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如何避免评价者误区-新手选货源应避免的三个误区

发布时间:2017-09-09 所属栏目:如何评价一个产品好坏

一 : 新手选货源应避免的三个误区

卖家初开淘宝店,都会在货源这一关被卡住了。新手卖家在选货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这里和大家探讨下在选择货源的时候都会遇到的三个误区。

1、品质越高越好

绝对不是。记住你的买家也是商人,并不是最终消费者。商人关心的永远是利润。假如一个低品质的产品比它同类的高品质产品利润空间大的话,国际批发商会更乐意选择前者并努力去推销它。毕竟质优价高是基本常例,高品质产品,利润高、资金占用量大,可市场相对较窄、订量小。大部分的国际商人会根据他当地市场的接收程度在品质和价格间寻求短暂的平衡点。市场的构成则通常是金字塔成橄榄形的,在实际的外贸中,中等或中下等品质反倒是主流。对初入行者来说,资金不多,行情不熟,中间及大路货反倒是比较易于上手的选择。等发展到站稳根基寻求突破的阶段,从竞争与抢占市场的角度再考虑高端产品不迟。

2、价格越低越有竞争力

同样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是商界永恒的真理,有经验的国际买家不会忘记这一点。在与外国人谈生意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讨价还价:“某某工厂的价格比你的低许多”—对这样的表述不要太当真,更不要因此乱了阵脚而放血贱卖你的产品。假如价格越低就越有竞争力的话,客户这时就该扭头就走去与低价者签约才是。除去技术革新的因素,同一时期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差不会太大,不顾一切去压缩成本的话,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偷工减料了。作为国际买家,很难知道生产商的成本底线,为防范风险,最常见的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外于中间价位的竞争者往往更受买家重视。

3、关心产品是否属于朝阳产业

很多新入行的外贸业务员会关心国家大事这个问题。而实际上,对新手而言,这个问题没有多少意义。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间的相互整合与转化更为频繁易行,一个传统的产品,可能因为结构功效上的

二 : 独立思考者的思考模型系列4–如何避免思维的误区

独立思考者的思考模型系列4–如何避免思维的误区,来自杜牛牛透过数字看世界,用数据和思考,撕裂生活的内衣。

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字侦探,你被邀请到一座豪宅调查主人被刺杀的案件。你已经知道了死者的死因,案件的凶器和罪犯杀人的大致过程,并通过明察暗访搜集到了重要的证据,最后经过高度逻辑化的推理找到了最有可能的嫌疑犯。那么,我们赶紧宣布答案回家洗洗睡吧。

等一下。当你认为你的决策非常理性天衣无缝的时候,也就是你犯错的时候。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做决策时,如果停下来重新省视一下思维的过程,你一定能找到几个思维的错误,他们隐藏的非常好以至于不在脑中专程建立模型就无法发现,我把这个部分叫做:思维的误区。

1.自利归因模型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利归因。自利归因就是把好事都归结于自己的英明智慧,而把所犯的错误归结于客观因素。更精确的说就是将好的结果与自己的行为建立联系,而忽视坏的结果与自己行为的联系。

例如,当年六级英语考试结束后,我身边几乎所有通过考试的同学都认为通过的原因是自己过人的努力或超人的天赋或可人的形象;相反几乎所有没通过的同学都将失败归咎于考题太难,而不是自己努力不过人天赋不超人形象不可人。

Made to Stick一书中举过1个增强版本的自利归因案例。当别人试图说服你接受一份工作,以下3种工作哪种最能打动你?1,这份工作很稳定,也很重要。2,这份工作受人瞩目,许多人会关注你的成果。3,这份工作非常核心,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帮助你了解商业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每1种说辞都比前1种更强调价值体现而忽视物质收获。

结果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3,即最强调价值体现而不是物质收获的答案。而当题目变成“当你试图说服别人时,哪种说辞最能打动人”,大多数人的选择是1,或者2。可见大多数人总是认为自己更注重长期发展和价值体现而认为别人更注重短期利益和物质收获。

