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白族民居-白族民居

发布时间:2017-11-20 所属栏目:少数民族的民居

一 : 白族民居

走进白族民居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从小面对的就是纵横不清的河道和河道旁那古老的老木屋。习惯听着乌篷船的木橹轻轻的敲打着河水,一直听到我背上行囊走出江南。托得学建筑的福,让我有机会可以打着以“考察”的名义,游览各地的名宅古居。于是乎,去年暑假,我便踏上了去往云南的道路,踏访那美丽的金花阿鹏的土地。

(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与老北京深幽胡同里典雅庄重的四合院不同,苍山洱海间的白族人更偏爱一种明快轻松的节奏。这里,以“银苍玉洱”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其邮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多种名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粗放到精细,由物质形态到意识形态,经过一代一代地积累至今,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从遗留到今天的丰富的建筑遗产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大理人善于利用自然,对自然环境的遵从和认同,同时也领悟到了白族人对时代的顺应,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尽管同处云南,白族民居还是会因为地理的差异体现一定的不同,并大致呈现出三种姿态。然而,他们却令人吃惊的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在材料的运用还是建筑构造方面,都贴切地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及生活习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来服务自己。虽然这些屈指自然的民居建筑,看来似乎是一些简单的“庇护所”。然而正是这种原始的、深厚的、朦胧的威力,显示出大理白族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方面的智慧和床在,传递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深深的影响着今天的大理白族民居。

生长着层层木刻雕花的大门,已略有锈蚀的门环——东北角的朱红门扇开启,照壁上雕刻的祥云朵朵或苍竹悠悠或百鸟朝凤——无论什么,都将充满生机的画面和充满生机的白族生活呈现在眼前。白族人是爽朗而快乐的,白族人生活着的这些建筑,同样也是单纯而又明快的。

关于门上的雕花,白族人有着特殊又有趣的诠释——门上雕刻一龙一凤,若龙在上,则家中男人当家,若凤在上,则女人作主。如今,白族仍然保留母系氏族社会的传统。在这里,女人叫金花,男人叫阿鹏哥。如此直截了当将金花与阿鹏哥的“秘密”与人分享,是白族人的明朗,也是白族民居的明朗。事实上,白族家庭一直以一种和睦淡然的方式共处。阿鹏哥在结婚之后会背上白族特有的小背包,上面绣有鸳鸯等图案,这正是金花的手巧心灵。 进进出出,朱色大门开合启闭,门内门外,是分享着的生活,分享着的欢乐。

东西轴线布置的房间,与南北轴向展开的院落,层层迭迭,又统一连贯。主房厢房无明显差别,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体现了家族内部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建筑的均质处理,实际上体现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和睦。

中国文人钟爱内院。没有内院,似乎连书桌都没有地方可以安置。而内院作为一个空间节点,更提供给家人们聚会玩耍的场所。白族人不讲究无意义的修饰与累赘的布置,只要种上一年四季都会冒芽的花花草草,再顺带饲养一些活蹦乱跳的动物,这个园子就活了。照壁上的花或云或凤或别的什么就活了。

白族祖先接受了汉族人“天人合一”的观点,让建筑在自然的环境下自在的呼吸生长,让建筑拥有白族人精神里的明亮的色彩,让建筑成为安逸舒适的场所,更是增进感情的媒介。

(二)苍山洱海间的原始韵律

世界上没有一种艺术能够像建筑一样,跟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民居建筑具有长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意蕴,是建筑史上的原始韵律。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难道自古以来就维持着这样的形制?

也许曾有一段时间,四坊闭合,形成的天井憋闷而且无趣。智慧的白族祖先将一坊舍弃,替作照壁,才豁然开朗吧。

其实,白族民居的确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才能出于土地,入于阳光。才有现在让人流连的优雅姿态。

(三)或许大理轻松明快的生活,感染着去往这里的每一个人,于是,在不经意间的每一处掠影,都成为捕风者们心中最鲜盛的景色。而在这所有的掠影中,张家大院无疑是最惹人驻足的。

