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柴静清华大学演讲-采访是一场抵达——听柴静清华演讲有感

发布时间:2017-08-19 所属栏目: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一 : 采访是一场抵达——听柴静清华演讲有感

柴静清华大学演讲 采访是一场抵达——听柴静清华演讲有感

柴静清华大学演讲 采访是一场抵达——听柴静清华演讲有感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www.61k.com)这是柴静多年前主持湖南电台文艺频道夜色温柔时的开场白。我是在多年以后通过录音才听到的。当时的她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声音算不上清透,却流露出一股让人安静的温柔和坚定。可以想见,这声音如同黑夜里的烛光,曾在许多绵长冷凄的夜里温暖过众多孤傲清冷的心灵。其实,这也是我后来看她采访的感觉,声音细长干净,音量不大,说话时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却又不乏力量。她采访时喜欢注视对方的眼睛,目光里没有咄咄逼人的尖锐,也没有满腹犹疑的软弱,更多的像是一种通往心灵之路的深邃。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柴静是湖南人,因为我知道她主持过夜色温柔,新青年等等节目,我还知道她在长沙念书,我甚至还看到过某篇文章里她写到自己来北京之后,想念长沙时,就会去某个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吃一碗煲仔饭。于是,在刚来北京的第一个学期,每当我去吃那些具有湖南特色的譬如老干妈腊肉炒饭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柴静。其实,她是山西人。十六岁来湖南念书,十九岁毕业,之后进入文广主持夜色温柔,三年之后辞职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然后是央视,新闻调查,面对面到现在的看见。这样的女子,定会在她所到的每一个地方,倾注足够的感情。



在清华的教室里见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安静的。你的眼里只有这个人和她所说的每一句话。这场演讲里,我得到的不是启发,而是相遇。是在冥冥之中另一个人把你想说却没办法说清楚的话想表达却无法表达清楚的内容想坚持却又时常怀疑的信念用如行云般流畅的方式描述了出来。这样的相遇,没有思想上的绑架与厮杀,更多的像是知遇之后的兴奋与震动,那种脑子在翻腾心脏在晃动的感觉,与年少追星时的狂热和激动又是截然不同的。



写到这里,我想到的是白居易的一首诗,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昨晚,她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微灰的直筒裤,背一个简单的蓝色大包。笑容依旧温暖知性,眼里满是平易近人与真诚善良。



她说,精确是一项需要智力的活动,就好比你要把一个水瓶往前推一米很容易,推一毫米却很难。就好像我现在在这里写作,我努力地想把昨晚的现场和感受用文字描述出来,可是我每打下一个字,都感觉不再是我原来要表达的东西了。



她说,对于记者来说,那些所谓职业素养,技巧的训练时必要的。否则,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来当记者了。但是后来,你需要自己亲手将这些东西慢慢地,一层一层地剥掉。过度的依赖它们会阻碍你更好的观察这个世界。对此我想法是,其实所谓的感性和感情也是如此。我们需要用理性来驱除或者提升少年时那些为赋新词而强说出来的愁,那些富于情感然而却杂乱无章的感受是需要理性来控制的。但是到了另一个阶段,我们也许需要的更多的是将理性这层盔甲卸下来。因为它会在保护你的同时,削弱你的感受,钝化你对于生活的感知。会慢慢地不以为意地开始生活在一个所谓成熟世俗的圈子里,却丧失掉了世界很大一部分的多元性。理性不是不好,但是经过理性提升后的感性,却是一个人最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她说,和尚和记者的职业都需要“持”。什么叫做“持”?李连杰版的少林寺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和尚和小姑娘谈恋爱,两个人很要好,直到后来小和尚要真正剃度出家的时候,师傅问他,你是“持”还是 “不持”,小和尚看看手里的荷包,上面绣着姑娘的名字,不做声。师傅又问,你是“持”还是“不持”?,小和尚看了看手里的荷包,又忘了忘躲在庙堂后的姑娘,说“持!”。柴静说小时候看这段时特别不理解,这不挺好的嘛,为什么呀。可是长大后才慢慢发觉,那持与不持之间微妙的界限。



