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范蠡事越王勾践翻译-范蠡事越王勾践全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8-03-27 所属栏目:越王勾践范蠡

一 : 范蠡事越王勾践全文翻译

范蠡事越王勾践全文翻译

范蠡事越王勾践全文翻译的参考答案

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个出人才的好地方.南阳就有四圣,他们是“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范蠡作为南阳众多人才中的佼佼者,更与“卧薪尝胆”、“吴越争霸”这些在老百姓中流传很广的成语和故事密切相连.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三户人,据说是宛城区黄台岗三十里屯人(另有淅川、内乡说),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他被当时楚宛令文种所赏识,相交甚深.后两人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他存越灭吴,雪会稽之耻,成为春秋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功成名就后,他淡泊名利,毅然弃官经商,累治家产数以亿计,富比王侯.他的经商思想和经商理论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流传、使用,成为我国古代的商界先圣,被后人尊称“陶朱公”、“商圣”.

学艺

范蠡生卒约为孔子同时期,出身贫寒.父母早亡,由哥嫂扶养成人.范蠡小时天资聪慧,博闻强识,喜读书,抱负大,不喜耕作,众乡邻不齿.范蠡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志向呢?”他苦读了《书》、《易》、《诗》等大量的书籍,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治国安邦的理论.范蠡不仅弄通了风后的《握奇经》,还潜心钻研了姜太公的军事书籍《六韬》和《三略》.姜太公把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作为军事韬略的三***宝,这一点范蠡特别推崇.后来范蠡无论是治家还是治国,姜太公的思想对其影响都很大.

当时著名的理财家计然(计然,名研,姓辛,字文子,著有《文子》一书,春秋时期名人),到南阳云游,范蠡拜其为师,跟他学习经济知识和经商技巧.

范蠡虽满腹经纶,但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选拔官吏,非贵族阶层不得做官.范蠡空有文才而不被任用.报国无门,使得范蠡放浪形骸,做事办事不合时宜,作出的事情往往令人惊诧不已,疯疯癫癫,行为怪异,被誉为有名的“楚国狂人”,乡邻们喊他为“范疯子”.

范蠡狗洞遇文种

楚荆王时,楚国名士文种(字子禽,楚国郢人)到宛任令,听说范蠡年纪不大,但很有才能,就差官员去拜访他.手下人回来说:“范蠡行为怪异,疯疯癫癫是个疯子,不值得邀请.”文种却说:“一个人有才能,必假装疯狂,来掩盖其贤德.”此后多次拜访,范蠡都避而不见.这一天,文种又亲自拜访,却发现范蠡的大门紧闭,正要下车,忽见院墙下的一个破洞里有个人蓬头垢面,趴在那里冲着文种学狗叫.手下人便说:“这就是范蠡.”众乡邻都围着看热闹.文种手下的人怕文种难堪,忙用宽大的衣袖把洞遮住.文种却说:“我听说过狗只对着人叫,他是个人身,却对着我学狗叫,意思是说我是个人,是看得起我呀!”于是文种下车便拜,范蠡看也不看,文种只好悄然离去.

第二天,范蠡对其哥嫂说:“今天有贤人来拜访我,请借给我一套干净衣帽.”刚穿戴梳洗完毕,文种就来了.两人交谈后,方觉相见恨晚,结为终身知己.这就是我们南阳广为流传的“范蠡狗洞遇文种”故事.

这时,楚国的政治更加黑暗,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两人的政治抱负眼看无法实现,就商量着要离开楚国,另投贤明,实现政治抱负.因伍子胥已投奔了吴国,于是两人就投奔了越国,遂受到越王的重用,成为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

商人的来历

范蠡认识文种后,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就到处云游、拜访贤人,并开始经商.一次到了商洛,商洛离淅川很近,据说是中国最早发明青铜器的地方.商洛当时生产的青铜器具很精美,远近闻名,当时上至豪门,下至百姓都以使用青铜器为荣耀.范蠡打听到邻近的秦国需求量大.范蠡想:物以稀为贵,如果把商洛的青铜器运到秦国,肯定能够牟取高利.范蠡于是就雇了很多牛车和人,到商洛地区去收集青铜器,到秦国去卖.在去秦国的时候,为了标明身份,就在牛车上和青铜器上都铸个“商”字,“商”的意思是“买卖”.

