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海军抵达美国-暗物质Facebook:从未抵达中国 却被始终提起

发布时间:2017-09-22 所属栏目:智慧与美貌并存下一句

一 : 暗物质Facebook:从未抵达中国 却被始终提起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新焱 刘薇 实习生 周冯灿 罗敏夏 发自:广州

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Facebook目前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01亿。 (CFP/图)

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Facebook目前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01亿。 (CFP/图)

“我就是首席执行官……贱人!”这张名片的主人,今年28岁的哈佛辍学生,完成了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

在中国互联网界,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它,许多公司早已成为它的学生

尽管中国已经有许多网站可以实现Facebook的功能,但为何无一能像它一样,深刻影响世界?

Facebook的崛起,与扎克伯格的疯狂和硅谷的制度、文化环境有关;而它面临的挑战,则是当一家公司已经大到像是一个“不受监管的政府”,如何保证它愿意,并且能够,不滥用这种权力?

如果“世界第三大国”整体上市,将会发生什么?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18日,互联网新贵公司Facebook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代号FB。截至2012年3月,这个网站的活跃用户超过9亿,仅次于中国与印度的人口数量。

Facebook的发行价是38美元,公司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此次上市共募集了超过180亿美元,是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即使随后两天股价跌破发行价,Facebook也依然是全球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要知道它创立至今不过8年,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现在也才28岁。

从来没有哪个外国公司,像Facebook这样牵动着中国人的目光,虽然它从未进入中国。在这里,它被翻译为脸谱网,还有一个昵称:非死不可。

就在它IPO(首次公开募股)当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创新工场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守岁”酒会。

IPO要到北京时间的深夜,酒会从傍晚时分就开始了。大屏幕上播放着纳斯达克实景,而屏幕这头,从各地赶来的创业者们一边发着微博,一边静静等候。主办者甚至设立了开盘价赌局。参与者每人拿出100元钱,猜中者可以全部拿走。

在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的邀请下,易凯资本CEO王冉、土豆CEO王微、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等几十号人齐聚一堂,为万里之外的Facebook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干杯。

易凯资本CEO王冉八点多就到了现场,一直到十一点多才离去。李开复则待得更晚。最近几天,这位曾经供职微软的创新工场负责人,每天都在微博上介绍着Facebook,从马克·扎克伯格和其亚裔女友(祖籍中国徐州)的婚礼到Facebook上市给创业者的启发。

一位现场的参与者发微博说:“很多人不理解,没事儿去给Facebook开什么Party啊。其实我在现场看到,所有人,包括李开复的兴奋都是由衷的。或许真正的互联网精神,就是不会因为别人的伟大成功而烦躁,相反,他们会由衷喝彩,并找到继续前进甚至超越的动力。”

2012年3月27日,中国上海,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女友Priscilla Chan在上海市中心的街上。 (CFP/图)

2012年3月27日,中国上海,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女友Priscilla Chan在上海市中心的街上。 (CFP/图)

Google的对手

就在几年前,还很难想象,Facebook会成为Google的对手。而现在,从资本到客户到人才,这两家公司的竞争都日趋白热化。

对许多网民来说,Facebook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存在。它是世界上访问量第二大的网站,仅次于Google。根据网络数据服务公司Alexa的记录,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用户的增长速率也高得匪夷所思——每个月增长6%。

Google曾经以搜索这个工具开创了互联网的新模式。在过去的10年里,它遵循着严格而有效的算法,对在线活动的每个字节进行语法分析,最后建立起一幅不带感情的世界网络地图,从而称霸全世界。

而Facebook则打开了另一个入口。它正在创建的是一个更个性、更富人情味的互联网,在那里,由朋友、同事、伙伴和家人组成的网络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通过披露各自的内心而建立互信。

早在两年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理论系博士楼天城就开通了Facebook账号,因为一些师兄在那里工作。

2010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Facebook的黑客大赛。“整个清华计算机系的人都知道,”楼天城说,当时和同学们报名,就是想去“看看Facebook是什么样”。

黑客大赛是Facebook的招牌之一。崇尚黑客文化的马克·扎克伯格用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激发公司活力。大赛有时一进行就是一个通宵,“攻城狮”们在摇滚乐和啤酒中不眠不休,解决难题。楼天城参加的这个是环球大赛,总共有10万人报名,最终选出25名胜出者到Facebook总部进行决赛。连续两年,楼都是这25人之一,并曾获得季军,被圈里人称为“楼教主”。

第一次到Facebook总部时,楼并没有特别多的不一样的感觉,因为Facebook看起来就像个创业公司,氛围比较轻松。他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公司允许员工有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他们没有停放自行车的地方,有的员工就把自行车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二是马克·扎克伯格的办公室竟然是全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参观,也可以敲门进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笼子”。

加上行程,他在Facebook总共不过待了两天,其间他看到过一次扎克伯格,就在“透明笼子”里办公,“很平常的样子”。那位没念完大学的哈佛辍学生并不知道,在万里之外的中国,连他每天学习一小时中文的消息,都能登上媒体的头条。

就在几年前,还很难想象,Facebook会成为Google的对手。而现在,从资本到客户到人才,这两家公司的竞争都日趋白热化。

楼天城就正在为此纠结。他同时拿到了这两家公司的offer。“两家公司都很优秀,对谁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科技版的暗物质”

《纽约客》杂志称,对于中国大多数人而言,Facebook就相当于科技版的暗物质,人人皆知这种力量不容小觑,但迄今为止尚不得亲眼一见。

Facebook已经有了70种不同语言,而且超过70%的用户是在美国境外。《纽约客》杂志称,对于中国大多数人而言,Facebook就相当于科技版的暗物质,人人皆知这种力量不容小觑,但迄今为止尚不得亲眼一见。