她说思想的本质是不安。思想是晃动。艺术不是技巧。采访不是技巧,采访是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文学也是如此。你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个人在这个节点上会做出这个选择。这段话让我想起自己最近在读一本小说时的经历。小说的名字叫做《附魔者》。我一直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这本小说,这个人怎么能这样,那个人怎么能那样。自始自终,我都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出发,评价这个,批判那个。因为小说中人物的经历跟我太不像了。我没有将自己放在每个人物的位置上,重回那个现场,从而找出这个人会有这样举动的原因。要把自己放入一部作品之中真的很难,意味着你要各种情感的冲击碰撞,经历无数的创伤和挣扎,可是,是不是只有在经历过这样的情感的抵触和交融之后,我们才能见到另外一个世界。



比起理解与我们生活经历相似的人和事来说,去理解那些你曾经完全不能容忍和想象的人和事要难得多也沉重的多。因为在这些追问的过程当中,要想那些与你迥异的思想进入,你就不得不放下那些已有的预设立场,卸下防备,从而失去保护。这种“无助”的状态往往是让 我们害怕的。



我想,理解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自己,而是表明你需要勇敢的面对冲击,面对颠覆。只有这样,一次又一次,只要你还可以突破自我的蒙昧,还会像一部老爷车一样,慢慢地往前走,还能够从逐渐麻木的生命中费力的拉自己一把,就可以了。



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谢谢柴静,让我在2012年北京秋天的夜晚,又一次与自己相遇。

二 : 柴静清华大学励志演讲稿

  以下内容是应届毕业生演讲稿网站为大家整理推荐的前央视记者柴静在清华大学所作的一场题为“采访是一场抵达”的演讲稿原文,她和大家分享了她这些年做记者关于人物采访方面的一些心得,她认为,采访是一种客观呈现,不是评判,不应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这样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

  没有夯实的报道,评论只是沙中筑塔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就像我要把一瓶水移动,把它拿到胸前,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我要把一瓶水非常精确地移动一毫米,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计算,你肌肉的酸痛度也会增加。

  精确是一件需要耗费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的一件事情。报道就要求精确,要求对事实和因果梳理,没有这个基础,评论往往就是议论、想象,而不是事实。

  我自己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成为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做一个十六分钟的新闻深度报道。我觉得这样的状况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一个年轻人被放到做深度评论的主持人位子上,这是我们刚刚起步的电视新闻决定的一种特殊要求,以后也不会更多地出现。实际上媒体有它的规律,就像一个存在的植物,它必须要按照它的规律生长一样,要想变得粗壮、强韧,必须到土地里头去接受风吹日晒,再一片一片叶子长出来,如果没有非常夯实的报道作为基础,那么评论只能是沙中筑塔。所以我转行做了记者,到现在十年了。

  采访是呈现,不是评判

  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

  我觉得对我来说,采访最大的障碍就是一句话,“我认为我是对的”。这句话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它造成的障碍会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顾准原来说过一句话,他说什么叫专制,专制就是认为自己绝对不会错的想法,如果一个采访者带着定见,很难了解世界的复杂。

  前段时间我采访魏德圣,他拍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就是当年发生在台湾的“雾社事件”,原始部落的人跟日本人之间的一场战争。

  魏德圣说,在台湾历史当中关于这个事件只有两句话,某年某月某日多少人反抗日本军队;再看日本的教科书也是两句话,是某年某月某日台湾某个原始部落的一场暴动。反抗和暴动,这是对于一件事情的两种解释。都只有两句话,都很简单,但魏德圣说记者式的社会思维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魏德圣说,他进入这个头领内心的时候,受过很多的冲击,一开头他会热血激沸,觉得很牛,三百多人就把三千多日本人都干掉了。但了解越深,他开始发现自己精神上出现了危险的摇晃,比如说他去接触当年认识这个部落首领莫那鲁道的人,那个人跟他讲,他根本不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流氓,每一个经过他部落的人他都会打,他控制欲很强。然后魏德圣又会去想,这个人为什么会在战争之前让自己的孩子跟家人上吊?有时候他害怕得简直写不下去了,因为在不断地推翻自己的看法,他突破了概念,想要抵达一个真实的人。

