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发布时间:2018-04-23 所属栏目:互联网思维

一 :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61阅读/ www.61k.net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比如:这种思维应当包含什么?包含每天的工作方式?包含使用互联网的方法?还是...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蒙面大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
「互联网思维」本身非常概念化,加上自媒体时代各路英雄的轮番解读,现在基本上已经沦为笑话。但这并不妨碍大家谈论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和见解。在我看来,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是bit。信息,构成了互联网的全部。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互联网的本质在不断地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从早期互联网的被动获得信息进化到了今天随时随地的主动收发信息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和节点就是我们通常在媒体解读中所得知的,web1.0,web2.0,移动互联网等等概念化的字眼。

互联网还有一个特质,就是网络效应。比较有逼格的说法就是「网络外部性」,使用人数越多,价值就越大。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9x年代,互联网还是个新东西的时候,有个媒体发起了一个「网络生存大赛」。大概就是挑选一些选手给点钱,利用网络购物生存72小时不死,就算胜出。这在几乎每个网民都能做到的今天,大家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在当年,确实是一个很轰动的新闻。那会儿见过电脑的人都不多,更别说连上互联网购物了。如果在那个时候开办一个微博,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互联网产品几乎是伴随着技术和用户规模的发展而演变的,也是市场机会的来源。

上面说的都是互联网信息层面,并非商业层面。题目中所指的「互联网思维」更具有商业指向性,说白了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击碎传统企业的竞争壁垒」。

传统的商业模式,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型就是,先找到一个供需市场,生产老百姓需要的产品,利用规模化和信息不对称产生价格差,利用销售手段把产品变成商品,从中获利。大家都看得懂,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早几年的互联网产品形态,商品往往并非产品本身。这个就有点抽象了,一般人看不懂,而这种领域往往又是需要大量资本培育,产生高价值的网络效应后才产生回报。一旦有某个企业利用互联网的特殊性成功了,自然就需要有一个名词来归纳它,所以有了「互联网思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世界是平的》,但互联网确实把这个世界变的扁平了。它压缩了信息的层级,互联网的增长速度又使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空间中,我们可以快速地获取、分享信息,这和早期的互联网已经大有不同。你可以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有无数节点的球形体,我们是一个一个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彼此相连,当我们需要连通某一个或大或小的节点时,就和吃饭动筷子那么容易。当一个商品企图使用信息不对称赚大钱时,市场竞争机制和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则会使这个商品的获利变得困难。而利用信息不对称,是传统行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互联网的一个典型特征。

再说说商品吧,一分钱一分货,恒古不变的道理。就算是互联网企业,也没有办法在传统制造业中用惊人的低成本造出超一流的商品,何况这还是传统企业的强项呢。刚才也讲到,互联网的商业模型和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型是不一样的,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互联网具备网络效应和信息属性,它可以不依靠产品本身赚钱,这一点洽洽又是传统企业最不能理解,最看不懂,又最不擅长的。所以在电商大行其道的这几年里,你经常看到传统企业挖走电商人才,但是也没有成气候,这是另一个话题,可以开新问题来细说。但总的来说,革自己的命,否定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是需要勇气的。而利益纠葛太深的传统企业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行动力,今天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已经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互联网模式,产品可以不是商品,产品可以不赚钱甚至赔本赚吆喝,是互联网的又一个典型特征。

再说点虚的吧,商业生态的变化,互联网把散落在各处的消费者变成了一群人,这个太可怕了,简直就是传统企业的噩梦。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半路杀出来那么多程咬金,而且东西还都卖的不错,老百姓为什么会去买一个这个领域的新品牌?宝马如果去造衬衫,你会觉得奇怪,但腾讯要是去造衬衫,或者Amazon去造汽车,你一点都不奇怪,反而心生期待。这个我认为是商业的本质在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只有对信息和新商业的理解。

以上。

-


网友KEVIN[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想写这个系列有一段时间了,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无时无刻都能体会互联网的力量。作为一个从业较长时间的互联网屌丝。虽然没做出过惊天动地的特牛逼的事情,但往往走在很多传统行业朋友的前面。并且也有过不少落地的实践。我把这些实践归功于互联网思维。因为只有当你具备一种思维方式,它才能指引你走向你所期望的结果。年终了,这个系列就当我的年终总结了。

系列一:做一只会飞的猪

“李彦宏在2005委员会”海归使命论坛“上说:美国大企业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很容易拥抱移动互联网;而中国传统行业自身历史不长,大多仅一二十年,对本行积累尚不多,所以面对一个新东西就比较迟疑——这就给懂新技术的创业者带来了巨大机会。蔡文胜也说:今后最成功的,就是对传统与互联网都懂的人!”

本人近年来多和酒店人打交道。酒店人之传统不是外界能想象。参与了多次与酒店管理者的交流论坛之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为什么国内酒店一直很难做过国际联号,甚至于大多数单体星级国产酒店做不过经济型酒店。特别是在国八条之后,国际联号酒店在国内赢利上升,国产星级多数陷入增长困境。一组数据可以管中窥豹,国内星级酒店有近40%还没有自已WEB端的网站,有80%以上有网站的酒店,网站运营是停摆状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用户都已经被移动设备占有,而我们的酒店人还有大量的非触网形态,甚至绝大多数处于对互联网走过场的状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酒店人是一群绝对的利已者。谁给我带来直接效益我和谁合作,这也是携程,易龙受欢迎的原因。等到发现被平台绑架之后,互联网成了他们又爱又恨的东西。其时被这个利已主义短视思维害死的还有许多传统电商从业者,在WEB端被百度绑架。所有的流氓都是我们自已帮忙成就的。基于这点我要讲两个互联网思维。

传统行业做互联网一定要有保有用户的方法

一般的做法是有一个自已的网络平台。因为所有的第三方平台都只是你的工具。这个工具不是你能左右。所有第三方的思维都是先让你免费吃蛋糕,尝尽好处到最终离不开它。这时候你就是待宰的猪。要知道猪圈里有很多猪,你想吃饱就不再是容易的事儿了。只有少数的猪能吃个半饱。而一旦你离开时,你会发现后续无以为继,因为用户不属于你,属于第三方。所以我们要有保有用户的方法。不过度依赖第三方,把第三方当工具,引入它的用户才是根本!

简单到开个淘宝店,我们的店长也要想尽办法把你的用户进行分类,有一种自主维护用户的CRM做法。这种做法一定是基于以淘宝为工具,自主维护用户为中心。有一天当我们觉得淘宝不再适合自已,但用户现在自已手里,你有很多选择。

当我们拥有自已的平台时,这一切不再是难题。要知道人的精力有限,企业也一样。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把每个平台都当做自已的平台来做。当精力分散时我们很难把东西做细做精。

所以重点去做的平台一个做好就够了。工具有很多,一个不行再换一个。

最好的工具源于第一个吃螃蟹思维的人

上半年和蘑菇街陈琪有过一次交流。蘑菇街无论在产品还是在运营是我必须要拿出来说一说的案例。任何一个产品一定在设计之初就有最精确的用户定位。这个定位我们要不断的反推,不断的问WHY?白鸦后来和志龙合作成立了逛。逛最初的产品设计问题就出在用户定位上。逛的用户是无法自我延续和自增长的。蘑菇街一开始就锁定了爱晒爱分享的90后女生。她们是一群物欲与个性的代表。有太多点做后续延伸。我这里重点要说的是蘑菇街的运营思维。

蘑菇街的第一个百万用户来自新浪微博。那时候新浪微博刚刚兴起,新浪自已也在品牌发展阶段,不断的投入资金。蘑菇街大胆的把新浪微博的运营交给了微博江湖的大姐大酒红,成了第一批在新浪吃螃蟹的人。陈琪后来总结:一:因为是最早尝试的人,所以成本很低。从运营角度来看,对蘑菇街来说这点钱可以忽略不计。二:因为是新平台,用户质量很高,真接影响到在蘑菇街的转化率。蘑菇街最初在淘宝客的转化率达到过8%。这是什么概念。从流量通路来看,搜索的转化率也才5%不到。这堪称一个奇迹。我们知道把一个平台发展到十万用户很容易,但到达百万用户是非常不易的,尤其是高质量的用户。这是蘑菇街成功的有力保证。反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今天的新浪微博。它已经过了峰值处于下降期了。社会化媒体的平均转化率低于2%。已经不再是很好的通路。现在你再找一家代运营的公司,估计收费能吓死你。

蘑菇街的第二批用户来自QQ空间。这里90女生的聚集地。正赶上3Q大战后,腾讯打造开放平台的最佳时机。最早尝这个螃蟹的人是一些游戏公司还有蘑菇街。要知道百度控制了流量入口,腾讯才是控制用户入口的平台。最先尝试的总是能得到最好的机会和展示。也总能得到最好的用户。后来腾讯更是把一些开发权限给了蘑菇街,共同开发,共同成长。你明白我要说什么吗?

对,做新尝试,做最早吃螃蟹的人你总能找到最好的回报方式,这就是互联网最好工具的来源。

新浪曹国伟曾经说,我也没有想到微博怎么就发展起来了,这之前有嘀咕,有饭否但都失败了,我只能说,时机很重要。互联网有一段经典的言论: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所以我的分享是关于会飞的猪这个主题。上面其时在讲我们已经到了互联网真正改造传统行业的时代,我们要开始拥有互联网的一些思维,下篇准备讲时机,讲顺势而为。在现下风口,我们如何借互联网发展的“势”飞起来呢。道,颠扑不破,术,无非“借”与“造”。各位搬好板凳,要关门放狗了。




--------分割线

年初的时候组织了一个酒店移动互联网产品及运营交流会。会上来自布丁酒店的移动互联网团队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二维码放在酒店什么地方效果最好吗?大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答案是卫生间马桶对面的门上。布丁是现在酒店行业里移动互联网做的最优秀的一批。下面是当时布丁的一组成果数据:

2012年11月12日正式上线 [国内首家与微信系统直连]的生活服务类品牌

截止目前,会员总量539978人

日订单219个

新老会员比例:6:4

会员发展比例,线上渠道:3:1

其中有26%的新增会员使用微信预订成功入住次数在两次以上。

做酒店的朋友有没有吓一跳。这还只是今年年初时的统计数据。布丁的小成功也正映证了我开头说的,产品定位精准。布丁的用户就是开房的白领和大学生。它们午夜时分的订房率是最高的。它们所有的运作和产品设计全部以此为核心。打开最新布丁微信公众号,现在的活动叫69不是一种姿势。你可能对此不屑一顾,但我要说布丁的用户喜欢。你能让你的用户对你爱不释手吗?你知道你的用户所好吗?市场瞬息万变,我们的用户早以来到移动端 ,你还抱着传统思维活在用户够不着你的地方。何以维继呢?

