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

发布时间:2017-08-04 所属栏目:母亲的

一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的参考答案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反问句

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无疑而问,意思是本来是同根生的,绝不应该相煎太急.

二 : 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七步诗》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四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五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杀无赦。曹植[www.61k.com)就念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便放了曹植。

三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我们俩都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现在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怎么这样急迫,这样残酷呢!

[出典]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

注:

1、《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后人缩略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注释:

持:使用、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

何:何必。



3、译文:

版本一(曹植原版):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羹。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

版本二(后人缩略版):煮豆子时把豆茎当作燃料,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4、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他也是“建安七子”中的一个。



5、《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完了此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郁郁寡欢中慢慢死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



6、众所周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出自曹植之口,是这位无奈的诗人脱口而出的心里话。他们是亲兄弟,而曹丕更是一国之君,以一国之君的修为,其功底自然在我等平民百姓之上。就是贵如这样的亲兄弟,依然摆脱不了自相残杀的宿命,真是自诩为五千年文明的国度的悲哀,人性的天生贪婪也由此可见一斑!人到底是要什么,我们到底要怎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真是值得我们深思了。其实作为一个人来说,比如此曹丕,不过是嫉妒曹植的英才,害怕被夺去皇位罢了。其实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曹植真有治国之才,曹丕何不让位求贤呢?因为即使是让位了,他仍然贵为王爷,而且曹植自会铭记于心,感激之情更不在话下,他的富贵也必定无忧,曹家的天下也许还能够守得长久一点,何况曹植也许根本就没想取而代之。是此,为了自己的权力能够大一点,为了自己的享乐能够多一点,人性的残暴与虚伪就表露无遗,以至于以生命威胁逼自己的兄弟七步成诗,幸而中国自古缺的就是真正的仁爱,而从不缺奇迹,本来想必定能够得逞的阴谋,却轻易地被化解了。曹丕的荣华富贵早已化作过雨云烟,但曹植的名字却拜他所赐得以留颂千古!当然,在这件事里,曹植也不是无辜的,至少,他早应该知道自己的斤两,他早应该以实际行动及承诺向曹丕表明自己的立场,全力协助曹丕但绝不会夺位,由此可以说明曹植也许也有夺位的打算,至此,人性的残暴与虚伪又一次表露无遗:其实少了外部的压力,任何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少了外部的压力,人就可以无耻到杀戮自己亲兄弟的份上。

说三鹿事件,我们想远一点,我们全体中国人,不也同样可以比作兄弟姐妹,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都是同根而生,我们又何苦相煎此太急呢!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你也许可以暂时风光一时,也有可能风光一世,但你能永远无忧吗?我相信你也逃不过提心吊胆的煎熬,你风光快活,而那些饥寒交迫的贫民,就能不虎视眈眈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社会,最后终会以极端手段加以解决,就如前面所说的地主与贫农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发展方向早已经错了,发展是硬道理是没错,错的是它只做了前半部,却把后续的关键的后半部抛弃了。东施效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错在哪里呢?她错在她只看到西施的病态美,所以跟着去装病,而忘记了,西施本来就是一个绝世美人,其笑也好,病也好,依然是美人胎一个。而我们的发展是硬道理在哪里出了问题呢?就是本质出了问题,我们并没有西施那样的美人胎,却非要去学西施装病,我们没有完善的法制,没有如西方社会完善的慈善机制,没有如西方社会的劫富济贫的税收手段,没有完善的官员监督机制,而只有一手遮天的行政制度,怎能不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呢?道德沦丧是这种制度的必然产物,笑贫不笑娼也终会堂而皇之地登上台面。



