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分析-对公共产品与税收内在联系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8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对公共产品与税收内在联系的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共产品与税收的内在联系,突出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的公共事务并不等于公共产品。并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公共产品因人们在具体受益上的不同,可划分为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和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消费税和所得税正是对应于这两种不同公共产品的“受益税”。又以此为依据,指出理想的税制应是以所得税为主,私人产品消费税为辅,财产税、资源税、污染税等为补充的税收体系。

税收依据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倍受争议的一个课题,任何一种观点都无法令人信服地说明政府为什么征税,以什么征税的问题。目前较多的学者从市场失效的角度出发,认为税收是政府为生产公共产品而征收的费用。但是现实的征税并不是完全按受益原则设计的,部分财政支出的受益对象也仅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成员,这种现实与理论的不对称现象,大大降低了现代财政学的科学性。所以,对税收依据理论作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对公共产品的再认识,公共事务≠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的产品和服务。其基本特征是消费时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非对抗性(Non-rivalness)。非排他性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纯私人产品的所有权使产品的所有者能唯一地拥有对它的享用权;而对纯公共产品而言,排他性就不存在了。非对抗性是指一个产品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为零。但是,仅这样理解公共产品还是不够的。

1.公共事务虽具有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但不是所有的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产品

公共事务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发挥职能所做的一切事务。它往往是企业和个人所不愿干、不能干、干不了,但整个社会又必不可少的那些事。一般地理解上,由于它们同时具有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特征,而被有些人笼统地都视为公共产品,但事实上,这是不准确的。作为与私人产品相对而提出的公共产品,虽完全有别于私人产品,但仍具有某些商品特征,典型表现为政府以财政支出提供公共产品,而向受益者收取“税收价格”,在公共产品与纳税之间仍有一种模糊的交换关系。也基于此,有人提出税收的特征应是整体有偿性。作为国家提供的公平社会分配、稳定经济、干预自然笼断等这些公共事务,消费者在消费时有共同消费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由全社会受益的,但是它们完全不具备商品特征,并没有体现类似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规则。

2.以政府职能表现出来的公共事务并不全是由财政支出来实现的

一般认为公共产品应由财政支出来提供,虽然大多数的公共事务(也既公共产品)的成本要依靠财政支出,但仍有一部分公共事务的提供不是或不完全是依靠财政支出的。如为维持经济稳定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对自然垄断的干预等,甚至财政政策本身也不是单纯的财政支出行为。

3.对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观点的考察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是把公共产品视为外部经济效应的极端例子,并没有把提供公共产品与其他解决市场失效的政府事务混为一谈,而且,他在提出税收除了强制征收以保证政府支出外,还具有再分配性质。另两位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夫妇在其《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在提到公共产品时是与财政的公平职能和稳定职能并列的,并没有把后二者统称为公共产品,而且也强调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在于,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时是不愿主动付款的,因而要求政府强制征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培勇也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着眼于社会公共需要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财政职能有:1.提供公共产品;2.调节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所有事务都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必须带有某些商品特征。公共产品是由财政支出提供的,其消费者必须向国家缴纳“税收价格”,我们暂且称其为“受益税”。

现代税收主要是“受益税”,但也并不能排斥其它税收的存在。

从实质上看,税收主要是社会用于生产公共产品的必要费用。由于公共产品具有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使得消费者在消费时会产生“免费搭车”(Free rider)和“囚犯困境”(Prisone‘s dllemma)问题,这便是市场失效的基本表现之一。因此,提供公共产品和征收“税收价格”就成为政府的两个基本职能。按照市场法则,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按照自己所享受公共产品利益的大小向政府支付税款。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同时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其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带来了利益,相应地也要求人们纳税,受益大者多纳税,受益小者少纳税,这便是作为国家税收主体的“受益税”。

