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投资p2p风险-风投VS风控 谁站在P2P投资人一边?

发布时间:2018-01-15 所属栏目:水培蔬菜需要投资多少

一 : 风投VS风控 谁站在P2P投资人一边?

  8月,有消息称,联想控股斥资10亿元杀入P2P行业,标的方或为已成立7年的翼龙贷;9月初,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之星以1000万元投资仅运作刚一年的银豆网;同月,P2P平台积木盒子正式对外宣布完成3719万美元B轮融资,领投方是小米公司及顺为资本,经纬中国、祥峰投资以及A轮投资者银泰资本、和玉投资跟投……

  在互联网金融这个大环境下,P2P如火箭般飞速发展,许多风投注资纷纷进入到各家P2P公司里。据网贷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大大小小获得千万级风投的P2P公司多达23家。其中不乏有宜信、人人贷这样的大型网贷平台,还有像银豆网、微美贷这样的小型P2P平台。出资方不仅有VC、PE机构,同时也有像联想、小米这样的大型企业。风投涌入,资本当道,乐了平台,笑了投资方。可当大量资本注入P2P行业时,投资人利益是否能随风投起舞?

  P2P蛋糕为谁而做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大潮中,各大风投投资方从中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当然,在行业发展前景一片明朗下,谁都想把P2P这块蛋糕做大,并分得自己那一块。但谁又是这其中最大受益者?P2P平台上广大投资人?显然不是。最有可能的是P2P公司,其次应该是风投公司本身。P2P在获得大量风投资金支持后,会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拥有更多的投资客户。而风投公司则会坐等P2P公司的收益后,按照股份比例获得自己的那块蛋糕。

  在这过程中,P2P平台的资金监管力度可能会随着资金的流入,导致运营起来不再担心控制成本等问题,也不会太担心会被淘汰而加大自身的竞争力。从此来看,有的企业不但不会形成更好的发展,反而可能认为有大量资金做支持就可以放宽自己平台项目的借款金额,从而放松自身的风控力度。

  凡事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分析。P2P网贷行业本身不是生产加工业,注资不是为了扩大生产。银监会指出P2P平台应当回归信息中介属性,本身提供的中介服务,目的是撮合投资人和融资方,从中赚取服务费。由此,在P2P领域,风投大量注资并不是发展的关键。反倒是看似分到最小蛋糕的投资人,才应该是P2P平台始终围绕的焦点。

  风投乱舞前车之鉴

  那么,如何让投资人获益最大,怎样才会获得好口碑的确是个很热的话题。易通贷CEO康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2P行业未来不会出现大资本之间的博弈。资本对平台发展可能很重要,但绝对不会是决定因素,真正还是要看平台的业务模式是否成熟规范,资本注入只是一个催化剂。”

  风投不可左右平台运营,这是清醒从业者的共识。如今风投乱舞局面,不得不令人想起曾风靡一时的“百团大战”。

  2011年被称为中国“团购元年”,网络营销的一些专业性的团购网站从无到有发展到上千家,上演了“百团大战”、“千团大战”!参与团购的网民达到2.3亿人,一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在团购网站发展过程中,电商巨人淘宝网、门户大咖搜 狐、腾 讯、新 浪,甚至传统销售巨头如家乐福、京东商城等也纷纷跳入搅局团购业。但团购网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网站准入门槛低,致使团购网局面鱼龙混杂。在近乎残酷的竞争后,曾盛极一时的2600家团购网站,幸存者寥寥可数。前车之鉴,可见大佬搅局,风投涌入,对行业来讲也只是硬币的单面。

  康文表示,不是所有P2P平台都渴望风投注资。“易通贷有一项三年规划,目前我们的资本相对充足,现在正是检验自己业务模式的良好时机。如果此时风投注入,就会左右平台运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并不那么迫切渴望被风投注资,关键是钱进来了该用在什么地方,投资机构与我们的理念是否契合,只有符合了这些层面的风投注资才是被我们所欢迎的。”

  风投与风控,谁站在投资人这边?

