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夏季防暑-夏季消暑吃点酸

发布时间:2017-08-22 所属栏目:夏季防暑

一 : 夏季消暑吃点酸

    酸味,是由氢离子刺激味觉神经引起的感觉,因此,凡是在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具有酸味。
    食品中酸味的主要成分有醋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市场上的食醋一般含醋酸3%-5%,食用酸精含醋酸30%,是使用广泛的酸味剂。乳酸是酸奶中的一种物质,故称乳酸。其他酸类大多数存在于柠檬、苹果、葡萄等水果之中。夏季吃些酸味食品,对消暑很有好处。
    酸奶:即鲜牛奶煮熟后,舀置容器中,晾至微温,下入酸奶酵(含乳酸菌)拌匀,保温置于恒温状态下,半日即成。酸奶洁白柔嫩,近似豆腐脑,吃口微酸。     酸菜:以鲜蔬菜为原料,经晾晒、烫熟、腌制(用盐量少于腌莱),装缸发酵后制成。味酸咸、清利爽口。
    酸豆乳:以豆乳经乳酸发酵制成的冷饮食品。形似酸奶,质地细嫩,具豆奶香味。因添加料不同,可制成奶味酸豆乳、杏仁酸豆乳、可可酸豆乳等。
    酸梅汤:以其酸中带甜、清凉可口的特殊风味,在众多的冷饮食品中独占鳌头,此汤又名“乌梅汤”,有祛暑、解热、驱虫、止渴之功效。
    乌梅茶:将乌梅10g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有敛肺涩肠、安蛔截疟、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夏季疟疾症。
    酸梅茶:将酸梅20个与冰糖适量,沸水冲泡,放凉饮用,有生津止渴功效,适用于夏季暑热烦渴症。
    乌梅粥:取乌梅10-20g,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100g、冰糖适量煮粥,温热服食,有生津止渴、敛肺止渴、涩肠止泻之功,适用于久痢久症。
    杨梅酒:取杨梅50枚与白酒500g放入瓶中盖严,浸酒3天即可,有止泻、涤肠胃之功,适用于痢疾、腹泻、呕吐症。
    乌梅蚕豆汤:取蚕豆、乌梅各10g,加入水、白糖适量,置火上煎15分钟,代茶饮服,有清暑热、解烦渴之功效,主治轻度中暑。
    酸浆水:是我国传统的酸味调味品。以蔬菜加面汤或米汤经乳酸菌发酵制成,味至酸,多于夏日作汤莱或下面条,可清热去暑,中医认为其味甘酸,性凉,可调中和胃,化滞止渴,今甘肃一带多用。
    醋酸水:一种酸味调料,将米汤或淘米水加盐、糖及醋等,经发酵制成,用于泡制各种蔬菜。醋酸水时间愈久,色泽愈红,浸泡蔬菜味道愈好,土家族、苗族、侗族常用。
    壮族酸汤:一种酸味调味科。用老青菜、嫩玉米棒、米汤等加清水混合入罐,在常温下发酵24小时即成,味清酸,壮族常用。
    陇川酸水:一种酸味调味料。选用萝卜叶和米汤入罐腌酸,然后将酸汤入锅煮沸后倒入另罐内即成。味清酸,四川、陕西一带多用,可贮存较长时间不变味。   
    白族炖梅:一种酸味调味料,将苦梅浸在陶罐内用微火持续加温一段时间即成,色泽黝黑,酸香异常,能存放数年而不变味。用于烹制酸味菜肴或拌凉菜,云南一带多用。
    苏梅酱:一种酸味调味料,以苏梅去皮核加糖煮制而成,味甜而略酸,一般用于干炸、脆炸、香炸菜等菜肴的调味料。
    番茄酱:一种酸味调料,以番茄制成,味鲜酸,色红艳,为番茄汁菜式的必用料。
    黄皮酱:一种甜酸调味料,以山黄皮果制成的果酱,具甜酸味,有香气,作食物调味料,广西一带的冻食春卷即用之蘸食。
    柠檬汁:一种甜酸调味料,以柠檬汁配以盐、味精、糖、醋等加热调制而成,用于制作柠檬汁菜式的调味,广东菜等常用。
    酸木瓜:一种酸味调味料,将木瓜用清水浸泡后,其液可作酸醋用;用糖汁浸泡,味道酸甜,亦可作水果食用。  
    萝卜酸:一种酸味调味料,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切丝或薄片均可,用精盐抓匀,稍腌,滗去盐水苦汁,用凉开水漂至约含1/10的盐分,挤干水分后,加白糖、白醋拌匀即成,福建一带常用。
    综合上述诸种酸性食物,可以看出酸性食物经消化吸收、代谢后,最终在体内呈现酸性的一种生理反应,有人认为是维生素的抗坏血酸由于分子中的一个羟基分解,而呈现酸味的,其作用是去腥解腻。肥腻的食品加些醋或蘸醋食用就会觉得不腻,这是因为醋可以使脂肪变为醇及其他物质。
    炎热的夏季,适当地使用酸味,可刺激胃口,增加食欲,并有去腥解腻、清新爽口和分解原料中钙质的作用。