但是,国家的职能并不仅限于此,市场失效也远没有解决,市场失效还表现为外溢性、自然垄断、风险与不确定性、社会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等,而税收多少会对这些失效的解决产生作用,相应地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税收,如:“公平税”、“污染税”、“调节税”等。“公平税”通过对富人的多征税来削减贫富差距:“污染税”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征税而使其外溢的成本内在化:“调节税”通过对某些产品、行业甚至对行为的区别征税达到调节目的,显然这些税的形式和本质都不同于“受益税”。但由于这些市场失效的范围较小或税收在这方面作用的有限性,使该类税收在整体税收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而公共产品的提供必须以税收收入为基础,所以在税收体系中的“受益税”是占绝对重要地位的。

综上所述,“公共产品不是税收存在与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公共产品是政府征税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而与公共产品对应的只是“受益税”,现代各国的税收体制基本上是“受益税”的理论依据和国家相关政策主张的结合体,除了个别代替收费的税收之外,其他税收负担的分配都明显带有国家各种政策的影响,单纯强调受益原则下的“受益税”是与现行税制不相称的。

对公共产品的进一步划分: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和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

从征税的角度分析,由人们享受公共产品的具体需要不同,我们可以试将公共产品区分为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和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是指作为人们基本生活外部条件的公共产品,而后者是指作为人们工作和生产经营外部条件的公共产品。显然作这样的区分并不意味着现实中的公共产品真的有这样严格的区别,而事实是所有的公共产品是混合的为人们提供生活的外部条件和经济的外部条件。但我们作这样的划分自有其重要的意义。

这样的划分明确了人们在这两类需要方面的不同的受益性,从而也为国家收取“税收价格”提供了依据。为了生活的需要,人们从生到死,每天的衣、食、住、行,无一例外地要享受公共产品;为了工作或生产经营,人们也在享受公共产品,甚至乞丐,我们也不得不说其在行乞时,也在享用公共产品。但是具体分析,我们会发现人们在生活活动和经济活动中需要的公共产品是有区别的。为了生活,人们需要安全的国防、稳定的治安、良好的环境等;而为了工作和生产经营,人们更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健全的经济秩序等(当然,也需要国防、治安等为前提)。更主要的区别在于:1.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需求是较低级的,而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是较高级的。因此,政府在提供时,时间上有先后之别,成本上是有大小之分的。2.人们在这二者之间的受益状况是有差别的。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的受益是较为平均的或者说差别不会太大,它仅是保证人一生生活所需的外部条件;而在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上人们的受益差距是很大的。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人,政府提供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秩序是有用的,而对不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它则可能是无用的;对于一个高级技术人才来说,健全发达的市场效用要大于普通劳动工人。基于以上的差别,按受益原则的要求征税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区别在这两类公共产品受益上的“税收价格”的不同。

两类不同的“受益税”——私人产品消费税和所得税

按税收依据理论当中受益原则,人们由于受益就必须向国家纳税。根据前面对公共产品受益情况的分析,由于人们在从事生活活动和经济活动时受益不同,人们对这两方面的纳税也应不同。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人们在这两类公共产品上的受益标准。从严格意义上说,受益的衡量指标是人们对公共产品的主观效用评价。但由于人们的偏好不同,无法找到一个通用的公式来表示人们对公共产品的效用。英国哲学家雷布斯认为:受益是一种享受,它寓于消费之中,应当把消费作为受益的衡量指标。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享受的消费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消费对象都是货物,应当把货物作为受益的衡量指标。国内有的学者也认为: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派生物品,通过计量私人产品,可以间接地计量公共产品。笔者认为,生活条件性的公共产品,其基本功能是作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外部条件,而衣、食、住、行的消费对象就是私人产品。这些私人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都离不开公共产品的外部条件,没有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甚至私人产品都有可能无法生产出来。因此,通过对私人产品的计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对公共产品的消费状况。经济条件性的公共产品,其基本功能是作为提供人们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人们使用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取得收入或所得。因此人们对其受益效用的评价,就可以由他们取得的收入或所得直接反映出来。至此,“受益税”就可分为两类。

1.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的“受益税”——私人产品消费税

严格地说,消费的计量应分为两步:一是计量消费者所消费的私人产品,二是计量私人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但从目前经济学的发展状况来看,还无法解决计量消费者满足程度的问题。因此,消费的计量,只能以消费的私人产品为标准。