我这里要说的是另一个思维。

在新形势或是新变化下你拥有的旧资源将产生新作用

你想得到二维码最高的转化率是马桶对面的门吗?这是思维问题。门天天在那儿,它的作用以前是防止别人看到你上卫生间,是文明的产物。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作为线上线下连接的通路,它需要载体。人在无聊的时候,才会想办法打法无聊。坐在马桶上你还能做什么呢。小一点的酒店有几十间房间几十马桶,每天也有百十号人来往。我们如果找到连接点,他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可以维护的稳定用户。市场的维持点在于一群稳定的用户重复消费。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我们还有多少没有盘活的旧资源?这个我觉得取决于我们受互联网的新思维影响有多深。

在做酒店移动营销系统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很快产生了不少客户。但大多数的客户买了产品是不知道去运营的。有一家单体星级酒店的做的很不错,高峰时一天产生过上百的预定。我们就去采访他。其时很简单,他发动了酒店所有的服务人员。他说这些员工每天就是那几样事儿,周而复始,这事对他们来说很新奇。玩得很起劲。当然你得有效的激励。他最后还提出了一个新想法,我们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单体酒店进行联盟。当另个城市的酒店客户来到我的城市就推荐给我,反之亦然。这样我们就能共享资源。

我们不尽要说这也没什么,关键是为什么他做到了,以及他想到了。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就是分享人人的力量,共享社会的资源。它只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激活了库存资源。这看似简单的背后,是他受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入其中。

李开复曾经说过,随着平台的发展,如今的创业成本很低。这话我深以为然。中国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用户习惯已经形成。他们多数就聚集那里。我们要做的是成为一只顺势而为的猪,以平台为工具把属于自已的用户服务好。做好自已所在领域的服务,成为用户不可拒绝的选择你就成功了。每个平台都有自已的生态圈。自已的玩法,就像玩游戏一样,成为规则下的高手只因为你比别人更熟悉规则。这就是顺势而为。服务是一项很蠢的活儿。它不需要你动歪脑筋,它只是要你用心。你的产品或是服务就是一件猪儿要做的事。

互联网的顺势而为有两种做法:

○造势

这个难度有点大。已经过了那个时代。现在哪个创业者再和投资人说自已要做怎样怎样的大平台,改变互联网格局,估计会被当做二逼看待。个人认为任何一个产品哪怕用户基数很小,做上十年以上都可能成为所在领域的平台。本人从事的一家过十年的互联网垂直行业其时已经是一个平台,我们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已经衍生了多个产品线出来,而且成绩不俗。我这里要说的平台是指上面开复先生讲的平台。

举阿里巴巴为例。马云为阿里造了十年的势。因为早期电子商务就只是一个概念。马云因此得到了马大嘴,马疯子的称号。这是成全世上有为法,只为一个电子商务的势。

○借势

这个有太多的玩法。大到产品如何借平台的势,单点到如何建立互联网渠道。SEO,SEM如何借搜索的势,社会化媒体营销如何借社交网络的势,小到一个文案如何更贴切于渠道打通转化要点,微到一个标题如何制作更吸引眼球。看似繁杂的工作,其时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我们如何更好的在不同平台上做好自已的服务转化。每个平台都有其特性。建立属于自已的转化模型。这是个细活儿。难点是建立一个高效执行的团队。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学习,掌握转化要点只是时间问题。和做产品一个道理,这是个迭代的过程。

关于产品借平台的势我可以举个唱吧的案例。和陈华认识要追溯到他第一次创业了。他离开阿里以后去学习深造,后来创立了唱吧。我中间比较关心唱吧的赢利模式,曾私信给他建议:引入传统电台的商业手法。如新人打榜,新歌发行,风云榜等。他的回复是正准备尝试运作。唱吧中间和微信有过很深入的合作,是第一批微信平台主推的应用。当时腾讯在全力打造开放平台,于是唱吧借着腾讯平台的势在QQ空间,微信交流框口两个开放接口运作起来。成功策划了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活动。很快唱吧的用户由百万级上升为千万级别。表面看似简单,这里其时有复杂的细腻活儿,接口的功能要实现怎样的产品效果,接通后产品表现形式,如何和微信QQ空间的用户对接上,活动如何才有吸引力,在平台的表现形式如何呈现,参与活动后如何保有用户。这不是简单的运营,在互联网上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把它产品化。这就是做产品。这是我要说的另一个思维。产品既服务,运营既产品。这么说吧,你认为一个内容编辑是运营的工作吧。但我要告诉你,不是。这也是产品。是内容产品。当你拥有真正把内容当做产品做的能力时,你才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成为一个好的专业的互联网编辑。

最后我还是想再说说关于猪一样的做服务这件事儿。杭州有家叫做甘其食的连锁餐饮公司。老总叫童启华,他只卖包子这一种食品,在杭州这一个城市每月能做到近千万的销售额。我的天,那只是个卖包子的生意!如何做到的?童启华有两次创业,但成功的经验是一样的:第一次是开网吧,网吧的用户主要是以网游为主,而好的网游对电脑硬件要求高,一般网吧都是二手机,或是一般配置的电脑,这是从经营成本考虑。一般人也都这么做。童启华不是,他用最好的硬件配置。达到最好的网游效果。用他的话说,这是一种最重体验的服务。于是在他的网吧玩的用户其他家都玩不了了。因为玩不下去了,太垃圾了。于是第一次创业他成功了。做包子他也运用了这个经验。因为包子和玩游戏一样是重体验的服务。包子是所有吃的产品里最没技术含量的,谁都能做,关键点是在食材。一般做包子的用的食材地球人都知道是什么。甘其食却用了最珍贵的食材。进食材时没人相信这是用来做包子的。于是我也跟着排队每天去买甘其食的包子。

像猪一样站在风口,有一天我们都会飞起来!


网友飞鸟冰河[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这个问题想了好久,关键在于“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算起来这应该是2013年行业里最火的词,尤其是几个号称用互联网思维做实业,掉头反攻互联网的所谓成功者,四处讲演,用力大忽悠,仔细听听无非是圈子里早就已经烂熟的那些讨论。从门户到垂直到web2.0,再到微博微信,无非就是那几个。什么长尾理论啊,用户体验啊,定制服务啊……你多听几次,出去聊天的时候故作淡定深沉,时不时扔出几个词,然后抽一口烟微笑不解释,立刻就是一副得道高人隐藏已久的样子,要你多说几句就立刻推辞说抱歉我还有个投资人的饭局要去,下回再聊,其实是为了赶末班地铁回燕郊的出租房。总之从2001年开始进入中国互联网,这种大忽悠我真是见得多了,说什么用互联网思维做实业,人家做实业的高人真进来玩,分分钟甩人好几条街。所有的这些概念都是人家玩过的。只是限于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很多传统实业上的人被壁垒挡住了而已。史玉柱进互联网的时候,大家都等着看他笑话,最后被人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这还是史老板肯说,不低调,低调的更多。

吐槽完毕,先说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作为传媒出身,我对互联网在信息科技服务上的一面更敏感,而且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最主要领域(当然还有商流物流等方面,不过互联网主要是重整了信息流)。就我所经历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变化来看,如今所说的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核心在于以下几个点。
1.去中心化。这是目前互联网行业变化的最大特点,也是让很多传统业者,乃至老一辈互联网行业人士无所适从的特点,无论噱头如何花哨,这个根源上的变化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噱头才能忽悠住那么多人。从传统媒体时代开始,信息的流传是有关键节点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信息的关键节点很明确,控制也很方便。监管部门一声令下,不愿意让人看见的信息就消失了,除非手抄本,手抄本也很容易顺藤摸瓜。即使到了互联网时代,各种新闻门户和垂直门户对于传统媒体的复制性依赖还是很明确,加上搜索引擎关键字的导入控制,互联网信息传播节点的垄断依旧很强,依旧可以通过控制住传统媒体端和重点网站来操控舆论。

不过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很明显,就是单纯消除或者控制信息的难度显著提升,要么借助于行政权力,要么付出更大的成本(例如对百度关键字的买断和消除,费用很高),因此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的操控初现了变化,就是信息对抗战,通过散布对立性信息或者虚假信息来模糊事实,让用户无从判断,水军、刷榜之类的出现证实了这一做法有效。所以当互联网时代进入到twitter和facebook时代,中国的同类网站兴起之后,水军的疯狂成为初期无法遏制的景象。在信息传播节点完全被打碎的情况下,就连传统的行政管制都失去了大半威力,更无须说花钱控制信息流通节点。因此面对新的信息流通模式,如何取信于用户,获得用户的好评,过去那种集中火力轰大门户,传统强势报刊媒体的做法基本失去了作用,适合去中心化特点的各类红人、大V的出现适逢其时,所谓的“自媒体”说法就此流行。

对于依赖媒体传播品牌信息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来说,这一变化实际上有利有弊,传统信息流通的节点被打碎,接近消亡,企业投向传统媒体的广告和信息量大大减少,互联网传播节点的控制难度增加,成本提升,无数难以适应这一变化的企业陷入彷徨,这是弊端的一面。我有不少认识了好多年的公关公司的朋友,这两年都和我诉苦,说公关不如从前好做了。从前是盯住重点媒体,敢花钱,就能把控住舆论,现在这招根本不灵,控制不住。要控制舆论的成本直线提升,必须重新想办法。我也给出过一些主意。但去中心化,有利的一面就是如果企业能适应互联网的变化,建立起从属于自己的信息流通节点和品牌,那么信息的传播效率会显著提升,成本则大大下降,说白了,就是企业要学着做自媒体。这就是小米兴起之后,行业内无数企业都开始学雷军,学他演讲,学小米对微博和社区的把控建设,学所谓的“饥渴营销”,根源就在于小米比别人快一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有足够的把控力。中小企业未必能有雷军的资源和思路,但学着建立自己的自媒体传播渠道,学着通过各种夸大宣传打造品牌,这点皮毛还是学得到,各种以打造高粉丝量的微博、微信、社区大号为表现的“互联网思维”达人就此层次涌现。

2.快速精准
既然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基本压制住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那么担负起原有媒体的内容传播责任也是顺理成章,而且面临新传播节点对于时效和容量的限制,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这一点从社区和微博兴起我们就看得很清楚。各种骤然兴起、影响深远的互联网大事件,基本都遵循着一日几次更新播报变化的规律,将其中所有事态发展欺负清晰展现,持续抓住用户注意力,这原本是有实力的电视媒体如CNN或者央视才能做到的新闻滚动更新,却由于没有了派遣记者和后台视频制作的流程,变得异常简单,任何在场有微博的人都可以担负起这个任务,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就可以将用户注意力牢牢抓住。

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引发了用户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信息提供者的被动应变。媒体的应变不在这里赘述,对于希望提供产品和品牌信息的企业来说,信息内容的迭代压力是扎实的考验,远比简单的建立一个形式上的“自媒体”要困难得多,学雷军搞演讲、搞微博、搞社区、搞口碑传播,形式很容易学,但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大部分的企业都不得其法,而类似小米这样的企业,则是不断从媒体行业中吸收人才,强化自己的优势,在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上做的更好一些。与此同时,对应信息的快速更新,产品的快速更新也成为另一个支持信息传播的焦点。只有产品不断体现出变化,信息快速更新才不是无病呻吟,这对于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产品更新跟不上,那就只有搞花边,没事和业内的对手打打口水仗,搞搞“西红柿”这样的花絮,在不涉及产品的情况下保持曝光度,雷军、刘强东、周鸿祎等人都深谙此道。而如果创新迭代可以跟上,却把握不住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例如极路由,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说,结果就是适得其反。互联网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快字,精准(信息精准、投放精准、控制精准)更重要。

自媒体的内容运营这事学问很大,不在此多说,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3.情感品牌
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带来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既然人人都有发言权,大家都可以7×24模式的传播自己的观点,那谁说的更有道理,谁更具备说服力,对用户来说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微博时代的方韩大战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样本,在这个事件中,双方发言的对与错,道理和逻辑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用户更相信谁,由此我们看到了一场没有结果的信息对抗。

对于公众来说,这是一场闹剧,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个很好的传播典范。如果能建立起有效的情感品牌,有足够的亮点,迎合用户在情感上、价值观上的需求,那么即使身上背负的争议再多,也依旧能有足够强大的传播效力,韩寒的文字再不咋样,同样有人为他站台,方舟子再胡说八道,依旧有人做死忠出来洗地。微博上的陆琪、天天开炮的周鸿祎、青年导师李开复,这些人虽然类型不同,但无不如此。当然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郭小四,《小时代》的票房成功,让所有的抨击看起来都是个笑话,因为他打造了自己足够多的脑残粉群体,影评人能奈他何呢。这些人看的不是小时代,看的不是郭敬明,看的是他心里认同的东西。我们这个年代,真与假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大家并不在乎真相,在乎的是真相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真相,如果不是,他宁可选择不信。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来说,也是如此,只要你做的不是差到令人发指,能有一些打动用户情感的包装特色存在,例如小米手机的“青春发烧”、极路由的“自由”、360的“挑战强者”,就一定有一群认同这些价值观,进而认同你产品的群体跟上来。这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核心思维。其他诸如用户体验、免费运营等,都是表面的手段而已。


我归纳出来的和“互联网思维”实质有关的东西,就是以上三点。这三点脱胎于传统媒体的运营,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但内里核心其实并没有变,只是组织和发动的手法变了。如果我们套用过去“是播种机、是宣传队”年代的那一套来看看,会发现不过是将工宣队、指导员替换成了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节点而已,根源上的把握与宗教、政治宣传几千年的那一套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对于传统行业的佼佼者如史玉柱等人、研究透了互联网的内里,把握住技术平台特点之后进入自然如鱼得水,将各种大忽悠一举碾压而过。

对于“互联网思维”这件事内里感兴趣更多的人,不妨去读一下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以及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这件事上,我们一方面要研究技术平台的变化,但更本质的是要研究群众的心里和情绪。