在中国部分年轻人中,利用“翻墙”技术来体验Facebook是一种时尚。实际上,如果没有一帮朋友在Facebook上,“翻”过去其实一点也不好玩。Facebook的特点是:它不是一个让你认识陌生人的交友网站,而是一个联系你和身边朋友的网络交流平台。

但很多中国网民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然想翻过去看看。

在电视台上班的赵晓娟,只因迷恋韩国明星李明浩,从2011年开始,便学习翻墙,因为,李明浩在Facebook上有账号,而且和粉丝互动。

而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读研的周颜,以前主要用人人,但到了美国之后发现,“一群人约着出去打个CS,都不打电话,直接上Facebook上开个群组,然后约好一起去。”

在香港城市大学上学的内地生赵梦颖到了香港之后同样发现,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除了电话,用的最多的就是Facebook。她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中文老师兼职,教两个美国小朋友中文,家里共有5个人:爸爸、妈妈、儿子、女儿,还有一个菲佣,人人都有Facebook。

对他们来说,Facebook是一个重要的交友平台。“一些陌生人可能只聊两句,回到电脑前搜对方的名字,在Facebook上基本能找到,往后的交流,在线上尽情发挥就是了”。

不过,回到内地之后,他们就开始不适应了。Facebook上不去,和海外朋友们最常用的互动渠道就没有了,一位在香港浸会大学读了一年书的交换生抱怨说,至今为止,她已经无数次“因为没有及时在Facebook上回复朋友而道歉了”。

而那些身在中国的外国人,则感受更为深切。

IDG驻中国记者Michael Kan的朋友基本都在Facebook上,每天他都要上去半个小时左右,看看朋友们的一些动态。为此他必须每个月支付二十多美元,购买一个VPN(虚拟专用网络)。

而巴西《圣保罗页报》驻北京记者Fabiano maisonnave在Facebook上花的时间则更长,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个多小时,“一是和朋友互动,二是发一些自己写的报道等。”Fabiano说,这两者是分开的,一些私人的东西,只有朋友可以看,而职业的,则分享给所有人。

对他来说,Facebook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工具,一是可以从上面了解国内发生了什么,朋友发生了什么,二是可以介绍他在中国的工作,获得一些新闻线索。

在用Facebook之前,Fabiano主要是用E-MAIL和电话和朋友沟通,但在用了Facebook之后,基本就用这个了。“它就是一个全球电话簿,即便我换了手机号,换了工作的地方,也不会和朋友们失去联系。”

Facebook的中国学生

Facebook曾经做过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网站蓝色的深浅,然后他们发现,人人网总会紧跟其后开始调整自己界面的蓝色。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从手机、电器到高楼大厦,与国外几无差距。但在互联网上,却始终唯硅谷马首是瞻。Facebook对中国的影响,除了无法统计的中国用户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它引领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浪潮。

2004年1月,扎克伯格向网上域名公司Register.com支付了35美元,注册了Thefacebook.com一年的域名使用权。建立这个网站的构想借用了他之前编写的“课程搭配”、Facemash以及当时风靡一时的Friendster。

这股社交网络风潮不但刺激着在哈佛上学的马克·扎克伯格,也刺激着另一位中国年轻人——在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的中国留学生王兴。

2003年圣诞节,王兴决定中止学业,回国创业。他做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完全仿照Friendster模式的“多多友”网站,意为“通过互联网帮大家认识更多朋友”。这个现在已经鲜为人知的社交网站仅仅存活了一年时间,吸引了两三万用户之后,便被迫关闭。

就在王兴失败之时,Facebook却取得了空前成功。网站于2004年2月发布,头2周里就引起了轰动,有超过4300名哈佛学生注册进来。到12月时,Facebook的用户数超过10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Thefacebook.com很快就成为全美大学生们最火爆的交流形式。

王兴也迅速调转方向,将学习的目标转向了Facebook。2005年上半年,他利用当时还没过期的美国大学邮箱udel.edu注册了一个Facebook账号,开始研究这种模式。在三年后的一篇文章中,王兴回忆道,第一次逛Facebook时,并没有发现其有什么过人之处,“事后想来,正是因为那时我在美国的同学要么已经毕业了,要么就还没用这个,所以没有任何感觉。毕竟在Facebook上,如果只是看,而没有参与其中,确实很难找到感觉。”

但多次使用之后,王兴开始发现了Facebook的过人之处,“一是有一个真实的人际网络,二是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群,用户都是大学生,非常纯粹。”

作为典型的“技术型创业者”,王兴恪守“原汁原味”的照搬模式。这一年的秋天,王兴创立了校内网。和Facebook一样,这个网站主要针对荷尔蒙过剩的中国大学生。

几乎在同一时间,曾经创立了chinaren的陈一舟也将目光盯上了Facebook。2006年4月末,他所控制的千橡集团仿效早期的Facebook开发了5Q校园网,并对王兴表达了收购校内网的兴趣,但遭到拒绝。校内网和5Q随后在高校展开激烈的用户争夺。“到5Q注册用户送鸡腿”的广告,成为当时学生间的笑谈。

十个月后,王兴遇到了融资难题,几乎没有任何还价的余地,2006年10月份他被迫接受陈一舟的邀约,同意千橡200万美元并购校内网。而充分意识到校内网用户价值的陈一舟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流失,干脆彻底放弃了自主研发的5Q网,转而将原5Q的用户导入校内网。

一年之后,校内网的注册人数就超过了3000万。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不少于20家Facebook模式的拷贝者,例如占座网、开心网、海内网、一起网、底片网、花名册、亿聚校内网等一大批以学生和白领为目标用户的SNS追随者。

