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共享单车-每日话题:共享单车繁荣背后 何时迎来“洗牌”?

发布时间:2018-03-24 所属栏目:创业动态

一 : 每日话题:共享单车繁荣背后 何时迎来“洗牌”?

  61阅读(www.61k.com)1月10日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什么最火?除了直播就是在年底突然火爆起来的共享单车!好像突然之间,各大城市的街道排满了各种颜色的单车。

单车

  据了解您只需要打开手机APP,用手机扫一下车身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解锁把车骑走了。还车的时候随便停,只要不影响交通、不停进小区就行。这样的共享单车正在成为很多人短距离出行和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新选择。

  除了较早入局的摩拜、ofo外,整个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其中甚至还包括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

  事实上,在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随之产生,例如有些单车被损坏、私藏、乱停乱放等,董倩也坦言,这的确像试纸一样在检验着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水平。

  在各品牌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业内大多数人都认为,共享单车的第一轮洗牌将在2017年内进行。据记者统计,摩拜和ofo作为共享单车的两大巨头,截至目前共融资不少于32.67亿元,其中摩拜单车融资金额为30.24亿元,为ofo单车的15倍。

  对于共享单车模式的争论一直就没停止过,有观点认为,共享单车门槛低,涌进来的人太多,估计很多人根本赚不到钱。不过有的观点就更为直接,认为最后共享单车的公司破产也没关系,因为原始股东在ABC轮融资中早就发财了。

  可以说盈利是共享单车的永恒痛点,甚至放眼全球的创业项目,也没有一个共享单车项目已经实现自行盈利。国内围绕在共享单车的狂欢之下,投资人与创业者们似乎都在刻意忽略这一点,尽力塑造单车共享的繁盛之势。这更像是资本寒冬下故意造就的一个热点,要不然为什么一个非创意性的概念,却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完成多轮融资?

  相关阅读:

  共享单车风靡:投资热背后的冷思考

  共享单车血拼融资:烧钱之后 怎么赚钱?

  近30家厂商逐鹿共享单车 冬天过后将洗牌

  盈利成谜 伪商业模式下的共享单车更像是镜中之花

  共享单车就是烧钱的活!"泛滥的单车"最高已拿到30亿融资

二 : 寒冬里的共享单车:跑马圈地 暗战无停息

  凛冬已至,共享单车竞争热度不减。

  北京进入冬天之前,在摩拜单车城市进化论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北方马上要入冬了,随着温度的降低,使用摩拜单车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您有想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吗?”

  

 

  胡玮炜提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冬天我们也会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戴上手套就可以了。我好像没有觉得温度是一个特别不可战胜的因素。当然冬天骑自行车会比较难受,我们有考虑到,也特意准备了手套。”

  温度还带来一个重要的威胁:共享单车的电子锁能经受低温的考验吗?ofo创始人戴威在其走出校园的第一场发布会上,讲到了这样一个初衷,ofo一直在坚持用机械锁的重要原因是,这种锁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确保用户一定能打开。

  在戴威看来,冬天对于ofo机械锁的考验其实是小菜一碟。

  摩拜单车一直采用的是电子锁,官方宣称单车在漠河零下50度地区做测试一切正常。

  无论是摩拜单车还是ofo都考虑到了冬天带来的种种考验,在外界预测这个冬天过后,此前狂热的共享单车行业会经历大洗牌,迎来出局者的时候。这两大行业巨头用争分夺秒的速度,进入一座又一座城市,打响了一场你追我赶的跑马圈地战。

  摩拜连下13城

  ofo10天内进入11座城

  伴随着春运高潮的来临,共享单车随着北上广深游子回乡的步伐,逐步深入至二三四线城市。

  2017年1月21日,摩拜单车宣布进入珠海,这是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宁波、厦门、佛山、武汉、昆明、南京、东莞之后,摩拜单车进入的第13座城市。

  

 

