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商报分类-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东莞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发布时间:2018-02-22 所属栏目:文化传播

一 : 东莞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徐德昭





以东莞拼音首写“DG”为主创元素,表明了东莞地域特色。



标志似舒展的报纸,体现了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的行业特点。



标志似清澈的眼睛,体现了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是东莞了解世界的眼睛,是世界了解东莞的窗口。意喻:看东莞、观天下。



标志似汹涌的海浪形态,寓意“潮起东莞”,彰显出东莞报业“汇聚新闻潮流、引领传媒时尚”的气魄。展现了东莞“厚德务实、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标志似展翅腾飞的凤凰,美丽吉祥、端庄大方,展现了东莞报业人“团结向上、锐意进取,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冲刺,打造一流报业传媒集团,实现社会和谐、东莞腾飞”的创业精神。



标志似舞动的红纽带,突出了东莞报业是信息传播的纽带,是社会沟通桥梁的作用。



标志似抽象的莞草形态,反映了东莞报业“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昭示着东莞报业“根植莞邑、繁茂昌盛”。



标志似镜头轮廓,突出了东莞报业“聚焦民生、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情怀。



标志似圆形的地球,展现了东莞报业“汇聚世界、传真东莞”的理念。



标志似“OK”手势,表现了读者对东莞报业的喜爱和满意,肯定东莞报业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展现了东莞报业自信的风采。

本报讯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标志昨日揭晓。她是白玉兰、南海潮、莞草、摄影镜头、圆形的地球、腾飞的金凤凰、舞动的红纽带、清澈的眼睛、汹涌的海浪、舒展的报纸……她的名字叫“潮起东莞眼观天下”。

来自江西南昌进贤县的尹会文连夜设计出了这个标志。巧合的是,他曾在东莞生活了十年,视东莞为“第二故乡”。

记者昨日电话连线远在江西南昌进贤县的标志创作人尹会文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从东莞时间网上看到标志征集消息的。“知道的时候差不多已经5月15号了,18号就截稿,要是别的征集活动我可能就放弃了,因为这段时间手头事情比较多,但东莞我实在是太熟悉了。”

尹会文所说的熟悉是因为他“把东莞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了”。据尹介绍,他1995年就到东莞,在长安一工艺品公司做文员,主要负责生产报表。2005年,尹会文回到老家江西南昌进贤县,创立了自己的“一标工作室”,专注进行各种设计创作。

看完标志征集的启事后,尹会文立刻着手查资料找素材,连夜就设计出来了。参与标志征集和评选的东莞日报视觉总监张浩评价说,这个标志很好地融合了东莞元素,同时又富于报纸形态,与东莞的城市精神也非常契合。

谈到给“第二故乡”首个报业传媒集团设计标志一事,尹会文掩不住内心的兴奋。

早在这之前,尹会文早已炼成了“标志专业户”。上海合并组建新浦东后,尹会文设计的“腾飞新浦东”中标。深圳最近的交通安全宣传月标志也出自尹之手。在报业传媒界,除了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尹会文还为江苏泰州晚报设计了标志。

相关新闻

音乐名家为

集团之歌谱曲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之歌《我为纸狂》有了新旋律

本报讯“阳光编织的一双翅膀,向着巅峰飞翔;春风吹热的每片土地,岁岁年年飘香……”这支东莞报业人熟悉的《我为纸狂》昨天有了新的旋律。谱曲人中国著名音乐家郑秋枫昨日专程赶到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成立庆典仪式上,亲自指挥,首次唱响了这首集团之歌。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之歌沿用了由东莞报业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陈步春作词的《我为纸狂》。歌词积极向上,充满朝气,而且巧妙地融入了《东莞日报》“本土就是主流”和《东莞时报》“贴近就是力量”的口号。

负责为集团之歌谱曲的著名音乐家郑秋枫曾任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唱遍大江南北的《我爱你,中国》就出自其手。陈步春形容是“几代人唱着他的歌长大”。

