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心理障碍有哪些症状-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08-29 所属栏目:无障碍设施有哪些

一 : 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 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青少年儿童也是有患有心理障碍的可能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老师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减少出现心理障碍的可能性。(www.61k.com]要正确的引导他们才能避免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那么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呢?

情绪行为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分离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选择性缄默等。

发育障碍

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言语、认知、运动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上述任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语音障碍,口吃等。

睡眠和进食障碍

儿童青少年易于出现睡眠及饮食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夜惊,梦魇,睡行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

个性发展问题

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果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容易形成个性发展的异常,如:自信心不足、自私、缺乏合作能力等。

其他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也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对患儿的社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二 : 勃起功能障碍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夫妻间的感情,因为这种疾病让夫妻间的性生活不能顺利进行,很多男性朋友为此非常苦恼,也感觉没有自尊,长期不能让女性满足,结果就会导致家庭战争,勃起功能障碍就是一个祸害,那么,勃起功能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1、勃起功能障碍指的是阴茎不能完全勃起或勃起不坚以至于不能圆满进行正常的性生活。(www.61k.com)

2、有的年青人与性伙伴情感交流不充分或性行为习惯不统一而出现焦虑和急躁并伴有阳痿。

3、偶有发生阳痿在下一次性生活时完全正常可能是一时紧张或劳累所致不属于病态。

4、阳痿虽然频繁发生但于清晨或自慰时阴茎可以勃起并可维持一段时间多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5、阳痿持续存在并不断进展多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

如出现以上的症状,应该引起男性朋友的重视,这是出现了勃起功能障碍,而这种疾病对男性的危害很大,为了自身的健康,为了为家庭负责,男性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贻误了病情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性心理障碍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正确的性教育是预防的最重要的社会措施。(www.61k.com)性教育必须从儿童开始。父母既不能对孩子的性发育进行放纵和诱惑,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性禁忌和性封闭;既不能让孩子接触色情事物,也不能使其对性产生恐惧和罪恶感或其他不良印象。并予以适当的引导和科学的解释。

1.性心理教育

目前青少年时期的性心理教育工作已逐步开展,但对其重视的力度依然不够。根据目前国内有关该问题的教育趋向,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 儿童期性别角色教育:角色是社会在文化与个人关系中产生的,是与某一特定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自古以来,由于男女不同性别构成的特殊性,使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对男女性别角色都逐渐形成特殊的行为模式,如男女着装、婚姻、性心理、性行为和性道德都有特定的规范。性别错扮(因家庭长者对子女错误的异性期盼和装扮)和性别角色行为误导影响了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人的心身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性别角色的健康教育,应从4个方面着手:给予正确的角色期盼和性别角色装扮,使子女能根据自己的服式、颜色等装扮来识别性角色;要予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引导,根据儿童性别特点开展有益于性别形成的游戏活动,注意男女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避忌,不做与该性别角色相悖的事情,从小形成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男子汉与姑娘行为;给予相应性别角色的知识教育(性知识、性道德)和心理诱导;家长要认真扮好自身的性别角色,给子女做好榜样。

(2)性知识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进行有关性生理、性心理、性解剖、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知识教育。青少年甚至大学生的性知识目前主要来源于科普书刊和文艺宣传,极少得到父母及社会的关注和指导。因此,青少年时期性知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3) 性道德教育:性道德是指规定每个人性行为的道德规范。性道德渗透在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及社会道德之中。性道德标准应具备自愿的原则、无伤原则、爱的原则。具备性道德观念,可以正确控制生理本能表现出的性要求,而不造成对他人的骚扰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可以使自己的恋爱及以后的家庭组成沿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性道德教育应贯穿于青少年时期品德教育之中。具有高尚品德及情操的青年人,一定会有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当发现孩子的某些性偏离倾向有频发或固定趋势时,应及时处理,此时态度要严厉,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协助处理。经过耐心的解释和教育,并结合环境调整,其异常性行为可得到完全纠正。

