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

发布时间:2017-11-03 所属栏目: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一 :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的参考答案

清朝时期世袭的亲王郡王 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 乾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王:...

二 : 清朝第一代“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是怎样?

铁帽子王是清朝的称呼,在以前跟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差不多功效,这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说。

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这项规制发端于清初,定制于乾隆。

“八大铁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子龙孙,其中有: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二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子)、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之子)、成亲王岳托(代善之子)、颖亲王萨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后传于其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礼亲王代善

1635年(天聪九年),代善被皇太极斥为轻视君上,贪财违法,虐待属人。1636年(崇德元年),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次年被太宗复斥为越分妄行,轻君蔑法,渐赋闲家居,不问朝政。代善终皇太极一朝,因其年长位尊而遭压抑。

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为消弭内争,代善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

1648年11月25日(顺治五年十月十一日)病死于北京,终年66岁 。赐祭葬,立碑纪功。1671年7月(康熙十年六月),追谥曰烈。1754年10月(乾隆十九年九月),入祀盛京贤王祠。1778年2月(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配享太庙。

三 : 清“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八旗铁帽子王 清“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清代,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www.61k.com)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代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这项规制发端于清初,定制于乾隆。

“八大铁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子龙孙,其中有: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二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子)、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之子)、成亲王岳托(代善之子)、颖亲王萨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后传于其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礼亲王代善

代善父子抬着皇太极登位

“八大铁帽子王”之中,礼亲王代善一家出了三位,占去了将近一半。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怪事。原因是皇太极所以能够顺利登上龙庭宝座,首要是代善父子的“拥戴”之功。由于代善一家“有大勋劳”,朝廷也“回馈”给他们以特殊荣耀。

天命十一年(1626)8月11日,努尔哈赤驾崩。

努尔哈赤的突然离世,使后金政权一时陷入真空,汗王虚位以待,国家群龙无首,当务之急是选定汗位继承人。此时,在汗王之下有一个八旗贝勒议政会议组织,由四大贝勒九小贝勒组成。四大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其中以代善年长,自然成为诸王首领。大小贝勒各个虎视眈眈,觊觎大位。然而,最有可能成为汗位继承人者是代善和皇太极两个人。皇太极勇力绝伦,通读汉藉,能文能武,深谙治国安邦之策,手下将卒皆精锐。代善战功赫赫,为人持重敦厚,但在文韬武略、治国才能和魄力方面远不如皇太极。在此关键时刻,岳托、萨哈廉兄弟二人向其父代善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宜早定大计,四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应速即大位。”代善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赞同二子的意见,决意放弃与皇太极之争,变被动为主动,推举皇太极为王。代善随即就岳托和萨哈廉的意思分别向二大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征求意见,阿敏、莽古尔泰也都表示赞同。代善即召集大、小贝勒会议,宣布岳托等人提出的议案,众贝勒一致表示,“天人允协,其谁不从”,议案遂通过。

可是,出人意外的是,当代善代表议政贝勒会议“合辞”请皇太极即汗位时,皇太极却并不买账。他提出三点理由:一是先汗(努尔哈赤)生前“无立我为君之命”,我若即位违背先汗圣意;二是我不能“舍诸兄而嗣位”,我若越过诸兄继位恐怕受到先汗谴责;三是自已能力有限,“不克负荷”。不管众贝勒如何劝说,皇太极就是违拗不从。无可奈何之下,代善父子率众贝勒一拥而上将皇太极抬起,从大衙门一直抬到城内西北角太祖灵前。面对太祖灵位,大伙一边举哀嚎哭,一边强迫皇太极表态。

代善家得了三个“铁帽子王”

其实,皇太极这样做只不过是“拿拿把”而已,他哪里肯错过这个他企盼已久的良机?他所以要“拿把”,主要是担心大小贝勒们。他早已看明白,有的贝勒虽然口头上表态拥护,其实却在打着自已的“小算盘”。其中最突出的是二大贝勒阿敏,就在前一天,正当大伙在太祖灵前举丧之际,阿敏派他的亲信傅尔丹来到皇太极身边,悄悄地对皇太极说:“我家主子打算推举你继承汗位,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当上汗王之后,必须答应让我家单独自立,出居外藩。 ”皇太极听了十分惊讶。说来阿敏这个人搞分裂活动由来已久,早年他的父亲舒尔哈齐背离胞兄努尔哈赤擅自移居“黑扯木”(今清原县境内),在那里伐木盖房,重新打出“建州右卫”旗号,就是阿敏在背后捣鬼。努尔哈赤得知后大为震怒,将舒尔哈齐拘禁,没收其家产,又将其亲臣捆在树上用大火烧死。还下令将阿敏处决,幸亏诸王贝勒给阿敏求情,阿敏才活下来。可现如今阿敏仍不接受历史教训,依然我行我素不肯改悔,皇太极预感到形势严峻。最后,皇太极在大小贝勒一再“坚请”之下,“借高下驴”,接受汗位。皇太极在向众贝勒讲话时首先不指名地批斥了阿敏,皇太极说:“有人要求我当上汗王之后,准许他出居外藩搞独立王国。如果大家都像某某贝勒那样出居外藩,我不就成了光杆汗王了?我们这个国家还成个国家吗?”最后,他要求所有贝勒,每个人都要对天立誓,日后如有违背誓言者,让天地明鉴,得到报应。

