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余映潮课堂实录-七下30课《狼》课堂实录(余映潮)及相关资料

发布时间:2018-02-27 所属栏目:马说原文

一 : 七下30课《狼》课堂实录(余映潮)及相关资料

原文地址:七下30课《狼》课堂实录(余映潮)及相关资料作者:平原五中2010

七下30课《狼》课堂实录(余映潮等两篇)及相关资料

整理:平原五中2010

1、《狼》课堂实录及点评

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余映潮

评析 庞荣飞

生1:这节课上的是《狼》,是蒲松龄写的。

师:这是重复老师的,只是颠倒了字。

生2:今天我们上的是两只狼与1个屠户之间较劲的故事。

师:还有,文体的角度呢?或者是其他的角度,都可以说。

生3:今天我们上的是蒲松龄写的文言文《狼》。

师:文言文,这是1个角度。还有什么?

生4:今天我们上的是选自《聊斋志异》的课文《狼》。

师:从故事情节或者从另外的角度来看……

生5:今天我们阅读的是两只狼与1个屠户搏斗的精彩情景。

师:欣赏这样1个情景;还有,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你们说对不对?《聊斋志异》是小说故事集,再从文章结构来看,我们学的是……

生6:我们学习的是一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言文。

(评点:开篇就让学生“说”,这不仅仅只是文学常识问题,这样做颇有深意,有利于引导多向地感知课文,点明课文是经典的文言文小说,为后面“读”与“评”定下调子,埋下教学的伏笔。)

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教师听一听。

(同学们读课文。)

师:看看文章的结构,它实际上分两块,你们看着练习题来思考。现在大家看课文,大声地读起来。

(全班学生朗读。)

师:好,有2个地方要注意一下,第二段这个“之”要读得很轻,(范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个“之”不要读太重。还有1个地方:“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不要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刚才,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故事的味道没有读出来,速度比较平缓。再读一次,请自读,不要齐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读。

(生朗读。)

师:好,请大家读课文注释,读起来……

(生自读。)

(评点: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沿着文字,有声有色地走进故事。好!不仅读原文,而且读注释,意在用注释去扫清原文的文字及其他知识障碍,形式看似“笨拙”,效果却不容忽视。两处朗读点拨,一是着眼于读出味道,一是提醒句子不能读“破”。读得流畅还不行,要求自读并读出味道,给本文的“读”竖起了“路标”。)

师:这一节课,我们完成4个学习任务。第1个学习任务是

屏显: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

2、理解下面四组字词。

⑴标出拼音:窘()倚()瞑()隧()

⑵指出含义:丘()犬()洞()隧()

⑶区别词义:去()股()盖()耳()

⑷解释意思:少时() 顷刻() 变诈() 几何()

3、辨析下面多义词的意思。

⑴目似瞑意() 暇甚意 ()

⑵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4、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师:大家看一下练习,这叫课堂智能练习。这份练习有4个题目,咱们分组来做,1个组做一题。

(老师将题目分到组。)

(学生开始做题,老师巡堂。)

师:第一组,哪位来?

生1:我想到3个成语,第1个是“狼吞虎咽”,第二个是“狼心狗肺”,第3个是“鬼哭狼嚎”。

师:写得好,少了一点。

生2:我写了2个,1个是“狼子野心”,1个是“狼狈为奸”。生3:我写了1个是“豺狼虎豹”。

师:这是1个短语,还有吗?

生4:我加1个“引狼入室”。

师:好。还有吗?想想看:乱七八糟,吃了酒之后,桌上乱七八糟……杯盘怎样?

生5:一片狼籍……

师:这个不是成语啊。你说……

生6:杯盘狼籍。

师:好,我们来对一下,其实,关于狼的成语很多:

屏显,学生读下列成语:

如狼似虎鬼哭狼嚎

师:绝大多与狼有关的词语都是贬义的,这篇文章中写到的狼是凶狠的。好,我们来看第二题,第一小题,拼音……

(评点:引导学生积累与“狼”有关的四字成语,点明与狼有关的词多为贬义。此举因类联篇,举一反三。语文课要重视积累,但积累也应懂得“发散”,抓住机缘。此处看似寻常,但若识得妙处,会让人懂得教学艺术常常就是对1个个生动细节的妥帖安排。)

(生1生读出“窘”“倚”“暝”“隧”的拼音。)

师:对的,第二小题解释词语。生2:“丘”是山丘;“犬”是狗;“洞”是打洞;“隧”是从柴草堆中打洞。

师:丘?

生3:“丘”应该是小山。

师:第二个词“犬”。你说……

生4:“犬”不是狗,是像狗一样。

师:刚才老师讲了,“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那里。“丘”,小山;“犬”像狗一样;“洞”打洞;“隧”打洞。好,第三小题,区别词义。

生5:“去”是离开;“股”是大腿;“盖”是原来;“耳”是罢了。

师:大家的答案是不是一样的?“去”是离,“盖”是承接上文表原因:“啊,原来是这样的”。第四小题是个双音节词,你来。

生6:“少(shào)时”是一会儿,“顷刻”是一会儿;“变诈”是做假;“几何”是多少。

师:有更正的吗?

生7:我读的是“少(shǎo)时”不是“少(shào)时”。

师:对,读“少(shǎo)时”,“顷刻”是一会儿;“变诈”是欺骗;“几何”是多少。第三题辨析多义词的意思,请你来。

生8:第1个应该是神情的意思,第二个是想做或打算,第3个是威胁,第4个是敌人。

师:请答第四题。

生1:这一句话的意思是狼也够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贪婪狡诈的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它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告诉本文要揭示的道理,动物当然是狡猾的,但是它们再怎样也高明不过人。

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很重要,刚才我们说了,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是一篇叙议……,后面加2个字,叙议怎么样?(学生答不出)叙议结合。前面是叙,后面是议,有了这些议,就表达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就是讲明了1个道理。所以,这句话的作用是议论结尾,点明主题。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第1个任务,好,接着往下走。

(评点:教文言文,生字词怎么让学生熟悉、掌握,多读和解释仍是每节课不容忽视的“常规动作”。“盖”的解释很生活化,真是化难为易!“少(shǎo)时”的订正也很细致,这些细节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被提及,学生自然印象深刻。)

师:我们的第二个学习任务是:(屏显:师生诵读品评。)

师:师生诵读品评。分3步走:第1步,从屠户的角度评点段落内容;第二步,从狼的角度评点段落内容;第3步,从语言的角度评点段落内容。咱们把评点内容放在前四段,放在“叙”这一部分。我们这样做:大家读第一段,然后停下来,这个时候应该有个同学起来说:“这一段的大意是……”或“这一段的作用是……”我们每读一段,就有1个同学站起来评点一下这一段说什么……

(全班读第一段)

生1:这一段交待的是起因。

师:“起因”写屠户遇狼,交待故事的起因,点明了时间、地点,这是故事的开端。

下一段“屠惧,投以骨……”读起来。

(学生读。)

生2:我觉得第二段写屠户惧狼。

师:这是故事情节的……

生2:发展。

师:对,很聪明。接着往下说。第3段“屠大窘……”读起来。(学生读)

生3:这一段写屠户御狼,这是故事的发展。

师:防御它,抵御它,这是故事的进1步发展。第四段“少时……”读起来(学生读)

生4:这是屠户毙狼,这应该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

师:这是故事的高潮和收束。挺好,刚才是从屠户的角度评说课文。下面从狼的角度来评这四段。老师提个建议,这样说:“这一段写两狼怎么样……

生1:第一段写两狼跟踪那个屠户。

师:用课文的话来说,“两狼缀行甚远……”很好,第二段。

生2:第二段是写“两狼之并躯如故”。

师:好,老师给你换1种说法:“两狼穷追不舍”,第三段呢?

生3:两狼对屠户虎视眈眈。

生4:我认为是两狼很邪恶地……

师:咄咄逼人。

生5:我觉得这一段是两狼与屠户对峙。

师:两狼与人对峙,简单说就是两狼逼人,把人逼到柴堆边了。第四段呢?

生5:两狼被毙。

师:好的。下面再从语言的角度来评说,你们朗读课文,我来评。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评。

(生读“一屠晚归”)

师:这一段开门见山,20个字就点明了记叙的要素。两狼跟踪逼人,写出了紧张的气氛,情景扣人心弦,

(生读:“屠惧……”)

师:这一段描写细腻,“投”、“复投”写出了屠户的一再退让,“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联合作战,这时候的情景是,强敌压境,不容乐观。

(学生读第三段。)

师:这一段动词用得非常好,“恐”、“顾”、“奔”、“倚”、“驰”、“持”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屠户的紧张,也写出了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奔”、“倚”、“驰”、“持”使这一段故事更加紧张。故事的危险性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学生读“少时……”)

师:这一段手法用得好,“一狼径去”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其一犬坐于前”也是1个悬念。这2个悬念其实写的是1个阴谋,“转视积薪后”写出屠户的警觉,“数刀毙之”写出了屠户的果断,故事到了这一段,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评点:“师生诵读品评”是整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如果说前面的环节是铺垫,这一板块即“爬坡”,难度不低。余老师采用先诵后评、角度多元、易难相续的办法,使眼前的“高山”化为克服困难后致胜的快乐,不由人不折服。品评角度的设置既富于变化,又分工明确:学生点评重在梳理故事情节,属“初级动作”,难度不大,使之乐于尝试。而教师从语言方面置评,则使赏析既细致入微,又内涵丰富,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这确属“示范性高难度动作”,但学生获得“熏染”之后,也可得其“神髓”。)

师:好,咱们的课文评读品析,就到这儿。下面我们完成第3个学习任务。

(屏显:语言欣赏体味。)

师:每位同学认真地找1个地方,或者找1个词,或者找1个句,或者找1个段,谈谈“这个地方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老师先举个例,比如,一屠晚归,“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了,1个“晚”字,就渲染出气氛。好,开始。自选内容,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1个地方,然后写上一2个关键词,就表示你的点评。

(同学们独立进行语言欣赏。)

师:好的,全班来交流一下。

生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写出了屠户的冷静,如果他没有冷静的头脑,他就什么都不能做了,等着狼来吃他。

师:写出屠户在情急之中能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

生2:我来说“乃奔倚其下”,这“奔”的动作很快,说明当时的形势很紧张。

师:是啊,“奔倚其下”,快跑,跑到柴堆旁,靠着。放下担子,马上把刀拔出来,写出了屠夫的紧张,还有情形的惊险。

生3:我说“担中肉尽”,情况很危险。

师:这地方是故事的伏笔,没有东西可扔了,一扔再扔,没有了!

生4:我说的是“缀行甚远”。狼很饿,它们就是不放过屠夫,写出了气氛的紧张。

师:这里有2个含义:1个含义是饿,还有另1个含义是在探虚实。狼不敢靠近人,远远地跟着,在观察形势。

生5:第二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这个“止”和“至”表现出狼的合作性和贪得无厌。

师:是啊,不断地给屠夫强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多危险啊。

生6:我讲的是“身已半入”这个“半入”说明了狼做好从后面攻击屠夫的准备。

师:是啊,狼在后面打洞,已打了一半了,都还在继续往前打,形势也是够紧张了。

生7:“目似瞑,意暇甚”这句话写出了狼的狡诈。狼的战术是想让屠夫放松心理压力,放松警惕,然后即可得逞了。

师:是的,狼很狡猾,假装睡觉,迷惑屠夫,但正是这个机会给屠夫抓住了,因此,就有了“屠暴起”这个动作。

生8:“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说明当时矛盾跌宕起伏,情况紧急,容不得屠夫细想。

师:屠夫“大窘”,非常窘迫,好,你说。

生9:“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说明屠夫已将担中的肉扔完了,但两只狼还穷追不舍。

师:还有吗?

