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急迫性尿失禁-老年女性尿失禁110209(附:急迫性尿失禁)

发布时间:2017-11-20 所属栏目:中医治疗

一 : 老年女性尿失禁110209(附:急迫性尿失禁)

1)《谈老年女性尿失禁》

排尿是1种受意识控制的神经性反射活动。它由大脑排尿反射高级中枢、脊髓反射弧和膀胱逼尿肌构成。正常情况下,当产生尿意需排尿时,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活动,指挥膀胱逼尿肌收缩,此时尿道内外括约肌松弛,排尿得以完成。如果情况不允许排尿,排尿反射会受到大脑中枢抑制,暂时抑制排尿,直到有适当排尿机会时才被解除。此外,有时虽没有排尿感,只是要出门、上车、看电影,也可有意识地将膀胱内贮存并不多的尿液排出。尿失禁者丧失了这种功能,不分昼夜不由自主地滴漏尿液。

  引起老年妇女尿失禁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膀胱及尿道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尿道括约肌松弛,造成排尿的“大门”关不严密,在咳嗽、大笑或用力时,腹压增高,挤压膀胱,这时虽然大脑没有发出“排尿”指令,尿液也会排出,此种情况称为压力性尿失禁。二是老年妇女生育次数多,或有子宫脱垂、盆底肌肉松弛,尿道周围组织变薄,可使尿道及膀胱下移,膀胱出口呈漏斗状关闭不全,也可出现尿失禁。三是由某些疾病引起。泌尿系统发生感染,如急性膀胱炎、尿道炎,也可引起暂时性尿失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病变以及末梢神经病变影响植物神经功能,也可发生尿失禁。

  患了尿失禁,应当去医院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及时治疗。因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失禁,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及时控制炎症。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应医治原发病。因雌激素水平低引起的尿失禁,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己烯雌酚(乙酚)调节雌激素水平,改善症状。有便秘和慢性咳嗽的老年妇女应及时治疗,尽量减少各种增加腹压的因素。于峰

2)<中成药治老年尿失禁>

尿失禁是老年人常见病,稍有尿意不及入厕,常湿着衣裤。取附桂八味丸,大蜜丸每次1~2丸,日3次,以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7天一疗程,需3~五个疗程,一般1疗程可收明显效果。

  附桂八味丸又名桂附地黄丸、肾气丸、八味肾气丸、八味丸、八味地黄丸,因系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故又称金匮肾气丸。原方由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近代多用肉桂)、炮附子各一两组成,蜜丸,是治疗肾气虚、肾阳不足的常用中成药。传统用治腰酸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此方温而不燥,补而不腻,应用极为广泛。亦治脚气、痰饮、消渴、慢性肾炎、糖尿病及肾阳不足者。舌红苔少、咽干口燥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忌用,孕妇忌服。  修 源

3)<女性尿失禁析因>

国际尿控协会对尿失禁的定义是,1种可以得到客观证实、不自主的经尿道漏尿现象,并由此给患者带来社会活动和个人卫生方面的不便。由于人口老龄化,尿失禁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尿失禁的发病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年龄:据德国、美国、挪威大样本调查,尿失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2.种族:尿失禁发病具有种族差异性,黑人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与白人不同。美国黑人妇女发病与高体重指数、子宫切除手术有关,而激素补充治疗则与两者发病都有关。

3.妊娠与分娩: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影响到组织器官中的胶原成分,影响控尿机制。经阴道分娩能够损伤盆底组织,造成泌尿生殖道的支持组织损伤,与产后尿失禁发病相关。

4.雌激素水平:一般认为,尿失禁发生在老年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盆底组织松弛所致。

5.生活习惯:研究表明,女性便秘、吸烟、体育锻炼、饮食状况、独居、抑郁情绪与尿失禁发生密切相关。

6.疾病因素:盆腔脏器脱垂、子宫全切除手术史、中风、肥胖、糖尿病、行动障碍等与尿失禁发病相关。苏传胜

4)<尿失禁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具体分为:(1)脾胃气虚型:脸色偏黄,说话没有力气。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并且重用升麻、柴胡、黄芪;(2)脾肾虚寒型:脸色偏黄或偏白,手脚冰冷,容易倦怠。治疗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入鹿角胶、杜仲、炒白芍、枸杞子、桑螵蛸;(3)肾阳亏损型:脸色偏白,腰酸,白带色清而多。治疗以济生肾气丸为主方,加桑寄生、续断、菟丝子、肉苁蓉、鹿角霜;(4)阴虚潮热型:脸色略潮红,手心发热或多汗,下午至夜晚尤甚。治疗以知柏地黄丸为主方,加入旱莲草、生牡蛎、芡实、莲须。

