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捉泥鳅-捉泥鳅

发布时间:2018-01-10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捉泥鳅

◇李清明

小时候,我们常常光着脚丫,肩背小小的竹篓,迎着和煦的春风,行走在绿油油的稻田田埂上,一会儿追逐蜻蜓,一会儿逮捉青蛙,边玩边捉泥鳅。

泥鳅的习性大体跟黄鳝相近,白天躲在洞穴中,只到晚上才出来游动。它们大都喜欢生活在稻田、鱼塘、水沟边的浅水区域,且有不怕人、不喜欢筑洞,喜好迎水、习惯群居等特性。泥鳅个头小,总也长不大,常见的也就手指般大小,浑身长满黏液,滑溜溜的,不易捕捉。它们还是预报天气的高手,变天之前,它们都会窜出水面旋转而跃,因而水乡俗语道:泥鳅水中跳——大雨马上到。

春日里的泥鳅总是喜欢三五条一起卷曲于稻田淤泥的表层,经常会把稻田里的淤泥弄成凸突的一小块一小块,旁边的清水也常被它们戏闹得有些浑黄,见到有人临近,小泥鳅们还特喜欢向外露出长着两根胡须的小脑袋……这时,只要我们轻轻地靠近稻田中浑黄的小土堆双手一捧,准能连稀泥一道收获起三五条活蹦乱跳的小泥鳅。有时,我们还会利用泥鳅趋水性的特点,用编织得较密的竹撮箕捕获它们。春天一到,水乡的雨水就会特别多,稻田的积水大多会顺着小水沟往下流,这时的泥鳅们多半会随着雨水的流动,成群结队迎水而上。在小水沟旁早有准备的我们,只须双手捧着竹撮箕,对准迎水的泥鳅使劲一撮,再往上一提,泥鳅们便会惊慌失措地在撮箕上跳舞。

在水乡,要说捉泥鳅最为常见的还是用灯光照捕。春日的夜晚,我们举着自制的火把在稻田间照着,发现泥鳅既难用特制的竹钳钳伏,也难用手捉,只宜用针耙扎。我们找来用于缝制衣服的一二十根大号缝衣针,并排固定在一根窄长形木条上,转眼就是一把经济实用的针耙。发现泥鳅,只需对准往下使劲一扎,基本弹无虚发。用灯光捕捉泥鳅最好的照明工具是加长的手电筒,两头用细麻绳系着,左肩右胁像背手枪一样挎在肩上,右手举起边走边照,既聚光明晰,又快捷轻便,但因电池较贵又消耗较快,一般很少使用。其次是灌着煤油的马灯,马灯四周有用玻璃做的罩子,最大的优点是不怕风吹,但因当时正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煤油要凭票供应。印象中,一个五六口人的家庭每月也就一斤左右的计划,因而我们用马灯捕捉泥鳅的概率也非常之少。

那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是生产队里的抽水机与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使用过后废弃的柴油。先在一根小木棒上用铁丝扎上一些旧布条,醮上废柴油,用火柴点燃便可使用。柴油火把的优点是经济实用,缺憾却很多,首先要时不时将火把往装有废柴油的小铁桶中捅一下,让布条浸润补充柴油,如果用力过猛,火把熄灭,就得常常重新点火;其次是废弃的柴油燃烧起来,浓烟滚滚,时间稍长,我们的鼻孔和脸颊就会被熏得黑不溜秋的。尽管如此,夜色稻田间,我们发出的“这里一条,这里还有一条”“抓住了、抓住了……”的惊叫声,常常惊飞了水田里的野鸭,中断了田野间鼓噪的蛙鸣,引得村野里到处响起了一阵又一阵此起彼伏的犬吠。(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水乡的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眨眼春天过去了,游泳打水仗的夏天也不在了,一转眼就到了收获的秋天。小泥鳅们也跟着季节的转换渐渐地由小变大,长得像一根根人参般粗壮了。这时的泥鳅们也不大喜欢运动了,随着稻田里的积水慢慢地干涸,它们大都会一群群一伙伙躲进稻田的边角用于堆积草木肥的小粪池中,似乎找到了新的避难安居之所。这时我们三五成群地拿着脸盆、铁斗,先是慢慢地将粪池中的积水戽干,再一点一点将堆积腐烂的稻草、红花籽草及油菜壳一层层翻开,一条条粗壮的泥鳅便会在我们的手脚边滚来滚去,随便一抓就能手到擒来。