中国SNS网站遍地开花,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学习Facebook,成了各大徒子徒孙们的头一课。

众所周知,人人网采用了蓝白相间的用户界面,与Facebook非常相像。“我们看他们在做什么创新,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陈一舟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向Facebook拜师学艺的思路。

而中国诸多的社交网络始终紧随Facebook,从用户界面、多媒体内容的发布,不仅一应俱全,甚至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开心网上最热门的游戏《开心农场》,模仿的正是Facebook上第三方游戏公司Zynga开发的《FarmVille》。

Facebook曾经做过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网站蓝色的深浅,然后他们发现,人人网总会紧跟其后开始调整自己界面的蓝色。

和Facebook一起“进化”

在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时,他签下了一句话便是:“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连结的世界)”。最近两年来,在Facebook等平台开放潮流的影响下,国内的社交网站也陆续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开放。

有评论认为,Facebook之所以能风靡全球,也与其所依仗的全球语言——英语,以及其背后强大的美国文化相关。2011年6月份,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人人网CEO陈一舟也提及了这一点,“在中国做互联网,就算我们有做到世界去的野心,环境也不容许,因为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辐射力那么强。”他由此提到,人人网不会走出国门,主要市场还是会放在国内。

但Facebook却非如此。扎克伯格很早之前就设立目标,不仅为美国,而是要为全世界创造一个交流工具。在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时,他签下了一句话便是:“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连结的世界)”。

2008年初,Facebook发布了翻译工具,这一翻译工具是Facebook的另一创新,它并没有安排自己的雇员或是找承包商花费数年时间将站内的30万条词语翻译成其他许多种语言,而是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全世界,并收获了巨大的集体智慧。

在开发每一个语言版本的时候,Facebook的软件会给用户提供一个待翻译的词语。使每个使用Facebook的人都可以解决一个或多个西班牙语、德语、班图语(Swahili)或者是塔家路语(Tagalog)的一个词语。每个词语被很多人翻译,然后软件将询问该语言的母语者,用投票选出最好的词语或短语来填补空白。

2008年年底,Facebook使用的语言增加到了35个,包括中国大陆使用的简体中文和港台地区所偏好的繁体中文。一年之后,这一数据就翻了一倍,达到70种,覆盖了98%的世界人口所使用的语言。

Facebook的扩张步骤也正是如此,2005年秋,Facebook向高中学生开放,而在2006年秋,Facebook则面向全社会开放。扎克伯格用行动指出,社交网络不只是一个网站,它可以演变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逐渐成为互联网系统的血脉和神经。

他此后的步伐还包括:开放账号、开放应用程序平台、订制式广告,推行Facebook Credit货币等。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广告商通过Facebook来赚钱,当然,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个超级平台。

由此推动的互联网开放潮流也刮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近两年来,“开放”逐渐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关键词,而学习Facebook的每一步,也成为中国SNS网站的发展轨迹。

成立于2001年的康盛创想就是一个典型。一开始,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BBS产品Discuz!,一度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90%。据在其中工作过六年,先后担任过市场部和客户拓展部领导职位的谢绍强介绍,2008年4月,康盛创想在Facebook声名鹊起之时,推出了SNS建站软件——UC Home,并在当年5月将其开源。这成了中国广大互联网站长们的至宝,SNS社区开始遍地开花。

“当时的SNS火到什么程度,给你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同事,被开心网挖过去,开了三倍的薪酬,不过,去年又离职了,去了360。”谢绍强说。

不过,虽然Facebook在国外很热,但在中国,这一互联网模式却未成熟到普遍盈利的阶段。UC Home开源后,大量有SNS功能的网站上线运营不到1年便关闭。

随后,Twitter开始火起来,康盛创想又率先推出了微博系统——CTT,不过尚未铺开,便宣告夭折。这个被称为“互联网界的联发科”的公司甚至一度涉足视频播放器,最后也因投资太大而放弃。

2010年6月,康盛创想被腾讯收购。彼时,Facebook已经开始开放账号(Open ID),像一条若隐若现的经络,打通了以前毫不相干的网站。成为腾讯全资子公司的康盛创想便迅速开始学习。谢绍强回忆,那时他便开始一家一家网站去谈,试图让他们开放接口,用一个QQ号便可登陆所有网站。

对于这个新鲜的概念,许多网站保守而戒备,“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要来拿我的数据。”谢绍强解释说,不是来拿他们数据,相反,是把QQ的用户带给他们,同时将QQ的影响做大。“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都是在向Facebook学习,只是在中国,这个过程进行得比较艰难。”谢绍强说。

最近两年来,在Facebook等平台开放潮流的影响下,国内的社交网站也陆续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开放,人人网、51.com、开心网等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程序和游戏。一些抓住机会的公司和开发者,如五分钟、奇矩互动等,成为了领先者。

如果少了中国,怎么能说连接全世界?

