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乡关何处-《乡间何处去》

发布时间:2017-12-01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乡间何处去》

我曾经

轻率地

把衣食住行

折叠成远方的形状

装进故乡的行囊

以为这样离去(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就能了结一段情感

后来我才知道

我对它根源性的眷恋

是与生俱来的

如同家乡菜园里的油豆角

在我心里生了根,结了蔓,开了花

无论我走到哪里

它都会沿着那根生命的轴线

缠绕在我的情感里

一切华丽的辞藻

都将无法清算

二 : 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未曾想到,再一次回到故乡湖南邵东佘田桥,竟然是二十五年后。时间都去哪儿了?二十五年中,难道我就没有机会去踏上祖辈生活的这片热土?诚然不是,成年后的前十五年,因为投笔从戎,总是与家人聚少离多,来去匆匆,这个理由倒也能理解。可告别军营又有七八个年头,时间相对也宽裕些,总是阴差阳错,竟然也没能成行。故乡于我真的是渐行渐远吗?到地方工作后休息无规律自然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但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内心对故乡牵挂已逐渐变得麻木。

二月十九日早上,在单位接到妈妈的电话,说是二舅去世了。心里突然“嘎登”一下,又一个亲人离我而去,人世间的转世轮回终究谁也躲不过去。马上决定这次无论如何要参加二舅的葬礼,亲人在世的时候,已经少了一分相聚,在他离世之后,作为晚辈的我,于情于理都应到灵前去吊唁。也借这个机会回趟故乡,找回关于故乡那支离破碎的记忆。

由于爷爷奶奶和父母均是解放前从邵东移居衡阳的,虽然我们姐弟几个都生在衡阳,但骨子里流得都是邵东的血,说到底我是客居在衡阳的地道邵东人。故乡邵东于我,总是刻在遥远的、难以忘怀的思念中。因为爷爷家没有同房的亲人在世,其他旁系的同宗人也鲜有联系。所以,从小外婆家就成了我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外婆在世时,我常跟着父母去看外婆,依然记得半夜里睡不着时,外婆喂我的皮豆香味;依然记得外婆亲手蒸制的饼粑的味道,饼粑表皮乳黄色,吃起来有些粘牙,甜中带有少许酸味,吃的时候鼻子能闻到饼粑特有发酵的那种酸味;依然记外婆家做饭的土灶松树枝燃烧时呛人的的味道,外婆用竹制的吹火筒吹啊吹,吹出了香浓的米饭香;依然记得冬天里那张走时可以提在手上,坐时可放在小屁股下烤火的火凳带给我整个冬天的温暖;依然记得三舅亲手种的莳菇清脆和充沛的水分;依然记得三舅挑到我们家的大大的糍砖和糍粑的芳香;依然记得……

原本想开车回去,妈妈告诉我前几天邵东大雪,她担心路滑,特意嘱咐我不要开车,只好改坐高铁回湖南,然后再转乘汽车。回到家里,先听妈妈交待一些人情事项,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邵东佘田桥。如今有了高速公路,原本要五六个小时的路程,缩减了一半,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舅舅家。踩在泥泞的田埂上,看到右下方即熟悉又陌生的村庄,头脑里关于故乡的程序一下开启啦:还是那熟悉的乡间小路,还是那红墙青瓦或黄土墙青瓦的房子,还是那半亩方塘,还是那潺潺的小河流水,还是那魂牵梦绕即熟悉又陌生的故乡。见到苍老的三舅,带着我到了祠堂里祭拜了二舅。二舅的儿子介绍,二舅因为感冒久治不愈,十来天后,突然老去,享年八十二岁。还记得二〇〇五年见到二舅的样子,虽然人清瘦些,但精神一直挺好,毕竟岁月不饶人,九年后,他的身体竟然扛不住小小的感冒。见到表哥表姐们痛苦地哭泣,不由自主也跟着流泪,毕竟血浓于水,并不会因为来往少而减少这人间特有的亲情。(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二月的湖南,虽然已经立春,但今年的春天却特别的冷,前几天邵东还下了场大雪,真应验了那句春寒料峭的话,加上亲人的离去,更加体会到天气的寒冷。趁着鞭炮声和锣鼓声,我走出村里的祠堂,想去当年外婆的故居,寻找些儿时的美好记忆。三舅告诉我,因为年久失修,外婆原来住的黄土墙房子已经拆了,三舅家在原来的地基上建了红砖房。心里不由有些落空,原本想着这次能看到小时候住过的外婆家的老房子,可房子已经不在了,一如逝去多年的外婆。外婆和房子都只能存在遥远的记忆里了,我的故乡,我的乡关,我故土的根,真的不知道在哪里?难道,我这一生注定要做漂泊的游子?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我总觉得钢筋水泥的楼房里,不会融入太多的感情,更不会融入太多的乡土气息,更没有遥远的乡愁。现代都市始终是现代人工作生活的驿站,而不会是心灵栖居的地方。同时,也觉得自己几年前做了件大错的事,把衡阳乡下的房子也卖掉了,却不曾想到一同卖掉的还有我们姐弟成长过程的念想。如今,祖辈的世居地已经变了样子,成长地方也换了模样,我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它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还只是一个特定的符号?舅舅家能算是我的故乡吗?