生10:“屠暴起”写屠夫在瞬间用很快的动作,很大的力气用刀把狼杀死。

师:啊,速度快,力气大。第一刀劈了一下,第一只狼死了,连声音都没有,如果他有嚎叫的声音,另一只狼会知道……这一刀很厉害!再想一下,这篇小说为什么写1个屠户啊?他有刀啊,而且是杀猪刀。

师:好,大家说得很好。时间不够了,老师小结一下: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开头20个字,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结尾20个字,点明了主旨,使文章的含义深刻,中间一百多个字写出了1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的生动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扎实以及铺垫的到位。同学们对“奔”、“缀行”、“止”、“至”、“暴起”等词语的赏析和若干句子品评大多能品出味道来,这就是明证。由此可知,教而有术终缘于教须用心,教而有“道”。)

师:那么我们下1个动作是什么?

(屏显:课文趣味诵读。)

师: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要求加进1个“啊”字。

(请同学试着在文中恰当的地方加1个“啊”字。)

(同学们思考,试读。)

师:你的“啊”加在哪里?

生1:加在“盖以诱敌”前面。叙述完一件事后感叹一下,(大声喊)“啊,盖以诱敌”!

生2:我是加在最后一段开头“啊,狼亦黠矣……”

师:你加在哪里?

生3:我加在“亦毙之”后面:“啊,都死了。”

(众笑。)

师:他很高兴啊。你加在哪里?

生4:我加在“乃悟前狼假寐”前面,“啊,乃悟前狼假寐”,恍然大悟。

生5:我加在“屠暴起”前面。(大声朗读)“啊,屠暴起”,表达屠夫从内心发出的吼声。

(众笑。)

生6:我想加在“盖以诱敌”前面,表现狼的狡猾。

师:你们的答案丰富多彩,可就是跟我的不一样!

(众笑。)

生7:我加在“以刀劈狼首”后面,狼的惨叫后面应加1个象声词,(大声朗读)“以刀劈狼首,啊,又数刀毙之”。

师:(笑)狼就“牺牲”了。我来说1个地方,(朗读)“少时,一狼径去,转视积薪后,啊!一狼洞其中。”加在最紧张的时候,这个时候屠夫突然发现一狼在他的身后打洞,加在这个地方最合适。你们加的大多数都对,但有些地方不对,“啊!狼死了。”不对,(众笑)好的,就在老师刚才加“啊”的地方,我们读起来啊,这个“啊”字要读得很传神。

(学生齐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啊!)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师:这一课咱们就学习到这里,同学们很辛苦,很聪明,很积极,谢谢大家,下课。

(评点:在课堂上,余老师让学生在课文适当的地方加个“啊”字,这的确是个极富想象力,极富趣味的环节。学生在参与这一活动时是十分投入的,答案五花八门,理由林林总总,“戏说”不断,笑声不断,错多对少。余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幽了学生一“默”:“你们的答案丰富多彩,可就是跟我的不一样!”回头想想,这一设计仍令人称赏:不是把课文教“死”了,而是教活了,教得趣味横生。1个“趣”字贵于金!1个“啊”字加到恰当的地方,居然神彩毕现!学生由此领略到古文的魅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由怕到爱,1个“趣”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

【总评】

这则教学实录在文言文教学上给人如下启迪:

1、以内容解读为重心,依据文本特征,巧妙切入,上出滋味。《狼》是篇文言小说,余老师以狼与人的斗智斗勇为核心,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文字,梳理情节,品咂细节,使教学过程也如故事发展一样充满悬念,引人入胜。

2、文言文教学必须落实《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时下,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已近钙化、僵化,变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古汉语(语法)分析课。从余老师的教学实录看,字词落实,文句疏通并不一定就让人感到乏味,枯燥难耐,相反,“读注释”、“积成语”、“结合情节辩音析词”等环节前呼后应,自然浑成,不仅字句落实,而且文味四溢。这样应对文本,不仅可保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口粮”,而且可以夯实日后文言阅读的坚实基础。

3、重视诵读品析,强调教师示范,学生尝试,读出节奏,读出内涵,读出滋味,是教好文言文的有效路径。从课堂教学实录看,只要设计巧妙,引导到位,文言课文不仅可以上得扎实,而且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文词文句品析)依然可以完成得相当出色。


2、《狼》的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西门中学  单娜文课堂实录:一、导入:(PPT)成语PK:说说有关于“狼”的成语生答: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师:老师也给同学们找了一些。(PPT出示)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师:从以上成语看,狼给我们的印象怎么样?生:不好,很差。师:是啊,光是“鬼哭狼嚎”4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否会有不一样呢?二、整体感知①预习检测:师:同学们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生沉默)那么老师就要出题来考考大家了啊!PPT出示)以小火车的方式检测以下字词,纠正读音行(zhuì)  大jiǒng) 蔽(shàn)  刀(chí)  眈耽dān)  时(shǎo) míng)  suì) 尾(kāo)  刻(qǐng) xiá)师:考验升级,请同学们解释下面四句话中的4个字。注意哦,这里有陷阱,要小心了。(PPT出示):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犬: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洞: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打洞。)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为动词,钻洞。)(生答)师:他们在用法上都有1个共同特点,是文言文中的特殊现象,称为?生:词类活用。(PPT出示:词类活用)师:难度继续加大,这里一共有五组词,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下列标志的词的意思。A有剩骨(通“只”只有)          一狼得骨(停止)B恐前后受其(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人)C屠奔倚其下(于是,就)          悟前狼(才)D暇甚(神情、态度)            将隧入以攻其后(盘算)E投骨(把)    盖诱敌(用来)     刀劈狼首(用)生答②读,狼的故事。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则故事,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生自由读③说,狼的故事师:读完了,就该来讲讲这个故事了。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译读全文。(第一组—1、2段;第二组—3段;第三组4段)(2’),并由代表讲述大意(5’)。(注意以下句子:倒装句:A投以骨  B两狼并驱如故  C意暇甚  D身以半入(宾前))师:这是一场狼与人之间的殊死较量,如果我把第一段故事的开端概括为“遇狼”,那么第二段用什么词呢?把“遇”字替换掉。生七嘴八舌:恐狼、怕狼师:能不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下啊?生齐:惧狼师:这是故事发展,那么第三段和第四段呢,又可以怎么概括?生:第三段是御狼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屠户是在防御狼呢?生:第三段的屠户他不丢骨头了,而是“弛担持刀”,拿出了他的刀。师:对啊,这里屠户不再心存侥幸,而是准备反抗,进行防御了,分析得很好,那么第四段呢?生齐:杀狼师:这在故事情节发展上,是属于什么部分?生:高潮和结局(PPT出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师:屠户杀狼,绝地反击,一举获胜,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则让那个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吧。生齐读1——4段师:同学们读得很顺畅,声音很响亮,但是只要读通顺就够了吗?生:不是,还要读出感情师:没错,比方说,第二段,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生:害怕、恐惧师:同学们自己先读读看,读出恐惧、害怕的感觉。生自读第二段,然后一位同学范读师:读得非常有感觉,只是漏了1个字。“骨已尽矣”的“矣”,同学们自己再读读看,有“矣”跟没“矣”,哪个好,为什么?生自读生:有“矣”,恐惧、害怕的语气就更强烈了。师:是啊,不要小看这个语气助词,对文章情感的表达可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第二段。三、文本研读(写,“高”人一等)师:《狼》,选自蒲松龄的什么作品啊?生:《聊斋志异》师:没错,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用一副对联来评价这本书,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生: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PPT出示对联)师:怎么理解?生:描写鬼和妖的水平比别人高出一等,对贪官污吏的讽刺又比别人深刻。①两狼一心师:既然本文题为“狼”,那我们从“狼”入手,看看到底高明在哪。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狼的词句。生自读课文一生回答,其他补充师:老师把同学们找的放在一起了。(PPT出示)第1段“缀行甚远”;第2段“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  第3段“狼不敢前,耽耽向前”;  第4段“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齐读师:结合以上语句谈谈,这是两只(PPT)“     的狼”。生:我从第四段这些句子中看出,狼非常狡猾师:请你给同学们稍微分析一下生:一只狼假装睡觉来迷惑敌人,好让另一只狼有时间和机会从后面攻击屠户,很狡猾。师:原来,狼还用了计谋啊,一定要把屠户吃掉。生:我从第二段的几句话中看出,狼也很贪婪。吃完了屠户的骨头仍然不满足,还像原来一样紧跟着屠户。师:看样子狼的目标不是骨头,而是谁啊?生:屠户(板书:贪婪、狡猾)②殊死较量。师:本文除了写狼,还写了——屠户(板书),请同学们自由读3、4段,思考文中是通过什么来刻画屠户的?生:动作师:那么请从文中圈画出屠户与狼搏斗时的动作,并分析,从中你看到“     的屠户”。(PPT出示)生读课文生1:我从“暴起”“劈”“毙”看出这个屠户很勇敢,用刀把狼砍死。师:这3个词里面,只能看出屠户的勇敢吗?生1:还有机智师:从哪看出来的?分析一下。生2:“暴起”的“暴”,说明屠户是突然起来的,他能够把握时机,趁狼假装睡觉的时候,把狼杀死。师:这个屠户的确是充满智慧的,你分析得很好。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屠户的勇敢、机智呢?生3:从“奔倚”也可以看出屠户的机智。屠户倚靠在柴草推边,给自己做掩护,让自己隐蔽起来。生4:我从第4段中的“断”“毙”等动词也看出屠户是很勇敢的。师:屠户已经杀死一只狼了,可以离开了,可是此时他却有另1个动作,是什么啊?生齐:“转视”师:这又能看出什么?生:屠户非常谨慎、很小心(板书:机智、勇敢、谨慎)师:同学们很厉害,能够抓住关键词分析出屠户的形象。当然,蒲松龄也写得厉害,果然是“高人一等”的。好文章呢,是要反复地读才能读出味道来,我们来个趣味朗读(PPT出示“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盖以诱敌”)请在这段文字中加上1个“啊”字,来表现不同的语气,同时读出你想象中屠户的心理。生自读生1:我想把“啊”加在最后,能够表现屠户恍然大悟的心理。师:请你读读看生读生2:我把“啊”加在“身已半入”的后面,表达1种惊讶的感觉。师:也请你给大家示范朗读生读四、主旨探究(刺,“入”骨三分)师:从对狼和屠户的描写上,我们看到了蒲松龄的“高人一等”,那他的讽刺“入骨三分”,又体现在文章哪一段呢?生:最后一段师:这段是作者在发表自己的1种观点,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生:议论师:同学们发现没,这篇文章和《伤仲永》在写法上是有共同之处的,都是前面(生补充叙事),最后一段(生补充议论,叙议结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最后一段。生齐读,一生翻译师:在作者眼中,可笑的仅仅只是狼吗?生:不是。师:那还笑谁?生:还讽刺像狼一样狡猾、贪婪的人。师:这样的人有什么下场?生:被杀死,被消灭。师:那当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人时候,应该怎么做呢?生: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地跟他做斗争。师:没错,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更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这也就是本文给我们的启示。(PPT出示本文启示,学生齐读)师:(PPT出示)正如钱钟书所说的:小说就像一面镜子,多数人都只会看他光滑的正面,而镜子背后,才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体察。那么蒲松龄怎么能够写出这样“入骨三分”的文章呢?这又与蒲松龄的生平遭遇有关了。(PPT出示他的生平遭遇,及《梦狼》中的描绘)师做简要的解说。五、作业师:本文是《狼三则》中的第二则,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第一则和第三则。   教学反思“活”水源头,延绵长流蒲松龄的《狼》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最后一篇文言文。课文通过叙述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面对像狼一样狡猾、贪婪的恶人,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主题。如此看来,讲解字词,疏通课文必然少不了,还要整理故事情节,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特点,探究蒲松龄的写作意图,要学的内容实在是不少,用一课时完成教学,显然有难度。那么,到底应如何教呢?以下是我基于本课教学的反思。一、以“活”养“实”。课文读不通,读不懂,怎谈形象分析,主旨探究?因而字词教学,就成了文言文课堂的主宰,老师不厌其烦地从实词讲到虚词,从词类活用讲到特殊句式,慷慨激昂地再三强调,只是不巧,语法也是学生最为厌恶的学习内容,老师越强调,学生记得越少,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最后变成老师捶足顿足、扼腕叹息,学生苦不堪言,两败俱伤。当然,不是说字词不教,只是要教“活”,夯实基础。首先,“授之以渔”,以不变应万变。语文教学本也应是教与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文言文学习当然也不例外,教授翻译方法远比教授具体字词意思,来得实在,“删、补、换、调、留”这五字,即是箴言。课堂上有意识要求学生在翻译时指出此处所用的方法,比如说《狼》中“投以骨”、“意暇甚”、“并驱如故”、“身以半入”的翻译时,只是我一句反问,学生便意识到需要调换语序,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其次,老师的“教”不应代替学生的“学”。相信学生,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给予一条“活路”,师只需掌着检测、巩固这两把舵即可了。因而在教学《狼》时,我设计了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查阅注释和工具书,进而课堂再检测,查漏补缺,补足预习作业未涉及的知识点,双管齐下。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二、以“活”激趣。古文,“文”虽精妙,“古”字恰当道,学生学起来自然多了几份畏惧,少了几份亲切,真是越“古”越无趣,这样就要看老师怎么耍“花样”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一堂好课,那么如何耍好“读”这套剑法呢?形式可多样化。《狼》的篇幅不长,我设计了两次读全文环节,或自读、或齐读,俱是在梳理“狼的故事”一节;抓重点段落反复读,加强朗读指导,比方说重读第二段,指导学生读出屠户与狼对峙时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紧张,尤其是抓住第二段中“骨已尽矣”中的“矣”字,对比朗读、学生个别读、自读体味分析,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趣味朗读,要求学生在“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盖以诱敌”中加入语气词“啊”,来表现不同的语气,同时揣摩屠户当时的心理,披文入情,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呈现时自然就精彩不断。出其不意,无疑生疑。答案不是我们的追求,得出结论思维过程才是目的。就像课堂上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学生凭着以往的积累和感觉能说出狼的狡猾和贪婪,屠户的机智和勇敢,看似达到目的,实则还尚浮于文本之上,需要老师追问一句“从哪里看出来,请加以分析”,去咀嚼“缀行”、“又”、“暴”、“转视”等词的味道,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激发学生的探索的热情,增强语言分析能力。审时度势,于关键处巧知人、巧论世。“文章合为时而著”,蒲松龄能写出“高人一等”的作品固然离不开他的才情,但是写到“入骨三分”的境地,也必然和他自身的遭遇与现实有关,那就不妨学学屠户,把握时机,一举制胜,把作者介绍和背景链接放在最后一段解读之时,显得水到渠成、恰到好处。方法“活”、形式“活”,方能保持学生新鲜感,才可能碰撞出思维火花,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三、“简”、“活”并进。课堂45分钟,分分珍贵,定是要重点出击、各个击破,一旦旁枝丫杈满天,课堂就陷入繁琐和复杂,失去活力。目标简,一课求一得,不必面面俱到,注重积少成多。《狼》的教学目标设计,重点放在了研读文章“高人一等”和“入骨三分”上,情节梳理、字词掌握和积累、背诵占用的时间相对比较少,目标“简”了,教学内容才能“简”,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可能来实现“活”学、“活”教。教学思路要清晰,要有主线,这是基础,倘若颠来倒去、东拉西扯,课堂也逃不开支离破碎的命运,那又何来效率和质量之谈呢?但也不是每个环节割裂开来,互不相干,比如整体感知就是情节梳理、内容概括,文本研习就是形象分析,语言鉴赏就是修辞的妙用等等。其实,都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只要拎出一条线,或一句话,或1个词。在教学《狼》时,就是以郭沫若先生对《聊斋志异》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副对联为抓手,从“写,高人一等,表现在哪里”讲到狼和屠户的形象分析,从“刺,入骨三分又从哪里看出”讲到最后段作者的议论,得出本文的其实,2大问题两线串珠,架起整堂课的框架,从文字到文章再到文化,学生听来一目了然。删繁就简,避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重复。《狼》虽然思路清晰,但还是有重复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说,狼的故事”这一环其实是与下文分析狼和屠户形象时重复的,甚至是情节的梳理,都可以融入形象分析的环节中,这样课堂的结构、思路会更清楚。于漪老师说“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尤其是对作为新老师的我来说,更是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努力。3、相关资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1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1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二、问题研究