以上皆为个人意见,若有不当之处可以探讨,拒绝骂街,否则不要怪本人气量狭小,拉黑不客气。


网友王义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
总结:与其用“互联网思维”来解释面对新科技时应秉承的态度,不如用“学习型思维”来一劳永逸的指代。

本来是要回答一个新问题,所以才会闲到蛋疼,来写一写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写到最后发现离题有点远了,还是贴到这里来。

一、“互联网思维”一词的起源:
“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的提及者应该是李彦宏,在2011年,李彦宏在一些演讲中,就曾偶尔提到这个概念,意思是指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但他的描述非常的碎片化,所以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重视。检索了一下,在知乎最早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提问,也要追溯到2011年,但几乎无人应答。2011年的问题: 你都看过哪些不是专门讲互联网行业的事,但是包含互联网思维的书? 以及本问题的提问时间也是2011年12月2012年,雷军开始频繁提及一个相关词汇 - 互联网思想,几年来,雷军一直试图总结出互联网企业的与众不同,并进行结构性的分析。从他的两篇文章中,可以追溯他思路的变化:2008年 《关于互联网的两次长考》,2012年《 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在2012年,几乎每一场公开演讲,雷军都会使用这个词,但当时小米影响力尚有限,除了众多米粉十分推崇之外,并没有引起其他人包括媒体的跟进。2013年,随着雷军曝光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如罗振宇等自媒体人士开始频繁提及“互联网思维”(好像是从罗振宇开始“思想”变成了“思维”),一些TMT行业的记者也开始引用这个词。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在一篇报道中公开使用了这个词:互联网思维带来什么2013年11月8日,小马哥在一次发言中,也以这个词为结语:互联网已经改变了音乐、游戏、媒体、零售和金融等行业,未来互联网精神将改变每一个行业,传统企业即使还想不出怎么去结合互联网,但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 摘自马化腾“道农沙龙”发言
行业领军人物和新闻联播的连续引用,将这个词迅速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后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各类媒体纷纷摇旗呐喊,各种解读日益喧嚣,一时好不热闹。

百度指数:互联网思维一词的热度变化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一词所揭示的:

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汇的走红,原因是一些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腾讯1000亿市值,小米估值100亿,都是美元哦,亲),从业人士开始变得越发自信,他们需要一个词汇来统一表达与传统企业的区别,用来区隔他们的身份。

仔细研究现在各种跟这个词汇有关的言论,无论是以用户为中心,增强服务,数据管理等等,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在早些年,相关的表达都曾经在一些行业,家电、快销、零售、房地产……轮替出现过,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为什么又可以热炒一次?这个就得说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这个要分四个阶段来说。
互联网的核心本质是将信息电子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存储和传输。信息在变成“比特”之后,传播的效率大大增强,这个变化是龟速和光速之间的差异,因此所带给人类社会的变革也是颠覆性的。但这种变革是渐进的,因为人类对信息传播效率的需求并不一致,科研机构、军事单位对信息沟通的效率需求最为迫切,因此他们成为互联网的发明者,在他们开始了二十多年之后,互联网才真正进入民用阶段。既然互联网主要是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因此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对信息进行结构性整理,并在这个基础上提供服务。简单分类一下,大概这么几项:A. 信息交流,如通讯工具、邮箱、电子商务平台、社区等;B. 信息娱乐,如互动游戏、音视频网站等;C. 信息安全,如网盘、云盘或者杀毒工具等;D. 信息计算,云计算,数据挖掘等等……无论这些企业的定位或者描述多么的复杂,所开展的业务多么的纷乱,拨开他们的外衣,你会发现大部分企业所提供的仍然是信息服务。
人类活动本质上是由两种交流构成的,一种是信息流,一种是物流。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输效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同时也就影响了物质的流通。很多原本需要承载于实物上的信息交流便可以虚拟化了,胶片因为成本和实效性较差,很快就被完全整合,纸张则拥有一些先天的优势,暂时还在整合的过程中。任何承载于纸上的信息,从纸媒到货币,其实都可以做到完全无纸化,只是基于人类的习惯,以及手持信息终端还不足以提供对等的便利,未来还有待发展。互联网既然是针对于信息方面的革命,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物联网,也就是物体与物体间的无缝对接,和人与物的整合,有几则新闻可参考:『A. 本田开发仅靠人脑思考即可操控机器人的BMI技术B.首个思维操控飞行器曝光』。从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再到法国的机器人NAO,以及可穿戴设备,还有远程医疗,3D打印,智能家居……通过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基于信息控制方面的技术革新,会进一步改变整个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啰嗦了这么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未来将没有“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别,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 』,一些从业者正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难免会急于表达内心的激动。2013年又是国内互联网行业收获颇丰的一年,电子商务、新媒体斩获了诸多眼球,新一届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重视更是催生了各种媒体的兴趣,我们从百度指数中可以看到,新闻联播无疑是点着这一簇火焰的关键火源。

三、“互联网思维”为什么要有:

互联网技术既然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对发展趋势没有一定的了解,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就有可能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以信息服务为主的行业,正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在重新构建新的竞争形态。
媒体:我们经常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做一些区分,事实上媒体提供的是图文信息、影像信息编辑汇总整理的服务,至于到达用户的载体是纸张还是智能手机,区别真的不大。
娱乐:这方面应该体现的比较明显,多屏时代,随身视听,观众获取音乐和影像节目的途径越来越便利。通信:这个不用说了,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在这一百来年里的变化。金融:也是一种信息服务,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本身就是很便于虚拟化的。零售:基于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商品溢价空间,已经被互联网挤压,目前线下的零售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正在向体验经济,以及物流倾斜。涉足信息服务的行业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枚举。这些行业浮在水面,很容易被观察到,还有一些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对信息技术同样的依赖,也正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整体的变革,但目前变化并不明显,所以常常会被忽视。
家电家居:之所以将这两者放在一起,是因为未来它们都是属于智能房屋的范畴内,彼此之间应该会在企业层面出现大的整合,google收购Nest,应该可以昭示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小米如果想真的想让格力紧张一下,只要研发一个家庭信息控制系统,未来就可以将格力所提供的空气调节服务整合在旗下了。据我所知,格力是一家对机械技术十分迷恋的公司,对智能家电的理解和能力储备,我只能说“呵呵”。交通工具:在这个领域机械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很平稳的状态,下一步的技术突破主要是在控制系统上,Tesla带给汽车行业最大的冲击并不是在能源方面,而是在控制技术上的思路。从汽车、船舶一直到飞机,多数企业在智能和安全之间一直难以平衡,所以在控制系统数字化上的发展非常缓慢,相信下一个十年这方面会出现大的变革。工业生产:快速成型技术中的“3D打印”试图民用之后,很快受到各种媒体的重视,实际上相关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好几十年了。目前快速成型技术整体还很粗糙,不过大概能看出来,未来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便捷,信息的损耗会越来越低,整体发展的趋势正趋向于 — 设计即制造也就是说全球的设计资源和制造资源因为互联网将比现在结合的更紧密。城市营运:这一点应该比较好理解,城市管理与企业管理一样,其核心仍然是基于信息的反馈与处理。IBM是这个方面最积极的技术推进者,因为关系到这家企业未来几十年的生死存亡。中国在这个方面起步也不算晚,2013年8月,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以上简单举了几个例子,用来说明互联网技术虽然只是简单的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但所引发的联动反应则是覆盖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至于具体是如何影响以及趋势是怎样的,各个领域的专业论述已经很多,就不再多言。

四、“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

在这个提问下面有很多基于现象的分析,也有一些反驳的声音,指出很多观念并不是当今独有,而是从人类有生以来,便一以贯之。对各种评论我都深表认同,因为他们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问题,彼此之间并不矛盾。

至于“互联网思维”的真正要义其实就一条: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任何环节的信息交流均会被加速,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能……没了。

是不是太短了点,但是只要记住这一条就够了,因为其他所有的改变都是基于这一个前提,至于企业的经营策略究竟该做怎样更具体的考量,我稍微补充一下,尽量做到结构性的完整。
从外至内的资源组织,以及效率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既然互联网打通了全球的信息传输,那么企业的外部资源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筛选的,从Nike在全球整合生产资源到ZARA在全球整合设计资源,从IBM当年因为外包而击溃苹果的硬件部门,再到google因为长尾而建立的广告帝国。我们能看到不仅任何硬件资源都可以全球采购,信息资源同样可以进行跨区域的组织,这就要求一家企业的管理不仅建构于企业内部,还要将标准化体系输出至外部。但是,面对宽广的外部环境,需要整合多大范围的资源?如何更有效率的进行整合?企业最核心的能力集中在怎样的范围内?能够回答这样三个问题,才会弄明白企业的发展战略。因为外部资源是开放的,任何商业模式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将很快被复制,只有基于在同等商业模式上效率的竞争才会维持企业的发展。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可以延展的竞争能力,以及创新型品牌人格: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在任何产品上所面临的选择都变得空前繁杂。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筛选商品,也可能接触过全球各地的服务。大的企业往往通过用户粘性和对信息资源的控制建立起一定的壁垒,对于一家新的企业来说,需要通过在某个环节完成突破性的创新才能够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这个环节可能是一个非常细分和小众的市场。为了便于企业在细分市场突破之后经营范围的多元化调整,塑造以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格化品牌形象将给企业的生长带来便利。小米将针对年轻人的亲民形象带入家电领域,360从网络安全进入家庭安全,黄太吉的励志故事,雕爷的完美化偏执,阿里的颠覆者传说,这些品牌人格最终都指向创新,但策略和方法各有不同。信息推广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物流向集约化转移:当今消费者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的分散,传统的硬广+软文+陈列的推广模式需要按照传播渠道进一步的细分。为了便于传播,利用最有效率的口碑途径,企业必须在形式感上有所突破,表现出一定的偏执。无论是海底捞,或者是小米,还是黄太吉,或者雕爷,你可以选择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研发等任何环节来表现你的偏执,具体是哪个环节不重要,但只有做到形式感的绝对迥异,才具备口碑传播的价值。与信息传播相对应的,是物流的集约化,在信息传播受到地域限制的时代,物流和信息流是同步的,一家企业需要通过仓库的层层转移,才能接触到顾客。随着图文音像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依靠信息便可以让消费者对体验产生期待,所以物流完全可以滞后于信息,进行更加系统的分发和管理多层次的定价策略,将交易从基础服务转向溢价能力更高的增值服务:免费的背后实质上是互联网时代供应的充盈,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搜索引擎,如果只有一个通讯工具,那么他们都不会免费。从雨水,自来水,再到瓶装水,以及在沙漠上卖一杯水,价格永远是根据稀缺性而波动的。互联网行业免费如此丰富,和供应能力的充足息息相关,其他行业同样,我们是一个全球消费一体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全球供应一体化的时代。既然基础服务难以产生溢价,那么定价策略就必须要向增值服务转移。QQ解决生存问题的收入就是来自于移动QQ的流量收费;宜家销售的也不是家具,而是简洁、美观以及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所以在宜家不同商品的利润也不相同;麦当劳在中国从售卖合家欢的聚餐场所,再到销售快餐中的“快”,卖的都不仅仅是汉堡;迪斯尼通过电影和乐园所提供的内容服务,一年可以在全球卖掉300亿美元以上的授权商品;这些都是在互联网时代定价策略的成功案例。通过众包进行创新管理,以及从用户端建立纠错机制:BAT(百度,阿里,腾讯)同时都是风投公司,google、苹果也都在不断通过并购收购来进行布局,可以理解为他们是在通过外部的众包来完成创新。人才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最贵的生产资料,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在这个层面的垄断,因为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人才的筛选机制不是以企业的力量就可以构建的。2000年之前,全球的并购交易多数是由投机意识推动,所以会诞生GE,Time Warner这样大而无用的公司。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以维护持续创新为目的,减少营运成本,稳中求进的中小规模并购日益增多。互联网时代的通信便利和几十年来多元文化的交流,让各个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趋向于扁平,大企业的部门也有机会像小企业一样保持灵活性,淘宝和微信诞生的过程就是很好的例证。至于以用户为中心,这本来就是任何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只是如前文所说的那样,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户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渠道非常通畅,企业完全可以将用户反馈囊括在纠错机制之中,形成内部创新的标准化体系,加快产品的更新周期
大概就是这么多吧,比较泛泛而谈,想到哪里说哪了。全球各地通讯技术的发展情况不一,国内各个行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程度各异,因此所体现出的竞争形势也都不一样,如果落到具体行业具体产品,还得具体分析。

唯一想重复强调的是:

互联网技术是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也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价值的一环,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探讨的是信息技术带给生产生活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互联网。与其用“互联网思维”来解释面对新科技时应秉承的态度,不如用“学习型思维”来一劳永逸的指代。


话说最近看了太多令人发指的文章,有些几乎是丧尽常识,为了给自己消消毒,就顺便整理一下思考,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


网友曹布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我最近也在纳闷什么XXX的是互联网思维,看了很多对成功创业者的报道说他他妈的是互联网思维我就觉得你XXX就是硬件连上网就敢管这叫互联网思维?