2.性身份障碍的预防

(1)建立恰当的母子关系。母婴接触过程中,既要避免接触过少,也要避免接触过分。尤其是男孩,应该为其创造“父子认同”的机会,避免母子间“共生”关系延续过长。

(2)对婴幼儿进行正确的性身份指定和符合其生物学性别的行为训练有较重要意义。使每个儿童都有健康合理的家庭生活,尽量避免某些亲子关系紊乱,也有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

(3)注意社会环境的影响。

3. 性偏好障碍的预防 预防工作应从儿童期开始,大力提倡科学的性教育和性知识的普及,创造合理的异性接触环境,父母、家长应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及教养方式,清理整顿文化市场,避免不良文化的诱惑。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的早期性偏好障碍倾向,应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4. 性指向障碍的预防 青春期前是预防同性恋的最佳时期。预防要首先弄清儿童的家庭环境是否容易促使其发育成为同性恋者,以及时发现有同性恋倾向的儿童。对于不能认同自己性别,或不能与同性伙伴建立满意关系的儿童,要高度注意。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儿童,家庭要十分重视,及时处理,不可认为孩子幼小而掉以轻心。

(一)治疗

由于性变态大多受环境影响所引起,一旦形成较难纠正,故应在父母、家庭、幼儿园、学校中重视儿童、少年期的身心健康,强调进行生理学知识宣教和性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将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1.药物治疗 20世纪初,一些德国医生就采用性阉割手术治疗露阴癖、恋童癖等。有些学者应用女性激素使患者性冲动减弱,且不破坏性腺功能,但影响身心健康的副作用较大。

(1) 对伴有攻击行为或伴有较强的自我伤害的性心理障碍者,可进行激素治疗(所谓的一时性药物阉割)。例如环丙孕酮(androcur)具有促孕素和抗雄激素作用,口服50~300mg/d,或肌内注射,每隔10~14天用300mg的长效环丙孕酮(androcur)。这种药物疗法可通过阻滞雄激素受体,在4 周内起到抑制性欲和性交能力的作用。这种治疗不出现女性化,在停药数周至数月后可恢复其原有功能。但长期大剂量用药也可能会出现曲细精管硬化形式的睾丸萎缩。治疗禁忌证为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对青少年或年轻人的性心理障碍行为不适于激素治疗。

(2)抗雄激素:口服小剂量醋酸甲羟孕酮 30mg,2次/d,若无明显副作用,3天后改为每晚服1次,60mg/次,疗程10~18个月。该药属于抗睾丸素制剂(antiandrogens),能明显减低生理的睾丸素效应,用以治疗露阴癖等性变态取得疗效,但主要副作用是产生抑郁状态。

(3)抗焦虑药:丁螺环酮15~20mg/d。

(4)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氯丙咪嗪)50~150mg/d,氟西汀20~60mg/d。

(5)对脑下垂体-性腺系统有抑制效应的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应用,如硫利达嗪 (Thioridazine)用以治疗露阴癖或其他性变态患者也取得初步疗效,但疗效还不确切,有待深入研究。

2.性心理咨询与治疗

(1) 评估:首先应排除器质性原因,如果能确定性障碍是由预期性焦虑所致,常可排除器质性原因。重要的是,医生应克服同病人谈性问题时的羞怯,语言应接近病人,恰如其分,避免用生僻的专业术语或较庸俗的语言,应详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个人史及性问题的既往史(早期性体验、性知识学习史、过去与现在的性行为及夫妻关系)。