怎样理解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即“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文中写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作者是把这个故事当作奇事逸闻来写的,主要突出故事之“奇”,不一定有什么深意。当然,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认为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诸如此类的理解均无不可,但也未必一定要这样理解。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揣摩语言,理解课文主旨。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本题中加点的词语,有的古今义不同(如“顾”),有的用法特殊(如“犬坐”“洞”“隧”),有的生僻难懂(如“苫蔽”“假寐”)。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回头看。苫蔽:遮盖。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3.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洞:打洞。隧:从洞中,即钻洞。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寐:假装睡觉。

三展开想像,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这是一道开放题,帮助学生进1步熟悉课文,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进行思考和写作。

教学建议

一、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初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更要重视熟读成诵。读得琅琅上口了,能背诵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不应忽视诵读,应把诵读作为教学本文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能基本熟读成诵。

二、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故、前、敌”等,都有不同用法,“意暇甚”“意将隧入”的2个“意”,意思不同,前者指流露的情态,后者指内心的盘算;“投以骨”,意思是把骨头扔给它,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但现在还有“报之一笑”之类的说法;“奔倚”表现的是2个动作,即跑过去,背靠着;“弛”本指把弓上的箭放松,文中用的是引申义。如此等等,在疏通文义时都应注意。

三、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正确认识人与狼斗智斗勇的矛盾。文中第三、四段的描写,精彩生动,值得品味。

四、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之“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的关系。本文的寓意作者说得很清楚,不必多讲,或过多引申。学生将本文当作一件奇异的故事来读,并理解作者的议论,也即可了。

有关资料

一、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1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二、《狼》分析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3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1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1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面对绝对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这是第二层。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第三层。

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

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

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1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本篇结构严谨,照应周密,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波澜层叠,引人入胜,语言精练形象。全篇二百来字,但描述一屠杀两狼的惊险过程,细腻生动,使人如临其境。

三、一篇短小生动的寓言故事──试析《狼》的写作特色(安余)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写了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叫《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全书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书中有一篇题为《狼三则》,写了关于狼的三则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记述1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经过,揭示出狼的凶狠、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

《狼》是一篇短小生动的寓言故事。它的文字简洁,全文仅二百余字,而且有叙有议。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全文有5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缀行甚远”,写屠户晚归遇狼。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层,从“屠惧”到“并驱如故”,写屠户妥协“投骨”,狼得寸进尺。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层,从“屠大窘”到“眈眈相向”,写屠户自卫防御,同狼相持。这是故事的进1步发展。第四层,从“少时”到“盖以诱敌”,写屠户坚持斗争,杀死两只恶狼。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写了2个场面,分别写屠户怎样杀死第一只狼和第二只狼。当屠户自卫防御时,两只狼互相配合,企图用假象来欺骗屠户,达到“攻其后”的目的。但是屠户没有受骗,也抓住恶狼假寐这一有利时机,“暴起”杀了第一只狼。屠户“转视积薪后”,发现第二只狼正在打洞,立即“自后断其股”,又杀死了第二只狼。这样1个高潮接着1个高潮,让故事在两只狼全被击毙的高潮中结束。第五层,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的寓意。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1个显著特点。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看吧,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贪心勃勃地“缀行甚远”,抢吃骨头时贪得无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头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户的后面“并驱如故”,当屠户进行防御时,它们还是不甘心地“眈眈相向”。这些动作的描述,充分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又是非常狡诈的。当屠户自妥协退让转入防御斗争时,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用“假寐”来蒙骗屠户;一狼假装“径去”,暗中从积薪后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真是狡猾到了极点!然而狼又是非常愚蠢的。“假寐”的狼,由于“目似瞑,意暇甚”,给屠户造成了“刀劈狼首”的有利时机;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使屠户获得“自后断其股”的有利条件。因此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发表的议论,告诉人们1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这篇寓言故事的语言简练而生动,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写屠户与恶狼斗争时,贴切地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如“奔”“倚”“持”“劈”“断”等,逼真地描述了屠户坚决果断的行动。文中还多次巧妙地运用了文言代词“其”,如,“受其敌”“断其股”的“其”代狼,“攻其后”的“其”代屠户,“积薪其中”的“其”代麦场,“奔倚其下”“洞其中”的“其”代柴禾堆。用1个“其”字分别指代几个对象,使文句更加简洁。

四、“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该怎么讲

关于《狼》中“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的翻译,我们认为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译文不妥当。现将原文和译文抄录如下:

原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文: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原文的“前”“后”是表明狼得骨的“先后”,还是表明狼行走次序的“前后”?我们认为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从原文看,仅有一句说明两只狼开始行走的情况:而两狼并驱如故。这里的“并驱如故”,只是说“像原来一样一起跑”,而并没有说一只狼在前面,另一只狼在后面。狼行走有前后次序,是在屠户第一次扔骨头后才有的。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是: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这里的“后狼”是第一次未得到骨头,跑到前面的那只狼;而“前狼”则是第一次得到骨头,落到后面的那只狼。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翻译意思正相反,提出来供同行研究。

(“二”至“四”均选自《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二 : 于映潮:《凡卡》课堂实录

于映潮:《凡卡》课堂实录

(日期:2011-8-4)

【余映潮 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教研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教学思路”的创造者。】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120年前写的1个故事《凡卡》我想先问一下同学们,我们要学的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生:记叙文。

师:“记叙”是1个广义的说法,具体到这篇课文,它的体裁是什么?

  生:写信的记叙文。

  师:这不是一篇完整的书信,文章只是把书信穿插在文里,我想告诉大家,这是一篇小说。什么是小说?小说,是用塑造人物的方式,创造一定的情节,设置一定的环境,通过人物的故事表现生活的作品。

  师:大家先把黑板上的8个字读三遍,力求读准字音,并看清它的结构和笔画。

  摩崽戳噎鲇醺耷蘸

  (生认读生字)

  (师板书:说说凡卡)

  师:这篇课文的阅读要解决3个问题。首先走近课文中的主人(www.61k.com]公,每位同学从课文中找内容,用简短的句子表述凡卡是怎样的小孩。发言的要求是:说1个简短的句子,根据课文来说话,力求发言的角度和别人不同。我先说1个句子:凡卡是1个9岁的小男孩。大家继续说开去。

  生:凡卡是1个生活在下层社会,受人剥削的小男孩。

  师:这是比较概括的语言,请根据课文来说话。

  生:我从课文第8段“经常挨毒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读出凡卡是个受人剥削的小男孩,他的命运很悲惨。

  师:这就是根据课文来说话。

  生:我觉得凡卡是1个天真的小男孩(生有感情的朗读)“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1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1个戈比买的……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师:我觉的“天真”这2个字还需要再换个说法,写信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天真的举动吗?他充满着希望,期待祖父来救他。

  生:我感觉凡卡是1个向往快乐生活的男孩。文章说:他天天受到主人的毒打,并且在信中哀求祖父很多次,说是想回到村子里因为在城市他很孤独,村子里虽然很穷,但是很快乐。

  师:我补充一点,他是个非常希望快乐和自由的小孩,自由的成分比快乐更重

  生:我从第8段“简直没有”、“一点”这些词中读出凡卡是1个命运十分悲惨的小男孩。

  师:是啊,他是1个常常吃不饱的童工。他可能是1个即使不会做错事,也是要挨打的童工。他也是1个没有父母的孤儿。

  生:凡卡说他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所以我认为他饱受折磨。

  师:老师来小结一下课文中的凡卡,他是1个没爹没娘的9岁的童工,是1个饱受欺凌的儿童,是1个曾经在乡村里和自己的祖父有过苦难和自由的小孩,是1个在学徒期间饱受欺凌,设法写信给祖父,期望脱离苦海的男孩。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是故事里儿童悲惨的生活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板书:读读课文)

师:刚才诸位同学不约而同的找到这样的材料:“昨天晚上我挨了一次毒打”这是第8自然段我们来读一读。第一次读:设身处地的读,好像自己就是凡卡,就是1个9岁的男孩在倾诉自己的苦难。每一位同学都自由地读吧,开始。

  (生自由地轻声朗读)

  师:这段文字有一部分需要用低诉的语调来读,有一部分需要用恳求的语调来读,揣摩一下,再读起来

  (生自由地分层朗读)

  师:我们再来读,男生用低诉的语调先来读,女生用恳求的语调来读,在什么地方衔接,自己去悟。

  (生男女分工,有感情的分层朗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心灵很震撼。这样的课文不能大声朗读,因为这是在写悲惨的生活。保持这样的语调,声音可以稍微大一点,再读一次。

  (生再次朗读)

  师:9岁的孩子,在信中向祖父倾诉了自己的辛酸,再回到这一段,用3个字概括凡卡的生活状况。这一层是从哪几个角度写凡卡的生活的,找出文章里面的关键字。

  生:我感觉应该是“揪”、“揍”、“戳”

  师:这3个关键字可同时概括为一字,哪个?