  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心灵的过程是一个可怕的过程,可怕在哪?可怕就在于思想本身,思想本身的危险就在于思想本身是不安的。它拒绝接受已经形成的定见,他需要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出发去认识人,这本身就意味着动荡、不安、危险,还有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你没有依靠,你原来思想上可能有一个拐杖,但是你不得不把它抛掉,这个拐杖就是人类已经形成的习俗、观念。就像一个被按在水里的人,你必须把头埋在水里面,学着呛水才能够学会思考。

  所以我要讲的下一句话就是,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我很年轻就做了记者,年轻人最热诚,但是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我们真的想通过报道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最初那两年在公开场合讲话或者领奖的时候总是会说,我希望我做这个节目,曾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些话很漂亮吧,听上去加点音乐就可以上片尾字幕了吧?但是这样煽情的话并不是职业记者的使命,这个是我慢慢才意识到的。

  假如你有这样强烈改造社会的目的,你就会容易形成你头脑当中的偏见,你认为世界有一个完美的范式,它就应该向那个方面发展,假如它不是那样,你就不接受,你就抵触,你就想改变他,这样就有两个后果,一个是你根本改变不了,对方发现你想影响他的时候他就不接受你了,会背道而驰;第二个结果是当你改变不了的时候,就可能因为挫折感或者绝望,放弃了你之前的全部努力。

  媒体要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

  有同学问,那我们的媒体道德是什么,我现在认为记者的道德就两个字,很简单,就是“明白”:让人明白,让人明白这个世界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你把这点做好就可以了,即使我不能够清空自己的一个情绪判断,也要有一个戒备,佛经中说“念起即觉,觉即不随”,这个念头要起来你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会不会跟随它,要有这个意识。

  媒体的职责不是提供“热”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媒体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

  面对饱受社会争议的对象,他已经带着全部的盔甲来面对采访了,你要感受他,设想如果你是他,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会做什么样的准备。而且,他会因为曾经遭遇过敌意和攻击,收缩得更为紧张,他时刻做好要么反击要么逃避。人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只有这样的模式。

  那么采访要达成的是什么?采访达成的是信息,你必须要问舆论期待知道的问题,不可以回避。但要提供一个让大家明白这一切造成的因果和背景,那记者就不能够跟他构成对抗的关系。我现在对自己有一个原则,就是对事苛刻,对人宽容。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我对李永波的这段采访,很好玩。他说到当年林丹和李宗伟两个人在上海有过一场比赛,在本土作战,而且是林丹领先,上海的观众就喊了一嗓子“李宗伟加油”,东道主的客气嘛,林丹一听连失四球,比赛就输了。

  李永波大发雷霆,在赛后新闻发布会说,这个上海观众素质太低了,怎么会这么没有爱国心,以后我们的比赛都不在上海办了。我当时采访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觉得此事有关他的胜负心,或者对于体育比赛精神和内涵的一个理解,所以我就问他,他一开始是很强硬,他说你怎么可以“给外国人加油”,观众怎样怎样,结果导致林丹输了什么的,我们这样来往大概有三个回合,他一直很强硬。

  后来我把问题稍微变化了一下,意思是说站在一个教练的角度,人们可以理解你会有这样一种心情,但是在中国羽毛球队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对你有一个更高的期许,就是希望能够倡导体育文明。他忽然就改变过来说,对,我也觉得,喊“加油”也挺好的,这样对队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锻炼。

  这个改变看起来很突兀,是一个急转弯,但其实不是,他在面对大量反对声音的时候,已经在内心去消化和感觉这些声音了,只是他不愿意承认,如果你用敌意的方式去质问,他就会出于防卫把自己的立场踩得像水泥地那样硬实。www.61k.com

  但如果你能理解他何以如此,再把他站立的那个地方松一松,空气进去了,水进去了,那个土壤变得湿润了,变得松滑了,他两个脚站的时候就不会粘固其中,他就会左右摇摆。我刚才说过了,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不安就是这种动荡,一个人一旦产生动荡的时候,新的思想就已经产生了,萌芽已经出现了,人们需要的只是给这个萌芽一个剥离掉泥土,让它露出来的机会。