二 : 13款夏季防暑凉茶配方

夏季防暑凉茶

1、荷叶凉茶

半张荷叶、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水若干;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和甘草,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2、银菊鱼腥草凉茶

选取金银花、菊花、鱼腥草,每种3-5克,也可用金银花、菊花、夏枯草、桑叶各3-5克,加水适量,煮5分钟左右,去渣取汁。这款凉茶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对由天热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目赤畏光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山楂金银花凉茶

山楂、金银花、陈皮、黄芩、桔梗、元参、花粉各9克,砂糖100克,绿茶10克,用沸水5000毫升,泡半小时即可饮用。此茶不但能防暑解热,对中暑先兆症状,如头昏、食欲不振等也有治疗作用。

4、荷叶夏枯草凉茶

取荷叶、夏枯草、甘草各3-5克,加水适量,煮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这道凉茶有防暑降温的作用。

5、百花凉茶

取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用开水冲泡,加盖泡10分钟,凉后即可饮用。此茶能起到祛暑气、清凉解热的作用。若是虚寒体质且脾胃虚弱的人最好不要饮用,否则会引起腹泻。

6、银菊茶

金银花、菊花、茵陈各3克,生甘草2克;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在补充水分、防暑清热的基础上,适应于咽喉易肿痛、长痘生疖者。

7、西瓜皮凉茶

西瓜皮适量、白糖适量;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瓜皮利用起来,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

8、香兰凉茶

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泡,盖上壶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能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9、莲心淡竹叶凉茶

取莲心、淡竹叶适量,加水煮开即可。这款凉茶具有清热宁心的作用。

10、藿香茶

藿香、佩兰各10克,生鱼腥草30克,为二人份,切碎,加红茶10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暑、化湿、和中功效;在补充水分、防暑去湿的基础上,适应于流感及轻度中暑患者,是夏季防暑佳饮。

11、藿香解暑茶

将10克藿香叶、10克香薷叶、10克薄荷叶放入锅中,加水淹没原料即可,加盖煮10分钟,凉后即可饮用。这种凉茶可健胃、祛暑湿,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肠胃功能较差的人饮用。

12、桃叶解暑茶

50克桃叶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水煎至一小碗的量,凉后即可饮用。此茶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痒,适用于有皮肤疾病的人饮用。

13、决明子凉茶

决明子15~30克(炒黄),桑叶、菊花各10克,水煎取汁,放凉代茶饮。此茶具有祛风散热、清肝明目、降脂通便的功效,适用高血压、高血脂,还可预防中暑。

三 : 夏季防中暑宣导20130711

什么是中暑?
指高温条件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和汗腺功能衰竭而产生 的急性疾病。主要与温度、 湿度、通风、日晒和个人 体质及营养有关。

中暑有哪些症状?
先兆中暑: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口渴、乏力。 轻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还有体温升高、面色潮红、
胸闷、皮肤干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 吐、大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重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出现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
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等。

预防中暑的措施?
●通风防晒:避免在高温和烈日下活动过久,外出带遮阳伞、
太阳帽、太阳镜,穿棉质衣物。

●合理饮食:多补充淡盐水、绿豆汤、时令果蔬及肉、蛋类。 ●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充沛体能。
●常备防中暑药品:如霍香正气水(丸)、龙虎人丹、十滴水、 清凉油、风油精等。 ●如发生中暑,应抬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毛巾敷额头、口 服人丹或十滴水等;如病人昏倒可掐人中穴,然后送往附近 医院进行治疗。


四 : 夏暑

云落风吹燕,泉开花满山。蝶飞稚子跃,孤舟枯柳帆。

五 : 夏季饮食防中暑

冷饮西瓜汁:

将西瓜瓤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机中打成汁状,加入500毫升凉开水及适量白糖和少许盐,在冰箱中略冷却后饮用。本品具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西瓜翠衣饮:

西瓜鲜外皮(称西瓜翠衣)20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待凉后去渣取汁,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本品具有清暑热、利小便的作用。

酸梅汤:

乌梅50克,桂花5克,水1000~1500毫升。将乌梅浸泡半小时,煎煮15分钟后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钟后过滤取汁,加入白糖适量和食盐少许,待冷后代茶饮。本品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绿豆汤:

绿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够去除绿豆的苦涩味),水3000毫升。将绿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压锅中煮沸20分钟,待凉后饮用。本品有消暑热、止烦渴的作用。(用绿豆100克,大米200克,煮为绿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的作用。)双花茶:

金银花(又名双花)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

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菊花茶:

白菊花10克,开水浸泡,加冰糖适量,代茶饮,有清热明目、消暑止渴的作用,特别适合于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饮用。

薄荷凉茶:

鲜薄荷叶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待凉后饮用,有清凉止渴、祛风利咽的作用,适用于夏季外感风热较轻者。

荷叶凉茶:

鲜荷叶20克,开水浸泡,加冰糖少许,凉后饮用,有消暑止渴、降脂减肥的作用,适合于肥胖者夏季饮用。

此外,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中,多吃些西瓜、黄瓜、西红柿及桃杏等蔬菜水果也有预防中暑的作用。

本文标题:夏季防暑-夏季消暑吃点酸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272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