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超越诸葛亮的谋士-国士无双,诸葛亮

发布时间:2017-10-28 所属栏目:三国战记诸葛亮

一 : 国士无双,诸葛亮

  早在唐朝年间,大诗人杜甫就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凭吊孔明先生,今吾不才,借中考之机,作简陋之文,愿扬先生之精神。

  是那个驾鹤飞天,翩翩白衣的仙人吗?

  是那个且歌且行,笑谈江山的书生吗?是那个羽扇纶巾,剑眉星目的儒将吗?

  还是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国丞相吗?

  你狂笑数声,气绝周郎;你一曲琴音,司马懿十万大军就扬尘而去;你一尊假躯,活仲达不战而逃;你六出祁山,名震寰宇!

  诸葛亮啊,诸葛亮,你天纵奇才才冠三国,你睥睨天下谁与争锋!只可惜,你所侍奉的刘禅,就算在整个五千年历史中,昏君榜位上他也足以排进前十。

  你会取而代之吗?你会建立诸葛氏的天下吗?你当然不会,因为你是诸葛亮,你班师回朝,诛邪斩佞,肃清朝纲,苦谏后主,最后你奋袖挥毫,落笔如龙,写下了前后《出师表》,从此杜鹃啼血,苍鹰哀鸣。你自己不是文人,可这两篇文章却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光芒万丈,因为你在其中,倾注了你一生的忠诚,一生的心血和一生的精神。宋有陆游诗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今吾云:出师表文千古传,至今不觉不新鲜。

  忠心如此天可鉴,佞臣何不陷黄泉。

  在《出师表》中你也曾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曾因为这句话而动容不已,假使此生没有刘备,你本该是那个“自我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隐士,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生活,朝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晚观“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可是后来我曾想明白,这又岂是真正的你,你注定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你注定是政客,而不是文人。正因为有你,三国的历史才能绽放奇光异彩;正因为有你,才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精神;正因为有你,才有中华五千年来智慧与忠诚并重的信仰。孔明先生,国士无双,你当之无愧,千古《出师表》,文章更当之无愧!今晚辈陋笔妄敢造次,还望先生鉴谅。

 

    49中初三:李明

二 : 三国中的谋士智谋大比拼!三国之鬼才郭嘉竟然远超诸葛亮?三国郭嘉传

三国中的谋士智谋大比拼!三国之鬼才郭嘉竟然远超诸葛亮?三国郭嘉传

[www.61k.com]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易中天书第十四集《天生奇才》,用了很大的篇幅,对诸葛亮与郭嘉作了比较。说他俩都是同一量级的人物,对刘备、曹操同样重要,两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怎样相似呢?易中天认为:

第一,他们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时都只有二十六七岁。

第二,他们都“审于量主”(谨慎地选择主公)。

第三,他们都“谋功为高”。

第四,他们都忠心耿耿、竞竞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第五,他们和曹操、刘备的关系,也都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如鱼得水”,甚至确有一些情意。

但我觉得:二人虽有若干相似之处,如上述之一、二、四项,但不同之处也不少。严格说来,在某些重要的层面上,二人是不能相比的。

首先,说郭嘉“谋功为高”是可以的,对诸葛亮却不能这样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几乎刘备所有的政治、军事活动,都有诸葛亮的出谋画策,所有的战役都离不开诸葛亮的参谋。他智计多端,料事如神,刘备无不言听计从。关、张之辈开始是嫉妒、吃醋,后来就变成服服帖帖地接受领导了。但我们查阅史书,在刘备的有生之年,诸葛亮在军事上多是靠边站的,对刘备并没有起到郭嘉对曹操那样的作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去见孙权,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以后就跟随在周瑜水军的后面,回到了刘备的驻地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三国演义》上所写的那些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都是小说家之言,并不是史实。火烧战船是周瑜和黄盖谋划的,并没有诸葛亮参与谋划。