张家大院,共有十一套院落,它们在石崖上倚山而筑,上下落差达50米,形成了随形变化的十层建筑物。它高低错落、依山卧石、鳞次栉比的完整的建筑形制,成为一种特色。外地人都形象地称之为阳泉境内的小“布达拉宫”,远远看去,真有几分形似之处。 进入张家大院的大门,会看到一条由石头砌成的斜坡,这是进入张家大院的一条通道。就是这条通道,一直延伸到了村子的中心地带。一色的石头铺就的路面,曲曲弯弯,朝向村中的各家各户。村子里洁净无尘,每家的门户都是清一色的灰黑色的大门。门面古色古香,颇有民国建筑的韵味。 村中的道路,几乎都是石头铺就。村里的房屋,又是青一色的青砖筑起。青砖青瓦,青色的围墙,使这个村子有一副颇为严肃的面孔。他还说,村里由张姓人家组成了基本群众,因而外地人都叫这里是张家大院。这里的建筑物,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九年,大约是公元1700年前后,整个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是由当时的张家人中的杰出人物张士林及其前辈开创的基业,逐渐发展到眼前的规模。

走在张家大院的青石通道上,真正有了庭院幽深的感觉。小巷曲折回环,重门四合,三合院落层层叠起,院落中还不时出现小楼重阁。在这曲折回环中,仿佛走进了历史的街巷,品味着历史的幽远和沧桑。斑驳的石阶,向人们倾诉着已经逝去的历史,已经走过的年华。在这里,似乎可以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大约是当地人感到山西大院太多了的缘故吧,把自己的大院对外叫成了“银圆山庄”。我想,这个名字不过是想与山西的众多大院有所区别,而且也想让张家大院银圆滚滚而来,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银圆山庄,与晋中其它大院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院落中几乎每所都住着人家。张家人依然生活在这里,他们对游人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多用审视的目光注视着游人,对这些天南海北的游人总是有点好奇吧! 张家大院,是地地道道的民居民宅,没有进行过更多的包装和修饰,是一个“素面朝天”的天然院落,它就这样原原本本地呈现给了游人。多多少少地处于一种原始状态吧。原汁原味,不加雕饰。本来面目,最真实可信。这里的雕饰也都是原有的,砖雕、木雕、石雕,在建筑物各个角落里显现着,依然放射着它的艺术光芒。 在张家大院附近,有着清冽的泉水,当地人称之为“观日泉”。也就是这眼泉水,给当地人带来了优越的生存空间。

从将近一个月的游历中,我了解到,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强烈熏染下,由于本民族传统心态和固有的心理积淀的影响,在白族接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它不可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本土文化,于是在本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渗透的过程中,白族额审美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在建筑上表现出的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特别是“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布局,体现出它吸收了汉式建筑,又超越了汉式建筑的特点。

而这所体现的,正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精神,而从文化角度而言,“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二 : 白族民居

走进白族民居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从小面对的就是纵横不清的河道和河道旁那古老的老木屋。(www.61k.com)习惯听着乌篷船的木橹轻轻的敲打着河水,一直听到我背上行囊走出江南。托得学建筑的福,让我有机会可以打着以“考察”的名义,游览各地的名宅古居。于是乎,去年暑假,我便踏上了去往云南的道路,踏访那美丽的金花阿鹏的土地。

(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与老北京深幽胡同里典雅庄重的四合院不同,苍山洱海间的白族人更偏爱一种明快轻松的节奏。这里,以“银苍玉洱”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其邮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多种名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粗放到精细,由物质形态到意识形态,经过一代一代地积累至今,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从遗留到今天的丰富的建筑遗产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大理人善于利用自然,对自然环境的遵从和认同,同时也领悟到了白族人对时代的顺应,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尽管同处云南,白族民居还是会因为地理的差异体现一定的不同,并大致呈现出三种姿态。然而,他们却令人吃惊的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在材料的运用还是建筑构造方面,都贴切地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及生活习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来服务自己。虽然这些屈指自然的民居建筑,看来似乎是一些简单的“庇护所”。然而正是这种原始的、深厚的、朦胧的威力,显示出大理白族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方面的智慧和床在,传递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深深的影响着今天的大理白族民居。

生长着层层木刻雕花的大门,已略有锈蚀的门环——东北角的朱红门扇开启,照壁上雕刻的祥云朵朵或苍竹悠悠或百鸟朝凤——无论什么,都将充满生机的画面和充满生机的白族生活呈现在眼前。白族人是爽朗而快乐的,白族人生活着的这些建筑,同样也是单纯而又明快的。

