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一本好书一种感悟——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有感

发布时间:2017-09-24 所属栏目:中华文化

一 : 一本好书一种感悟——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有感

一本好书一种感悟——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有感

今天,我终于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行者无疆》拜读完毕。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记述了他在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描绘了四地区的沧桑巨变和人文风情。我对这本书感悟颇深,我既领受到余先生旅欧的艰辛、知识的渊博、独特的视野、思辨的敏锐和文笔的冷峻,也对欧洲历史和欧洲文明有了更深更细的了解。

这本书可以说是余先生的欧行漫记了,他和同行者一道远行前往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和采访,从南欧一角踏上欧洲大陆开始,由南至北一路走去,游历了许多国家,踏遍了欧洲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许多名人故居,充分领略了欧洲古典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和现代文明的活力四射的魅力。余先生自知是匆匆过客,所以每驻足一处,总是处处留心,细致入微地观察,用历史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在良知的驱使下理性看待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人文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并从中对比反思,直言中国在这些方面隐存的种种弊病。的确每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本体,都有其生存发展所固有的良性特质,但也会存有影响其生存发展的负面因素,所以只有在对比中勇于揭示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改过自新,不断前行。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思索和对话,是对历史的直视和感悟,是一种胆略和智慧。对此我颇有同感,欧洲社会即保留了古典传统的魅力,也辉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芒,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本来应该有着比欧洲更厚重的历史沉积和更多值得世人仰慕的有价值的精神所在,而我们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真正将传统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人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却忽略了精神素养的提升,从而缺失了精神文明这一臂膀的支撑,这是前进道路上的悲叹之处。在这里,我呼[www.61k.com)吁更多像余先生这样的有社会良知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涌现,靠他们的言行感召感染世人勇于面对社会和自身存在的缺失,主动学人之长弥己之短,积极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让我们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舞台重新大放异彩。

《行者无疆》真的是一本好书,在这里,我不便多述书中的细节内容,你不妨自己去慢慢赏读、细细体味、好好享受。

二 : 散文《读秋》

散文《读秋》_秋天的散文

秋天,款款而来,她挥洒着立秋之夜的那场潇潇骤雨,把一度让人酷热难耐的夏天赶走了。

时令是很守信的,立秋就意味着夏天将要谢幕,秋天将要上演早已酝酿好的华丽和精彩。

秋天伴着柔风,带着凉爽,有些优雅,有些洒脱。虽然气温还是很高,却不像以前那样潮湿、闷热,让人汗流不止。温柔而又爽朗的秋迎合了人们渴望舒适的心意,契合了树木花草的光鲜亮丽,把初秋的山水装点得如诗如画,而又悠然静谧。 秋的怀抱里塞满了鲜花、瓜果,衣袖不时地充盈着怡人的香气,仿佛是嫦娥下凡,从你身边翩然走过,浓妆艳抹,暗香袭人。

花的世界宽泛了许多,初秋也还是繁花似锦。不知你是否留意:在湖畔、路旁、广场、绿地……到处都是婀娜娉婷,花香四溢。初秋温润舒适的气候,把这里的角角落落渲染得十分靓丽。

明德公园的湖水由暴雨后的浑浊变得清澈见底,微澜的湖面荡皱了蓝天白云,晃碎了水中的花影。鱼儿亲吻着蒲草的根茎,蜻蜓点击着睡莲的花蕊,柳树披着长发轻抚着身边的紫薇,半边翠绿半边红,风姿绰约,别有一番风情。

静守在湖心岛一隅的美人蕉,密密匝匝,生机盎然,引得众多散步的人们驻足观赏。墨绿色的叶子,像是大大的的扇子,长长的叶子上纹理清晰,有的还镶了金边,高高的茎顶上长满了花穗,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也有黄花印着红点的。绽放的花儿犹如凤冠,叶子酷似张开的翅膀,远远望去就像一群展翅欲飞的凤凰。这些红彤彤、黄灿灿的花朵,在秋日的照射下摇曳生辉,正如她的名字,叫人着迷。这时荷塘中的莲花少了往日的妩媚,叶儿枯了,花儿少了,莲蓬瘦了,就如失宠的妃子再也笑不起来,愁容满面地一任秋风萧萧,怕是沉入了幽深的的梦。