  生:打

  生:我觉得还有1个字:“饿”因为他早饭只有一点面包午饭只有稀粥,晚饭也只有一点面包。

  师:注意这样1个语句与语句之间的过渡:“吃的呢?简直没有”,这一层都指向1个字“吃”。1个“打”,1个“吃”继续看语句之间的衔接。

  生:我觉得还有1个字“累”,因为他不知不觉睡着了。

  师:这是1个特定环境中的累,而且信中反复写了1个字,是哪个字?我觉得是“睡”。

  师:我们读一段文章之际要非常关注它的层次,刚才的朗读就是读出这1大段的层次。刚才的概括,又是继续的细化、深化第一层次中的3个小层次。课文正是从“打”、“吃”、“睡”3个方面来表现凡卡的苦难生活的。其他的各段也可以这样来读。

  (师板书:谈谈感受)

  师:下面的活动更有难度,你认为这篇课文里面最撼动你的心灵的是什么地方?

  生:课文里面最撼动我的心灵地方是凡卡写信时伤心的叹气和他在信中一次次哀求祖父。当时凡卡才9岁,是个很小的孩子,心中却充满了哀怨和痛苦。

  师:反复写自己的哀怨,反复的哀求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生:第8自然段中:“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我从“跪”、“永远”、“祷告”这些词感觉到凡卡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师:凡卡唯一能求助的对象只有祖父,因此只有哀求祖父。

  生: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我仿佛看到了一双绝望的眼神,凡卡才9岁,不应该有这样的眼神。

  师:“呆呆的望着窗口”引出的是回忆和祖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就更增加了悲哀,快乐的时光没有了只有挨打受饿,这是用快乐的回忆写自己的悲哀。

  生:第21段最让我感动“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祖父,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这是凡卡在遭受毒打后的梦,是1种向往。

  师:多么美好的梦,注意这个“梦”,在凡卡的世界里,写梦就是写他的悲哀。

  生:读着21段,我觉得很心酸,因为他只是9岁的孩子,但现在能做的是将甜蜜的希望和对美好的向往全部归结到梦境。

  师:是啊梦境是现实的反光,我觉得我们下1步的讨论要升华一下,从作者表达的技巧来看最震撼我们心灵的地方、最让我们感受到满腹悲哀的地方在哪里?

  生:文章的第4、5自然段可以看出他愿意回到的村庄。虽然村庄很穷,而凡卡还是愿意回去,可见他是向往快乐和自由的。

  生:我从15自然段中的2个“可怜”可以看出凡卡遭遇的生活很悲惨。

  师:是啊,我还从你读的文字里看出凡卡心灵的纯洁,多可爱的小男孩啊。但是最撼动我们心灵的地方,请大家关注第16 、17段,一起来读一下。

  生(读第16 、17段):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1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1个戈比买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祖父收”。

  师:再读一次,把“乡下祖父收”读得充满希望

  (生再朗读)

师:我认为最撼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就在这里:“乡下祖父收”,为什么?你们用这样的句子来说话:这是一封永远××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

  生:这是一封祖父永远收不到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充满希望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对祖父充满爱的信。

师:这是一封永远在信封里装着的、倾诉自己苦难的信,他的祖父永远不可能收到他满怀的期望、无限的期盼和痛苦,无人知晓,只能在梦中梦到祖父。他不能解脱,也不能逃脱,他可能真的要死了。这是最悲哀之处。这篇文章最值得欣赏的地方就在这样的笔法上,他用了1种模糊的称呼:“乡下祖父收”,没有地址!这符合1个9岁孩子的知识状况,这也告诉我们,当时凡卡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大家可以继续品析。

评点梁俊峰 特级教师,山西省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余老师《凡卡》一课的教学,我认为最令我们回味之处有三点:

一、对教材准确、精到的提炼,对教学简洁、深刻的设计

  《凡卡》在小学阶段属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而作家契诃夫的文笔又处处值得品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提炼教材,成为教师面对此课教学时的最大难题。

  余老师从文章体裁入手,确定品析人物形象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教学目标集中而明确围绕这一目标,余老师设计了3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层次: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把握人物形象这里我们要注意余老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①用1个简短的句式表述②根据课文内容来概括③力求和别人的角度不同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学生会尽量认真地关注课文内容,因为“要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来概括”;学生会尽量全面地熟悉课文内容,因为“要力求和别人的角度不同”;学生会把看到眼中的大片文字一点点在脑中加以提炼,因为“要用1个简短的句式来概括”这样的阅读要求像导火索,会把学生的阅读引到我们希望到达之处这样的要求会在不知不觉中教会学生如何初读课文

  第二层次:选取文中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一小部分内容,反复、深入地阅读,深度把握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文章意蕴教学中“精读”环节,唯有少,才能精而精读哪里,略读哪里,需对教材有一针见血的把握能力文章第8自然段最充分地体现了凡卡的苦难,且对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有训练价值余老师抓住了这一段话,引导学生一读、二读、三读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读,好像自己就是九岁的小男孩凡卡,在信中向祖父倾诉自己的苦难,读之前余老师加了这样一句话:“每一位同学都自由地读吧,开始”这样的环节告诉我们,阅读一段话首先需要无任务的放松状态的读,唯有这样1种读,学生的心才会尽可能地贴近主人公的心同时也告诉我们,唯有先设身处地地读,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之后,才可能在阅读中解决其他的一系列问题第二次读,引导学生读出这段话的层次,进1步感受人物的内心第三次读,读出层次当中的更小的层次,细致入微地吃透一段话,同时细腻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阅读训练唯有这样穷追不舍,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增长

  第三层次:可谓这堂课的绝妙之笔引领这个教学环节的,就只是1个提问——“你认为这篇课文里最撼动你心灵之处的是什么地方,谈谈你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仅妙在问题本身,还妙在它出现的时机首先“最撼动你心灵之处”,学生所谈之处可能会各不相同,这样又引导学生再次回归到课文整体上来,巧妙地补充了上1个环节只抓一点的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辐射到课文其他值得品析的细节上去第二,这一环节建立在前2个环节的基础之上此刻,学生对人物形象不仅有了初步全面的把握,还有了深入细腻的感受,带着这样的认识再读课文,便很容易发现撼动心灵之处无论是就文章的思想情感还是表达特色,学生都比较容易有感而发若把这一环节放在教学伊始,学生的状态也许会有些麻木,所发之感极有可能是无病呻吟再次,“最撼动心灵之处”在文章最精妙之笔“寄信”一处,教师有自己的预设,而学生却未必有这样的鉴赏能力余老师在充分肯定大家认识的基础上,1步步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到了这一处的精妙,非常有价值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综观这3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清利务实,看似简单平易,实则蕴意深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阅读方法,锤炼了阅读能力,深刻了心灵感受,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全面达成

  二、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做一件事情时,只要能真正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思考问题,就一定能找到最科学、最实用的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的感悟由浅入深,并且悟出读书的方法,必须让学生读在其中,想在其中,体验在其中

  整堂课共五十分钟,余老师让学生没有任何干扰静心读书感悟的时间就占到了近十八分钟,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阅读思考的环节多达八次,每一次都能不急不躁地静心等待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发现下面让我们以第二层次中的1个教学片段为例,品味余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读出自己的发现的

  在引导学生以设身处地的状态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之后,余老师提出这样1个读书要求:“这段话中有一部分要用低诉的语调来读,有一部分要用恳求的语调来读揣摩一下,再读起来”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会思考很多:哪里要用低诉的语调?哪里要用恳求的语调?它们分别写了什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为何要低诉?为何要恳求?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的阅读不能不设身处地,不能不贴近人物这个问题好似一根魔棒,让学生的心深深地扎到了阅读中在这样1种凡卡即我、我即凡卡的阅读状态下,文章的层次自然会被学生发现,主人公的内心也自然会被学生所感悟更妙的是,在下一环节以男女生接读的形式汇报读书发现时,余老师并没有事先让学生说出答案,而是在接读中自然表现出自己的发现这个环节,类似于猜谜语,谜底不能说出来,而要用行动表现出来,谁都想做最聪明的1个,谁都怕当众露怯这样的读书形式非常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激发了学生在读书中读出最高明的发现的欲望有效地把学生引到了兴趣盎然地反复揣摩阅读之中

  三、关键处点拨到位,精彩处有力升华,彰显了教师深厚的底蕴

  教学中既有预设也有生成,欣赏一堂课需要在学生来言处看教师去语之妙教师是否听得出,抓得住,导得准,点得透,是否语气委婉自然,而态度却清晰明朗,这些都是看一位教师底蕴的关键之处这堂课余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精彩的示范

  让我们共同回顾以下几处余老师精彩的引导

第一处:

  生:我从第8段“简直没有”、“一点”这些词中读出凡卡是1个命运十分悲惨的小男孩

  师:是啊,他是1个常常吃不饱的童工

  学生依据课文具体内容,概括出来的却是放到哪里都适用的笼统、宽泛的一句话余老师没有否定学生,却非常自然恰当地给学生作出了示范,同学们会在这样的示范中自然感悟到如何概述更有针对性

  第二处:

  师:9岁的孩子,在信中向祖父倾诉了自己的辛酸再回到这一段,用3个字概括凡卡的生活状况这一层是从哪几个角度写凡卡的生活的,找出文章里面的关键字

  生:我感觉应该是“揪”、“揍”、“戳”

  师:这3个关键字可同时概括为1个字,哪个?