穿过湿漉漉的田埂,走向小时候流连忘返的小河边。小河也变得快认不出来了,河水不再清澈,河里小鱼不知游去了何方,河道也变窄了许多,河的两岸还修起了防洪堤。河对岸的防洪堤已经打了水泥路,可以通车,站立的这边还是平整的泥土。

站在防洪堤上,回望故乡,第一次发现,故乡风景竟然是这般优美,背靠青翠挺拔的佘湖山,山势连绵起伏,颇为壮观,乃道教圣地。前依曾经清澈的蒸水河,蜿蜒流长,养育一代一代的邵东子弟。佘田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武德年间,“大洛菩萨”申芝泰曾经在这里写下一代传奇。这些,都是我回来查资料才知道的。

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故乡的这片沃土;不得不重新膜拜我那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先民。有时间,一定要去查看外婆家的族谱,寻找到祖辈光荣、艰辛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自然由历史学家去撰写,一个家族的历史只能由族谱来铭记。可是我总觉得族谱过于苍白,过于冷漠,难以完整表述一个家族的历史,我认为真的家族历史应该存在于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栋房屋,每一口水井,每一亩方塘,每一座坟茔,每一声气息。

只要你与这片土地有血缘关系,一旦踏上它,亲吻它!就能激活你关于故乡的点滴记忆,就能把故乡的亲人永远想起。原来,我的故乡从来未曾远离,乡关从来都在我心灵的深处!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作为这次回乡的小结再恰当不过了。

静待花开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星期六于厚积阁

三 : 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

月是故乡明。怀念故乡是人之常情。

为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过去,不管是西北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闽淅人渡南洋,过去年代皆因生活所迫而背乡离井抛家别土。因乡音而认同,免不了叙叙家常,如何流落在此?别离之情一时勾起,焉有不潸然者。即便是主动出走,怀揣梦想外出求学打拼者,在外经年,后来发达了,甚至漂洋过海他国定居,纵然“锦城虽如花”,时不时还有“不如早还家”的念头。几杯老酒下肚,夜阑月照西楼,李白的《夜静思》便不由自主泛上心头 。

其实,故乡就是小时候种的一棵树,多少年后,总想回头看看它长成什么样了,目的不是去乘凉攀枝摘果,只是慰藉释解情怀,仅此而已。故乡是永难割舍的精神家园,是与生俱来的遗传基因。于是就有了故乡的云:“回来哟,回来呵……”的召唤 ,就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的情景。

故乡永远是游子记忆中的不动产。那些小桥流水,那些田畈池溏、竹林菜园、还有山野里突然惊起的山鸡野兔……只要你的记忆在,就会顾盼 。

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去。时间的橡皮擦会模糊很多记忆, 但是不明白的是儿时个别经历竟永远清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谁言少不更事。那时我大约五岁,春花比我大一岁,是我堂兄的女儿。反正都是穿开裆裤的年岁。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我跟春花玩过家家,四只手棒着个茶壶从正屋来到厢房,可能是她父母性事被她窥到了,她躺在床上,让我扒到她身上,我有一丝不好意思,还有一丝不情愿,但是照做了, 反正不知何为索然无味。有间 ,三姐跑过来隔窗看了,等我俩回到正屋时,三姐跟我母亲都笑了起来,我竟然还推托责任:是她叫我 ……翌年春,春花病了,那天母亲带着我,走到她家门外几丈远地方让我止步,母亲回来说是出痘花发热抽筋。走乡郎中束手无策,她夭折了。

