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寻访红色记忆-初冬校园寻访记

发布时间:2018-04-24 所属栏目:人文作文

一 : 初冬校园寻访记

    
    夏季,我们的校园绿树成荫,到处充满生机,随处可见小动物的踪影,那么冬日的校园有没有小动物呢?
    科学课时,老师让我们去校园寻访小动物,我们兴高采烈的来到花园里,蹲下来用手拔开枯树叶,寻找小动物的踪影,却没有找到一种小动物,我们并不灰心,又来到立志路两旁的草丛里,用手扒开枯黄的草丛,仔细寻找着小动物。“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我大声地喊着。一个小小的蜗牛呈现在我眼前,当我仔细观察后发现蜗牛壳里面并没有蜗牛,却住着一位西瓜虫先生,我小心翼翼的把西瓜虫捏出来,放在一张白纸上仔细观察,我发现西瓜虫是棕黑色的,大约有三毫米长,长圆形的身体,爬起来轻轻的,背上有一条条的纹线,像穿着钢筋铁甲,样子很威武,不仔细看,它头上那对细细的触角还真看不出来,一条条细细的小腿真讨人喜爱。当我用手轻轻碰碰它时,它竟然卷成了一个小圆球,很像一棵黑色的种子,更像一个圆圆的西瓜,怪不得人们叫它西瓜虫呢!
    冬天的校园里真的有小动物,西瓜虫那可爱的样子真有趣,我以后要继续寻访小动物。

二 :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闲来无事,铺开雨仙友送的南京民国1936年版地图,饶有兴趣看着南京昨天与今天地名的变化,图上老地名有的至今仍沿用,有的已消失,而有的音同字不同,如南京城北的迈皋桥,民国时期称卖糕桥。

对卖糕桥地名演变的史实,我很感兴趣,想知道它产生的历史,弄清楚它在何时,因何原因,发生地名的变更,其中包括实体位置及空间范围的变化。我在百度知道吧发“南京市城北的卖糕桥何时更名为迈皋桥?”帖,无人回答,搜索栖霞区官网,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翻阅民国夏仁虎撰的《秦淮志》,书中虽对南京城内外的利涉桥、文德桥、北门桥、周郎桥、浮桥等近百座桥有记载,唯独没有查到卖糕桥的出处。是不是卖糕桥不在秦淮河水系,或身在荒无人烟处,被舞文弄墨者遗忘?

既然有地名,为何无记载?疑惑之中,有路人告知华电西路有一座桥,栏板上刻有“迈皋桥”三字和浮雕,于是前往实地寻访。在迈皋桥广场旁,我很快找到华电西路和那座桥。观其物,一座现代建筑,与其说是桥,还不如说是一个市政工程的排水涵洞。桥身被华电西路一分为二,长约二十几米,桥上护栏高约一米多,桥下是缓缓而过的生活污水。我在桥上及周边走了几个来回,除看到有好事者在护栏上刻了字和图,没有寻访到任何遗存。见路边有几老者品茶聊天,我合手礼拜,问可知“迈皋桥”的来历?老者笑语道:现在迈皋桥属地,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确有一座小桥,俗称卖糕桥,至于什么时候改称迈皋桥,就不大清楚了。老者还说,别看卖糕桥已消失,可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

老者提到的卖糕桥凄美故事,现在坊间有几个版本,我认为老伯卖糕救孩子这个版本,更贴切卖糕桥史实。据网络文字表述,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伯每天起早贪黑,在桥上卖自家打制的米糕。其口味甚好,生意兴隆。不知从何时起,他渐留意到一个每天都来买糕的妇女。此女子虽衣着朴素、头发整齐,却面如土色脸、精神憔悴。她一早准时来到摊前递上卖糕钱,待老伯称好糕递与她后,又一言不发离去。而自从有了卖糕女后,老伯晚上收摊回家点帐的时候,都会发现有冥币。于是有一天,老伯等待那妇女买过糕之后,也收起了摊子,悄悄跟在她身后。只见那人径直走进一片荒地后,就突然消失了。老伯悄悄跟过去,忽然发现眼前是一片坟地!当他正转身欲走,忽闻孩子的哭声,四处搜寻,终在一座新坟处找到哭声。老伯忙扒开坟,眼见一个婴儿躺在那里哭啼,旁边散落着没吃完的米糕。原来这个坟的主人是位孕妇,因难产而死。大夫以为母子双亡,将其合葬。谁之下葬后,孩子居然躲过一劫,母亲不忍孩子被活活饿死,只得幻化人形,每天出来为孩子买糕充饥。这个事情就这样在南京城北传开了,众人为女子的母性感动,把女子每天去的那座桥称为“卖糕桥”。卖糕桥,你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镌刻着一段不凡的历史,出行者从你的存在起,就得到便利和美的享受。