5)<尿失禁按摩五法>

点按中极 仰卧平躺床上,以右手拇指抵住中极(位于脐下4寸),微 用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

点按利尿穴 用两手大拇指按压利尿穴(神厥穴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压力逐渐加大,持续5~15分钟,每日1~2次。

点按阿是穴 用右手大拇指在下腹部寻找2~三个阿是穴,用指尖抵住穴 位,微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

按摩下腹部 仰卧平躺床上,两手掌叠加置于下腹部中央,按顺时针方向 按摩下腹部5分钟,以下腹部有微热感为宜。每日l~2次。

按摩趾骨下缘 仰卧平躺床上,两手食、中指置于趾骨联合上缘,沿趾骨上 缘向两侧推摩,每次推拿5分钟,以有微热感为宜,每日1~2次。孙媛

6)<尿失禁不能少喝水>

老年人由于疾病原因造成尿失禁,往往采取少饮水的办法控制排尿,结果饮水越少,反而更加重了尿频、尿失禁,对健康危害更严重。

尿失禁不适合少喝水,因为摄入液体过少,会导致尿液浓度增高,含有身体代谢后废弃物质就增多,很容易刺激膀胱,增加排尿时的急迫感,排尿次数更难以控制。高浓度尿液使排尿量减少,长时间积存在膀胱内,会引起泌尿系感染,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引起尿急。要减少排尿次数,缓解尿失禁,必须做到多饮水,以每天5~8杯为宜,其中包括每日三餐的汤水。但饮水时间不要集中,因为短时间内饮水过多,容易导致强烈的尿意,会增加排尿次数,使尿失禁更为严重。

尿失禁多为疾病所致,除对其进行药物治疗,还可进行膀胱控制训练,适当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彻底排尿1次,在非排尿时间,如有尿意,采取有节奏地收缩盆底肌肉,直至尿意消退,迫使尿失禁逐渐得到改善,甚至恢复正常。

7)<脑卒中伴尿失禁防治要点>

脑卒中伴尿失禁的发病率高,占脑卒中后患者的32%~79%。尿失禁的发生主要是与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及脑出血的部位有关,几乎所有的中、重度患者都有尿失禁的发生。患者多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经常打湿内裤并易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因此,在临床上务必要加强脑卒中伴尿失禁的防治,要点如下:

1、调整液体摄入时间和总量。在无静脉输液的情况下,每日摄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以内,如果输液应减去输液量后为合理摄水量。患者每2~3小时饮水1次,每次约为100~150毫升,但晚上8时至清晨6时不饮水或少饮水,以减少夜间排尿量和排尿次数。

2、指导患者排尿并在床边准备小便器。当产生紧迫尿意时,患者不要马上就急着排尿,应先集中注意力放松膀胱,抑制尿意,待尿意不再那么紧迫后再缓慢地排尿,这是1种膀胱功能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减轻尿急症状。

3、盆底肌锻炼。可在睡前、排尿前进行,先排空膀胱,而后双膝并拢,深吸气,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肛门和会阴部,持续3~5秒后放松,每次锻炼10~15遍,每日3~4次。盆底肌训练可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提高患者的控尿能力。

4、预防尿路感染。若脑卒中伴尿失禁患者正在留置导尿管,或有尿路感染迹象,应当考虑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用庆大霉素肌内注射或在稀释后予以静脉滴注,每次8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5天,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可提高防治效果。韩咏霞

8)<有尿失禁 少喝橙汁>

人过中年,很多女性都有这样的经历:只不过是大笑了几声、猛咳了几下,小便就不受控制地“倾泻而出”。其间尴尬自不必说。更有甚者将其称作“不致命的社交癌”,因为这不仅会导致多种泌尿生殖道感染和皮肤问题,还会影响患者情绪,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甚至出现抑郁症状等。

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科郎景和教授说,女性朋友出现尿失禁情况的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失禁的发病率更是激增,五十岁后的就超过50%。

尿失禁常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在中老年女性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在体力劳动、快走、提重物、大笑、打喷嚏时,出现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现象。“引起尿失禁的原因很多,肥胖、分娩次数多、负重、年龄、便秘、舒张压高、慢性咳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诱因。”郎景和教授特别指出,尿失禁和子宫脱垂可称得上是“难兄难弟”:患有子宫脱垂的女性,可能有50%会出现尿失禁;而如果有尿失禁,患子宫脱垂的可能性达80%以上。因此,远离尿失禁也是呵护盆腔和子宫的有效“法宝”。

对付尿失禁,必须从中年开始及早预防。除了避免肥胖、血压高、便秘外,增加训练肌肉力量的体育运动也非常重要。比如,采用盆底肌训练法,即收缩、上提肛门。女性坐在办公室或站着等公共汽车时都可以做,每次持续3~5秒,放松一下后再重复,早晚各做15分钟。排尿时,试着中断排尿,也是1个很好的锻炼方法。

