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鲜卑族的历史-汉族的血统有多少属于鲜卑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匈奴

一 : 汉族的血统有多少属于鲜卑

真正的鲜卑人在任何时期都是小众,人数不多,占比也不高。又加之多充兵员,出生量抵不上死亡量,渐次减少。主动的民族融合案例很少,鲜卑融合入汉族的真正原因是人口不断减少,无力维持独立存在的地位。
  戎狄在三国至隋初大概有这么几个重要的迁徙时期:
  1、西晋初年聚居关中、并北、幽北。
  在西晋初年,江统在“徙戎论”提到,当时,“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意思是说,关中地区当时是“戎狄”迁入的重灾区,有将近四百万戎狄之人。除了关中地区之外,我屡次提到了“急剧缩小的并州”也是一个重点地区,汉代的并州在三国初年(大概初平三年)放弃了上郡、定襄、西河、北地、安定、朔方等郡(将郡治南迁乔置),就是因为南匈奴、鲜卑的南迁。此外属于司隶的河东郡有河东匈奴,幽州的北部有乌桓、鲜卑。其它地方尚不多,并州(石勒原居上党郡属于并州)、冀州、豫州尚不多。
  关中、并州北部、幽州北部,这些地方应该有戎狄六七百万之多。不过鲜卑人尚不多,各部落大概有一百余万,并没有进入中原地区。
  
  2、三国时代乌桓的分徙与消失
  曹操击败乌桓之后,乌桓人分散流离,一部分率先融入“汉族”(那个时侯还没有这个称呼),一部分融入鲜卑。鲜卑人数增加。
  3、石赵时代戎狄南迁东进
  随着石勒的胜利和统一北方,关中的羌、氐、并北的匈奴、羯胡大批南迁、东进,今河北南部的襄国、邺城聚居成为戎狄又一聚居点。这个时候,戎狄才算真正进入中原(鲜卑此时尚在幽州、并北),当时北方汉人大量南迁江南,北方的戎、汉比例想必已经达到各占一半的比例。
  4、冉魏时期戎狄回迁
  冉闵发布杀胡令,不仅灭了羯胡,而且使羌、氐回迁到关中、陇西。中原的人口,汉人再次占绝对优势,但这个时候,人口已经大量锐减,北方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没有明确的数字。
  5、前燕进入中原
  前燕进入中原,也是鲜卑人第一次大规模地内迁。但前燕其实是汉族流民占多数的国家。真正的鲜卑人不多,大概几十万人。加上原居于北方的汉人,慕容鲜卑的人口占比仍然很低。
  6、苻坚灭燕后,将慕容鲜卑大部迁往长安,这部分人后来成为西燕的主体。以至于慕容垂建后燕时,不得不借重丁零翟氏、乌桓鲁利。后燕时代,慕容鲜卑人口甚少,已经沦落为家族集团。
7、拓跋魏灭后燕,起初并没有南迁,还是以平城为中心,大量吸收汉人、鲜卑人来居,说明平城本身也是地旷人稀之地,连一个平城附近还不能住满,拓跋部人口不足是很明显的。
  
  8、孝文帝南迁。
  孝文帝南迁其实是拓跋部一次分裂过程。拓跋部分裂为居洛阳为中心的“代迁之士”和六镇驻军两部分。
  代迁之士有多少呢?
  太和十七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发平城南伐步骑三十万”,这三十万应该以鲜卑人为主(后称六坊之众)。此年九月,确定迁都后,“六宫及文武尽迁于洛阳”,加上百官的家属,应该也是数十万人,两次加上来不会超过一百万,这里面应该还是不是汉人官员及其家属。
  六镇鲜卑人有多少呢?
  后来,六镇起义,前后失败投降者约有百万,真正的鲜卑人又居其半,约数十万人。进入内地,但旋被高欢利用,聚居于邺城、晋阳等地,这里面鲜卑化的汉人亦有不少。
  
  北魏后期大乱,杀伐攻略,鲜卑人大量战死,鲜卑人的比例再次降低。
  
  9、东西魏分裂时期的鲜卑
  经过六镇起义、尔朱之乱,鲜卑人的力量已经降到相当低的地步。
  
  西魏:西魏初期的鲜卑人主要来源为两支。一是尔朱天光率领的贺拔岳军团和侯莫陈悦军队,说是军团,有多少人呢?“天光之众不满千”,在进剿关中万俟道落和费连少浑的战斗中取胜,坑鲜卑、氐兵一万七千人,剩余俘虏家口补充进军队,始得两万人左右。贺拔岳军团和侯莫陈悦军队又火并,宇文泰截获侯莫陈悦军团士兵万余人,马七千匹,由此两军团合兵,大概剩余不足三万。
  第二来源是魏孝武帝元修带入关的部分六坊之众,“是时六坊之众从武帝而西者,不能万人”。
  以上两支来源,就是西魏的鲜卑人口:四万人左右。少到可怜,所以宇文泰不得不大量吸收匈奴、赤水蜀、卢水胡、敕勒等加入他的北周王朝的创建。得兵十万。大统九年,与高欢大战于洛阳邙山(邙山之战),一举被高欢击杀六万,宇文泰的杂胡军队又锐减为四万人,时关中戎狄多战死,宇文泰不得不拉拢汉族的关陇大姓,从而为隋朝建立埋下伏笔。
  