关于门上的雕花,白族人有着特殊又有趣的诠释——门上雕刻一龙一凤,若龙在上,则家中男人当家,若凤在上,则女人作主。如今,白族仍然保留母系氏族社会的传统。在这里,女人叫金花,男人叫阿鹏哥。如此直截了当将金花与阿鹏哥的“秘密”与人分享,是白族人的明朗,也是白族民居的明朗。事实上,白族家庭一直以一种和睦淡然的方式共处。阿鹏哥在结婚之后会背上白族特有的小背包,上面绣有鸳鸯等图案,这正是金花的手巧心灵。 进进出出,朱色大门开合启闭,门内门外,是分享着的生活,分享着的欢乐。

东西轴线布置的房间,与南北轴向展开的院落,层层迭迭,又统一连贯。主房厢房无明显差别,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体现了家族内部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建筑的均质处理,实际上体现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和睦。

中国文人钟爱内院。没有内院,似乎连书桌都没有地方可以安置。而内院作为一个空间节点,更提供给家人们聚会玩耍的场所。白族人不讲究无意义的修饰与累赘的布置,只要种上一年四季都会冒芽的花花草草,再顺带饲养一些活蹦乱跳的动物,这个园子就活了。照壁上的花或云或凤或别的什么就活了。

白族祖先接受了汉族人“天人合一”的观点,让建筑在自然的环境下自在的呼吸生长,让建筑拥有白族人精神里的明亮的色彩,让建筑成为安逸舒适的场所,更是增进感情的媒介。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

(二)苍山洱海间的原始韵律

世界上没有一种艺术能够像建筑一样,跟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www.61k.com]民居建筑具有长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意蕴,是建筑史上的原始韵律。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难道自古以来就维持着这样的形制?

也许曾有一段时间,四坊闭合,形成的天井憋闷而且无趣。智慧的白族祖先将一坊舍弃,替作照壁,才豁然开朗吧。

其实,白族民居的确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才能出于土地,入于阳光。才有现在让人流连的优雅姿态。

(三)或许大理轻松明快的生活,感染着去往这里的每一个人,于是,在不经意间的每一处掠影,都成为捕风者们心中最鲜盛的景色。而在这所有的掠影中,张家大院无疑是最惹人驻足的。

张家大院,共有十一套院落,它们在石崖上倚山而筑,上下落差达50米,形成了随形变化的十层建筑物。它高低错落、依山卧石、鳞次栉比的完整的建筑形制,成为一种特色。外地人都形象地称之为阳泉境内的小“布达拉宫”,远远看去,真有几分形似之处。 进入张家大院的大门,会看到一条由石头砌成的斜坡,这是进入张家大院的一条通道。就是这条通道,一直延伸到了村子的中心地带。一色的石头铺就的路面,曲曲弯弯,朝向村中的各家各户。村子里洁净无尘,每家的门户都是清一色的灰黑色的大门。门面古色古香,颇有民国建筑的韵味。 村中的道路,几乎都是石头铺就。村里的房屋,又是青一色的青砖筑起。青砖青瓦,青色的围墙,使这个村子有一副颇为严肃的面孔。他还说,村里由张姓人家组成了基本群众,因而外地人都叫这里是张家大院。这里的建筑物,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九年,大约是公元1700年前后,整个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是由当时的张家人中的杰出人物张士林及其前辈开创的基业,逐渐发展到眼前的规模。

走在张家大院的青石通道上,真正有了庭院幽深的感觉。小巷曲折回环,重门四合,三合院落层层叠起,院落中还不时出现小楼重阁。在这曲折回环中,仿佛走进了历史的街巷,品味着历史的幽远和沧桑。斑驳的石阶,向人们倾诉着已经逝去的历史,已经走过的年华。在这里,似乎可以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大约是当地人感到山西大院太多了的缘故吧,把自己的大院对外叫成了“银圆山庄”。我想,这个名字不过是想与山西的众多大院有所区别,而且也想让张家大院银圆滚滚而来,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银圆山庄,与晋中其它大院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院落中几乎每所都住着人家。张家人依然生活在这里,他们对游人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多用审视的目光注视着游人,对这些天南海北的游人总是有点好奇吧! 张家大院,是地地道道的民居民宅,没有进行过更多的包装和修饰,是一个“素面朝天”的天然院落,它就这样原原本本地呈现给了游人。多多少少地处于一种原始状态吧。原汁原味,不加雕饰。本来面目,最真实可信。这里的雕饰也都是原有的,砖雕、木雕、石雕,在建筑物各个角落里显现着,依然放射着它的艺术光芒。 在张家大院附近,有着清冽的泉水,当地人称之为“观日泉”。也就是这眼泉水,给当地人带来了优越的生存空间。