此外,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首先,喝水固然是生活所必需,但不必过量。其次,减少进食辛辣及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的水果或果汁,少喝酒。再次,尽量避免爬楼梯等可能造成尿失禁的运动。

和任何疾病一样,尿失禁也是尽早治疗才会有好的效果,告别尿失禁其实并不难。(蒋乃珺)

9)《四法对付尿失禁》

吊带吊住尿失禁对于单纯性尿失禁患者,由于尿道脱垂与膀胱相连,致使膀胱尿液充盈后压力直接传导到尿道口,引起小便失禁。只有从膀胱和尿道的角度,才能控制住尿漏,专家将1种特殊材料的吊带放置在尿道中部下方,将松弛的尿道周围组织吊起固定,重新建立角度,从而缓冲尿液压力,获得对排尿的控制。

“水泥”加固阴道壁对于子宫脱垂、膀胱脱垂不严重的,可以通过复位脱垂器官,用补片加固阴道前后壁来实施。就好像是将坍塌松软墙壁涂上“水泥”,加固其的支撑能力,拖住盆底器官。一旦建起拦河大坝,脱垂器官就不会再向下移。

“八爪鱼”补片重修盆底对于严重的盆底组织松弛,可以通过全盆底重建来施行。盆底分为3个平面,将补片像八爪鱼式固定在整个盆底的6个角。重新对盆底3个平面进行修筑,让原本松弛的盆底重新获得支撑结构,恢复膀胱、尿道、直肠、阴道等的正常解剖位置,从而从根本解除患者尿失禁、大便失禁及阴道异物脱出等症状。

预防尿失禁从盆底肌肉锻炼开始预防尿失禁要重视盆底肌肉锻炼,经常做做提肛和尿控的训练。此外,做到不憋尿,预防便秘,积极治疗咳嗽等慢性疾病。孕妇尤其应重视产后恢复,在产褥期避免便秘、慢性咳嗽等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防止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还应减轻体重,少提重物,特别是分娩后半年尽量不要做重体力活,对预防压力性尿失禁也有一定的帮助。蔡云朗杜恩

10)《学会缓解急迫性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非随意的尿液漏出。急迫性尿失禁则指出现强烈尿意,尚未如厕尿液就漏出来。老年妇女是急迫性尿失禁的高危人群,患糖尿病、帕金森病、脑卒中、椎间盘损伤、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等症的老年妇女发病率最高

  缓解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则是: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有效控制糖尿病、帕金森病、泌尿系感染,清除下尿路结石等。其次要定时排尿,不要等到尿意产生再去排尿。再有,掌握一些缓解尿急感的方法,包括:①深呼吸。坐下来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要去想膀胱和排尿。②用力收放臀部和肛提肌。③如果忘了定时排尿,一旦想起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排尿。白天将排尿间隔控制在3~4小时之内;晚上控制在更长时间。④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展盆底肌肉锻炼。

  急迫性尿失禁治疗尚无有效药物,目前常用普鲁本辛片,每日3次饭前口服,或用奥昔布宁皮肤贴,每周2次贴于臀部或腹部。药物治疗目的仅在于稳定逼尿肌功能或控制其收缩,属于对症处理方法,不应长期服用,症状一有改善就停用,以免因用药时间过长,引起较多副作用。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可考虑骶神经刺激或膀胱扩大术。凯敏

11)《治尿失禁方》  

取:山茱萸6克,益智仁3克,人参、白术各2.4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本方即《本草汇言》中所引《方龙潭家秘》的用“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方。 华 清

12)《治尿失禁二方》

1、金樱子10克,升麻9克,生晒参(或西洋参)7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老年气虚,小便失禁。

  2、覆盆子9克,益智仁、乌梅、山药各6克,炙甘草4.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老年体虚小便失禁,尿崩症。修源

13)《急迫性尿失禁》

定义  严重的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意识控制而发生排空,通常继发于膀胱的严重感染。正常人虽然有尿意时,仍然可以控制不解一段时间,但是有病的人会突然有急强烈的尿意而无法忍住尿很快就流出来的情况,是因膀胱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最常见的是中风的病人,此外有荐骨脊髓或神经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时也常有这1种症状。如果找不出神经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时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有感染、、脑神经的疾病或放射线治疗等原因时,会使的神经受伤而有急迫性的症状出现。