(2)行为疗法:厌恶条件疗法对各型的性变态有明显疗效。可用想象性内隐致敏法结合厌恶条件化疗法可获得更好疗效。

行为治疗即用厌恶技术来消退患者病态行为的条件反射,同时采取建立异性恋的行为疗法以增强治疗效应,并培养正常的性行为的方法。主要是以指导和练习为主,是属于行为治疗的性问题咨询及详细回顾精神动力学过程。治疗时常需要将伴侣请来,单独或成双进行治疗。对于心理动力学因素上较清楚的性心理障碍行为,建议做围绕着冲突和改变结构的心理治疗。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行为疗法的厌恶条件化疗法,对多种形式的性变态,均有迅速取得明显疗效的效果(Marks和 Gelder,1967;Evans,1967;李从培等,1985)。应用想象性内隐致敏法(overt sensitization),即想象达到兴奋高潮的性变态渴求体验场景结合厌恶条件化疗法获得更好疗效。在治疗时,请患者应用想象性内隐致敏法,想象某种具体性变态渴求的高度兴奋状态场景时,利用电兴奋治疗机(698国产电兴奋机),电极连接患者的一侧腕部内关穴-外关穴上固定好,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治疗,首先请患者按照上法性想象回忆达到性想象的兴奋高潮时,患者用手示意表示业已达到高潮。医生即在此时给20~70mA交流电刺激(电量调节适度),每次治疗约1min,此时即打断了变态性兴奋渴求,休息片刻后再重复做1次,每场次可重复做3次,以10~15次为1疗程。通过这种厌恶性条件化结合内隐致敏法,即可增强消除性变态行为的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除了消除性变态以外,在此种措施以后采取建立异性恋的行为疗法,会更加增强治疗效应。我们在上述消除措施以后即在每场次的结束时,消除性变态治疗后即应用可引起异性恋的异性图片或幻灯片重复出现,以期予以阳性强化形成条件化联系产生阳性反应。露阴癖、窥淫癖、摩擦癖患者显效很快,效果较好较巩固,只有同性恋效果较差。治疗效果的好坏,与患者是否具有强烈治疗愿望有明显关系。如缺乏求治愿望,病程持续时间过长则疗效较差。

(3)认识领悟疗法:治疗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和恋物症效果较好,但必须要求病人有求治愿望,并和医生合作。医生应设法启发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使之认识到自己心理缺陷所在和这种病态行为的幼稚性,不是成年人的行为。使患者通过医生的启发性谈话,并联系幼年经历,逐步有所领悟并下决心克服。

(4)性治疗:近年来,有人将应用于性生理障碍的性治疗方法,应用于性心理障碍患者,对于已婚而患有性行为方法异常者,有明显疗效。通过一些特定的训练,使患者掌握感觉集中技术,唤起自然的性反应,建立正常的性生活。

3.性身份障碍的治疗

(1)心理治疗:原发性易性症患者几乎没有求治愿望,因而矫治极为困难。极个别的原发性易性症经行为疗法治疗有效,动力心理疗法无明显疗效。

(2) 手术治疗:变性手术前首先应做染色体检查,除外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等。要让他们了解手术中可能遇到的以及手术后将发生的问题。还应让易性症患者用异性激素治疗1~2年,让他们体验作为异性生活、工作的感觉,使其冷静下来,做好心理准备。在此阶段应由精神科医生定期检查,并进行心理治疗。   继发性易性症患者通过此实验阶段,可认识到变性手术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其中一部分人则心悦诚服地接受心理治疗。偶有原发性易性症患者通过激素治疗就解决了问题,不再要求进一步的变性手术。

4.性偏好障碍治疗

(1)药物治疗:尤其是对于心理治疗无效的病人,目前多倾向于使用非激素性影响性欲的药物(如碳酸锂、利舍平等)治疗。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的临床效果也已经得到了初步认可,可以考虑应用。

(2) 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矫正法(厌恶疗法)、认识领悟疗法、性治疗等。结婚对于多数患者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促进其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未婚单身者应建立正常疏泄性欲的行为模式,自慰一般为最佳选择。必要时可考虑治疗性行为限制或强制性行为纠正治疗,一定程度的法纪处罚有时非常必要。

