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书山有路勤为径-书山有路勤为径

发布时间:2017-11-05 所属栏目:经典散文

一 : 书山有路勤为径

一般人印象里的书法家,多是在书斋里的,“不愁吃喝”有雅兴才练习书画的那种。但乔升文的经历却叫你吃惊:他1963年出生,不幸少年失去双亲,,要抚养几个很小的兄妹,不得不与哥哥一起,过早承担家庭重担,刚17岁就每天打两三份工,经常回家已经后半夜一两点,有一次累的走在甘肃西和县郊的一条河沟边,在午夜里倒地就睡熟了,醒来天已经大亮。……

但这种艰难并没有磨灭他向学的志向,乔升文祖籍是一个清代书香门第,他的祖父乔景山先生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乔升文虽然无法进入大学及高等教育,但他决心继承祖业,有一天,他一定要发扬、光耀“乔家书”(法)。

-

练习书法没时间,就在后半夜睡一觉醒来练,没钱买纸笔,就在沙地上,用一根小棍练,或随时在膝盖上练,没有老师,他就东问西问,勤于“拜师学艺”,哪个人写了几个好字他都要临摹许久,后来一天,他终于翻找出祖上乔景山的几幅字迹,如获至宝……

苍天不负苦心人,一年年过去了,他的弟妹一个个由他与哥哥供出念书长大成人,一个也没失学。经历了艰苦劳累的少年、青年,坚持不懈工作及学习的中年,习书临贴之余,他业余报考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

在他研习书法的同时,还兼阅读大量浩繁的古今中外名著,学习文学、国学、儒释道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是一点一滴实践了,他的书法也一天天臻于成熟,写就了一笔也是远近闻名的潇洒书法,人称小“乔家书”。他取得很多成绩,加入了书协,其书法作品参加县里、市里、省里的展览或发表,并曾被选在北京等展出。

-

走进他的“墨痴斋”书房,琳琅满目者均为他的各式书法,仿佛天上地下墙壁四围都是飞舞的书法,其数量之多风格之缤纷各异,令你目不暇给,令我这个外行只有惊叹的份儿!……

2012年初冬,作家孙文涛的“大地访诗人”采访,途经甘肃陇南地区的西和县,经诗人波眠、魏旭介绍,会见并访问了著名陇南民间书家、“乔家书”的传人49岁的乔升文。

民间书家乔升文为“大地访诗人”随手写下杜甫游历西和县(古称呼仇池)的一首相酬赠:

“万古仇池穴,

潜通小有天。

神鱼令不见,

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

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

送老白云边。”

-

-

乔升文的祖父乔芝繁,字景山,(1897——1951)甘肃西和人,幼年饱读诗书,后到天水等求学。民国初年曾任西和县政府总务科长、第二科长兼征解处主任、第一科长兼西和县第二区社会军事训练队副队长等职务。为甘肃民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刘尔炘先生门人。乔景山的楷书、行草均佳,当时影响颇大,“浑厚雄健,法度森严”,是陇南近代著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乔景山因曾有功于北伐,受冯玉祥将军嘉奖。1937年参与帮助红军过境北上,收留伤员资助军费等。抗战中,书写大幅“枕戈待旦,还我河山”于盐官镇城墙。抗战胜利时,曾书写“抗战胜利”四个大字于西和县城楼。解放后为民主人士,担任当地拥军委员会主任。

-

近年,由其孙乔升文整理,甘肃西和县文联出版了《乔景山遗墨》一书发行,《乔景山遗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沈鹏先生题写书名,该书使陇南近代史上乔景山的“乔家书”,为更多当代喜欢书法的人所了解探究。

-

我不是专门研究书法的,所以对乔升文的艺术,还不敢贸然总结,我的观察,他的书法,正气很足,功底深厚,结构严整,写来仿佛深有来历,是一种“行草结合”的纵横笔法,雅健沉着,又不失自由奔放;他对陇南地区及西和县的文史知识掌握很深,即兴写杜甫路过西和的诗篇一挥而就而并不翻看原著书卷;他的长卷书法、短幅、草书等都给我很深印象。

-

-

中国书法,意境高远,是我们古典文化的精华体现,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最高表现之一,哪个国人天生都懂点诗词和书画,所以攀登书法之路的艰辛与奋斗非比寻常,书界人才又历来多如过江之鲫,其竞争之激烈可以想象,能在一个哪怕很小的乡镇的书法界“崭露头角”都非易事。乔升文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自学攀登下去,想继承祖上诗书事业谈何易事?古今有几人成功的?他成功的几率也几乎微茫……“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如通神”(苏东坡谈书法),但他用西北汉子特有的恒心和无比的信念做到了。