从受益原则的角度出发,对私人产品征收的消费税,应当具有如下特征:(1)全面性。所有私人产品(包括劳务)都以公共产品为外部条件,不论其流通途径如何,只要最后进入消费领域,都应征收消费税。(2)同一性。在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上的受益差别,主要由人们消费的产品数量来决定,而每一个私人产品在享受公共产品上的利益是均等的。所以,对纳入征税范围的所有私人产品,不管什么种类,都应实行同一税率,不管经过多少流通环节,其最终税负都应相同。

2.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的“受益税”——所得税

同样,对经济性公共产品受益的计量也不应只是收入或所得,而应该考虑到人们对其的效用评价。但由于在经济学中一般假设收入或所得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所以在实践上也只简单处理,征收所得税。

从受益原则出发,所得税应有这样的特征:(1)比例税率。人们享受经济条件性的公共产品的差别在于收入和所得的大小,而每一元钱享用公共产品的利益是均等的。所以,从受益原则考虑税率应是比例的。(2)一切工作和经营所得都应纳税,包括货币收入、未经交易获得的收入和资产的增值等,而非工作和经营所得要给予免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要求所得必须合法,对非法所得不征税是不符合受益原则的,因为非法所得也在享用公共产品,国内的一些研究也表明“纳税=合法”的命题是不成立的。同样,对奖励、偶然所得应是免税的,因为它们没有享用公共产品,所以,现行税制对偶然所得的征税显然是出于其他方面考虑的。

对现行税制的评价及发展设想

现行的各国税制大都是一个以“受益税”为主,包括了政府当局各种政策偏好的综合体。税收负担分配实际上是以受益原则为基础,加之以社会公平、解决外部性、经济调节等因素在内的复杂过程。不论是商品与劳务税,还是所得税,都有在“受益税”的基础上受到了其他政府政策的“污染”。

现行各国增值税基本符合私人产品消费税的特征,但里面也大量体现出政府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的意图。而所得税更是一个“受益税”与“公平税”的综合体,在比例税率基础上设计成为累进税率。还存在为解决机会公平而设立的财产税,和为解决外部性而设置的污染税、资源税等。税收收入还经常受到宏观财政政策的影响,不时地要增税和减税。

从政府为解决市场失效的“天职”出发来考虑这一问题,税收的职能已不限于收入方面,公平社会分配和调节经济也已成为税收不可逃避的责任,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也只有税收才能完成。但问题就是,政府给予税收这方面的担子太重了,从而严重扭曲了作为为社会提供生活和生产经营外部条件的税收形象。

综合考虑税收的职能,理想的税制应是以“受益税”为主,辅之以“公平税”、“调节税”、“污染税”等相关税种。税收负担的分配,首先应以对公共产品的受益为依据,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分配;然后考虑政府解决市场失效要求,面向部分社会成员进行。以受益原则确定社会的宏观税收负担,而以具体因素确定每个社会成员的微观税收负担。具体内容应注意以下:

1.税制设计应以所得税为主,私人产品消费税为辅,财产税、资源税和污染税等为补充的税制体系。之所以以所得税为主而非私人产品消费税,是因为(1)随一国经济的发展,福利的增加,人们对两类公共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的需求必然大于生活条件性的公共产品。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增加,是为了人们生活福利提高的需要;生产性公共产品的增加,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乃至以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相应地所得税要比消费税提供更多的收入。(2)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必然也使所得税的收入增加。(3)所得税不但是对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的收益“价格”,而且还要发挥公平社会分配的功能。(4)这也符合当今世界税制发展趋势的规律:发达国家的主体税种是以所得税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主体税种是以商品和劳务税为主,而且大多数税收学者也都认为随一国经济的发展,主体税种由商品和劳务税向所得税转移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2.所得税的设计应该:(1)采用综合所得税。对不同性质所得分别征税是不符合受益原则的,因为所有的所得(奖励所得等例外)都在均等地从公共产品受益。(2)税率累进程度不宜过高。因为公平的实现,所得税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还有赖于财产税,转移支付等。美国经济学家奥克纳(Okner,1975,P.65)在一项研究中,曾做过这样具体的结论:“……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较之税收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大的多。对家庭来说,在减少不平等方面,转移支付要占3/4,而税收只占整个变化的1/4.”(3)不同类型的所得最终税负应一致。由于受益的均等性,个人股息所得与其他所得一样,最终税负应该相同,所以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经济性的双重征税是必要的。