从将近一个月的游历中,我了解到,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强烈熏染下,由于本民族传统心态和固有的心理积淀的影响,在白族接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它不可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本土文化,于是在本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渗透的过程中,白族额审美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在建筑上表现出的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特别是“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布局,体现出它吸收了汉式建筑,又超越了汉式建筑的特点。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

而这所体现的,正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精神,而从文化角度而言,“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www.61k.com)

三 : 洱海骑行 穿梭于白族民居之间

最近,一组5岁小萝莉在大理双廊的照片萌翻众网友:两位小妞不仅样貌美丽,还有model的架势,宛如落入凡尘的小仙女。在搭配上大理湛蓝的天,双廊的那屡阳光,两个闺蜜,一起游走发呆……小编也好想去大理啊!


洱海骑行 穿梭于白族民居之间


白族民居 洱海骑行 穿梭于白族民居之间

“骑行”(图片来源:网络)

白族民居 洱海骑行 穿梭于白族民居之间

洱海骑行(图片来源:艺龙网友小雷旅行)


骑单车环行洱海是种比较轻松、自由的游玩方式,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沿岸白族民俗风情,穿行于白族民居之间,游逛在繁闹集市当中,品尝地道的风味小吃。在洱海东岸的公路骑行,路况良好,清新的海风迎面吹来,惬意非常。偶尔还会碰到同样骑车的当地人,与他们边骑边聊,为我们的骑行路途增添了不少色彩。这样的游览方式随意性较强,比跟着团队,如同被赶着的鸭子似的、缺乏个性化的游览方式要好许多。





四 : 白族民居类型及格局

白族传统的民居建筑属于石(砖)木结构,青瓦白墙坡屋顶。在民居建筑的物质材料选择上,多就地取材,采用周围的石头、砖瓦、木材等等,无论是土木结构,还是砖瓦结构,都追求一种典雅、实用、简朴的建筑风格。据记载,古代大理南诏国的民居建筑为“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指的就是当地建房取材的特点。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正是沿袭南诏时的建筑方式。大理白族民间俗语说“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恰好是千百年来,白族人适应环境,善于总结的真实写照。大理点苍山出产的大理石便是大理的建材特产之一,由于特殊的地质作用,自古以来就因晶莹细腻的石质和绚丽多姿的天然画面而蜚声海内外。大理石最早名为“点苍石”、“苍山玉”,又因多用来制作砚台、笔架、笔筒、镇纸等书房用品,故人们又称之为“文石”,至清代才统称“大理石”。大理石上天然美丽的花纹给白族民居增添了无数韵味,民间百姓也为上天赐予的这份礼物而发挥了各自的想象。

传说王母身边有一个专门织五彩云锦的仙女,叫玉女。一只领略过苍山洱海风光的凤凰飞到天宫里,把绮丽的风光讲给玉女听,玉女听得入了迷,她多想亲眼看一看那不曾见过的人间仙境呀。

机灵的凤凰给玉女出了个主意:“你只要对王母说,你要把苍山洱海的景色描摹下来带回天宫,作为织造云霞的图纸,她一定会答应你去的。”果然,王母答应了玉女的要求。于是,玉女驾着一片白云,由凤凰引路来到了苍山中和峰上。每天不是伴着洱海的碧波描摹苍山十九峰俏丽的山峦,就是披着苍山上的彩云俯视洱海中的点点白帆。

这天清晨,玉女和凤凰来到应乐峰下的隐仙溪旁梳洗,却看到一群面黄肌瘦、衣着褴褛的人在一锤一凿地开挖石头。玉女呆住了,说:“凤凰,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地方,还有人在受苦呢?”“玉女啊,这些人都是因为交不起国王的租税,只能采石过日子呢。”