  在认清了金融服务行业的特点后,要因“行”而异。

  首先一定要有效降低风险,让投资人的资金有保障才能开始运作。由此,风险控制才是让投资人利益提高的关键。如果风险控制做不好,风投换来了只能是虚壳;风控做得好的P2P公司无需风投注资也能运行很好。

  一直以来,在P2P领域里,行业的监管一直都在不断完善,尤其对于这种金融服务平台,让大众投资人的利益受到保障一直是核心话题,合理的制度才会让P2P行业朝着良性发展的趋势走下去。“希望P2P能够长久稳定发展,而不希望其成为一场投机者的盛宴。”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表示。

  预计到今年底,中国会有近1800家P2P网贷公司,风投注资现象也肯定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在如此庞大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惟有P2P企业对自身有清醒认识,才会在一条正常的道路上寻求长远的发展。

  P2P网贷行业今后发展如何转变暂不得而知,其中必然要走一段曲折之路,让行业在不断自我完善中成熟起来。相信各家P2P平台更应注意利益来源主要靠什么,应该站在哪一边。而投资人则要擦亮眼睛,投资是一门学问,其基础在于所投平台的风险控制与稳定性。只有这样,才会在投资中安稳地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

二 : P2P风投观察:早期投资拍脑袋 A/B轮看数据

  导读:互联网估值与金融估值的区别在于,互联网属性是做流量和用户,不承担信用风险,业务规模与流量和用户成正比;金融属性是指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风控是核心。

  

 

  截至今年8月底,P2P平台融资次数已超过去五年之和。

  不过,“未来对P2P的风投会越来越紧,尤其是新平台”,多位风投人士和P2P平台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行业排名已基本确定,且多数P2P平台类似小贷公司,没什么投资价值,加之未来行业整合洗牌,新的平台要融资已经不容易了。”某家已完成C轮融资的P2P平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其中,互联网金融P2P究竟如何估值,是判断“P2P估值泡沫”的根本依据。但业内对此并无统一、明确的估值逻辑。

  “不一定每个风投都能获得收益,有可能血本无归,也很正常,风投本来就是高风险的”,上述P2P平台负责人表示。

  但能够冲过天使、A轮的企业仍属少数。获得融资83家P2P平台只有11家完成B轮,5家完成C轮,“接盘侠”越来越少。刚进行完C轮融资的点融网CEO苏海德表示,可能在IPO之前再做一到两次融资。

  前8月P2P融资次数超过去5年

  风险投资对P2P平台的追逐从去年开始进入高潮,今年前8个月已超去年。

  据零壹研究院数据统计分析,2014年P2P平台共进行44次融资,此前2010年至2013年的P2P平台每年的融资次数仅为个位数,四年总计仅有10次。

  相比之下,2015年前8个月,P2P平台已完成58次融资,超过过去五年综合。这些获得风投的P2P平台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25家、上海24家和广东13家,约占总数的75%。

  不过,P2P平台融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10年至今年8月底有83家P2P平台获得风投。获得进一步融资的P2P平台呈金字塔般减少。除10家完成种子/天使融资外,有56家完成A轮融资,宜信等11家完成B论融资,只有拍拍贷、有利网、点融网、积木盒子、信而富等5家完成C轮融资。风投找到“接盘侠”仍任重道远。

  P2P风投规模多为千万美元级别。今年8月底点融网完成2.07亿元C轮融资,为P2P行业最大一笔融资。今年4月,陆金所4.85亿美元的投资,使得对陆金所的估值达到了近100亿美元,但陆金所P2P业务已被平安集团整合成“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

  按互联网还是金融估值?

  互联网金融P2P公司的估值,究竟是互联网属性更多,还是金融属性更强一些?