-

他为“大地访诗人”采访的题签,即兴写就,我觉得一下子“抓住了”大地访谈的某种精神实质,书家功夫在书外,其实我们刚刚见面不久,看来,诗书的“内涵”都是相通的,心有灵犀。后来,乔升文的题写,放在了《大地访诗人续集》的封面,我觉得与《大地访诗人》一书(由贵州书法家任之题写)(任之的题写浓墨重蕴,古意深厚;而乔升文的题写龙蛇飞走,辽远深邃)一样,都从不同侧面升华了大地采访的精神魂魄,使此书蓬荜生辉。

-

-

在这里我还完全没有时间谈及,甘肃的西和县,自古文化脉络源远流长,民间诗歌演唱书画艺术等等的灿烂生辉,在西和我发现几乎每家春节门前都贴着请人写的书法春联(不是买的统一的那种春联),自拟内容,风格各个不同,盎然兴味,——民间很强大!——当今乡土诗人波眠,就每个旧历年回家,给乡里邻人写春联(说一句,波眠的书法,是在钢笔书法基础上,另成一格,自创“野路”,很大胆而放开手脚),而老民间学者杨克栋编辑整理的20世纪《陇南民歌》则影响深远,……在乔升文的书法里我都看到了这些的影子。而唐朝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寓“古秦州之路”,则更给西和一带以神奇色彩,勾连上仇池古国的种种文化传说。

-

近日忽想起乔升文君,在“百度“查了查,竟没找到一条完整的介绍的文字——呵呵他没找“写手”?“网络水军”啥的鼓吹鼓吹宣传宣传自己?还这么实在与认真?——今,我认为一个人及艺术的完美性,与国内或地域“知名度”大小也不一定有联系,但觉得我有义务写他几笔他,虽然我经过西和匆匆,所谈所了解的只有一点点片段,很肤浅,但我相信我在写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建立了自己深深根基与体系的人,因为,我很相信身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实际例子,永远都可以鼓舞人向善向高向远方。

-

(引自“大地访诗人”采访回忆笔记系列)

二 : 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访连续三届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奖项的青年书法家唐永平

记者杨波海文/图

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唐永平正在书法创作

12月21日,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奖结果在浙江绍兴公布,咸阳市青年书家唐永平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入展,这是他连续三届荣获兰亭奖奖项。在此之前,他曾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提名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入展。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综合性书法专业奖项,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编辑出版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

生于1970年的唐永平是如何勇攀书法艺术高峰的?12月23日,记者专程赴唐永平书法工作室,对他进行了采访。

勇于创新半年备战付艰辛

唐永平这次获佳作奖入展的作品,是一幅八尺大幅草书,书写的是宋代魏野的一首诗《寻隐者不遇》。近年来,全国书法评奖展出比较偏重于形式,即进行篇幅上的拼接和效果上的染色等,但难度系数较小,如果写整张,就不易成功。唐永平的参赛作品在八尺整张上只写二十八个字,每个字有30多公分见方,无法藏拙取巧,难度更大。唐永平说,之所以敢于创新,迎难而上,主要得力于今年他参加北大胡抗美导师书法高研班的学习。胡老师对他草书风格取向和审美导向的指导使他受益匪浅。胡老师鼓励他坚守书法的本质,坚持本色自然书写,要勇于挑战难度,挑战极限。于是,他从今年6月份起,找了1个宽敞的地方,把毛毡铺在地上,铺上纸,站在纸上书写,对书法技巧来说,这是高难度。正值盛夏,酷暑难耐,每写一幅字就是一身汗。就这样反复书写创作,废纸达数百张。经过半年的艰辛,到11月15日截稿,经过优化遴选,才确定了参赛作品。

唐永平确定的主题创作风格是取法魏晋,追求魏晋风度,以二王草书为本,同时汲取明清大草的风格。在他看来,艺术贵在创新追求,坚持自己的审美追求,表现1种正大气象,即开放、包容的气象。这次虽未获得等级奖,但自己努力了,所以不遗憾。作为从事艺术的人,不能以成功为追求,而应为艺术而追求;艺海无涯,这种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