  年轻时期采访,有时喜欢把对方逼到墙角,攻击他,反正你手里也没有武器了,反正你会倒在地上,那样更好看。但是人成年了,我觉得还需要某一种宽厚,这个宽厚不是乡愿,是一种认识,就是你认识到人的头脑和心灵是流动的,你不要动不动就拿一个大坝把他的心拦起来了,就不让他进,也不让他出了,其实人是可以流淌的。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

三 : 柴静清华大学励志演讲稿:采访是一场抵达

  没有夯实的报道,评论只是沙中筑塔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就像我要把一瓶水移动,把它拿到胸前,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我要把一瓶水非常精确地移动一毫米,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计算,你肌肉的酸痛度也会增加。

  精确是一件需要耗费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的一件事情。报道就要求精确,要求对事实和因果梳理,没有这个基础,评论往往就是议论、想象,而不是事实。

  我自己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成为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做一个十六分钟的新闻深度报道。我觉得这样的状况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一个年轻人被放到做深度评论的主持人位子上,这是我们刚刚起步的电视新闻决定的一种特殊要求,以后也不会更多地出现。实际上媒体有它的规律,就像一个存在的植物,它必须要按照它的规律生长一样,要想变得粗壮、强韧,必须到土地里头去接受风吹日晒,再一片一片叶子长出来,如果没有非常夯实的报道作为基础,那么评论只能是沙中筑塔。所以我转行做了记者,到现在十年了。

  采访是呈现,不是评判

  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

  我觉得对我来说,采访最大的障碍就是一句话,“我认为我是对的”。这句话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它造成的障碍会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顾准原来说过一句话,他说什么叫专制,专制就是认为自己绝对不会错的想法,如果一个采访者带着定见,很难了解世界的复杂。

  前段时间我采访魏德圣,他拍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就是当年发生在台湾的“雾社事件”,原始部落的人跟日本人之间的一场战争。

  魏德圣说,在台湾历史当中关于这个事件只有两句话,某年某月某日多少人反抗日本军队;再看日本的教科书也是两句话,是某年某月某日台湾某个原始部落的一场暴动。反抗和暴动,这是对于一件事情的两种解释。都只有两句话,都很简单,但魏德圣说记者式的社会思维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魏德圣说,他进入这个头领内心的时候,受过很多的冲击,一开头他会热血激沸,觉得很牛,三百多人就把三千多日本人都干掉了。但了解越深,他开始发现自己精神上出现了危险的摇晃,比如说他去接触当年认识这个部落首领莫那鲁道的人,那个人跟他讲,他根本不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流氓,每一个经过他部落的人他都会打,他控制欲很强。然后魏德圣又会去想,这个人为什么会在战争之前让自己的孩子跟家人上吊?有时候他害怕得简直写不下去了,因为在不断地推翻自己的看法,他突破了概念,想要抵达一个真实的人。

  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心灵的过程是一个可怕的过程,可怕在哪?可怕就在于思想本身,思想本身的危险就在于思想本身是不安的。它拒绝接受已经形成的定见,他需要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出发去认识人,这本身就意味着动荡、不安、危险,还有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你没有依靠,你原来思想上可能有一个拐杖,但是你不得不把它抛掉,这个拐杖就是人类已经形成的习俗、观念。就像一个被按在水里的人,你必须把头埋在水里面,学着呛水才能够学会思考。

  所以我要讲的下一句话就是,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我很年轻就做了记者,年轻人最热诚,但是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我们真的想通过报道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最初那两年在公开场合讲话或者领奖的时候总是会说,我希望我做这个节目,曾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些话很漂亮吧,听上去加点音乐就可以上片尾字幕了吧?但是这样煽情的话并不是职业记者的使命,这个是我慢慢才意识到的。

  假如你有这样强烈改造社会的目的,你就会容易形成你头脑当中的偏见,你认为世界有一个完美的范式,它就应该向那个方面发展,假如它不是那样,你就不接受,你就抵触,你就想改变他,这样就有两个后果,一个是你根本改变不了,对方发现你想影响他的时候他就不接受你了,会背道而驰;第二个结果是当你改变不了的时候,就可能因为挫折感或者绝望,放弃了你之前的全部努力。

