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红色记忆-记忆与月色

发布时间:2017-09-18 所属栏目:抒情散文

一 : 记忆与月色

已是深夜,琐碎的心绪却搅得人难以入眠。于是我蹑手蹑脚的走向阳台开了窗,冷清的空气扑面而来,似乎拂去了心中的浮躁。在凄美的夜色下,顺着那如水的月光仰望天空——雨后的天空,。丝丝烟云飘过,缭绕的云丝难以遮蔽朦胧炫目的月色之美,就如这世事纷扰也难拂去如水般温柔的记忆。

还记得最美的月色是在外婆家看到的,最难忘的的月夜是在外婆的故事下度过的。小时候一放暑假总会急急忙忙催促母亲回到乡下外婆家,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有朦胧的月色,有璀璨的星空,还有外婆温暖的爱。

在外婆家,吃过晚饭我总会早早地洗澡随后搬出乘凉椅,然后美美地躺在上面,静静的等待那绯红的云彩逐渐变为墨蓝的夜空。当天上星星与人间灯火交相辉映之时,一家人便和睦地坐在自家的小院里畅谈说笑。那时,年幼的我总是霸占着凉椅不让,父母却硬要让我将凉椅让与老人,我不肯,委屈得看着外婆,她只是慈祥的笑着,“让他坐吧,还是个孩子呢!”有了外婆这位保护神我也就天不怕地不怕,还故意回看母亲,她瞪了我一眼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此时外婆却在一旁坐着木椅,还为我扇着扇子。夜空,那轮皎洁的月光散发幽深却也万分炫目的光,那如水的月色好像外婆的爱般温暖。

我的故事启蒙人是亲爱的外婆,对于外婆讲的那些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和妙趣横生的乡间故事我都记忆犹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第一次都是从外婆那里听来的,而人熊的传说,笨媳妇的故事也让我难以忘怀。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嫦娥奔月》,外婆告诉我美丽的月亮上有一座晶莹剔透的宫殿叫广寒宫,上面有月桂树,还有一位叫嫦娥的仙女手抱玉兔,日日夜夜思念远方,悔恨自己的过错。我惊奇地问:“真的吗,那上面真的有这些吗?”外婆说“当然有,你仔细看那上面还有人影呢!”我定睛一看那上面还真有黑影,“我还想上去看看,那怎么才能上去呢?”外婆只是慈祥笑着,摸摸我的头,“快睡吧,睡着了就能飞上月宫了。”带着期盼我进入了梦乡,而在梦中,我与外婆真的飞翔在浩瀚的夜空,欣赏了美丽绝伦的月宫。。。。。。

而现在,我早已不是那个还会与长辈抢凉椅的不懂事的小孩了,我会主动让出椅子,并且像原来外婆为我扇扇子那样为她扇扇。看着凄美的月色,我想起了那个美丽的传说。我告诉外婆我在科学课上所学到的——月球荒无人烟,它只是个凭借反射阳光而亮的地球的卫星罢了。外婆听完,细细的端详月亮,许久,她告诉我:即使这样,她仍然愿意相信这样美丽的传说:有月宫,有月桂,有嫦娥,有我们曾经相信的一切。

我再看那凄美的月亮,似乎懂得了外婆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坚守一份浪漫,当理智充斥大脑时选择曾经轻狂的理想,看罢世事纷扰后独赏美丽神话,这些,何尝不是幸福?我不知道外婆是从哪里听到的《嫦娥奔月》,我想可能也是如那晚一般恬静的又一个夜晚,也是在这凄美的月色下,外婆的外婆讲给她听的。此时想到一句诗“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岁月悠悠,人们追求美好感情的理想却未被人生的长河冲淡,而亲情也便这样代代相传。(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不知不觉我又从记忆中的月色跳出来,再看看眼前的月色,心情微微有些平复。我想,就把这记忆托付于这月色,让这记忆与月色成为永恒。以后又是这样美妙的月夜时,还能再细细品读,慰藉心灵。

二 : 红色记忆

看着那空中的红色蝴蝶风筝,我把线紧紧握在手中,如果真的只是记忆,你的美,已经给了谁,就不再回,无力的牵着这线,断了是我的错,拼命的挽回的记忆,我的感觉在绝望中死去。