  生:打

  学生没有关注“角度”这一要求,提炼出1个角度的3个字,余老师干脆利索地引导学生将3个字概括为了代表1个角度的1个字“打”

  第三处:

  生: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我仿佛看到了一双绝望的眼神凡卡才9岁,不应该有这样的眼神

  师:“呆呆的望着窗口”引出的是回忆和祖父在一起快乐的时光,这就更增加了悲哀,快乐的时光没有了只有挨打受饿,这是用快乐的回忆写自己的悲哀

  学生谈到了1个关键之处,但受鉴赏能力所限,对作者此处的表达用意,还意识不到余老师在这里及时地升华学生的认识,真正导出了分量

  第四处:

  师:但是最撼动我们心灵的地方你们刚才还没有提到,请大家关注第16、17段,一起来读一下

  生(读第16、17段):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1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1个戈比买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祖父收”

  师:再读一次,把“乡下祖父收”读得充满希望。

  (生再读)

  师:我认为最撼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就在这里:“乡下祖父收”,为什么?你们用这样的句子来说话:这是一封永远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

  生:这是一封祖父永远收不到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充满希望的信

  生:这是一封永远对祖父充满爱的信

  师:这是一封永远在信封里装着的、倾诉自己苦难的信他的祖父永远不可能收到他满怀的期望、无限的期盼和痛苦,无人知晓,只能在梦中梦到祖父他不能解脱,也不能逃脱,他可能真的要死了这是最悲哀之处这篇文章最值得欣赏的地方就在这样的笔法上,他用了1种模糊的称呼:“乡下祖父收”,没有地址!这符合1个9岁孩子的知识状况,这也告诉我们,当时凡卡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

  虽然余老师一再给学生读书鉴赏的机会,但学生始终谈不到文章结尾部分这一撼动人心之处余老师正视学生的学习基础,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关注一下第16、17段其中最妙的引导是“再读一次,把‘乡下祖父收’读得充满希望”余老师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读,但学生却在充满希望的读中恍然大悟,尤其是补充了“这是一封的信”之后,学生自然能够深刻地领悟到文章浓重的悲剧色彩此时为了突出表现文章撼动人心的力量,余老师没有让学生零零散散谈自己的感悟,而是自己用一段感染力很强的语言道出了文章主题的深度这一环节余老师的引导可谓艺术而深刻。

三 :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老师使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各种各样的屏并介绍
师:锦屏,比较华丽;石屏,比较典雅、庄重这叫挂屏,它已经失去了屏的功能,作为一种工艺品,装饰在家庭或者厅堂里好,咱们再来看“屏”是什么,一起读一下
生齐声:屏:大门内或大门外对着大门起遮挡作用的墙
师:原来,“屏”,它的古老的意思就是“墙”而且是特定含义的“墙”,遮挡大门再看看词义的发展再读
生齐声:屏风:室内外用来隔断视线或挡风的用具
师:啊,由墙这样一个物体,把它变成了一个工艺品,一个用具,放在室内来遮挡视线屏风,它的词义还在发展再读
生:屏:形状像屏风一样的东西如:孔雀开屏,荧光屏,屏幕
师:你看,这个概念就大了“像屏一样的东西”,“像屏风一样的东西”“孔雀开屏”的“屏”就是这个意思,咱们这个“屏幕”也是这个意思然后又回到它的原始意义上来,还有一个含义,再读
生:屏,遮挡,像屏风一样起着遮蔽作用的东西如:屏障
师:“遮挡”,强调“遮挡”然后把它再引申一下山,作为一种屏障,它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中国的文字就是这样含义丰富,而且不断发展好,这节课咱们干什么?
师打出幻灯片:“本节课的主要活动:精选”
师:什么啊?
生齐声:精选
师:想一想,精选什么?看一看课文
生默读课文
师:好,表达一下你的看法老师提出了一个悬念,精选,精选什么啊?试试看,你认为精选[www.61k.com)什么?哪位同学先来?
生举手
师:好,谢谢你!

说屏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生:我觉得是精选出一些写“屏”的一些内容
师:并且来……欣赏它好,谢谢
师;他已经说出了一层意思了,谁再来?哪一位?这篇课文我们怎么精选呢?还有人发言吗?我来请你来
生2:我觉得应该是精选一些不同的用处
师:精选一些关于介绍屏的用处的内容,让我们了解好,你来说一下
生3:我觉得应该介绍一下关于屏的种类啊,还有,还没想好
师:还没想好,继续想,
师:还要考虑,这个问题很难啊
生4:我觉得应该精选一下屏的摆设
师:嗯,怎么使用屏
生5:我觉得应该精选一下屏的作用吧
师:嗯,理解它的作用其实说的都挺对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选呢?老师的建议是,很简单,选几个词读一读,选几个句子说一说,选一个精段品一品下面,就开始第一个精选积累语言学习语文,这么好的课文,这么美的语言,怎样精选一些你认为,在这一课里面我要学到的要积累的词语好,速读课文,圈出你所认为在这一课里面你要学到哪些词语好,开始吧!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你的精选,说一个词,说两个词,都可以好,又是你带头
生:我觉得,在119面(www.61k.com]第三段那里有一个“韶光贱”,
师:韶光,(第二声)“韶光”两个字是一个词
生: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不怎么懂,不过我觉得这个词用字用得很准
师:嗯
生:然后,还有
师:我觉得他非常好,他找出了一个他不懂的词,老师先跟你说一下,韶光,这两个字是一个词好,你再说

说屏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生:还有一个,也是119页的“伧俗”,
师:嗯,这有注解
生:它那个下面的注解说是“粗俗卑陋”
其余学生纠正说“鄙陋”
师:呃,注意读音呵呵
生:不过,作者在这里不用这些比较平凡的词,而是用更加优美的词去点化它
师谢谢你,他找得很准啊谢谢你!你来
生6:我要的找是第三段里面的一个词就是“缓冲”这个词呢,可以说是物理学里面的一个名词来的,但是用到这个文章里面呢,很有它的独到之处就是…(www.61k.com)…就是……
师:反正用得很有意味再来,继续来发表你的见解
生7:我觉得“雅俗之别”这个词语用得很好
师:“雅俗之别”,多好,言短意长,一个雅一个俗,一下就区别开来了
生8:我觉得第一段的“销魂”
师:“销魂”,魂都没有了
生:我比较喜欢
师:就是说,那情景一定很动人的
生:嗯
师:还有那边呢,哪位同学来?
生9:我觉得呢,第一段,有一个“流萤”,我认为蛮诗情画意的
师;对,“流萤”,萤火虫在草地上低飞,“流萤”,你看,有动感,他找出来了
师:还有吗?这边的,你来,试一下

说屏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生10:我觉得第一段的那个“似隔非隔”,
师:似隔非隔
生: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师:这四个字,就写出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师:同学们已经找出来一些了,老师建议你们,要注意这些词语,读起来吧开始读
生齐声:微妙:深奥玄妙,很难捉摸        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帷幕:舞台上起遮挡作用的幕布
        韶光:美好的春光,喻指美好的青春年华造型:塑造人或物体的形象
        得体:恰当,恰如其分   休憩:休息
师:休憩好吧,再读,继续大声地读
师:这些词,但是我们常用的,很雅致的词比如说“得体”两个字,我们就常用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得体你说出来“得体”两个字,人家就会说:哎呀,这小孩很不错再比如,“微妙”这个词,用得非常广泛咱们小孩子们长大以后,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最近很微妙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这个,某一个事业的发展前景很微妙都可以用上再比如“帷幕”,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开始了,换一个文雅的说法,就是咱们学校的运动会拉开了“帷幕”为什么有“开幕”有“闭幕”呢?就是跟“帷幕”有关系“造型”,不仅仅是房屋的造型,风景点的造型,现在还扩展到咱们吃的食品造型,一碗菜,上来,一个造型包括咱们的发式,头发,也有造型这但是咱们需要用到的咱们这一课里有这么多的好词,我们就要选出来,知道,理解,然后运用好,再读一遍开始吧
生齐声朗读词语解释
师:这个“韶光”这两个字要注意,它常常这样用(板书:韶光易逝)韶光易逝,什么意思啊?就是青春的年华容易流逝,有时候,“光”字换“华”字,韶华易逝光华,韶华易逝,一样的意思
师:好,再来看第二个精选,这个就难了这次选句的要求是:你选择的句子要能概括文章的要点下面,我讲讲操作方法概述课文的要点或者概括文章的要点,一般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第一段什么意思,第二段什么意思,第三段什么意思;第二种方法是(www.61k.com)引用课文原文进行介绍我们现在练习的就是,引用课文原文进行介绍大家想一想,咱们这篇文章是介绍屏,那么应该介绍屏的什么、什么、什么呢?就在课文中的每一段去寻找句子开始
师:小声地和你周围的同学交谈一下,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看法
师:你认为课文里面哪些句子可以概括课文的要点?好,好,请你来谈
生11:我觉得是117页倒数第三行: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师:讲道理
生:他这里说,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而这篇文章又是一篇说明文,它也介绍了屏的巧妙,巧妙性,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比较能够概括
师:嗯,很好但是,我认为,如果用你这句话的话,也许就会把这句话放在首位了要点呢?开头第一段的要点呢?那么,我一开始就说:屏是很巧的,在逻辑上就有点问题了好,继续发言

说屏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生12:我觉得这一篇文章写的是“说屏”,所以我觉得第一段的第一句就是整个起到概括作用因为他已经说了“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就告诉我们
师:什么是屏,嗯
生:告诉我们这些读者,我这篇文章要写什么
师:嗯,这就是要点他的要点就可以放到后面了对不对?什么是屏,然后告诉我屏是很精巧的,然后,再怎么样,再怎么样,你看,这就是思维的方式,一层一层往下走
好,这边呢?刚才这位同学举手了
生13:我说的是118页的第三段的第一句:“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主要是这个“屏者,障也”一句
师:嗯,屏是可以缓冲视线的那么再往前走呢?有句什么话呢?
生:屏者,障也
师:还往前走呢?
生: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有屏
师:你看,前面有个句子,这个句子你要念一下
生: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师:啊,不错啊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www.61k.com)你看,什么是屏?屏是很精巧的,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好,继续走,接着来哪位同学再来谈你的发现哦,你来试一下
生13:我觉得就是在119页第三自然段倒数第二行上面,那个“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还有第四段那个倒数第三行,“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师:啊,屏的摆放我就建议你呢,从刚才你的第一句话说的地方,再往前面走一下
生:按屏的材料
师:声音大一点,对
生:按屏的建筑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师:这是干什么的?
生:介绍屏的种类

说屏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师:你看,我们再来回头看一下:什么是屏,屏的精巧,屏的作用,她现在找出的是屏的种类好,继续往下走
生14:还有第四段,屏也有大小之分就是说屏的大小
师:嗯,前面那个种类,谈的是质地、质量,这个种类谈的是大小之分好继续来,往下边看
师: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点,哪位同学来试一下
师:好,好,要求再一次发言
生15:第五段的第一句,就是说,屏可以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师:好,就是说屏有一种闲适之感好,看老师把大家的发言综合一下,然后,我们就感受人家写文章的层次,人家的思维是多么的严密什么是屏,一般都知道屏风是空间上起似隔非隔作用的神秘东西出来了,这给你们读了,读起来
生齐声:屏的作用: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屏的种类:按其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师:读一遍,再回到课文中,开始我们的第三个精选:精选美段我们看看课文第一段说明文居然有这么美丽的开头,有什么意味呢?要读一遍,读出感情
师:下面我们一起读一下,读的要求是要带感情你看,“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你看一个“很”字,这是你的感情啊还有,“以后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向往之情啊,读到诗句就向往读出感情来下面,我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各自大声朗读第一段
师:拿起笔,找一个地方,对它进行点评和欣[www.61k.com]赏,哪个词,哪个句子,哪个手法用得好,或者简练,或者生动默想一下发言内容好,请你来
生16:我选第二句,放在开头,说明作者小时侯就对屏有兴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妈妈是文化人,从小对我文化熏陶用了引用手法
生17:我选这句:“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似隔非隔”,很神秘,富有魅力,让人有想象空间“微妙”用得好
师:“因为研究古建筑”,交代了作者的身份你来
生18:“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写出了“屏”既有用,又有美感
师: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功能与美感,把屏的美好表现出来了
生19:与方洁一样,喜欢那两句诗和“销魂”一词
师:“总要背诵”,真够令人“销魂”请你说说

说屏 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实录

生20:我喜欢“微妙”这个词
师;嗯,写出了很难捉摸的意思
生21:我想说对这段的整体感觉这段文字是文章的总起,让我们对屏有一定的了解,用优美的文字开头,巧妙引出要说明的内容
师:这就叫“蓄势”“微妙”一词,确实对读者有强烈吸引力
师:总结一下,选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文字积累,选句是为了让我们学会从文中提取主要的信息,选段是为了[www.61k.com)增强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我们同学们学得很努力,谢谢大家!下课!