  媒体要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

  有同学问,那我们的媒体道德是什么,我现在认为记者的道德就两个字,很简单,就是“明白”:让人明白,让人明白这个世界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你把这点做好就可以了,即使我不能够清空自己的一个情绪判断,也要有一个戒备,佛经中说“念起即觉,觉即不随”,这个念头要起来你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会不会跟随它,要有这个意识。

  媒体的职责不是提供“热”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媒体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

  面对饱受社会争议的对象,他已经带着全部的盔甲来面对采访了,你要感受他,设想如果你是他,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会做什么样的准备。而且,他会因为曾经遭遇过敌意和攻击,收缩得更为紧张,他时刻做好要么反击要么逃避。

  人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只有这样的模式。

  那么采访要达成的是什么?采访达成的是信息,你必须要问舆论期待知道的问题,不可以回避。但要提供一个让大家明白这一切造成的因果和背景,那记者就不能够跟他构成对抗的关系。我现在对自己有一个原则,就是对事苛刻,对人宽容。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我对李永波的这段采访,很好玩。他说到当年林丹和李宗伟两个人在上海有过一场比赛,在本土作战,而且是林丹领先,上海的观众就喊了一嗓子“李宗伟加油”,东道主的客气嘛,林丹一听连失四球,比赛就输了。

  李永波大发雷霆,在赛后新闻发布会说,这个上海观众素质太低了,怎么会这么没有爱国心,以后我们的比赛都不在上海办了。我当时采访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觉得此事有关他的胜负心,或者对于体育比赛精神和内涵的一个理解,所以我就问他,他一开始是很强硬,他说你怎么可以“给外国人加油”,观众怎样怎样,结果导致林丹输了什么的,我们这样来往大概有三个回合,他一直很强硬。

  后来我把问题稍微变化了一下,意思是说站在一个教练的角度,人们可以理解你会有这样一种心情,但是在中国羽毛球队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对你有一个更高的期许,就是希望能够倡导体育文明。他忽然就改变过来说,对,我也觉得,喊“加油”也挺好的,这样对队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锻炼。

  这个改变看起来很突兀,是一个急转弯,但其实不是,他在面对大量反对声音的时候,已经在内心去消化和感觉这些声音了,只是他不愿意承认,如果你用敌意的方式去质问,他就会出于防卫把自己的立场踩得像水泥地那样硬实。

  但如果你能理解他何以如此,再把他站立的那个地方松一松,空气进去了,水进去了,那个土壤变得湿润了,变得松滑了,他两个脚站的时候就不会粘固其中,他就会左右摇摆。我刚才说过了,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不安就是这种动荡,一个人一旦产生动荡的时候,新的思想就已经产生了,萌芽已经出现了,人们需要的只是给这个萌芽一个剥离掉泥土,让它露出来的机会。

  年轻时期采访,有时喜欢把对方逼到墙角,攻击他,反正你手里也没有武器了,反正你会倒在地上,那样更好看。但是人成年了,我觉得还需要某一种宽厚,这个宽厚不是乡愿,是一种认识,就是你认识到人的头脑和心灵是流动的,你不要动不动就拿一个大坝把他的心拦起来了,就不让他进,也不让他出了,其实人是可以流淌的。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

四 :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这两天朋友圈里有着各种对柴静的言论,但我想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就是,她这个演讲的确很赞。1小时43分,基本无尿点。

昨天惊讶的看到各种微信号在转的点评柴静演讲技巧的帖就只有两篇,一是感叹写原创贴的人少,二是看到这么多人想学演讲技巧的热情。于是学习柴静愿意做事的精神,昨晚也花了4个多小时来写篇有干货的总结-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当你知道这背后的原理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在生活、工作中的沟通和表达中应用起来。

一、用故事进行首尾呼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其实会用故事开场的人很多,会用故事结尾的人也很多,但是会做到用首尾呼应的人却不多,这也正是体现演讲人功力的地方。