你的改变我能分辨,只是不肯去吭声,就让我们在沉默中陌生,在陌生中忘记,我再怎么去追,那风筝飞过我的灰色泪水,这样挽留不只是我的感觉,只像回到过去,我们都这样简简单单的在一起就够了,不去苛求你的美,这点都听不出来,我能再见都说不出来,叫我怎么去释怀,我们的认识只是一场意外,只能留下我们点点滴滴的记忆。。。。

怎么隐藏我的悲伤,你失去的地方,是我在记忆的起点,我会发着呆记起你,让我们的过去在朦胧中离去。

你说过的誓言太过分,是我无法在支撑的气势。

你说的话在黄昏后记起,可你不会记起我的感觉,那么细腻的感觉,你会在无聊中忘记。

我说的话太过无趣,或许那不是谎言,也不是真心话,一个小小的玩笑怎么会在现实中惋惜,我说过要你不要你对我这么好,我会离不开你怎么办?你却单纯的说为什么要离开,我也不知道,失去后才知道有一万个理由可以说离开,到现在我再怎么去写,也写不下你的关于,你每次都来的这么突然,也离开的那么匆忙,令我追不到,追不到,却留我一人独自在月光下碎影成双。你说我笑着那么烂漫,可失去你后我却连笑容都有阴影,可是你不知道吗?我生命中的温暖就只有这么多,全部给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对别人微笑。

我最终还是在孤单中为你弹琴,我的思念你却听不到,我给的思念如此惆怅,我又一次微笑的想起你的笑容,可是你已经微笑着离开我,可是对你的感觉还是如此喜欢,这不过我的梦已经不甜,失去你的笑,我的梦变成了一[www.61k.com]片红色的友情风筝,连背景都淡淡的那么浓艳,我不去那样想,只想对你好,叫我怎么去走离开你的世界。

你现在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知道我不能再留住你,也不能没有孤寂,其实在你走的那一瞬间,我已渐渐的学会了让回忆留在那里看不见的红色世界里,真的只要一点点回忆,不会再去原谅自己的愚蠢,就让它过去。

或许你会从此错过我的年华,但我不会为你空等一千个轮回,我会在你匆忙离开后哭过两滴泪,泪水竟映出了你容颜,那是我为你哭过最后两滴眼泪,我的泪水会干,以后不会滴那么一滴眼泪。

你就像我身边的月亮,你无暇的爱会令我感动,却是如此痛苦,如此遥远,我宁愿失去这种爱,我真的会很累。

你默默的泪水几次流下,多憔悴令我很心碎,我能写下我们的过去,却写不下你的好,岁月就这样被我的无知染成红色的记忆。

三 : 【红色精神】褪去的年华,红色的记忆

80年前,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征服雪山草地、峡谷激流等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虽然年华褪去久远,但是,那鲜活的人物,动人的故事在我脑海中萦绕、盘旋,经久消散不去。

曾记否?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通过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翻越鬼门关党岭山的那一幕么。

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中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部队决定夜间行军。这天,这支队伍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其中一个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只有16岁的文书跟着指导员断后。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行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有个和文书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

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文书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文书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小李手里,他紧紧抓住马尾巴,踩着马蹄印,跄跄踉踉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

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地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这支队伍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

我还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一袋干粮》。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个年头,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们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时代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来自不易啊!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当百倍珍惜。

抚今追昔,在实现振兴中华的民族梦大业中,显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甚至是一些意想不到的阻力。但是,比起八十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困苦,那只是冰山一角。

我相信我国各民族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办法总比困难多。振兴中华民族的“腾飞梦”,不假时日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我始终信奉的一句话就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中心学校】

四 : 忆红妆

待我长发及腰。着妆艳丽妖娆。此生青春任逍遥。怎奈晚宿寄巢。孤灯照寒影,独枕伴冷宵。一春日且思绿柳,秋暮犹忆灼桃。溪间嬉水湿衣娇。惊见红抹寂寥。修身亦枉然,男客查衣袍。

五 : 红薯记忆

我是生长于豫南农村,从小对红薯这种食物就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国家看来,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是主粮,而在我们中原地区,不生产土豆,大集体时期盛产红薯,自然红薯代替土豆成为主粮,而且成为当家主粮。相当一段时间内,这里流行着两首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泥巴房子泥巴床,泥巴囤里薯干藏,一年四季都吃啥?红薯是宝当主粮”。由此可见,红薯与我们这代人的关系是多么地密切!