虽然Facebook来华步伐尚不确定,但一些中国商人其实已经和马克·扎克伯格做起了生意。

对许多中国网民来说,等待Facebook的到来,已经是一件迫切的事。在其IPO当天,新浪微博上的呼喊声不绝于耳,一位ID为“小屋就是小巫”的新浪微博用户@“Facebook中国站”说:请转告Mark,我们天天翻墙都很累了。赶紧来吧。

2010年底,扎克伯格曾经到访中国,拜会包括百度、新浪、阿里巴巴和中国移动在内的一些中国公司,寻求合作的可能,当时扎克伯格表示,希望找到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按照“我们的经营原则”在中国取得成功。

2011年初,Facebook宣布赴港成立新的销售办公室,主打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广告业务,这是Facebook在亚洲的第二个销售总部。

虽然Facebook来华步伐尚不确定,但一些中国商人其实已经和马克·扎克伯格做起了生意。

从2010年6月开始,Facebook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广告平台的技术合作伙伴,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广告平台。

Facebook在全球都没有官方的代理商制度,但针对中国市场,却找到了中国互联网SEM广告业的隐形巨头艾德思奇(adSage),尽管没有冠以代理商的身份,但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却扮演着近似的角色。作为Facebook亚太区唯一的广告官方合作伙伴,艾德思奇帮中国的广告主们开通Facebook广告网络的账户。

据艾德思奇市场部经理陈婷婷介绍,他们之所以能拿到这一独家渠道,与董事长唐朝晖的工作经历相关。唐曾是微软adCenter的首席部门经理,和Facebook负责广告业务的很多人都是朋友。

不过,在最初合作时,双方却有一些分歧。Facebook其实想让艾德思奇公司扮演外包项目开发商的角色,但唐朝晖坚持要独立开发产品,掌握业务自主权。

最终,Facebook同意了。2010年底,艾德思奇针对Facebook发布了首版产品AFF,这是一个收费的广告管理软件,主要提供给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监测和管理他们的广告情况。这款产品不仅在艾德思奇的美国网站上售卖,也在Facebook的官方网站上被推荐给希望在Facebook广告平台上投放的客户。在产品发布的当月,它就拥有了四百多个客户。

据陈婷婷介绍,广告主将广告费投给Facebook,艾德思奇和Facebook不产生费用,直接收取广告主的软件管理费。

“目前,Facebook感兴趣的中国企业主要是三种:游戏、旅游和电商。”陈婷婷说,电商类主要是福建一些中小企业,而中国在Facebook上投入广告最多的是某游戏客户,每月在百万美元左右。

据陈婷婷介绍,Facebook其实非常看重中国市场,“我们每次和一些重要的客户谈判,比如沃尔沃汽车、王老吉等,Facebook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司都会派一个市场部的人和我们一起去。”

她透露,中国的一些广告主目前在Facebook投放广告还是一种试探的心态,一个月投一两万美元。不过,让陈婷婷欣慰的是,这两年中国企业对Facebook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了”,“以前我们要‘教育市场’,要告诉广告主Facebook是什么。但最近两年和他们提到Facebook,他们都说知道。”

Facebook上市,更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据她透露,接下来,他们和Facebook还会有一系列合作。现在,为了增加各种合作的可能,他们的总裁长年都待在了美国。

随着Facebook平台的日渐开放,中国的一些游戏开发者们也从中看到了机会。成立于2008年的热酷网就是其中之一,其开发的游戏《阳光牧场》、《动物乐园》等,登上了Facebook的游戏平台。

据热酷网副总裁余波介绍,Facebook对于移动平台非常重视。2012年3月份,他们在参加Facebook组织的亚洲移动开发者会议时,Facebook移动开放平台的负责人在现场告诉大家,就在一个多月以前,在硅谷举办的同主题会议上,Draw Something(一款颇受欢迎的游戏)的开发者也参加了,当时他们还处于走投无路濒临破产的窘境,但是Draw Something非常好地利用了Facebook移动社交平台的开放接口,短时间内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结果一个多月后身家就达上亿美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Facebook(的员工)在台上讲的时候,我们身边的开发者都很兴奋,个个眼睛里都冒着绿光。”余波说。

据他介绍,热酷在Facebook开放平台上的游戏基本上都是用Facebook Credit方式支付,在游戏的总收入中,30%会由Facebook拿走,剩下的70%即是热酷的收入。这比国内的一些平台收入更高。

曾经供职于Facebook五年时间,现转身为天使投资人的王淮说:Facebook的vision(愿景)是,把全世界的人连接起来,让分享更加透明,世界更加开放和美好。所以,Facebook无论如何一定会进入中国。“因为如果没有中国,Facebook的vision就完不成了。扎克伯格会说:如果少了中国,我们怎么能说连接全世界呢?”

二 : 暗物质Facebook:从未抵达中国 却被始终提起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新焱 刘薇 实习生 周冯灿 罗敏夏 发自:广州

  

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Facebook目前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01亿。 (CFP/图)

 

  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Facebook目前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01亿。 (CFP/图)

  “我就是首席执行官……贱人!”这张名片的主人,今年28岁的哈佛辍学生,完成了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

  在中国互联网界,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它,许多公司早已成为它的学生。

  尽管中国已经有许多网站可以实现Facebook的功能,但为何无一能像它一样,深刻影响世界?

  Facebook的崛起,与扎克伯格的疯狂和硅谷的制度、文化环境有关;而它面临的挑战,则是当一家公司已经大到像是一个“不受监管的政府”,如何保证它愿意,并且能够,不滥用这种权力?

  如果“世界第三大国”整体上市,将会发生什么?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18日,互联网新贵公司Facebook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代号FB。截至2012年3月,这个网站的活跃用户超过9亿,仅次于中国与印度的人口数量。

  Facebook的发行价是38美元,公司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此次上市共募集了超过180亿美元,是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即使随后两天股价跌破发行价,Facebook也依然是全球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要知道它创立至今不过8年,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现在也才28岁。

  从来没有哪个外国公司,像Facebook这样牵动着中国人的目光,虽然它从未进入中国。在这里,它被翻译为脸谱网,还有一个昵称:非死不可。

  就在它IPO(首次公开募股)当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创新工场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守岁”酒会。

  IPO要到北京时间的深夜,酒会从傍晚时分就开始了。大屏幕上播放着纳斯达克实景,而屏幕这头,从各地赶来的创业者们一边发着微博,一边静静等候。主办者甚至设立了开盘价赌局。参与者每人拿出100元钱,猜中者可以全部拿走。