如今的卖糕桥,已不再是绿草如茵,水渠纵横的农村,一个新的商务中心、交通枢纽迈皋桥,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唯一可惜的是卖糕桥的历史记忆,已从我们的身边慢慢消失。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寻访已湮灭的“卖糕桥”记忆





三 : 英雄故里寻访记

冬日周末,我和挚友一起回到了我曾经朝夕相处的小山村,探访四十多年未见面的小学老师和在南疆保卫战中牺牲的小学同学高洪祥的母亲。

迎着夕阳的余晖,我驾车在新修的平坦的水泥路上行驶着,四周的田野,早已褪去了绿色和盎然的生机,却显出一种深沉厚重的美。途经良种场,老房依旧,几颗参天大树似乎还见证着当年火热的年代、激情的岁月。一位大姐看守着一片废弃的房屋,知道我们的来意,便热情地告诉我们,前几天也曾有人专程前来,看来眷恋故土、寻旧怀旧的大有人在。从她那里,我们了解到附近的两个村已经合并,改名“和平村”。 站在村头,我努力寻找过去岁月的印记,小时候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早已旧貌换新颜,干净整洁、安逸祥和。

拜访了年已花甲的小学老师,我们来到了烈士高洪祥的母亲家。那熟悉的院落是我小学时的教室,英雄壮烈牺牲后,村里让英雄的母亲住了进来。老人年已八旬,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知道是儿子的同学,她高兴地把我们迎进了屋里,环顾四周,典型的农家生活,角角落落堆满了粮食。挚友情不自禁拿起锥子帮老人搓起了玉米。聊起儿子,老人一脸的平静,27年的漫长时光,足以让老人慢慢咀嚼着悲伤,渐渐抚平思念儿子的痛苦。

老人告诉我们,洪祥18岁参军,20岁那年去了自卫反击战的战场,再也没有回来。儿子参战之前给母亲写了最后一封信,大意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参军,就是报效祖国;打仗,就会有牺牲。假如真有那一天,希望母亲保重自己,好好生活。老人一边喃喃诉说,眼光却落在了儿子的遗像上。我提出,看看同学写的信,老人说,洪祥牺牲后,让民政局给征集走了。同来的老师告诉我们,洪祥在蒙阴的20多个战友,每年在洪祥牺牲的这天都来看望老人,平时隔三差五来帮老人干点农活。 去年,青岛一位已在领导岗位的战友专程回来祭奠英雄,并给老人留下2000元钱。望着饱经沧桑的老人,我深深的触动了。我为有英雄的同学感到骄傲,为同学有情有义的战友感到欣慰,也为自己迟迟未来看望英雄同学的母亲感到惭愧。

夜幕降临,我们和老人依依话别。回来的路上,和挚友聊起了那场壮烈的南疆保卫战、聊起了发生在附近的孟良崮战役、甚至聊到了前段时间荒唐的国民赴日狂购潮,不知不觉又聊到了另一段寻找英雄故里的经历……

挚友喜欢研究历史,尤其偏爱战争题材的书籍。几年前上网,偶然发现了一张被称为“中国最美抗日女兵”的照片,照片上的女英雄身材娇小,头发有点凌乱,刚刚松绑的绳子散在身上。面对眼前四个持枪荷弹的日本兵,她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嘴角微微上翘,面带微笑,毫无惧色。照片没有注解,只说明出自一位日本侵略者之手。挚友被深深震撼了,她是谁?哪里人?怎么牺牲的?(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带着疑问,挚友一路查询,终于知道她叫成本华,安徽和县人,一名抗日女兵,被日寇杀害时,年仅24岁。去年,他利用出差的机会,专程绕道安徽和县,寻访英雄故里。他们来到成本华牺牲的地方,一个当年留下的古城楼,当地政府正在修缮。在离英雄牺牲地不远的地方,“成本华纪念广场”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落成,由前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题名,一尊雕像魏然挺立在广场上,依然是微微上翘的嘴角,镇定自若的神态,和照片如出一辙。当地民众都为本县有英勇美丽的抗日女英雄成本华和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感到骄傲和自豪。