玉女和凤凰正说着,却看见一个采石的年轻小伙子晕倒了。她们上前扶起小伙子,原来小伙子叫白郎,自小没了母亲,后母教唆父亲把他赶出家门,他只好到苍山上采石度日,又累又饿,就晕倒了。

玉女见白郎是个勤勤恳恳的好小伙子,就鼓起勇气,说愿意和白郎一起过日子,白郎喜出望外。他们成了亲,一起在应乐峰上开采石头。玉女走过的地方,普通的石头都变成了精美的彩色玉石。玉女让白郎招呼乡亲们一起都来挖,于是大家都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再也不怕交不起税,吃不上饭了。

天上一日,人间便是一年。王母见玉女三天过去仍迟迟不归,好生恼火。多嘴的喜鹊把玉女和白郎成亲的事告诉了王母,王母立即派仙鹤童子把玉女押送回来。

玉女本来想用五年的时间把苍山上的石头都点化为美玉,但她的心愿已经无法完成。她舍不得苍山洱海,更舍不得白郎。当仙鹤童子押送玉女回天宫的时候,痛不欲生的白郎紧紧抓住她的五彩腰带不放。仙鹤押着玉女越飞越高,玉女的腰带断了,飘落在苍山上,五彩的腰带一眨眼就变成了苍山上五彩斑斓的彩花大理石,她留下的未完成的画稿,则变成了水墨画般的大理石和纯净的汉白玉,世世代代造福大理的白族儿女。

白族住宅一般为独立封闭式的建筑,通常是以家庭为主,自成院落,院落的空间布局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以便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使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整洁质朴大方。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极其耀人眼目。山墙屋角经常用水墨图案装饰,显得典雅大方。在此基础上,各个家庭根据需要,稍微变通,形成了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民居建筑,包括住宅建筑门的大小和房间的数量也不等,庭院组合也是多种多样。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要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来决定。“一正两耳”的形式是指,一间正房加上其两边各自一间较小的耳房。“两房一耳”是指两幢楼房互相垂直,在垂直交叉处有一间较小的耳房作为连接,两房当中,又将坐西朝东的房子当作主房,与主房相对的一面砌一瓦顶飞檐的粉墙,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内墙面多用凸花青砖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或镶嵌自然山水图案的大理石,又或者用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由于这堵墙面朝东方,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最先照耀在这堵墙壁上,白族人认为这给全家带来了幸福与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堵墙称为“照壁”,也称为“风水壁”。照壁脚下常砌花坛,花香四溢,怡静幽雅。“三房一照壁”的意思为,整个院落有三幢楼房,一幢坐西朝东的正房加上两侧的两幢配楼,主房对面依然有照壁,中心是天井,恰好形成一个四合院的布局。而“四合五天井”则是四幢楼房,每幢楼相交处都有一间小耳房和天井,加上院心的大天井,便是“五天井”,少了一面照壁。此外,一家两院相连的民居空间布局称为“六合同春”,加之楼上的走廊,又把各幢房子全部连通,称为“走马串角楼”。两种建筑形式的屋面均用筒板瓦覆盖,前面重檐,形成前出廊的格局。“排架”(以一排柱子为主的屋架叫排架)承重,四柱落地。左右后三方用土基墙围护,前面及中间用木板为隔,山墙到顶,屋面挑出的部分(建筑上叫“悬山”)较山墙直出屋面的那部分(建筑上叫“硬山”)为多。“硬山”构造有防止邻居火灾波及的作用。在“排架”间和楼板照面枋的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的木头,当地叫做“穿枋”,它把整所房子的“排架”联成一个整体,与照面枋、檐口挂枋和落地桥相互作用,增强了白族民居的抗震能力。

白族民居坐西朝东的走向是其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首先,大理所处的山谷坝子是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所形成,山脉为南北走向,依山傍水则房屋必然为东西走向;其次,云南大理是个多风地区,每年出现大风次数不但多而且风力很强,尤其以下关一带最为出名,最大风速可达12级(即每秒钟风速在40米左右)。这种劲风,即使在我国内陆也极为罕见,下关由此被称为“风城”。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白族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付常年多是偏西的大风,他们就将主房的布局坐西向东,门窗都开在向东一面,风从屋后吹来,自然不易进入室内。对于从其他方向吹来的风,就由四合院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组合形式来解决。白族建筑的照壁比较高大,主房、厢房和厅房一般是层高均等,不分主次,充分起到互为屏障的作用。由于从房屋坐向,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都为避风步步筑防,所以并不为劲风所烦扰。