7、现在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热切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人类,要他们好好地保护他们的兄弟——树,水!俗话说得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类,树与水本来都是地球母亲怀中的孩子,本应该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可是近年来,人类为了巩固自己的“城堡”建设,不断地向树,水借用他们的兄弟。本来树家族与水家族都是两个庞大的家庭,十分昌盛!地球母亲的衣裳一向都是由一大片蓝色组成的,衣间还系着银白色的白纱呢!十分年轻漂亮,在宇宙这个大家庭中,就数我们的母亲最漂亮,最令人羡慕。可是现在由于人类的插入,大量入侵树家族与水家族的“城堡”,导致绿色减少了,灰色多了;蓝色消失了,只剩昏暗的黑色。我们的地球母亲不再是从前了,不再被人羡慕了,遭到宇宙中八位阿姨的歧视,脸色变苍白了,衣服变肮脏了,自己的孩子互相争斗,不再和睦可爱了;连昔日腰间美丽的白纱也穿了一个大洞,无法弥补,我们的地球母亲变难看了,千疮百孔…………

回想着这一切一切,深深刺痛着我的心灵!水,是地球的血液;树,是地球最引以为傲的颜色;人类,是地球创造的最富有的宝物!为什么现在会兄弟不和呢?最大的责任在于人类啊!醒醒吧,看着自己的兄弟遍体鳞伤,自己的母亲千疮百孔,难道你不心疼吗?想想多年来的兄弟之情啊,手足之情啊,我们身上流着同样的血,拯救一下自己的兄弟与母亲吧!

水与树是我们生存的根源,眼看着树与水日渐减少,难道人类希望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棵树——是人类最后一滴眼泪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8、“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9、国共两党先后诞生在大革命的浪潮中,国共两军的起源也是同样都是在黄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争来争去,打来打去,其实,这么多年,争的就是一个理念,一个如何让破败的祖国强盛起来的理念,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理念的不同,导至了兄弟相殘、骨肉分离。

而今,意识形态之争早已淡化,国也好,共也好,本是同根生,兄弟之间,血还是要浓于水的,家和万事兴,兄弟之间如果能携手为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方为民族幸事。

四 : 粤语生死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这首诗,无论国语念还是粤语念都是如此的朗朗上口。因为两种语言本来就是同根共生的兄弟,却又为何落得煮豆燃豆萁手足相残的下场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从来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所以从来文化之争,到头来也是分不出高下,文化从来没有谁更优胜一些的说法。所以请先放下傲慢与偏见,争吵从来不会有结果,只会令双方更不认同对方。土生土长在此一方你的,不论是何种文化,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所以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的文化即使不是最好,也不会比别人的差。而作为天下大同的国语,或者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里面的普及率是非常的高。但不代表通用语就可以替代地方语言,并且很好的融汇其背后的文化色彩。各地风土人情不同,只说一种语言,只有一个声音,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理智的。

北方文化与南粤文化同根共生,又各自发展,各具特色。相比较而言,北方文化更为刚阳,而南粤文化即为阴柔。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历史一再证明两种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发展的。北方人比较豪爽,性格开放,争强好胜;南方人较为含蓄,性格内敛,更为务实。刚阳的一方总是表现出刚健霸气,而阴柔一方总是表现为润物无声。既然粤语是在弱势一方,我也就多说几句,但不代表我就偏颇了。北方人听不懂粤语,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把粤语说成是鸟语,甚至要求废止。我在网易上面看到一个北方人,自己不懂英文看不懂繁体字,却以此为荣。反观广东人,自小就掌握粤语、国语和英语(以及他们的母语,在下文提及),既懂简体字也会繁体字,但广东人有把这当做炫耀的资本吗,没有。这里并不是说批评哪一方,而是自身文化决定个性。北方人刚健好胜,自然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并想把自己的好东西推销给别人;而南粤文化承德载物,自然能做到上善若水,包容兼济。任何批评广东人不说普通话的指责都是无理的,脱离实际的。指责广东人说普通话腔调不好听,也是不必要的,那个地方没有乡音呢?要真的计较起来,北方人是不能正确发出英语中的M、N和Z三个字母的音的,难道这也应该受到指责?

