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又见炊烟-《炊烟》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又见炊烟

一 : 《炊烟》

金黄的麦浪,

荡漾在这一秋,

收获的季节;

锄头的停驻,

耕牛的回归;

黄昏里的晚炊,(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点燃了人间烟火无数;

勤劳的一年,

收获的喜悦;

只求化作,

这缕缕炊烟,

飘进农户们,

充实的每亩心田。

二 : 《又见炊烟》:《又见炊烟》-歌曲内容,《又见炊烟》-艺人档案

《又见炊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歌手邓丽君的一首主打歌曲,由庄奴作词,海沼实作曲。

《又见炊烟》

[www.61k.com)原唱:邓丽君

作词:庄奴作曲:海沼实

又见炊烟升起_《又见炊烟》 -歌曲内容

又见炊烟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

你要去哪里

夕阳有诗情

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

我心中只有你

又见炊烟升起

勾起我回忆

愿你变作彩霞

飞到我梦里

夕阳有诗情

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

我心中只有你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

我心中只有你

又见炊烟升起_《又见炊烟》 -艺人档案

中文名:邓丽君
外文名:TeresaTeng
别名:邓丽筠,丽君,小邓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出生日期:1953年1月29日
逝世日期:1995年5月8日
职业:歌手,慈善家
毕业院校:台湾金陵女中
代表作品:甜蜜蜜小城故事夜来香但愿人长久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
主要成就:香港10大杰出女青年
台湾10大杰出女青年
美国《时代周刊》世界7大女歌星
时代周刊世界10大最受欢迎女歌星
20世纪百大最具影响力艺人
美国CNN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
建国60周年最具影响力文化人物
身高/体重:167cm/47kg
属相/星座:龙/水瓶座
祖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大街乡邓台村
出道时间:1967年·台湾1974年·日本
掌握语言:国语、英语、日语、粤语、闽南语 、印尼語、馬來語、漢語客家話


邓丽君音乐专辑
?传奇的诞生(2008.1.30)?势不两立(1980.12.18)?淡淡幽情(1983.1.1)
?漫步人生路(1983.5)?十亿个掌声(2000)?爱情更美丽(1978.9.8)
?今夜想起你泪的小雨(1976)?香港之恋(1977)?甜蜜蜜(1979.1.1)
?爱像一首歌(1981.1.1)?丝丝小雨(1977)?水上人(1981.1.1)
?再见我的爱人(1999.1.1)?爱的使者(1984)?告别的摇滚(1995)
?初次尝到寂寞(1982)?天国的情人(2005.5.6)?我只在乎你(1987)

又见炊烟升起_《又见炊烟》 -相关词条

《木马》《流年》窦唯《天上人间》《红豆》

又见炊烟升起_《又见炊烟》 -参考资料

三 : 又见炊烟

仲夏的斜阳,慵懒的倚着西去的云朵,阳光的丝线如隐约的丝丝琴弦,被燥动的蝉鸣弹奏着暮色来临前的序曲。绿荫掩映的村庄,披着霞光,在温热的微风中等候暮色,然,燥热在青秸翠杆的上空盘旋,那抹清凉躲在夕阳背后,迟迟不肯降临。

聒噪的可能只是这些鸟虫,望去田野里,地头间,却是一片安然,背着夕阳的汉子,轻挥着锄头;几根旱烟飘渺在斑驳的树影里,闲聊着一年的农事;一阵暖风吹过,青秸哗哗作响,一头老牛拉车而来,响彻原野的鞭哨,伴着高亢的吆喝声,清扰了随风摇摆的夕阳。

抬起被黄土地牵扯的腰身,田间小路上已漫散着归家的身影。小村深处,一缕炊烟,轻展飘来。是谁将柴草轻轻点燃,袅袅升腾,悄悄地,不必等到暮色,不去与谁相约,惬意地缭绕,漫步在小村上空。每看到炊烟升起,心里总会激荡着满满的感动,是为炊烟下的那份守候,还是为曾经拥有的岁月里,走失的那些丝丝牵挂,也许,只为那缕轻烟,如丝如雾,美了那抹斜阳,温馨了古朴的村庄。

