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碟片上写ISBN是什么意思啊朋友送了两张长篇评书三国演义袁阔成的

发布时间:2017-11-13 所属栏目:袁阔成三国演义

一 : 碟片上写ISBN是什么意思啊朋友送了两张长篇评书三国演义袁阔成的

碟片上写ISBN是什么意思啊

朋友送了两张 长篇评书三国演义袁阔成的碟
在碟机上放不出啊 是碟吗
怎么在电脑上播啊 我在电脑上也没试出来啊
不过本人是电脑白痴 呵呵
谁能详细告之怎么看这两本碟啊


估计你的播放器不对,重新下载一个播放器再试试.

有的碟片只有用电脑读,一般的家用DVD机器根本即读不出来.

二 : 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

[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
逝者已矣,袁先生一路仙游,各路朋友或可盖棺定论。共缅,允悲。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诸葛宏图[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邪妖
题目大的驾驭不了。

袁先生是解放后评书门的面子!
(里子是刘立福先生)

家学渊源,善使短打书,有《彭公案》、《施公案》等书目。

录的半套《水泊梁山》可窥其实力之一羽。

另,我也不知道哪儿四个水平线完全不同的人物就并称什么什么四大家了
借蔓没这么借的就!

还有,有没有听过姜存瑞先生《三国》的!

原中国评书论坛网友舍卢鱼在北青报发表的文章可供一读,看看内行是怎么说的,关于袁先生的艺术人生外行说的真是满是槽点,嗯!这篇对袁先生艺术人生的总结到位,对其作品妙处的提取精准!北京青年报电子版


网友张佳玮[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谢邀。

平常说袁先生,先得给他叉手施礼,谢过末将大不敬之罪。
赶上今天先生仙去了,应该先下四拜。当然,袁先生这等人物,我有机会给他行个三跪九叩也满心乐意。

袁先生其他的书都好,不提了。单一部袁三国,我觉得是书以人传,人以书传。在我听过的书里面,单本儿天下第一。刘兰芳老师的岳飞和杨家将,田连元老师的水泊梁山,单田芳老师那些短打书,都好,但袁三国单本,我没找出比肩的。

说三国时不易的。已故的姜存瑞先生说过,解放前,天津的评书艺人遍地都是,说三国的,一百人里不过一二。为什么?所谓皮子硬、瓤子杂。说白了:人物超过四百个,跨度长,战役多,情节复杂,还有无数诗词歌赋、书信文章、历史典故、成语名句。寻常人拿不起来。所以那会儿说三国,是很考校水平的事。比如一位先生,说短打书热闹,展昭怎么打的白玉堂,可以花里胡哨;好,坐下来请他说一回三国,就见真功夫。但凡是语言粗俗、口飘架浮之类毛病,几句就听出来了。


袁三国的第一大好处,凑原著。这话听着寻常,其实难。说书的老先生,许多没学问,口口相传,爱把书改得歪曲扭,而且有套子。什么突围求救兵、校场选状元、山寨招亲、破敌大阵、诈死埋名、乱箭射死。给人物开脸也都是一套词。来回说,管饱,说到哪儿是哪儿。袁三国是按《三国演义》原著来的,剧情若合符节,有古风,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找补。
这里我得不敬几句,比如我们江苏的张国良先生说三国,也热闹,也华丽,打得还火炽呢,但比如十将战曹彰,这是三国吗?这是隋唐呢。但凡是读过三国原著的,听袁先生不会有岔子,很合。这就很难得,没有妖狐神怪的。有骨头,有原著的身架,没有肥瘦凸凹乱七八糟的地方。说三国而像三国,就很难得。不是那种说着三国,透出三侠剑味道的东西。


