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蜡烛-蜡烛

发布时间:2017-11-16 所属栏目:母亲的

一 : 蜡烛

  蜡烛,我想大家一定都见过把!其实蜡烛是非常伟大的,只是它很普遍,所以大家都不注意它。当它被点燃时,那一小束金色的火焰轻轻地抖动着,滴滴蜡珠顺流而下,仿佛一串串泪水,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时,才悄悄得离开人世。在我们生活、学习中,也有很多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们象蜡烛一样默默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句古话说得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句话,就是用来比喻这些默默奉献的人的。我赞扬那些把病人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高的医生,他们为了病人的安危,为了帮助病人战胜病魔,为了让他们不再受到病魔的折磨,为了拯救一个脆弱的生命,他们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专心工作。他们的这种举动,难道不伟大不无私吗?我赞扬那些可爱的民警叔叔,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为了防止城市被破坏,而坚守岗位。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天寒地冻,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岗位。虽然,太阳经常把他们晒得大汗淋漓,大雨也经常把他们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但他们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过。虽然,他们的工作很平凡,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我还要赞扬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像春蚕一样,默默工作,一直到死他们像粉笔一样,牺牲自己,为别人换来知识他们像指明灯,照亮少年们通往成功的路。他们,是多么无私啊。我们这群祖国的花朵,在园丁的培育下茁壮成长,将担上建设祖国的重任。虽然这世上有很多人,但是像这样全心奉献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家都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人人都为别人着想,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黄埔小学五年级:小小

二 : 蜡烛

蜡烛,

是最怕火的东西。

因为只要它一碰到火,

就掉眼泪。

三 : 蜡烛

总 页 第 页

总 页 第 页

总 页 第 页

总 页 第 页

总 页 第 页

总 页 第 页

总 页 第 页

总 页 第 页

总 页第 页

四 : 蜡烛

西蒙诺夫

南 部 县 河 东 镇 小 学 校 胡 宗 勇

? 1.知识和能力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 式。 ?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 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 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1、请同学们说说有关蜡烛诗句和歌词。 2、自古以来利用蜡烛所表达的深意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 来学习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 别样的深意。

西蒙诺夫(1915~1979),俄罗斯作家。生于 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 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 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 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 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 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 夏天》,描写卫国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 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 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 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三部曲获1974年 度列宁奖金。

1、快速阅读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 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 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 (起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 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 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 人、物三者考虑)

环境——炮火
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 描写。如文章中第16.18.20.24.27段。 b、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意义在亍写 出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 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外貌描写: “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 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黑围巾:(4次:20.28.40.41):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
感,写出了老妇人给予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 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动作描写: 1、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 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安葬烈士: 亲人礼葬 守护烈士:充满敬意 2、在描写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时, 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 “爬

”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
作者通过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 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十分感人。让我们从中感知这 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伟大内心世界。

物——蜡烛
本文烛光(6次)的象征意义: 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 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 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 士的爱戴与敬意。 结尾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 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 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 美好的感情。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 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乊光、胜利乊光;烛光,寄 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 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乊光 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全文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 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 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感情, 幵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付出多一些爱,收获 更多的快乐


五 : 蜡烛

当屋子里一片漆黑,没有了灯光的照耀时,便见它,矗立在烛台上,为我们照亮着前方!

“提嗒,嘀嗒。”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着,它的光越来越微弱了。似乎风儿轻轻一吹,就会熄灭,那唯一的光就会消失。屋外,是风雨交加,有时调皮的雨点也会落进来,风儿也会往里刮。只见它的光反射在墙上的影子不停地闪动着,一会儿暗,一会儿亮。心里又是一阵阵的忐忑不安。风儿越刮越大,雨儿越下越密。只见一颗小雨珠落进了屋里,落到了烛台上,落到了它的芯上。光,刹那间小了许多,渐渐地,快要消失了。它就这样熄灭了吗?会吗?一个谜。注视着这唯一的光与那足以让它消失额雨滴。一秒,两秒,三秒······快看!它又熊熊燃烧起来,那水滴已经化作了气体,灰飞烟灭了。它用光,照亮了整个房间,没有人再来理会它,谁又知,它也在随着时光而消失········它默默地站在烛台上,孤独着,寂寞着。越来越短,越来越微弱。夜晚是多么安静,可是,时光风雨却和它走起了命运的交响曲。烛台上的蜡汁越来越多。屋里的灯都亮了,它可以走了···········

“再见了!”这也许是它所想的最后一句话吧,它熄灭了·········

本文标题:蜡烛-蜡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452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