦的读书环境和强烈的兴趣,培养了高尔基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凭着丰厚的学识和对苦难生活的回忆,写出了著名的自传三部曲,成为一代文学巨匠。记住高尔基的话:“热爱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有救人的力量,只有它才能使得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强有力的、有理智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真诚地爱人,尊敬他人的劳动,诚心地欣赏人类不断的伟大劳动创造出的美丽果实。

高尔基读书的故事

早读:养成早读的习惯,可以极大地提高读书效率。高尔基给人当佣人的时候,时常趁人不注意偷偷看点书,但被发现了经常挨打挨骂。后来他发现主人早晨很懒,常常起来很晚。他抓住这个机会,在天刚一露出微明时就起床,趁机看点书。久而久之,养成了早起读书的习惯。

晚读:童年的时候,高尔基在一家裁缝店当学徒工,白天他擦铜器、刷地板、劈木材,带孩子、洗尿布,累得筋疲力尽。晚上,他躲开店老板的监视,偷偷地用罐高尔基(1868-1936,作家) 头盒做了一盏小油灯,趁主人没留意时,悄悄地收集一点烛盘里的残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高尔基便躲到板棚的一个角落里,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学习。他读起书来很专心,把所有的疲劳都忘掉了。

一天夜里,老板起来上厕所,突然发现板棚里有一丝亮光。他很奇怪,走近一看,原来是高尔基在读书。老板追问高尔基从哪弄来的灯油和书,并一把撕坏了高尔基的书。高尔基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坏了,看着满地残破的书页惊呆了,那是他千辛万苦攒钱租来的书。

从那以后,店老板更加严密地监视高尔基,他再也没有机会弄到灯油,但他又实在想读书,他想等明月高悬时,也许能够借助月光来读书。终于等到月圆的晚上,高尔基把藏在炉灶下的书拿出来走到窗前。月光透过窗子照在书上。可不管高尔基怎样努力,也无法看清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字。他从架子上拿下一个铜镜,想利用光的折射来看书,但还是无济于事,仍然无法看清楚。最后,高尔基只好壮着胆子爬到神台上,在神像前的长明灯下读书。

零读:随时随地读书。高尔基在“彼尔姆号”轮船上给厨师当下手,他的主要工作是洗碟子。在轮船上,高尔基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学习,如饥似渴地从书中汲取知识,他还常常把书上读到的各种各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为了读书,高尔基时常付出昂贵的代价。有一次他看书被老板发现了,老板用一根木棒把他的背打得肿得老高,而且背上扎进了42根木刺。老板怕高尔基告状,高尔基说:“只要你借书给我看,我就不告你。”

名人读书方法(4):梁启超的“抄录”读书法

1923年,梁启超(1873-1929)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说: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习他了。其实哪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反而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立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劄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研究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抄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抄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名人读书方法(5):毛泽东的“四多”读书方法

(i)多读:毛泽东的多读,并不仅指读书的范围广、数量多,而且还指对那些重要的书或文章多读几遍,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毛泽东读过的一些散文和诗词经常能读到脱口背诵的程度。毛泽东在晚年时还能流畅地背诵500多首古诗词。他对很多小说的重要段落,也经常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使得一些在他周围工作的文科大学生都惊得目瞪口呆。由于毛泽东非常爱读他所保存的一套线装《二十四史》,以至于这套书的封面和有些地方都磨破了。

(ii)多写:毛泽东读书时,手中无笔不读书。毛泽东动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在青年时,在课堂上听讲写“课堂录”,在课后自修时写“读书录”,另外他还有选抄本、摘录本等等。他读书时要在书中的重要地方画上各种符号,丰泽园的图书室里就有他圈点批阅过的书1.3万余册。

(iii)多想:毛泽东在多年的读书生涯中,养成了多想而且边读书边作批语的习惯,毛泽东在他的读书批语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精辟的评价,这些见解和评价都是他熟读精思后的结晶。

(iv)多问:毛泽东常说:学问,就是讲的又“学”又“问”。我们做学问时,不但要好学,还要好问。毛泽东在学子时代就非常善于提问。每逢外省的名流或学者到长沙讲学,他就去拜访求教。在毛泽东成为中国的领导人之后,仍然保持着这种多问的学风。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后,不是读一些通俗的小册子,就是请教专家,或者查工具书。他一生都在无止境地追求着知识。