哪位说了,那样不显得刻板吗?不。细节丰富着呢。这就是袁三国第二好。
袁先生说三国,大情节不离左右,但他能评,能插叙,能找补细节。比如他时不时拿刘备擅长哭开个玩笑,比如荆州小兵看见吕范来说亲第一反应“哟,又来讨荆州啊?”比如失潼关曹操要斩曹洪诸将求情,踵事增华,小小段落平铺直叙,他也能婉转出小矛盾来。妙在这些描述,完全不违背原著,都是打原著散出来的。
如果说《三国演义》原著乃是精彩的白描,袁先生不胡改,而是合理的因形施彩,添加了心理活动。他有学问,这一点太了不起了。


然后就是尺度的把握。
别家评书,很容易失之夸张,脸谱化到底,比如把曹操说得一文不值。袁先生的三国,原文为主,叙评颇多,褒贬得宜。曹操该狼狈还狼狈,但袁先生“曹操是汉末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这句不停口。周瑜该狭隘还狭隘,但“好一位美周郎”的赞誉一直没停。而且袁先生不会长篇废话,漂亮,轻快,脆生,不拖泥带水,细节描写和评述多而精美,闲处着色,勾画优美。
也因为上一点,脆生轻快干净利落,让他该凝重的时候有凝重。感叹某位豪杰去世时,不会拉拉叨叨,就是一声慨叹。袁先生是有京剧底子的,一唱一叹,黄钟大吕之气,不用碎嘴说。

袁先生的评书好有一比,是老版《红楼梦》、老版《三国演义》那种电视剧的感觉。大环节贴原著,不胡改,经典的原话保留,于是古韵存着;小细节上,尽量周到,让观众听舒服了,一颦一笑,会让你觉得“原著没这么写啊,可是经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哎呀真是作者的知音”之感。
或者这么说吧:
许多别家的评书是越了解《三国演义》越觉得听不下去,袁先生的书是越了解《三国演义》越觉得对、好、妙的那种。
再举个例子:
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时,在孟获兄长孟节隐居处,看见风景清幽,于是袁先生给诸葛亮添了一段感慨,大概意思:咱也曾经有这样宁静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如今却是戎马半生,不知何时方能回归故里田园。这一段为原著所无,却是洞见人物心神,是真懂三国才能加的话儿。

这么简洁优美兼且轻快苍翠而又厚重端庄的一部好书在世上了,这得多少功力心血,想起来就高山仰止。

当然,先生的梁山、封神跟三国不是一个路数,但有袁三国镇着,我觉得是给评书这本艺术长脸的事。如果一个人从来没读过《三国演义》,我是会愿意请他从袁三国开始的。

还是给先生行个礼。伏惟尚飨。


网友椿杪居[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袁阔成的语言组织能力是短板,几套公案书停下来就有体会。当然这有他有意放弃评书程式化语言(各种砌末、戏白),力求语态自然平和的艺术要求。絮叨,词汇贫乏,描述能力差,但是平易轻松,忠实原典不卖弄,是袁先生最显著的特点。没有非难的意思,在怹身后,继承了他平易可人的台风,同时兼顾说话造诣的先进晚辈已经响蔓了,我说的是那谁和谁。


网友王靖昆[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年前有幸拜会袁先生,可惜当时先生已经缠绵病榻。先生还许我待到康复,给我们念念《九头案》。没成想不过月余就传来先生大去的消息,呜呼,允悲。。。。。。


网友傅踢踢[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鲁肃回来,跟周瑜这么一说。周瑜一听,嗨,子敬,你上当啦。又中了诸葛村夫的诡计!”

每听醒木声响,耳边浮现的就是袁阔成“三气周瑜”的片段。惟妙惟肖的模仿,沉郁多变的声线,勾勒的,是少年心底的江湖情、豪侠梦。

昨天凌晨,袁阔成先生去世。编剧史航在微博发文:从来没有机缘见过他,以后也不能对他说了:“您让我小小年纪在意了大历史。”

虽然评书已不是时下热门的文艺类型,但袁阔成的离开,仍旧唤醒了当日少年心底的追思。


评书的“世家子”


出身评书世家的袁阔成,自幼承袭渊源。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人称“袁氏三杰”。其中袁杰亭被称为“说书的梅兰芳”,而评书界也有“无派不宗袁”之说。