有一次,父亲外出了,母亲做好中饭后,手拿看一根没有烧完的劈柴对着树上的喜鹊叫骂,我心中很是迷茫,骂谁呢?我猜揣一定是对父亲不满。父母一辈子不睦。

一次饭后,母亲上了茅房,我在院里玩,听到厨房有火着了的烘烘声音,心想着应该看看,但是没有动, 待到母亲发现,火已烧大,她好不容易扑灭了火,险些酿成火灾。

儿时的记忆碎片还有一些,在我心灵烙上不灭的印记,自忖不是幸福的家庭,没有的幸福的童年。

如果说出生地是故乡的话,那我长大后在外地生活几十年的地方就是第二故乡了。我的第二故乡成了孩子们的故乡。让我的孩子们看看她父母出生的地方就成了我的未了心愿。还是在念大学时,当生产队长的堂兄说过:我们村庄里交的公粮还不够外出工作的人的口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十里八乡连个高中生都奇缺,我们庄走出几个大学生了,还有两个小学教师。我不认为这个不起眼的村庄有何地灵,也不认为出去的人就是人杰。

我的故乡故乡垫伏在豫西伏牛山前一道道沟豁中,没有丰富物产,没有可以叫得响的特产,家家土坯房,破墙烂院。它不在通乡、通村公路的结点上,太穷困了,太封闭——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东西两沟终年流淌不息的小河值得骄傲。春天,阳光照在浅水,水流闪动鳞鳞金光。夏天,在河里嬉水, 河岸的洞穴里每每掏出张牙舞爪的,过江草丛中用米笊可以捞起欢蹦的虾。深秋之后直到冬尽,有人用带钗的长竹杆在潭里钗鳖,引起一群孩子追看,潭水清沏见底,长竹杆在水面变弯了,水底也会冒出一窜气泡,这是孩童难得一见的风景,幼小的心灵得以启迪,激发无边的联想。

我读小学是在村里的祠堂,上高小在离家三里地的娘娘庙,读初中在在离家三十里的赤眉镇,读高中是在离家五十里的县城。那个时代没有家长过问作业考多少分,没有家长接送陪读,没有老师补课培优。一如大田里的庄稼,农夫把种子撒到田里,生不生芽成不成苗,看你自已的造化,自生自灭。我刚启蒙时着实不慧,小学竟读了三个第五册,第二个第五册是留级,本来可以升级了,可是逢着那个学期没有第六册了,只好再读第三个五册.不过这样下来,我的成绩敦磁实了,以后一直到中学都是名列前茅。.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当年故乡的糠菜没有喂饱我,故乡的粗布没有遮挡我的寒,故乡的搓板路磨破我的脚。然而毕竟是我呱呱落地的地方,我的衣胞之乡。“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胸口上”我竟敢跟诗人贺敬之《回延安》心律共振。