名人读书方法(6):茅盾“三遍读书”方法

第一遍为“粗读”。对一本新书,先大略地读一遍。粗读、全读、快读是第一遍的特点。粗读时,对书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句子、不明白的文章段落,先不去仔细推敲和研究,只是简略地做个记号,等以后再处理。全读,是把整个文章全部读完,让大脑留下个初步印象。快读,就是迅速把整个文章读完。

第二遍为“精读”。在第一遍粗读之后,大脑中已经留下了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做精读。慢读、细读、深读是第二遍读书的特点。慢读,就是要放慢读书的速度。细读,就是对每个字要读准,每个词要理解,每句话要知其意。对存留疑点的地方,要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找工具书或向他人请教来彻底解决问题。就像老牛“反刍”那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深读,就是要深入到文章里面去,把文章的层次、结构、字里行间的意思、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作特点、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都读透。理解文章强调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

第三遍为“消化”。在第一遍粗读和精读的基础上,弄通整个作品的意思,反复琢磨,仔细推敲,边读边思索。对书中的语法用词,细细品味,消化理解。对书中的精华之处,要牢牢记住,并为自己所用。消化读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从“情感上感动”到“理智上感动”的过程。茅盾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读了两三遍还觉得没看透,直至看了五六遍。他认为只有这样看作品,才能看出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想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又是怎样形象地表现出来的,陪衬人物又是怎样不可缺少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学会识别书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激发自己思维想象的创造性,学用结合,增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观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茅盾的三遍读书法,就是强调对各类文章和书籍的阅读学习都必须要理解和渗透,在此基础上消化记忆。这样不但能掌握知识的精髓,还能够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和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将会有很大收获。

名人读书方法(7):万方的“静思”读书方法

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女儿万方所介绍的“书要静静地读”的读书方法也很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她说:“今天的人有了那么多的书,是不是就能从这些书中得到那么多东西呢?书,需要静静地读。你把它作为工具很必要,但是书除了实用的价值外,它对你的灵魂对你和精神也是一种滋养。而这种滋养是需要你静静地吸取的。我是一个很情感型的人,我对情感的体会是很细微的,这种感悟是从书中得到的,这种能力是从书中体会得到的。读书,首先要喜欢。喜欢,就去读。真正的好书是能从文字后面读到东西。读完之后还能让你想的,就是好书。”

介绍万方的读书方法时,我们还觉得有必要把曹禺对万方说的一席话也摘录在下面,我们可从中得到教益:“我真想再能够读书,系统地读书,我太没有学问了,你看人家钱钟书那才是真有学问,我太没有学问了,我的书读得太杂。”

名人读书方法(8):华罗庚的“由厚到薄,由薄到厚”读书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10-1985)不仅在数学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而且治学育人方面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他在题为《学与识》的文章中给我们大家介绍了读书治学要经历“由厚到薄”和“由薄到厚”两个过程的宝贵经验:

有人说,基础、基础,何时是了?天天打基础,何时是够?据我看来,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个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要真正学会学懂还必须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读一本书或是看一迭资料的时候,如果对它们的内容和精神做到了深入钻研,透彻了解,掌握了要点和关键,你就会感到这本书和这迭资料变薄了。这看起来你得到的东西似乎比以前少了,但实质上经过消化,变成精炼的东西了。不仅仅在量中兜圈子,而有质的提高了。只有经过消化提炼的过程,基础才算是巩固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练,那就不是普通的练功了;再念书,也就不是一本一本往脑里塞,而变成为在原有的基础上添上几点新内容和新方法。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对所学的东西做到懂,彻底懂,经过消化的懂,我们的基础就算是真正的打好了。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就可以大大加快。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学习和科学研究上循序渐进的规律。

名人读书方法(9):王梓坤的“选择、思考”读书法

读书要选择。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钟,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保存一辈子,有的将永远不朽。即使是不朽的超级名著,由于我们的精力与时间有限,也必须加以选择。决不要看坏书。对一般书,要学会速读。古人说,一目十行。今天看来,这速度不能算快,必须在一小时内就可大致看完一本500页的书,说出它的主要内容和精华。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有这种本领。这样,我们才能赢得时间去读好书,隔一段时间重读,会有新的体会。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只阅读非常杰出的著作,他甚至经常说,如果他也像其他学者那样阅读那么多的书,他就会与他们一样无知了。这话说得不够客气,但他读书注意选择,却是很对的。