袁阔成倡导说新书,意图将囿于小舞台的传统评书带入更广阔的天地。按专业的说法,袁阔成的评书“漂、俏、快、脆”,博采话剧、电影、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14岁于北京登台,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岁月里,袁阔成为生计奔波于京津地区、东北各省。世易时移,志业不变。为求素材,袁阔成屡次背起行囊,下农村,入矿场。工业题材的《三声笛》里,袁阔成模仿的开汽车,逼真得令人吃惊。据观者称,哪怕一个挂档的动作,都能分辨出大型货车还是小轿车。

文革期间,袁阔成几成“重点照顾”对象。儿子因医治不及英年早逝,对袁阔成打击深重。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老伴一病不起,又成人事消磨。好在,三女儿袁田素爱评书,算是给袁阔成的些许安慰。


曲苑的创新人


初入书坛,袁阔成享名于《十二金钱镖》、《五女七贞》等短打书。但令后人铭记的,还是带头说新书的创举。第一部新书《小二黑结婚》,即获良好反响。此后的《吕梁英雄传》《二五长征》《舌战小炉匠》,也口碑颇佳。

袁阔成的求新,一以贯之。在他眼中,评书是一门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由口技而至表演。

史航回忆说,“初中听电台评书《三国演义》,说到姜维之死,袁阔成先生没有赘语,就一句总结:‘那么大的一位蜀汉国的大将军,姜维姜伯约,就这么死在了乱、军、之、中!’我当时听傻了,首次看到宿命高悬头顶。那句我模仿至今,太喜欢了。”

《读库》杂志主编张立宪回忆,“对袁老师的赞美,实在是太多了,有人用‘语断昆山分石玉,言倾沧海鉴鱼龙’来评价他说的书;有人说得更直接:‘听袁先生的说书,真好似看一部电影,一场话剧’。”

关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段落,张立宪写道:“我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她老人家当年听袁阔成讲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段,也听得津津有味。唱戏的人女怕《思凡》男怕《夜奔》,说书的人恐怕最怕舌战群儒这段文戏了。袁老师能说得那么深入浅出有张有弛,不是一般战士能做得到的。《三国演义》后半部赵云去世,袁阔成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来回顾赵云将军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堪称一部很完整的赵云评传。”

而袁阔成丰富的肢体动作,也令诸多武侠、历史评书增彩不少。在受访时,袁阔成还表示,评书必须要与时代结合,而他自己,一直研究周杰伦的成功经验。学以致用,晚境仍不止息。


少年的启蒙者


抛开这些入史的段落,对每一位亲历过的少年人,评书在网络阻隔、电影轻奢的年代,编织了绕梁三日的恢廓遐想。

历史教师、畅销书作者袁腾飞在微博上说:“在我小时候那个物质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时代,每天最盼望的就是中午放学听评书。先生的《三国演义》和刘兰芳老师的《岳飞传》、田连元老师的《杨家将》使我爱上了历史。后来在百家讲坛和腾飞五千年中讲《两宋风云》《塞北三朝》《汉末三国》,正是受这三部大书的影响。”

1981年,袁阔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365讲的《三国演义》,成为三国评书难以逾越的高峰。单凭一张嘴,诸多历史人物一如重现,滚滚长江东逝水,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之中的英雄气概,长留心间。

甚至可以这样说,评书是诸多少年的英雄主义启蒙。纵然还未曾领略“新丰美酒斗十千”的纵情,多少也有了“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隐约蠢动。