我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的思考逻辑是与传统行业相对,互联网为什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1、便捷。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丰富了。这也是为什么PC取代了传统的报纸电视而手机即将取代PC——信息获取更便捷。

淘宝就不用说了吧,让你更方便的买到全国各地的东西还他妈的足不出户你说便捷不便捷?
QQ就不用说了吧,让你聊的更方便,还能看到对方(见面更便捷),传文件可以离线传(便捷)……

对于传统行业有什么启发呢?如何让客户更方便的获得想要的东西。
在互联网上,“商品”是信息,在传统行业,比如麦当劳的汉堡,海尔的服务。

我们发现,麦当劳的汉堡之前是不屑于给我等屁民送外卖的,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御姐也开始脱下裙子了。为什么麦当劳开启外卖会增加销量,从互联网思维来说,用户获取商品更加便捷了,便捷就有价值。

而海尔的上门服务,一个电话打过来我的服务人员立刻就到,再加上因为中国人缺少尊严而产生的不喝水不抽烟穿鞋套等“尊贵”服务,海尔他妈的赢了。

便捷是价值。

征途之于传奇,也是升级更加便捷了——拿钱砸。
之前的段子是说有个土豪找到传奇说老子没时间打怪老子有钱贼有钱给你们钱你给我升级行吗传奇的人哈哈大笑说哥们你扯淡呢游戏不是你这么玩儿的老老实实去打怪升级吧
于是史玉柱用更便捷的方式满足了用户需求于是他成功了。


2、表达(参与)
我个人觉得互联网让人们表达、表现自己成为可能。

最典型的例子来说,为什么web2.0能干败web1.0?用户产生内容。为啥用户愿意产生内容?比如知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地方为什么大家愿意吭哧吭哧写?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愿望,都有参与到一件事情的创建过程中的愿望。

让一个人付出比给予他更能让他有参与感。

在最古老的的1.0时代,如果一个人的投稿进入到了《读者来信》栏目,都会让人兴奋半天。在web1.0时代,编辑的内容永远是在山上美妙的风景,而底下的回复无论多精彩都会被统一称为“网友”。
web2.0时代,我们可以自己创立贴吧,可以自己创立小组,可以自己开一个帖子,表达自己称为可能,所以web2.0时代进入到了信息迅速增加的时代。

而我个人的思考为什么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佛教却不是呢?要知道佛经的智慧那可比基督教大了去了(基督徒随便砸,我就是认为基督教是邪教怎么地)因为佛经是方丈大和尚们讲,而基督教通过社区教会让大家参与“分享”。矮油这个分享可了不得啊,说着说着自己都当真了(这也是很多组织洗脑惯用的手段)

对传统行业有什么启发呢?

我个人觉得选秀节目就是互联网web2.0的应用。之前是专家打分——web1.0网站产生内容,控制事情的走向,现在是粉丝投票,只要投的多不管你唱的好不好(对不起啊春哥我个人觉得你挺有魅力的但我这人老实)——用户产生内容。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黄太吉小票上面的箴言,这个箴言让黄太吉的小票有个可传播的营销点,但这个本质就是web1.0,你自己产生内容。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于是乎,你自己要绞尽脑汁的想、找好挺好玩有启发的句子。如果变换一下,让用户自己写,或者贡献,而在落款上@ 用户的名字,看着自己的句子自己的名字被那么多人看到,是不是会很满足?
你既省事儿又让用户感觉更爽岂不是一举两得?
所以说,我觉得黄太吉根本就不是互联网思维!

可口可乐的个性瓶子,是通过给用户更多的表达机会来增加销量的一个例子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手机美容行业就是因为可以给手机扮靓就……

小手绢年销1000万的神话小手绢年销1000万的神话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3、免费
从没有哪个时代让我们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费服务,所以免费比然是互联网思维里面的一个
记得申音曾经发问:互联网免费服务应该怎么赚钱?我的回答是:从不免费的地方赚钱。

这是一句废话,细分来看,不免费的钱第一来自于用户本身,如QQ的QQ秀,免费用QQ的服务,但刺激你买QQ秀,会员等,钱来自于用户本身。

第二用户升级,比如云空间服务,用免费降低体验门槛,吸引到付费客户体验,然后满足付费用户需求从而收钱。

第三来自于第三方,通常是别的商家,比如提供服务获得数据/广告机会然后商家付款。

那么实体经济里面,有哪些启发呢?

在实体经济里面,上面的免费第一点和第三点目前都米有好的例子(欢迎大家补充)
第二条里面,通常是边际成本为零的行业可以使用,健身房免费体验券应该是一个案例。


4、数据思维

不是说有了互联网才有数据分析,而是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实体行业里面的应用
只能说,不用数据思考的企业会死的很惨吧。

5、用户体验
为什么我把用户体验放到最后,因为我觉得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觉爽,精神物质方面,也就是说,任何商业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户,都是让用户满意

但数据思维加上用户体验思维也是会给传统行业带来一定的改变
比如,快捷酒店
把差旅人士在意的方面——卫生、床舒适度、安静、价格——加强,把八百年用不到的游泳池健身房豪华大堂装修砍掉。让用户在意部分的体验更好,不在意的部分通过降低成本减少价格来吸引用户。

6、吵架
对,是吵架,这是互联网独有的现象,从来没有哪个领域的人如此热衷掐架。
为什么呢?
因为互联网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便捷,吵架很容易成为宣传的题材和焦点,本质上也是吸引注意力。

因此,雕爷牛腩的拒绝12岁以下熊孩子,黄太吉的“我们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公司”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吸引话题。

-----------
春节后补充

任何“思维”的本质都要回归到产品这一根本载体上来(产品不行,什么思维都是忽悠)。
XX思维,就一定要剥离XX来看本质,所以我认为把微波炉连上互联网,就不是互联网思维。

不负责任转载一篇春节期间看到的一篇文章。
脱去互联网外衣,黄太吉煎饼还剩什么?


网友汪惟[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2013年开始「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汇非常受关注,尤其是在传统行业,「以互联网思维做XX」这个概念非常受追捧。

一些行业大忽悠,对这个词真的有非常非常高的提及率,同时言必称黄太吉煎饼、必称雕爷牛腩,必称roseonly,必称马佳佳。仿佛找到了开启金库的钥匙,其实这个「互联网思维」并无太大新意。只是一个新的时髦词汇。


先讲个小故事,基本是历史原貌。

从前有个小饭店,店主死的早,就由老板娘主持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

陈麻婆为了强调「轻资产」,特意把饭铺设在成都北郊万福桥。在观察城外运输业的过程中,和四川棒棒在摆龙门阵的过程中,提到劳作了一天,特别想吃重油重辣的食物。基于发现的这一「需求」。陈麻婆决定基于「长尾理论」以川味下饭菜作为一决胜负的「蓝海」「窄众商品」,希望让棒棒们能在店里得到「极致体验」。但一开始并不顺利,好吃的下饭菜要用很多肉,价格贵,苦力们吃不起。

发现这个问题后,陈麻婆「迅速反应」,经过多次和顾客共同「迭代开发」、和厨师构建「烹饪SOP」「流程再造」、推出前为「核心消费者」进行「封测试吃」,陈麻婆终于确定了以下饭豆腐菜为主打对象,赌上自己的名字推出了「麻婆豆腐 beta」。豆腐料到物到火候到,十分好吃。
棒棒们吃麻婆豆腐胃口大开,吃后浑身舒畅,再加上麻婆自己亲自担任饭铺的「首席宣传官」,每天对棒棒们嘘寒问暖进行「有效互动」,这些棒棒成为了第一批「死忠粉丝」,有了美誉度。因为这些力夫本身就存在「沟通社群」,加上他们走南创北到处进行「二次传播」,麻婆豆腐很快就出了名。

陈麻婆成功受邀在自媒体大会演讲,提了一个问题——我这个算不算是以「互联网思维」来运营饭铺?
这是150年前的案例,如果放在今天应该可以在各大传播圈看到一篇文章——「我死了老公为什么仍要把豆腐卖到全世界?」


---互联网思维是为了免费的广告---
---互联网思维是为了免费的广告---
---互联网思维是为了免费的广告---

既然互联网思维一点也不稀奇,只是一个新瓶子。
那为什么店铺喜欢自称自己是互联网思维?——因为可以打着「互联网思维」吸引免费的媒体报道。

因为媒体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同样大的展现量作为广告或软文,怕是黄太吉们要付几千万元也不够。如果有个新现象、新模式、新话题,媒体也愿意参与报道。

经过免费的报道(广告),大家对这个品牌有个起码认识,不管好吃不好吃至少都愿意去尝试第一次,看看有没有这么牛,至少是个谈资。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黄太吉」与「互联网思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来自百度指数▲「黄太吉」与「互联网思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来自百度指数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黄太吉获得了免费的大量报道。4.3万篇,折合媒体的刊例价广告,值多少钱?▲黄太吉获得了免费的大量报道。4.3万篇,折合媒体的刊例价广告,值多少钱?




---互联网思维是为了未来的融资---
---互联网思维是为了未来的融资---
---互联网思维是为了未来的融资---

还有一个特点,以互联网思维开店的店主,一开始的出资不都是自己出的——自己拿一点,找天使投资人融了几十万,把概念弄成现实。
这样看来倒是能算是一点互联网企业常做的事。

所以店铺一开始要引报道、做体验、玩口碑、圈粉丝。头几个店根本不在乎赚不赚钱,只要有了话题和排队盛况的现象,就有了估值。有了估值、抓住粉丝就有了A轮投资,接下来是B轮投资……之后或者转型、或者卖掉、或者上市等。

如果自己玩法和别人不一样的话,出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的话,别贸然去尝试噢。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互联网公司融资流程图。▲互联网公司融资流程图。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很多互联网思维旗号的店铺根本不在乎赚钱不赚钱,旨在圈话题圈粉丝。▲很多互联网思维旗号的店铺根本不在乎赚钱不赚钱,旨在圈话题圈粉丝。
核心是为了圈估值,方便拿下一轮的投资。

玩法和你一样吗?你要直接学吗?




---互联网真正方便的是建立品牌人格---
---互联网真正方便的是建立品牌人格---
---互联网真正方便的是建立品牌人格---

一些人觉得自己会上团购、刷点评、开微信订阅、开官微就等于走了店铺最基本的O2O流程。
个人以为:大误。

现在是一个话语权分散旁落的时代。不再以传统权威去广播身份,而是以酷朋友/专家朋友的身份去平等对谈才是。用互联网可以更方便的创造出品牌人格,有了健全的品牌人格就能创造粉丝。


圈了粉丝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当教主,当了教主好处多多。
想卖月饼粉丝就买,收会费就粉丝掏钱——罗振宇
拍电影就不怕影评人,粉丝票房爆棚——郭敬明
想黑人就有帮衬,粉丝掏钱组基金——方舟子
做手机踩遍业界,粉丝照样为情怀买账——罗永浩
对于新媒体运营我没有什么经验,只能说这么多。
最后奉上一句箴言:
开个官微每天就这样: 1.遇到灾难煽情点蜡烛;2.发不合常理的新闻拍案惊奇;3.早中晚三顿鸡汤;4.热点新闻中热衷于迎合民众的情绪为弱势群体说话。 其实是为了骗转发,你们真的相信考这些低俗的手段,可以建立媒体的品牌和传播力吗?别做梦了!——via王志安

————————————————————

【以下为本内容的贴片广告】:
我的知乎盐专辑《建立餐饮经营概念的第一本书》上线了。
本文为其中试读部分中的一篇,有删改。欢迎选购全书。

读者老爷如果有兴趣,下面五个是购买地址:
买书的地址:Kindle 商店| 豆瓣阅读| 百度阅读| 网易云阅读| 多看阅读|拇指阅读


淘宝阅读:建立餐饮经营概念的第一本书:知乎汪惟自选集

或者在以上6大平台搜「汪惟」「餐饮+第一本书」也可以。


售价:¥3.99元

如果你想了解书的详情请点:《建立餐饮经营概念的第一本书》代序:我是汪惟,我为自己卖「盐」 - 吃吃白相相 - 知乎专栏


下图二维码是我的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可能您觉得“汪惟居然又在做广告狗!太过分!”在这里我先说一句不好意思...确实有碍观瞻,拜托请当没看见……
我大概会当一个月左右的广告狗,但是我确保广告不会太硬,是基于内容的广告。
这些放出的内容是各个平台可以试读的部分,也欢迎大家试读(试毒)


买我书的读者老爷,谢谢您的惠顾...本文评论请针对本文内容...