读书要多思考。读书时,我们的大脑基本上被书本占据,成为作者驰骋的场所,如果我们不积极思考,大脑便出租给作者了,任凭他的马队去踏,久而久之,会伤害自己的思维能力。要知道,书本无非是作者的一篇有准备的长篇发言,由于他有充分准备,所以合理的地方比较多,但决非完美无缺。应该想想,他说得对吗?完全吗?适合今天的情况吗?从书本中迅速获得效果的好办法是有的放矢地读书,带着问题去读,或偏重某一方面去读,这时我们的思维处于主动寻找的地位,就像猎人追找猎物一样主动,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或者发现书中的问题。所谓“偏重一方面去读”,是苏轼提倡的读书方法,例如读《红楼梦》,第一遍读可偏重其中人际关系,第二遍可偏重景物描写,第三遍可注意当时的饮食和医药,等等,每读一遍,深入一面,甚至可以看成一篇论文呢。

有的书浏览即止,有的要读出声来,有的要心头记住,有的要笔头记录。对重要的专业书或名著,要勤做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动脑加动手,手脑并用,既可加深理解,又可避忘备思,特别是自己的灵感,更要及时抓住。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如雨珠落大海矣。”许多大事业、大作品,都是长期积累和短期突出相结合的产物。涓涓不息,将成江河;无此涓涓,何来江河?

名人读书方法(10):五柳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

2007年5月号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的卷首语上刊登了赵伸的一篇题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文章,对东晋时期写《桃花源记》的五柳先生(365-427)的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做了很好的评述。现摘录其大意,供大家参阅:

对于“读书不求甚解”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指读书“只求领会文章要旨,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还有人认为就是“不去看注解而只读本文”的意思;而我领教最多的解释则是“读书只求大概明了,不求深入彻底领会”。一来二去,“不求甚解”就被理解为贬义词,自己年少时就常挨这样的批评,也学会了写总结时套用这句话来检讨缺点。后来长大了,再仔细琢磨这句话,觉得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如果一个人喜好读书,必然希望多读。“甚解”就是要充分理解,要吃透了,果真如此的话,再碰上几本佶屈聱牙、艰涩难懂的,还能读多少本?更别说博览群书了。回想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们在经历了“文革”之后,渴求得到应有的知识,希望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看到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是不可能做到本本精读,深刻领会的。

于是给自己立下读书三则:即凡与安身立命、修身养性有关的书,要沉下心来仔细读,尽量把书读懂读透,求甚解,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基础,为掌握服务社会的一技之长而下大气力,花苦工夫,决不马虎,谓之研读;对于和自己的职业、工作、兴趣有关的书籍,广为搜罗,一睹为快,要用认真的态度去读,以求有所收获,是为精读;对于其他一些文艺作品、休闲读物、科普知识等,则茶余饭后,信手翻阅,目的是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加对新事物的认识,这权且称为通读。

以上三者,把人生有限的读书时间做了大概的分配,而后二者应该算做“不求甚解”吧?如此数十年后回首,感觉大有裨益。

四 : 阅读改变人生

——读罗克珊·J·科迪《改变我生命的那本书》一得

阅读改变人生

从小就喜欢读书的罗克珊·J·科迪,做了20年的税务会计,依然惦记着书籍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最终还是离开会计这个领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麦迪逊市创办了R·J·朱莉娅书店。科迪每年主办二百多次读者见面活动,邀请众多的作者到书店里读书、评书;她创立了“阅读中成长”组织,与康涅狄格州多家城市医院合作,为成千上万的的新生儿家庭提供读写能力培养信息和婴儿读物;经常受邀录制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

科迪说:“我发现在对现代科技的迷恋中我们忽略了普通的一本书能带来的变化。我们依然是我们,就算是生活在高科技的世界里,我们的情感和需求并没有改变。”在庆祝自己的书店创建15周年之际,71位作家接受她的邀请,撰文讲述自己与书籍有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书籍改变人生”的有力见证。

1.为什么要读书?