出乎我的预料,几十年过去了,村庄并没有如在别处看到的摊大饼式向外扩张。早先我辈先行离开吃上了商品粮,搬走好几家,处置了几处宅院。改革开放后,屡续有外出打工有钱者,把家按到镇上或县城的(听说女方不同意在乡下居住,如果不在城里买房,就不嫁)。计划生育的成效不可磨灭。沙石路宽了不少,新农村建设将散乱的房舍因坡势摆成个“7”字型,家家差不多都是砖墙水泥盖板的平房,有高大的门楼——这是故乡的风气——以为自家的门楼高就可以压过别人的风水。祠堂不见了。小时候七叔曾说过,我们村出过一个团长,他回乡都在很远地方下马而行,表达对乡亲的尊重。我读小学的祠堂就是团长所造,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正厅屋脊上裹着一块红布,上面写了曹公甫三个字,我猜想定是团长名字。砖瓦结构的四合院, 门窗都有木雕的花鸟,大门两边有两个石狮子,上学时我们经常骑上去玩。这座标志性建筑躲过了文革,以后生员减少学校停办改作供销社,后来商点撤消,沦为无用之所,终遭五马分尸。石辗盘不见了。老井还在,只是井台上辘辘不见了,我也不敢问为何没有了辘辘, 这个物件是解放后不久用上的,难道倒退到提绳汲水的从前!到田畈转悠,都忙着往自家的麦田里撒化肥。侄儿说如今用化肥用到十年前的两倍。如今都用手扶耕田,没有农家肥,种的是“卫生田”。家家粮食吃不完,餐餐细米白面,我立即想到网上流传的俏皮话:乡下人总算打药灭了虫,城里人又要叶子有眼儿的菜了;乡下人吃上细粮了,城里人又开始吃粗粮。小河几近干涸,河滩上杂草丛生, 只有下雨才有水,十天半月不下雨就干了。站在坡顶上向北远望,褐色的大山光秃秃的 。中饭是乡亲安排到十里路外镇上吃的,当年随便走进哪一家,都可以坐下来粗茶淡饭,谁也没有客气,谁也没有难为情,谁也没把谁当客待。如今在饭馆里吃才视为隆重时尚。我原打定主意要重走上学路,因为那条路上留下有我的艰辛、无奈、无助与憧憬。尘封记忆里一幅幅底片:错落村庄、弯绕阡陌 、荒野杂树,一条条岭,一道道沟。一个少年孤单地走了多少趟,有一段路几里没有人烟,为了快点通过,步履之速犹如小跑。过一条大河才到赤眉镇, 当地人都叫它七里河,有一次我走到河边时已是暮霭四坠,河水宽了许多,显然上游涨了水,此时多想有个伴儿,我看见河中心似乎有个人,急忙脱下长裤,匆匆下水,水深到屁股,等我到岸边,那个人早没影了。 七里河也成了季节河,它流到县城时又接纳了三小河, 回乡路过时,见河水断流,河两岸正如火如荼地房地产开发,高楼拨地而起。因为妻不同意,她说多少好看的地方,走什么小路。我只好摇头作罢。

为什么移居海外的人叶落归根?是叶对根的情怀。为什么老红军要重走长征路?是怕生因为忘记而背叛的警戒。

我上学路上来回奔走的年代,虽然生活困苦,但当时田园还算宁静温馨,河水还清沏明亮,果蔬还算原汁原味,乡风还算淳厚朴素,人情还算简单平实。鸡鸣伴犬吠,炊烟唤牧童,一幅浑然天成的恬静。如今,河潭淤塞,清流不在,鱼虾不见,人心不古,世风铜化。在今天,在中国,在都市化城镇化的裹挟下,年轻人纷纷逃离乡村。自然生态恶化,社会生态堪忧,公权力乖张,痞子施政已是不争的事实。

“日暮乡关何处是?” 田园牧歌可变革,青山绿水不可休。美丽乡村勾画了宏伟蓝图。过去的新农村建设空有形式,成了烂尾。暴富者不是绅士,富裕乡村不一定美丽。美丽乡村从局部说是房舍合理规划布局,环境优美宜居;从整体上看,人文、法制 、道德精神层面全面提升,生态得到根本恢复。达到天人合一、和谐、发展可持续。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极为务实。小康不可能大跃进中速成,中国梦任重道远。只有倍加努力奋斗不止,美丽乡村才能在小康中雏型,在中国梦的实现中绽放美丽。

(曹群堂)

四 : 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

唐朝诗人崔颢在黄鹤楼喝酒时,酒入愁肠,似醉非醉的他一时性起,挥毫在白璧之上写下了千古绝唱《黄鹤楼》,一时之间,往来赏玩的人无不称奇,全诗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个“愁”字,道尽了陌路驿站上无尽的思乡之情,而“乡关"一词,在古汉语中即是指代"故乡"。崔颢的这篇《黄鹤楼》一经问世,就让很多人为之心折。往来参阅吟诵的人不计其数,刚好大诗人李白也在其中,看到崔颢这首不讲究平仄韵律、随性为之的好诗作后,心里激荡起无比的钦佩之情。特别是后四句诗,那种一气呵成、奔腾直下的艺术美感,令一生狂放自负的李白不得不因此敛手,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一位以浪漫主义著称于世的伟大诗人,发出这样由衷的敬佩之言,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又是何等的耿耿于怀!这在当时处于诗歌创作巅峰的李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带着这种情绪,不久之后李白终于写成了《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来对照崔颢的《黄鹤楼》,同时也借助这首诗歌,舒缓了淤积在心里的情绪。这种情绪甚至在千年之后,让同样清高自负的林黛玉也有认同感,她说“若遇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于是,后人对这两首诗作的甄评风波,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息过。

这两首诗作,孰好孰坏,暂且不去深究,只是奇怪的是,为什么李白见了崔颢的题诗后,会表现出那种与他性格完全不同的退让呢?而且还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那位戏耍高力士,怒斥杨国忠的“酒仙”,那位“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狂人剑客,那位成就千古功业的天才诗人,为什么会屈尊于崔颢诗下,而后又耿耿于怀呢?