网友君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互联网思维不是便捷,不是创新,不是用户体验,这些是每一个行业共同的价值,并非互联网特有。
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分享,开放,表达,这些是任何一种媒介都能提供的价值,只不过互联网技术做的更好一点而已。
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平等,共享,互动,他们是互联网的精神和技术特点,但并不能带来利润。
互联网思维,就是一个企业在互联网行业生存与强大的法则,只有遵循这些法则,你才不会被淘汰。

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引擎为什么能取代传统的门户网站?
因为门户是传统报纸搬到网上,仍然是手工编辑,而搜索是数据驱动的,让每个人都能够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他的广告投放不仅满足大品牌广告主的需求,也能满足长尾小企业主的需求。
为什么亚马逊和淘宝天猫这些电商网站能够取代传统的零售业?
因为传统的零售业是分散的,受地域限制的,效率低下。而电商网站是全国一盘棋的,由中央数据库分析产品的即时销售和库存变化,快速应变,效率更高。
一切以数据为驱动的运营思维模式,都是互联网思维。
因此那些依赖人工编辑的互联网媒体,社区,依赖人力促进销售的互联网企业,比如58同城,团购,都不具有互联网思维。

腾讯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而icq,aim却失败了?
因为腾讯坚持免费,基础功能免费吸引人气,依靠增值服务实现盈利。
淘宝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将ebay赶出中国?
因为淘宝坚持对交易免费,基础功能免费吸引人气,依靠增值服务实现盈利。
道具游戏模式为什么能成为主流,取代传统的时间收费模式?
因为免费游戏可以吸引更多人气,通过增值服务盈利就可以了。
奇虎的安全杀毒为什么能够颠覆杀毒市场,异军突起?
同样是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盈利。
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聚拢更多人气的企业会成为平台,强者通吃,因此基础功能免费就成了生存必备技能。
小米之所以被认为是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不是说他快,也不是因为他做系统和米聊,而是因为他将手机价格打到成本价,相当于向用户提供免费的手机产品,再通过个性化的周边产品,提供增值服务。

还有微创新,快速迭代,这是互联网生存的必备技能。
互联网没有产品库存,允许低成本试错,因此非常强调微创新。只有长期坚持微创新,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
腾讯的QQ群和微信朋友圈,阿里支付宝的第三方担保,百度的贴吧和知道,奇虎的开机管理,网易梦幻西游在玩法上层出不穷的花样,都是业界有名的微创新。
腾讯的游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微信从2011年1月推出到年底,在1年的时间里更新了11个版本,平均每个月迭代一个版本。
这是腾讯,阿里,百度,奇虎,网易这些互联网巨头能够打败同行,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因此,互联网思维,就是——
1,数据驱动运营。
2,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收费。
3,微创新,快速迭代。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跟大家分享。


网友谢漠烟[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传统行业:按次数算,干一次300
互联网行业:免费摸,免费脱外衣,脱胸罩30,脱内裤50,活塞运动来回一次10块。


网友蒙面大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多实践,少扯淡,这永远都是最有用的思维。


网友易迅[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互联网思维背后(没有说出来的营销):
1、博傻思维:
所有的消费者(至少80%吧)都是傻瓜,他们厌恶选择,愿意从众,喜欢炫耀。
博傻思维的本质就是,不要以为消费者聪明,你不骗他们,他们还要扁你
2、粉丝经济:
相信并且善于制造粉丝。他们不问是非,只用屁股思考。小米,果粉......
当然,你必须善于制造话题,通过互联网营销,借助种子选手,激发大量的粉丝。
3、造梦手段
所有的消费者都是赚便宜没够,吃亏难受,所以必须制造让他们赚了大便宜的幻觉。

有了上面三个思维,互联网的精英们就可以挣大钱了。那么一定有人问,难道传统经济不能制造这些吗?不能!

虽然消费者没有变,但你要知道,在传统经济中,消费者无法宅在家里,而必须到实体商场去购买,这样缺少聚众的环境,无法像传销(对了,传销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一样,制造一个大众的,博傻存在的环境。消费者无法避免选择(虽然他本心厌恶选择),现实逼迫他不得不思考和询问比较愿意思考,专业的人员。

由于缺少了传销这样的粉丝环境,出售者很难通过大量的可复制的传销模式面对这样大量的,同质化的消费者。因此简单的博傻和粉丝操作手段失效,既然量不够大,免费等手段就很难回本。

互联网首先将大量的消费者隔离在不同的”宅“中,这是制造梦境最好的环境,避免了和其他人的讨论和商量(骗子骗人时候都是要求受骗者不得告诉其他人,是一样的道理),同时通过互联网,创造了类似传销教室一样的封闭环境(互联网看似开放,由于你可以拒绝选择不喜欢的环境”网站和内容“,因此使得人们更加封闭,社交网络兴起后,人们更容易被圈到不同的封闭的”圈子“中,在同质化的空间,博傻增益放大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一样的迷信),这样更容易制造话题,创造梦境,煽动粉丝......于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推销,就和传销一样,成为病毒式的营销。


其他不多说了,人们正是这样走向越来越弱智的未来。


网友燕轻[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贡献一个较为简易、模块化的回答,“互联网思维”可分解为:

一.用户思维

1.得用户者得天下2.兜售参与感;3.用户体验至上;


网友蒙面大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什么人最爱谈“互联网思维”?
以忽悠维生的媒体和“营销专家”;
爱出风头的创业者;
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打拼一番事业却总是欠缺一点东西的年轻人;
试图掩盖自己的成功不过是瞎猫撞到死老鼠这一可怕事实的成功者们;
对互联网似懂非懂,总想掺一脚的外行。
认清以上事实,你就明白互联网思维到底是神马坑爹的玩意了。
媒体大肆追捧,但是互联网思维总结下来就是两句话:创新、用户为本。

话说回来,相对传统行业,互联网从业者在创新以及迎合用户需求这两方面的确更有优势,因为这两项是互联网产品生存的必要品。你家楼下的便利店的东西也许比3公里外的超市要贵一半,但总有人宁愿多花那几块钱也不愿意开车到3公里外购买商品。然而互联网行业不可以,如果你不能讨好你的用户,那么用户拍拍屁股改用别家产品不过是点点鼠标的功夫而已。
再打个比方,马路边的那家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包子口味十多年没变过,材料、口感都和隔壁路口那家店没啥区别,但是一样会有人去购买他家的包子;然而在互联网里,你做一个和知乎一模一样的网站,即使把所有功能都模仿到了,然而知乎的用户也不会到你那里去,因为他们习惯了知乎环境与气氛。同理,知乎如果两年后没有做出任何改进,不能紧跟时代进行调整,用户慢慢也会厌倦了逛知乎的习惯后,知乎也会慢慢衰落。
创新和用户至上作为互联网产品生存的根本,早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互联网从业者的基因中。
前两年有过一篇很火的文章,里面提到了降级论,这大概是互联网思维的雉型吧,那篇文章说,互联网从业者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也许应该急流勇退,转到其他行业中,利用自己在互联网中的经验,创新模式,那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尽管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有所保留,不过个人还是认为说得挺有道理,而后来媒体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报道,也大多是类似的论调: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的新模式、极致的用户体验、互联网式的快速扩张……
但是我想说的是,“互联网思维”被过分地解读了,创新、客户至上的思想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在传统行业,这是一个企业从屌丝逆袭到高富帅的利器;而在互联网行业,却是生存的必需品。仅此而已。就像你家楼下卖家电的做了十多年还只是一家店,而国美和苏宁靠着模式创新做成了国内的顶级企业,这在当年没人会把它和"互联网思维"扯到一块吧?
所以,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比空谈什么互联网思维更实际。


网友蒙面大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提供一种思路:

人类社会经历过:渔猎采集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在逐渐进入到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

每个文明有每个文明的经济基础,每个文明都有每个文明对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但不仅限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制度、人的思维模式。

渔猎采集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部落制度,法律是部落习俗,家庭还没有家庭,思维模式是每天想怎么找吃的不被饿死。

游牧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族群制度,法律是约定俗成,家庭一夫多妻制,思维模式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农耕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文官制度,法律是各种律例,家庭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思维模式是多土地多子女。

工业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民主代议制,法律制度是大陆法和普通法,家庭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思维模式是分工和专业。

信息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法律制度是……,家庭制度是……,货币制度是……(比特币?)思维模式是信息成为基本需求、打破专业分工、消灭距离概念、数据反馈分析、互动反馈迭代、全球化国际化、互联网成为外脑、科技彻底成为信仰、超音速光速速度……。

省略号部分正在迅速变革和形成中

人类为了适应信息为基础生产要素的环境,需要在信息时代的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大约即是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意识形态,为了适应扑面而来的这个新时代 。


网友赤戟[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换个角度,从毛概马经邓论角度来解释互联网思维。


中国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在这个大热门词下,我们可以读到这些词:粉丝经济、得屌丝得天下、价值观、需求(刚需)、接地气、大数据(云计算)、逆袭、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武功唯快不破(快速迭代)、极致、平台(闭环)、试错(交学费)。



得屌丝得天下

毛泽东思想里很重视农民,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和本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国情使得工人阶级队伍总体数量偏少。早期中国共产党还是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工人暴动。后来在毛泽东的一力主张和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改弦易张,以工农为核心(但其实就是以农民为基本盘)。屌丝这个词不是什么好词,希望不要冒犯到今天的农民。但屌丝这个词所真正蕴含的意义,大致和农民是差不多的:要得到数量上占大多数的社会中下层。


粉丝经济

与西方大量的党派所不同,共产党特别注重纪律,重视党员个体和组织的密切关系。孙中山一开始搞革命,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苦苦思索原因,最终发现一个奥秘:国民党不够团结。于是他以俄为师,请来了苏联人来重新造党。这一点上,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一脉相承,个体和组织的关系非常密切,信仰非常重要,在信仰之下,党员对共产主义有粉丝情结。唯有此,党的力量才是坚不可摧的。


价值观

这三个字不仅仅出现某些公司文化中,还出现某些互联网产品中:产品要有价值观。这其实是一种人格化的方式。互联网产品基本都是由代码组成,代码本身并无价值左中右。但在产品经理、研发人员的摆弄下,产品拥有了价值观,就拥有了灵魂,俨然可以无往而不利。中国共产党也特别强调价值观,价值观这个问题一旦混淆了,那就会引发路线斗争。这是党史上的重大事件,不搞清楚价值观是万万不行的。军队设有政委一席,就是保证党指挥枪,保证价值观的。


需求(刚需)

国民党其实没有满足“用户”需求,三民主义太过漂浮。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跑来也是大谈一通理论,被毛泽东斥之为“教条主义”,形容为比翔还不如的东西。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国民党统治中,使用的就是充分满足农民需求的口号:打土豪分田地。简单易懂,而且打中刚需。农民以土地为本,能分田地,不是刚需满足是什么。


接地气

有了得农民得天下,和满足农民刚需,共产党不接地气谁接地气?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这样写道:“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是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原因就在此。我们的二十八年,就大不相同。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不接地气怎么联系人民群众嘛!


