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父母要有孩子的一颗童心(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发布时间:2017-10-21 所属栏目:父母教育孩子的作文

一 : 父母要有孩子的一颗童心(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父母是孩子的支柱,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许多的孩子就是因为背负的太多,才会容易出极端的线路或是产生心理上的疾病,但愿每个父母都能够了解孩子的童心,勿要让孩子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
  充分的理解
  孩子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例如他们热衷于游戏,不管父母认可不认可,游戏总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即使是在入学以后,他们也不会离开游戏活动。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游戏横加阻拦,以为孩子越玩心越野,试图束缚其手脚,那么到头来只能造成对孩子童年的剥夺。当然对孩子的游戏进行引导和安排是必要的。什么是充分的理解?充分的理解就是要尽量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情绪……一句话,就是要尽量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表现,抛开父母的主观经验,客观地反映孩子的本来面目。
  灵敏的感受
  对童心的领悟力并不能仅停留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上,否则,将仍然是被动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情绪和思想问题。例如他们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难以实现,或者在游戏等各种活动中遇到了某种困难时,情绪就会出现波动,思想就会受到一定的困扰。这种波动和困扰,父母是否能灵敏地予以及时体察和感受,并设法在极其自然的情景中加以帮助解决,就成了童心领悟力又一个重要的标志和体现。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但对孩子的情绪和举动缺乏敏感性,不能于细微之处敏感地发现和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这实际上是因为父母的心理并没有与孩子的心理真正融为一体,于是孩子就会产生自己不被父母认可、理解的错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心理远离父母的心理,父母“暂时”回到童年世界中去的心理就会被孩子推回到成人世界中去。
  适度的母爱
  亲子教育母爱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炽热的母爱,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纽带就会断裂,就会形成日后难以填补的心理空间。但是母爱必须适度。失度的母爱只能是溺爱,溺爱的结果势必导致孩子真正自我的丧失,这样的孩子在长时期里只能生活在“借来”的自我身上,日后必定是无能的、脆弱的、难以立足于社会的。
  合理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成就?但是,期望如果脱离孩子本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一律要求他们成“龙”成“凤”,不但不切合实际,而且还会使他们的正常心理严重受挫。而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他们便会失去信心,情绪一落千丈。如果这种体验过多,势必就会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具有童心领悟力的父母,对孩子必定会有一定的期望,然而这种期望是合理的,是能够成为激励孩子的力量的。因为这种期望基于实事求是评价孩子能力和照顾孩子需要和兴趣之上,是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幼儿教育小编总结:做为父母,都想要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为优秀人士,也因此常常会表现出疑虑、担忧等等,与孩子们缺少沟通,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从而使得与孩子有了心里的相隔,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所以家长能够提高自己对孩子童心的领悟力很重要!

二 : 爱的故事·读《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

——读杨聪《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一书有感

爱的故事·读《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

去年曾读了杨聪老师所著的《好老师可以这样做》和《教育即唤醒》两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近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让我再次感受杨聪老师充满爱心的教育,读了之后收获很多。

《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一书,是杨聪老师的又一本教育随笔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善于“俯下”身子,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话,倾听他们的心思,发现他们的看法和评判,在细水长流之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相互倾诉与诉说的意愿和乐趣,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一次次地在教学互动中实现生命的狂欢。他更善于用心来书写孩子们的故事,用真实、真诚、真率的文字表达出教育生活的本真,展现独一无二又多姿多彩的学生个体,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比教学内容更加重要的东西。教育,是一种感召,是一种唤醒,是善的传递和爱的共鸣。

一、欢乐的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每天都会有新鲜的故事在师生之间发生。面对这些师生交往的细节和故事,很多教师在处理之后就让其过去了,杨聪老师不然,他会非常用心地将其用文字还原出来,让其成为后续教学的重要素材。

当孩子们听到身边发生的事情,被老师用文字给记载下来,并念给自己听得时候,课堂上的那种专注、那份快乐,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回味无穷。读了之后还有互动和交流,故事的主人公自然是要谈些感受的,其他同学也要对此发表评论,并探讨在面对类似的问题,大家该如何更好地去面对。