9月1日,众贝勒及大小臣工齐聚大衙门,举行焚香告天立誓仪式。从此,皇太极登上后金国汗宝座。

十年后,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改“天聪汗”为“崇德皇帝”。同时,设立“铁帽子王”。为了酬谢代善一家的拥立之功,皇太极封代善为礼亲王,其子岳托和萨哈廉分别被封为成亲王和颖亲王。这就是代善一家仨“铁帽子王”的来历,也是“铁帽子王”制度的历史发端。

“呆公子”怒抛“铁王弓”

“岳托”在满语里是“呆公子”或者是“傻孩子”的意思,实际上,岳托这个人一点儿也不傻,很有头脑、很有远见。拥戴皇太极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除此之外他曾立有许多战功。所以,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为健全国家体制,效仿明朝制度设立吏、户、礼、工、刑、兵六部时,首先任命他为兵部主管,让他掌管国家兵政大权。崇德元年(1636)又封他为成亲王,使他进入“铁帽子王”行列。岳托从此重权在握,飞黄腾达。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岳托自从得宠之后,渐渐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甚至敢在皇太极面前“耍横”犯上。一个突出的事件发生在崇德二年(1637)8月。在此之前,皇太极的宠妻宸妃诞生一皇子,皇太极打算立此子为自己的继承人,所以大肆宣扬、大肆庆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蒙古各部首领闻知也纷纷前来贺喜。皇太极为款待这些远道而来的蒙古亲朋,下令左右翼八旗在盛京北教场举行一场隆重的摔跤和射箭比赛。岳托此时因身受风寒腰背疼痛,已向皇太极告假在府中养病。比赛大会召开前一天,皇太极派人前来看望岳托,同时请他出席大会,进行射箭表演。而岳托以身体尚未痊愈为由予以回绝。皇太极听说后,再次派人前来宣谕,谕中讲:如果你不出席,其他各旗大小贝就会有藉口也不来参加,而且你是右翼四旗的和硕贝勒,四旗诸王贝勒大小官兵都在关注于你。再有,你如果身体不适,射箭时可以慢慢拉弓,不用猛力。皇太极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岳托只好奉旨遵行。

比赛这天,北教场布置得十分隆重,会场正中是太宗皇太极的御座黄幄,黄幄两侧是蒙古宾客的白色帐篷,帐篷两侧是八旗诸王的帐篷。旗幡招展,人声鼎沸,十分热闹。比赛分为两场,上半场摔跤,下半场射箭。以羊作为奖品,输赢以羊只多少分为等级。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岳托第一个出场,只见他在仆从陪同下,慢步来到靶场,然后面对靶子站稳,仆从恭恭敬敬地双手递上弓箭。岳托接过后举弓搭箭准备校射,可是他刚一开弓,立刻感到双臂一阵疼痛难忍,弓箭不禁脱手而出,一下子全都掉在了地上。仆从见状,慌忙俯身将弓箭拾起重新递给主人。岳托面带不悦,再次擎弓搭箭,结果依然如故,如此反复五次均告失败。岳托感觉脸都红到了脖子根,不由心头火起,大声骂了几句,拿起弓对着皇太极及蒙古客人的主宾坐席方向用力抛去,然后转身离开赛场。

岳托的举动可把在场所有人都吓坏了,人们都说岳托这下子闯下了大祸。蒙古外宾见此情况也都感到惊讶和尴尬。可是,皇太极却微笑地向蒙古王爷们说:“岳托这个人是有名的傻公子,这不又犯傻了? ”说完一阵哈哈大笑搪塞而过。