  互联网估值与金融估值的区别在于,互联网属性是做流量和用户,不承担信用风险,业务规模与流量和用户成正比;金融属性是指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风控是核心,规模越大通常风险也越大,要用银行体系的估值方法。

  多位风投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互联网属性和金融属性相结合,两者并重,从估值逻辑来说,P2P平台相比估值相对较低的传统金融机构,更偏向互联网公司。

  可资参考的案例是去年12月于纽交所IPO上市的美国P2P平台Lending Club和Prosper。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对Lending Club的估值逻辑采用了企业价值倍数法,并用其市盈率倍数法(PE)、未来现金流折现法(DCF)予以佐证。

  Lending Club上市首日股价便上涨56.2%,市值达85亿美元,但2015年以来截至9月15日Lending Club股价已下跌12.4%,市值降至49.3亿美元。

  对国内而言,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是,A股上市公司昆仑万维于今年8月收购两家互联网金融P2P公司,根据公告,该收购估值按照P/S市销率方法,其中英国P2P公司LendInvest Limited 100%股权的估值约1.1亿英镑,对应过去12个月收入1500万英镑市销率为7.3倍;中国P2P公司Yinker Inc 100%股权估值1亿美元,对应2015年预计收入(一季度收入×4)3200万元市销率约18倍。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了解,对于P2P平台,各家风投机构都有自己的估值方法,也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估值模式。

  争议估值模式

  风投机构一般会看P2P平台的三个方面,一是获取理财用户的能力,二是开拓投资项目资源的渠道,三是风控,即平台把坏账率降到最低的手段,而风控是核心。

  但对于具体的估值,因为创业公司刚刚起步,没有太多数据支持,早期投资(一般指天使轮和A轮)和之后的融资存在区别。

  一家国内风投机构合伙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早期投资,一般是P2P平台需要多少资金,出让比例不超过25%,再倒推出来估值,也要横向对比市场的可比项目。

  “很多早期创业公司,做到几千万用户,也不见得有收入,可能连财务流水都没有,没有数据支持。”一家国际知名风投机构合伙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早期投资很大程度取决于判断,综合确定估值。

  而之后的融资(指B轮等),风投机构就需要看数据,比如收入规模、利润、用户数量、坏账率等等,不过也没有一个系统的估值模式。

  一位参与过B轮的风投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B轮融资需要看交易额、利润等数据,既有按PE、PS估值,也有对比同行业估值,没有标准答案,更多是心里有个数,看谈判的地位,然后与平台讨价还价。

  不过,也有风投机构人士认为,平台的数据不一定靠谱。一家风投机构投资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调研过多家P2P平台,但平台没有提供坏账率等核心数据,而且几乎没有盈利的平台,财务数据意义不大。

  他认为,P2P平台的核心是风控,平台盘子越做越大,坏账越多,这样没有意义。

三 : 钱多多:P2P网贷投资者需要警惕纳税风险

钱多多 P2P网贷

富兰克林说过,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

近年来,民众对于个税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该怎么征税,如何征税,每个阶层乃至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据《经济参考报》消息,目前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多次组织专家开会研讨,个税改革方案已初具雏形,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能将改革草案上报中央和国务院。其中有关个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问题也成为大家重点讨论的内容。

来自微博的一位网友称,个人分类缴税方案对固定收入工作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过像投资、理财类的影响则不大。事实上,就目前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少有投资人会涉及到投资缴税的情况。但这并不能代表投资人就没有纳税义务。

由于P2P网贷属于新兴行业,监管细则尚未落实,在规范、透明等方面做的不够完善,税务机关很难对行业内的缴税工作制定清晰的标准。参考其他理财行业,如银行理财、股票基金理财,其中涉及的“利息税”是无法避免的。按照法律规定,“个人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收益需要缴纳20%个人所得税”,但不同的理财产品又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的产品可以减、免,有的由发行机构代扣,有的需要个人申报,还有的产品如股票、基金根据收益来源不同,税率也不同。这也就给投资人造成了“投资人不用缴税”的假象。