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家都认为,之所以要读书,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读书能够改变自己。

书能改变人生,是的,缺少书同样能改变人生。

一本好书能改变你,尽管它可能只是给你增加了一点点学问。它也许能让你开怀一笑,也许能让你痛哭流涕,但它一定能让你思考。每次阅读的时候你总能学到新的东西,或者说向你认为你已经知道的那些东西发出了挑战和质疑,这时,当你继续这种学习和思考的同时,你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阅读这一行为构造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超越我们现实生活的地方。一本好书能让你敢于去梦想从前不敢涉足的领域,并最终激励你去创造或是成就一个新的自己。随着阅读,我们一点点地改变,成长。即使读一本书觉得无聊也是一种感受的改变,甚至有时一本烂书也能使我们更智慧。

第二,阅读使人们的心灵相连

换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一本书不能改变你的人生,能改变人生的只有你自己。两个人读同一本书,一个人大受启发,而另一个人觉得无聊至极。问题的关键不在书而在人,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作者的智慧加上读者的灵感以及谋求改变的愿望才能给读者展开人生新的篇章。

作者写作一本书的时候,其中的原由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写作是出于内心的需求。坐在那儿,抬起手,敲击键盘,等待文字从指尖流淌出来,从渐渐远去褪色的过去谱写出生命的乐章。可以像在和自己相识已久的熟人交谈一样写作,与素未谋面的人倾诉交流。可以公开你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又仍是私密的。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以便作者能够很容易地走进作品,体会作者的内心。

读者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追求的就是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互动。读着别人的作品,作为读者,作为个人,希望有种奇迹般被理解,倾诉的感觉;希望能够从作品中读出我们内心深处同年龄、性别、民族或是经历毫无关系的那部分隐秘而脆弱的自我;希望能够从作品中人物的人生中瞥见自己,看见自己藏在暗处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或者是一滴眼泪……当读者有了被理解的感觉、认识到了那部分自我、瞥见了隐藏在深处的自己的时候,就会产生对作品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又会改变读者的人生。

2.怎样进行阅读?

怎样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这些作家告诉我们:

第一,大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作品。

碰到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最好的方式是朗读。用眼睛看到的文字和用心品味之后读出来的文字,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些作家的家庭,大都有朗读作品的习惯,在他们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长辈就会不断地给他们朗读,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其中的一位作家写道:“母亲悄悄地把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书保存了下来,放在箱子里。在我成为父亲之时,她将这些书包好,当作礼物送给了我,让我也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我现在有四个孩子,沿袭母亲的传统,我和妻子每天晚上单独地为每个孩子读书,于是他们也爱上了书。”

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家长不仅自己平时要有读书的习惯,还要坚持不懈的给孩子朗读,甚至坚持单独给每一个孩子朗读,这样孩子才有可能爱上阅读。

第二,反反复复地读一部作品

好的作品是要反复阅读的。反反复复地读一部作品,每次都会有新的东西从作品中显现。这一点我的感受最深。《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基本上每年都会阅读一遍,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读这本书我先后写出了6篇读后感,其中“改变一所学校需要多长时间?”一文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不少网站、报刊认可和转载。

在反反复复的阅读作品中学会批判性地研究原作,学会用一种从未想象的方式来体会语言之美,领会文字中改变人生的力量,是阅读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本书中的不少作者,在介绍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反复的阅读,有的人甚至从孩提时代一直到白发苍苍,每个一段时间就会再次阅读同一本作品,不断获得新的感悟。

3.有关阅读的妙语

在这本书中,作家们的推荐文章都不是很长,读起来很是轻松。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些非常有启发意义的语言,很值得品味。这里列举一些如下:

·文字的力量就像光明的力量一样。

·所为经典,就是那些给我们带来特殊影响的书,它们在我们的幻想上深深印下难忘的印象,或者藏在我们记忆的深处,伪装成个人或是集体无意识的行为。

·阅读,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人生。在阅读中,我们经历着一个我们本一无所知的世界;我们学会理解他人,并与他们的遭遇和命运产生同感。

·书籍是我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根基。这些书从不会给想象以限制,既真实又隐含寓意。

·书籍是梦想的根源。一个人可以在书籍的带领下置身于别的空间和时间,专注于书中的叙述和角色,以致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忘记了世俗的生活,忘记了当下。

·阅读充满了魔力。书能带你到那些你从未想过要探访的地方,将那些你从未想过会遇到的人介绍给你,还能带你穿越时空,来到你从未想过会体验到的过去的时光和幻想的未来。

·“等我做了国王,他们就不仅要有面包吃,有房子住,还要读书受教育。因为光吃饱了肚子,脑子里却闹饥荒,一点用也没有。”——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一书中关于阅读的话语。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想,我的阅读经历是怎样的呢?哪本书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呢?

《改变我生命的那本书》[美]罗克珊·J·科迪 乔伊·约翰内生/编 方子敏等/译 学林出版社2008.8

本文标题: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改变人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288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