  在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的邀请下,易凯资本CEO王冉、土豆CEO王微、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等几十号人齐聚一堂,为万里之外的Facebook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干杯。

  易凯资本CEO王冉八点多就到了现场,一直到十一点多才离去。李开复则待得更晚。最近几天,这位曾经供职微软的创新工场负责人,每天都在微博上介绍着Facebook,从马克·扎克伯格和其亚裔女友(祖籍中国徐州)的婚礼到Facebook上市给创业者的启发。

  一位现场的参与者发微博说:“很多人不理解,没事儿去给Facebook开什么Party啊。其实我在现场看到,所有人,包括李开复的兴奋都是由衷的。或许真正的互联网精神,就是不会因为别人的伟大成功而烦躁,相反,他们会由衷喝彩,并找到继续前进甚至超越的动力。”

  

2012年3月27日,中国上海,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女友Priscilla Chan在上海市中心的街上。 (CFP/图)

 

  2012年3月27日,中国上海,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女友Priscilla Chan在上海市中心的街上。 (CFP/图)

  Google的对手

  就在几年前,还很难想象,Facebook会成为Google的对手。而现在,从资本到客户到人才,这两家公司的竞争都日趋白热化。

  对许多网民来说,Facebook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存在。它是世界上访问量第二大的网站,仅次于Google。根据网络数据服务公司Alexa的记录,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用户的增长速率也高得匪夷所思——每个月增长6%。

  Google曾经以搜索这个工具开创了互联网的新模式。在过去的10年里,它遵循着严格而有效的算法,对在线活动的每个字节进行语法分析,最后建立起一幅不带感情的世界网络地图,从而称霸全世界。

  而Facebook则打开了另一个入口。它正在创建的是一个更个性、更富人情味的互联网,在那里,由朋友、同事、伙伴和家人组成的网络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通过披露各自的内心而建立互信。

  早在两年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理论系博士楼天城就开通了Facebook账号,因为一些师兄在那里工作。

  2010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Facebook的黑客大赛。“整个清华计算机系的人都知道,”楼天城说,当时和同学们报名,就是想去“看看Facebook是什么样”。

  黑客大赛是Facebook的招牌之一。崇尚黑客文化的马克·扎克伯格用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激发公司活力。大赛有时一进行就是一个通宵,“攻城狮”们在摇滚乐和啤酒中不眠不休,解决难题。楼天城参加的这个是环球大赛,总共有10万人报名,最终选出25名胜出者到Facebook总部进行决赛。连续两年,楼都是这25人之一,并曾获得季军,被圈里人称为“楼教主”。

  第一次到Facebook总部时,楼并没有特别多的不一样的感觉,因为Facebook看起来就像个创业公司,氛围比较轻松。他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公司允许员工有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他们没有停放自行车的地方,有的员工就把自行车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二是马克·扎克伯格的办公室竟然是全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参观,也可以敲门进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笼子”。

  加上行程,他在Facebook总共不过待了两天,其间他看到过一次扎克伯格,就在“透明笼子”里办公,“很平常的样子”。那位没念完大学的哈佛辍学生并不知道,在万里之外的中国,连他每天学习一小时中文的消息,都能登上媒体的头条。

  就在几年前,还很难想象,Facebook会成为Google的对手。而现在,从资本到客户到人才,这两家公司的竞争都日趋白热化。

  楼天城就正在为此纠结。他同时拿到了这两家公司的offer。“两家公司都很优秀,对谁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科技版的暗物质”

  《纽约客》杂志称,对于中国大多数人而言,Facebook就相当于科技版的暗物质,人人皆知这种力量不容小觑,但迄今为止尚不得亲眼一见。

  Facebook已经有了70种不同语言,而且超过70%的用户是在美国境外。《纽约客》杂志称,对于中国大多数人而言,Facebook就相当于科技版的暗物质,人人皆知这种力量不容小觑,但迄今为止尚不得亲眼一见。

  在中国部分年轻人中,利用“翻墙”技术来体验Facebook是一种时尚。实际上,如果没有一帮朋友在Facebook上,“翻”过去其实一点也不好玩。Facebook的特点是:它不是一个让你认识陌生人的交友网站,而是一个联系你和身边朋友的网络交流平台。

  但很多中国网民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然想翻过去看看。

  在电视台上班的赵晓娟,只因迷恋韩国明星李明浩,从2011年开始,便学习翻墙,因为,李明浩在Facebook上有账号,而且和粉丝互动。

  而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读研的周颜,以前主要用人人,但到了美国之后发现,“一群人约着出去打个CS,都不打电话,直接上Facebook上开个群组,然后约好一起去。”

  在香港城市大学上学的内地生赵梦颖到了香港之后同样发现,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除了电话,用的最多的就是Facebook。她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中文老师兼职,教两个美国小朋友中文,家里共有5个人:爸爸、妈妈、儿子、女儿,还有一个菲佣,人人都有Facebook。

  对他们来说,Facebook是一个重要的交友平台。“一些陌生人可能只聊两句,回到电脑前搜对方的名字,在Facebook上基本能找到,往后的交流,在线上尽情发挥就是了”。

  不过,回到内地之后,他们就开始不适应了。Facebook上不去,和海外朋友们最常用的互动渠道就没有了,一位在香港浸会大学读了一年书的交换生抱怨说,至今为止,她已经无数次“因为没有及时在Facebook上回复朋友而道歉了”。

  而那些身在中国的外国人,则感受更为深切。#p#副标题#e#

  IDG驻中国记者Michael Kan的朋友基本都在Facebook上,每天他都要上去半个小时左右,看看朋友们的一些动态。为此他必须每个月支付二十多美元,购买一个VPN(虚拟专用网络)。