(3) 对易性症,病人一般期望接受激素治疗,或用手术改变性别,其他的治疗性建议多被强烈地拒绝。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社会性困境在这些人中较常出现,所以可进行引导性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用性激素进行治疗[一般男病人用雌二醇,女病人用睾酮(睾丸酮)],可使病人感到卸掉了负担。鉴于伦理道德因素,手术改变性别如今已有了肯定的评价,一般先进行心理治疗与激素治疗。对男性病人进行乳房与阴道成型手术比对女性病人进行阴茎成型的效果好。手术后解剖和社会方面的效果是有区别的,一些人手术后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发展过程,另一些人术后效果不很理想或带来不幸的后果。

5.性指向障碍治疗

(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当然不是针对同性恋本身,而是对于冲突的、自我不和谐的性体验。同性恋者的亲属常常寻求帮助,并寻求转为正常化的可能性,对此可提供一些科普的性教育资料,以减轻负担,达到理解。常用的心理治疗主要有精神分析(包括精神分析取向的各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技术)、行为矫正(如系统脱敏、厌恶治疗等)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于人格和自我发育水平较低者,难以进行较深入的精神分析治疗,而支持性心理治疗加上行为矫正技术比较容易被接受。

治疗中应注意,改变引起性兴奋的“客体”是治疗最困难的部分,性兴奋和性高潮是对行为治疗最有力的强化。应注意设定的治疗目标不宜过高,强烈的挫折感会冲淡(甚至抵消)已经取得的初步疗效,其羞耻或内疚的引发,可能导致治疗的失败。

许多同性恋者就诊,并不是要改变他们的性取向,而是由于情绪上的困难或苦恼。他们可能既不谈性问题,也不谈情绪问题,而只谈失眠、头痛等躯体症状。对于伴有冲突的、自我不和谐的性体验要求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应视其自我适应困难的烦恼,有针对性地做情绪疏导和认知治疗,消解各种挫折造成的心结,帮助他们适应自我与社会,包括自我适应、异性适应、社会适应。使他们认识到,不改变性兴趣,也应接受、悦纳自我,造就自在自为的心态,求得心理平衡,改善社会适应。提示他们,应采取适当的行为约束以适应社会,在与异性恋者相处中,互相尊重,以免发生矛盾。

对于来寻求帮助的同性恋者的亲属,医生可提供一些科普的性教育资料,以减轻负担,达到理解。

(2)药物治疗:对于各种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原则上与异性恋相同。常见的焦虑或抑郁情绪障碍,可给予抗焦虑或抗抑郁剂对症治疗。

(二)预后

注意生活保养问题。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言语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构音异常 即说话不清晰、例如把“耳朵”说成“耳郭”、“草莓”说成“考莓”、“头发太长”说成“头发盖扛”

1.构音困难 为言语表达阶段所包括的各组织结构的损害,或生理过程的失调所造成的言语表达障碍,叫做构音困难。(www.61k.com]如果言语完全不可能就称为构音不能。

这组症候的特点是构音运动(即把脑内言语变成声音、组成言语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它并不包括词意或言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的障碍。而只是表现为口语的声音形成困难,严重者则完全不能发音。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构音困难:一侧构音器官接受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和支配,包括初级运动皮质中央前回头面部区域及其发出的锥体束。所以单侧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并不造成永久性的构音困难。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诸如假性延髓性麻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以及中脑的肿瘤或血管病侵犯了两侧大脑脚底时,可出现构音困难。

此类构音困难的症候特点是:构音肌瘫痪、舌较正常小而硬。言语含混不清,特别是唇音及齿音受到严重牵累。上运动神经元性构音困难还常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情感障碍。

(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构音困难:核性损害造成的构音障碍常以舌肌麻痹为先,舌运动受限,发音缓慢而含混,继之发生软腭麻痹而有鼻音,当咽喉肌功能由于疑核的完全损害而丧失时,则有完全性构音不能。