清初,凡是涉及宗室贝勒等重大案件均由议政王及刑部两个单位联合会审。岳托事件的处理也是如此。八旗议政王及刑部两堂对岳托会审结果,“以岳托素志骄傲,妄自尊大,今败露于众人之前,如此罪恶,难以姑容”判处他死刑。皇太极接过判文认为所判过重,将判书发回刑部命其重审。两堂遵旨,第二次开庭对岳托再审。二审结果改判岳托“幽禁别室,籍没家产”。然而,皇太极对这个判处仍然认为不当,又将判书驳回命其三审。两堂第三次开庭,这次改判岳托“夺所属人员,罚银五千两、解兵部任、削贝勒爵”。皇太极对这个判决还是不满。最后,皇太极亲自下令:免去岳托兵部主管之职、降贝勒为贝子、罚银五千两、在家软禁。至此了案。

这个案件本来是“欺君罔上”的重大案件,若是换其他人,这绝对是死罪,定斩勿赦。可是,由于岳托对皇太极有“大勋劳”,又是“铁帽子王”身份,所以这项“惩罚”不过是象征性的训诫,皇太极也是为自己挽回一点面子,仅此而已。

亲王多尔衮

执手相送竟成永别

七个月后,岳托重新受到重用——崇德三年(1638)8月,大清发兵征明。皇太极授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率领八旗右翼四旗兵出征。授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三军齐聚北教场,皇太极分别为岳托、多尔衮饯行,给他俩颁发将军大印与敕书,并宣示军律。出征时,皇太极亲送岳托里许,两人恋恋不舍挥泪而别。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行竟然成了君臣二人的永世诀别。

崇德四年(1639)正月,岳托率军攻打山东,不幸患上“天花”(痘疹),客死于山东济南,时年41岁。当年4月,征明大军凯旋,皇太极亲自出盛京城40里到沙岭迎接。这时他才得知岳托已经不在人世,当他听到这个噩耗有如五雷轰顶,从马背上扑地而下,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皇太极回宫后“辍朝三日”,命以大礼安葬岳托,在岳托本旗旗地——盛京镶红旗界内风光秀丽的万柳塘修造茔墓。又为四时祭祀便利,令其墓不封圹(墓室),在墓外修一条隧道,祭祀时主祭者可以从隧道进入墓室抚柩而哭。这种葬式在清史上十分罕见。日后,皇太极曾几次进入墓室内祭祀,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东巡盛京时也都进入墓室致奠。《沈阳百咏》有诗曰:“粘天草色绿如云,郭外南风午正薰。万柳成荫飞絮了,踏青人上大王坟。”诗中的“大王坟”就指的是这座岳托墓葬。

代善家另一个“铁帽子王”萨哈廉为人“明达聪敏,通晓满汉文字”。史书评价他说,“凡一切皇猷,大有赞助”。当然,这主要指的是他和岳托对皇太极的“拥戴”。正因为如此,萨哈廉与岳托同样受到皇太极的恩宠和器重。天聪五年设六部,萨哈廉被任命为礼部主管,掌管国家礼制大权。崇德元年四月又被封为和硕亲王。遗憾的是萨哈廉体弱多病,身体一直欠佳,而且就在他获得亲王王爵之后不多日,病势加重起来。皇太极闻报亲自前往王府探视,当看见萨哈廉“体病瘦弱”时,心中一阵难过,不禁泪如雨下。又过几天,萨哈廉病故,年仅33岁。皇太极接到噩耗,“自辰至午”半天之内连续四次前往颖亲王府“入跪”大哭。并在祭文中说:“萨哈廉贝勒乃我兄之子,管理一部大务,协理国政,勤劳王家,其功不少,追赠尔为和硕颖亲王。 ”

萨哈廉去世后,皇太极对他十分怀念,经常在梦境中见到他的身影。清官书《大清实录》记载这样一件奇事,那是6月的一天中午,皇太极在翔凤楼上小憩,朦胧中梦见自己与皇后哲哲离开皇宫内院,向着城东方向走去,一路上观花赏景十分得意。正行之间,忽然看到路旁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又在殿外遇到礼亲王代善及颖亲王萨哈廉父子。皇太极十分高兴,拉起二人衣袖一起走进殿内,并列坐在宝座之上,相互谈笑起来。朦胧间,皇太极忽然想起,颖亲王不是已经过世了吗?怎么能在这里相遇呢?心中甚感疑惑,随即离座走出大殿,准备回返盛京。正在行走间,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呼喊:“请皇上慢走! ”皇太极回头一看,只见萨哈廉匆匆赶来,说:“臣有一事请求,请皇上赐给臣一牛。 ”皇太极当即点头许诺。向前又走了不远,见硕托(萨哈廉之弟)远远跑来对皇太极说:“颖亲王命臣向皇上乞求一牛。 ”皇太极心想,怎么颖亲王连续向我乞牛?心中一急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皇太极遂召集内院大臣希福、刚林等人入内,命他们“圆梦”,看看这是吉凶祸福。当时,清朝国家规制尚不健全,凡事都要参照大明会典行事。希福搬出《大明会典》一书开始查阅,果然在上面找到这样的记载:“凡亲王薨,初祭,赐一牛。 ”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当然,牛是赐了,但皇太极同时做了另一件事,即由萨哈廉生前最看重的儿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承继“铁帽子王”王位,算是对萨哈廉的酬报。