水乡秋天的雨水少了,在大人们抽干了水用于积肥的大水沟和鱼塘里,我们还会用铁锹像一块块地搬移淤泥,也常常能收获到大条大条的泥鳅。一般情况下,小泥鳅们在有水的稻田中或水沟里活动,我们是很难徒手将其捉住的。因为四处是水,追击久了,水就会被人和泥鳅全部搅浑……不甘心的我们,往往只能望水兴叹。离开了水的泥鳅,则注定只有挨捉的份了,我们想留小的就留小的,想捉大的就捉大的,大有“我的泥鳅我作主”之乐。

在水乡,我们还有一种获得泥鳅的方法,便是“捡石灰泥鳅”。春天一到,生产队的大人们先得平整一大块一大块的秧田,用于培植秧苗。秧田白天平整好后,淘气好动的小泥鳅们一到夜晚便会钻出来筑穴打洞、戏水搅泥,把平如镜片般的泥面捣乱得面目全非。这时,气恼的大人们便会在秧田里撒上石灰粉或茶油籽壳,一两小时光景,秧田里刚才还蹦蹦跳跳耀武扬威的所有泥鳅们便会直挺挺地躺着不动了,一同“殉难”的还有黄鳝、田螺及小鱼、小虾们。这个时候,我们捡到的泥鳅,统统称为“石灰泥鳅”。泥鳅们此时虽然还一息尚存,但拿回家也不宜新鲜煮食,只能剖好洗净用粗盐腌制两三天后,再取出来晒干。食用时,用菜籽油或茶籽油将泥鳅干炸至焦黄焦黄,香味能使整个村庄都能闻到咧。难怪,水乡人们总对食用泥鳅赞誉有加,他们常说:水中泥鳅胜人参,鸡肉鱼肉——不如油炸泥鳅。

久住都市,令人有些惊奇的是,每次路过幼儿园,总会听到小朋友们大声哼唱着一首歌名为《捉泥鳅》的儿歌。歌词道:“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小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小牛哥哥,带着我去捉泥鳅……”询问同在幼儿园的女儿,什么是泥鳅?你们在哪儿捉过呀?女儿竟是一脸惘然。

现时的乡村,人们在稻田里施用一种名叫“稻田净”的农药,药物所到之处百草枯黄,田螺、河蚌、泥鳅等生物灭绝。看来,我们的下一代真的只能在塑料桶里玩玩饲养的泥鳅,也只能在歌声中空唱着“捉泥鳅”的歌谣了。

二 : 捉泥鳅教学设计

《捉泥鳅》教学设计

西郊学校 贾燕萍

一、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山野童趣》之《捉泥鳅》

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欣赏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 情境创设,实图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泥鳅图片)你们玩过捉泥鳅吗?它容易捉吗?(课件:泥鳅的介绍)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见识几位爱捉泥鳅的小朋友。听!他们来啦!(课件:播放歌曲)板书:捉泥鳅

第二环节:歌曲新授

1、初听 师: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

2、二听 师:我们再认真听一听,想想从哪些歌词中你能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课件:播放歌曲 )

3、 三听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最后几句歌词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反复,唱唱反复部分,说明了孩子想去捉泥鳅的急迫心情)(课件:播放歌曲 歌谱)

4、学习附点部分的歌唱。

师:请同学们在曲谱中找出附点节奏,并数一数有几处?(8处) 师:这些是八分附点音符,这些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5、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跟琴一句一句的学唱这首歌曲。

6、接口唱练习。

师:你们唱带有附点的一、三、五等单数句,老师接唱双数句。

7、难点解决。师:在歌唱中你觉得还有哪里唱起来比较困难?

8、完整地歌唱歌曲。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9、理解拍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吗? (四四拍。它表示的意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四拍。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10、声势训练:以第一句为例子,第一拍:跺脚 第二拍:拍腿 第三拍:拍手 第四拍:拍肩

11、师:我们自己打着拍子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 第三环节:自主创编:

1、师:每首歌曲都有它的情节,这首歌曲里描述了哪几个人?