文化之争从何而来。人所能接触到的总是有限的,往往对某一个地方的理解,很多时候是通过自身的际遇。例如遇到过几个某个地方的人,或者到过某个地方,从此而得出来的印象。也许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地方来的人给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后再提到这个地方,就自然产生偏见了。偏见永远是蒙蔽视野、误导思想最可怕的敌人。

那些着重以一个两个字或者词来说明哪种文化比较优胜或者落后的做法是愚蠢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精辟过人之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过分强调这些差异就犹如耍小聪明。需要看到的是在当今网络文化中,文化间的互换、融合和发展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速度。所有新产生的网络流行词,首先都源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但都会很快的被吸收,再进一步发展。必须承认粤语以及粤文化在全国流行的主流国语文化相比较是有很大的差别。但请记得,求同存异才能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文化的发展,永远是吸收别人的长处,再融合到自身,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门口的野蛮人。究竟为何会有哈日、哈韩、哈欧美这些族群的存在。因为这些地方发展比较快,文化在载体发展的情况下同时飞速发展。所以在部分国人心目中这些文化才是比较酷的。反观一下,俄罗斯文化,非洲文化,印度文化,这些就让人觉得像土包子,就像北方人对粤文化的理解一样。不过,在那些所谓韩星旋风式登陆卷走一大堆钞票,留下一大堆由不理智粉丝造成的烂摊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他们不是自家人。

后人哀之。明明国内有东北、中原、泸、川、湘、江浙、疆、藏、粤港、闽南、台等等种种文化,偏偏不好好发展利用,却一味要统一在一个声音下,不是融汇贯通,而是逐渐消亡殆尽,却要把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那些外人。明明知道那些人就是白眼狼,拿了钞票就跑。难道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容不下两种以上的文化?想想那粤文化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离现在也不过20年,却悲剧的沦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了。那么多元文化从何谈起呢?只能说国人还是喜欢内斗,崇洋媚外。不要在这一点上跟我争辩,这是事实,而我们需要的是改变,从这一刻开始。到了粤文化正式成为遗产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很多人喜欢提秦始皇统一语言的故事,请先了解一个现实,便是当今天下,没有人敢不说普通话。我要说的是十面楚歌的故事,楚歌不是悲凄的歌,而是楚人的歌。为什么十面楚歌可以让西楚霸王的军队军心大乱?那无非是一种乡愁,对故乡的怀念,自古就有。知道台湾人为什么不认同大陆吗?因为大陆人连祖宗留下来的繁体字都不会看,居然还敢自称中国人。

语言的大熔炉。走在广州的街头也许是感受不到的,必须到代表广州经济的众多商业集散中心去。在这些地方走半天,可以听到几十种不同的语言。但如果不懂粤语,就会以为他们全是在说粤语;不懂国语,就以为他们在说国语。其实都不是,如果有粤语和国语的基础,再仔细听这些人的谈话,可以发现是天南地北无所不包的各地方言。当然还会遇到南洋的、中东的、非洲的、甚至欧美的国际友人。如果不懂英语你就肯定以为他们都在说英语,实际上他们说的就是自己国家的语言。喂,等等,你是说几十种语言?那么广州人是怎么跟他们做生意的呢?很简单,视乎不同人,先用通用语跟你打个招呼,然后看看乡音如何再转用不同的语言继续沟通。那些批评广州排外的人真的有见过这些场面吗?发表意见之前请先做好调查。