肃亲王豪格

承泽亲王硕塞

为“铁帽子”丢了性命

“铁帽子王”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和谐,特别是皇太极死后,大清入主中原,形势复杂多变,权力之争更为激烈。大案迭起,互相陷害,有人因争“铁帽子王”掉了脑袋,也有人被摘掉“铁帽子王”,黜除宗籍。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驾崩。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两位“铁帽子王”为夺取皇位展开激烈争斗。最后,多尔衮提出一项折中方案:立年方六岁的皇九子福临为帝,由自己与郑亲王暂且辅政。这项方案得到了诸王的赞同,以代善为首的”八大铁帽子王“及宗室诸王焚香告天宣誓,又对睿、郑二摄政王作了任命。二王也宣誓作了保证。事情至此大局已定。

然而,接着又出现一段“残酷的插曲”。铁帽子王萨哈廉的另一个儿子、郡王阿达礼伙同硕托,欲效仿当年代善“拥戴”皇太极的成功范例,也想寻找机会“东施效颦”,也弄一顶“铁帽子”戴一戴。睿、肃两王之争,硕托和阿达礼认为良机已到。于是,阿达礼向多尔衮表示说:“王正大位,我当从王”;硕托也向多尔衮说:“内大臣图尔格及御前侍卫等,皆从我谋矣,王可自立为君。 ”尔后,两人又一起以探望足疾名义来到代善王府,先是向代善发泄拥立福临为帝的不满情绪,然后提出改立多尔衮的意愿,请求礼亲王支持。代善听了惊讶地回答:“既然大家都已经对天立誓了,你们何敢出此妄言?如不立刻改悔,大祸必要临头! ”随后,代善为避嫌,即将自己儿子和孙子的表现告诉了多尔衮。此时,多尔衮又接到大学士刚林的揭发,于是,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行使摄政王职权,下令对硕托、阿达礼进行拘捕和审讯。经过审讯,遂以“叛逆和扰乱国政罪”将二人“裸体绑缚”处死。受到株连者还有硕托之母、阿达里之妻以及他们身边的近臣等,有的被处以“缢杀”、有的被斩决。可惜硕托与阿达礼二人,一生中也多见战功,却利令智昏,为那个“铁帽子”而丢了性命。

豫亲王多铎

两个“铁帽子王”的悲惨下场

顺治元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被任为奉命大将军,率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以及豪格等“铁帽子王”及宗室贵族,统领八旗士兵入主中原。进入北京之后,多尔衮立即派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军追击李自成,并下江南灭南明政权,又派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镇守江南。派肃亲王豪格往定山东、河南,后又命其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取四川、陕西。豪格能征惯战,战之必胜,捷报频传,特别是征战四川,战果累累,“川寇悉平”。顺治五年二月,豪格凯旋回到北京,虽然受到皇帝福临的“宴劳”,但是整个气氛显得冷冷清清,不仅未得到任何功封,反而被多尔衮抓住其手下护军参领希尔艮冒功一事,小题大做、罗织罪名,竟然下令把豪格的“铁帽子王”削除,全然不顾皇太极当初设立“铁帽子王”的本意。