这不是偶尔为之,是杨聪老师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因为教育随笔的素材全都来自班级,所以大家都非常期待,希望杨老师在下一次的课堂上也来讲讲和自己有关的故事,即使不是“主角”,当个“配角”也可以。在杨老师的带动下,这些小小的孩子们也一个个开始尝试写自己的学习日记,杨老师总是满心欢喜地阅读这些由稚嫩的笔触撰写出来的鲜活文字,让大家来品味一句话、一段文字的妙处,并摘录到自己的教育随笔之中,这给孩子们以极大的欢喜和信心。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将现实世界和孩子的学习活动充分地融合起来,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其目的和意义也在于此。于是,孩子们在校园里的集体活动、偶尔出现的突发事件、个别学生的小心思、孩子们喜欢阅读的书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孩子生活中的第一场雪,等等,都被杨老师记录下来,并选择其中孩子们能够理解的部分,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这看上去都是教材所规定内容之外的东西,但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意义极大。当孩子们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课堂上每一个这样的当下彼此对话的快乐,实实在在地体会每一次倾听与表达过程中可能触发的或多或少的感悟,并对此能有所感兴趣的时候,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重视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亲身带领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事情,杨聪老师总是身体力行地去做。而且在做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在看书听故事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静得下来,在开展体育活动或者课外玩耍时要让学生动得起来,让孩子静在静处,动在动处,动静自如。

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老在强制学生长时间地静在教室里上课做题考试,而该运动的时候却不能健康灵活地动起来,导致孩子们在该静的时候三心二意心神不宁地只想做小动作,而且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让不少的教师和家长身心疲惫,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输给别人。看到别人做了好几本课外练习,自己的孩子也要跟上;看到别人的孩子去读了补习班,自己的孩子也要鼓励。一旦自己不这样去做,你心里就会紧张,害怕学生的成绩会差了,分数会低了,因为我们重视的就是这个。不少家长和教师已经被自己的做法控制了,家长和师生都疲惫地跋涉在起跑线上,拿是拿起来了,而且还拿了很多,但是却不再放下,更不敢放下。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孩子怎会有欢乐而言?

杨聪老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教师想真正地解脱,可不能等待和依靠外在的诸如上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的文件和命令,而是应该依靠自己,从观念入手,勤学习,多思考,敢实践,一旦我们的思想和心智被唤醒,被打开,就能勇气十足又轻松自如地放下该放的和想放的,根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自我矛盾、自我折磨了,孩子们也就可能更加欢乐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了。

二、自由的作文

不少孩子非常害怕写作文,因为教师总是要求他按照规定[www.61k.com]的内容和程式去完成,以便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但孩子自己可能对教师选定的话题毫无感受,无法做到我手写我心。

杨聪老师说,如果只是为了获取学生的一篇“作文”,并把这作为最终目的,进行严厉的逼催与所谓的指导,以致引来学生身心的厌烦与对抗,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只会得不偿失,我是不会去做的。

多让学生自由写,写他们想写的,少些要求和限制,是杨聪老师在作文写作方面一贯坚持的。有的孩子写不出长篇大论,他就鼓励说写短一点没关系,三言两语也可以;有的孩子不能按时交作文,他会耐心地询问缘由,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并予以一对一的指导。杨老师非常注重通过写作文这种方式,构架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相互了解,彼此熟悉,让孩子在和他反复接触与自然的交谈中逐渐敞开心扉,写出自己来。

为了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杨老师的几种做法很值得老师们借鉴:

一是用开启孩子内心的特殊语言——童心未泯,通行于孩童世界,愉悦自己,又快乐学生。满心喜欢、不带任何偏见地与孩子们接触,一起看书、聊天、玩耍,融入他们的校园生活,这个虽然和学生写作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能让学生信任、喜欢自己,乐意对教师说出心里话,一到写作文,特别是教师向他们提供某个话题时,他们就能实话实说地把内心里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假如一个语文老师很少或者不愿意接触并悦纳学生,那学生就容易在心理上与这个老师产生距离,甚至隔阂,同样也就不愿意在作文里表达出真实情感来让这个老师批阅的。作文教学有无功效,可以从语文老师和学生关系的亲疏反映出来。

二是自己经常动笔写文章,很多的教育叙事写的就是学生的事,并且读给他们听。孩子学习活动中,一种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就是模仿力,通过模仿教师以及身边的榜样,来为自己积蓄能量,获得成长。要让学生做的事情,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这句话相信每个教师都明白,教师的以身示范,就体现在这里。