  小黄车ofo则几乎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密集进入多座城市。来自ofo方面的数据显示,ofo共享单车目前已覆盖全国33座主要城市。按照戴威的规划,预计到春节前,ofo将完成国内重点城市的全面覆盖。春节之后,其将会把覆盖城市的数量扩大到100座城市以上。

  1月17日当ofo在其媒体群中发布进入南昌的海报时,一名记者当时就提出疑问,“何时能进入我的家乡西安?”ofo公关人员当即表示,“西安就在不远处。”两天后,1月19日,ofo正式宣布已经向西安投放小黄车。

  从投放的城市数据来看,ofo几乎是摩拜单车覆盖城市数量的2倍有余。据公开数据显示,ofo每辆单车成本在200元左右,摩拜一台车3000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摩拜单车每投入一辆,ofo则可以投放15辆车,这样的数据对比背后,ofo单车在投放规模上就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争分夺秒的跑马圈地战,很容易让人想起滴滴与快的角逐的岁月。在滴滴早期投资人王刚的回忆中,滴滴与快的一战,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争夺万分重要。快的几乎和滴滴同期创立,是长三角当时最大的打车公司。快的进入上海后,王刚即滴滴团队当时就判断,“如果上海和杭州形成联动,滴滴将会很被动,所以对这个战略要地,我们必须不惜代价的拿下。”

  摩拜单车与ofo如今的较量颇有几分打车软件争夺市场的态势,ofo的战略十分清晰,迅速在全国重点城市扑开,占尽先发优势。先手优势有多重要?在摩拜单车和ofo在整个北京扑展开来后,12月初另一家共享单车在中关村试水,这种共享单车不仅带有车篮,而且还配有后座,骑行中还能带人。车身重量与一般自行车无异。但是据TechWeb观察,投放在中关村苏州街地铁站附近的十辆车一周时间内其摆放位置没有任何改变,几乎没有人尝试使用这种自行车。

  

 

  凭借着轻运营模式,ofo进入城市的速度比摩拜单车要快上许多。2016年11月的发布会上,戴威透露,ofo已经找到了非常健康的现金管理方式,目前C轮的融资一分钱都没有花,现在在超过一半的区域实现盈利,而明年则能达到全公司盈利。

  面对盈利问题,摩拜单车并不愿过多提及。胡玮炜在多个场合均表示,“现在提盈利为时尚早。”而这也成为其对手ofo屡屡拿来说事的关键点。2017年1月4日,摩拜单车宣布获得由腾讯、华平投资领投的D轮2.15亿美元融资。对于摩拜单车的这一融资消息,ofo喊话道,这个行业不缺资本关注,但真正缺少的是有持续造血能力且有盈利潜力的企业。

  凛冬不减资本热度

  30家VC/PE入局

  距离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融资不到一个月,1月19日有消息称,摩拜单车陷入资金池吃紧,拿用户押金冲抵运营费。针对此消息,摩拜单车迅速作出回应,该消息系网络谣言,目前已经通过相关渠道向网信办举报。同时表示,刚完成D轮融资,目前账上资金充沛,正在快速发展。

  一位资深媒体人士对此传闻评论称,“摩拜单车怎么会缺钱,整个2016年多少VC的钱都投在共享单车里边了。”

  来自投资界的整理数据发现,据已披露融资消息的创业公司共11家。其中,仅2016下半年融资额超30亿元人民币,入局资本多达30家。

  TechWeb根据IT桔子提供的数据显示,摩拜单车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而ofo而完成了C轮融资。

  

 

  观察摩拜单车的融资情况可知,在6轮融资中,腾讯、红杉资本、创新工场等投资机构均多次参与摩拜单车的融资,最值得玩味的是,与选择投资滴滴时不同,腾讯这一次选择投资摩拜单车,而滴滴则选择投资摩拜单车的竞争对手ofo。

  

 

  与滴滴、Uber拥有四家相同投资人不同,TechWeb分析摩拜单车和ofo的投资人发现,二者的投资机构中无一相同。有业内人士预计,摩拜单车与ofo最终可能会像滴滴与Uber一样走到一起去。但是在TechWeb看来,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尽管都是共享单车,但摩拜单车与ofo的运作理念与运营逻辑都不存在融合的可能性。