没有相约,却似相约而来,夕阳的犹豫染红西山顶的云霞时,小村上空已是炊烟四起。挽着一缕斜阳,走在小村角角落落,不知是因了那缕霞光,还是因了那抹柴烟,发现,小村变得异常美丽,尤其是夕阳挂在村头老槐树枝头,由西到东通透着整个街道的辉煌,更让小村沉浸在暮合四起前短暂的绚烂,连夕阳中的影子,柴烟里的犬吠,都似赋予了如画般颜色,如诗般韵味。

小街上来来往往的乡人,迎着霞光,背着夕阳,踩着一地金黄,唯有那缕熟悉的炊烟,让脚步匆匆,让眼角轻掩笑容。印象里,炊烟渐起的小村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候。霞光里,孩童等候父亲回家的身影;柴烟里,婆娘在嘈杂的声音里聆听熟悉的车铃;夕阳下,蹒跚脚步的爹娘,一遍一遍望去拐角的胡同,那个莽撞的影子,总会飞速停在眼前。而那缕缕炊烟也在无声喧闹着,葫芦藤和架瓜秧爬满的矮墙内,炊烟已不满足屋顶那个小小的通道,推开门,蜂涌着散落在小院角落。偶尔有柴烟跃墙跌落,风吹草动,惊扰了柴草垛里的母鸡, “咯咯嗒”声渐渐远去。

坐在门前的石阶,喜欢听着这些已生根在心底的声音,看着熟悉纯朴的笑容。只是,远望村头那棵不清楚年岁的老槐树,已挂不住坠落的夕阳,被岁月磨得青亮的石板凳也沉淀了太多沧桑,心里便会突然变得有些沉重。树下,那些孤(www.61k.com)独的身影,望着炊烟的远去,小村嘈杂的声音似乎与谁无关般屏蔽在身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石板凳浅浅凹痕里,瘦小的身躯,坐穿了岁月的沉重,换来浑浊的目光在黄昏里淡泊着宁静。千万个孤独的日子,是谁让眼里年轻的雾花破碎,是谁让那缕炊烟燃尽了希望,染白了华发。是远去不知归期的游子,还是远去,没有归程的那缕炊烟。没有回答,只似听见声声叹息,随烟西去。

人生总会有这般的无奈,漫长的等候,憧憬的相守,只是命运开了一个轻薄的玩笑。也许,我们等不到那缕炊烟点燃,便让遗憾成了永远。

走在繁华的城市,面对匆匆而过的人生,已不知自已伦为何物,偶尔,想起孤单的身影,在炊烟下的渴望,那份心里的沉甸,犹如天边渐落的夕阳,走向夜的彷徨。我们选择离开,并不是选择抛弃,坐在夕阳映照的明窗前,那抹柴烟淡淡的味道,依然是浓浓的思念。也许,我们离开那缕炊烟太久,对亲人的眷念,对家的渴望,如渴望甘霖的土地,却不知何时,能让等候成为相守的幸福,能亲手拭去眼里那抹伤痛。

恋家的人,不会让那缕炊烟燃断,也许,不久远的将来,你会怀着一份素洁的心境,兑现那份幸福的承诺。夕阳西下,与那瘦小的身影,坐在村头的老树下,看最后一缕夕阳被收敛进云层里,望着炊烟袅袅。暮色渐浓时,让心随着那簇烟火慢慢燃烧,直到燃尽成灰,方觉得回归到久违的宁静。也只有那抹柴草的味道,能让心宁静,让浮燥,在那缕炊烟中慢慢沉淀,沉淀成小村人眼里特有的淡泊。

对于离家的人,炊烟就像一根长长的纤绳,一头连着你,一头连着小村,只是,不知道谁拉着谁走过岁月的河。也许,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青丝变成满头白发,无论,容颜落满沧桑,不变的永远是那缕炊烟,燃在家的方向……

