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新唐书翻译-大唐新语 卷三翻译

发布时间:2017-10-17 所属栏目:新唐书翻译

一 : 大唐新语 卷三翻译

大唐新语 卷三翻译

贞观中,太宗谓褚遂良曰:“卿知《起居注》,记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检戒,庶乎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肇,君举必记.”刘洎进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大唐新语 卷三翻译的参考答案

译文:

贞观年间,太宗对褚遂良说:“你记录我的起居事务,记录什么事情?到底是我可以看么?”褚遂回答说:“现在的起居注,和古时候左右史一样,只写君王的言行,并记录他的善行恶行,留给后人借鉴,所以君王不会胡妄非为,未曾听说有帝王会亲自看这些记录的.”太宗问:“我有不良好的作为,你也一定会记录吗?”遂良答:“遵守道义不如遵守官规,我的职责理当用笔记录,所以皇上你的行为我一定记录的.”刘进说:“即便使遂良不记录,天下百姓也都会记得的呀.”

二 : 新唐书 译文

新唐书 译文

新唐书 译文的参考答案

《新唐书》·苏世长传原文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几,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宏益. 译文

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错过了许许多多的猎物,今天围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是一介武夫,有幸能在这里陪侍.看见皇上的房屋能蔽风霜,就认为足够了.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现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高祖每次都给他好的脸色.苏世长前前后后多次进谏,高祖从中得到极大的好处. 《新唐书·郭子仪传》

原文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慰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遣,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田承嗣傲很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府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焉.

译文:

郭子仪事奉天子忠诚,对待下级宽恕,赏罚分明.虽然遭到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的诋毁,又遇国家多事,他掌握大军在外,但诏书一到,他就当日上路回京,没有丝毫犹豫顾望,所以别人讲的坏话和挑拨离间都不能得逞.在灵州破吐蕃,而鱼朝恩派人发掘他父亲的坟墓,没有得到什么东西.郭子仪从泾阳来朝见天子,朝廷内外怕有变动,等到进见,天子对此事表示慰问,郭子仪痛哭说:“臣做军队统帅很久,不能够禁止士兵发掘别人的坟墓,有人现在发掘臣父的墓,这是上天的谴责,不是人事呀.”鱼朝恩又曾约郭子仪游他建造的章敬寺,瞻仰佛容,元载派人告诉他观军容时鱼朝恩将做不利于他的事.其部下请在衣中穿上铠甲一起去,郭子仪不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往.鱼朝恩说:“为什么车马随从那么少?”郭子仪告诉了他所听到的一切.鱼朝恩哭着说:“公如果不是个有修养的长者,能够不怀疑吗?”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傲慢跋扈,郭子仪曾派使者到魏博,田承嗣向西下拜,指着膝盖对使者说:“这个膝盖不对人弯曲已经很久了,今天为郭公下拜.”李灵耀占据汴州作乱,公私财赋过汴州都要留下,郭子仪封存的钱币和帛过他的境,则不敢扣留,还派士兵护送出境.部下中有几十个老将,都已封王封侯地位很高,郭子仪可以不开口用动作指挥他们进退,像对部队士兵行动一样.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后来都做了将相等显赫官职,他的善于选拔人才就是这样.与李光弼的名气一样大,但比李光弼宽厚得人心.孙子有几十人,不能都认识,到请安时,只能点头表示.一生富贵寿终,有哀有荣,为臣下应该做的一切他确是十分完备的. 《新唐书·元德秀传》原文: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贫寒)因调南和尉,有惠政.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酺(聚会饮酒)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烧火做饭).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译文:

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守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有好名声.

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等到侄子能吃饭了才停止喂养.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快步行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身,元德秀答应了他.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如果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

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

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后来)竹筐里带着绢一匹,赶着一辆柴车离任.他家里不造围墙,不用钥匙,也没有仆人小妾.碰上荒年,有时揭不开锅.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元德秀擅长于写文章,曾经写了一篇《蹇士赋》来比况自己.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是叹息说:“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苏源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幸生活在衰败和庸俗的环境中,但我不感到耻辱的,是因为我结识了元紫芝呀.”

元德秀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死时,家里只有枕头、鞋子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

《新唐书·阳城传》原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节)

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出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一杯酒敬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与他推杯换盏,有时喝醉了仆倒在酒桌上,阳城有时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们说什么他全没听见.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阳城常对他的两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衣服没有多余的,有朋友称赞他衣服漂亮,他就高兴,把衣服送给人家.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本文标题:新唐书翻译-大唐新语 卷三翻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454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