钱多多 P2P网贷

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中有一个税目是“股息红利所得”,应缴纳收入所得20%的税款。个人投资各类金融产品的收益所得基本都是根据这一条来纳税的。不过,税法中还有很多减免条款,包括在执行中的模糊地带,让不同投资品的应税税率不尽相同,有些情况甚至相当复杂,例如某项券商政策:买入股票并持有一个月内就分红需要缴纳20%股息红利税;买入股票并持有一个月到一年内分红的,需要缴纳10%红利税;持股1年以上分红只需交纳5%红利税。

严格的说,P2P网贷,属于民间借贷行为。按照我国相关税法规定,民间借贷的合法利息收入是需要缴税的。媒体上报道,民间借贷收到利息拒不申报纳税被判逃税罪三年零六个月的新闻就是实例。

另外,根据投资人提供的信息,像拍拍贷等知名平台,在签订投资协议中也明确指出,投资方应承担本次投资所获收益的应纳税款。这也说明了在P2P平台投资是需要缴税的。至于具体缴纳什么税,采用怎样的方式缴纳,平台会不会代扣代缴则需要有关部门制定行业具体的缴税细则。

钱多多 P2P网贷

上海知名网贷平台钱多多(d.com.cn)法务人员表示,国内的公民都有缴税的义务,偷税、漏税会触犯法律,并受到相应的制裁。平台在给投资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把相关的纳税条款作出详细的说明,投资人也应该主动去了解纳税知识。营造透明、完善、健康的投资环境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四 : 两天两家P2P平台爆风险事件:中宝投资被调查

  王乐

  “中宝公司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衢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网站业务暂停运作,后续消息待发布。”3月14日,浙江一家P2P交易平台中宝投资的网站上发布了上述消息。

  在中宝投资宣布暂停运营的第二天,深圳一家P2P平台元一创投跑路,平台老板卷款30余万元,此时距离其正式上线运营不到两天。

  随着上述两家P2P交易平台相继出现问题,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已有12家P2P平台倒闭或者跑路。2013年下半年P2P网贷行业集中爆发了大量风险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有74个平台出现问题,随着2014年业界对网贷行业监管呼声渐高,P2P网贷或在今年迎来大考。

  3月14日14点58分,当衢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中宝投资网站上以管理员身份发布上述通告以后,网贷投资者论坛和网贷投资者交流群里相继出现了关于中宝投资暂停运营相关的信息,其在一些网贷第三方机构上的评级和导航信息也第一时间被撤下。

  资料显示,中宝投资是一个专门从事民间网络借贷的P2P网站,隶属浙江省衢州市中宝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21日上线,注册资金100万元。

  在现有的P2P交易平台中,运行3年多的中宝投资属于“老平台”,与2013年以来倒闭的平台运营时间多数不足一年相比,中宝投资是第一家出现问题的老平台。网贷之家研究院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3月13日,中宝投资有效待收本金4.69亿元,待收投资人数1068人。

  对于这家老平台,业内和投资者争议颇多,关于该平台是不是自融平台、会不会倒闭的讨论也早已出现,多数人对该平台的评价为“很神秘”。

  “之前有投资人前去考察,在长时间敲门未应、给平台老板打过电话之后,才有一个睡得迷迷糊糊的技术人员给开了门。”一位早先和中宝投资打过交道的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此次该平台被暂停运行则是由于当地投资人联名举报。

  此外,该平台的投资透明度也是其显得很神秘的原因。零一财经研究表明,该平台多数项目1%名义利率并不反映投资者最终回报;其次,在线上完成投资之后,投资活动就进入了线下,投资者的利率被分为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两方面,线下才是主要的回报通道。这都是数据上没有体现出来的。

  中宝投资网站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该平台招标总额高达48亿元,实际贷款总额高达45亿元,平均每标金额高达82万元,平均利率为19.7%。今年1月的成交量达到了3.3亿元,成交量一直在众多网贷平台中位居前位。

  “该平台如此大的成交量大多是由背后的马甲对倒的结果。”上述知情人士称,该平台集中大量的投资大户,动用资金可达上千万,用户忠诚度也比较高。

  在该平台的待收投资者名单里,待收金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有6人,其中最高待收金额达2800万元;待收金额在500万~1000万元的有11人。