我们河南称红薯,是西方舶来品,在我国不同地区又名蕃薯、甘薯、山芋、番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

在我的记忆里,之所以红薯是主粮,是因为大集体时主粮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低,还要交公粮,卖余粮,留种子,其余所剩无几。而我们中原大平原一马平川,最易栽易管易高产的就是红薯,亩产鲜红薯可以上万斤,可以填饱农民的肚子。它全身都是宝,淀粉糖分含量高,人们不但可以蒸煮熟吃,还可以烧红薯、烤红薯吃,薯香诱人。为了改变口味,可以拉红薯丝子、做凉粉、下粉条、吃粉面子。为了易于储藏,可以切开晒红薯干。拿红薯干掺豆面、小麦面可以做杂面条和白面条。为了保鲜,还可以掏地窖把红薯深藏,留作一冬一春天天吃。红薯皮可喂猪狗,红薯秧、红薯梗可喂牛驴骡马当饲草,薯干掺豌豆、大麦、黄豆可做牲畜饲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肯定红薯诸多益处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清其另一面,红薯不易多吃,吃多了容易腹胀、烧心,生胃病,不利于身体健康;最不雅的是人放屁多,破坏清新空气,也可以说这是负能量和致命的缺点!

尽管有那么与生俱来不可克服的弊端,但是,为了生存活命,人们还是要年年大面积地栽红薯吃红薯。红薯分春红薯和晚红薯两种,一般春红薯产量高、淀粉含量高,出粉率高,栽种时较之晚红薯所下功夫大。春红薯是由红薯母子经过早春下种,先在红薯园子里和牛驴粪闷在一起,经过一定的温度发烧,把红薯芽子催生出来,然后在园子里育苗,等红薯苗长到有半尺高就要一根一根拔出来,经过剪根须,红薯长出互生四个叶之上,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了。为了红薯长得壮,事先在育种红薯地里上足农家肥,特别是草木灰富含钾,更利于红薯的膨胀生长。然后用牛犁成红薯岭子,“谷雨”前后再一棵一棵耐心地栽种到自家春地里,还要浇水,保证移栽全苗成活。4月栽种,10月收获。 晚红薯是在阳历6月, 小麦收割以后,犁田冲红薯垄,待雨下大地下透,再从春红薯长长的秧苗上剪枝。一般留两个红薯叶, 半尺左右长,冒雨扦插。经过一夏一秋的生长,“霜降”过后收获。

大集体时粮食少,中秋8月15日前后就开始刨春红薯吃了。由于淀粉含量高,蒸熟的红薯干面,吃的猛了噎人。而晚红薯相反,含糖量高,蒸熟的晚红薯稀流,手捏着软。正是因为有这些特点,一般春红薯都要切开晒红薯干,晚红薯上地窖,冬藏起来慢慢地吃。那时,我最怕刨红薯干。因为每家都有几个红薯刨子,在一块木板上顶端凹去,其上镶嵌一张锋利似镰刀的铁片,放在高低适度的板凳上屁股坐着它, 右手拿春红薯,像木匠推刨子似的推红薯,一片一片地刨薄;左手捡红薯及时地给右手,手脚要动作麻利,不然的话,右手掌很有可能被刨子弄伤。我学过几次,终因胆小怕受伤没学会刨红薯。每到这时,我的任务就是撒湿红薯干,然后再一片一片摆开晾晒。假若的晴一般三天后红薯干晒干了,就要一片一片地再捡起来。农活一忙,或者是遇上要下雨,那就抹黑也要把晾晒半干的红薯片收起来。假若阴雨连绵,没干的红薯片会发霉,就这也不舍得扔掉,好一点的喂猪,霉透的晒干烧锅,庄稼人过日子比树叶都稠啊!