3.对私人产品消费征税的较好形式应为增值税,还要辅之以对劳务的征税,且要考虑劳务与产品的税负平衡。就我国目前而言,(1)应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税率应合并为一档。(2)应改革现行的农牧业税,使之分离为商品与劳务税和所得税两类。对商品与劳务税不能合并到增值税中的,应单独征收农牧业产品税,且要注意平衡税负和增值税的衔接问题。(3)对自产自用产品应予征税。

4.财产税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公平的需要。仅以所得税来解决公平是不够的,它不利于解决人们在先天条件上的不公平,所以对动态征收的遗产和赠予税很重要,但对财产占有的征税——静态财产税在公平方面的作用是较小的,它更接近受益原则,即是对占有财产享用公共产品的课税。

5.为解决负外部性,通过设置资源税、污染税等,把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6.体现在税制中的过多的调节手段应当取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尽量提供充分信息的基础上,一切的投资和经营抉择应完全由私人来完成,避免政府过多的干预。但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一般来说是符合受益原则的,它可以视为是纳税人在“购买”公共产品上的一种预付款和赊购行为。因此,税收的调节作用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是宏观总量上和经济结构上的调节,而在微观上、具体事情上的调节,就应交给市场去完成,使经济在市场机制下去自由发展。

二 : 中学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类知识是统一的整体,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2 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与之相适应的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1世纪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各学科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配合和贯通,这样既可以减少各学科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又可以克服学科知识相互隔绝。彼此缺少沟通的弊端,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知识掌握综合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美术教育,将美术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并注重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互补充、优化和融合。

2000年,新西兰颁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舞蹈、戏剧、音乐、视觉艺术等学科,同语文、数学、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以及体育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

美国在1994年制订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要求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 之间,寻求相互联系,以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强化,多学科之间的统一。

法国、德国、英国都认识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交际和文化方面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在数的应用、信息技术、交流和与人合作,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提高。(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在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影响,各学科教师之间往往是泾渭分明,各司其职,很少交流和交往。科任老师只注重本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交叉、衍接和沟通,忽视学科之间综合整体作用的发挥,要推进美术综合课程的改革,除了要求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思想,还要求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要进一步拓展知识层面和其他学科任课老师合作的层面。有意识地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由各门学科的“单打独斗”改为多学科相互协作的、“立体作战”形成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为此,我想就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课程与人文学科(政治、语文、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的联系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如果说自然科学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情感、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爱心、自由、人格。人文性更多的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所体现。

情感性乃人文学科的集中体现,英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每当一种新科技引进,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需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人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特征。

情感性在各学科中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政治、历史、地理则重于理性,语文、音乐和美术更重于感性、理性和感性相互交融渗透,能起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多学科结合,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美术学科与语文、历史、地理、音乐、戏剧等学科结合,能创造出极佳的教学效果,比如诗,尤其是中国古典词句,以深情和精炼著称于世,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引用诗句最能启发感情,特别是中国画中的诗词题跋和画论中的诗句,更有强烈地启迪感染力,可谓情动肝肺,诗成泣鬼神。又如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在激发人的情思和启动人的深层意识上更为直接快速。中国古人认为画通音乐,寓乐于画,诗画本一律,所以画中有诗和画中有乐是一样的。