逆袭

中国共产党一直很弱小,抗战胜利后还是比国民党弱小:国民党陆海空三军430万人,共产党军队127万人,还清一色是陆军。共产党高层鲜有富二代官二代,国民党鄙视为“一帮泥腿子”。无论是“以农村包围城市”,还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都充满着逆袭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成功史可不就是一部鲜龙活跳的逆袭?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这被很多公司奉为口号和宗旨,有一家公司做得更有些意思,不仅成天把用户挂在文宣里,还在自家门口大树一块“为人民服务”的招牌。细细想来,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和为人民服务,表述不同,理念一致。关键的是,如果你不用我家产品,就不是我用户,不是我用户,有啥好和我啰唣的。人民二字,道理亦然。


互联网武功唯快不破(快速迭代)

快是什么?就是赶紧着,赶紧出产品,赶紧圈地,赶紧整用户,慢了就来不及了。互联网竞争激烈,怎样才能赶紧?这个不重要,别空发议论,实务动手撸起袖子干,快点上是正经。一朝百万用户在手,英雄不问出处。白猫黑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至于旁的议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极致

极致这个词,一下子冲破了东西方都曾奉行的一种思想。东方谓之“中庸”,西方谓之“精神美德处于两个极端中的合适位置”(亚里士多德)。共产党思维是不讲中庸的,还曾经一度大批立场有失鲜明的中庸之道。共产主义追求一个极致美好的世界,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其高尚,每个人,注意,是每个人,都很happy。


大数据(云计算)

计划经济作为一种试验,不得不说,失败了。但计划经济的失败不是理念的失败,而是操作的失败。一个热点来了大家一哄而上,显然对资源有所浪费,最终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计划经济就是要避免这个,生产消费要“计划”。这件事在过去由于缺乏可行性最终失败,但有了以云计算为依托的大数据之后,数据采集可以更全面更有时效性,连一个人睡觉的深度睡眠有多久都可以通过设备来传至网上形成数据,有什么还是不可以规划的呢?老外都著书论证人类社会有95%行为可预测,计划经济将大有前景。


平台(闭环)

毛泽东曾就中国革命提出三大法宝: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和平年代,武装斗争是用不上了,党的建设和价值观、粉丝经济有关,至于统一战线,那就是“开放平台”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统一战线,与开放平台何其相似。当然,统一战线所谓“可以团结的力量”,随着时代演进要求不同。最新要求是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一套“闭环”,核心所在,不容动摇。开放平台必须有自己的闭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呵呵,难道做慈善事么?


试错(交学费)

宏观上我们要基于数据做计划,具体微观上,要允许犯错误,要beta版,要不断试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不做交点学费的牺牲,怎么换新天呢?空谈误国,空谈就是不敢试错啊!

互联网思维这五个字究竟是怎么来的,真心不晓得出处。大谈这五个字倒也没什么,但千万不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以为又有所创新。把这五个字当新词的,唉,要么没上过大学,要么就是大学里没好好学毛概马经邓论,哦,也有可能,老师讲得太不生动了。中国互联网思维,哪里跑得出毛概马经邓论们的范畴去!


注:此文究竟是颂扬,还是高端黑,阅者自辩,各取所需好了。

转自:魏武挥 转载有修改。

本文由扯氮集博主魏武挥原创撰写,欢迎于微信/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搜索ItTalks以订阅公众账号,或于搜狐新闻客户端科技频道订阅“魏武挥”


网友新垣绫濑[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大晚上重新审视这道题目。
什么叫互联网思维?
我思索了半天,想找到类似的东西。
我忽然想到了国富论,或许这就是答案。
国富论第一章意思是什么?如何提高劳动力,和提高劳动力的效率。
我们先谈劳动力的效率,怎么提高效率?首先他讲了分工。
他举了一个例子制造扣针的例子,你看扣针制造的多么简单,但是他分成了十八道工序。
如果你不分工,一个都造不出来,如果分工了可以造4800枚。为什么分工能提高效率呢?
国富论讲了三个原因,分工使得技艺日进,因为分工导致了你会只做一个事情,你会琢磨这个事情。
分工使得大家从一个工种转换到一个工种的时间,分工能节约大量的时间。
分工能促进某些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因为分工导致别人天天折腾一个事情,他天天想怎么改进这个事情。
总结是,分工节约了人的时间。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就是利用互联网把互联网上的人进行了分工。节约了人的时间。因为互联网的特性导致人数太多,所以分工就非常的细,导致了效率的大大提高。也导致了竞争大大的提高。
打个比方,我这个死宅整天宅在家里不出来。
怎么做到的?电脑是全世界折腾了多少年才进化成这样的,我的网络是多少人的心血和努力。我上的淘宝是阿里巴巴去血拼多少竞争对手换来的,里面的员工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出来的。物流是费多少人多少心血才弄出来的。。

我原本要出去,要到市场去问价格,然后买到,放回来。而由于分工的细化,有人帮我做了或者简化了。节约了我时间

这或许是大家认同的便捷背后的原因。

所以互联网群众说竞争激烈?雷军说的互联网思维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顺着这个思路。。互联网就是一个大的市场。。然后就会出现一双无形的手进行掌控(看不见的手)。。

至于要讲口碑,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媒体传播?
那是因为某种程度的匿名,没有管制,和高效率。。这三方面原因。

因为某种程度上的匿名,导致你敢说,凭心情说的,人都有表达欲的嘛。。我买了个东西我不爽,我就要吐槽。又没有管制,我花费十几秒时间就能吐个槽,还有反馈,多好。。
请参考,在新闻联播上放弹幕。里面夹杂了传统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我相信会非常喜感的。
这三方面导致了丛林法则,也可能是与传统社会差距最大的地方吧

我觉得我意思已经表达了。多说无益。。


网友Sheldon Zhu[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既然还有人持续更,我就凑个热闹。
互联网思维,如同很多人所说,是个伪概念。
我觉得的是相对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社会”。
工业社会中,我们在意的是买到一个产品,而互联网社会,我们更在乎于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最经典的例子是,客户明明是要墙上的三个孔,却买了一部冲击钻。
你并不需要为了三个孔而去承担一部冲击钻的购买维护成本,以及忍受长期闲置和占据你家并不大的储物间。
有人会说,那我还是方便啊,想到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捣鼓点别的。
OK,互联网社会,会逐渐拉近你和工具间的距离,让你能够不必拥有工具或产品,却能享受到和拥有它一样的便捷。
譬如:曾经需要通过漫长等待下载一部电影到本地的你,如今并不需要一个local硬盘,打开在线视频源,就能轻松享用一部电影,你需要的不是一个硬盘,而是“电影”这项服务而已。
又如:如今的人对于记忆性知识,已经不需要皓首穷经,也就是说,你不必拥有他们,你和这些知识之间,只有一个google的距离。


网友蒙面大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如图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网友姜振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每个行业的人都会给自己的行业鼓捣一些门槛, 来显示自己圈中人的身份。 商业的本质没有区别, 互联网只是在商业的某些元素上比较特殊,需要更加关注这些特殊点所能产生的商业价值。 每个传统行业也有自己的特殊点,只不过没有互联网这个平台被大肆宣传罢了。

举例: 传统的零售业讲究的三元素; 流量(王府井为什么摊位贵,因为地段好,流量大), 接触(客户到你的店里试试驴, 穿穿哭泣,在超市里看到堆头, 在结账口看见口香糖避孕套,这些都是和客户的接触), 收入(客户买了你的东西)。 网络游戏讲什么呢? 我要上微信平台,我要上微信平台==我要去王府井开店; 免费玩==让用户试试哭泣; 买道具==让客户转化为最终的销售。 零售业和网游业从业者都是在从怎么增大流量,增加contact,增加revenue上动脑筋,没有本质区别。


网友Jaskey Lam[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专注、极致、口碑、快」——雷军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专注:less is more,做自己擅长的事
极致:狠抓用户疼(G)点,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
口碑:超过用户期望即口碑
快:小步快跑,嗅准风口


网友李煜佳[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给出的答复:

我们生活在大数据,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今天。假如断网一天,轻则精神恍惚,重则行尸走肉,互联网早以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又知道不知道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呢,作为射鸡湿的我们改如何把握这个互联网时代?


首先,你是不是经常会听人讲到或看到toB、toC或者BAT等字眼。好像很高大上,但又一时不能快速理解。

简单粗暴的解释:

BAT(百度、阿里、腾讯)互联网三巨头

B2B(Business to Business )B就是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如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口诀“企业,中介,沟通好”

C2C(Consumer to Customer)C就是个人,个人与个人间的。如淘宝、拍拍。噢,还有你朋友圈的代购。口诀“你卖,我买,支付宝”

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个人,如天猫、京东。口诀“品牌,渠道,销售好”

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如大众点评、美团网。就是你买了东西但要自己上门去取。口诀“线上,线下,一起搞”


其次,再来看看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经整理,把互联网思维概括为以下八种思维。


一、简约思维:

好像现在到处在说简约,但早在Google、Apple等产品设计理念中,就透出种极简思维的魅力。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简约而不简单,用最简单的元素表达最复杂的内容。

看看内容庞杂的导航页hao123,商品琳琅满目的淘宝等,他们是如何去体现简约并展现自己的产品魅力。

二、痛点思维:

设计体验工作的第一Part,我们会通过调研挖掘用户在生活中或者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痛点。然后把痛点的方案放大一百倍,让用户痛快。痛点是一切产品的基础,没有痛点就没有亮点。

例如打黑的不安全有了打的软件,看电影排队买票烦有了团购产品…...

三、爆点思维:

当完成了产品之后,我们必须要给产品加以包装,塑造产品性格,形成引爆点,引起关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渠道制造舆论引爆社会化营销。

例如最近火爆朋友圈的足迹:喊着口号“像电影一样去生活”,形成“大片”的引爆点。

四、粉丝思维:

只要有粉丝,就有口碑。如今的互联网和娱乐圈的道理一样。无论是大品牌小品牌,大明星小明星,都非常注重“粉丝”。有粉丝就有关注,有关注就有市场,没有粉丝的产品不是好产品。

像苹果有果粉、小米有米粉、华为有花粉,无论是什么粉,粉丝们最希望有参与感、尊重感和成就感。

五、标签思维:

为什么需要产品标签?它可以让用户一下记住该产品。有品牌标示仅仅只是个平淡的开始,能在用户脑海中形成一个关键词才叫成功。被贴标签不是坏事,所以不介意别人给你打上“研发狗”,"UI佬"等标签,方便大家记住你。23333

现在试试回忆有什么产品及对应的标签,瞬间想到了陌陌,约pao神器,你懂的~~~

六、屌丝思维:

除了屌丝,还有土豪,高富帅。中国市场报告指出,在一个随机抽查60后-90后不等的人群中,以有车有房做为分界线,有81.2%的人称之为“屌丝”。可见土豪和高富帅并不多,说得屌丝者得天下,毫不为过。

虽说屌丝买不了车买不了房,但屌丝却有一颗土豪的心,在互联网的消费绝对是杠杠的,服务好屌丝才有产品基础。

七、迭代思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当等你想好一切,水到渠成的时候别人已经甩你好几条街了。说干就干,错了立改,持续试错微创新不断探索前行,是互联网时代下的特点。

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只有不断更新才能更上时代的步伐,似魔鬼的步伐...

八、媒体思维:

人人都是自媒体,你会在社交圈可能到一些盆友遇到不如意的人生总是需要去感慨一下朴实无华,或是分享或是鸡汤或是BB形形色色的方式。这正是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的最高层,自我价值获得认可,简单来说就是刷存在感,博得别人认可。

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我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特别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互联网是酱紫的。我们射鸡湿要怎么做?观战吗?当然不是,要主动拥抱变化,大胆地进行颠覆式创新。这要求我们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共同改变这个时代。比如交互射鸡湿,要更贴近用户挖掘潜在需求,在产品概念上打破陈规,在设计上推陈出新。同时在科技和人文的交汇点上找到自己的坐标。


射鸡湿们,准备好了吗?