除了上窖和晒红薯干外,庄稼人想花钱,卖红薯不值钱,可是经过红薯的初加工、深加工就卖上价钱了。初加工是把红薯打成红薯粉,卖粉面比卖红薯贵几倍。深加工是把粉面加工成纯红薯粉条,卖到集市上,更贵几倍,城里人都争相购买。所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呀!(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提起加工粉面,还不算难,一人即可。我所知,是把大大小小的红薯洗干净后,经打粉机的机械加工,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可打几缸粉碎的红薯渣。再经过过箩,添水稀释,红薯渣箩上的变成了猪牛饲料粉渣,箩下的经过一昼夜的沉淀,变成了香饽饽粉面。再晒干可以卖钱花,也可以下细粉(粉条),或者直接用它煎馍吃,改善一下平时的生活。深加工细粉,可复杂多了。首先,这不是一个人的活,必须是集体共同参与;其次,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不然的话,细粉粗细不匀,外观难看,吃着口感差。我记忆中,下粉条都是冬天干的活。先垒个地锅,把水烧开;再把粉面掺水按比例调匀。然后主工匠左手持铁漏瓢,右手用手背捶打小块粉托,下手不间断地给他续粉托,当“啪!啪!啪!”的捶打粉托就会由粗到细下到粉锅烹煮,细长而源源不断的粉条,就会随着另一位工匠用筷子从滚水中捞到冷水中分段冷却,他的下手再接过经清水漂洗的粉条,先后取走挂在事先搭好的晾架上,经过一夜的冰冻再晾干,这时粉条才算正式定型,所以,少说下粉条也需要七、八个人, 这是一项集体分工协作的活动,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要想吃粉条,不是轻易获得,“事非经过不知难”呀!这就是我亲眼所见的最原始的粉条加工过程,现在,估计完全可以机械化大生产啦!

在那个遍地都是红薯的年代,大人们吃多红薯不支饿,不挡饱,干活没力气。小孩子在没有白馍吃饥饿时,在野外,会偷扒集体的红薯烧熟吃,尽管满脸都是黑灰,不卫生,但是,只要能填饱肚皮,也不顾及那么多,还把这种野炊当成儿时的一种乐趣。我就干过几次,后来被父亲发现了,恶狠狠地挨了一顿批后,再也不敢了。不过,改成在自己家烧锅时,雅兴一来,就烧着吃,再也没有挨过父亲的尅了。还有,当大人们冬季下粉条时,我看见他们烧粉疙瘩吃,自己嘴馋,也自觉地跑去帮大人们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大人们看我有眼色,也会烧个粉疙瘩奖赏给我,当我狼吞虎咽粉疙瘩时,仿佛奖励我最爱啃的猪蹄子,那个粉香味儿,至今回想起来还垂涎三尺呐!

1973年,到了我上高中住校时,每周步行往返60里,都是一支小扁担一头担着生红薯,一头担着红薯干面掺秫面做的馍,这就是一个星期的伙食呀!在那艰苦的年代,正是红薯充当主粮不但养活了我们这一代人,还让我顺顺利利地完成了两年的高中生活,成为家族中唯一的一名高中毕业生这是祖祖辈辈都值得骄傲的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都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到2000年,我们一举甩掉了解决温饱的帽子,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到了2004年,几千年都要交的皇粮国税从此一笔勾销,种地有国家补贴,买大型农机械有国家补贴,农民看病有新农合可以报销,贫困户可吃低保,甚至60岁以上的农民也有养老金啦,“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现在吃红薯吃杂粮就像是当年吃白面那样渴望,生活完全翻了个,“吃饭讲营养,穿戴讲时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块白面吃全年,兜里不缺零花钱”是当今农民的真实写照!之所以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托共产党的福啊!

红薯作为经济作物还在发挥着调剂生活补充营养的作用,作为主粮它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有伟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以红薯为主粮的特殊年代养育了我,我是幸福的,也是难以忘怀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不忘艰难困苦的岁月,珍惜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永葆艰苦奋斗之本色!

本文标题:红色记忆-记忆与月色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182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