事实上,每只猫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都是狮子。

好,之所以第1个模型就讲“自利归因”,是为了证明我们并不像我们原本想象的那么聪明。这是为了给大家1个心理准备,因为接下来,在知道了我们并不是那么聪明之后,我就要证明,我们到底有多蠢了。

2.光晕效应模型

据说,有个实验询问受访者 “如果为自己做决策时的客观程度打分,你认为自己能得几分?其他人的平均分是几分?”。结果发现超过80%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得分要高于所有其他人的平均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客观程度,其中1个导致我们失去客观的“恶魔”就是光晕效应。光晕效应指的是人会因为被某个异常醒目闪光点或者优点吸引,而忽略此人或此事他的其他部分(这些部分往往是其缺点)。

我们判断一本人物传记的好坏常常不是通过书的内容而是作者的背景是否辉煌。唐骏和李开复都是背景华丽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相隔不久的时间内先后出版了自传。许多人被他们辉煌的职业生涯所吸引而不假思索的掏钱买了他们的书,而事实上李开复的自传从许多角度都要比唐骏写的好许多倍。

Apple的产品卖的非常火爆,经过实践证明也确实非常优秀。但是很多购买者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Apple的产品,而是因为另外1个理由:他们喜欢Steve Jobs。

我们的理性被光晕效应造成的个人偏好轻而易举地欺骗了。更糟糕的是,个人偏好是可以人为创造的,这意味着我们的理性可能被别人利用了却不自知。

一些人会刻意的创造个人偏好,例如保险销售人员通过1个感人肺腑的奋斗故事让你喜欢上他,从而购买他的产品。

在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一书中,作者例举了人为塑造个人偏好的数种方法。包括故意和你穿着口味接近的衣服;假装和你有相似的爱好;或者为了你的利益而愿意得罪自己的上司。汽车销售会为了让你喜欢他,故意为1个本来就该有的折扣和销售经理争的面红耳赤,最后以辞职相威胁才逼迫经理同意打折。这时候他成功的创造了1种“共同立场”,让你喜欢他从而毫不犹豫的掏腰包。

所以,如果下一次你的判断是基于你欣赏或者喜欢某人而做出的话,你需要冷静的想想,是不是被光晕效应闪昏了头。

3.随机谬误模型

许多实验证明人类大脑对于抽象概念尤其是有关数字的抽象概念较难接受。“随机”概念就是其中之一。

下面是一组足球明星的数据,请问你能看出他们的共同点吗?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特维兹

他们都是男人?这个答案也没错。事实上,他们的生日都是5月2日。每年有365天,而这几个天才的进攻球员竟然是同一天生的,这是多么的巧合啊!?

可是不是这样呢?如你所料的,不是,否则这个案例也不会出现在我的文章中了。事实上,至少3名优秀球员出生在同一天几乎是必然的!因为生日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随机”。

做1个简单的概率算术就会发现,只要1个群体人数大于23人,那么有两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大于50%。而当1个群体人数大于50,则有两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高达97%。发现了吧,在我们大脑中,生日是绝对随机的,因此重合的概率应该非常小,但是事实全然不是如此。

明白了同一天生日并非什么伟大的巧合,我还找到了下面几组球员资料:

中村俊辅,里克尔梅,梅西,他们的生日都是6月24日。

佐拉,克雷斯波,努诺?戈麦斯,阿莫罗索,他们的生日都是7月5日。

范?巴斯滕,邓加,古蒂,西芒,他们的生日都是10月31日。

现在你能理解那个和你同一天生日的同班同学并不是上帝特地为你安排的缘分了吧?