  而巴西《圣保罗页报》驻北京记者Fabiano maisonnave在Facebook上花的时间则更长,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个多小时,“一是和朋友互动,二是发一些自己写的报道等。”Fabiano说,这两者是分开的,一些私人的东西,只有朋友可以看,而职业的,则分享给所有人。

  对他来说,Facebook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工具,一是可以从上面了解国内发生了什么,朋友发生了什么,二是可以介绍他在中国的工作,获得一些新闻线索。

  在用Facebook之前,Fabiano主要是用E-MAIL和电话和朋友沟通,但在用了Facebook之后,基本就用这个了。“它就是一个全球电话簿,即便我换了手机号,换了工作的地方,也不会和朋友们失去联系。”

  Facebook的中国学生

  Facebook曾经做过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网站蓝色的深浅,然后他们发现,人人网总会紧跟其后开始调整自己界面的蓝色。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从手机、电器到高楼大厦,与国外几无差距。但在互联网上,却始终唯硅谷马首是瞻。Facebook对中国的影响,除了无法统计的中国用户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它引领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浪潮。

  2004年1月,扎克伯格向网上域名公司Register.com支付了35美元,注册了Thefacebook.com一年的域名使用权。建立这个网站的构想借用了他之前编写的“课程搭配”、Facemash以及当时风靡一时的Friendster。

  这股社交网络风潮不但刺激着在哈佛上学的马克·扎克伯格,也刺激着另一位中国年轻人——在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的中国留学生王兴。

  2003年圣诞节,王兴决定中止学业,回国创业。他做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完全仿照Friendster模式的“多多友”网站,意为“通过互联网帮大家认识更多朋友”。这个现在已经鲜为人知的社交网站仅仅存活了一年时间,吸引了两三万用户之后,便被迫关闭。

  就在王兴失败之时,Facebook却取得了空前成功。网站于2004年2月发布,头2周里就引起了轰动,有超过4300名哈佛学生注册进来。到12月时,Facebook的用户数超过10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Thefacebook.com很快就成为全美大学生们最火爆的交流形式。

  王兴也迅速调转方向,将学习的目标转向了Facebook。2005年上半年,他利用当时还没过期的美国大学邮箱udel.edu注册了一个Facebook账号,开始研究这种模式。在三年后的一篇文章中,王兴回忆道,第一次逛Facebook时,并没有发现其有什么过人之处,“事后想来,正是因为那时我在美国的同学要么已经毕业了,要么就还没用这个,所以没有任何感觉。毕竟在Facebook上,如果只是看,而没有参与其中,确实很难找到感觉。”

  但多次使用之后,王兴开始发现了Facebook的过人之处,“一是有一个真实的人际网络,二是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群,用户都是大学生,非常纯粹。”

  作为典型的“技术型创业者”,王兴恪守“原汁原味”的照搬模式。这一年的秋天,王兴创立了校内网。和Facebook一样,这个网站主要针对荷尔蒙过剩的中国大学生。

  几乎在同一时间,曾经创立了chinaren的陈一舟也将目光盯上了Facebook。2006年4月末,他所控制的千橡集团仿效早期的Facebook开发了5Q校园网,并对王兴表达了收购校内网的兴趣,但遭到拒绝。校内网和5Q随后在高校展开激烈的用户争夺。“到5Q注册用户送鸡腿”的广告,成为当时学生间的笑谈。

  十个月后,王兴遇到了融资难题,几乎没有任何还价的余地,2006年10月份他被迫接受陈一舟的邀约,同意千橡200万美元并购校内网。而充分意识到校内网用户价值的陈一舟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流失,干脆彻底放弃了自主研发的5Q网,转而将原5Q的用户导入校内网。

  一年之后,校内网的注册人数就超过了3000万。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不少于20家Facebook模式的拷贝者,例如占座网、开心网、海内网、一起网、底片网、花名册、亿聚校内网等一大批以学生和白领为目标用户的SNS追随者。

  中国SNS网站遍地开花,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学习Facebook,成了各大徒子徒孙们的头一课。

  众所周知,人人网采用了蓝白相间的用户界面,与Facebook非常相像。“我们看他们在做什么创新,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陈一舟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向Facebook拜师学艺的思路。

  而中国诸多的社交网络始终紧随Facebook,从用户界面、多媒体内容的发布,不仅一应俱全,甚至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开心网上最热门的游戏《开心农场》,模仿的正是Facebook上第三方游戏公司Zynga开发的《FarmVille》。

  Facebook曾经做过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网站蓝色的深浅,然后他们发现,人人网总会紧跟其后开始调整自己界面的蓝色。

  和Facebook一起“进化”

  在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时,他签下了一句话便是:“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连结的世界)”。最近两年来,在Facebook等平台开放潮流的影响下,国内的社交网站也陆续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开放。

  有评论认为,Facebook之所以能风靡全球,也与其所依仗的全球语言——英语,以及其背后强大的美国文化相关。2011年6月份,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人人网CEO陈一舟也提及了这一点,“在中国做互联网,就算我们有做到世界去的野心,环境也不容许,因为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辐射力那么强。”他由此提到,人人网不会走出国门,主要市场还是会放在国内。

  但Facebook却非如此。扎克伯格很早之前就设立目标,不仅为美国,而是要为全世界创造一个交流工具。在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时,他签下了一句话便是:“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连结的世界)”。

  2008年初,Facebook发布了翻译工具,这一翻译工具是Facebook的另一创新,它并没有安排自己的雇员或是找承包商花费数年时间将站内的30万条词语翻译成其他许多种语言,而是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全世界,并收获了巨大的集体智慧。