这会不会与他的血统、籍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白是所有唐朝诗人中,血统、籍贯、出生地最为混乱的一个人。比较带倾向的说法,是说其祖父在隋末年间,就已获罪到了西域。在西域生活了近百年之后,到李白的父亲时举家迁往四川,成都平原的富庶与凝重,让李白这个刚满五岁的儿童受益匪浅。由于他是胡汉血统的混血儿,天资聪慧,禀赋超群,博览经史典籍,几乎是过目不忘,25岁以前,就在当地享有天才诗人的美誉。

李白生于西域,长于四川,不受儒家文化条条框框的束缚,他诗歌中怪异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力,造就了他波澜壮阔的诗歌生涯。在世人的眼里,李白是一位酒量好,会写诗的高人,殊不知,真正能走进他的内心,揭示其心伤的人,世间又有几人?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位才华横溢、愤世嫉俗的狂人李白形象,他那光芒四射的名誉花环下面,究竟隐匿了多少的曲折辛酸、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一直以来却鲜为人知。

或许正因为这样,看到崔颢的题诗后,李白才留给世人一个落寞的背影,一个巨大的疑问。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走进李白的诗歌,走进这个“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台湾诗人余光中语)的天才诗人的内心世界。

说到李白的诗歌文化,不能不说到酒,而文化一旦沾上了酒,就如同菠萝一旦浸泡过盐水,那种醇香浓郁的滋味,留在人心际的感觉,就是尘世间一种至美的享受。李白号称“酒仙”,想来酒量非常人所能比拟,而许多天马行空、大开大阖的精美诗句,一经挤压,里面无不贮满了酒香四溢的精华。

那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其实是李白赠与酿酒师汪伦最好的写照;“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他的性格指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是他饱经忧患后的呼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毕生的人格操守,而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更是他千年遗憾的悲歌!

读着这些浸润人心灵的诗句,很难想象,李白如果没有博大的胸怀、奔放的个性、丰富的知识和好酒懂酒的性情,怎么能写出如此奇幻浩渺、风神飘逸的诗歌来呢?因此,后人称其“李白斗酒诗百篇”,看来是对他一种至美的褒扬。

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大家在一起聚餐时,面对一桌色香味俱佳的宴席,如果缺少了酒,缺少了那种杯筹交错的氛围,再美的珍馐美味,也会失却了原有的滋味。李白的精神层面中,酒于诗歌是何等的重要,读了他不朽的传世之作后,就会有这样的体会,甚至在千年之后,特别喜好喝酒的曹雪芹,在酒文化的传承上,同样也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部《红楼梦》,不知获得了多少人的青睐,也不知“醉”倒了多少“红楼迷”。

一身酒气的李白,名气愈来愈大,生性狂傲的他,不仅得罪了权贵,灵魂中那种浮躁的情绪,也日趋膨胀起来。天宝元年,获得唐玄宗的赏识,平步青云的李白更加蔑视帝王,嘲弄权贵,平时里生活奢侈,挥霍无度,漫游扬州不到一年,就散去了三十余万两银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便是他人生的座右铭。

无所顾忌,随性而为,宫廷里的许多风流韵事,都成为他嘲弄的谈资,渐渐地,连唐玄宗都害怕他的那种放浪行为:照此发展下去,皇家的颜面何存?天下苍生何以面对?再加上其他权臣的嫉恨和诋毁,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最后不得不忍痛将李白“赐金放还”。

其实,唐玄宗是非常赏识李白的才学的。

在他的诗歌里,那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任凭他信手拈来,如天马行空,驰骋万里疆域,尤其让唐玄宗钦佩的是,李白在言辞的运用上,不墨守成规,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甚至十一言,或长或短,变化层出不穷,读来铿锵有力,非常具有节奏感。而那种极强的节奏感,让他的每一篇诗作都具有绚烂多姿、异彩纷呈的独特魅力。