为了证明我们大脑对“随机”的误解有多么深,我们再看1个例子。

Ipod除了绚丽的外观,还有一项领先的功能,就是“真正的随机播放功能”。Apple通过完全随机的算法,向用户即时运算出下一首随机播放的歌曲。但是不久Apple就接到了客户的投诉,投诉的内容是Apple所谓随机播放功能有问题,理由是它有时会连续播放同一首歌。

我们的大脑再一次欺骗了我们。我们误把“随机”当做了“不同”。例如我们在电脑中安装1个模拟随机数字的程序,如果它连续给出了三个不同的数字,我们会认为这是正确的;而如果它连续给出三个相同的数字,我们一[www.61k.com)定会惊呼,“软件是不是错了,我要的可是随机数字呀!”

Ipod故事的最后结局是,Jobs只好要求程序员修改了程序,让它不再随机,从而避免连续推荐相同的歌曲,而广大用户却认为Ipod终于“随机”了。

4.赌徒谬误模型

如果说人类大脑对于数字的接受能力比较低,那么对于概率的接受能力几乎是一场噩梦了。人类无比自豪的直觉在概率面前经常错误百出。

1个赌徒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玩轮盘赌,他已经连续输了十轮并把身上大部分钱都输光了。面对可能把身上最后一点回家的车钱都输掉的风险,他依然不肯停止下注。因为他觉得在轮盘赌胜负各50%的概率下,自己已经连输十轮,那么接下来赢一局的概率应该大大增加。

事实上轮盘赌每一轮获胜(失败)的概率都是独立的,并不会因为之前他连输了十轮,下一轮的胜率就会更高一点。赌徒谬误由此而来。

看到这里,你一定在嘲笑赌徒的愚蠢,并自信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好,那么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有趣的问题。

假设乔丹和科比的三分球技术和命中率是一样的,并且效力与于同一球队(只是假设而已)。在今晚正在起举行的篮球比赛中,乔丹已经连续命中了三个三分球而科比射失了三个三分球。请问作为他们队友,下一次传球的时候,你应该把球传给谁来投3分球?

心理学家Gilovich曾经做过这个调查,所有接受调查的球迷中,91%的球迷认为这时应该传球给“手热的球员,即”连中3球的乔丹而不是连失3 球的科比。Gilovich进1步对大量篮球运动员的“手热”情况进行追踪,发现连中3球的球员下一次投三分的成功率和连失3球的球员完全没有区别。所以,这时你传给两人中的任何1个都是一样的。所谓“手热”效应根本不存在,它只是源于我们的一厢情愿和概率对我们大脑的戏弄。

只要每一次发生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那么他们发生某结果的概率就是独立,互不受影响的,这就是赌徒谬误。

5.二元谬误模型

我们每天都在做“对”或者“错”的选择。当侦探已经检视了自己的推理逻辑,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错误后,就要揭开谜底了。那么,我们的推理到底对不对呢?

先不急着做最后的定论,我们先回答1个社会问题。“黑煤矿到底是否应该取缔?”

大部分居住在城市且充满同情心的朋友一定会投赞成票,因为黑煤矿的安全隐患导致了无数妈妈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爸爸。但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黑煤矿真的那么罪大恶极,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矿工前赴后继的投入其中呢?

答案是,因为黑煤矿是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打工者可以选择的为数不多的“好”工作。如果不做矿工,他们的妈妈就断了药,妻子就断了粮,孩子就再也无法上学。矿工的收入至少能够短期支撑他们的家庭。

我们现在再来看之前的问题,黑煤矿到底是否应该取缔呢?不论我们的答案是“取缔”,还是“不取缔”,我们都走入了思维的误区。谁说世界上只存在“取缔”或“不取缔”2种处理方法呢?难道没有第三,第4种,或者间于两者之间的方法吗?