多尔衮把豪格与几个儿子一起投进大牢幽禁起来,又示意狱卒对豪格进行侮辱和虐待。豪格性情暴躁,对此无端陷害十分震怒,他曾向守者扬言:“告诉多尔衮,把我放了了事,不然我要用石头把几个孩子全都砸死。 ”此话说了没多久,孩子活着,豪格自己却莫明其妙地死了。想那豪格正当盛年,身体无病,只能是死于谋杀。而杀害豪格者,也只能是另一个“铁帽子王”多尔衮。想当年,皇太极设立“铁帽子王”制度,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豪格和硕塞都定为“铁帽子王”,原以为可以保其千秋万代。却没想到,连一代都没过,豪格的“铁帽子”就被人摘了去,不知皇太极在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豪格之妻博尔济吉特氏,生得天姿国色、楚楚动人。相传,有一次豪格举办生日庆典,多尔衮作为叔辈被请来参加庆贺,筵席间,博尔济吉特氏与多尔衮一见钟情。据说多尔衮为达到与肃亲王妻经常幽会的目的,连续四年把豪格派出远征。肃亲王妃因此与多尔衮产生很深的私情。这也许是多尔衮迫害豪格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豪格一死,多尔衮立即在摄政王府张灯结彩,举办新婚典礼。京中大臣们听说,都争先恐后前往府中贺礼,目的都想看一看这位新娘子到底是谁?一时京城大小衙门为之一空。当婚宴开始,新娘子一亮相,果然传闻不虚,新娘确是肃亲王妻。这些话听来虽然有点传说色彩,但是,多尔衮娶肃亲王妃倒是千真万确的史实。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在古北口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于喀喇城不治身亡。由于多尔衮生前大权独揽、骄纵傲横,对其他“铁帽子王”无情压制、打击和迫害,最后遭到了清算,被追论为“逆谋”大罪,削去“铁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没所有家产,人口全部入官,他的正白旗也被收归皇帝所有,而且被挖坟掘墓,焚骨扬灰,堪称“铁帽子王”中下场最惨的一个。

乾隆重新审定“铁帽子王”

清初所封的“八大铁帽子王”中,豫亲王多铎、承泽亲王硕塞、成亲王岳托、颖亲王萨哈廉四人因病早夭。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暴死。其中岳托41岁、多尔衮39岁、豪格38岁、多铎36岁、萨哈廉33岁,硕塞只有27岁。

另一个“铁帽子王”济尔哈朗虽得善终,活得却很艰难。因其父舒尔哈齐、其兄阿敏都曾反叛,所以不得不处处谨小慎微。多尔衮当权之时,他受尽了排挤,最后又被挤出决策机构。这还不算,紧接着又被多尔衮罗织十多条罪状兴起大狱,将其定为死罪。最后虽然被免去死罪,却由亲王降为多罗郡王,被罚银五千两。直到多尔衮去世,济尔哈朗才在政治上得以解脱。

“八大铁帽子王”中活得最安稳的当属礼亲王代善。靠着不断地忍让,夹着尾巴做人,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儿子孙子,才得以在险恶的宫廷争斗中自保。代善死时66岁,是“八大铁帽子王”中最长寿者。

自皇太极设立“铁帽子王”制度始,经顺治、康熙、雍正数朝,“八大铁帽子王”已名存实亡。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见王爵制度紊乱,遂对其作了重新审定,把王爵分为“军功”和“恩封”两部分。凡是战功所得王爵,一律“世袭罔替”;凡恩封得到的爵位“以次递降”,即每袭一次降一等,至奉恩将军截止。从此划清了“铁帽子王”与一般王爵的界限。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对祖宗创业艰难、功臣辅佐业绩感触颇深。联想到后来有些人或因事被削爵,或被更改封号,觉得应该宣扬他们的功绩,追复他们的爵号,进行继绝昭屈的工作。为此,他首先为沉冤一百多年的多尔衮翻案昭雪,恢复他的宗籍,补入玉牒,恢复睿亲王“铁帽子王”王号,并按照亲王园寝规制为其修复墓园。又对豫亲王多铎等人降爵改号也都恢复如初。至此,清初诏封的礼、睿、肃、郑,豫、承泽、克勤、顺承“八大铁帽子王”王号重新济济一堂,后世子孙得以承继福荫。

“八大铁帽子王”王府在沈阳原址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全在盛京方城内,按八旗方位分布,有规有律,建筑规模有礼有制。

礼王府:位于今朝阳街路东,沈阳故宫大政殿后偏东北地方,原正红旗界;

顺承王府(原颖亲王府):位于今朝阳街路西,地名大红袍里,与礼王府隔街相对,原正红旗界;

豫王府:位于今北中街,消防研究所位置,原正蓝旗界;

睿王府:位于今中街与朝阳街交叉路口西北角,沈河区邮政局位置,原正蓝旗界;

肃王府:位于今沈阳路与正阳街交叉路西北角,原镶白旗界;

庄王府(原承泽亲王府):位于今沈阳路东段路北,今为王府花园住宅小区,原为镶红旗地;

岳托王府:今沈阳路与朝阳街交叉路口东北角,古玩市场处,原镶红旗地;

郑王府:位于今小南门里路西,现为居民小区,原为镶蓝旗地。

本文转自人民网微信,原载东北新闻网

———————————————————

元宵节快到了,跟着小编一起猜灯谜吧!