一旦做到首尾呼应,就让人印象非常的深刻,给人以完整的感觉,并且柴静用女儿得病的故事开场,用女儿病愈的故事结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暗示,女儿患病,是生活中的苦难,也引出我们所有人都在面临的苦难:雾霾的危害,结尾女儿病愈,也隐含着希望,治理雾霾是有希望的。

最后柴静凝望着地球配着宁静的音乐,真是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为什么演讲的前后呼应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这就与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有关系了。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是指: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为什么一个演讲或一次对话,开场很重要。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这两个效应看上去相反,实际上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中产生效应的。当认识一个人的时间很短时,首因效应很明显,例如面试中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当一个人接收信息时间长了之后,近因效应可能更明显,例如为什么歌唱比赛或演讲比赛,出场次序靠后的更容易获奖。而演讲中的前后呼应就是利用了这两种效应:开场给人好的印象,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愿意继续听下去。结尾的时候呼应开场,进一步加深印象,让观众想忘记都难啊。

其实除了首尾呼应的故事之外,柴静还有一个故事是前后呼应的,10年前采访的山西小姑娘,10年后向柴静求救。这有点像相声小品中的“梗”,前面埋了一个梗,后面让矛盾递进,更有冲突感,让人更揪心。

如果10年前采访中出现的小姑娘,跟10年后求救的女孩是两个不同的人,那么故事的冲击力会低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柴静会选择讲这个故事的原因吧。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二、重复出现同样的物品造成心锚效应(Anchoring)

前面所说的柴静这个首尾呼应的故事真是精心设计的啊,开头出现的小熊(护士放她手里安慰她的)结尾又出现了她手画的小熊,就成了她女儿的象征。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当然除了物品外,反复出现的同一首歌曲,同一副画面都可以达到同样的心锚效果。举个好玩的例子,星球大战的电影中大反派Darth Vader每次出场都是同样的音乐The Imperial March,那个音乐就成了独裁者的象征。2007年沙特阿拉伯国王Abdullah(2015年1月刚过世)出访英国时,英国皇家卫队吹奏的欢迎曲就是The Imperial March,不过幸亏沙特老国王不知道这个曲子。

三、用问句作为主要内容点 (Bullet Points),引起观众好奇心

雾霾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

我们怎么办?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每一点都是用问句的方式,相比陈述句而言,这样会更引起听众好奇,想去了解答案。

运用:例如很多销售在做公司介绍时,幻灯片会这样写:“公司介绍”、“我们的方案”、“我们的优势”等等,如果运用问句,你会怎么修改呢?

不妨试试以下问句:

“我们是谁?”

“我们如何帮到您?”

“为什么选择我们?”

其实,只是把陈述句转换成问句,效果就大大不同。

四、用隐喻(metaphor)解释抽象难懂的概念-潜意识层面的链接

“呼吸道炎症,属易感人群。细颗粒物会影响呼吸系统,增加气道炎性效应。还会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超细颗粒物升高与心脏供血能力降低有相关性。”

柴静说这句话她念都念不通。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于是接下来用动画解释PM2.5,其实动画就是用了比喻的方式,把PM2.5入侵我们的身体,比喻成游戏中的战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在为非专业人士解释专业概念时,一定不能干巴巴的解释,否则听众一定一头雾水,把专业的概念比成另外一个贴切听众的事物或听众容易理解的现象,则事半功倍。

隐喻叙事的方法通过潜意识层面连接听众的内心,重塑他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或者改变他们现有的态度。隐喻的应用非常的广,例如催眠大师Ericson就喜欢用隐喻Metaphor来为患者进行治疗,有兴趣的可以阅读他的书 My Voice Will Go with You。

五、使用视、听、触、嗅、味觉词汇来让描述生动起来

柴静用了同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她的女儿两次-胖,开头一次,医生说女儿胖,打麻醉的时候扎了好多针眼,结尾一次,说女儿长大了,还是胖乎乎的。当然这个形象跟小熊的形象也很吻合。

在演讲中,因为讲一个故事的时间很短,所以要为一个人物塑造立体感时,可以用少而精的词汇,那么到底怎么“精”呢?就是选用有代表性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或者触觉词汇,例如颜色啊,形状啊,声音啊,触感啊。这里胖是一个视觉词汇。

