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万户捣衣声的前一句-转:万户捣衣声 的“捣衣”解

发布时间:2017-09-04 所属栏目:秋天的诗句

一 : 转:万户捣衣声 的“捣衣”解

“国学大师”乱“捣衣”

·方舟子·

李敖自诩“文化大师”、“国学大师”,对自己的国学修为颇为自信,近日

发微博称:“「唐诗三百首」,念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

虏,良人罢远征。」老师说捣衣是洗衣服用木杵搥干净。你会嘀咕:长安有一万

个女人发神经不睡觉,要月光下洗衣服!其实捣衣不是洗衣服,是用木杵搥松棉

花,赶送前线保暖,等丈夫战胜回家。这样读,才读懂上下文。快拜李敖为师

吧!”

把捣衣解释成捣洗衣服,的确是个常见的误解,甚至连权威的辞书也会犯这

种错误,例如《辞海》的琴曲“捣衣”条目解释成:“抒写妇女为远戍边地的亲

人捣洗寒衣时的怀念之情。”《汉语大词典》“捣衣”条:“洗衣时用木杵在砧

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其实捣衣不是洗衣,而是为制作衣服做准备,是先捣

再有衣,而不是相反。唐诗中对此有很多描写,都说明捣衣的结果是缝制衣服,

例如刘元淑《杂曲歌辞·妾薄命》:“北斗星前横度雁,南楼月下捣寒衣。夜深

闻雁肠欲绝,独坐缝衣灯又灭。”刘希夷《捣衣篇》:“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

穿针魂悄悄。”杨凝《秋夜听捣衣》:“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王建《捣

衣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但李敖把捣衣说成“是用木杵搥松棉花”,则更错得离谱。首先,棉花是要

弹的,不是槌的,越槌只会越实。其次,唐朝时候中国并不成规模种棉花,基本

也不穿棉布,当时只有从西域进口极少量的棉布,称为“白叠布”(唐代开元年

间张守节《史记正义》:“按白叠,木绵所织,非中国有也。”),非常珍贵而

罕见,不可能用来给将士做征衣。棉在宋朝传入中国内地,在元朝才开始在中国

推广,李敖没有听说过黄道婆吗?

那么捣衣捣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捣葛麻布,因为当时一般人穿的是葛麻布

做的衣服。但这种说法没有依据,只是想当然。唐朝以及更早的六朝的“捣衣诗”

凡是提到所捣的布料的,都说捣的是丝织品,特别是生丝制品,有这几种说法:

(1)帛,帛是丝织品的统称。例如:《文选》谢惠连《捣衣》题注:“妇

人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岑参《秋夜闻笛》:“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

湘南客。”王建《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白居易

《闻夜砧》:“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白居易《太湖石》:“磨

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2)素、纨,素指白色生绢,纨与素同义(《说文》:“纨,素也。……

今之细生绢也。”),也指“素之轻者”(《急就篇注》)。晋曹毗《夜听捣衣

诗》:“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乐府诗集》卷九十四《新乐府辞·捣衣

曲》注:“盖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刘希夷《捣衣篇》:“欲向楼中萦楚

练,还来机上裂齐纨。”贾至《寓言二首》:“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吴

大江《捣衣》:“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

(3)绡,“绡,生丝也。”(《说文》)例如:韩愈《春雪》:“城险疑

悬布,砧寒未捣绡。”

(4)练,练指白色的熟绢,但在“捣衣诗”中可能不是指捣的材料,而是

指捣的产物,正如“捣衣”捣的不是“衣”,“衣”是产物一样,所以“捣衣”

也称为“捣练”。例如:乔知之《从军行》:“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杜

甫《秋风二首》:“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杜甫《暮归》:“客

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韩愈《咏雪赠张籍》:“砧练终宜捣,阶纨

未暇裁。”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

回。”李贺《龙夜吟》:“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白居易《秋

霁》:“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捣的结果是把生丝制品捣“熟”(变软)了,制成“熟衣”:王建《捣衣

曲》:“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方干《秋晚林中寄宾幕》:“杯

盂未称尝生酒,砧杵先催试熟衣。”

捣衣的方式是把布料放在砧上,两个妇女相对站着,执杵而捣,杵砧相击发

出声音(王建《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妇姑相对神力生,

双揎白腕调杵声。”)。唐代画家张萱所作《捣练图》就画着这一情景。柿庄金

墓壁画《捣练图》画的则是一个人坐着捣衣,边上晾着布料,可见在捣之前还要

浸泡布料。捣完了还要熨烫(王建《捣衣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

寒裘。”)。上述两幅《捣练图》也都画着熨烫的情形。这期间还要染色:裴羽

仙《寄夫征衣》:“重重白练如霜雪,独下寒阶转凄切。只知抱杵捣秋砧,不觉

高楼已无月。……细想仪形执刀尺,回刀剪破澄江色。”捣完了从白色变成“澄

江色”了。伪托班婕妤《捣素赋》:“卷霜帛而下庭。……阅绞练之初成,择玄

黄之妙匹。”即选择颜色(“玄黄”泛指颜色)染白帛。

“捣衣”当然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捣,也有写在春天(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冬天捣衣(曹毗《夜听捣衣》:

“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的诗,但唐诗写得最多的是秋夜月下捣衣,别

有一种悲愁的意境。这是唐诗中极其常见的悲秋、思乡、相思意象,几乎所有的

著名诗人都写过这个题材。李敖乱“捣衣”,说明这个“国学大师”其实没有读

过多少唐诗,对“捣衣”诗就知道一首最著名的《子夜吴歌》,于是对之胡思乱

想,其实只要多读几首,就知道捣的是丝织品。“国学大师”把“捣衣”说成捣

棉花,也说明他缺乏历史常识,不知道在元之前中国几乎是没有棉布的,在那之

前很少有史料会提到这种舶来品。当然犯这种常识错误的“大师”也不止李敖一

人。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讲坛胡侃《史记》,不也说汉朝人爱穿“棉花做的棉衣”,

把它们送给匈奴,匈奴曾经很喜欢,后来中行说到匈奴才劝说单于不要穿不结实

的“棉花做的棉衣”吗?其实是王立群没看懂《史记》,把“缯絮”(丝絮)当

成棉花了。

不懂本来也不要紧,但在发惊人之论之前总该先做功课,查查文献吧?不做,

说明自己入学的门道也没还摸到。这样的“国学大师”要人拜他为师,那就真的

是误人子弟了。

2013.4.23

补记:

古代的寒衣不太可能用葛、麻布来做,因为葛、麻布不保暖。一般人穿的寒

衣,就是被王立群乱说成“棉花做的棉衣”的“缯絮”,缯是丝织品统称,絮是

丝絮,也就是用丝织品缝制,里面填充丝絮。有很多唐诗对此有描述:“寒衣一

匹素,夜借邻人机。”(杜牧《赠杜秋娘诗》)素即白生绢。“犹自保郎心似石,

绫梭夜夜织寒衣。”(许浑《越中》)绫是一种丝织品。“鬓边虽有丝,不堪织

寒衣。”(贾岛《客喜》)这些都说明寒衣是丝织成的。“轻橐归时鲁缟薄,寒

衣缝处郑绵多。”(韩翃《鲁中送从事归荥阳》)“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

雪冻深。”(陈陶《水调词十首》)这些说明寒衣中装了丝絮(绵)。

六朝、唐诗人之所以热衷于写捣衣诗,与捣衣捣的“丝”和“思”谐音有关。

隋朝有一个叫慧偘的和尚,写过一首捣衣诗,说得最露骨了:“疑捣双丝练,似

奏一弦琴。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双丝练”谐音“相思念”,“独杵”

谐音“独处”。

二 : 万户捣衣声的上一句是什么?万户捣衣声的前一句_古诗词名句欣赏

万户捣衣声的上一句是什么?万户捣衣声的前一句_古诗词名句欣赏_万户捣衣声的上一句

万户捣衣声的上一句是什么?万户捣衣声的前一句:

万户捣衣声的上一句是:

长安一片月

原文完整句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意思】: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

【出自原文】

子夜吴歌四首

唐.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释】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春歌:同以下的“夏歌”等,有些诗集无这些标题,原诗亦无;有些诗集的小标题为“春”??????而无“歌”字。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蚕饥”句: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君住马己疲,妾去蚕欲饥。”此用其句意。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www.61k.com)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越王:指越王勾践。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驿使:古时官府传送书信和物件的使者。驿:驿馆。

絮:在衣服里铺棉花。征袍:战士的衣裳。

“素手”二句:指冬夜寒冷,将征夫妻子的手都冻僵了,连针剪都拿不住。素手,白净的手,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

裁缝:指裁缝好的征衣。

临洮: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古文今译】

春歌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夏歌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1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秋歌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冬歌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赏析】

《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又题《子夜四时歌四首》。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是说汉乐府中的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是说春秋越国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是说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是说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作品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体严谨。

三 : 秋天的诗句——《捣衣诗》

  《捣衣诗》原文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革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捣衣诗》赏析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捣衣诗》作者简介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 (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四 : 秋天的诗句——《捣衣诗》

  《捣衣诗》原文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捣衣诗》赏析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捣衣诗》作者介绍

  柳恽(465~517)南朝齐梁间诗人。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运城)人。父柳世隆,以功官至尚书令。齐末,梁武帝萧衍起兵,柳恽往投帐下,得到任用。后曾两度任吴兴太守,“为政清静”,受到吏民称赞。柳恽多才艺,善诗。其诗今存者不足20首,但不乏佳作。名篇如写闺怨的《江南曲》等。他的诗,虽然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但诗风清新流丽,情调也比较健康,在当时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有集12卷,今已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文1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18首。

本文标题:万户捣衣声的前一句-转:万户捣衣声 的“捣衣”解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363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