  在开发每一个语言版本的时候,Facebook的软件会给用户提供一个待翻译的词语。使每个使用Facebook的人都可以解决一个或多个西班牙语、德语、班图语(Swahili)或者是塔家路语(Tagalog)的一个词语。每个词语被很多人翻译,然后软件将询问该语言的母语者,用投票选出最好的词语或短语来填补空白。

  2008年年底,Facebook使用的语言增加到了35个,包括中国大陆使用的简体中文和港台地区所偏好的繁体中文。一年之后,这一数据就翻了一倍,达到70种,覆盖了98%的世界人口所使用的语言。

  Facebook的扩张步骤也正是如此,2005年秋,Facebook向高中学生开放,而在2006年秋,Facebook则面向全社会开放。扎克伯格用行动指出,社交网络不只是一个网站,它可以演变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逐渐成为互联网系统的血脉和神经。

  他此后的步伐还包括:开放账号、开放应用程序平台、订制式广告,推行Facebook Credit货币等。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广告商通过Facebook来赚钱,当然,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个超级平台。

  由此推动的互联网开放潮流也刮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近两年来,“开放”逐渐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关键词,而学习Facebook的每一步,也成为中国SNS网站的发展轨迹。

  成立于2001年的康盛创想就是一个典型。一开始,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BBS产品Discuz!,一度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90%。据在其中工作过六年,先后担任过市场部和客户拓展部领导职位的谢绍强介绍,2008年4月,康盛创想在Facebook声名鹊起之时,推出了SNS建站软件——UC Home,并在当年5月将其开源。这成了中国广大互联网站长们的至宝,SNS社区开始遍地开花。

  “当时的SNS火到什么程度,给你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同事,被开心网挖过去,开了三倍的薪酬,不过,去年又离职了,去了360。”谢绍强说。#p#副标题#e#

  不过,虽然Facebook在国外很热,但在中国,这一互联网模式却未成熟到普遍盈利的阶段。UC Home开源后,大量有SNS功能的网站上线运营不到1年便关闭。

  随后,Twitter开始火起来,康盛创想又率先推出了微博系统——CTT,不过尚未铺开,便宣告夭折。这个被称为“互联网界的联发科”的公司甚至一度涉足视频播放器,最后也因投资太大而放弃。

  2010年6月,康盛创想被腾讯收购。彼时,Facebook已经开始开放账号(Open ID),像一条若隐若现的经络,打通了以前毫不相干的网站。成为腾讯全资子公司的康盛创想便迅速开始学习。谢绍强回忆,那时他便开始一家一家网站去谈,试图让他们开放接口,用一个QQ号便可登陆所有网站。

  对于这个新鲜的概念,许多网站保守而戒备,“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要来拿我的数据。”谢绍强解释说,不是来拿他们数据,相反,是把QQ的用户带给他们,同时将QQ的影响做大。“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都是在向Facebook学习,只是在中国,这个过程进行得比较艰难。”谢绍强说。

  最近两年来,在Facebook等平台开放潮流的影响下,国内的社交网站也陆续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开放,人人网、51.com、开心网等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程序和游戏。一些抓住机会的公司和开发者,如五分钟、奇矩互动等,成为了领先者。

  如果少了中国,怎么能说连接全世界?

  虽然Facebook来华步伐尚不确定,但一些中国商人其实已经和马克·扎克伯格做起了生意。

  对许多中国网民来说,等待Facebook的到来,已经是一件迫切的事。在其IPO当天,新浪微博上的呼喊声不绝于耳,一位ID为“小屋就是小巫”的新浪微博用户@“Facebook中国站”说:请转告Mark,我们天天翻墙都很累了。赶紧来吧。

  2010年底,扎克伯格曾经到访中国,拜会包括百度、新浪、阿里巴巴和中国移动在内的一些中国公司,寻求合作的可能,当时扎克伯格表示,希望找到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按照“我们的经营原则”在中国取得成功。

  2011年初,Facebook宣布赴港成立新的销售办公室,主打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广告业务,这是Facebook在亚洲的第二个销售总部。

  虽然Facebook来华步伐尚不确定,但一些中国商人其实已经和马克·扎克伯格做起了生意。

  从2010年6月开始,Facebook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广告平台的技术合作伙伴,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广告平台。

  Facebook在全球都没有官方的代理商制度,但针对中国市场,却找到了中国互联网SEM广告业的隐形巨头艾德思奇(adSage),尽管没有冠以代理商的身份,但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却扮演着近似的角色。作为Facebook亚太区唯一的广告官方合作伙伴,艾德思奇帮中国的广告主们开通Facebook广告网络的账户。

  据艾德思奇市场部经理陈婷婷介绍,他们之所以能拿到这一独家渠道,与董事长唐朝晖的工作经历相关。唐曾是微软adCenter的首席部门经理,和Facebook负责广告业务的很多人都是朋友。

  不过,在最初合作时,双方却有一些分歧。Facebook其实想让艾德思奇公司扮演外包项目开发商的角色,但唐朝晖坚持要独立开发产品,掌握业务自主权。

  最终,Facebook同意了。2010年底,艾德思奇针对Facebook发布了首版产品AFF,这是一个收费的广告管理软件,主要提供给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监测和管理他们的广告情况。这款产品不仅在艾德思奇的美国网站上售卖,也在Facebook的官方网站上被推荐给希望在Facebook广告平台上投放的客户。在产品发布的当月,它就拥有了四百多个客户。

  据陈婷婷介绍,广告主将广告费投给Facebook,艾德思奇和Facebook不产生费用,直接收取广告主的软件管理费。

  “目前,Facebook感兴趣的中国企业主要是三种:游戏、旅游和电商。”陈婷婷说,电商类主要是福建一些中小企业,而中国在Facebook上投入广告最多的是某游戏客户,每月在百万美元左右。