郑秋枫笔下的《我为纸狂》阳光、青春、活跃、充满时代气息。郑秋枫告诉东莞日报记者,虽然之前曾给广州钢铁集团、碧桂园等公司谱过曲,但给报业集团之歌谱曲还是头一次。

郑秋枫说,一支好的集团之歌要富有时代气息,充满青春活力,还要好听、上口,容易唱。“报社是知识分子积聚的地方,它不同于解放军、工人的形象,旋律要更阳光,更有时代气息。”

昨日的报业传媒集团庆典上,郑秋枫亲自指挥,向来自各方的嘉宾首次唱响了这支集团之歌,赢得众多掌声。合唱团的60名成员全部来自报业传媒集团职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练习。

“与报社员工组成的合唱团合作的感觉很不一样,他们很年轻,非常聪明,充满了激情。”郑秋枫点评说。

二 : 媒体批深圳“番茄大战”:还有很多人吃不起菜

新华社深圳5月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毛思倩 冯璐)“五一”小长假的到来,各大景点为吸引游客,使出了浑身解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游客的游玩内容。(www.61k.com)5月2日,一组《深圳世界之窗展开西红柿大战》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网友争议,大部分网友表示这是一种浪费行为,不能赞同。

游客网友评价褒贬不一

来自深圳的网友“梧桐花飘二世”说:“我们的国家已经强大到用浪费粮食来获取精神慰藉了吗?”来自辽宁沈阳的网友“魔与道”评论道:“农民不容易,而且中国还有很多为了省钱不吃菜的人。”甚至还有网友谴责此举是“暴殄天物”的反人文活动。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对活动持支持态度,认为番茄大战使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使人们得到精神的愉悦。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该活动每天大约有几百名游客参与其中,红色的番茄在空中飞来飞去,人们的脸上、头上、衣服上全都是红红的番茄汁,犹如身陷枪林弹雨,亲身体验过的游客则普遍反映较好,“找回了童年的感觉。”还有一些游客表示,下次活动还要继续参加,但多数游客只是围观。

景区称希望帮大家减压

西红柿大战的主办方世界之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是认为引进来自西班牙的西红柿大战这个活动,与世界之窗景点展示世界各国不同风情的主题吻合,让游客不用出国也能感受到西班牙风情,也可以参加到西红柿大战这个著名的活动里来。而且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也希望这个活动能帮助大家在西红柿的碰撞里快乐减压。

按照深圳市海吉星批发市场的西红柿批发价来计算,近日西红柿价格约为4.2元/公斤,此次世界之窗每天消耗的1500斤西红柿需要花费3150元。

世界之窗方面还表示,组织方在活动举办的初期也考虑过浪费的问题,所以特地在购买原材料时挑选的都是已经熟透了的西红柿,一是考虑到熟透了的西红柿在投掷时不会伤人,香味也会更浓郁,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熟透了的西红柿可能在批发市场销路没那么好,卖不出去的话可能会直接被扔掉。

事实上,此前的湖南长沙、广东东莞等地均举办过类似活动,如“葡萄大战”“苹果艺术”“橙子海洋”等,林林总总不一而同,但也几乎都遭到了网民的质疑。

据了解,“西红柿大战”源自西班牙,当地盛产西红柿,产量极其丰富,它与地区甚至国家的民族文化底蕴密切相连。

三 : 桂林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同一首诗,两个作者

■记者刘春

3月3日晚,记者在办公室值班,一个读者通过QQ提出了一个令人很震惊的问题。他刚读完记者所著的《一个人的诗歌史》,发现书中论及的张枣诗歌《四个四季·夏歌》很多年前他就读过了,是著名诗人马兰写的,怎么现在成了张枣的了?因此他很不解地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枣和马兰到底谁抄袭了谁?