四 : 余映潮《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2004年《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阿宝,同学们还有印象吗?

生:有。

师:他那富有穿透力的高音、他那具有民族特色的装扮,确实令人耳目一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刘成章先生走进黄土高原,来感受另1种非常独特的、大型的民间艺术舞蹈——安塞腰鼓。(显示幻灯片1)

师:听有的同学说在小学接触过删节版的《安塞腰鼓》,那么那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安塞腰鼓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生1:安塞腰鼓是1种民间艺术,它融合了陕北汉子那种奔放的情怀,号称天下第一鼓,是黄土高原的1种民间艺术。

生2:1986年,安塞腰鼓获

师:请看大屏幕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

二、安塞腰鼓简单介绍(幻灯片2)

安塞腰鼓简单介绍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1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最为盛行。安塞腰鼓是1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师:这种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现力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把它们准确表达出来的呢?现在咱们就进入第1个环节——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朗读的基本要求。

三、朗读 感受鼓势(幻灯片3)

朗读感受鼓势

要求:

①发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速度快慢适中。

②理解作品、调动感情。

③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节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读完后从整体上谈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谈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3:是1种磅礴的气势。

生4:我觉得安塞腰鼓有1种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比的原始的豪放的力量。

生5:安塞腰鼓的那种节奏能使人和它一起动。

师:舞动、跃动、跳动。

生6:通过《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黄土高原上那些后生舞出来的狂热的舞蹈。就像黄河奔涌而出

师:认识挺深刻的,谈得非常到位。

这种气势、这种鼓势,体现在课文当中,是1种什么样的声音?

生:“隆隆,隆隆,隆隆”。

师:怎样才能产生这种震撼的“隆隆”声呢?

生7:回音、回响。

师:这种气势确实象这位同学说的那样,是1种磅礴的气势、是1种撼动人的气势。只有这样的气势,才能够象刚才同学所说的那样,就像捶在你的心上一样,使你跟着它的鼓点在舞动。所以听到的才是一直不绝于耳的“隆隆,隆隆”的响声。咱们试一下,看看在这大厅里是否能产生这种回响。

师:只听见——

生:“隆隆,隆隆,隆隆……”

师:同学们在读这样的句子之际,不一定用尽全力大声喊出来。可以集中力量,在内心充分蓄势,读出那种气势和回音。

其实,要想真正的读好文章,必须对语言进行充分的品味。只有读懂读透了,才能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安塞腰鼓》的这种气势,我们可以借助于屏幕上所提供的有关资料,加以理解。请看屏幕。(幻灯片4)

安塞腰鼓之劲

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老师非常有感染力地读出了安塞腰鼓的这股“劲”)

师:在文中,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劲”表现出来的?现在,咱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精读,品味鼓韵。

四、精读 品味鼓韵(幻灯片5)

精读品味鼓韵

语言美

画面美

构思美

……

师:在品读之际,请拿起手中的笔。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字、词、句、段找出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认识。另外,把你有困惑的一些字、词、句、段也找出来,一会儿咱们共同来解决。屏幕上提示大家可以从语言美、画面美、构思美等方面来赏析,其实本文还有很多美点、亮点值得品味。可以结合着课后第二题进行。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读、品。

(小组内热烈讨论)

生8:我个人觉得第14段、第15段写得好,它们首先用了“隆隆,隆隆”的象声词,“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这种写法充分写出了鼓声对观众心灵的震撼。

师:突出了震撼,不错。注意多音字“隆”字的读音:在“黑咕隆咚”中读一声;当它作为象声词“隆隆”时读二声。

生9:我觉得第8段很好,“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一段运用了一些反义词,对比非常强烈,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和气势。

师:用三组反义词更加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和气势,非常好!

生10:我觉得第7段非常好。因为这一段运用短句的形式,它的语言很磅礴,气势很激荡,让人想象那种奇美,而且它的节奏也是很急促的。这一段的结构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安塞腰鼓的气势。

师:能试着读一下吗?

(生10读)

师:很好,读出了气势。这一段确实非常精彩,它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连续5个比喻句组成了1个大的排比句,给人1种排山倒海般的震撼。作者在本段中借鉴《阿房宫赋》里的写法,尤其是修辞,排比、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倒置等。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看一看《阿房宫赋》里的修辞,对比着感受一下。

生11:我觉得9、10、11段这3个排比段,写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和粗犷。与之相比,描写得更深刻一些的是14、15、16段,连续用了5个“隆隆,隆隆”来描写生命的壮阔。

[www.61k.com)

师:“描写生命的壮阔”,描写这种震撼力。

生12:第16段。

师:你先读一下好吗?

(生12很有感情地读。)

生12:我觉得这一段写出了气势。它展现了安塞腰鼓宏伟磅礴的力量,还有西北汉子忘情表演的激情。这种声音使我联想到了白居易的一首诗《琵琶行》里的几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觉得这一段把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

师:很好。你能联系到具体的诗词名句,来丰富你的认识,非常好。这里注意“弦”字的读音,应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

生13:我非常喜欢第20段,“多水的江南”这一段。有了这一段的存在,更能衬托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文化、厚重的土层,也能衬托出安塞腰鼓的粗犷、有力、磅礴的气势和能量。

师:你认为是为了突出安塞腰鼓的这种磅礴的能量、西北高原厚重的土层,而写到了江南。

师:那么,为什么是易碎的玻璃呢?

生13:因为江南是多水的,而且它也是柔美的,这样一来,多水的特质就让人觉得很符合。

师:一锤下去就碎了。一说到江南,就使人联想到江南水乡,很柔美;而西北高原则正相反。这是2种截然不同的特点和气质。在这里我就想起了宋代词的2个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在此,江南是婉约派,而西北则是豪放派,是不是很恰当?

生14:我比较喜欢第12段,(有感情地读)“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我认为这一段语言上有明显的节奏感。而且这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更好的突出后生们象腰鼓似的那种磅礴的气势。

师:主要用的是哪种修辞方法?

生14:排比。

师:噢,刚才说成比喻了。这一段确实写得很精彩!在这里,用排比突出了这种气势,而且,这两句紧紧相连,成为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那么,他们是哪来的那么一股劲?他们要“挣脱”什么?“撞开”什么呢?

(学生沉思)

这一段的每一句都有1个鲜明的动词,注意品味。3个动词意思相似,但表达的程度却——

生:不同。

师:步步加深,1个比1个强烈!“挣脱”的“挣”在这里应读去声zhèng,用力摆脱束缚。

生15:我比较喜欢第7段,这一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来描写了舞姿。这种舞姿给人1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带来1种奇伟磅礴的气势。正是因为安塞腰鼓融入了陕西汉子的那种豪放的性格,才使得安塞腰鼓与众不同,比其他的鼓更加有气势。

师:你欣赏的还是第7段,拥有诗一般的语言。连用5个比喻组成1个排比句,气势是排山倒海般的、是不可阻挡的。下面,我们把这5个句子读一读,感受一下。

(学生齐读)

从这急促的旋律中我们能感受到,黄土高原上要爆出一场非常壮阔、非常豪迈、非常火烈的舞蹈,那就是——安塞腰鼓!(生齐声答)

刚才是从语言上来品味的,透过这些精美的语言,在你头脑中能产生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6:1——4段都能在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非常好的画面:一片湛蓝一望无际的天空下,黄土高原上,有像火一样的红高粱,在这壮阔的背景之下,有一群后生们蓄势待发,准备敲起斜背在身体一侧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起的腰鼓。

师:这是第1个画面,非常美丽、非常壮阔,它突出了演出之前的“静”。后生们的表情是沉稳安静的,腰鼓是呆呆的,作者描述的是1个静的画面。此时,后生们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因为马上就要进行火热的表演了。他们此刻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着爆发!此时的安静,和“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那么,作者是如何由这个寂静的场面一下子转入惊心动魄的表演场面呢?

生17:从“但是”开始就已经由静转动了,“看”字独立成段,过渡到第7段的1个小高潮。

师:“但是”、“看”独立成段,这是句式上的1种特色、1种美。甚至标点符号的运用都是独具匠心的。惊心动魄的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1个关键的“看”字,我们该如何读,才能使寂静的画面一下子转成惊心动魄的画面呢?

生18:要具有爆发力。

师:那谁来爆发一下?

生19:看!(女生读得很文静,大家都笑了。)

生20:看!(该男生读得很有气势。)

师:读得很好,把感觉读出来了。

生21:文章用了反衬的写法。

师:反衬,这是1种写作手法,又称以动衬静。这种写法在咱们古典的诗词歌赋里经常用到,象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还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声更幽”。这些都是运用声响来衬托1种静的境界。在这里,作者用鸡啼,而不用鸟鸣、蛙叫,其原因是——

生22:鸡鸣更具有穿透性。

生23:我认为鸡啼可能更符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地点,蛙叫在黄土高原上一般不大出现。(大家笑了)

师: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鸡啼一般象征天亮了,是新的一天的开始,给人带来希望。

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画面都是静的,如果说开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爆破的话,那么结尾的静我们即可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概括。这样来看,文章的构思非常巧妙:首尾静,中间动,映衬得非常好。这是文章整体方面的构思技巧,大家看一下,文章主体部分的构思呢?

生24:主体部分一直有1个短句来贯穿全文,那就是“好1个安塞腰鼓!”。

师:这是什么手法?

生:反复。

师:反复了几次?

生:四次。

师:通过“好1个安塞腰鼓”,把本文的主体部分穿起来了。而且这4个部分不是简单的反复,每一部分都有新的含义、新的意境。如第一部分是描写安塞腰鼓火热的击鼓场面,那急促的鼓点、飞扬的流苏、闪射的同仁,改变了人的感觉,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使人想到了——

生: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师:想到了——

生: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师:还想到了——

生: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师:这是联想什么呀?

生:虚写。

师:虚写。不是实实在在存在此地的场景。他联想到“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什么意思?

生:战场。

师:噢,古战场。它出自杜甫《后出塞曲五首》了的第二首,表现的是1个凛然庄严的行军场面。那“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呢?

生25:选自《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师:你对这首歌还比较熟悉。这是陕北著名的信天游里的1种比兴的手法,在这里作者是想写“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这里写的是咱们老一辈革命家那种豪迈的情怀。再看第3个联想“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刚才有几个同学说这一句不太明白。

生26:这个可以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历代的进程,就是婉转曲折、最终解放的1个进程。

师:把历史纵深开来,从古代的出征场面到咱们老一辈革命家进行的解放全中国的战争,能理解到这一点就相当不错了。在这里,“晦暗”是什么意思呢?

生:迷惘。

师:迷惘、糊涂。“晦暗”本来是指天气的,而在这里,是指思想上的迷惘、迷惑。好,现在同学们还有哪些疑惑?

生27:老师我想提问一下第16段,它连续用了4个“隆隆,隆隆”的描写词,请问这一段到底描写了些什么?

师:刚才在品味之际,也有同学问到了这个问题。

生28:第18段的“红豆角角老南瓜”,在小学课本上是“红豆角”。

生29:我觉得这是陕北方言的特点。

师:非常好!陕北方言喜欢用叠音字,课本中还有很多,如“茂腾腾”“兹溜溜”等等,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亲切感。

生30:我想问一下第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到底是要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

我觉得它是冲破了、撞开了平常人们身上的层层伪装和那层外壳。

师:很好。尤其是包裹着人们思想的外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如果还有疑惑的话,请看大屏幕。(幻灯片6)

关于《安塞腰鼓》(刘成章)

我在陕北生活多年。陕北以她的山河五谷养育了我,我在陕北发现了无数闪闪发光夺人魂魄的人类美质,因此当我决定此生以写作为业之际,我就立誓,要长时间地写陕北,要把陕北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统统挖掘在世人面前。而在写《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

这是有关作者写《安塞腰鼓》时的资料。这篇文章写的很含蓄,作者不惜笔墨地写安塞腰鼓表演时的场面、后生们的力量,但是,对于与本文有关的时代背景全都略去,几乎1个字也没有提。请看资料,作者此时的文章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看到这里,对刚才的问题认识是否加深了?他到底要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那“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指的是什么?