还有柴静最开始讲在山西出差住酒店时,放了一只柠檬在枕头边上,柠檬也是一个视觉词汇。

还例如在讲到一个肺癌手术病例时,强调淋巴结变黑了(视觉词汇)。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讲到活物应该怎么活着时,春天应该门开着有风进来(触觉词汇)花香进来(嗅觉词汇)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在APEC蓝期间和老公一起去看他小时候喜欢去的地方:看着最后一颗糖,你不吃你觉得它要化了(味觉词汇)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人就是通过五感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可是很多演讲人在描述时直接说的是自己的感受,例如开心、激动、紧张。这时听众未必会有太多共鸣,如果你能把自己感受用五感词汇描述的话,听众就能身临其境了。

六、用音乐调动听众的情绪-潜意识的运作

柴静的演讲其实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她的平缓语调,这是她一贯的风格,有着她作为记者的烙印,所以她也不可能像专业演讲人一样运用抑扬顿挫去表达不同的情绪。

如果全凭她的变化不大的声音来讲近两个小时的话,是很难保持听众的注意力的。因此她使用了大量的视频,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她的视频绝大部分都配有了音乐。

我粗略的数了下,配有音乐的视频有24段。音乐与视频想传递的内容相匹配。开始介绍雾霾的危害阶段,音乐都是比较沉重的。还有一些是让人觉得有紧迫感的,到了最后讲解决方案阶段,配的音乐就让人有希望的感觉。

其中只有一段是比较喜剧效果的音乐,就是采访孝义红塔煤焦公司负责人以及环保部一段,关于为什么没环保批准仍然建厂那段,非常有讽刺意味的喜感。看到那一段时,我就不自觉笑了,回头想想,其实整个采访都很正常,为什么让我笑呢,就是因为配的音乐(有谁知道那段音乐是那里的出处,记得告诉我一声哈)。

音乐是一种非常好通过潜意识层面影响我们情绪的方法。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七、从数据到意义-WIIFM

用听众听得懂的语言来解读专业的数字,让他们明白这些数字对自己的关联是什么。这也就是WIIFM(What’s in it for me)原理,意思是说,当听众觉得演讲人讲的东西跟自己有关系时(可能带来的好处,也可能是坏处),才会有兴趣进一步听。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在幻灯片上用醒目的字写出数据的意义(这也是一种做幻灯片的技巧哦)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当然也有小建议:比如有些数据的解释可以进一步与听众的生活联系起来。

举例:下面这句话就可以这样进一步阐述,“也就是说一个星期7天,有近4天得呆在室内”这样听众会更直观的了解到200天意味着什么。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以上总结的七点当中的第一点(首尾呼应)是需要事先好好准备的,而临时赶出来的演讲,很难做到这么完整。我曾经在Toastmasters的幽默演讲比赛中使用过首尾呼应,效果非常好,但那也是很多次修改以后才想出来的。所以要有精品还是要需要花心思去打磨。

第二点(重复同样的事物造成anchoring效应)、第三点(使用问句)、第四点(隐喻)、第五点(使用五感词汇),这些其实不仅仅是在演讲和培训,在平常的沟通,文案的写作,都能用上。

第六点-用音乐调整情绪,我自我反思,这是我的一个弱项。看完柴静的演讲之后,越发催促自己要去在音乐方面花点心思收集了。朋友们有什么好的调动不同情绪的音乐也欢迎推荐给我哦。

第七点是从数据到意义,这个强烈推荐给各位在公司要做report,尤其是技术report的人们!

看一个人的演讲,大部分人知道好不好,少数人知道用了什么好技巧,但是如果能够深入去剖析,为什么这个技巧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找出背后的原理,并举一反三去应用,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有人说写这两天写柴静的文章太多,已经审美疲劳了。其实,不论你的角度是什么,能从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且付诸实践,才不枉花了刷屏的时间呵呵。

(作者:刘颖丹)

首因效应例子 解密柴静演讲背后的7个心理学原理

? 欢迎添加心理时间小编个人微信:xinli-shijian

心理学爱好者 欢迎加入!

QQ群: 419616811
本文标题:柴静清华大学演讲-采访是一场抵达——听柴静清华演讲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323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