新浪微博@SSSStorm

二 : 什么是互联网的“维度攻击”

小编推荐:还是关于《三体》文章,周末小编去看了《星际穿越》好多和三体对得上的情节,小编想再温习一遍《三体》的时候看见了雕爷的这篇文章,顺手推荐给大家~很值得一看哦~

刘慈欣的《三体》引发N多对于“维度打击”的讨论,可惜,在我看来,很多人恐怕连《三体》都没读过就开始胡扯,更奢谈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更更别谈互联网对于传统生意的改造到底背后逻辑为何……做为大刘的朋友和崇拜者,我还是来一篇我认为的“维度攻击”是咋回事吧,不见得全对,但干货总还是有的。(我有多崇拜刘慈欣?你看,我甚至为我做的空气净化服务项目起名“三体”,还请大刘为我题词——为何起名三体?因为北京该死的空气,一会是恒纪元,一会是乱纪元,毫无规律可循,和TMD三体星一德行。)

首先,很多人误用了“降维攻击”一词,这就是个漏洞——在《三体》中,降维攻击只是一半,还有一半是“升维攻击”,只有组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维度攻击”。举例来说,“二向箔”是降维攻击,但人类面对三体星的“水滴”时,曾束手无策,三体星文明比地球文明高几个等级,“水滴”甚至是“傲慢的”,一颗不大的“水滴”无人驾驶机,将人类几千艘恒星级战舰揍得摧枯拉朽……后来人类怎么摧毁的“水滴”?看过《三体》才知道,是依靠“四维碎片”,是升维度的办法,信手拈来,就把不可一世的“水滴”玩残了。

对今天的商业战争而言,那多出来的一维,就是移动互联网。

从“升维”角度说,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维度攻击”共分三种打法:

1、高频行业跨界低频行业;

2、罗马军团横扫蛮族部落;

3、无中生有打造全新业态。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形态,最典型的当然就是微信喽!微信事实上在横跨两个行业:通信业务和游戏业务——在这两个行业中,通信业务是高频的,但全免费,用赔钱的方式为全中国人民服务(活雷锋?)而游戏业务,虽然从人群角度算“低频”,可腾讯赚得钵满盆满,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表明,腾讯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大游戏公司了,利润远超任天堂、索尼和微软的游戏收入……

这种打法,就是典型的高频跨界到低频,高频所在行业是免费的,就打算永远亏钱,你说对手怎么竞争?事实上,用微信的你肯定有感觉:每天用微信的时间,远远超过手机通话吧?中移动和中联通肯定恨死马化腾了,但又如何呢?马化腾根本没打算从微信的通话功能上赚一毛钱,马化腾就是赚个“高频打开APP”即可。

然后,跑到游戏领域,凭借几亿人每天“高频打开APP”,然后百分之一的人玩玩他的游戏就够了。百分之一听起来是“低频”,但是几亿人的百分之一就可怕了。传统游戏公司,想拉拢几百万人来玩某款游戏,早就累到吐血,而且就算拉拢到了,大部分利润也早就被“争取顾客”这个行为吃掉——相比较而言,微信的通信部分,代价就太低了,毕竟是玩“边际成本”的“比特生意”,而非“原子生意”,每多一个顾客,成本并不成比例增加。

你看,多了互联网这个维度的攻击,传统的两个行业:语音通话和电子游戏,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行业,就这么轻轻松松被微信给“跨界颠覆”了。所以我曾经在以前一篇关于“非对称连接”的文章里提过,未来打败你的人,多半不是你以前认识的“老对手”,老对手打不死你,因为你知道他怎么出牌——打败你的,极可能是你从来不认识的跨行业“野蛮人”,从一个匪夷所思角度、不按牌理出牌,一夜之间就颠覆了你所在行业的所有“游戏规则”。

那么第二种维度攻击呢?“罗马军团横扫蛮族部落”指的是原有很多小型服务业,各自为战,占山为王,在自己的小地盘都活得很滋润,个体而言,战斗力都很强的,很像“蛮族部落”是不是?比如说家政保洁吧,各个小区周边,都存在很多这样的保洁阿姨小公司的——现在可好,罗马军团来了,像阿姨帮、e家洁、云家政等等,拿着巨额风投,统一培训,全国布局,更凭借移动互联网这个高效率维度的攻击,未来哪还有小区楼下那个小门脸存在的机会?

人类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零伤亡”的战争,第二次是海湾战争,美国以外科手术精确制导导弹开局,把萨达姆的所有军事设施打成瞎子聋子,等地面战推进时,连萨达姆本人都闹不清自己还有多少军队了。而第一次,就是罗马军团对战蛮族,真一对一厮杀,罗马士兵肯定折损过半,但“罗马方阵” 的出现,使得打仗效率倍增,蛮族面对严格纪律,整齐划一,武器精良的罗马军团,完全就是被屠宰的命运……

第三种类型,我更感兴趣,就是以前人类还没有过相似的行业,突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而被发明出来。比如说最近冒出来的PP租车,太奇妙了——车,来自普通人的闲置车辆,然后通过APP租给想临时租用的人——以前,没有这么个古怪行业呀!有把闲置房子租出去的,但现在居然把闲置车租出去(www.61k.com]了,忙时自己用,闲时赚零花,哈哈哈,以后会不会有人把闲置电器、闲置宠物、闲置家具、闲置女朋友……哦,最后一个不行,那个不能出租。

这个“无中生有”类型没有具体“维度攻击”到谁,但很多以前活得很滋润的公司,就开始温水煮青蛙了。单独一家也没什么,但无数新崛起的“无中生有”型创业公司,很可能就把老公司干掉——举例来说,58同城第三季度的最新财报显示,利润大跌30%,其实不见得是老对手赶集网竞争导致的,而是类似云家政、卡拉丁、e袋洗、功夫熊、小区无忧……具体服务替代了分类信息——你想啊,人们可以直接通过APP得到有保障的服务,为何还费劲去找分类信息呢?这种无数蚂蚁啃骨头,一人啃一口,胖子啃成瘦子,瘦子啃成骨头。

事实上,还有一种打法我上面没说,本不打算说,想想既然写文章就干脆写到底,不吝啬了——混合型打法,其实就是我做的河狸家美甲喽!首先河狸家美甲在美甲行业是不赚钱的,但美甲频次不错,所以我必须粘住,你懂的,在美业里面,有很多是低频但利润很高哦!比如整形吧……

其次,河狸家在美甲行业里堪称罗马军团没人怀疑吧?目前已经每天近3000单,上千全职美甲师!而且每个月都以50%的增速在疯长!对比散落在各个角落通常不超过10人的小美甲店,当然是罗马军团对战蛮族部落啦……有趣的是,现在明星纷纷慕名而来,她们最注重隐私和方便,章子怡前几天参加一个发布会活动,临时发现美甲上有破损,立即河狸家APP上调来一个叫“粒子”的她御用美甲师,及时修补好了。(下图那个蓝头发蹲着的,就是“粒子”。)还有几个明星养成个奇怪习惯:坐飞机前无聊候机,在头等舱休息室,把河狸家美甲师叫来……

12月份,河狸家还会推出全新业务,属于第三种类型,无中生有的一个小业务,极其好玩。请大家拭目以待——这个小业务,具体来说,并没有抢任何人的生意,不抢存量,而是做增量市场,又有无数美女会大喊方便、高声尖叫啦……

不能再透露更多了。总之我想说明的是,在“维度攻击”中,打法多样,重点是如何将移动互联网融入你的传统行业,而且不仅仅当手机APP是个“工具”,而是当“思维”来运用。我还总觉得,比一切方法论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态,是否敢于去征服和驾驭所有属于未来的一切——虽然,企业的宿命注定是死亡,但死亡前创造的辉煌与奇迹,去颠覆前人所遵从的图腾,是每一个创业者应该交出热血答卷。

最后,用我好友和菜头翻译的一首狄兰·托马斯诗歌《长夜》,送给大家:

不要温顺地走入那长夜

白日将尽,暮年仍应燃烧咆哮

狂怒吧,狂怒吧!

对抗着光明渐逝

虽然智者深知

人之将死,黑暗自有其时

只因他们所言未曾裂天如电

他们不要温顺地走入那长夜

随着最后一浪,善人在哭喊

哭喊那脆弱的善行

它本应何其欢快

在绿色峡湾里起舞

狂怒吧,狂怒吧!

对抗着光明渐逝。

狂人曾抓住飞驰的太阳

放声歌唱

太晚,他们才感到其中的伤感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长夜

严肃的人行将死去时

用那渐渐失神的目光去看

盲瞳却如流星璀璨,欢欣溢满

狂怒吧,狂怒吧!

对抗着光明渐逝

还有你啊,我的父亲,远在悲伤的高地

我恳请你现在

就让你诅咒,你的祝福

随着热泪落下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长夜

狂怒吧,狂怒吧!

对抗这光明渐逝……

来源:雕爷微信公众号

三 :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课前秀:三个段子

第一个段子:

一个毫无餐饮行业经验的人开了一家餐馆,仅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所在商场餐厅坪效第一名;VC投资6000万,估值4亿元人民币,这家餐厅是雕爷牛腩。

只有12道菜,花了500万元买断香港食神戴龙牛腩配方;每双筷子都是定制、全新的,吃完饭还可以带回家;老板每天花大量时间盯着针对菜品和服务不满的声音;开业前烧掉1000万搞了半年封测,期间邀请各路明星、达人、微博大号们免费试吃……

雕爷牛腩为什么这样安排?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第二个段子:

这是一个淘品牌,2012年6月在天猫上线,65天后成为中国网络坚果销售第一;2012年“双十一”创造了日销售766万的奇迹,名列中国电商食品类第一名;2013年1月单月销售额超过2200万;至今一年多时间,累计销售过亿,并再次获得IDG公司600万美元投资。这个品牌是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带有品牌卡通形象的包裹、开箱器、快递大哥寄语、坚果包装袋、封口夹、垃圾袋、传递品牌理念的微杂志、卡通钥匙链,还有湿巾。

一个淘品牌,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做这些呢?

第三个段子:

这是一家创业仅三年的企业。2011年销售额5亿元;2012年,销售额达到126亿元;2013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32.7亿元,预计全年销售可能突破300亿元;在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达100亿美元,位列国内互联网公司第四名。

这家企业是小米。雷军说,参与感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怎样理解参与感?

这三个企业虽然分属不同的行业,但又惊人地相似,我们都称之为互联网品牌。

它们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我给互联网思维下了个定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独孤九剑”是华山派剑宗风清扬的武林绝学,强调“无招胜有招”,重在剑意,与互联网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将像“独孤九剑”破解天下各派武功一样,去重塑及颠覆各类传统行业。

我讲一下我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体系。

1、用户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独孤九剑”第一招是总诀式,第一招学不会,后面的招数就很难领悟。互联网思维也一样。互联网思维,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作为厂商,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户才能生存。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

这里面有几个法则:

法则1:得“屌丝”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多抓住了“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的需求。这是一个人人自称“屌丝”而骨子里认为自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当你的产品不 能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们连接在一起,你的产品必然是失败的。QQ、百度、淘宝、微信、YY、小米,无一不是携“屌丝”以成霸业。

法则2:兜售参与感。

一种情况是按需定制,厂商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即可,如海尔的定制化冰箱;另一种情况是在用户的参与中去优化产品,如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 新品上市,都会把设计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丝群组里,让粉丝投票,这些粉丝决定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

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便是粉丝经济。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因为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粉丝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消亡。

电影《小时代》豆瓣评分不到5分,但这个电影观影人群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这些粉丝正是郭敬明的富矿。正因为有大量的粉丝“**”,《小时代1》《小时代2》才创造出累计超过7亿的票房神话。

法则3:体验至上

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一直爽。微信新版本对公众账号的折叠处理,就是很典型的“用户体验至上”的选择。

用户思维体系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标消费者——“屌丝”;What,消费者需求——兜售参与感;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2、简约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他!

法则4:专注,少即是多

苹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苹果接近破产,乔帮主回归,砍掉了70%产品线,重点开发4款产品,使得苹果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即使到了5S,iPhone也只有5款。

品牌定位也要专注,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一个就足够。

最近很火的一个网络鲜花品牌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买花者需要与收花者身份证号绑定,且每人只能绑定一次,意味着“一生只爱一人”。2013年2月上线,8月份做到了月销售额近1000万元。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尤其在创业时期,做不到专注,就没有可能生存下去。

法则5:简约即是美

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做减法。外观要简洁,内在的操作流程要简化。Google首页永远都是清爽的界面,苹果的外观、特斯拉汽车的外观,都是这样的设计。

3、极致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什么叫极致?极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法则6: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方法论有三条: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痒点或兴奋点);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紧”(得产品经理得天下)。一切产业皆媒体,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

尖叫,意味着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超越用户想象!