袁阔成的三国,单田芳的隋唐,田连元的水浒,刘兰芳的岳飞,醒木惊天、薄扇轻摇之后,便是一个山长水阔的新世界。

评书或许未必永久,事关评书的记忆与历史,却不会凋零。道山虽远,音容宛在,袁阔成先生走好。


参考资料:张立宪的文章《关于评书的记忆碎片》可戳右边读库


网友翰如[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今早在朋友圈看到的,不愿相信,只有缅怀。超爱袁先生的评书。三国,封神演义,百听不厌。手机app里专门下载了封神演义。不敢从评书艺术角度妄谈,只是听了袁先生评书,我不愿意再看任何电视剧,因为袁先生自己就描绘了一个世界,四洪八荒尽在其中,人物刻画生动逼真,也许栩栩如生不恰当,但是就是如此。
从小学开始用收音机听评书,就是袁先生的封神演义。每天晚上听完评书再去看书,很快就看完了封神。所以我第一本完完全全看完的小说就是封神演义,那时候二年级。后来三年级的时候还是伴着袁先生的三国演义看完了书。

直到现在,马上大学毕业。有时候走在路上也会听,会想起自己小学每晚听着评书入睡,会想起初中放学后就着评书写作业。

我妈经常说,没见哪个姑娘这么喜欢听评书的。


网友释宣导[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相声界的马志明。小品界的陈佩斯。评书界的袁阔成。……神乎其神,金光熠熠。不服就是不认,不认就是不懂,不懂就是low。我就静等着下一位的神的养成。泰山高不高?高!可你在山底下这么使劲磕头我真怕把山基给磕晃了。那三位连提鞋都不配,那我说出来只能找挨啐了。什么四大,五大的。自打听了王白面的现场书,这么多年我已经远离电台录播书了。我就是俗啊!


网友输了输了[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先生虽已身去,但您说的书,留下的声音却抹不去。
记得听十八路诸侯伐董卓那段,先生把一个个名字报上来,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影响之长远,直到现在,我还能说出“王匡乔冒鲍信袁遗……”。

记得小时候父母晚上不在家,一打开磁带,听着先生的三国,便能安然入睡。

对我来说,您的三国不仅说了书中的故事,还引起了我对其他古史的兴趣。每每评书中有引经据典,先生必会耐心解释,譬如传国玉玺为什么缺角,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等典故,全都解释的清清楚楚。

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句“子敬啊,你又中了诸葛村夫的诡计了!”
实在是: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


网友特不深沉[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袁阔成的口音太重,听不惯。互点儿迷,卢撙义,有点出戏。
风格不同,袁阔成的三国老辈人谁也说不了,但以后就难说了。袁阔成的三国是以知识做底子,老辈艺人吃了学问亏,难以相比,以后的艺人还是有机会的。
评书又不是什么难事,总比研究原子弹简单吧,艺人的素质是在提高的,追上前辈并非没机会。


网友风三[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先感谢邀请的朋友抬爱。
这问题太大我写不了。还是等能人出现吧。
另外推荐一下袁五爷的书,除了三国之外,还有一部水泊梁山千万不能错过。
另外十二金钱镖,碧眼金蟾,还有晚年的封神演义都值得一听。


网友王逍瑕[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张公子珠玉在前,我没得说了。
袁老爷一路走好。


网友麻绳[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说袁阔成与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并称评书四大家真是辱没了袁先生,那三位只配给袁先生提鞋。


网友王鹏[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听袁老的评书不多,成套听下来的也就三国,和烈火金刚。三国自不必多说,听了袁老的三国,别人说的我一集都听不下去。如果没听过怹的评书而又有兴趣听听的,推荐个小段《肖飞买药》尝尝,应该是烈火金刚里的段子。也很经典。


网友崇佛天[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抛个砖,我对袁阔成老先生的印象完全来自于小时候有本杂志叫《学与玩》,其中有一期的第一篇文章是老先生对自己评书人生的回忆,我当时还是沉迷于单田芳老先生的广播中,袁老先生提过一件事记忆尤新:老先生评书世家,小时候颇有天赋,常在台下评头论足,有好事者鼓动老先生上台表演,老先生从之。票卖完后,牌子挂出,正式出场时,老先生见那么多人懵了,脑子一片空白,一场书说的磕磕巴巴。下面观众也起哄,下台之后惭愧不已,从此以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方成一代大师。


网友张哲[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先生走好。打小就先生的三国,现在还在重温,刚听到刘备入蜀,便知道先生噩耗,悲哉痛哉。


网友正常人干得出这事[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一部三国转,半生名著情!