秋,宛如文雅的女子,步履从容而又楚楚动人,一路渐入佳境。

仲秋的夜,凉爽,寂静,富有诗意。月亮就像刚出浴的美人,亮丽,澄澈,流淌着脉脉的光,清凉似水。虽无声,却怡人。在淡淡的月光下,倘若在自家阳台上,或在阁楼上,置一桌简餐、沏一壶上等好茶,一个人静静地演绎一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任由月光的洗礼,怕是这般场景会令你忆起尘封多年的往事。

这时,更为惬意的莫过于沐着月光散步了。晚饭后,约上三两知己,无需确定方向,信马由缰;无需确定话题,海阔天空。沿着郊外的湿地公园,漫步在空旷的野外,聆听草丛里断断续续的秋虫唧唧,深嗅空气中隐隐约约的丹桂飘香,时不时地调侃几句朋友年少轻狂的故事。就这样边走边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到月亮拉长你的影子,也不会感到疲倦。这便是秋的魅力,在冬日里你是绝然不会有此雅兴的。

暮秋姗然来临,也是悄无声息的。当你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把香山的枫叶染红了。近似冰冷的霜露晕染了山林,只见绿树红花羞答答地谢幕,正在为明年春天的花事彩排。河边的杨柳,山间的枫树、水杉、果树,还有一些不知名字的灌木,都被涂抹成一片片金黄的、浅红的、紫红的颜色,如一幅幅巨型的风景画,安放在蓝天白云下的旷野。我想,那位手持画笔的“画家”便是躲在在幕后的秋了。

萧瑟秋风,绵绵秋雨,成了文人墨客的文章素材;层林尽染,山果泛红,惹得众多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写生采风。

天气越来越凉,秋天渐行渐远,我陪着她走过了一程山水,像(www.61k.com]是阔别已久的挚友,又像是依依惜别的情人。

在冷空气的催促下,多情的秋洒落一地枯叶,仿佛在与人们轻声话别:不必远送,明年还来!

三 :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来源: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网论坛等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时时遇到麻烦。年代那么长,文人之众,说任何一点共通都会涌出大量的例外,而例外一多,所谓共通云云也就很不保险了。如果能对例外作一一的解释,当然不错,但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成了自己出难题又自己补漏洞的尴尬格局。补来补去,痛快淋漓的主题都被消磨掉了,好不为难煞人。
  
  我思忖日久,头脑渐渐由精细归于朴拙,觉得中国传统文人有1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1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不管他们是官屠宰辅还是长为布衣,是侠骨赤胆还是蝇营狗苟,是豪壮奇崛还是脂腻粉渍,这副笔墨总是有的。
  
  笔是竹竿毛笔,墨由烟胶炼成。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这是中国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技术手段。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干脆偷偷懒,先把玩一下这管笔、这锭墨再说呢?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态载体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遇到过一场载体的转换,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场转换还有1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五四斗士们自己也使用毛笔,但他们是用毛笔在呼唤着钢笔文化。毛笔与钢笔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它们各自都牵连着1个完整的世界。
  
  作为1个完整的世界的毛笔文化,现在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了。
  
  诚然,我并不否定当代书法的成就。有一位朋友对我说,当代书法家没有1个能比得上古代书法家。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古代书法家的队伍很大,层次很多,就我见闻所及,当代一些书法高手完全有资格与古代的许多书法家一比高低。但是,1个无法比拟的先决条件是,古代书法是以1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需性为背景的,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顺、诚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诚恳。
  
  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写古诗。五四以降,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张扬,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诗人自己可以写得非常得心应手(如柳亚子、郁达夫他们),但社会接纳这些诗作却并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久而久之,敏感的诗人也会因寂寞而陷入某种不自然。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问题。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恳挂。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启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于是,1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1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我相信,后代习摹二王而惟妙惟肖的人不少,但谁也不能把写这些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在富丽的大观园中筑1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墨香。
  
  相传汉代书法家师宜官喜欢喝酒,却又常常窘于酒资,他的办法是边喝边在酒店墙壁上写字,一时观者云集,纷纷投钱。你看,他轻轻发出了1个生命的信号,就立即有那么多的感应者。这与今天在书法展览会上让人赞叹,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整个社会对书法的感应是那样敏锐和热烈,对善书者又是如此尊敬和崇尚。这使我想起现代的月光晚会,哪个角落突然响起了吉他,整个晚会都安静下来,领受那旋律的力量。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蕃篱的。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伤痕斑斑,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师直官的学生梁鸽在书法上超越了老师,结果成了当时的政治权势者争夺的人物。他曾投于刘表门下,曹操破荆州后还特意寻访他,既为他的字,也为他的人。在当时,字和人的关系难分难舍。曹操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运筹帷幄之余悉心观赏。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艺术相依相傍。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我听过当代几位大科学家的演讲,他们写在黑板上的中文字实在很不像样,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如果他们在微积分算式边上写出了几行优雅流丽的粉笔行书,反而会使人们惊讶,甚至感到不协调。当代许多著名人物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恕我不敬,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济,但不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鄙弃。这种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里存在着2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信号系统和生命信号系统。
  