三是无论学生写的长短或者“好差”,批阅它们,是杨老师日常工作中的一件乐事,甚至乐此不彼。杨老师的这种喜欢,是喜欢每个学生每一次用文字表达的本身,而无关乎他们的考试成绩与所谓的素质评定,更无关乎学校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在批阅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非常重要的,若学生看到的总是自己作文的缺点,对作文也就越来越没信心和兴趣了。

四是尽量让自己成为发现者和欣赏者,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优秀的作文或者作文片断在班级同学面前的朗读和全班同学的评述,是一种展示;将学生的作文融入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之中,不断地念给学生听,是一种展示;将优秀的文章推荐给各种媒体去发表,也是一种展示……当孩子们在其中发现,作文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作业,而是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写的东西有用的时候,作文的价值就凸现出来了。

杨老师还提醒小学语文教师,有些老师很喜欢让小孩子写什么童话啦寓言啦,以为这个最符合儿童想象丰富的心理特点,其实童话和寓言是最难写的,看看语文教材就知道了,入选的童话和寓言,基本上都是名家名作,因为它不仅仅是想象力的问题,更多的是人生智慧和构思能力的展示,毕竟他要讲究内涵和意义。

三、诚挚的呵护

杨聪老师的学生,现在在大学就读的陈小秋在这本书中写了两篇导读文章,来向大家推荐杨老师的这本教育叙事集。其中写道:

“孩子就像一个未成熟的苹果,我们不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的未来是青苹果还是红苹果。我们等不及,于是我们用教育这种独特的激素去注射他们,让他们在本该充满可能性的时候直接变成社会所希望他们变成的样子,在本该成长的年纪里被逼着走向成熟。”

“孩子的心灵如同冰一般干净纯洁,教育者对其太过严厉,冰易出现裂缝;对其太过温暖,冰易融化。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成了一个巨大的教育问题。”

要把握好这个教育的度,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和学生实现心与心的沟通,真心地去爱孩子们。有一段话说得好:“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你就没有看见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后面的意图时,你就开始看孩子了;当你关心孩子意图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时,你就真的看见孩子了,透过你的心看见了孩子的心,这是你的生命和孩子生命的相遇,爱就发生并开始在亲子间流动,和谐而暖人!”

杨聪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能够看到孩子意图背面的需要和感受,进而和学生心心相印的、充满爱心的好老师。他能够在孩子的一些细节中,发现孩子的“小秘密”和内在需求并在和孩子的互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心情,获得相互的理解。章思语在家庭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家长对她的学习要求不高,这给了她很宽松的学习空间,也导致了她学习上的拖拉和学科成绩的低下。面对数学老师的责骂,章思语将头深深地埋在试卷上,杨聪老师的心也被揪着放不下。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关心章思语的心态变化,并试探着和她进行交流,直到确认她已经完全放下才放心。而面对章思语提出的很希望杨老师到她的家里去看看,和她一起荡秋千的要求,杨老师就在一个周末亲自上门,满足孩子的这一心愿。

许多孩子是家庭里的“小皇帝”,平时过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在学校中,他们将遇到极大的挑战。在这类孩子的潜意识里,受不得一点点别人言行上的“侵犯”,哪怕只是常态下同学之间玩耍时的磕磕碰碰。很多时候,他们明知理亏却责怪别人,一旦得理更是不饶人,“乐此不彼”地沉溺在自我编织的“迁怒他人”与“自我折磨”的迷网中,并将此作为行为的目的,扩大化持久化,而对旁人的劝解和帮助或视而不见,或毫不在意。

一个孩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哭哭啼啼的没完没了,几位老师来劝解,都没有作用。杨老师通过侧面的了解,发现他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坏脾气”的习惯性发泄,明明是自己挑起了事端,但却迁怒别人,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莫名其妙。因为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在处理的过程中,虽然也费了不少的周折,但最后孩子还是心平气和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八九岁孩子的“小秘密”,在某些大人看来也许幼稚的不值一提,但对孩子来说,却往往占据了他们心灵的大部分天地,让他们郁郁寡欢,焦虑不安。教育的“特别”之处,就是让我们做老师的要珍视它,乃至仰视它,用一颗诚挚呵护的心。

《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 杨聪/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8

三 : 8-12岁年龄段父母管教孩子的有效方法

四 :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www.61k.com)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来源:魅力吧)

本文标题: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父母要有孩子的一颗童心(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224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