1.油煎豆腐,打一人名.

2.白菜去心,打一人名

3.诛灭暴元的玉石,打一人名

4.脚大定乾坤,打一人名

5.乞丐家里,打一年号

6.高山番草,父子大老,日月争光,天地颠倒 ,打一对父子

7.家有五畜生,牛、犬、羊、鸡,缺一个,打一历史人名

8.八贤王,打一字

9.元宵节做事,心已决断不宜迟,或者闪烁的火光不见了,打一句祝福

提示1:不要去相信网上那些答案!现在网上很多答案都是错的!当然如果你能搜到的话 嘿嘿!

提示2:各位大侠,千万不要急着看答案哦,要先自己琢磨,再进行查看答案哦!

想知道答案?微信关注【世纪历史】公众号,回复“灯谜”二字即可查看答案。

关注后,每天还能收到有趣、有料的精彩资讯,免费订阅哦!

(微信搜索“世纪历史”即刻揭晓答案噢!)

微信订阅号:centuryhistory(微信名:世纪历史),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史类公众号,中国历史文化传承领导者。致力于中国百余年来的历史细节探求,给读者一个正确的世界认识。

八旗铁帽子王 清“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长按图片可自动识别扫描以上二微码,一键关注“世纪历史”微信公众号

四 :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及王府

清在北京建都后,沿用明朝的紫禁城,并开始了诸王的分封和王府的修建。清朝与

明朝不同,明朝对诸王是分封在全国各地,采取“封而不建”的办法,即“分封而不赠

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明朝的王不掌握当地的军政权力,在北京城内也

没有王府。但到了清朝,连分封诸王于各地的形式也取消了。各位王只有接受爵位,而

无“国”可就。王府就建在北京城内,王府产权属于朝廷,王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

有权和继承权。清朝的王爷大多是皇子,诸皇子在未成年之前,都住在紫禁城内,待长

大成年后才可移居王府内居住。

【寻踪“铁帽子王”】

清朝封爵有“世降一等”和“世袭罔替”两种办法。“世降一等”就是说儿子的爵

位比父亲的爵位要低一等,例如父亲要是亲王,儿子就袭封郡王,孙子则袭封贝勒。而

“世袭罔替”是指始王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其后代总有一人袭封始王最初被封的爵

位。如果袭爵人犯了罪其爵位仍然可由家族其他人员袭封。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铁帽

子王”。

“铁帽子王”最初是指清初战功显赫的六家亲王和两家郡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

郑亲王济而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

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这八位王爷均是大清开国元勋,个个能征善战,个个勇略过人,为清朝创业立下了

赫赫战功。到了清雍正后,怡亲王允祥公忠体国、恭亲王奕訢赞襄大政、醇亲王奕譞为

光绪帝生父,皆封为“世袭罔替”。至光绪末年,庆亲王奕劻也被封为“铁帽子王”。

至此,“铁帽子王”增至十二家。

在清朝,宗室爵位共十二等,其中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府邸可以称其为王府

,贝勒以下只能称为府。北京城内建有四十多座王府,外城没有王府。

清朝对王府的规制有严格要求,而“铁帽子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比其他王府

更庄重气派。王府中轴线上的建筑,要严格按照规定建造,正殿是整个王府中规模最大

,等级最高的建筑。正殿为绿琉璃瓦,殿前有石栏杆环绕。这里是王府举行各种庆典的

场所。

铁帽子王府侧院一般都建有精美花园,郑王府花园甚至还建有瀑布,高约丈余,水

声琅然。但岁月流失,大多数王府中的花园,已经无存,现在只有恭亲王花园和醇亲王

花园(宋庆龄故居)保存完好。

在清代所建的诸多王府中,最大的就要数礼亲王府和豫亲王府。老北京就有“礼王

的房,豫王的墙”之谚,可见礼王府的房之多。

【北京城诸王府之首:礼王府】

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安门黄城根南街路西,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

地约30公顷。

礼亲王始王为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礼王府所在地,明代是崇祯皇帝外

戚周奎宅,后为代善所有。现大殿门下部雕有云龙,工艺为明代手法。规模雄伟,占地

宽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是礼王府的一大特点。

1927年,礼王的后人将王府前半部租给华北大学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现在

中路建筑大多保存,犹具旧日规模,其余多经改建,名目已非。但仍属于保存较好的王

府,今为军队所占,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府花园之最:郑亲王府】

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

郑府邸建成后,历代袭王有所修缮或扩建,最大的一次是第八代袭王德沛对花园的

扩建。并将花园命名为“惠园”,是京师所有王府花园中的最大最壮观的。惠园中“引

池叠石,饶有幽致”园后为雏凤楼,楼前有水池。其后为几丈高的瀑布,瀑布极为壮观

,几百米外就可听到瀑布声音。

郑王府现存建筑,只东部保存相对完整,西配楼只剩靠北面3间;最后为正寝,面

阔5间。

中国大学使用时改名“逸仙堂”,为国民党主席谭延剀手书,今此匾尚存。原西部

花园部分在民国时尚保存完好,解放后被拆除,现另建二龙路中学。郑王府今为国家教

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皇城里的王府:睿亲王府】

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度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睿亲王始王