  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传说有人磨墨写字,日复一日,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写毕洗砚,把1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最令人惊异的是,隋唐时的书法家智永,写坏的笔头竟积了满满5大麓子,这种簏子每只可容一百多斤的重量,笔头很轻,但五簏子加在一起,也总该有一二百斤吧。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1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他就摘芭蕉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的。这种记载,即便打下几成折扣,仍然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仅仅为了练字谋生,完全犯不着如此。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样的诗句,展现的是对1种生命状态的喜悦。“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1个个很道地的中国传统文人。
  在这么1种整体气氛下,人们也就习惯于从书法来透视各种文化人格。颜真卿书法的厚重庄严,历来让人联想到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同样品格。李后主理所当然地不喜欢颜字,说“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之粗鲁”,“有指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初次读到这位风流皇帝对颜真卿的这一评价时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从他的视角看去,说颜字像“叉手并脚田舍汉”是非常贴切的。这是1个人格化的比喻,比喻两端连着2种对峙的人格系统,往返观看煞是有趣。
  苏东坡和董其昌也是2种截然不同的文人。在董其昌看来,浓冽、放达、执著的苏东坡连用墨都太浓丽了,竟讥之为“墨猪”。他自己则喜欢找一些难贮墨色的纸张,滑笔写去,淡远而又浮飘。
  赵孟頫的字总算是漂亮的了,但是耿直侠义的傅青主却由衷地鄙薄。他实在看不惯赵孟頫以赵宋王朝亲裔的身份投降元朝的行为,结果从书法中也找出了奴颜媚骨。他说:“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逸恶其书。”他并不是故意地以人格取消书法,只要看他自己的书法,就会知道他厌恶赵书是十分真诚的。他的字,通体古拙,外逸内刚。
  有些书法家的人格更趋近自然,因此他们的笔墨也开启出另一番局面。宋代书法家政黄61阅读络上传言:余秋雨自己不懂书法,没长脑子,学书法捞不到名利,却为书坛设起祭坛(《笔墨祭》)使其名噪文坛,真可谓卑劣之至。他将自己的文革经历迁怒于书法,此崇洋媚外者看西方无此艺便欲除之而后快,此等只知跟电脑比记忆力的愚蠢文人是中华民族的败类和悲哀!
  对此,挥哥将信将疑,不敢苟同!挥哥不想人云亦云,就百度了一下余秋雨先生的《笔墨祭》,让挥哥有了初步的认知。
  《笔墨祭》确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秋雨先生用较为犀利的视角洞察出了中国许多文人的交点――笔墨文化。在文章的开头,秋雨就提及到2种文化载体的对抗(即毛笔文化和钢笔文化)。接着,他就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毛笔文化的画卷,从师宜到二王,从苏轼到赵孟頫,从对他们字的分析谈到他们的人品。他用这幅画卷揭示了笔墨文化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自然性和必定性。
  然后,秋雨先生提出了1个很重要的概念――文化渗透。浩浩中国,文化连绵悠长,许多诗词人经常在别人的作品中寻经引典,何况是古老的笔墨文化呢?书法家的书法自然不是天成,多多少少都有些前人的痕迹。正因为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我们才能够把零散的文化珠子连起来,才有比较完整清晰的文化体系。当然,文化世界里毕竟也会出现奇迹,也会有一2个不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巨人,但他们毕竟是极少数,如果文人们都能创造如此的奇迹,那么文化的奇丽自然让人叹为观止,但从整体上而言,这种文化是支离破碎的,是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量的,也就难以构建起绵长的中华文明。
  如今自然也有写毛笔书法的人,除了一些闲来无事的垂垂老者外,就是许多青少年了。那些青少年大多是从很小之际学习书法的,其中也不乏精通者,但看着他们,我总觉得好笑而且无奈。据我所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书法是为父母所逼,那么是否说明他们父母热爱中华文化,希望他们得以继承呢?我看并非如此,那些家长无非想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将来当他们上学或是走上社会时比别人有优势罢了。由此可见,这些人学习书法存在着很强的功利心。毛笔文化已不是他们的爱好或是生命。而仅仅成为了他们争取功名的1种手段,这也许就是毛笔文化的悲哀。正所谓心诚则灵,如果让功利填满了心,又有谁能真正地领略到毛笔文化的精髓呢?
  诗词对联等文化也有着同样的命运,会者寥寥,乐者寥寥,精者更寥寥。
  五四狂潮留下了中华文化的根,却卷走了中华文化的魂,让中华文化出现了传宗接代的困难,给中华文化带来了灭顶之灾,但这到底是它的错,还是现代中国人的错?
  中国要富强,中华民族要复兴,靠的不仅仅是军事经济的崛起,另1个重要的筹码就是文化。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不用向别人“借”,只要我们将已经拥有的文化发扬光大,就足以翘首世界。而如今,中华文化走向了下坡路,甚至还有可能走向末路。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中华文化,用心去学习和感受它的内涵与魅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继承它,从而将它发扬光大。
  正如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他本人并不会武功,靠着自己的理解与顿悟,一招一拭,信手拈来,却能在刀光剑影中泼墨挥毫!我们不能苛求秋雨先生是1个全才,就其当代文坛地位与修为,写一篇《笔墨祭》本无可厚非,不值得如此沸沸扬扬,乃至于使出“国骂”,于人于己,的确有染于文学这片静土。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那一杆毛笔,那一方墨砚,因为那是我们的根,那是我们民族的魂啊!