到了秦国国都咸阳,秦人看到牛头上写着“商”字,青铜器上铸着“商”字,加上一件件器具光亮耀眼,精美绝伦.于是人们都叫着“商人来了”、“商人来了”,不一会儿,就把器具抢购一空.“商人”后来就成为买卖商品人的代称,“商人”的名称由此而来.范蠡是中国最早的商人之一.

范蠡与西施

越王勾践三年,勾践想攻打吴国,范蠡劝阻不听,结果被吴打败.吴国围困勾践于会稽山上,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范蠡出计,让文种去议和,刚开始吴王不答应,通过贿赂吴国的太宰喜否,议和成功.越国保住了,但吴王夫差提出勾践必须到吴国为人质.

吴王夫差好色,为投其所好,消磨敌人的斗志,麻痹对方,范蠡向勾践献策:用美人计.勾践同意了,下令在全国遍寻美女上报朝廷.最后各地共报上美女20多个,范蠡亲自去挑选,选出了容貌最美的一个女子———西施.西施是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人.苎罗山有东西两村,两村人大多姓施,她住西村,故称西施.西施是个绝色美女,其容貌之美,方圆皆知.西施不但貌美,而且深明大义,是一个爱国之人.西施与范蠡几经交往,相互产生爱意,但为了越国就答应前往吴国.范蠡先带西施来到越国国都.快到越国都时,城中的百姓听说西施貌美,纷纷出城来到郊外,想一睹西施的美貌.

范蠡见人多拥挤,道路堵塞,便将西施安排到城外馆舍,并让人传话:“要想观看西施,须先交纳金钱一文.”于是设柜收钱,顷刻之间,钱柜就满了.西施在郊外停留三天,范蠡得金钱无数,他将钱运交国库.

范蠡把西施送给夫差.夫差见到西施,喜其美貌,非常宠幸她.为她修建了馆娃宫,馆娃宫内造了响廊,屐是木板拖鞋,廊下的土地被挖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铺平,西施和宫女们穿着木鞋在上面行走,铮铮有声,悦耳动听.现部分古迹亦存.夫差还为她修建了姑苏台,夫差与西施经常在姑苏台上饮酒作乐,逐渐不理朝政,朝纲日坏.

吴亡后,西施因与范蠡早已心心相印,就随范蠡一同出走,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英雄与美人的传奇佳话,又有一说勾践得到西施后,勾践妻嫉恨杀了西施.

劝文种

公元前476年,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深谋20余年,终于灭掉了吴国.灭掉吴国后,勾践挥师北上,与众诸侯会盟于徐州,勾践当了霸主.自徐州返回后,勾践摆宴祝贺,群臣欢歌笑语,十分高兴.此时,只有勾践一人面无喜色,范蠡看到后叹道:“越王不想将功劳落到大臣名下,只能同患难,不能共享乐,猜忌之心已露,我若不走,必有不测.”第二天,范蠡就向越王道别,勾践说:“灭掉吴国,全凭你的帮助,现吴国已灭,天下太平,我正要和你分享这个国家,共享富贵,为什么要走?如果走,我将杀掉你的全家.”范蠡说:“臣的生死全系大王,但我辞官决心已下,你若要杀我,我亦无法.”于是范蠡在夜间悄悄出走.

范蠡出走之后,给文种去了一封信,信上写道: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勾践长着长长的脖子,嘴尖像鸟嘴一样,这样的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我已经走了,你若不走,定有杀身之祸,望你接到信后,尽快行动.

