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朝自有秋日

发布时间:2017-10-19 所属栏目:隋唐诗词

一 : 王朝自有秋日

  如果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我这种人大概要被划入庶民一列。庶民也有自傲的时候——譬如我便会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豪放不羁,但在生死面前却丝毫放荡不起来——毕竟事关重大啊。四、五百年前的人们也一样,他们要活命,就要有饭吃,谁要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是绝对不依的,激动时还会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举措来。

  一个朝代刚刚建立时必定雄姿英发、生机勃勃--这是春;也必定会达到它的鼎盛时期――这是夏;而秋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然后冬便如期而至,瞬间满目萧条、民不聊生。这时庶民便会点燃秋后的枯枝腐叶,以星火燎原之势摧毁前朝基业,后又迫不及待地走入下一个轮回,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明朝自然也逃不出这个轮回圈。向梦魇一般,一个昏君的出现往往会带出一批昏君,而一批昏君又会带出一群奸臣。于是明武宗带出了世宗、神宗、熹宗,世宗又“成就”了严嵩,熹宗亦怂恿了魏忠贤,而魏忠贤又引出了“阉党”,可谓热闹非凡,就差再整出个春秋战国来了。

  上面的万岁、九千岁、千岁等人的心里早已入秋了,那些心是麻木的、冰冷的,再也感觉不到人情冷暖了。在这些心脏驱使下的肉体,做出了许多毫无感情的事情。于是百姓的秋天来了,这秋完全是人事所致。

  这时广大的农民群众在做什么呢?他们在磨刀——用刀割下成熟的稻谷去纳粮,也准备用刀砍下无道统治者的头颅,去祭奠心中不平的怒火。

  很快刀磨利了,庶民再也不愿过这人吃人的道德沦丧的生活了,他们举起尖刀,砍倒已在秋日里半死的枯木。

  于是有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只可惜他们不懂得珍惜春夏的大好时光,便如历史教科书上那几行无情的字眼所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很快便把大顺臣民的心推到了秋天。闯王攻入北京后牛金星等人互相争权夺利,再加上义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很快便被清兵逼出了北京。作“闯王来时不纳粮”句子的李岩——忠勇的李岩、文武双全的李岩,莫名其妙地被戴上了“谋反”的帽子,死得和袁崇焕一样“名正言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军训也被抛至脑后,亦是人事之秋的必然结果。

  张献忠也麻木了,大开杀戒,似乎要把自己以前所受的苦加倍的“奉还”给人民;吴三桂更是麻木了,为了一个女人,竟打开城门迎了清军——唉,都入秋了……秋风萧瑟、遍地残黄,无怪自古便有人要悲秋,这秋,的确可悲。而这人事之秋,又给秋平添了几笔颜色,使秋更深刻、更刺目了。

二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全诗赏析

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

秋词(其一)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www.61k.com]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的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他居然以此为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诗的主题思想。

三 : 唐诗赏析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

唐诗赏析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印诗情到碧霄.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对这两首诗语句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刘诗从时间起笔,一二句说,自古以来一遇到秋天人们会悲叹寂寞凄凉;然而,诗人则否定了古人的悲秋观念,认为秋天自有盛过春天的地方.
B.张诗从地点起笔,一二句说,客居洛阳,秋风萧瑟,必定会刮起万千思绪,刮起对家乡的万重思念.
C.刘诗抓住"胜春朝"来着意描写"秋日"的生机与情趣:天高云淡,月稀,蔚蓝的天幕上,白鹤点点;于是诗情大发,随着凌空的白鹤直冲云霄.
D.张诗后两句沿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路发展.诗人用"匆匆说不尽","临发又开封"10字,把"意万重"表现得淋漓尽致.

2.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以议论开篇,在否定古人悲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观念:"秋春朝".紧接着,诗人便循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脉络,十分自然地吟哦出下面的诗句.
B.张诗写景记事开篇,以"意万重"为诗的主线和核心.首句的景色描绘旨在引出"意万重"-----因秋风而秋思,因秋思而乡愁,因乡愁而欲作家书.文思环环相扣.
C.刘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进湖南常德)司马,<秋思>即写于朗州贬所,但诗篇丝毫不抑郁与低沉,反给人爽朗向上的享受.
D.张籍的诗历来受到文学家的推崇.王安石曾称赞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秋思>的末句"行人临发又开封",一个小小的细节,便把作书人的思念,急切,意未尽等等情思活脱脱地表达了出来.


C(天高云淡,月明星稀,蔚蓝的天幕上 白鹤点点.很明显没晚上的事,景物也没那么复杂)A(诗人便循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脉络,明显不是)

四 : 汉代皇后多寂寥!汉朝十大悲惨皇后榜大揭秘

汉代皇后多寂寥!皇帝的迎娶历来是一件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在皇权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的婚姻状态中苦苦挣扎,根本没有爱情和幸福可言。

汉代皇帝皇后列表

西汉:

刘邦皇后,吕雉

刘盈皇后,张嫣

刘恒皇后,窦漪房

刘启皇后,薄皇后、王皇后王娡

刘彻皇后,陈皇后陈阿娇、卫皇后卫子夫

刘弗陵皇后,上官皇后

刘询皇后,许皇后许平君、霍皇后霍成君、王皇后

刘奭皇后,王政君

刘骜皇后,许皇后、赵皇后赵飞燕

刘欣皇后,傅皇后

刘衎皇后,王皇后

刘秀皇后,郭圣通、阴丽华

刘庄皇后,马皇后

刘炟皇后,窦皇后

刘肇皇后,阴皇后、邓皇后邓绥

刘祜皇后,阎皇后阎姬

刘保皇后,梁皇后梁妠

刘志皇后,梁皇后梁女莹、邓皇后邓猛女、窦皇后窦妙

刘宏皇后,宋皇后、何皇后

刘协皇后,伏皇后伏寿、曹皇后曹节

五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www.61k.com]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本文标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朝自有秋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794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