四 : 又见炊烟

周末回老家,车还没到村头,远远的就看到村子里炊烟袅袅,心里不由得感到很纳闷,很久没看到过这么多人家同时烧火做饭了呀?而且根本不到饭点呢。(www.61k.com]当进了自己家的院门,看到父亲坐在灶下烧火,奶奶和婶子在炊烟里忙碌着的身影,才恍然大悟,已近年关,村里人已经开始忙年了。这几年村里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家已买了煤气灶和电磁炉,所以很少有人家在用灶膛烧火做饭了,即便到了饭点炊烟也是难得一见。现在快过年了,家家要蒸馒头,炸丸子,因为做的多,烧柴的大铁锅用起来方便,又开始“得宠”派上了用场,所以才又看到了炊烟四起。如今又见炊烟,可再也看不到故去母亲的身影,此时有一丝惆怅在心头弥漫,儿时的记忆也随着这缕缕的炊烟浮现在眼前……那时候,每一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好,家家一个大锅灶,每天要烧柴生火做饭。谁家要是烧个煤球炉那都是条件好的了。家家烧的柴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春烧木质柴,大多是一些捡来的枯枝,或者是晒干劈好的树根,夏天烧麦草,麦收后打成垛的麦草是充足的柴禾,最喜欢听麦草在灶膛里燃烧发出辟哩啪啦的声响,就像过年时放的鞭炮。秋天用来升火做饭的柴,就是母亲在村头杨树林里扫来的落叶了。秋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们还在睡梦中,母亲就起床了,拿上把大扫帚,拉着平板车,去树林里扫落叶。当我们起床的时候,母亲已踏着薄雾,拉着满满一车子树叶回家了,因为她要赶回来给我们做早饭,至今仍记得杨树叶燃烧后,散发出的那股淡淡的苦味呢。等树叶全部落光,我家的院子里也有了好几个树叶垛子,这样一秋的柴禾也有着落了。炊烟对于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是那么的亲切。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我和小伙伴们整天在外面疯跑玩耍,到了饭顿,看炊烟升起,又看炊烟散尽,就知道离母亲站院门外,呼唤我回家吃饭的时间快到了。往往刚一听到母亲的喊声,贪玩而又饥肠辘辘的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自己家菜地里种出来的菜,虽没有荤腥,母亲也会做的很可口,让我们吃起来津津有味。那时候的小孩子们没什么零食吃,今天依然清楚的记得,冬天烧火做饭的时候,母亲就会在灶膛里放上点东西,肚膛里放过花生,放过红薯,还没烤熟,嘴馋的我们就围在灶边等着,剥的花生没等凉就急不可待地放进嘴里,烫过舌头,烤香的红薯争执着谁分的大,谁又分着小的了,吃的嘴一圈都是黑边,我们兄妹几个相互打闹着,取笑着,母亲则在旁边用慈爱的眼神看着我们。想到此,也想到了老家房梁上的燕子,当年曾天真的问过母亲:窝里的小燕子都长的一个样,老燕子怎么知道哪个吃饱哪个饿着的呢?母亲回答我:孩子再多,当娘的也会分得清,不会让一个饿着冻着的。当年在老家上学时,农村的学校每逢农忙季节都会放假,我们也随着大人在田里抢收抢种,饭点到了母亲回家去做饭,远远看到村里炊烟聚拢升起,干活的同时也在心里合计着母亲中午会做什么好吃的。当看到炊烟散去的时候,就向通往村里的小路上不停地张望,盼着母亲送饭的身影赶快出现。我们在田头喝过瓦罐里的水,吃过饭钵里的饭。有一年中秋节,我们在田里刨花生,母亲做饭去了,我们饿的实在等不及了。父亲就让我们捡一些田里收割后晒干的芝麻杆、玉米秸,拢起一堆火,把刨出来的鲜花生放在火堆里烤,当柴禾烧尽,火苗熄灭后再焖一会儿,扒开火堆,烤熟的花生香味也就飘了出来,饿坏了的我们吃的是不亦乐乎。那时已在课本里学过鲁迅先生的《社戏》,我们在田里吃烤花生的时候,我还想起迅哥儿和小伙伴们在乌篷船上吃罗汉豆的那一幕呢,我想这烤花生的味道一点也不亚于那罗汉豆的味道的。吃完后,我们躺在晒干的玉米秸上歇息,看着秋天湛蓝高远的天空,偶尔有鸟儿从头顶划过,目光就会追随着鸟儿的方向而去,直到它的身影消失在天尽头,思绪仿佛也随鸟儿飘向了远方。当暮色四合,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放慢匆忙的脚步,看树影摇曳,心灵淡雅平静。看乡村里的袅袅炊烟,漫上房顶,溶入夜色,这一缕人间的烟火,是心底里的温暖,是天涯游子的家园,是记忆中永远的亮点,更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文/微云淡月)
本文标题:又见炊烟-《炊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828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