网友bonbon Ja[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前后听过大概几十部评书,每当想起袁先生三国,便不由的想起一句诗:春江花月夜,孤篇冠全唐。虽说未必贴切,但足以体现袁氏三国在众多评书中的地位了


网友匿名用户[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九八年,夏天,高三,每天中午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三国演义,边听摆在饭桌边黑色长方形小收音机,匆匆用着午饭,吃罢父亲收碗,待“下回收听”飘出,洗漱午休到点,朦胧之间沿着城市内河边的小巷返复学堂,直到六月份过去。记忆犹新的画面,也许这是那段枯燥日子里仅有的娱乐才显珍贵,也许这是对当年那位懵懂少年的怀念才记忆深刻。斯人鹤去,呜呼哀哉


网友混但两面[风雨如磐暗故园]如何评价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人生?给出的答复:
他的三国陪我坐过了无数次车站。走好

三 : 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评书中的口误与小失误

说评书,按照传统的规矩,不论是茶馆还是书场,是一天说俩小时,说一百天为一部书。因此说书人都有着不同凡响的记忆力和编辑能力。特别是旧时很多艺人可能文字都不大会写。整部书都靠着非凡的记忆力来讲述。因此口头偶有失误在所难免。而在书场茶馆说书时这种口误往往不会被听众发现,因为听众都被故事情节吸引了,哪怕是后来广播评书也是如此。只有象我等一样听着录音一遍一遍欣赏之际才能够发现一二。

而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皇皇巨著三百六十五回,一百八十多个小时,全凭记忆力侃侃道来,口误疏漏在所难免。我费尽心力挑毛拣刺吹毛求疵,检出以下这些疏漏之处(大约六十一处)。全当1个乐子罢了。

=========

第七回

孔融手下大将武安国战吕布。孔融是北海太守,口误说成“河北太守”

十八回

太史慈出战孙策,孙策想起周瑜提过此人。此处口误把孙策说成“孙坚”

孙策战刘繇,刘繇手下武将于糜、樊能出战,口误,将于糜说成“于能”

十九回

袁术召集手下几员大将,口误,将“几员大将”说成“杨大将”

二十二回

陈宫在吕布面前怒骂陈登、陈珪父子。陈珪几句话坏了吕布跟袁术的亲事。口误说成“不就是陈登这几句话么”

三十九回

田丰给袁绍出谋,说“青、幽、冀、并”,说成“青、州、冀、并”

三十五回

袁绍说有5个儿子,袁尚排行在五。

五十六回

说袁绍有3个儿子,袁尚是袁绍的三儿子。

四十三回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路过胡华老人家,胡华说孔秀胯下马掌中刀。见面之后孔秀说自己掌中枪。乃情节编排上的疏漏

五十四回

许攸投曹操,曹操叫许攸时,许攸字子远,口误说成“文元”

五十九回

曹操征讨辽东,人马从幽州出发奔易州,口误说成“从易州”出发

七十七回

夏侯惇、于禁兵伐新野,夏侯惇叫于禁时,于禁字文则,口误说成“曼成”。曼成是李典的表字。

八十回

刘备从新野、樊城带着百姓逃难到了襄阳,到了襄阳城下。此处口误把襄阳说成了“樊城”。

八十二回

开头,曹操派人到卧龙岗捉拿诸葛亮家人,讲述黄月英带着诸葛均搬家,口误把诸葛均说成“诸葛瑾”

八十五回

长坂坡,提及前文书说糜芳误以为赵云去投曹营了,口误,说成“糜竺”

一一〇回,一一一回

周瑜设计害孔明,让他劫曹操军粮,曹操军粮在乌林、聚铁山,口误说成“乌巢”。到周瑜派兵时,让甘宁取乌巢,然后连忙更正“就是乌林”给人1种二者其实是一地的感觉。

一一一回

诸葛亮从江东回来,刘备迎接,诸葛亮下船。口误说成“孔明一上船”