白族民居建筑中的照壁一般分为“独脚照壁”和“三滴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不分段,壁顶为民殿式、为官宦之家选用。“三滴水照壁”指将横长且平整的壁面分成三段,左右两边对称,中间一段较宽且高出两边,形似牌坊,当地百姓多采用这种。照壁的长度等于院子的长度,中段的高度与耳房檐口相对,左右两段的高度与耳房下重檐的“封火墙”等齐,这种修建方式非常有效阻挡了大理强劲的西风。照壁除注重造型精美外,还非常重视装饰,庑殿式青瓦白墙,四角出檐上翘,檐口墙上饰以彩画、书法等,彩画以墨彩为主色调,多为松、竹、梅、兰以及山水等图案,照壁中间配有题字。照壁题字非常讲究意境和内容,是最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它内容涵盖广阔,文化底蕴十足,诗情画意浓厚,种类题材繁多,浓缩了大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闪烁着大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水乳交融的神韵。

民居向外的三面檐口都用薄块青石封闭得严严实实,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均用沙土、红泥石灰粘合得整整齐齐,墙面全用石灰粉刷,山墙屋角用水墨、石青、石兰三种图案为基调,或用泥塑浮雕来装饰,显得典雅大方。民居大门入口做成有厦出角式大门,门上屋檐翼角翘起,檐下做成层层出挑的斗拱,并施彩绘,造型十分华美。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装饰。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民居建筑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部分,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如,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等等,这些都是情趣盎然并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白族木雕源远流长,技艺精湛,白族民间故事《雕龙记》,形象地表现了白族木匠的高超手艺。

从前,剑川有位木匠杨师傅,他技艺高超,不仅能盖“四合五天井”的大瓦房,还能建庄重肃穆的大牌坊,雕龙刻凤,栩栩如生。这一年,他带着独生儿子七斤到保山给人家盖房子,清明前夕,他和儿子赶回剑川祭祖。路过大理漏一村龙潭附近,走累了,便停下来休息。

龙潭里住着一条脾气暴躁的母猪龙,它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都要掀起狂风暴雨,驾着洪水直奔洱海,引得滔天巨浪淹没良田、冲毁屋舍。附近的老百姓被它折腾得苦不堪言。母猪龙还有一个怪癖,就是见不得铜铁器具,谁要是拿了铜瓢铁碗到潭里取水喝,就被它拖到潭里吃掉。

正午时分,杨师傅父子俩口干舌燥,小七斤便拎起煮饭用的铜罗锅到龙潭取水喝,眨眼间就被母猪龙拖下水去了。等杨师傅赶到,潭边只留下七斤的一只草鞋。父子俩千山万水出远门,快到家门口时儿子却不幸遇难,杨师傅抱着草鞋一直哭到日落西山。他一夜未眠,咬着牙关下了决心,一定要为儿子报仇,为百姓除害。

第二天,杨师傅就从苍山上砍了一棵千年古松,准备雕刻木龙,再用“木经”为它开光,把它变成真龙,打败母猪龙。杨师傅的主意得到了村民们一致的赞同,他们供应他饮食,帮他建房砍柴,只求他能制服母猪龙。有一对叫阿宝、阿凤的小兄妹,也跟着杨师傅一起干活。

六月二十四日到了,杨师傅把雕好的木龙浑身涂满白色,就像披了银甲一般。到了午时三刻,杨师傅咬开中指,为木龙点上五官。他默默祈祷,请求祖师爷鲁班帮助自己战胜母猪龙。

当太阳西下的时候,大家把木龙抬到了龙潭边,杨师傅叫人在龙潭四周插上火把,自己开始念“木经”,把木龙送入龙潭中。只听得晴空里响了两声炸雷,两朵云从潭里冲上天空,白云在先,黑云紧逼其后。接着狂风暴雨,两条龙便在半空里打斗起来。大家敲锣打鼓,为白龙助威。白龙身小力弱,渐渐招架不住。穷凶极恶的黑龙一把抓住白龙,把它撕成几截丢在苍山上。