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不仅带给人们的无限的想象力,感染力,还丰富了人文知识及相关学识。罗中立八十年代创作的油画《父亲》,曾倾倒了无数的崇拜者。父亲那饱经沧桑的脸,那粗糙有力的手,无不使人肃然起敬。父亲是中华民族劳动者的真实写照。人们在真切感受艺术作品超凡表现力的同时,也了解了当时巴蜀农村的落后和封闭,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农民的同情和热爱,对改造农村落后面貌的责任感。事后不少学生自发翻阅各种资料,从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了解西部开发的重要性。增强了对党中央西部开发政策的理解和拥护。

这种由对美术作品欣赏,引发的精神体验与情感活动,往往起到了“厚人伦、善教化”的作用,是德育教育的延续和补充,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创造了事半功倍的条件和动力 。

二、美术与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的关系

科学和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不能分离的。英国科学家赫胥,黎说过:“科学和艺术是自然这枚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是以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从思想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德国某大学一位校长认为“自然科学如果是时代前进的列车,那么人文科学则是驾驶列车的司机”。

美国可是经济科技强国,在如何处理美育和科技发展方面曾有过深刻地教训,1 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人对科学的信奉达到了“神化”的程度,视科学为“上帝”严重轻视美育,但就在这时,英国科学家怀特海却指出:艺术和美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并把艺术教育和美育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论述。他强烈要求学校加强艺术和美学教育,认为“不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总有一天国家会走向崩溃和灭亡的道路,即使科技力量再强大出无济于事。"事实证明怀特海并非危言耸听,到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美国人的“科学主义”信条被打破,于是在沉痛反思之后于60年代末提出了著名的“零点计划”,重新开始重视艺术教育,也开始了情感智力的研究与教育培养工作。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是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科学家,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同时又是科学家、建筑师、考古学家。科学家不能只运用逻辑思维,更重要的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直觉和灵感。世界上许多重大科学的发现往往得力于形象思维的启迪。牛顿就是从苹果坠地推导出万物有吸引力,阿基米德则从澡盆里水的溢出悟出浮力定律,开库勒则从梦境中蛇的首尾相衔顿悟出苯环。

现代科学在飞速发展,现代思维观念也在更新,由原来的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发散思维)改变。很难想象,一个不懂美术,对三维空间缺乏认识和理解的人,能够学好数学中的几何。同样,数、理几何图形中的三角形、圆形和梯形等抽象概念,在绘画艺术感受中,也被认为是稳定、饱满、坚实的象征。这种多方位思维方法,对提高智力.培养创造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生分别接受着逻辑思维(数理化等)和形象思维(人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但是能够将其综合运用的却很少,致使学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范畴,并将文理截然分开对待,这是有悖于自然发展规律的。产生这一误区的根源,并非来自于学生,而是传统教学体制,大量事实证明:美术成绩优秀的同学,普遍观察力、想象力和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优于其他学生(例外的很少),这些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其他各门学科成绩的提高。

探索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新疆乌鲁木齐第六中学鲁桀老师上的一堂《现代工业设计》人教版高中欣赏课,将物理、数学、材料力学、生理学、市场消费学、心理学、设计美学、系统论等很巧妙地、很恰当地运用于课堂中。整堂课结构饱满、生动有趣,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美术课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需求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也越来越高。关注的目光由过去的满足温饱转向追求生存条件的温馨、优雅和惬意。人人具有艺术家的眼光,是人类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教学通常按培养专业画家模式开课,致使学生把美术课叫做图画课,严童偏离了美术教育的正确航向,隔绝了美术与社会实践,与现代化建设相联系的通道,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失误。

美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大到城市规划和建设(如城市美化、亮化、绿化),环境的保护、居民小区的设计管理、商场、住房的装饰装修、文化及娱乐场所的个性化体现。小到家政服务(服装、烹饪、化妆)等,都追求时尚、现代和人文关怀、文化品味。然而我们不难看到和听到的是,有的城市建设破坏生态。所谓的美化工程品位低下,家庭装饰俗不可耐。有的人盲目摹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行为粗俗,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也反映出美育的乏力和苍白。