  向城市狂飙突进

  技术不断迭代更新

  共享单车进入城市的过程中,成为了检验人性的重要工具。

  1月16日,共享单车ofo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智能锁,首批安装了该款智能锁的小黄车将被投放在北京的中关村地铁沿线、北京大学校园、沙河地区等地。2016年11月,在ofo走出校园的首次发布会上,戴威对ofo坚持使用机械锁做了一个说明:机械锁接近百分之百的高开锁率是在选择时的主要考量因素,其能够承受低温和洪水等自然现象。

  在很多人看来,ofo放弃此前一直坚持的机械锁改成电子锁的主要原因是“ofo共享密码群”的出现。

  据媒体报道,只要进入“ofo密码共享群”当有人想要使用小黄车时,只需在群里报上车牌号,便会有群内人员报价,双方达成一致后,卖方立即报上解锁密码。使用价格一般为0.5元一次,或者6元包月的优惠。

  为了应对投机取巧者,ofo不得不在技术手段上进行迭代更新,杜绝这类现象的出现。

  另一方面,摩拜单车饱受诟病的车身重问题也得到了改进。2016年11月摩拜单车推出了摩拜Lite版,车身为17千克,较此前的25千克重量有了明显的减少,骑行体验也有所提高。

  除了推出全新的车辆设计,据胡玮炜透露,摩拜单车的电子锁也已经进行了8代更新。

  与ofo争抢市场的同时,摩拜单车更愿意将自行车的意义从解决出行问题上升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层次去考量。

  TechWeb参加摩拜单车发布会发现,每一次发布会都会请到来自城市与规划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将自行车看作整个城市交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是解决出行问题,更是放置于整个城市生态去考量。这或许是摩拜单车对自己的定位。

  此前ofo投资人朱啸虎曾豪言,共享单车将在90天内结束战斗。北京还未进入冬天的时候,有人断言,共享单车将在这个冬天分出胜负。事实上,从目前来看这个行业言胜负为时尚早,更多的玩家还在不断进入,最终会如何收场,尚不可知。

三 : 资本催熟下的共享单车必败的五点思考

  2016年后半年,共享单车概念受到热捧,如摩拜单车、ofo单车等风头一时无两,大有几年前滴滴、快的的火爆势头。作为一个资深北漂,年底由于互联网圈各种会议较多,出行频率增加使用了几次单车后,从持观望态度,逐渐转变看法,认为以当下共享单车的火爆程度未来几年必败。因为现在共享单车热不是市场需求使然,而是资本狂欢下催熟的结果,根据中国各大城市实际情况分析,这是门深坑遍布的生意,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20161205112352_3511

 

  思考一:为何共享单车火爆而公共单车哑火?

  共享单车的概念并不新,早在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等部分区域开始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官方公共单车成立的时间比之后来的摩拜、ofo早上四五年。然而,后来公共单车很快哑火,反而民间成立的摩拜、ofo等火了。原因何在?

  公共单车分布不够密集,而共享单车由于大胆的创新密集度占很大优势。在北京待过半年的人都见过公共单车,这些公共单车使用和回收都有固定的地点——驻车站或车桩(横梁式、立柱式、龙门式等多种不同类型),导致公共单车取放很麻烦,本来骑车出行是为了方便,结果驻车站分布过于稀疏,除非离驻车站很近或顺手,不然很少人愿意为了骑行省个三十分钟却步行上一个小时。

  而摩拜、ofo利用智能硬件创新而出的智能车锁和GPS定位,让驻车站和车桩这一环消失了,这让共享单车取放位置有了很大的可能性。用户只需要有智能手机下载它们App或其他方式,就可了解附近最近的共享单车,骑行完毕后也可就近停放。这样让整个共享单车流通其来,相比死板的公共单车有了质的变化。

  思考二:为何说共享单车成也方便败也方便?