余秋雨《笔墨祭》,拼凑文章不忍读

文/钟情听雪

十多年前,看余秋雨先生的书从那本《文化苦旅》开始,因为女朋友喜欢,她买的我也拿来看,被那种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吸引,对于从小学习鲁迅、老舍、冰心、杨朔等作者,三国、红楼等名著来说,看到这样1种散文形式,体验到1种从容自然镇定叙述带来的享受,畅快淋漓。后来余秋雨出的几本书,我也都买了,但觉得没有《文化苦旅》好了。

前不久,在网上再看到了余秋雨写的《笔墨祭》,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我有1个想法,在垂垂暮年哀哀老矣之时,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自己学习写毛笔字的趣事。人之将死嘛,和用过的笔墨说一声再见。不曾想,余秋雨先生的文章题目居然与我想的题目一样,仅这1个题目就让我的背心发凉。等到把这文章读完,凉意消了,倒是急出一身汗来。

余先生的文章总是和文化有关系,那些字句总是有失落、人性、人格、传统、流变、思变等等词汇,这些词汇用来讲书法,就觉得扯不到一起去,有些牵强了。既然是《笔墨祭》当然要讲笔和墨,象是只讲了毛笔,主要是指毛笔书法,读完这篇文章,觉得应该改改题目,暂且改做《毛笔书法祭》或《中国书法祭》。因此有一急,急得我想上茅厕。

说起上茅厕,好象和笔墨还有点联系。我的理解,写些东西是要费些笔墨的,笔墨这玩意儿,可以是一张写了字的纸,小时候没草纸之际就用写过的字擦屁股,常把本子撕了,也不可惜那些笔墨,因为学生写作文没稿费文章也没什么内容,擦屁股可能是这些笔墨最大的用处了。好坏用的钢笔,也不会把屁股擦花了,我也想把这件事和文化扯到一块儿去,无论如何也不成,文化会有厕所的味道.想到这里,因此有一急,急得摸了摸额上的几滴汗珠。

早就听说过古代的书法家“颓笔成丘”“洗砚池”那些故事,还有用水在青石板、芭蕉叶上写字,真正到了学习毛笔字之际,感觉到咋就这么难呢,要找到写毛笔的灵感,应该不在笔和墨的问题,古人写字要用砚,为了找到用砚的感觉,我把洗衣的青石板砸掉一块,自己抠了个砚,还是把毛笔字写不好。写不好也不要紧的吧,那些故事也太感动人了,因此更佩服古人的毅力,今天看到余秋雨先生的《笔墨祭》,又重温了一遍这些故事,但总觉得他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就不同了,古人的书法到了这个境界了,怎么学也超不过,学习书法的人都是傻子,浪费时间,想到我花那么多时间去抠一块砚台,真是太蠢了,因此一急,满头大汗。