关羽抢令劫曹操,诸葛亮还未曾说是到华容道劫杀,关羽已经说出“华容”了。属于情节编排上的失误

一一三回

赤壁大战甘宁取乌林,口误说“走到了乌巢”

一二六回

[www.61k.com]

周瑜给鲁肃献计,让孙权跟刘备结亲,把刘备从荆州诓来东吴,口误说成“将刘备由江东诓到咱东吴来”

一二七回

孙刘结亲,诸葛亮派孙乾作荆州的媒人,口误说成“孙权”

一二九回

乔国老听说国太要在甘露寺相亲,口误说成“国老要在甘露寺相亲”

一三三回

一开场,说刘备和夫人孙尚香弃南徐回荆州,口误说成“弃南郡回荆州”。此时南郡不在东吴管辖范围内。

一四八回

马超、韩遂手下先锋官,有个名叫梁兴的,口误说成“梁秋”。另有一人叫杨秋,弄混了。

一五〇回

张松拜见曹操,见到杨修之际想起祢衡,祢衡字正平,口误说成“仲平”

一一三回

赤壁大战,黄盖中箭落水,叫韩当救他,韩当字义公,口误说成“公义”

一六三回

马超打曹操占了冀城,冀城守将杨阜跟表兄姜叙商议打马超,把姜叙口误说成“杨叙”

一六五回

张飞战马超,提起跟诸葛亮没法交令,口误称诸葛亮为丞相。此时刘备尚未称帝,诸葛亮也尚未作丞相,只是军师。属于情节编排上的小失误。

一六六回

李恢劝降马超,说~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口误说成“前不能退刘璋而救荆州之兵”。“退”“救”二字颠倒了。

一六七回

刘璋手下武将,刘晙,晙,日字边,读音应是“俊”,口误读作“梭”。此字属于罕用字,常易与目字边的“睃”(读作:梭)混淆。

一六九回

刘备得了西川封赏关羽,送礼有蜀锦,口误说成“锦蜀”

一七六回

孙权合肥战曹操,凌统讨令劫营,孙权称赞凌统,凌统字公续,口误说成“公绩”。公绩是陆季的表字。

一七七回

孙权合肥战曹操,孙曹两家拉开一场大战,口误说成“孙刘两家”

一八四回

黄忠米仓山劫粮,中了徐晃等人的埋伏,口误说成“许褚”

二〇七回

关羽出荆州战樊城,曹操兵进阳陵坡接应,口误说成“陵阳坡”。不过此地名在评书中只出现一次,若不跟原著对照,勉强也算不得口误~~~= =

二〇七回

结尾处,徐晃跟关羽答话,说不能以私废公,口误说成“不能以公废私”

二〇七回

孙权、吕蒙得了荆州,立刻就放了于禁回许都,曹操不见。此是第一次荆州放于禁。

二二八回

刘备伐江东,孙权向曹丕求救,又把于禁送回去一次。

二一〇回

廖化上庸求救兵,回顾兵败麦城的情形,说关平和廖化带人从重围中救出关公,口误说成“关羽和廖化由重围之中把关公救出来”

二一四回

诸葛亮劝解刘备后,回府,说是“回自己的丞相府”。此时刘备还未称帝,诸葛亮还是军师,未曾作丞相。

吕蒙死后封孱陵侯。“孱”,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多音字,可以念“灿”或“缠”。说书人念作“川”。未曾考证古音是否有“川”音。

二二六回

张飞死后,阆中由吴班统领,吴班是后来西蜀大将。此处介绍吴班是投奔荆州保关羽,关羽写信推荐给刘备的。跑到荆州投关羽的胡班,也就是过五关斩六将时候的胡班,胡华老人的儿子。胡班,吴班,这2个人如果不放在一起看,实在容易搞混