当然,刘备方面作为联军组成部分,也配合作战了,但我们在史书上并没有见到诸葛亮提出过什么奇谋佳策。接下来诸葛亮和赵云随刘备出征荆州南部四郡。因为这四郡原为刘表的地盘,又有被刘备推举为荆州刺史的刘表的儿子刘琦的文书,进军出奇地顺利,几乎是兵不血刃,四郡皆降。这时诸葛亮才第一次有了官职,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督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郡治分别为今湖南永州、郴州、长沙等市,诸葛亮住在临烝,今湘南衡阳市东),一住就是二三年。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刘备进川,把庞统、法正带去当参谋,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等留守荆州。只是到了取蜀战争的后期,才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川,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刘备进兵汉中,带去的参谋是法正,又不是诸葛亮。章武元年(公元221),刘备大举伐吴,史称夷陵之战。这时庞统、法正已死,刘备仍然没有带诸葛亮前去,而是自己悍然率兵前往。总的看来,在刘备生前,除了早期的赤壁之战和作战不多的进军荆州南部四郡,以及取蜀战争赶个末班车之外,诸葛亮基本上是远离战场的,怎能和郭嘉相比?在郭嘉生前,曹操所打的重要战役,如战吕布、破袁绍、讨二袁(袁谭、袁尚)、征乌丸等,都把郭嘉带在身边。郭嘉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死于征乌丸途中,曹操非常难过,在表章中说:

“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成,嘉辄成之。(我的计策还没有形成,郭嘉便帮助我形成了)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三国志·郭嘉传》)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叹息着说: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而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也叹息着说出了类似的话: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正若是活着,就能制止主上,让他不要东征;即或还是要东征,也必然不会打败仗的。)” (《三国志·法正传》)

可见刘备在军事上所信任和依靠的,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如果非要从刘备集团中拿出一个人和郭嘉相比的话,那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当然,这是指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至于在谋略方面,法正是要逊郭嘉一头的。

为什么刘备信任诸葛亮不如曹操信任郭嘉?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这和郭嘉正好相反。刘备求功心切,不大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刘备出兵时,常把他留在后方作为后勤部长。正如《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说: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当然,这只是说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是稳健类型的,不表明他没有军事才能,刘备对他的使用是不正确的。如果夷陵之战把诸葛亮带在身边,用诸葛亮的稳健来纠正刘备的狂躁,肯定不会败得那么惨。

二是刘备对诸葛亮并不那么信任,这大约是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官居要职有关。我们读史书时发现: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派诸葛瑾到成都来讨荆州,从此以后,直到刘备逝世,刘备就再也没有给诸葛亮布置过军事方面的任务,使他远离了战场。这内中应该有隐情,不一定就是巧合吧!关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有一篇论述,摘要译述如下:

“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而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先主不死,吴祸不止,北出祁山的军队也走不出来啊……”

在诸葛亮初出山时,刘备和诸葛亮相处得过于亲密,引起了关、张二人的不满。刘备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

人们根据这个记载,多认为刘备和诸葛亮是鱼水关系。但不知这话仅仅适用于“蜜月”期间,过了“蜜月”,便未必如此了。那么,郭嘉和曹操的关系是不是鱼水关系呢?也许一个时期是这样的。但如果不是郭嘉英年早逝(死时38岁),再活上若干年的话,事情就难以预料了。荀彧功勋不亚于郭嘉,最后还不是因为触犯了曹操,而死于非命吗?也许另外还有一个空的食器是给郭嘉准备的呢!

三 : 刘备心中的第一谋士居然是他,而不是诸葛亮,法正

刘备心中的第一谋士居然是他,而不是诸葛亮,法正

超越诸葛亮的谋士 刘备心中的第一谋士居然是他,而不是诸葛亮,法正

大强辞职了,这个消息在单位里突然爆炸开来。[www.61k.com]

“天呐,怎么会,大强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大家都很认可,而且为人很和善,低调。为什么会走啊?”小丽感慨说。

大强说他要换个环境,毕竟小城市能见的世面少一点。对于每一个“仗剑走天涯”的伙伴,大家心里不舍是难免的。在接下来与大强接触的最后一个月里,大家觉得阿强变了。他变得粗暴,变得高调,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虽然以前工作里大强遇到与同事发生矛盾的时候,大强总是本着退一步开阔天空的心态。而如今不同了,大强与人说话变得大声,甚至有些蛮横。有一次甚至与同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口角。每次一起聊天的时候,大强要么闷不做声,要么滔滔不绝的表达对公司的不满,大强到底怎么了?