生30:撞开那层束缚。

师:是啊,主要是从思想上来解放自己,通过这群茂腾腾的后生们的行动去改变现状。此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吃的是红豆角角老南瓜,他们那来的这种巨大的能量?

生31:我认为他们巨大的能量源自他们的理想,可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师:很好。有了希望了,思想解放了,苦苦思索之后,终于大彻大悟了。

生32:老师我觉得我跟王俊想的不太一样。我认为他们的能量是来自西北汉子所带有的远古的那种豪放朴素的精神和性格。

师:好,你谈了自己的看法,主要突出了地域特点。

生33:我认为主要来源于他们的振奋自豪之情。

师:阵痛的发生、阵痛的排解,这种振奋自豪之情是非常震撼的。那么到底是那股劲要冲破、要撞开?思想解放,体现在行动上。虽然贫困落后,但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下,是不是充满了热情,就能写出好文章呢?

为了让大家在写作上有所感悟,请看屏幕上的资料。(幻灯片7)

关于《安塞腰鼓》(刘成章)

我多年写诗、读诗的经验,或者作为思想积淀,或者作为艺术积淀,都构成了作品的坚实基础。但重要的恐怕都还在于,我动笔时的思维处于1种自由状态、沸腾状态,几乎像风一样自由、水一样沸腾。这状态太重要了。我体会,作家必须敏感于这种状态出现的时机,并奋力抓住。抓住它,就等于抓住了自己最高质量的心血。如果错过它,比方让我三五年后或者现在再写《安塞腰鼓》,那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作者在写《安塞腰鼓》之际,处于1种什么样的状态?请快速浏览,你从中看到写作要具备哪些状态?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积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思维处于1种自由状态、沸腾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一旦产生时,才能写出好文章。

好,刚才我们从语言、画面和构思上欣赏了《安塞腰鼓》,确实非常精彩!那么,作者借“安塞腰鼓”到底要表达1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34:我觉得这就要联系它的时代背景了。它从侧面描写了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景象使他怦然心动。

师:怦然心动!既然《安塞腰鼓》要赞改革开放、要赞陕北人民冲破所有束缚的这种渴望和追求,作者就借助安塞腰鼓、借助后生们的力量来宣泄,他们内心的这种爆发力是不可一世的、是无法阻挡的。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对生命的宣泄、力量的喷发,偏偏赋予“安塞腰鼓”呢?

(学生有点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如何说起。)

师:“安塞腰鼓”是西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对于作者来说,他生于黄土高原,长于黄土高原。他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主要的是,他对黄土高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热爱这片土地。所以,当他离开家乡来到省城后,脑际里回闪着“安塞腰鼓”那踏破岁月、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象,耳畔里仍回旋的是黄土高原上那在沉默中爆发的鼓点。面对20世纪80年代我们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景象,作者怦然心动,想到了“安塞腰鼓”。他必须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

这篇美文与其说是在描述“安塞腰鼓”的气壮山河,还不如说师作者在借“安塞腰鼓”抒发心中不可遏止的激情,那就是:对黄天后土的礼赞,对蓬勃生命力的讴歌!

既然作者能把无形的鼓声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那我们也可以借助声音把作者的这种激情、把安塞腰鼓的这种气势宣泄出来!请看大屏幕!

五、演读 感悟鼓魂(幻灯片8)

演读感悟鼓魂

分角色朗读:

①可领读、合读、轮读

……

②可组内合作、也可组与组之间合作……

(师生合作,演读课文23——30段。幻灯片9有领读、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

(23)(女领)每1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1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1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1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4)(合)好1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25)(男领)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26)(男领)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27)(轮读)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28)(师)当它戛然而止之际,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29)简直像来到另1个星球。
(30)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读完后,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下课!)

五 : 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余映潮)

原文地址: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余映潮)作者:平原寻梦客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 (余映潮)

来源:初中语文

别出心裁读课文。
师:这节课学习《马说》。《马说》的学习要求是4个字:(大屏幕显示)“诵读,积累”。我想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给我听一下,让我来感受感受同学们是怎样读课文的,开始了。
(生齐读课文)
师:《马说》表现的是深沉的感叹。你们看作者笔下的马,它的遭遇是不幸的,因此我们要将对千里马的那种同情读出来。那么如何读出那种情感呢?抓住2个字“语气”(大屏幕显示)。我们第1步学习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语气(大屏幕显示)。拿起笔,听老师读,做上记号。(师范读课文)
师:体会到老师读的句中停顿没有?
生:体会到了。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一下,同学们自己朗读,大声点。(生齐读)
师:读快了,再来一遍。(生再齐读)
师:刚开始还可以,越往下就越快了。特别是“呜呼”的前面,要停顿一下,食马者的那1种嘴脸和作者的愤慨不能连读,这些地方要注意。“食(sì)马者”不是“食(shí)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也读“食(sì)”,不卷舌。还有停顿的地方,“才———美———不外见”,才能和优劣显不出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况且想和一般的马相同都不可能。我们第二步学习通过句中关键的词语来表达语气(大屏幕显示)。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马说》里有1个很关键的词语,叫做“不”,你们数一下有多少个?
生:?个。
师:朗读《马说》,就要把这?个“不”字读好,它表现了作者的不平,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下面就在掌握停顿的基础上,通过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表达文章的语气。读之际,一定要做到慢一点读,各读各的,要旁若无人地朗读。好,开始。
(生朗读)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第一段读给我听一下?(一名学生读第一段)
师:读得好!那么第3步咱们学习什么呢?通过句末的叹词──3个“也”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大屏幕显示)。听老师读。(老师示读“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师:这里要读出惋惜的意味。再看第二个“也”。(老师示读“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个“也”表现出不平的语气。(老师示读“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这个“也”字要读出作者愤慨的语气。好,把上面3步结合起来:注意停顿,注意句中关键词的语气,注意句末虚词的语气,(大屏幕显示)再自己试着按这3种要求来朗读。(生按要求朗读)
师:好,女生读第一段,要注意全段的语气(包括惋惜的语气)。男生读第二段,第三段全班一起读。要大声地朗读,要把握节奏,不要往前赶。(生再按要求朗读)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次学习,要学会表现精段里的语气。第三段写得非常好,它里面包含了多种语气。你们看,前面有虚词的句子,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特点呢;“策之⋯⋯”、“食之⋯⋯”、“鸣之⋯⋯”,这里是排比的语气;“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是对食马者嘴脸的勾画,要很好地表现食马者“天下无马” 的语气;然后停顿一下,表达作者的愤慨,到后来“其真不知马也!”好像是数着读出来的,1个字1个字地读。听老师读一下。(老师示读第三段)
师:大家来学一遍。(学生模仿老师朗读第三段)
师:为了把这一段读好,我还要问一下大字,食马者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这么好的马在面前,他为何还说“天下无马”?你们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体会来模仿一下“天下无马”这几个字的语调呢?或者是低沉的,或者是高昂的,总之,是瞧不起马、鄙视马的语气。它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有没有同学来试一下?(一学生举手朗读)
师:你不像食马者!(学生笑,又一学生举手朗读)
师:读得好!还有谁来读?老师试了一下,可以有好多种读法。(又一学生举手朗读)
师:这有可能是在叹气,食马者感叹世上没有好马了。读得很好!还能不能读出1种专横的语气呢?(师示读“天下无马”)
师:下面我们再来将最后一段读一遍。(生齐读)
师:这里有1个小缺点,就是“天下无马” 后面要停顿一拍,然后再“呜呼”(生笑),“天下无马呜呼” 那就不好听了。再来,“策之⋯⋯”读──(生齐读)
师:这里又有个缺点,“呜呼” 一点劲也没有,(生笑) 再来。“呜呼” 要感叹,既要停顿又要“呜呼”。(生笑)“策之⋯⋯”读──(生齐读)
师:这即可了。下面就要准备自己演读,过会儿选三位同学出来在这里演读。(生准备)
师: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三位同学在前面读,3个小韩愈来朗诵你的文章。
(3个同学上台,分别读第一、二、三段)
师:读得很好!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亮色,怎么能够立身于烂漫的春光中呢?”你们就是美丽的花朵,敢于开放出自己的亮色!好,咱们“诵读” 就到此为止,下面是“积累”。
第1步叫做听记积累(大屏幕显示)。“听记”,听老师讲解并记录。有这样几个地方要记下来:1个不好懂的“奴隶人”。“奴隶人”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是指囚犯。不,这里指的是下等人、仆人、仆役、最底层的劳动者。第二个地方,是2个不好懂的“其”。“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2个“其”不是平常意义中的“其”,前1个“其” 可以理解为“难道”,第二个“其”应理解为“那是”,或者是“大概”。还有3个很难理解的字,“马说”的“说”,表示古代的1种文体(文章的体裁),好像现在的议论文。那么“马说”就是“说说马的事”,“谈谈马的事”,“议议马的事”。第二个字,“马之千里者” 的“之”,这1个“之”在这里表示“强调的意味”,实际上这5个字就是“千里马”,但是读起来不好听,而“马之千里者” 读起来有韵味,好听,所以“之”就有“强调的意味”。第3个字,“不以千里称也” 的“以” 字,这个“以”字注释里没有讲清楚,它说意思是“不以千里著称”,但没有解释“以”。“以” 在这里作“因为”讲,不因为它可以跑千里而著称。有的地方也把它翻译成“不拿千里马的称号来称呼它”,但就现在的注释来看,它含有“因为”的意思,不因为它日行千里而著称。还要注意4个没有注释的词:“故虽有名马”的“虽”,一般来讲,不把它翻译成“虽然”,而翻译成“即使”,“故虽有名马──即使有名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的“是”,应作“这” 讲。“且欲与常马等” 中的“等” 是“相同,一样” 的意思,“安求其能千里也” 的“安”,“怎么”的意思。