文种接到信后,就称病不朝.越王的左右有嫉恨文种的人向勾践进谗言道:“文种自认为功高盖世,现在大王不封赏他,他心中不满,所以不上朝.”勾践了解文种的才干,觉得吴国已灭,他对自己已经无用,更害怕文种有朝一日作乱,无人能制,现听群臣这么说,就有了杀文种之心.

有一天,越王突然到文种家中探病,随手解下宝剑,放在文种床边,对他说:“你教我七条计谋,我用了三条就已灭吴,剩下的四条你帮我到地下去见先王如何.”说完就走了,文种把宝剑取出一看,正是当年吴王赐令伍子胥自杀的宝剑,立即就明白了越王的意思,于是仰天长叹道:“我不听范蠡的话,今日终被越王所杀,我真后悔呀!”说完举剑自刎而死.

经商致富

范蠡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即生牛皮,意为“有罪被流放的盛酒皮囊”.这是为了纪念被吴王逼杀、并装入叫“鸱夷”牛皮革囊中抛入大海的伍子胥.范蠡认为自己的遭遇同伍子胥一样.在齐国,范蠡充分利用青年时期向计然学到的经商知识.范蠡想:对付吴国定了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灭了吴,我要把治国与治家结合起来,来置家产.所以他们一家在海边开荒种地,引海水煮盐,没多久财产已达数十万钱.齐国人听说他贤能,便想让他做齐国的丞相.范蠡感叹地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相,这都是普通人最得意的事了,长久地享受这种荣誉不好呀!”于是范蠡归还相印,悄悄地把财产分给亲戚乡邻,只带少量财物又一次不辞而别.

这次,他到了“陶”(今山东定陶)这个地方,陶当时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商业往来频繁.他认为陶是天下的中心,是交易买卖、互通有无的商业要道.在此谋生置产,可以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陶朱公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赚钱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看准行情买卖货物,货物的买入和出售都很谨慎,不多久家产已达上亿计,富比王侯.天下都知道陶朱公了,诸侯争相与他交往.

救子

范蠡住在陶地时,生了个小儿子.小儿子长大后,不知钱来之不易,花钱如流水.这时范蠡二儿子在楚国因杀了人而被逮了起来.范蠡认为,杀人偿命,理所应当.但是,家里有千金财产的孩子,是不应该在大庭广众面前被处死的.于是就要求他的小儿子,叫他去探视一下.长子听说了,要求让他去办.范蠡不答应,长子觉得很委屈,感到范蠡不相信他的办事能力,闹着自杀.范蠡夫人知道后,对范蠡说:“你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老二的命,现在老二没救回来,却让长子先死,你咋能这样?”范蠡没办法,只好让长子带了两万四千两黄金去了楚国,并写了一封信给他从前在楚国的好朋友庄先生.

范长子在出发前,又私自带几百镒的黄金.见到庄先生,范长子把信及两万四千两黄金给了他.庄先生收下钱后对他说:“赶快离开楚国,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庄先生是个很耿直讲信誉的人,虽穷困潦倒,但上至楚王下至百姓都很尊重他.这次他收下范蠡的钱,并不是有意接受,而是表明一种信誉,想等他办成事后,再送还陶朱公.所以庄先生对其夫人说:“这是陶朱公的钱,如果我有什么不测,这钱一定要送还给他.”范蠡的长子却担心把钱送给他,不会起什么作用.为了保险起见,继续在楚国逗留,并用私带的钱去贿赂楚王身边的人.

庄先生找到一个适当的机会对楚王说:某星出现在某个位置,对楚不利,要他施恩德,去避害.楚王答应了,准备大赦天下.楚王身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告诉范长子.范长子认为只要大赦,他弟弟肯定要放,白白给庄先生那么多钱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他又见了庄先生.庄先生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不走.范长子说:“楚王准备大赦,我弟弟没事了,特来向你辞别.”庄先生一听就明白啥意思,就把财物给了他.长子很庆幸这次的钱能失而复得.