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当某些煤矿主能够提升安全设施的级别,确保死亡率被控制在某水平以下,并且为矿工提供高额的人身安全保险,那么这些煤矿就是被允许的。

之所以我们纠结于“取缔”与“不取缔”,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将事物用“yes”或“no”来二元化解释,而事物其实应该是成“If”,“so”的多元化。二元谬误指就是我们非此即彼的思维误区。

了解了二元谬误模型,我们将可以解释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例如,房价到底会不会跌?用多元的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够问出更多的问题:如果不跌,政府的调控政策会否持续?如果政府持续调控,会否导致银行坏账?银行坏账会否导致金融崩溃?如果金融濒临崩溃,政府又会采取什么挽救措施?既然政府能够知道调控可能导致金融崩溃,政府会否无限度加大调控的力度?

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房价是政府与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必然不断作钟摆运动而不会是多方或空方的一边倒。并且,其中任何环节的发力都会导致If,So的多元变化。这样,我们就避免了武断回答“跌”或“不跌”的二元谬误。

到此为止,自利归因模型首先提示了我们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聪明,我们总是习惯将好的结果与自己联系而忽略不好的结果。光晕效应谬误又进1步提示我们不但不聪明,而且还不理性,我们常常被个人偏好和对象优点所绑架,忽略了判断的客观性与全面性。随机谬误模型和赌徒谬误模型告诉我们我们对于随机和概率所作的直觉判断常常是错误的。最后,二元模型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自由,而是被束缚在非此即彼的牢笼内,必须用多元化的思考方式才能帮助我们客观思考。通过在脑中建立这些模型,我们可以躲避思维的误区。

好,数字侦探已经排除了脑中的误区,明确了真凶。现在,我们把所有嫌疑人聚集在客厅。每个人既急切又烦躁,都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等到大家屏息倾听,你摆好1个pose,你告诉大家:“真相只有1个,凶手就是……”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个自称是专家却一看就是冒牌的家伙闯入了房间,向大家宣布,他断定主人是自杀。这把我们的全盘推理都推翻了,众人虽然怀疑,但又不敢公开质疑这所谓专家的结论。 (via)

我们生活中每天都面对着无数来自媒体和砖家的言论与误导。如何通过他们言论的蛛丝马迹,找到破绽,识破其诡计呢?请看《独立思考者的思维模型5-如何不被媒体和专家欺骗》。

三 : 如何评价《品悟C》的作者薛非?

[品悟]如何评价《品悟C》的作者薛非?
如何评价《品悟C》的作者薛非?

相关问题:薛非写的《品悟C》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李意扬[品悟]如何评价《品悟C》的作者薛非?给出的答复:

他是对谭浩强是真爱


网友薛非[品悟]如何评价《品悟C》的作者薛非?给出的答复:
谢 @Vinsia 邀答
在《品悟C》中我说过,作品本身是作者最好的名片。因此,评价一个作者应该根据他的作品,看他奉献给了读者什么。
但这是在《品悟C》出版前说的,书籍出版后,能评价一个作者的我想应该是这部作品拥有什么样的读者。
《品悟C》拥有素质极高的优秀读者,作为作者,我在内心一直深深地以此为自豪。
《品悟C》的读者们诚实、正直、理性,睿智,技术上求真。他们中的很多人学识渊博、学养深厚。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
《品悟C》很独到的一点是,很多读者参与了创作或在长期的讨论中给了我很多道义支持、精神鼓励和技术帮助。在前言中我提到了这些网友(很遗憾,有遗漏)。尤其是starwing83网友、OwnWaterloo网友和幻の上帝网友所作的工作最多。
<品悟C>读者的素质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举个例子。
有一位网友,为了感谢TA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通知出版社向这位赠送一本《品悟C》样书。书已经寄出很久了,有一天这位网友向我抱怨书还没到。我很奇怪,不可能这么久都没到的啊。详细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位网友说的并不是通过出版社赠送的那本没到,而是TA自己又邮购的一本还没到。TA说赠送的那本要用于珍藏,邮购的那本用来自己学习。
(有事,先写到这,待续)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评价者误区-新手选货源应避免的三个误区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966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