第二步是辨析积累(大屏幕显示)。这是你们的活动了,怎么辨析呢?文言课文中有很多的词是反复地用,有时候就表现出同形状但意义不同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一词多义。下面你们做1个这样的活动,每个人找一组这样的词,2个字的形状是一样的,如2个“之”,2个“也”等,但是它们的意义不同。要一组一组地找,开始。
(学生在课文中找,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学生把探索的结果写下来)
师:好,我们再做1个活动,在你认为同形不同义的词上画个圆圈,并用线连起来。
(学生画圈连线)
师:现在就开始交流我们的学习所得。
生:“食(shí)” 和“食(sì)”,第1个是“吃” 的意思,第二个是通假字,通“饲养” 的“饲”。
师:1个“食(shí)”,1个“食(sì)”,形同,义不同,音也不同。
生:“不以千里称也” 和“策之不以其道”,前1个“以” 的含义是“因为”,后1个“以” 是“按照” 的意思。
师:2个“以” 不同,这是第二组。
生:“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前1个“其” 可以理解为“难道”,第二个“其” 应理解为“那是”。
师:好!三组了,还有没有?
生:“策之不以其道” 和“执策而临之”,第1个“策” 是“鞭打” 的意思,第二个“策” 是“鞭子” 的意思。
师:四组了,还有!
生:“安求其能千里也” 和“策之不以其道” 的“其” 不同,第1个“其”指的是“也许,可能”,第二个“其”指的是驱使千里马的方法。
师:这里要注意一下,“安求其能千里也” 中的“其” 还是指的马,“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你再考虑一下。
生:“故虽有名马” 和“虽有千里之能” 的2个“虽”,前1个是“虽然”的意思,第二个是“即使” 的意思。
师:“虽然” 和“即使” 都可以翻译成“即使”,这2个词的词义可以说是一样的。好,再来!
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和“策之不以其道” 的“之”,前1个是“的”,后1个是“它,代千里马”。
师:2个“之” 不同,请坐。
生:“千里马常有” 和“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的“常” 不同。
师:大家看,又是一组!还有!老师给你们提示一组。“而伯乐不常有” 的“而” 是“然而”,“执策而临之” 中的“而”则表示2个承接的动作,这2个“而” 也是不同的。还有一组。“千里之能” 的“能” 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的“能”不同。前1个“能”指的是“能耐”,后1个则是“能够”的意思。你们看,我们通过这种辨析词义的活动可以找出很多组词义不同的词。反之,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组词义相同的词。它的方法就是两两相比,甚至3个相比,4个相比。大家看课后练习的设计,就是这样比出来的。因此你们熟悉了这个操作方法之后呢,自己也即可编练习了,就能找出很多组词义不同的词。好,这就叫“辨析积累”。
第三,翻译积累(大屏幕显示)。自己现在对着课文把它用说话的方式译说一遍,不要读,把它讲成白话文。好,开始讲。(学生开始译说)
师:好,下1步是“背读积累”。这篇课文要背下来,背诵课文要讲究科学性。老师告诉你们1个窍门:首先想一下课文共三段,这是它的3个层次。第一段是亮出作者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第二段是摆出千里马的遭遇,摆现象;第三段点出千里马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是因为食马者不懂什么是千里马,点实质,这样就理解了课文大致的脉络。这样还不够,你们记不记得老师说《马说》中有?个“不”字,那么就要抓住这?个“不” 字来背课文。第一段的圆个“不”是讲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由于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就不以千里而称。第二段有缘个“不”字,由于食马者不懂怎么样食千里马,所以千里马就“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这是食马者与千里马的关系。最后一段有源个“不”字,写的是食马者与作者的关系。食马者是那样地不懂得辨别千里马,因此作者非常愤慨。抓住“不”字来背课文,就比较顺理成章了。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开始背课文。(学生开始读背)
师:好,现在把课本合上再来背。(学生开始自由默背)
师:好,现在试一下。(学生开始齐背)
师: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背下来了。老师还要讲几句话,这篇《马说》其实讲的不是马,表面写马实则写人。千里马就是那不被重视的人,食马者就是不会用马的人,伯乐就是识马的人,这是1种比喻的写法。整篇文章用“不”字串起来,通过亮观点,摆现象,点实质,表达了作者呼唤伯乐的情感。作者他不是真的在写马,他是在呼唤知马的人出现!
这一节课,我们从“诵读”、“积累”2个方面对课文进行了体味与研讨,学习了《马说》。谢谢大家!再见!

常丽梅:《马说》课堂教学实录

【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教学设计】

【课前动画欣赏——《汉字的演变》】

师:刚才,我们通过这个动画,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因为有了汉字,我们才能借助汉字这个载体,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我们带着对祖先的感激,走近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有关的文学常识。

【播放课件——作者简单介绍(填空)】

师:请一名同学来完成。

生:韩愈(768824代诗人、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叫韩吏部。谥号,又叫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是唐宋8大家之首。

师:好。希望大家能熟记于心。那么,谁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标题——马说?

生:马说说马,说是古代1种文学体裁。相当于现在的杂文。跟我们学过的

爱莲说的说,是1个意思。

师:很好。【教师结合课件说明】是古代的1种议论文体,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说马、论马.常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我们学过的《爱莲说》,就是——说莲可爱。爱莲,即爱君子之德。又如,柳宗元有一篇文章叫《捕蛇者说》,就是——说说捕蛇者的事,柳宗元借说捕蛇者的不幸经历,揭露赋税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老百姓不堪其苦。那么,韩愈借说马的事来说什么呢?

本节课的学习分3个板块:诵读·积累·领悟(大屏幕显示)。接下来我想请三名同学来读课文,每人读一段,看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生读课文】

师:诵读的第一要求是:读准。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落字。谁能帮刚才读的同学订正一下字音?

生:食马者读做才美不外见是通假字,通应读成xiàn

师:对了。大家要注音文中的字的读音。除了读准,还要读出感情。《马说》表现的是深沉的感叹。在作者笔下,马的遭遇是不幸的,因此我们要将对千里马的同情读出来。如何读出那种感情呢?抓住2个字语气。首先,通过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语气。大家听录音,拿起笔把文中停顿稍长的地方做个记号。【课件——点击链接】

师: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说说你听到的,哪些地方要停顿?

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间要停顿。[www.61k.com)

生:呜呼前停顿较长。

师:很好。现在大家齐读一遍,大点声,注意停顿。

【学生齐读】

师: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达不到(都不可能)。特别是第三段,呜呼前要停一下,因为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嘴脸和作者的愤慨不能连读。停顿分为句中停顿、句与句之间停顿和段与段之间停顿。注意语速,不能快,要缓慢。

【教师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读试试。

【学生模仿朗读】

师:第二点,是通过句中的关键的词语来表达语气。《马说》里有1个很关键的词语——不,你们数一下,有多少个?【学生数——11个】11个。朗读《马说》就要把这11字读好,它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作者的不平,表现了作者的愤慨和嘲讽。下面大家各读各的,一定要慢一点,要旁若无人地读。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一段,给大家听听。

【三名学生先后读】

师: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A同学读得语气不够深沉。

师:哦。那请你深沉地读一读好吗?

【生读】【师生笑、学生掌声鼓励】

师:这篇文章是作者带着悲愤的情绪写的。要把它读得轻松、欢愉就不合适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通过句末的叹词——3个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师范读】要读出惋惜的语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师范读】要读出作者的不平之气。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师范读】要读出作者的愤慨。

下面,我放录音,大家随着录音小声读一遍。

【课件——点击链接——录音】【学生听录音并跟读】

师:好,下面我们把几个方面综合起来:注意停顿、注意句中关键词、注意句末叹词的语气。

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二段,第三段全班齐读,声音要大,注意节奏,注意速度。不要往前赶。开始。

【学生读】

师:读得很好。大家学得很认真,悟性也很强。诵读到此为止。

第二个板块是——积累。

第1步:听记积累。就是边听老师讲边做记录。【教师边讲解边观察学生,对不能认真记录的同学适时提醒】

有这样几个难懂的地方要记下来:

【奴隶人】指下等人、仆人、仆役、最底层的劳动者。

【其真无马也】其:难道,表示反问。

【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大概,表示推测。

【马之千里者】之:这个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非常灵活,我们学过的很多种用法,在这里,是定语前置的标志,有强调意味。

【不以千里称也】以:注释里没讲清楚,在这里作因为讲。不因为它可以跑千里而著称。

还有4个没有注释的词,老师告诉你:

【故虽有名马】虽:即使

【是马也】是:这,这个。在文言文中做代词,翻译成这、这样、这个之际多。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相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疑问代词。

第二步,叫做辨析积累。文言文中有很多词一词多义。以前咱们曾经积累过。现在,大家仔细看课文,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学生在课文中寻找,教师巡视】

师:说说你找几组?分别是那几个词。

【学生纷纷回报自己找到的词语】

师:好。那我找同学来说说你找到的词语。每人只限说一组。要读出句子,并说明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学生发言】

师:很好。大家都找到了。这里有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其、之。想想看,字我们以前还学过它的什么用法?

生:一般都是做代词。

师:都代什么?

生:可代人、代事、代物。

师:对。特别是《狼》那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那字呢,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用法?

生:宾语前置的标志。

生:做动词。

师:字在文言文中有3种词性——助词、代词、动词。做助词之际,它又有多种用法:结构助词、凑足音节、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还有1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代词时,可代人、代事、代物。还有就是做动词。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送孟浩然到广陵。吾欲之南海,就是我要去南海。老师也把这些词归纳出来了。【课件展示】希望同学们课后也把它整理在你的学习笔记上。

第3步:叫做翻译积累。

请同学们用替换法和添字组词法,把课文的内容变成白话文说出来。自己试着说一遍。

【学生各说各的,教师观察、巡视,答疑】

师:下面请三名同学来说,每人说一段。

【三名同学发言】

师:他们翻译的比较准确。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教师用探寻的目光扫视全体同学】没有疑问,我们进入到第三板块——领悟

《马说》表面上是写马,可是读着读着,就感觉作者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似乎言在此而意在彼。那作者的言外之意到底是什么?

首先,要弄清楚文中3个形象的比喻义。【课件】

作者用千里马喻人才;用伯乐喻善于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用食马者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也就是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我们来做个练习:把下文中的本体换成喻体来译读一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然而),(食马者)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屏幕显示文本】教师以前两句做示范:世上先有赏识人才的人,然后才有人才。人才经常有,可是赏识人才的人却不常有。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那谁来接着往下说呢?

【一学生主动发言】

师:这回懂了吗?【学生示意】

原来,作者是借说马,来说人才之事。

这种借物来说理的手法,就叫——托物寓意。【课件】

那么,作者托这个物,寓什么意呢?这还得从韩愈的人才观说起。

【课件】

——在韩愈看来: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应该: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之充分施展才干。

可现实又是什么样的?

现实中的韩愈是个人才不?——是个人才。【结合第一课时关于韩愈生平的介绍,师生一同回顾】

他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名噪京城。

803年,韩愈任监察御史不过二个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痛陈百姓苦难,请求朝廷缓征赋税。

他曾不顾个人安危,上书《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他协助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乱。

他曾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不费一兵一卒,平息镇州之乱。

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村学校;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

韩愈为京兆尹时,京兆之地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涨。

他曾经广收门徒。

他倡导古文革新运动,成为古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然而,对于像韩愈这样,有治世之才,忧民之心的人才,又处于怎样的境遇呢?

【结合课件说明】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zhuó)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了解了韩愈,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你就能明白韩愈在《马说》中所了。

【结合课件说明】

第一段,作者就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换句话说,世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预示着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之意。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具体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寄予无限同情。

第二段,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段末用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

第三段,第三段先用排比句揭示食马者愚妄无知。又通过传神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活画出食马者愚妄无知的丑态,最后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愤慨和辛辣嘲讽。

全篇作者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不善于识别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今天的学习到此为止。希望大家按照我们平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及时复习。

下课。

同学们再见。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1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称,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二、问题研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尽材,鸣而不能通其意,执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关键语句。译文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加点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处的含义就可以,至于语法意义,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

三、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完全开放性的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进1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题设计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谈常新”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即使个别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讲,但不适合过深,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标准。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1.领读,即由教师(或选择1~2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文章的语气。领读者事前应有充分准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2.结合文中的虚词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见“有关资料”中《〈马说〉中的5个“也”字》一文),一边讨论,一边诵读。还可以用比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体会,例如下列划线的字句如用括号里的字句来替换,效果就不一样了: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马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乎)

其真不知马(矣)

3.逐层分析语调的变化,轻重分明。

有关资料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三、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悦之。……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能驾车的年头满了)服(驾)盐车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行动迟缓),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苎麻织成的衣)以(覆盖)之。骥于是(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战国策·楚策四》  

四、《马说》中的5个“也”字(江枫)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马说》中的5个“也”字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这3个“也”尤其值得品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1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1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以上3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是应当反复推敲的。剩下的2个“也”字都在行文中间:1个在句末,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另1个在句中,即“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则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我们要体会“也”字(包括其他虚词)的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朗读课文。要努力读出语气,读到烂熟于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话都出于自己的口,再来体会就不难了。

(选自《中学生阅读》1984年第11期)

五、《马说》赏析(吴小如)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1个名叫汗明的对春申君黄歇讲的1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1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1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称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1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1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称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

(选自《古文精读举隅》,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在自己家,圆大学梦!平原电大招生简章链

本文标题:余映潮课堂实录-七下30课《狼》课堂实录(余映潮)及相关资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30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