美术课程怎样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新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可以综合语文、政治、历史、数学、物理、劳技、音乐、体育等学科知识,譬如:1)调查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用文字、图像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2)按社区功能需要分组设计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各种房屋模型(或小区规划模型);3)设计自己喜爱的款式和色彩的服装;4)运用综合材料、自行设计并制作贺卡、名信片、灯罩等小饰品;5)合作绘制海报、运动会标、艺术节舞台背景、表演道具、面具等;6)动手设计绘制自己的居室平面图等。

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联系,使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能相互转换,并能学会探究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样既开拓了学习领域,又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也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

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有了一些改进,但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人们在摒弃学科中主义的同时,更多是在呼唤、期待着一种全方位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回归。不容置疑的是,美术教育改革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改革的勇士们,大胆尝试探索一条美术综合应用的新路,作为千千万万的求索者,我希望在如下几个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和改观: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形成共识

美术教育应上升到人文教育、文化教育的层面,这已经是中外教育专家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过去社会上歧视美术课,视它为小三门、付课,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任其发展,将误人子弟。各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教育管理的策划,领导者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形成共识。

2、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综合

目前仍然源袭下来的文理分科,已经严重制约着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运用,加剧了学科之间的对立和排斥,助长了学生的偏科行为,干扰了正常的美术教学秩序。素质教育发展必须逐步矫正这种违背科学规律的教学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综合。

3、文理艺老师共同参与美术教材编写和审查

学科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素质教育要求美术教材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出综合学科渗透融合的理念,文理艺老师共同参与美术教材编写和审查,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4、中高考各学科试题中融合渗透美术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和技能方法的掌握,可以检验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综合探索和运用的能力,中高考各学科试题中融合美术学科知识,在以往某些科日中也曾出现过,并收到了良好的考察效果,但是仅仅停留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没有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譬如: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插图,作文配画,作图日记等。

5、为学科大融合创造好的教学条件

长期以来,因受教学设备、场地、设施等限制,很多正常的教学课目无法完成和实现。有些老师尽管满脸热忱,身怀绝技,但面对过时老化设置(有的甚至连起码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望洋兴叹。平时上课六、七十个人挤在教室里无法施展手脚。美术老师尽管极力呼吁,也无济于事,为了改变落后面貌,使美术学科涉入规范教学的轨道,希望有关部门给美术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6、加强美术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目前,综合学科知识是一门新兴的研究课题,可提供借

鉴的经验和例证十分有限,需要美术老师静下心来,认真学

习新知识,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专心致志地研究和探索,

在取得新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运用。学科渗透融合,为

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

断进取,定能尽旱迎来美术教育的又一个春天。

三 : 人与人关系模式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人们的活动受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限制物质生产活动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在氏族公社这种原始共同体巾,人们的活动具有自然强迫性的特点,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人与人之间只有性关系交往、血缘关系交往、偶尔发生的不同共同体之间的产品交换。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这三种主要关系一直在延续。准确点概述一下,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三种:血缘关系、性关系和经济关系。

所以的经济体、公司、组织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都是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服务的。研究这种关系,可以衍生许许多多的学问。巴巴拉·本德·杰克逊之所以被人熟知,就是因为在1985年,他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把营销和关系学结合起来,使人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关系营销理论一经提出,迅速风靡全球,杰克逊也因此成了美国营销界倍受瞩目的人物。

现在,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正大火、巨火。火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最直接的帮助或服务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商业模式。

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关系有三种,巧合的是,到目前为止,火爆的SNS网站也有三种类型:MySpace模式的、FaceBook模式的和Twitter模式的。

SNS就是为了帮助解决和服务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那么,这三种主流的SNS模式都是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什么问题呢?具体点说,是解决了“人X人”的问题呢?这个未知数“X”又是什么呢?