二二九回

曹丕赐九锡给东吴孙权,徐盛大呼不可,说~为主并魏吞蜀。口误说成“并魏吞吴”。他们自己就是吴啊。

二三二回

糜芳在东吴受马忠的气,自称国舅。应是自称“糜国舅”,口误说成“副国舅”,因为糜芳、傅士仁总在一起。

二三九回

东吴淳于丹带领军校偷袭西蜀大营,口误说成“西蜀军校”

二四一回

彝陵大战后,刘备逃至马鞍山,陆逊带领众将在对面设宴,众将中有朱然。刘备逃下山后路上被朱然劫杀,又说朱然为了抢奇功,没见陆逊的面直接跑到半路上来了。

二四四回

彝陵大战后,曹丕要偷袭江东,让曹仁去取南郡,口误说成“曹真取南郡”

二五九回

诸葛亮放了金环三结,听到孟获来讨战,金环三结又跑回来见诸葛亮。口误说成“三环金结”

二七五回

火烧藤甲兵之后,孟获到盘蛇谷看情况,口误把盘蛇谷说成“兀突骨”。兀突骨是藤甲兵首领

二七八回结尾到二七九回开头

曹睿问罪司马懿,起先是说让曹真去训斥司马懿,后来口误说是曹休。

二八〇回

诸葛亮一出祁山,交代众臣,刘琰为都乡侯,口误说成“都亭侯”。

董厥,为丞相令吏,口误说成“丞相使令”。

不过此官衔不与原书对照看不出,勉强算不得口误。

二八一回

赵云战魏国武将韩瑛,口误说成“韩琪”。这是韩氏四兄弟中的2个。

二八三回结尾到二八四回开头

赵云大战姜维,俩人见面互通姓名,后边赵云见了诸葛亮又说他光顾了自己通名,没问姜维姓名。此乃情节编排上的疏漏

三〇六回

姜维跟魏延去取陈仓,城下二人商量,姜维说去近前看看,魏延说听你的。此处口误把魏延说成了姜维。结果成了姜维自己跟自己答话。

三二〇回结尾到三二一回开头

司马懿派郭淮和张郃分兵两万劫诸葛亮的粮道,后边又说派郭淮跟孙礼带一万精兵劫粮道。

三二二回到三二三回

魏延诱敌张郃到木门道。说张郃跟魏延曾同在刘表手下共事。并以此为基础编排了一段很精彩的故事。袁阔成先生在这段故事似乎犯了1个挺严重的错误。当初在襄阳跟魏延一同保刘表的是文聘。见80回,81回故事。而张郃是袁绍手下大将,是官渡大战时投降曹操的。见55回前后的故事。不过单把这段书作为1个独立的故事来讲,这么说更有意思些,让张郃与魏延成为故交,将魏延假败的样子更加刻画的极为有趣动人。只可惜从全文通览,确是戴错了帽子

三四三回

诸葛亮死后东吴派全琮增兵柴桑。宗预出使东吴,问孙权,口误说成“全宗”。琮,读作“从”。不过除了这个字容易念错之外,这跟宗预的名字里也有个宗不无干系~~~~= =

三四八回

提到孙峻,说他是孙静的曾孙,孙静是孙坚的弟弟,口误说成孙静是孙策的弟弟。

三五四回

结尾处,提到魏武帝曹操,口误说成汉武帝曹操

三五六回

提到郤正之际,口误说是“郁正”“雨先生”。郤,念作“细”

三五七回

曹丕见钟会商讨取西蜀,问了“孤想亲自领兵~~去伐东吴。子诚~~你看何时起兵为好哇?”一句话。子诚~~二字乃口误,应是后文书夸奖钟会时候说的。属于情节上串词儿的小失误。

三六〇回

提到刘禅二字之际,七儿子叫刘璩。说书人口误念作“刘获”。此乃生僻字,极易念错

三六三回

结尾处,司马炎闻报,口误说成“司马懿闻报”。此时司马懿已经死了好几十年了

本文标题: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碟片上写ISBN是什么意思啊朋友送了两张长篇评书三国演义袁阔成的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394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