庄先生对范蠡长子的所作所为,觉得很羞愤,于是又见楚王,对他说:“我听别人议论,这次你大赦天下,完全是因为陶朱公儿子的缘故.”楚王很生气,我大赦天下,完全是为了施恩德,怎么会因为他的儿子呢?于是就把范蠡的二儿子杀了,杀了之后才宣布大赦天下.范蠡的长子把弟弟的尸体运回家的时候,全家除陶朱公外,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老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而是他太爱金钱了,这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和我一起置家产,深知钱财来之不易,看得重.而小儿子生而富有,不知钱财来之不易,所以他会轻易舍弃财物,这一点长子做不到.”这就是著名的成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故事的来源.

范蠡年老的时候,由子孙持家,最后的家产越做越大.当时有一个猗顿的人听说陶朱公经商有法,就拜他为师,后来经商致富,家产也达亿计.后人说起富豪就把他俩并称为“陶朱猗顿之富”.范蠡被认为是做生意人的老祖宗.

范蠡搬迁三次,每次搬迁都有自己的目的,每次都能成名.治国则国盛,治家则家富.他淡泊名利、急流勇退的行为给后人很大的启示,后代有贤德的人都把范蠡的这种行为作为处世的楷模.他一人集政治、财富、美人于一身,试想,古今中外,有几人能够达到这一层次?宋王十朋曾写诗“只与君王共辛苦,功成身退步逡出.五湖渺渺烟波阔,谁是扁舟第一人”来赞扬他.

范蠡曾著有《范蠡篇》(已轶)、《范子计然》15卷、《养鱼经》1卷.其中《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一本关于养鱼知识的书籍.

二 : 古文翻译帮忙1)范蠡拒不言和 《国语 越语》

古文翻译帮忙

1)范蠡拒不言和 《 越语》 “使者往而复来...遂灭吴”  的译文
2)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 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的翻译


原文: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寰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译文:

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耻辱呢?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了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象亲近父母一样。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现在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有一般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进就共同前进,命令后退就共同后退。前进时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时想到会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合乎常规的赏赐。进攻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顾羞耻,这样就有了合乎常规的刑罚了。”

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哪有象我们这样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战死在疆场上呢?”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

吴王夫差派人向越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越王来讨伐,请允许我用财宝子女慰劳越王的辱临!”勾践回答说:“先前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吴国却不接受天命,如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越国怎能不听从天命而听从您呢?我要把您送到甬江、勾章以东地方去,我同您象两个国君一样,您以为如何?”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讲,我对越王已有过小小的恩惠了,如果越王看在吴与周是同姓的情分上,给吴一点庇护,那就是我的愿望啊!越王如果说:‘我要摧毁吴国的国土,灭掉吴国的宗庙’,那就请求让我死吧!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可以进驻吴国了!”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2. 管 晏 列 传 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

原 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 文: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齐国的俸禄,有封地的就有十几代人,常常是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善于识别人才。

三 :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之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

【注】①二者形:懂得了这两点。②食:通“蚀”,腐烂、腐蚀。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资:蓄积

B.国富,厚赂战士。赂:赠与钱物

C.适齐为鸱夷子皮。适:到

D.子孙修业而息之。息:停止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修之十年,国富。

B.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C.间行以去,之陶。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4分)

(2)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4分)

9.请简要概括范蠡将治国的思想用于治家的具体做法。(4分)

参考答案

6.(3分)选D (息:滋生,生长。)

7.(3分)选C ( 动词,到、往。其他选项为代词。)

8.(8分)⑴(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反”1分,“出”1分,句意2分)

⑵(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买卖货物的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得到财富。(“以为”“为生”“致”各1分,句意通顺1分)

9.(4分)①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进行商业交易;②治理产业,囤积居奇;③散财行仁德之事;④把握时机,选择贤人。(1点2分,答出2点即可)

参考译文: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于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买卖货物的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得到财富。【“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朱公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所以,后世谈论富翁时,都称颂陶朱公。

本文标题:范蠡事越王勾践翻译-范蠡事越王勾践全文翻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906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