2、师:你能将这其中的人物表现出来吗?你可以找搭档配合,同学们想一想,动一动,一会请同学们表演唱。

3、请同学们表演并评价。(课件:播放歌曲伴奏)

第四环节:歌曲欣赏

1.师:捉完了泥鳅,好累呀!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下,聆听钢琴独奏《牧童短笛》。(课件:播放歌曲)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高兴吗?美妙的世界,美妙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么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本领,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三 : 梦醉捞刀河|捉鱼|灯光照着睡觉的泥鳅

在夏天,第一季水稻收割完了,马上又要犁田将泥土翻过来,这时不但要施底肥,有时还要撒上石灰消毒,这样下一季的稻子就少病虫害。但泥里的泥鳅就跟着遭殃了,前面撒灰,后面泥鳅立即就有反映,因碱性太重,它们感觉很难受,首先是在水上乱跑、乱蹿、乱碰,甚至会跳起来,一会就将肚皮反过来朝天了,并不停地喘着粗气,尾巴也不能扭动了,紧靠在泥块上或是田基边。

大人没时间去理,我们小孩冒着脚下可能会踩到正在散热的温度极高的石灰块,脚皮会烧烂的危险去捡起来。这样一消毒,田里的蚂蝗也死得差不多了,但等到禾苗插好了,田里的石灰的碱性也就中和了,管水员又从水塘、水库将清澈的生命之水源源不断地灌入稻田,泥鳅、黄鳝和其他各种小鱼类也就跟着进入充满了清新气息的禾苗之下,并各自霸占地盘。过不了几天,泥田里浑浊的水又返清了,鱼儿也多了,禾苗也适应了新搬来的家,长得生机盎然,一片绿色世界,微风吹过来,相近的“邻居”就不停地挥手致意、切切私语,赞美老农们的精心的安排,青蛙、泥蛙、土蛙,都又叫又跳了起来。

这些变化都瞒不过我们。白天没空,晚上就可以干点事了。在没有刮风的晚上,我哥找来煤油灯,用铁线挂在一根长棍的一头,照明的问题解决了,但谁都渴望有“红灯记”戏里李玉和提的那种风吹不熄的马灯,但整个附近村谁都没有。还有一样是扎排(也叫针扎)需准备,那是几十根钢针整齐地排在一条铁棍上,是专门用来扎泥鳅等小鱼的,也是紧紧系在长长的木棍的一头。乘着月光,我跟在大哥的身后,带着这些工具,向着山冲的田间奔去。走到了目的地,人走在田边的同时,用灯盏贴着水面缓慢移动,眼睛望着水下的泥面上,火苗有些摇摆,烧出更加浓烈的黑烟,我们蹑手蹑脚,无声无息地前行。一会就能照到泥鳅在禾苗间隙的水里泥面上,按S形伸着细长腰,悠然自得地睡觉。

我哥找准了方位,以特快的速度,将针扎横向扎往泥鳅的腰部,因为惯性大,泥鳅被动地陷进泥里,将栓住在针扎上的泥鳅从泥里拖出来,稍稍清洗,去掉了泥巴后,就对准木桶扣一下,泥鳅就连同垃圾一起掉进了木桶,泥鳅因疼痛,狂跳一会后,就恢复了平静,只小声叫着同伴“让路”,好自已钻到最底层去还想睡觉。有时因光照不清,或是水有些浑浊,我哥将棍子或草叶之类也当作是泥鳅了,猛扎下去却扑了个空,还在前面的真正的泥鳅、黄鳝听到水声,赶紧逃跑了。

有一次我们去了杨家堰冲照鱼,另外的几个人也在不远的田基边照着,他们告诉我们说:发现了一条大蛇朝我们这边跑了,现在已经到了什么位置是看不清的,就只隔十几米远,四周漆黑一片,我也不能逃跑,只跟在大哥的身后,但我的心还是害怕极了。

一年中只有半个月不到的时间能这样去照泥鳅,喜欢干这活的人也不少,我们大屋就有几组,也有些人带着叉子去深水的流水沟里、鱼塘里去照,常可以叉到大鲶鱼上来。我们兄弟没干过,但看过别人合伙扎到蛇了,一人扎头一人扎尾,将蛇头在油灯上烧烤,等到大白天了,众人在路边上可以见到烧焦了头的死蛇,心里暗想:做这事的人真大胆,也够狠心的。(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冬天来了,泥鳅钻到泥里去了,但太阳出来时,它们也会出来溜达,水田里就有一些明显的圆圆的洞口,留在浅水的泥面上,我们小孩喜欢抓它们,就将手指头从洞口伸进去,有些泥鳅就从另一洞口出来了,也有的不出,也不跑,只好将泥搬开,泥鳅只无可奈何地尖叫一声,身子还是软的,有气无力地任你摆布。但有时也会扑空,挖出来的是一条很难看的,有些吓人的大蚂蝗,让我们索然寡味。

本文标题:捉泥鳅-捉泥鳅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117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