锲而不舍攀登书山不止步

1970年,唐永平出生于乾县一户农家,他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父母要求严,他字写得好,老师就喜欢他,让他办板报。在杭州上大学,校名是书法大家沙孟海所题,他受其影响,开始临帖,逐步走上书法学习的正轨。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宝鸡蔡家坡陕棉九厂。工作忙,他挤时间,业余几乎全部放到研习书法上。住房太小,他就在吃饭的圆桌上书写,后来就腾出地方在地上铺毡书写。那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拮据,但他舍得一刀一刀的买纸,妻子经常收拾的是一摞一摞的废纸。唐永平说,那时候根本看不到练习书法的前景,只是出自于真心的热爱,书法成了自己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写字就感到快乐,不写就是1种缺憾。

2005年,唐永平结识了著名书法家陈天民先生,在陈老师办的书法培训班任代课老师。此期间,在艺术观点和书法学习上,得到陈老师很多有益的指点,从此在艺术追求上开始向更高的境界迈进。2006年,陈老师荣获兰亭奖,“兰亭”也成了他立志追求的目标。那些年,他坚持业余创作,书法作品在全国专业报刊上接连发表,在当地已小有名气。2007年,唐永平加入中国书协。2009年,他被调入岐山县委宣传部工作,后来又从宣传部调到蔡家坡文化馆任副馆长,从事他钟情的文化艺术工作。2011年4月,他作为著名青年书法家调回咸阳,从事专业书画创作,现任咸阳画院副院长。

“感恩咸阳,我只有好好写字多出成绩”

现在,唐永平天天都要写字临帖,即使白天忙,晚上回到家也要补上,临帖创作,笔耕不辍。“学习书法必须持之以恒,一曝十寒肯定不成。”唐永平如是说。

唐永平说,现在回到咸阳,各方面条件都好起来了,他对艺术的追求更强烈了。现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更不能放弃追求,要像夸父追日一样,一直追求下去。他认为如果说书法艺术只是“玩出来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够尊重。对传统文化,必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经过几千年先贤的探索总结,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只有“推陈”,才能“出新”,只有站在古人的肩上,才能攀登和超越,所以,既不能轻视学养,也不能轻视技法。在学养上,他要继续以钻研书法理论为主,同时涉猎古典诗词、美学论著等,要多读书,进1步加强传统文化修养。

唐永平说:“感恩咸阳,我只有好好写字,多出成绩。”他说,书法是他的毕生追求,入展获奖才仅仅是个开始,是阶段性的成果,不进则退,艺术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为金钱的艺术,往往就会流俗,甚至昙花一现。他要把艺术追求作为今后的主要目标,他将继续冲击兰亭奖,勇攀书法艺术高峰,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家(www.61k.com]乡的厚爱。

小资料——

唐永平,男,1970年生于陕西乾县,现任咸阳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岐阳印社名誉社长,咸阳市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咸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书法作品获奖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提名奖;第三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大展;第四届全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草书大展;首届全国册页书法大展;首届全国书法小品展;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当代书法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展;全国书法艺术大赛“冼夫人奖”;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普洱茶”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华情”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征集巡展。

入展其它重大展览或发表: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书法》杂志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中国“砚都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书法》杂志中青年书法创作档案专题介绍。

唐永平书法欣赏——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书山有路勤为径锲而不舍勇攀登

三 : 书山有路,勤为径。

  曾经多少次面对学习感到彷惶,曾经多少次感到前途一片迷茫,曾经多少次写作文时感到束手无策。如今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要想把作文写好唯一的选择就是——读书。

  因为只有多读书才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自从我读书,使我对我的人生又有了新的希望;自从我读书以后,让我又有了新的梦想,而我决定用我这张满羽毛的翅膀来展翅翱翔,飞向我朝思暮想的清华大学。我的未来不是梦……每当这首歌在我耳边响起,我多么渴望着句话能用在我身上。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必须理解你读这本书的内涵,不要一味的去死记硬背,应找到窍门。在这日新月异的社会,没文化什么事也干不了。眼看我就要升入初中了,而我的作文却仍然有病句。现在我参加了兴趣小组,每个星期可以去两次图书室,每次去的时候都带着之前准备的笔、本,把好词好句记到上面,等到写作文是用上,他会对你的文章大有帮助。千万不要是到用时方很少。

  我通过读书看到作者经常把诗句写到作文中。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些诗句就是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诗都是写月亮的。