核下性麻痹引起的构音障碍,常早期就出现软腭局限性损害,出现构音困难,呈鼻音。如喉返神经麻痹时,则出现声带肌麻痹,早期出现声门闭合麻痹。双侧声带麻痹时,声带处于固定位,此时有呼吸困难出现窒息(声门关闭)。而声门闭锁肌麻痹时则声门开大,虽没有呼吸困难但有发音不能。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ullain-Barre综合征)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延髓性麻痹,往往伴有软腭及咽部麻痹、声带麻痹。舌肌出现麻痹者少见。所以多表现为发音无力、喉音障碍显著。

(3)大脑基底核损害的构音困难:主要由于锥体外系病变导致构音器官肌张力增高、震颤等因素引起。症状特点是言语徐缓,说话时节律慢、音韵紊乱、音节急促不清,很像喃喃自语,并常有断缀。多见于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舞蹈病等。Parkison综合征则表现为语音低、音节快而不连贯、语音单调及言语反复。

(4)小脑系统损害的构音困难:又称作共济失调性构音困难,主要由于构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或强迫运动造成。主要表现为:

①暴发性言语:言语显著拖长,有不均匀的音强,因而时常呈暴发性,患者的语音强度时而极低,时而突然极高,并急速发出一连串的音节或词句。

②吟诗状(或叫分节性)言语:是小脑系统损害时言语障碍的又一特点,系由于说话时重音的配置异常并被均匀地分隔成许多不连贯的言语阶段,很像吟诵旧体诗词那种抑扬顿挫的音调。吟诗状言语最多见于小脑蚓部受损、小脑变性性疾患。多发性硬化症有10%~15%的患者出现此类构音困难。

吟诗状言语、意向性震颤和眼震共同构成经典的Charcot三联征。

(5)肌肉病变所致的构音困难:

①重症肌无力:唇、舌、软腭肌肉无力最著,此种无力于休息后好转。表现为连续说话后语音不清,再休息后又好转。此外,眼外肌尤其是提上睑肌力弱明显,可以伴有咀嚼及咽下困难。上述症状经注射依酚氯铵(腾喜龙)或新斯的明后消失而确诊。

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时可有口轮匝肌萎缩,舌肌偶可有萎缩,故有唇音、舌音构音障碍。

③萎缩性肌强直症:有颜面肌及舌肌萎缩,软腭麻痹,口轮匝肌肌萎缩,出现构音障碍。有时有舌音障碍可能是舌肌肌张力增高症状之一。

2.失语 参与脑内言语阶段的各结构损害或功能失调即造成失语。它既同听觉障碍(言语感受阶段)无关,又同言语肌(言语表达阶段)的瘫痪或其他运动障碍无关,这些正是失语症与构音困难的区别所在。

有95%以上的人左侧大脑为言语和语言表达的优势半球。右利手人的右侧大脑为优势半球者极为少见,仅在文献中有个案报道。绝大多数左利手的人因左侧或右侧半球的病变而表现出一些言语或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这一点表明,基于病人的个体情况,要对惯用左手者的大脑半球的支配情况作出预测比较困难。最能预测言语或语言表达障碍的部位,是控制经常喜欢做技巧性运动那侧手的半球区域或大脑外侧裂边缘区。发生的病变越远离这一区域,引起言语或语言表达障碍的可能性越小。由于病变引起的言语或语言表达障碍包括了一组疾病,统称为失语症。

(1)言语中枢:言语功能异常复杂,它在大脑皮质上的位置不可能狭隘地给以定位。临床上单靠言语障碍这个症状来断定病灶的位置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皮质上有些区域对于言语功能及其某些方面具有主要的意义,仍然可以相对地区分为各个言语中枢。

主要的言语中枢有4个,言语感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言语运动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阅读中枢位于顶叶角回,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各言语中枢之间又互有联系。

(2)失语的临床类型:关于失语症的分类说法不一。目前,多采用Benson(1979)分类法,此法兼顾了临床特点和病灶定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①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其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共同特点为口语复述困难和病灶部位在优势半球外侧裂附近。