  分析共享单车的文章很多,有的人说它们自购车是伪共享经济,其实讨论概念是没什么价值的,是不是共享经济决定不了一个公司的成败。然而,一个商业模式与所处的商业环境却息息相关,一些看似美好的商业模式放在错的商业环境下,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往往会被看似美好的前景所误导。

  摩拜也好、ofo也好,它们的成功源于将共享单车从固定地点解放了出来,让单车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很多人讲摩拜、ofo或许是下一个滴滴、快的,如果大家了解到现在政策对专车的围剿,也许就不会把这种比喻当做是好话。正是共享单车过于方便,它隐患来了。

  商业追求的什么?追求的是效率与成本完美的契合,当一个商业模式其收益与投入持平或负数的话,那么这个模式如何得人心都会必败。我们说共享单车方便背后带来的什么?维护成本的指数级上涨。以公共单车为例,有了固定的驻车站或车桩,虽然用户不方便,但监控方便了、维护方便了、统一管理方便了。反过来讲,共享单车在用户方便之后,面临了以上几个不方便。

  首先说,监控不方便,在中国既没有欧美的道德档案制度(李小琳提出这个还真有意义),国人素质…(不用多讲了吧)。这导致共享单车一旦离开摩拜、ofo工作人员手里之后,就会进入城市黑盒子之中。12月19日北京晨报有篇报道透露,某二手车的交易平台上,有人公开叫价2000元回收摩拜单车,另外在二手平台上ofo只卖99元,但前提条件是必须“需拆除GPS”。不说被偷盗的危险了,还有骑行中一些用户放纵行为导致的单车损耗问题更加无法去监控。

  其次讲,维护难,单车这种东西贵了成本回收周期就会长,便宜了容易损坏(何况是万人骑),然后共享单车还要有很多智能锁之类的,很容易被损害的零部件。打个比方,如果单车坏的正好是GPS零件的话,找到它比维护还要费时间吧?12月22日,北京晚报一篇报道称,共享单车催生一个职业“城市猎人”,他们利用手机App定位信息,搜遍楼宇窄巷,只为找回被“遗失”的单车。这么大的北上广,靠人来找,况且很多可能GPS都坏掉的车辆,如何维护?维护下来成本多高?不维护直接换新单车的成本又要多高?

  最后谈,统一管理麻烦。商业嘛,有效科学的管理,才能发挥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价值。然而,几万辆、几十万辆单车,被几百万、几千万人骑来骑去,虽然在移动互联网下,其自运营具备可能性。可是一旦需要共享单车企业来介入统一管理的话,这将是多么高昂的人力成本,而且即使投入很大,也很难将其管理的井井有条。

  思考三:北上广单车公共设施缺乏背后市场前景有限

  中国曾经是自行车大国,10年前、20年前,不富裕的国人以单车为主要出行工具比例很高。然而,在不注重公共设施为著称的中国大城市崛起的进程里,除了厕所难找外,有关单车的公共设施也极度缺乏。除了国人盲目认为汽车有面子,导致单车拥有量退缩外。因经济发展导致出行半径被大大延长,单车停车位、自行车道、办公楼自行车停放地点等公共设施的稀缺,也导致人越来越不喜欢单车出行。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单车人口已下降至30%,低于荷兰的40%。随着欧美等国家对单车的政策倾斜和公共设施完善,目前中国已被很多国家超越。

  前两周本人两次参加北京798艺术区的两个会议,在望京南地铁口出来时,曾临时注册某共享单车骑行了一百五十米,由于望京南外没有自行车道,本人是在人行砖道骑行,期间也看到许多人如此。后来过马路时放弃单车,将单车违规的放置在一个公交站牌旁,步行半个小时参会。原因就是没有自行车道不敢骑,一个是和汽车抢道不比人行砖道,危险系数太高。一个是到了会场不知道把单车放在何处,故放弃了共享单车而选择更稳妥的步行。

  如果你是个资深北漂的话,你会清楚在北京的道路上,有许多非主干道是没有自行车道的,而自行车道上往往会被汽车当做车位霸占,还有许多违规在自行车道上行车、摆摊、散漫行走的人群,骑行的体验非常差,而且往往不是很安全。当北上广等城市都存在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看似需求无限广阔的共享单车市场,真的有饼画的那么大么?