  据陈婷婷介绍,Facebook其实非常看重中国市场,“我们每次和一些重要的客户谈判,比如沃尔沃汽车、王老吉等,Facebook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司都会派一个市场部的人和我们一起去。”

  她透露,中国的一些广告主目前在Facebook投放广告还是一种试探的心态,一个月投一两万美元。不过,让陈婷婷欣慰的是,这两年中国企业对Facebook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了”,“以前我们要‘教育市场’,要告诉广告主Facebook是什么。但最近两年和他们提到Facebook,他们都说知道。”

  Facebook上市,更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据她透露,接下来,他们和Facebook还会有一系列合作。现在,为了增加各种合作的可能,他们的总裁长年都待在了美国。

  随着Facebook平台的日渐开放,中国的一些游戏开发者们也从中看到了机会。成立于2008年的热酷网就是其中之一,其开发的游戏《阳光牧场》、《动物乐园》等,登上了Facebook的游戏平台。

  据热酷网副总裁余波介绍,Facebook对于移动平台非常重视。2012年3月份,他们在参加Facebook组织的亚洲移动开发者会议时,Facebook移动开放平台的负责人在现场告诉大家,就在一个多月以前,在硅谷举办的同主题会议上,Draw Something(一款颇受欢迎的游戏)的开发者也参加了,当时他们还处于走投无路濒临破产的窘境,但是Draw Something非常好地利用了Facebook移动社交平台的开放接口,短时间内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结果一个多月后身家就达上亿美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Facebook的员工在台上讲的时候,我们身边的开发者都很兴奋,个个眼睛里都冒着绿光。”余波说。

  据他介绍,热酷在Facebook开放平台上的游戏基本上都是用Facebook Credit方式支付,在游戏的总收入中,30%会由Facebook拿走,剩下的70%即是热酷的收入。这比国内的一些平台收入更高。

  曾经供职于Facebook五年时间,现转身为天使投资人的王淮说:Facebook的vision(愿景)是,把全世界的人连接起来,让分享更加透明,世界更加开放和美好。所以,Facebook无论如何一定会进入中国。“因为如果没有中国,Facebook的vision就完不成了。扎克伯格会说:如果少了中国,我们怎么能说连接全世界呢?”

三 : 中国女海盗头子:美貌智慧郑一嫂 曾抵抗英军

导读:海盗行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卢坎人,古埃及人曾记录他们对塞浦路斯的袭击。有人说:自从船被发明的那一天开始,海盗就出现了!海盗一词,充满杀气,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男子,但其实,在清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女海盗曾令清军闻风丧胆。鸦片战争爆发后,被清朝政府招安的这名女强人还曾作为林则徐的“参谋”抵抗英军。

出身海盗世家

这名如今还为许多老广州人所熟识的女海盗名叫郑一嫂,她原姓石,乳名香姑,系广东新会籍家女,生于1775年,卒于1844年。其前夫姓郑,因排行而俗名郑一,新安(今深圳宝安)家人。郑氏夫妻生有两子。

在明末时期,当时就有着名的郑、石、马、徐四姓海盗横行珠江口。

康熙收复台湾,郑成功部分残兵流向珠江口为盗,珠江口家海盗由明末四姓演变为清初红、黄、蓝、白、黑、紫六帮。郑一乃红旗帮首领。

势力震惊英国军队

郑一死后,郑一嫂成为红旗帮的领袖,在她的带领下红旗帮队伍迅速壮大。但在官方的记录里对红旗帮的记载很少,举凡秘密社会组织的内幕细节,包括官方在内的外界一般都不能详知,红旗帮的情形也是如此。

有一位名叫格拉斯普尔的英国富商,曾被红旗帮绑架为肉票,从而耳闻目睹海盗的日常生活种种。待他被以7654西班牙银元赎出并回到伦敦之后,他写出了一本独一无二的回忆录,将郑一嫂的逸事公诸天下。

据格拉斯普尔描述,在郑一嫂的经营下,红旗帮有大小船只五六百艘,部众三四万人。他们以香港大屿山为主要基地,在香港岛有营盘,有造船工场。

面对英国舰船在中国的水域内横冲直闯,郑一嫂还在1809年痛击了广州内河的英国船只,俘获一艘英舰,斩杀数十英国士兵,令英军震惊。

红旗帮的这些大行动让满清朝庭极为恼火,连续派出大军征讨。红旗帮及其他各帮在郑一嫂、张保仔的指挥下,连续打败了前来围剿的官军。在浙江海面,打死了浙江水师提督徐廷雄;在香港大屿湾,灭掉了清海军战船二十多艘、火炮三百门,生擒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还进逼广州,打死虎门总兵林国良,迫使两广总督频频换人。

其中最大的一次战役,是屡遭劫掠的澳门葡萄牙人会同清朝水师,组成中葡联军,合围红旗帮,一度将红旗帮的主力船队封锁于其总寨大屿山岛,历时八日。但红旗帮如有神助,张保仔算准风向与潮汐,与郑一嫂一起集结大船三百只、火炮一千五百多门、部卒两万,突然发作,海面炮矢横飞,无人敢攫其锋,于是扬长而去,官洋联军唯有望洋兴叹。

接受清政府招抚

后来,红旗帮因郑一嫂不肯改嫁给黑旗帮老大而导致各派冲突。清朝政府采取了“怀柔政策”,黑旗帮作为六旗联盟的第二大帮投降,大大削减了郑一嫂和张保仔的力量。迫不得已之下,红旗帮也开始寻思着接受招安。

本文标题:中国海军抵达美国-暗物质Facebook:从未抵达中国 却被始终提起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206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