试想,一个一生未曾到过剑阁的人,却凭着超迈的诗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就了一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旷世奇作,试问天下人,谁能有此功力与禀赋,与之相提并论?然而李白那桀骜不驯的性格,最终让唐玄宗不得不望洋兴叹,赐金放还。

往日里,就极愿把自己当作“侠客”来装扮的李白,也试图通过仗剑走天涯的洒脱,来渲染人生中那种风神飘逸的色彩。他一生寻访过多少的名山古刹,结交过多少的仙中道友,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计算过。

黄鹤楼据说就是一个修炼成仙、得道升天的场所,崔颢开篇就提到了此事,李白的到来,看似偶然,实际上他是有备而来的。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仙踪没有寻到,却看到了崔颢的题诗,崔颢那满含醉意的问语,让同样遭贬谪的李白,想起了“乡关何处”的“愁”滋味,那种一语双关的笔调,激发了他内心中思乡的情结。他所以选择不题诗,是因为崔颢将他的心伤写在了墙上,那种被人戳穿心事而又无可奈何的怅惘,令他踌躇迟疑,欲说还休,最后不得已只好泱泱而返。

离开长安的李白,剩下的积蓄很快被他花的一干二净,落魄潦倒的他,很多时候甚至连酒钱都付不出,一扫过去那种意气风发、风流潇洒的形态。他当时那份心情,相信很多人是无法体会的。

那种人世苍凉的悲哀,在那一刻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实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漠再一次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最后在“安史之乱”的非常时期,举家逃到了江西,在庐山上隐居了起来。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出逃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管辖长江流域。李璘以抗敌平乱为旗帜,率师从江陵一路东行,路过庐山时竭力邀请李白从军,李白慷慨允诺,抛下妻儿,欣然从军。但是李璘起兵的目的,是为了与肃宗李亨争夺帝位的图谋,所以永王事败之后,李白也因牵连获罪被处以死刑,幸亏功勋卓著的郭子仪鼎力相救,李白才被免处死刑,流放夜郎。

私下里,李白是想以“东山再起”的愿望从军,但在客观上,却成为这场争斗的牺牲品。李白的第二次从政生涯,也以被流放的悲惨结局而告终。

聪明一世的李白在他的暮年,犯下了糊涂一时的过错,让他的妻儿饱受了颠沛流离的痛楚。他的一生,除了超常的禀赋和浪漫主义情怀以外,可谓是一事无成。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是高调做人,低调做事。他一生朋友遍天下,知己却没有几人。

在他六十二岁时,因心中的忧愤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病死在族叔李阳冰家里,生前的遗愿是希望葬在家乡的青山,但他的后人极少,而且非常清贫,在他死后,只是随便堆了一个小坟,草草了事。四十多年后,感于对他的诗歌无限崇拜的精神,一位叫范传正的文人,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他的两个孙女。看见她们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生存环境时,一时之间不禁悲从中来,含泪为她们添置了衣物,接济了一些钱财,并将那早已坍塌的小坟迁到了青山,了却了诗人的遗愿。

此时,再回想起那个曾经“仰头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自负的天才诗人形象,那个在风中吟唱,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在高山之巅仗剑起舞的狂人李白,如今面对此情此景,怎么不让人潸然泪下、怅然若失呢?而他那闻名天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五言绝句,此时读来,更加让人心碎于他那魂归故里的悲情。

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就此堙殁于这万丈红尘中,谁之过啊?

所以当他站在黄鹤楼上,看见崔颢的题诗时,那种怀才不遇而又胸怀天下的沧桑感,慢慢转化为思乡的情结,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原野,故乡的春夏秋冬,如此模糊不清,却又如此的令人眷恋。

“乡关何处”,一句看似简单的问语,实际上却寓意了极高的精神寄托和政治抱负。一代雄才,仕途之中久经波澜,实在是让人闻者伤心,听者动容啊!

所以当他背转身去,实现了他修仙成道、驾鹤西去的精神诉求时,一颗心,早已在滔滔东逝的长江水中,渐渐冰凉,泪眼婆娑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伟大诗人最纯粹的本真性情,但此时已为时晚矣。

是啊,“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啊……

本文标题:乡关何处-《乡间何处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218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