为清初赫赫有名的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崇德元年四月晋封睿亲王,崇德八年(1643)

八月,清太宗皇太极去世,他扶立幼主福临即皇帝位,晋升为“摄政王”,1650年死于

喀喇城,年仅39岁。

■南池子睿亲王旧府:后为普度寺

多尔衮时期的摄政王府,位于南池子东侧南宫旧址,南宫在明代时为皇城东苑,明

景泰年间,明英宗朱祁镇曾囚禁在此,多尔衮利用了重华宫旧址,摄政王府宏伟壮丽,

甚至超过了皇宫。王府地基高于地面几丈有余,加之殿宇宏伟,四周绕以36根檐柱,檐

椽为三层(皇帝的太和殿,檐椽也仅为两层)。每日摄政王王府前都是车水马龙。大小

官员往来穿梭,这里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

多尔衮被定罪削爵后,该府邸随废。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皇帝下令将旧

睿亲王府改建成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年(1776年)又重新修葺扩建。1776年,乾隆将

该寺赐名“普度寺”。

今普度寺已经修缮一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睿亲王新府在外交部街

清初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顺治帝平定天下,有周公之德。身殁未几,被诬削夺,

沉冤一百二十余年。乾隆恭阅实录,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月为多尔衮平反昭雪。因

原睿亲王府已经改建为普度寺,位于石大人

胡同(今外交部街)的淳颖宅邸被称为睿亲王新府。

睿亲王新府规模十分宏大,有房五百多间。中路建筑如同缩小的紫禁城三大殿,有

东西翼楼、银安殿、二道门、神库、安福堂和后下房,西路为王府花园,东路为宗祠,

大厨房、磁器库、灯笼库和戏台等,府门外还有马圈和车房。睿亲王爵位共传了十二世

,到末代睿王中铨已是民国年间,王爷爵位形同虚设,既没有禄银,又没有禄米。

睿王新府从1929年起,成为京师私立大同中学,府中建筑屡经拆改,渐失原貌,现

为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原王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现也已埋入地下,仅存校园南门内两

棵大树为原王府遗迹。

【挖出过金子的王府:豫亲王府】

豫王府位于东城区帅府园东口,今天协和医院的位置。

豫亲王始王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此后世

代绵延有13个王承袭豫亲王爵位。

传说第四代豫王喜好下棋,乾隆也喜欢下棋,两个人棋艺都不错。乾隆皇帝经常到

豫王府找小豫王下棋娱乐。一日君臣会棋,打算一比高低。结果是5:5,胜负对等。怎

么奖罚呢?乾隆灵机一动,说:“朕也不赏你,也不抠你门钉。这样吧,朕准你府墙加

高三尺!”府墙高低也是级别的表示,准加高府墙实际也是赏给荣耀。豫王很高兴地接

旨加墙。其实后来豫王才明白,加墙实际上是把自己禁锢得更严实了。府墙和大狱的院

墙一般,意思就是囚禁豫王终身。由此北京城就留下了“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的

谚语。

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豫亲王的铁帽子爵位也走到了尽头,为了维持家族庞大的开销

,1916年末,有近300年历史的豫王府,不得不卖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人拆除

了王府全部建筑,请中美两国的专家设计,修造了中西合璧的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据说拆除豫王府的时候,曾经挖出大量历代豫亲王藏于地下应急用的金银财宝,协

和医院也正是用了这些大量的财宝,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

型综合医院。

豫亲王府今天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老豫亲王府府门外摆设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

,但值得一说的是,现存的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

【毁于战乱的王府:肃亲王府】

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肃亲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皇子,从乾

隆十五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肃王府还称为“显亲王府”。在王府中

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后罩楼等。西面是花园,北

面还有家庙。从图上看,王府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没超标准。乾隆四

十三年(1778)恢复肃亲王世袭封号,从此就一直称呼为”肃王府“。

当年这么大的一个王府并没有保存到今天,因为肃亲王府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曾经要求将肃王府作为自己的使馆。但肃王府系铁帽子王府,