闲话少叙,再说说余秋雨的《笔墨祭》,东拼西凑的书法家的一些故事,说秦桧和蔡京的书法实在不差。一会儿又说“文房四宝”维系不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的人格构架。周作人买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周作人把买墨的心情写成一篇小文章,被余老师当以文化、人格情趣进行评论,情趣就是情趣,何来人格情趣,把1个人的普通爱好祭之高堂,未免少了好生之德。鲁迅说毛笔不如钢笔便当,不如钢笔写字多写字快,被余老师引用联系起来“兄弟俩围绕着同1个问题发表的意见大相径庭,真可称作是一场“笔墨官司”这一节看得我糊涂哇,急我一身的汗,我也觉得墨碇是个有意思的物件,也觉得毛笔不如钢笔写字快,看了余老师的文章,真的害怕自己的人格有什么问题,我晕。把用钢笔还是用毛笔说成是1种人格选择,真是让人受不了。]

我不知道今后会不会出一篇类似的《电脑、钢笔祭》,总之是吃饱了没事干!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美的祭奠——读余秋雨《笔墨祭》

张英宏

读罢此文,掩卷沉思,有几丝怅然,几丝悲怆,为那饱蘸的笔墨;有几丝欣然,几丝安慰,为那渐行渐远的毛笔文化。

没错,文化是需要载体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五四”之前,毛笔文化是何等的繁盛呀!这是一次盛会,三五文人,抑或是潇洒的一群,推杯换盏,那觥筹交错之间散发着酒香,继而雅致已到,于那宣纸之上,挥毫泼墨,记述的是生活,洋溢的是个性,挥洒的是才情。

于是韩愈呈上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句“草色要看近却无”,彰显的是细致,一句“绝胜烟柳满皇都”尽显对长安春光的赞美;于是《滕王阁序》成为了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惊四座,也成为王勃个人炫耀的1个资本;于是苏轼推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音犹在耳,豪放之气冲荡于天地之间;于是易安送来了《醉花阴》,“瑞脑销金兽”之时,道尽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之苦,婉约之趣跃然纸上……

是应该欣慰啊,没有毛笔文化,哪有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气势;是应该庆幸呀,没有那浓墨重彩,哪来的小桥流水、寸断柔肠的情致……但它毕竟是完成了它的使命,在承载着深厚而蕴藉的文化之后,它累了,它乏了,它将传承文化的重任交给了钢笔,将艰巨的使命委托给“年青一代”。

打开唐诗宋词的画卷,少不了那充溢的墨香,但是,大量的影印、繁复的白话以及人们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它显然已显得迂腐,变得沉迷,有些模糊,多了含混。不甘也好,无奈也罢,倒不如敞开胸怀,留几声快乐的朗笑,笑看兴衰,乐看荣辱。

因而,我们用钢笔给它做祭,昭告1个时代的消亡,不,准确说是渐行渐远,忽然很想口占几句:

一砚盛来琥珀光,

饱蘸泼豪尽流芳。

激流勇退甘平淡,

笑看书画昨日香。


四 : 散文阅读:阳 关 雪(余秋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2分)阳 关 雪

余秋雨

①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②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钻进雪里,去寻阳关了。

③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④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⑤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⑥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发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途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

⑦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讨论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⑧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以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

⑨即便是土墩、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⑩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有删改)

5.第④段对阳关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是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解题时既要考虑其内容上的意义,又要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参考术语: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推动情节、烘托主题等。

答案:营造出一种荒凉(或萧索)的氛围(或展现环境的恶劣),(2分)为全文定下了伤感的基调,(2分)引出下文对王维以及唐人风范的描述。(2分)

6.简要分析唐代为什么“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从上下文中寻找有用信息。

答案:统治阶级追求的是王权,不重视艺术:为艺术家提供的创作空间狭小,艺术家的身份卑微,艺术家的创作内容单一。

7.概括文中有关王维的信息,并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花如此多的笔墨写王维。(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者写王维,主要是结合其代表诗作《渭城曲》来展开的。筛选信息时可朝这个方向思考。

答案:信息:①诗文镌刻山河,永留人心;②温厚;③《渭城曲》缠绵淡雅;④跨越诗与画的界线,诗画皆称一绝;⑤不被统治者重视,没有施展才能与抱负的舞台。(4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原因:《渭城曲》是作者访古的缘起,王维是唐代文人的代表。(2分)

8.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对“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的理解。(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阅读的“三不离”原则,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该句是全文的结句,貌似直白,其实含意深广,“怕还要下雪”更是耐人寻味,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作为全文的最后一段话,它在结构上起到点明主旨、收束全文的作用。

答案:举重若轻,含而不露地表达了此时情不能堪的心境。(2分)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谴责和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忧虑。(2分)
本文标题:读余秋雨散文有感-一本好书一种感悟——读余秋雨《行者无疆》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198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