  这么多的诗句,它的意思不读书怎能知道,不读书,又怎能把作文写好?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望着这灰暗的墙壁,我碾转反侧,总感觉有个鬼魂在瞪着我。就连上厕所都不敢去。忽然,一道光线从窗户的缝里射到了床上。我猛然坐起,仰望天空,只见天空中挂着一轮毫不起眼残月。仔细观察,我发现其实残月也很美,有了残月的陪伴使我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迷路了,是残月给我照路,指引我方向。从中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即使是蚂蚁,他们联合起来也能把大堤击垮。所以说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本书,即使是一本破书,一本小书,或者也带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意思是:“光从书本上得来的东西总还是浅薄,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搞个明白,所以我们要敢于实践。

  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的意思是河里的水之所以这么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胡说从源头流来。这首诗就是要我们要多吸取知识,多读书,这要才能懂更多的道理。

  陆游还说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临死前做的。写了他为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哀。他让孩子们等到祖国统一时,千万不要忘了告诉他。

  我送同学们一句话:“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里颠簸的人,才会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那么可贵。”

 

    六年级:刘钇坊

四 : 书山有路,书香满径

  “春色满园兴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老先生以为此次“游园不值”,但对800年后的我来说,此已可谓“香满园,香满径”了,因此,一本好书似一枝顽皮的红杏从墙头探出脑袋来,轻轻地含苞一放,便是这书香满园、书香满径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顾炎武老先生的一生竟与其如此神似,他从小勤奋学习,至四十五岁起,一边阅读他从未读到过的书,一边拜访明朝遗老,考察地理形势和经济资源。更重要的是,在旅游中,他用骡马驮着几箱书,一遇到兵家必争之地,就亲自考察。就这样,他到处跋涉,边调查,边读书,行路二三万里,读书一万多卷,写出了一部卷帙浩繁的《肇域志》,专论山川要道边防战争之事。真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不必多,但求有所收获。有如阅人无数者也仅仅有二三知己一样,人的一生有几本好书相伴,足矣。而一本书里有几篇好文章,也会让人心生感激,如同见了春天的花一样。因此,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如同一座座书山的一条条蜿蜒小路,我所识得的一个个读书经验就是一根根拐杖,支持着人,帮助着人去攀登学海的高峰,去体味那书香满径的世外桃源之绝境。

  书山有路,书香满径。

  轻轻翻开一本书,把鼻子凑到书页上,闻一闻,哦,是书香!

 

五 : 书山有路,勤为径

  曾经多少次面对学习感到彷惶,曾经多少次感到前途一片迷茫,曾经多少次写作文时感到束手无策。如今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要想把作文写好唯一的选择就是——读书

  因为只有多读书才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自从我读书,使我对我的人生又有了新的希望;自从我读书以后,让我又有了新的梦想,而我决定用我这张满羽毛的翅膀来展翅翱翔,飞向我朝思暮想的清华大学。我的未来不是梦……每当这首歌在我耳边响起,我多么渴望着句话能用在我身上。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必须理解你读这本书的内涵,不要一味的去死记硬背,应找到窍门。在这日新月异的社会,没文化什么事也干不了。眼看我就要升入初中了,而我的作文却仍然有病句。现在我参加了兴趣小组,每个星期可以去两次图书室,每次去的时候都带着之前准备的笔、本,把好词好句记到上面,等到写作文是用上,他会对你的文章大有帮助。千万不要是到用时方很少。

  我通过读书看到作者经常把诗句写到作文中。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些诗句就是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诗都是写月亮的。

  这么多的诗句,它的意思不读书怎能知道,不读书,又怎能把作文写好?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望着这灰暗的墙壁,我碾转反侧,总感觉有个鬼魂在瞪着我。就连上厕所都不敢去。忽然,一道光线从窗户的缝里射到了床上。我猛然坐起,仰望天空,只见天空中挂着一轮毫不起眼残月。仔细观察,我发现其实残月也很美,有了残月的陪伴使我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迷路了,是残月给我照路,指引我方向。从中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即使是蚂蚁,他们联合起来也能把大堤击垮。所以说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本书,即使是一本破书,一本小书,或者也带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意思是:“光从书本上得来的东西总还是浅薄,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搞个明白,所以我们要敢于实践。

  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的意思是河里的水之所以这么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胡说从源头流来。这首诗就是要我们要多吸取知识,多读书,这要才能懂更多的道理。

  陆游还说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临死前做的。写了他为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哀。他让孩子们等到祖国统一时,千万不要忘了告诉他。

  我送同学们一句话:“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里颠簸的人,才会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那么可贵。”

 

    六年级:刘钇坊

本文标题:书山有路勤为径-书山有路勤为径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182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