当时负责谈判的恭亲王不敢轻易许诺,后几经交涉,法国才勉强同意将使馆建造在纯公

府,肃王府暂时逃过一劫,但肃王府还是没有逃过八国联军那次浩劫。

义和团运动后,肃王府被划为日本使馆,今为北京市政府所在地。

■成为神学院的肃王新府

1900年6月24日,肃亲王善耆携家人趁混乱逃离肃王府后,与慈禧皇太后逃往西安,

1901年随慈禧皇太后回到北京,但因为老府已经毁于战火,不得不在东城北新桥南船板

胡同内,重新建造新王府,新王府虽有二百多间,但已不是按照王府规制建造。王府建

造有寝室、书房和花园,在花园的最北侧还建有一座二层小楼,楼内装修完全按照法式

风格布置,楼内建有发电机,屋内摆放有西洋订做的钢琴、洋床,连吊灯都是完全从欧

洲进口的。

民国后,肃亲王善耆离开北京前往抚顺居住,1922年病死在抚顺,终年57岁。北新

桥南船板胡同内的新睿王府,也于1947年被善耆十九子宪容和善耆长子宪章,一起出面卖

给了法国天主教作为神学院使用。1949年被政府没收,现原王府部分为北京袜厂使用,

东部为居民住宅。

【中间易主的王府:庄亲王府】

根据《乾隆京城全图》上描绘的王府规模看,庄亲王府中轴线和其他王府一样,东

路偏北为庄亲王家族祠堂,西路为花园。因为始王是皇帝的哥哥,又是战功赫赫,庄亲

王府的建造规模在同一时期的王府中算大的。

庄亲王府虽然位于太平仓胡同,但庄亲王家族却并不太平。庄亲王府分大府与小府

,大府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后遗址荡然无存,遗址上后改建了平安里。小府位于毛

家湾附近,民国年间小府几次易主,最早是中孚银行,后为辅仁女中,解放后为领导住

宅,今为中央机关及部队驻地。

【与曹雪芹有关的王府:克勤郡王】

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

平郡王府(克勤郡王府)是清廷封给岳托后人的三处府邸之一,规模是最大的。东

与平郡王罗科铎第三子诺尼的贝勒府相邻。克勤郡王的后代,习惯把西边的平郡王府称

为“西府”,把东边诺尼的贝勒府称为“东府”。曹雪芹和平郡王福彭(入关后的第一

位克勤郡王庆恒养父)是亲戚关系,曹雪芹定居北京时就曾经经常在东西二府走动。

西府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合理,建筑精致。中轴线上建有大影壁、府门、银安

殿、东西翼楼、后罩楼等建筑。西路前后还有三进院落。东路则由五个大小院落组成,

有茶房、大小书房、祠堂、花房等,还有护卫、太监、奶妈居住的房屋等。

克勤郡王府在民国初年,就卖给了兴办慈善事业而著称的熊希龄,而末代克勤郡王

晏森则搬到了宗帽胡同居住,因为没有什么太多本事,一直过着很清贫的日子。

克勤郡王府今为新文化街小学,原王府外的影壁至今保存完好,府内仅存东翼楼。

王府后部的内门、寝房、后罩房至今仍保存完好。2003年11月还进行了修缮,恢复了昔

日风貌。

【异地复建的王府:顺承郡王府】

顺承郡王府原来位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路西。

顺承郡王始王为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以平定南明政权、

招降李自成余部的功绩晋封顺承郡王。

顺承郡王府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与其他王府规格相同

,依次是府门、二门、翼楼、银安殿、寝殿、后罩楼等;西路和东路,各分别由不同的

大小院落组成。其中顺承郡王府院内,种植有四株高大的楸树最为著名。

顺承郡王府在民间被称为“打磨苏王”、“达磨憎王”等。据顺承郡王后代介绍,

打磨苏王即顺承郡王勒尔锦,康熙十九年(1680)讨伐吴三桂时坐失战机被削爵,其子

袭爵,后又被革爵,勒尔锦的哥哥袭顺承郡王爵位。

顺承郡王府府址一直没有变动,顺承郡王也没有遭到太大的风波,这和其他铁帽子

王是不同的。

顺承郡王府在民国年间,曾一度为张作霖的大帅府,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办公地。顺承郡王府一直保存完好,上个世纪末,全国政协礼堂修建新楼,将顺承郡王府异地搬迁,复建到了朝阳区朝阳公园东侧,这也是北京的铁帽子王府第一次整体异地复建。
本文标题:清朝八大铁帽子王-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244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