一首诗歌 作者是两个著名诗人

记者马上按照他提供的两个网址进行了查验,同时还发现了第三个网页,这几个网页均发表了署名为“马兰”的《夏歌》,整首诗与张枣的《四个四季·夏歌》几乎完全相同。

从目前所得到的信息看,马兰的《夏歌》发表于1995年3月出版的网络刊物《橄榄树》创刊号,2002年9月10日,马兰本人还在诗生活网站的女性诗歌论坛贴出了这首诗并且在诗末注明创作时间和地点:“1983年,重庆”。诗生活版《夏歌》只是把《橄榄树》版中的“风说了许多话主要是说我们一走动就会长大”这一句话扩充成了两句:“风说了许多把夏天注得盈满/路标也说了许多话主要说我们一走动就会长大”,而这两句,张枣的诗里也有。

张枣的《四个四季·夏歌》发表于1986年10月24日出版的《诗歌报》,是参加当年《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举办的“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的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张枣的诗》亦收录了此诗。

马兰的《夏歌》虽然比张枣的《四个四季·夏歌》发表得晚,但诗歌末尾却注明了“1983年,重庆”,可见这首诗是1983年在重庆写的。而据张枣的生前好友、著名诗人柏桦的相关文章介绍,张枣的《四个四季·夏歌》也作于1983年左右,是张枣写给他的女朋友娟娟的四首诗中的第二首,因此无论在《诗歌报》上还是在《张枣的诗》里发表,这首诗都有一个副标题“献给娟娟”。而且,1983年张枣也正好在重庆读书。

两首几乎一模一样的诗歌,写作于同一时段同一地点,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呢?

疑团重重 真正作者扑朔迷离

记者对《四个四季·夏歌》的“兴趣”由来已久。前两年,在写作《一个人的诗歌史》接触到这首诗时,就颇感意外。按风格看,《四个四季·夏歌》使用流畅直白的长句,讲究语意反复,深情款款,与张枣习用的语言风格及内敛的情绪几乎背道而驰。在整本《张枣的诗》里,除了与此诗同一组的《四个四季·春歌》以及《危险的旅程》前几句,其他所有作品的风格都与此诗不同。因此,《一个人的诗歌史》在论及这首诗时充满疑惑:

《四个四季·夏歌———献给娟娟》应该是张枣最初的诗歌习作之一,现在,如果将作者的名字捂住,也许不会有人猜想得到它出自张枣之手。缺乏节制的长句、星星点点的感叹词、浅薄平俗的诗意、随处泛滥的情感……学生作文易犯的毛病,从这首诗里都能找到。因此,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翻箱倒柜,从收藏多年的“两报大展”资料中翻看到这首诗时,百思不得其解———早在“大展”前两年,张枣就已经写出了《镜中》、《何人斯》等天才之作,为什么偏偏以这一首相当幼稚的诗歌参与?是因为当时身在国外,没有来得及提交自己的新作?是朋友临时代为投稿,还是他虽然投寄了多首作品,但编辑恰好看中了这一首?

对于张枣,相信文学爱好者不会陌生,在诗歌界,“张枣”这两个字更是如雷贯耳。作为新时期影响深远的“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1962年出生的张枣在许多诗人的心目中,是“第三代中的天才”、“诗人中的诗人”,他低调、平和的个性,也使他具有了一种类似于智者的光晕。2010年3月,张枣英年早逝,文坛震动,大量媒体进行了报道,许多刊物推出了纪念专辑。2010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著名的“蓝星诗库”推出了《张枣的诗》;2010年10月,北岛等人编辑出版了诗人们的怀念诗文集《亲爱的张枣》;2010年11月底,《张枣的诗》进入深圳读书月好书百强,最终张枣成为本届深圳读书月唯一的“年度致敬作者”。如此聪明智慧的人,会抄袭一首别人的诗歌献给女朋友甚至拿去参加著名的“两报大展”吗?