人是会变的,这个没错,但大强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几天里变化那么多?可能是因为平时忍气吞声久了,在最后的时间里发泄一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个问题,如果大强读过鬼谷子或许不会选择这么做。毕竟他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不错的。

如果我直接跟大强讲一个道理,大强是肯定不会接受的,毕竟大道理谁都会说。于是在一次聊天里,我们聊起来三国故事,我们都知道如果把刘备换成曹操,那徐庶是不可能活着离开的,而刘备却用一个巧妙的方法,化解了徐庶可能投靠曹操后背叛的危机。

一次,刘备请徐庶喝酒,徐庶说:“我老母亲被曹操囚禁,现在就算再好的佳酿也喝不下去啊”。刘备说:“我听说你将要离开我,如同失去了左右手,就算山珍海味也食之无味啊”。二人流泪畅谈通宵。这时候诸位将领已经在外面安排好宴席准备给徐庶饯行。

刘备和徐庶并马出城,到了长亭,下马告别。刘备拿着酒杯对徐庶说:“我没福气,不能和你相聚,希望你能投靠良主,成就功名。”徐庶说:“我不才,智慧浅薄,能让您看得起,得到重用,却不幸半途而别,实在是因为母亲的缘故,哪怕是曹操以性命相逼,我终生也不会为他谋划一个计策。”

刘备说:“你将要离开了,我也打算退隐山林了。”徐庶说:“我所以能与您共谋大业,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理想,如今因为母亲的缘故,我已方寸大乱。哪怕留下了,也无济于事。您可以找到更好的良才,共图大业,又何必如此呢?”刘备说:“天下谋士,没人能超越你的了。”徐庶说:“我本是庸才,不敢担当这样的荣誉。”即将告别,他又回头对诸位将领说:“希望诸位兄弟认真辅佐君主,得以名垂青史,千万不要学我,有始无终。”

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告辞说:“不能劳烦您远送了,就此别过了。”刘备马上握住徐庶的手说:“先生这次离开,天各一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相聚。”说罢,泪如雨下。刘备看着徐庶远去的背影,哭道:“他这一去,我将如何是好。”一片树林挡住了徐庶的背影,刘备说:“我要砍光这片树林,它阻挡了我,让我看不见徐庶的身影了”。后来徐庶还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而自己堙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假设把刘备换成曹操,如果知道徐庶将投靠敌方,必然会杀了徐庶。而刘备不会。这个故事不仅仅告诉我们刘备爱才,其实刘备也用权术感化了徐庶,用最低的成本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超越诸葛亮的谋士 刘备心中的第一谋士居然是他,而不是诸葛亮,法正

鬼谷子缀去之术:说对于即将离开自己的人,说出真心挽留的话,以便使对方留下回忆与追念。所以遇到真诚的人,一定要赞许他的德行,鼓舞他的勇气。表示可以再度合作,后会有期,对方一定高兴。顺着他人希望,推导出对方真实心理而与之结交,让他换换而去,即便离开了,也十分留恋于我们。

大强听完了故事,他明白他怎么做了。他会与每一个同事保持友好的关系,哪怕做不成同事,也一样可以做朋友。

俗话说,善始善终,合作不成,也要好聚好散。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鲁莽的事情,如果大强的管理者懂得这个道理应该好言相劝让大强留下,哪怕大强执意要离开,也要说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如果大强明白这个道理。

中华鬼谷子学院(微信号:guiguzi7619299),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十年专注鬼谷子文化研究。每天更新最有价值的国学鬼谷子智慧文章,拥有50000名鬼谷子爱好者的智慧社群欢迎你的加入!

本文标题:超越诸葛亮的谋士-国士无双,诸葛亮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032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