  原因:急迫性尿失禁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表现,或是膀胱肌肉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也有些患者是膀胱的神经受损而有尿失禁的征状出现。对于尿失禁的发病原因医学至今无法解释,一般而言,发病率男女各占一半,但是以发病年龄来说,女性比男性要早得病,女性约为四十岁,男性则为五60岁;其中中风病人,帕金森病人的发病率也较一般人为高。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紧张也是急迫性尿失禁的病因之一,有些人常会频频尿急忍不住,必须不断跑厕所,这些人也许并没有病,是生活过于紧张使然。另外也有一些患者是对某种食物敏感,从而导致尿失禁。但病人本身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对何种食物敏感,只能从生活和发病情况根据经验找出问题。[1]

  什么是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指的是当有强烈的尿意时不能由意志控制而尿液经尿道流出。

  急迫性尿失禁只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严重表现,导致急迫性尿失禁的常见原因有逼尿肌老化、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糖尿病等。主要通过测定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来诊断急迫性尿失禁,必要时还需行尿动力学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梗阻。

  这类尿失禁的特点是先有强烈的尿意,后有尿失禁,或在出现强烈尿意时发生尿失禁。咳嗽,打喷嚏或增加腹压可诱发其发生,容易与压力性尿失禁相混淆。

  根据病因的不同,急迫性尿失禁又可分为运动急迫性尿失禁和感觉急迫性尿失禁。

造成运动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因有:

 1.膀胱以下尿路梗阻;

  2.神经系统疾病;

  3.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运动急迫性尿失禁。

  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脑神经的疾病或放射线治疗等原因时,会使膀胱的神经受伤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应采取循序渐进原则:

1.原发病的治疗急迫性尿失禁有时为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因此正规的泌尿外科治疗常在原发疾病稳定后进行;

  2.行为治疗让患者采用“时钟定时”排尿方法,每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5~10分钟,每周进行一次排尿日记随访,行为治疗又称“膀胱训练”;

  3.药物治疗针对性的药物有奥昔布宁和托特罗定2类,这些药物均可影响逼尿肌收缩力,并有口干等副作用,因此必须除外梗阻,用药还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出现疗效或出现明显副作用为止。对药物治疗者也须进行排尿日记随访;

  4.自家导尿 对急迫性尿失禁合并逼尿肌受损时应考虑间歇自家导尿,因为此时药物治疗为禁忌;

  5.电刺激治疗 对上述治疗均无效时可考虑采用电刺激治疗。

  主要依据:

  1. 尿急;

  2. 尿频(多于每两小时排尿一次);

  3. 膀胱收缩或痉挛。

  次要依据:

  1. 夜尿(每晚多于2次);

  2. 一次尿量少于100毫升或高于550毫升;

  3. 不能及时赶到厕所就排尿。

  相关依据:

  1. 膀胱容量减少,如有腹部手术,插尿管,盆腔感染的病史;

  2. 由于膀胱扩张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痉挛,如膀胱感染;

  3. 酒精或咖啡因的影响;

  4. 液体量增加;

  5. 尿浓度增高;

  6. 膀胱过度膨胀。

意见建议:
1,提肛训练:每日进行50~100次紧缩肛门及阴道运动,每次3~5秒.具体方法为:臀部肌肉用力,收缩肛门,坚持数到10后,由口缓缓吐气,放松.呼吸一下后,重复同样的动作,10次为一组.

2,平躺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10分钟,每日2次.

3,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10分钟,每日3次.

4,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

二 : 急迫性尿失禁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已经有2年左右了,如果保持喝水,基本上半小时就要上厕所。远离厕所的时候还可以忍住,但是越接近厕所越忍不住,而且,尿感很急,一有尿感就憋不住,上网查了一下,说这种叫急迫性尿失禁。
我妈也有这样的毛病,不知道我是不是遗传,因为我自己不清楚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一年前去医院验过小便,没查出来感染,以为会好的,但是现在还是一点没有好转。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希望能够根治,很痛苦,希望医生给我帮助!

三 : 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请关注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www.61k.com)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约5个老年女性中,可能有1个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多数人群认为人上了年纪都会有的尿急、夜尿等问题,其实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

正常人一天尿量约1500-2000ml,正常情况下每次排尿量约400-600ml。如果您有明显尿急症状,自己测每天排尿次数达:白天≥8次,夜间≥2次,每次尿量<200ml时,伴或不伴有尿急时的漏尿症状(急迫性尿失禁)时,您可能已经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建议您及时就医,也许一些简单的行为训练治疗或药物就可以缓解您的症状,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膀胱过度活动症或急迫性尿失禁不适合手术治疗,应首选药物或行为训练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妇科泌尿专家朱兰教授拟招募一些患膀胱过度活动症或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随访。

符合上述疾病的患者可来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请携带身份证),我们可为您预约加号,如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或急迫性尿失禁,朱兰教授将为您提供相应的治疗意见,并请您配合我们填写生活质量问卷以便观察您的治疗效果。联系电话:13651313867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本文标题:急迫性尿失禁-老年女性尿失禁110209(附:急迫性尿失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27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