  思考四:常年的雾霾和汽车尾气,单车出行热会不会昙花一现?

  近几日,北京的雾霾又一次成为朋友圈的全民话题,雾霾天占比越来越高的当下,单车出行先不说成为高频“吸尘器”,仅仅是能见度太低加上路况复杂两个条件,就会让很多人望单车而却步。还有北京无处不在汽车释放的尾气污染,单车骑行相伴汽车,每日位在污染核心区域,也会成为未来单车出行热下降的一个原因。

  2013年冬天本人因鼻炎问题在海淀医院就诊,医生提出让我多锻炼的建议,当时我因为工作日每天上下班骑行两个小时车,很自豪的告诉医生自己每天骑车运动,完全不需要健身。而医生劝诫,骑车运动还不如不运动,骑车时吸入的大量汽车尾气不仅会加重我病情,还会带来其他健康隐患,后来就开始挤地铁告别了单车。

  虽然,这些原因有些“耸人听闻”,但现实背景下,单车出行热昙花一现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思考五:资本催熟下共享单车会不会陷入其亡也忽焉的尴尬?

  无论从官方还是个人考量,中国重拾单车大国的有益之处不胜枚举。而共享单车作为顺应大趋势的创业热潮,必然会迎来自己蓬勃发展的一天。但有个问题是,好事不等于急事。以特斯拉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操之过急导致的几起致人死亡丑闻,还有三星Note 7为了应对iPhone 7过早推出导致的电池爆炸门做前车之鉴。即使是科技巨头特斯拉,在面对未来技术方面过于激进,也会出现问题。那么反过来看,共享单车是大趋势,但在资本催熟下,中国的共享单车是不是走的有点快了?

  企业融资就要考虑回报,资本介入越多,一个市场就会越激进。如今摩拜单车与ofo单车融资额加起来就将近3亿美元,加上其它新兴单车的疯狂涌入市场,整个市场被资本过早的催熟。当商业环境承载不了如此大的市场需求的时候,泡沫就会很快出现。为什么2015年、2016年会出现合并潮,背后真是滴滴/快的、58/赶集、去哪/携程、美团/大众等想要合并吗?还是资本方恐回报周期太长,强制撮合以上领域进行整合。

  通过合并完成资本退出还是好事情,当一个市场即使合并资本方也难退出时,恐怕蓝海市场会在揠苗助长中过早夭折,这也正是现在共享单车面临的担忧。据今年7月份,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显示,单车的出行比例持续下滑。交通部门分析,主要是因为单车出行环境亟须改善。在调查中,34%的调查者不骑车是因为出行距离过远,15%的人认为消耗体力,16%的人认为出行环境差。还有24%的人认为公共交通经济快捷,无需骑车。

  加之,单车生命周期较长,许多国人本身就拥有单车,虽然共享单车有更便捷的优势,但在一个并不是很乐观的发展趋势下,共享单车真的像某些业内人士渲染的那样百亿?千亿?这么庞大吗?据2016年10月18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0.54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425.16万人。如果真如业内人士所展望的大市场,今年单车市场规模不足1亿的数据,岂不是非常费解?

  共享单车未来一定是大趋势,共享经济在资源匮乏的未来是很好的解决模式,从拥有到共享,可大大减少人对地球有限资源的浪费,也是未来人享受经济发展和保持环境健康的最好的解决办法。然而,趋势不代表现在,在资本催熟下的共享单车,是时候该降一降温,否则陷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会让外界对其从过度热捧到过度贬低,反而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

本文标题:共享单车-每日话题:共享单车繁荣背后 何时迎来“洗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574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