经过讨论、研究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给出了未知数“X”的解。标准答案就是:  MySpace模式是“人泡人”、FaceBook模式是“人玩人”、Twitter模式是“人传人”。

一、MySpace模式------“人泡人”

不管是在MySpace上面,还是在我们国内的模仿者51.COM上面,每一个人的原是目的都是为了“泡”或者“被泡”。这种模式可能跟MySpace地处好莱坞有关,更喜欢寻求娱乐,寻求刺激。每个人都在上面不停的展现自我,不停地搔首弄姿,以便吸引人来“泡”自己。或者每个人上去都是急不可耐的为了自己的那点需求寻找合适的可“泡”者。当然“泡”的载体有很多,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身体,也可以使方便面。所以,51.COM在四川、河南、江浙一带很火;所以,赤裸特工FBI拖垮了MySpace中国的“X+4”的服务器。

二、FaceBook模式------“人玩人”

不管是在MySpace上面,还是在我们国内的模仿者校内网、开心网上面,大部分是为了消遣,人与之之间的互相玩弄。这种玩弄包括:我掐你一下,你摸我一下;我把你买了,让你去黑煤窑打工给我赚钱,或者给我洗内裤;你抢了我的车位,又把我抢去住到你家徒四壁的房子里;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三、Twitter模式------“人传人”

Twitter现在很火,可惜我们国内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模仿者。 Twitter主体价值就体现在跟与被跟上,唧唧歪歪之间都把消息传递着。比如央视新大楼的火灾就是Twitter先爆出来的,比如前些天的意大利地震通过Twitter在10多分钟之内传遍全球。跟随者越多,你的消息就传递的越快。比如现在Twitter上跟随者最多的应该是黛米摩尔老公 Kutcher,跟随者大约有130多万。如果他发个可传递性强的消息,那可以很快呈几何级数的传递开来。

“人泡人”的模式短期可以迅速长大,但注定后继乏力;“人玩人”和“人传人”的模式虽然成长不会有“人泡人”的模式快,但更具有商业价值。再相比较而言,“人传人”的模式要比“人玩人”的模式更具有价值一些。

根据网络 刘兴亮《SNS三种“人X人”模式分析》修改

四 : 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分析2015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没有统一和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索。

( 一) 系统学派的探索。

20 世纪60 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学派曾希望用“系统的观点”来统摄其他所有各个学派。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由目标与价值、技术、社会心理和结构等各个分系统组成。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从而重视制订原则。人际关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则强调社会心理系统,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励、群体动力学和其他相关因素上。管理科学学派则强调技术分系统和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量化方法。这样,每个管理学派都各倾向于侧重特定的分系统,而不承认其他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学派则把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因而要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学派没有将管理理论各个学派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是该理论本身难以进行应用。由于这一学派概念上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开放式系统学派没有指明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主要变量,也未能够识别出影响组织运作的环境要素。可以这样说,开放式系统理论学派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性学派,其发展还不足以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综合理论框架。系统学派在20 世纪70 年代初趋于衰落。”

( 二) 权变管理学派的努力。

权变管理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一管理理论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卢丹斯在1973年发表了题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论文,提出要用权变管理理论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卢丹斯指出:“所谓的权变的路径,有时称为情境的路径,到现在仍只是刚刚兴起。也许1980年后,这条路径将能引导我们从管理理论丛林中打出一条出路来。” 与系统学派的结果一样,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

( 三) 价值学派的目标。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组织文化理论的流行,出现了一种用“价值观”的思想来统率管理学各个流派的做法。按照组织文化理论影响最大的《卓越丛书》(excellence series)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自诩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他的主张为旗帜的“革命”,即“返回基点的革命”,而基点就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价值学派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这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管理理论相融合,其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整合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 四) 过程学派的成就。

1961 年12 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论文,详细地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并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教授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都对管理理论有一定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1 )人力资源方法和数量方法与其说是一种管理理论,倒不如说是管理者采用的一种方法;(2)过程方法能够包括和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过程方法最初由亨利·法约尔提出的,在他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五个要素中,计划和组织是着重点。

就对管理理论各流派的整合而言,过程学派是最为成功的。对管理职能的探讨构成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教科书通用的管理框架。比如孔茨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及控制”,托马斯·p . 罗宾斯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托马斯·s.贝特曼的“计划与战略、组织和人事、领导、控制和变革”。就这一事实而言,过程学派对管理理论的整合的努力是最为成功的。

本文标题: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分析-对公共产品与税收内在联系的分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889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