本是同根生。粤语分支其实多得很,资料会告诉你有广府话、客家话和潮汕话,但我告诉你事实上要多很多。在懂广府话的基础上,我发现我可以很快的学会,或者至少听懂包括佛山话、东莞话、顺德话、肇庆话、中山话,有人指导一下的话我可以听懂四会、开平、恩平、台[www.61k.com)山话,我发觉相处一段时间我也可以听懂客家话。但我很难听懂潮汕话。然后我发现,在广府话的基础上,我在学习日语和韩语上居然有优势,因为有不少词语的发音居然是一样的。从历史角度看,广府话是最接近古汉语的语言,跟宋朝时候的语言最相近。上文提到的我可以轻松理解的语言,大多数都是以此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例如客家人就是不断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带来的语言也是相近的。但潮汕话是属于闽南语系的,所以我会觉得学习它很难。更让人感叹的是,广东除潮汕地区以外几乎都会说广府话,不知道这是否跟自小看香港电视长大有关系。你必须尊敬这些人,他们首先要学会自己的母语,再学习国语,还在兴趣之下学会广府话,最后还掌握英语。如果你只会国语不懂粤语,跟整个广东各地的人沟通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障碍,但是当他们说自己的方言的时候,请不要以为他们是在说你的坏话。除此之外,我发现使用粤语学习古诗词、古医书上面更加得心应手。在端午节和孔子都成为韩国的东西以后,黄帝炎帝曹操墓相继开挖之后,真希望国人能尊重祖先还留下来的一点什么。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相煎何太急呢?

唐人的由来。世界各地都有国人聚居点,而且统一称为唐人街。教科书会告诉你,历史上中国有个唐朝,十分兴盛。稍微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唐朝是1300多年前的事情,但各地唐人街形成的历史,却没有这么久远,最多只有几百年。想想美国的历史也就400年,那么怎么美国各大城市都有“唐人”。放心这不是僵尸复活。原来广州有个外国名号,Canton,这个品牌是2000多年的老字号,比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的品牌都要老。广州一直是南国门,而且一直向世界开放,即使如明末和清朝那种闭关锁国的时候,广州依旧Businessis Business。在南洋、中东、非洲一带,CantonGoods自古以来就是抢手货。由于广州与世界各地都有贸易往来,所以一些早期的移民自然就是从广州输出。这些移民在国外聚居一起,互相帮助,为了区分自己与当地原居民,于是称为唐人。ton读音就是“唐”,就是从Canton这个地方出去的人。所以唐人都说Cantonish。很对不起颠覆了某些人一直引以自豪的观念,你可以选择信砖家还是信我。

民意是如何被强奸的。对于先前一个针对地方电视台“改普”的民意调查,其实问卷里面就暗藏杀机。首先我们看看事实,其实是只有几个电视台部分时间有粤语节目,剩下的一百多个台都是普通话。所以明知道大部分市民是不会支持地方电视台“改普”,问卷里面便添加了“上星”如此一条引导性问题。所以得出来的民意结果便是:80%受访者表示不支持改普,另外80%市民表示电视台要“上星”就必须改普。这结果不矛盾吗?不矛盾,障眼法,民意便是用来强奸的。然后,明明是一个地方性的事务,民众也已经明确表态,却要登在全国性的网站上。国人看了自然觉得粤人不讲道理封建保守,因此惹来各种的口诛笔伐。却不知粤语早已是奄奄一息,早到了不必再落井下石也回天乏力的境地。

奇怪的“发展论”“接轨论”。有人给广州所谓的忠告说,广州再不说普通话,就会被边缘化,广州要发展,要和国家和世界接轨,就要讲好普通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惜这是句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就好像“楼价涨是国际惯例”“物价涨是国际惯例”“不建BRT广州就会落后”“不拆掉你的房子广州就不能发展”“整饰工程不进行广州就没脸见人”“道路不开挖就不能通车”诸如此类。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脑袋是不是进水了,发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以人民的痛苦为代价,换取一堆毫无意义的数字,好让某些官员官运亨通。孙中山先生说的民主、民权、民生,里面有一样能做好,就算与世界接轨了。再说,什么时候广州不说普通话了?

诚然广东人也有不好,更多时候,是不明来路的人在广东的土地上面做坏事。这不能都算在广东的头上,更不能把矛头无理的指向广东文化和语言上。最后,请那些吃皇粮什么屁都敢放的所谓政协大人,不要代婊我。谢谢。

本文标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656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