五 : 风波之中的P2P本相 被列非法集资风险领域

  见习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在持续两个月的歇业、跑路风波之后,P2P又遇上了监管的风险警示。

  11月25日,银监会牵头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组织召开“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将网络借贷列为与民间借贷、农业专业合作社、私募股权等并列的非法集资六大风险领域。

  记者在银监会公开文件中查阅有关该联席会的信息发现,这是该联席组织首次将网络借贷列为非法集资的表现方式。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行业人士普遍将这次表态作为监管层对近来连续出现跑路倒闭的回应。通过对北京地区多家P2P平台的走访,记者也试图发现在“倒闭潮”之下P2P的真实存在状况。

  倒闭潮后的监管解读

  继北京和杭州之后,由央行牵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在深圳的调研也过去一个多月,迟迟没有后续动作。

  而正是从10月开始,P2P平台集中出现了提现困难、歇业甚至倒闭现象。据投资人羿飞(化名)统计,10月份当月就在30余家平台出现歇业或倒闭,目前为止已超过50家。他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情况在年底预计还会持续下去。

  在11月25日会议的相关报道中,除了对非法集资的讨论,同时流出有关央行人士对P2P三种风险形式及风险警示的消息。其中有关资金池和理财等模式的认定在随后引发了大量的解读。

  而就在11月26日晚些时候,消息中所涉及的央行条法司通过媒体澄清,当时只是旁听,“讨论了一下”,条法司并未对P2P的业务边界或红线进行划定。

  记者就此向两家大型平台询问时,对方都表示不愿就此发表评论。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11月28日表示,回顾小贷公司政策出台之初,“始终没有一篇官方文件,都是通过行领导讲话体现”,而刘士余行长此前提到不得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两条红线,就是对业务的划定。

  位于深圳的一位平台负责人许建文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表态可能是对近期倒闭潮的正面反应,但是否能够立竿见影地对问题平台产生约束就不一定了,毕竟没有条文细则。

  网贷第三方平台网贷天眼负责人侯滨表示,目前出现问题的平台主要是自融,即通过发布虚假标的,将募集来的资金用于自己的生产经营或恶意卷款跑路。

  他解释,因为没有真实的借款项目,投资人的收益主要靠后续的资金进入。“当几家平台同时有投资人集中兑付,出现流动性问题,导致提现缓慢时,投资人的恐慌心理就会蔓延开,引发更多的资金提现,从而将更多的平台牵涉进来。”他说。

  此次风险暴露的另一个原因还有“组团”投资。所谓的团通常有百十来人,团长通常投资经验丰富同时有号召力,汇集的资金规模可以达到上千万。其成立初衷是提高投资人的谈判能力,更好地识别风险。一般是由团长出面考察,选定项目后号召团员投资。但如果出现团长因为个人利益而发布虚假消息,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也就可想而知。

  而由羿飞统计的数据是,在10月26日出现提现困难的某平台上,待收的5000万资金中有3000万来自于两个团。

  20%收益从何而来

  此次风波中的平台另一特点就是超过30%甚至40%的高收益。实际上,P2P平台的投资收益如何算“高”,不同的投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通常来看,P2P的收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一类是在8%到12%左右;第二类在20%左右;第三类则可以达到30%甚至40%。

  羿飞和侯滨直言,第一层级的收益水平对于有经验的老投资人来说毫无吸引力,这类平台被他们看做是传统理财的替代,吸引的通常也都是新人或满足一般理财需求的人。而第三个层级的收益则意味着高风险甚至骗局,却也少不了有人愿意涉险。20%左右的收益可能能够代表最普遍的收益率情况。