另一当事人马兰也非等闲之辈。马兰,1963年6月出生于四川,著名诗人、小说家,旅居海外的代表性华文作家,互联网上首个中文文学网站“橄榄树”的创办人之一,《橄榄树》主编。香港著名诗人、学者揭春雨在为马兰诗歌撰写的专论中,认为“马兰是我见到的最好的汉语女诗人”。诗人杨克也对记者说,马兰当年在大陆虽然影响不算很大,但也是与杨克、张枣、柏桦、欧阳江河等著名诗人同时期出道的资深人士,而且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后,在海外一度非常活跃。这样一个有身份地位的诗人,会将别人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吗?

当事人沉默不语 到底谁抄袭了谁?

张枣去世已近一年,除了从诗歌风格等方面分析,对于这两首诗的归属最有发言权的,是目前居住在美国的马兰。为了了解真相,3月3日晚上10点,记者就此事在“今天论坛”的“女性写作”版向担任版主的马兰求证,但马兰一直未给予回应,倒是揭春雨在3日深夜回了帖子:“这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至于四分之一个世纪前发生了什么事我不得而知。不过,若是你熟悉两人的诗歌风格的话,闭着眼睛大概也猜出来,虽然猜并不可靠。我是说,不妨思考一下文本中的‘指纹或者内在基因:这两位作者在别处还有类似的语调与语气,想象风格,以至呼吸韵律的作品吗?两人中,谁一直是如此写作的呢?”

揭春雨为马兰的诗歌写过评论,十分熟悉马兰的作品,对张枣也比较熟悉。从上面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揭春雨是偏向马兰的,他认为:从诗歌风格上看,马兰绝对不可能是抄袭者。

那么,这样就可以证明张枣是抄袭者了吗?未必。当记者就对此事的疑虑向一些诗歌界人士请教时,大部分诗人都认为是马兰抄袭张枣。有人认为,张枣的《四个四季·夏歌》发表时间远比马兰的《夏歌》要早,虽然马兰在诗生活论坛上注明自己的作品创作于1983年,但她应该拿出证据来证明。有人认为,马兰有意在《夏歌》后面注明创作地为重庆,正好暴露了其抄袭的把柄,因为马兰当时应该并不在重庆。有人则干脆认为,马兰可能不仅抄袭了张枣的诗,还把张枣署在诗末的时间地点也一并抄了。

最有意思的是———在2002年9月10日,马兰在诗生活女性诗歌论坛贴出了包括《夏歌》在内的4首诗之后,一个叫“马永波”的网友在次日跟帖说:“马兰你好,谢谢你贴了我的诗!”莫非马兰贴出来的诗歌都是别人的?可是,在贴诗的同时,她却如此问候作为版主的翟永明等人:“好久不来了,才知有了个女性论坛,贴几首诗吧,批正。”如果不是自己的作品,会叫别人“批正”吗?而且,在马永波发出了“谢谢你贴了我的诗”这个颇值得玩味的帖子之后,按理说马兰应该回帖进行说明的,但马兰没有再回复。是从此不登录诗生活网站了吗?不是,据诗生活网站的记录,她在不到一个月前的2011年2月9日还登录过诗生活网站,并且向朋友问候新年。

记者随即给张枣的生前好友柏桦发邮件,告知相关情况。最熟悉张枣创作情况的柏桦也是一脸茫然:“看了,我也很困惑。只有等马兰本人来解释了。”

真是扑朔迷离。的确只能等马兰的解释了。

一首并不优秀的小诗,就这样牵绊住了两个名人,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虽然已经过去近30年,却不能说这是一件小事。如果是马兰抄袭,这个“旧账”的出现,会使她的人格沾上污点。如果是张枣抄袭,那么此事对其名誉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一个正在进入神话序列的已故诗人,突然被曝是个抄袭者并隐瞒过错近30年,他的读者能否承受?而这件事情,则无法不令人想起前阵子学术界的汪晖事件和朱学勤事件,真有点“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感觉。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悬案”的发展。
本文标题:商报分类-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东莞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85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