A.运动性失语(anandia):又称Broca失语或非流利型失语。患者不能讲话,但对别人的言语和阅读书报的理解力均无影响。他知道他要讲什么,但他不能这样讲。用词重复,常讲错,但讲错后患者立刻发觉,因此苦恼自己讲不好,故而这种病人常较沉默寡言。有时患者尽管不能提出议论,但他能流畅地诵诗、唱歌、计算、咒骂。病灶集中在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皮质或皮质下。

B.感觉性失语(sensory aphasia):又称Wernicke失语或流利型失语,以流利型错语和理解障碍为主要特点(必有复述障碍,命名困难常见),病灶位于左侧颞顶或颞顶枕区。由于听懂讲话的功能较其他言语功能出现得早,感觉性言语中枢是主要的言语中枢,它损害时引起的症状最严重,可同时发生与该中枢联系的其他言语中枢的功能障碍。尽管运动性言语中枢仍保存,但言语的正确性已被破坏,必然合并运动性失语。患者不仅不能理解别人对他讲话的内容,也不能发觉自己讲话的错误,因此常苦恼别人不能听懂他的话。患者还喜欢讲话,但讲不准确,用错词,甚至创用新字,即所谓的流利型错语。此类失语一般预后较差。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C.传导性失语:以流畅能达意的自发言语,理解近于正常而复述极困难为特点。传导型失语病变局限,是各型失语中病变最小的。病变部位可能是在优势半球弓状束(联结语言感觉中枢和语言运动中枢)。常规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变化,大多数病人有命名困难,阅读检查有严重的错语,预后一般较好,可恢复至仅有命名障碍。

②分水岭(边缘带)失语综合征:此类失语的特点是:失语而无复述障碍或复述相对好,病变在分水岭区。包括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和经皮质混合性失语3种。

A.经皮质运动性失语:除复述无障碍外,其特点与运动性失语相似。口语理解较好,但患者常有严重失用,因此判断需小心。命名有障碍,书写亦有缺陷,大多数患者有右侧的偏瘫。病灶多在优势区Broca前部或上部,最具特点的是额下回中部或前部。

B.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亦除复述好外,其他与感觉性失语相似。命名、阅读和书写常有障碍,病变部位在左侧颞顶分水岭区。

C.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存。其特点为除口语复述外,所有语言功能均不正常,病变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大片病灶。

③皮质下失语综合征:传统上认为典型失语综合征一般只提示纯皮质病变,或是皮质与皮质下同时受累,而丘脑及基底核在失语产生上不起作用。近些年来,通过对这些结构在语言上的作用及对存活病例的深入研究,指出单纯皮质下病变也可以引起失语综合征。许多资料表明,皮质下病变引起的失语综合征与所谓典型的失语不相符。现简述如下:

A.丘脑性失语:此类失语的特征为说话少、找词困难、命名障碍、低音调、自主言语少,对复杂命令不理解,阅读及书写障碍,复述好,大多有记忆障碍。丘脑失语的预后一般良好,多可在几周内恢复,可留有命名障碍。

B.底节性失语:病灶限于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区,常包括内囊,其特点为有构音障碍、低音调,可有错语,口语理解相对较好,复述亦可。命名、阅读及书写均有障碍。底节性失语有些类似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有些类似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此类失语同时常并有偏瘫症状,预后较好。

④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是指以命名障碍为惟一或主要症状的失语,其特点为流利性口语,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亦可有轻度偏瘫,病灶在左颞枕顶结合区。

⑤完全性失语: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受损,口语表达明显受限,但真正的缄默亦罕见,通常能发音,为单音节。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不能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有严重的神经系统体征。病灶在左大脑中动脉分布区,预后差。

⑥失读(alexia):是指对书写语言的理解能力的丧失,可以是完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常伴有命名性失语,主要因优势半球角回损伤所致。

⑦失写(agraphia):几乎所有失语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失写,因而可作为失语的筛选测验。书写是最难掌握的语言功能,至今仍无满意的分类。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心理障碍有哪些症状-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67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