白龙虽然战败了,但大家并不灰心。乡亲们支持杨师傅继续雕龙,等到来年再战孽龙。这时,杨师傅碰上了老相识铁匠赵师傅,赵师傅说,白龙斗不赢,是因为没有装上铁甲、铁牙和铁爪,他愿意为白龙装甲。杨师傅恍然大悟,更增添了制服母猪龙的信心。

第二年的六月二十四,新木龙雕成了。它浑身披着银光闪闪的铁甲,威武雄壮。大龙旁边还有八条小龙,都出自阿宝和阿凤的手艺。

黄昏时分,乡亲们抬着九条龙来到了龙潭边,杨师傅念起“木经”,把九条木龙缓缓送入了龙潭中。顿时,炸雷响起,一条乌龙冲上了天空,九条白龙尾随其后,在天空中纠缠在一起,一时间狂风暴雨,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母猪龙虽然身粗力大,但究竟经不起身披铁甲的大龙的重创和八条小龙的灵活突袭,渐渐筋疲力尽,簸箕大小的黑色鳞甲从空中飘落。乡亲们看到白龙已占上风,高兴得不得了,使劲敲锣打鼓给白龙加油助威。终于,母猪龙支持不住,最后掉入了洱海。天上只剩下一片白云,云里的九条白龙看到母猪龙已经战败,便飞到龙潭里去了。

从此,龙潭就变成了白龙潭。乡亲们为了纪念杨师傅以及他精湛的手艺,就在潭边建了一座白龙庙,供着他的金身,两旁站立的童子便是阿宝和阿凤。大殿正中的金匾上盘着一条白龙,八条小白龙盘在两边的柱子上。大家也没有忘记赵师傅,白龙庙的厢房里供奉的就是他的像,他手里还握着石匠用的铁锤子。

如今,白族民居的大门也效仿白龙庙,使用泥塑、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来进行装饰,并用凸花砖和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是全宅重点装饰之一。门头往往是重中之重,架设斗拱六垛,并有斜拱衬托,斗拱重叠,飞檐串角,玲拢剔透,稳重大方。门枋、门栏、门梁、门柱都雕刻有龙、凤、狮、鱼、花,涂金彩绘,耀人眼目。有的门楼不用一颗铁钉,而联结十分牢固,几十年如故,再装上两扇较有厚度的铁黑色大门,门头雕有二龙抢宝或双凤朝阳,甚是威严、壮观。

总的来说,白族民居在朝向上主要坐西朝东,少数坐南向北,多为二层楼房,既宽敞舒适又布局严谨。房屋一般高出院子地面一尺多,主房均为两层,耳房也是两层,但比主房略低,大小屋脊全部有“生起”,屋面高低错落,有前檐,檐下台坎恰好能放一张桌客,也便于主人在台坎上晾晒物品和休息,前檐柱到厦柱五尺,厦柱到台阶边二尺二寸,老式民居层的高以“七上八下”为标准,即一般只用来堆杂物的二楼高为7尺,而人们家居生活的底层则高8尺。

正房底层三开间或五开间,中间堂屋是一个家庭最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空间,作为客厅,是家庭成员议事、待客的主要场所。正对屋门的墙壁摆放一排粮食柜子,在过去,客人一进家门便能望见这些储物柜,是这个家庭财富的主要象征。米面柜子上方的堂屋正墙上则悬挂着一些能趋吉避凶的图案,本主像,还有雄鸡牡丹图和麻姑献寿等最常见的图案。柜子前方是一张正方形的八仙桌,桌子靠近墙壁的一方摆着祖宗排位及写着“祖德流芳”等字样类似一个微型家谱的牌子。个别人家还在房屋二楼最中间的位置设置神龛,2到3格的神龛内分别放置神灵的小雕像,比如财神和观音以及祖先的牌位,在年节等重要仪式举行的时刻,祖先牌位有时也会被挪到堂屋接受敬拜。堂屋两边的侧房为主人卧室。在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上,一般要考虑到居住者的身份、辈分、性别等因素,家中最好的房屋要留给长者居住。通常堂屋左边侧房是长辈或具有家长身份的人居住,晚辈则居住右边侧房,体现了大理白族家庭传统的伦理关系。
本文标题:白族民居-白族民居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097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