法则7:服务即营销

阿芙精油是知名的淘宝品牌,有两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其对服务体验的极致追求:1)客服24小时轮流上班,使用Thinkpad小红帽笔记本工作,因为使用这种电脑切换窗口更加便捷,可以让消费者少等几秒钟;2)设有“CSO”,即首席惊喜官,每天在用户留言中寻找潜在的推销员或专家,找到之后会给对方寄出包裹,为这个可能的“意见领袖”制造惊喜。

海底捞的服务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联网思维席卷整个传统行业的浪潮之下,如果海底捞不能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的话,学不会的,可能是海底捞了。

4、迭代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这里面有两个点,一个“微”,一个“快”。

法则8:小处着眼,微创新

“微”,要从细微的用户需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可能你觉得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是用户可能觉得很重要”。360安全卫士当年只是一个安全防护产品,后来也成了新兴的互联网巨头。

法则9: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应,产品才更容易贴近消费者。Zynga游戏公司每周对游戏进行数次更新,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就连雕爷牛腩的菜单也是每月更新。

这里的迭代思维,对传统企业而言,更侧重在迭代的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及时乃至实时关注消费者需求,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5、流量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法则10: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

互联网产品大多用免费策略极力争取用户、锁定用户。当年的360安全卫士,用免费杀毒入侵杀毒市场,一时间搅的天翻地覆,回头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杀毒软件,估计没有几台电脑还会装着了。

“免费是最昂贵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选择免费策略,因产品、资源、时机而定。

法则11: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只要用户活跃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产生质变,从而带来商机或价值。QQ若没有当年的坚持,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企业帝国。注意力经济时代,先把流量做上去,才有机会思考后面的问题,否则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

6、社会化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

法则12:利用好社会化媒体

有一个做智能手表的品牌,通过10条微信,近100个微信群讨论,3千多人转发,11小时预订售出18698只T-Watch智能手表,订单金额900多万元。

这就是微信朋友圈社会化营销的魅力。有一点要记住,口碑营销不是自说自话,一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以用户的方式和用户沟通。

法则13:众包协作

众包是以“蜂群思维”和层级架构为核心的互联网协作模式,维基百科就是典型的众包产品。传统企业要思考如何利用外脑,不用招募,便可“天下贤才入吾彀中”。

InnoCentive网站创立于2001年,已经成为化学和生物领域的重要研发供求网络平台。该公司引入“创新中心”的模式,把公司外部的创新比例从原来的15%提高到50%,研发能力提高了60%。

小米手机在研发中让用户深度参与,实际上也是一种众包模式。

7、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

法则14: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用户在网络上一般会产生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沉淀,有助于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一切皆可被数据化,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法则15:你的用户是每个人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营销策略应该针对个性化用户做精准营销。

银泰网上线后,打通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的会员账号,在百货和购物中心铺设免费wifi。当一位已注册账号的客人进入实体店,他的手机连接上wifi,他 与银泰的所有互动记录会一一在后台呈现,银泰就能据此判别消费者的购物喜好。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和库存的可视化,并达到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8、平台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产业巨头。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包括苹果、谷歌等。

法则16: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将来的平台之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围绕搜索、电商、社交各自构筑了强大的产业生态,所以后来者如360其实是很难撼动的。

法则17:善用现有平台

当你不具备构建生态型平台实力的时候,那就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平台。

马云说:“假设我是90后重新创业,(www.61k.com]前面有个阿里巴巴,有个腾讯,我不会跟它挑战,心不能太大。”

法则18: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平台

互联网巨头的组织变革,都是围绕着如何打造内部“平台型组织”。

包括阿里巴巴25个事业部的分拆、腾讯6大事业群的调整,都旨在发挥内部组织的平台化作用。海尔将8万多人分为2000个自主经营体,让员工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内部平台化就是要变成自组织而不是他组织。他组织永远听命于别人,自组织是自己来创新。

9、跨界思维

小米雷军:终于彻底明白了互联网思维(疯传)!_小米雷军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无孔不入,(如)零售、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等。

法则19:携“用户”以令诸侯

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能够参与乃至赢得跨界竞争?答案就是:用户!

他们掌握着一方面掌握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具备用户思维,自然能够携“用户”以令诸侯。阿里巴巴、腾讯相继申办银行,小米做手机、做电视,都是这样的道理。

未来十年,是中国商业领域大规模打劫的时代,一旦用户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不及变革的企业,必定遭遇劫数!

所以,最后一个法则:用互联网思维,大胆颠覆式创新。

一个真正牛逼的人一定是一个跨界的人,能够同时在科技和人文的交汇点上找到自己的坐标。一个真正厉害的企业,一定是手握用户和数据资源,敢于跨界创新的组织。

李彦宏指出:“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企业,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

美图秀秀蔡文胜说: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

金山网络傅盛说:产业机会属于敢于用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发起进攻的互联网人。

我们认为,未来一定是属于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商业的本质,也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不管你是来自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领域。未来一定属于这种O2O“两栖人才”。

来源:pmcaff

四 : 农业互联网要接地气,“云农场”到底是啥“云”?

网络农场 农业互联网要接地气,“云农场”到底是啥“云”?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下,农业正面临一场空前的发展机遇。[www.61k.com]以简便机械化为主要标志的农业2.0时代将渐成历史,以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为主要标志的农业3.0时代已经到来。

云农场“一体、两翼、多羽”的“凤凰计划”:“一体”是指种植业一体化农业商城;“两翼”是指村镇服务站和县级配肥站;“多羽”则包括“乡间货的”“农技通”“云农宝”“丰收汇”等网络服务平台。

农业是我国最大的传统产业,也是互联网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就在众多互联网巨头争抢城市大蛋糕的时候,一家名为云农场(www.ync365.com)的网上农资商城却扎根农村、深耕农业,上线一年来就覆盖了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新疆等10多个农业大省(自治区),受到农民兄弟的热捧。

云农场,是如何啃农业这块硬骨头的?它给农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早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到云农场的发源地山东济宁嘉祥县进行了实地探访。

手机上网买农资成常态

动动手指,质优价廉的化肥就直接送到农户家里

小麦返青、柳丝吐绿,曾子的故乡嘉祥县一派春意盎然。吃过早饭,梁宝寺镇曹铺村68岁的曹灵台来到位于村头的云农场村级服务站,找到站长曹留德:“小麦要追肥了,我不会用手机,你帮我买10袋‘农保姆’吧。”

“这个好说!”曹留德熟练地点开手机上的云农场网页:“你看,‘农保姆’在市场上一袋卖100元,我们只卖90元。我先用我的账户给你下单,明天化肥送到你家时再给现钱。”

网络农场 农业互联网要接地气,“云农场”到底是啥“云”?

“我种着8亩地,以前都是开着电动车到镇上去买化肥,来回接近20里地,费时费工、多花钱不说,还怕买着假货!”曹灵台告诉记者,“去年春天曹留德开了云农场服务站,我就开始在这里买化肥。他的化肥都是从大厂家直接订购的,既便宜又保险。同样的地块、同样的化肥,我家的麦子一亩地比别人家的多打七八十斤!”

“今年到镇上买农资的已经很少了。”曹留德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向记者介绍,“不光我们村,周边9个村的农民绝大部分都到我这里买化肥、种子、农药。会用手机的,我指导他们自己上网注册、购买;不会用手机的,就用我的账户下单。化肥头一天下单,第二天就能送到地头。去年我卖了800多吨,价格比市场上卖的每袋便宜20%—40%。今年才开春,我已经卖了300多吨,全年的目标是1500吨。”

如今,云农场村镇服务站已经覆盖了嘉祥县90%以上的乡镇,上网买农资成为当地农民的常态。

农业互联网要“接地气”

村镇服务站和“乡间货的”双管齐下,打通“最后一公里”

云农场的创办人是山东圣丰种业集团董事长王书平,对“三农”有深切的理解:“农村和城市大不相同,农民和市民也很不一样,做农业互联网就要‘接地气’,在搞好网络开发的同时做好线下服务,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

在农村种田的多为中老年人,多数不会上网、不能熟练使用手机。针对这一难题,云农场首先建立村镇服务站,招募站长进行集中培训,教会他们熟练运用网购技巧,再指导、帮助农民在网上买农资。如今,云农场已建成了1.6万多个村镇服务站,通过这些服务站,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交通不便是发展农业互联网的第二个大难题。虽然县城的物流公司也不少,但愿意进村的却没有几个。为此,云农场开发了农村版的“滴滴打车”——“乡间货的”。

网络农场 农业互联网要接地气,“云农场”到底是啥“云”?

负责人于辉带领的年轻团队一开始就想把这件事做得“高大上”,开发“滴滴打车”那样的软件。为了更方便农民安装,它们持续改进,更新软件版本,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装上了“乡间货的”软件。

同时,他们组建了一支“乡间货的”司机队伍,进村入户送快递。除了为云农场配送农资,这些名为“云骑士”的司机还承揽了京东、宅急送等10余家物流公司部分区域的快递业务。

四通八达的“神经末梢”加上货真价实的农资,让云农场“青云直上”。自去年2月8日正式上线至今,云农场已有数百家知名农资企业、上千个农资品牌入驻上线,注册的用户超过100万,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网上农资商城。

云农场不仅是网上农资商城

“云农宝”“农技通”“丰收汇”等网上平台,为农民免费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云农场不仅仅是网上农资商城,更是农业互联网高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王书平告诉记者,“我们在卖农资的同时还免费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力争让农民们农资买得便宜、种地轻松、农产品价格卖得高。”

据云农场市场中心总经理孟艳辉介绍,通过开发网络平台,各种增值服务很受农民欢迎——

联手银行推出小额贷款“云农宝”,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1亿多元;

网络农场 农业互联网要接地气,“云农场”到底是啥“云”?

与农业部农机推广中心合作开设“农技通”,让全国的农业专家在网上指导农民种地;

建立县级配肥站,请农业专家测土配方,为种植大户提供个性化的配肥服务;

开设网上农产品交易平台“丰收汇”,让农场主与下游采购商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让利于农民……

“云农场不仅给我提供了低价优质的化肥,还帮我借到了低息贷款、聘请专家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丰收汇,我种的无花果鲜果直接销到了济宁的龙头餐饮业香港大厦——里外里一算账,一年就增收几十万元!”疃里镇狄家村的种植大户狄宣曾信心满满,“加入云农场一年来,我感觉到现代农业一定会成为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投身农业一定大有作为!”

联想控股在现代农业的“云”布局

让先进的生产要素下乡进村,打造中国第一农业互联网平台

风生水起的云农场吸引了联想控股的目光。3月19日,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陈绍鹏在嘉祥与王书平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

联想控股为何要如此青睐云农场?

“早在2010年,联想控股就开始布局现代农业。包括农业食品板块的佳沃集团、丰联集团和金融服务板块的翼龙贷。佳沃集团的业务模式是‘田间到餐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品牌农产品;丰联集团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饮品;翼龙贷是中国P2P行业的首批探索者和目前市场的领导者之一,以同城O2O的创新模式,实现金融资源的下乡进村。”陈绍鹏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如何让集聚在大城市的人才、技术、金融、农资等先进生产要素快速下乡进村,云农场则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平台。“此次战略投资云农场,是联想控股进军互联网重塑传统农业、打造全新农业产业生态圈的重要布局。”

网络农场 农业互联网要接地气,“云农场”到底是啥“云”?

据介绍,联想控股将为云农场提供品牌与战略支持、管理与文化分享、资本与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支持,助力云农场在农业互联网领域大展拳脚。

这无疑为云农场“一体、两翼、多羽”的“凤凰计划”注入了巨大动力。据王书平介绍,“一体”是指种植业一体化农业商城,“两翼”是指村镇服务站和县级配肥站;“多羽”则包括“乡间货的”“农技通”“云农宝”“丰收汇”等网络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下,农业正面临一场空前的发展机遇。以简便机械化为主要标志的农业2.0时代将渐成历史,以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为主要标志的农业3.0时代已经到来。”王书平告诉记者,“我们将携手联想控股,加快‘一体、两翼、多羽’布局的全面实施,努力打造中国第一农业互联网平台,切实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全方位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参见庄主-木尧

参见庄主致力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探索,专注为农庄、山庄、农场、民宿、农家乐经营者服务,任性打造产业链对接、社交平台。

让你的农庄更逼格!

让你的民宿更任性!

参见庄主订阅号:cj-zhuangzhu

私聊找木尧:cjzz666

本文标题: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810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