说起成本华,热心的引领者告诉挚友:1938年,日军进入安徽和县,负责抵抗的就是童子军成本华,因敌我力量悬殊,她不幸被俘,敌人要她投降,她轻蔑地看着敌人,一言不发,面对死亡,从容不迫。随军的日本记者拍下了这一幕,拍完照,敌人就发疯般地把刺刀插进了成本华的身体……

挚友说,返回途中,前往的同事们始终沉默着、思考着,他们觉得这次寻访十分有意义,找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那位拍照的日本兵回国后曾接受过中国记者的采访,他的话足以让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我们杀死了成本华,但我们敬佩他”,“成本华那轻蔑的笑,让我们看到那场战争的必然结局”。

高洪祥、成本华……只是千千万万英烈的代表。一个国家的强大,既要有经济的实力,更要有精神的强壮。崇拜英雄,敬仰英雄,不忘英雄,才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屹立于世界强国的民族。

四 : 忆寻院落小记

回忆里总有一个地方让人觉得温暖,总触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南园路的一所小院就清晰的刻画在我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我最快乐的储存箱,攒着那么久、那么长的快乐。那是老师租下来当工作室用的,我们几个也就变成了主人。锈迹斑斑的门掩着一株双生枣树。初去的时候还很冷,树也没有叶子。干巴巴的枝却硬挺挺的伸着。南面四件屋子,不大却容的下我们还可以游戏。

四个人的院子,四个人一样的生活。不,应该是五个人,还有一个号称是编外人。呵呵,想想现在我好像是编外的人。红砖铺落的院地面上停着我们的车子,不过都是两轮的。中间的石桌不知道现在的主人换掉它没有。我们曾在上面烧木炭吃火锅,但是过还没开,石桌却裂了。

冬天很冷,我们总围着木炭画帽子。准备五月天的演唱会把他们卖了,挣点儿房租。JR总很急的催着JZ。这是她的偶像,她的提议,她想做的最好。JZ确总是慢吞吞的细细的画一个帽子。然后会招来JR的说。我跟WQ总哈哈的笑。wq总按部就班的做好她手里的事儿。嘿嘿,我总是懒着,懒到中午给大家做饭吃。西红柿鸡蛋面,同志们都说不错。之后HL说这是啥啊这,能吃呗这。无奈了,最后一优点也让他否决了。

时间过的很快,在我们笑声中“嗖”的一下知了开始叫了。枣树的叶子密的只能看到一点儿一点儿的天了。今年夏天很热。我们热得从来没想去画画。围在一起聊天,累了就躺着聊。jr很不喜欢热。我总殷勤的给她扇扇子。不过很开心因为离她很近。想把时间停下来,每天都笑着,开心着。

jr的狗叫卡卡,是只西施。眉毛和胡子太长了JR总叫它小老头。卡卡也算是jz的,是他送给jr的。其实卡卡也还挺帅的。不过曾被老师剪的像路边垃圾堆上的流浪狗。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卡卡突然没了活力,然后就病了死在了jz家里。记得那天我打开门,jr站在门口儿眼红红的,告诉我卡卡死了。一只鲜活的生命就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但是生活还是在继续。小院里依然会有我们笑声。即使中午睡着了脸上也挂着笑容。

快乐的院子里,快乐的事情故事很多。我把他们都揉在心里,铺展在最柔软的地方。(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租金到期了,老师又寻了心的去处。我们也就告别了小院儿,告别了那株双生枣树,告别了墙角的青苔。别了南园路的小院儿。

别了,那时候的快乐。我们回不去了。但我把他们揉在心里,又平平的展开。

本文标题:寻访红色记忆-初冬校园寻访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076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