  而借款端的成本,除了支付20%左右的投资人收益,还要加上平台的服务费率等,基本保持在24%的红线以内。

  但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整体经济普遍低迷的当下,是谁在承担20%左右的资金成本?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多家P2P平台公司后,得到一致的答案是:需要短期周转的小微企业。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平台负责人介绍,该平台的业务是依托母公司的担保公司进行的,借款人必须有房产或车辆抵押,贷款金额可能在十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有几万元,期限多为半年以内的短期。而他的客户可能是小超市、小型的加工厂等。

  他举例,如果在平时,超市的压货期通常在3个月,但在年底可能会缩短到45天,这时超市就需要有短期的周转资金来偿付货款,只要能保持正常销售,还款并不存在问题。同理,对于小加工厂而言,拿到订单后可能会需要一笔资金来支付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等,只要订单顺利完成,工厂的利润率甚至能达到40%,足以支付利息。

  另一家平台的信贷部门工作人员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正因为银行贷款审批的周期长,而且小微贷款服务不到位,才给P2P平台留下了业务空间。而P2P平台也在覆盖一些银行不愿做的,资质较差的业务。

  “如果是一个大企业要长期借用几百万上千万,它到银行贷款并不存在问题,而且资金成本会更低。”这位业务人员表示,“这样的企业不会来找我们,来了我们也不会轻易出借。”

  更有人士表示,与银行的贷款利率相比,这样的资金成本或许更接近于真实的水平。从民间借贷的水平来看,这样的利率也并不算高。

  在调查中,记者也遇到这样一家高息平台。该平台客服人员介绍,其投资项目主要是房地产,正在进行中的是一家地产公司以土地抵押融资1个亿。

  在网站上,项目的收益虽标为22.4%,但额外奖励的收益则为1.6%、3.8%不同,甚至有时高达16.4%。由于平台奖励收益通常是投标之后立即返还,由此计算,其年化收益率基本都在40%以上,甚至更多。

  对方称因为负责人不在,所以不能提供有关借款方的具体文件。他同时表示,现在已经有3000多位投资人,最高投资额度有上千万。

  “划线”困难

  此次央行条法司否认了对P2P业务划线的表态,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想要清晰界定P2P的业务并不容易。

  记者走访过的一家与小贷公司合作的平台,其贷款业务侧重于面向小微企业主或个人的信用贷,资金规模一般在几万元,费率水平比较低。而同样依托担保公司开展业务的两家平台,都要求房产或车辆抵押,一家专做短期小额贷,一家还涉及到一年期以上的房贷或经营贷,相比前述信用贷,费率相对较高。

  另外,记者了解到确实还有平台在操作一些资金规模较大的业务,目前为止也保持了稳定运行,“他们所采用的风控模式,与银行的风控程序差不多。”某行业人士评价。

  正因为平台的风控模式、业务渠道等各有不同,很难进行简单的横向对比。利率水平、资金规模等与风险也不能简单关联。反观现阶段出事的平台,大多数并没有真实存在的投资标的,更遑论风险控制了。

  上述某平台负责人认为,一家好的平台只要符合两个标准:成熟的风控系统和提供本金担保,对业务模式并无需苛求。现在行业内部对刘士余提出的两条红线也已形成普遍的认识。

  而现在,投资者对P2P平台的风险判别主要靠实地考察,但这样的考察在多大的程度上反映真实性就需要画个问号了。特别是这次风波之后,之前一些公信力较强的第三方考察机构和网贷名人也被卷入其中。

  虽说从2011年至今,央行、银监会相关人士对P2P一再示警,但预警并没有约束力,正式的法规出台尚不可知。在采访中多位人士都认为,监管未出台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的体量尚小。

  “虽然从成交量来看P2P的资金规模可能达到几百亿,但很多都是滚动投资操作,实际的资金量可能也就是几十亿。这样的规模可能比不上一个地级市里民间借贷的整体规模。”羿飞认为, P2P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与其互联网属性有关,一旦有问题,消息很容易通过网络扩散出去。

  侯滨认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涉及的部门较多,权责划分并不是简单就能说清的。

本文标题:投资p2p风险-风投VS风控 谁站在P2P投资人一边?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178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