  东魏:东魏的鲜卑人比西魏多些,这里的鲜卑人来源也是两支,
  一是高欢挟裹六镇余部(驻扎晋阳),一部分是被高欢截获不能随孝武帝西迁的六坊之众(驻扎邺城)。高欢设计了以鲜卑为兵,以汉人为农的体制,把鲜卑人真正送上了不归路。在与西魏、北周的连年征战中,鲜卑人锐减,高洋不得不简练士卒,置百保军士(亦称百保鲜卑,这是东魏、北齐原鲜卑士兵的精华或者仅存者),又选华人之勇力绝伦者谓之勇士,以备边要。
  北周、北齐不约而同地启用关陇大姓和华人勇士,说明鲜卑人已经非常少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能看出端倪:
  1、鲜卑诸部入主中原,他们的人口不但没有增加,而是大量战死,迅速减少。虽然野心家和贵族成了统治者,成为炮灰的是普通部民。
  2、融合汉化的主要原因不是孝文帝之类的统治者突发善心或者仰慕汉文明,而是本身人口的大量减少,不足以自保其统治地位。
  
  3、一个少到数万人的分散流离的部落在数百万人、乃至千万人的人海中淹没,是正常的,又加上通婚,其比例还用计算吗?基本上可以四舍五入或者忽略不计!

二 : 鲜卑族的历史

中国古代东胡系民族。居于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因此为族名。鲜卑族名“鲜卑”一词,在秦汉文献中,以不同的译音形式出现过:“师比”、“犀比”。然其时鲜卑离中原较远,南隔乌桓,其文化影响大都间接而来,所以仅指1种胡服的带或带钩。从东汉以后的史家记载中,又知鲜卑族名源于其所居地“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山”是汉语,显然,“鲜卑山”是胡汉语的混合词。这就把探讨推进了一层。至隋唐,后人为秦汉文献注释,提及“犀比”一词,张晏说:“鲜卑部落带、瑞兽名也”。但我们今天仍不好把“鲜卑部落”与“瑞兽”和二为一。

考“鲜卑”与“乌桓”,同属东胡族。东胡语属阿尔泰语系,是蒙古等民族语言的祖源。所以很有考察国内阿系其他民族的必要。事实上,这些民族不仅语源上一致,而且地域也贴近。鲜卑族源于兴安岭,其语音应当介乎源于黑龙江流域的满族的语音和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古族的语音之间。国外一学者对此作了一番考定,与“鲜卑”对应的音节,满语是“仨逼”,蒙语是“斯波勒克”,都可对译成古音“鲜卑”,其蒙满语的含义都是“祥瑞、吉兆、美好”;当然,细说起来,鲜卑语更应当近于蒙语的含义。由此断定:“鲜卑山”意为“祥瑞山”或“神山”。“鲜卑”一词,表达了鲜卑族期待“吉祥、美好”的意向。

一、迁徙简单介绍

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中部与北部,其名则始显于东汉初年。语言、习俗与乌桓同。秦、汉的时候匈奴灭东胡,乌桓、鲜卑并受匈奴役属。汉武帝大败匈奴,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鲜卑人随之南迁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一部分(拓跋部)则南迁至大泽(呼伦贝尔草原)。东汉初,乌桓内迁,鲜卑又因之迁到五郡塞外。北匈奴西迁,鲜卑进至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盛。汉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于高柳北弹汗山(今山西阳高西北),组成诸部军政联合体,东、中、西3部各置大人率领。檀石槐任用汉人,制法律,由汉地输入铁器,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其势力“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尽有匈奴故地。檀石槐死后,诸部联合瓦解,有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拥所部,附属汉魏。魏晋时期,北方草原上活动的主要是鲜卑各部。有人认为,“西伯利亚”一名的产生可能就与鲜卑人当年的活动有关。晋南北朝时期,内迁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秃发氏曾建立南凉;拓跋氏先建代国,后改魏,终于统一北部中国。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鲜卑化汉人高氏与鲜卑化匈奴人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另有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浑迁到青海统治羌人,直到唐初才为吐蕃所灭。

内迁鲜卑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各族融合。鲜卑汉化尤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汉姓后称元宏)改革最为激进。后虽有反复,但降至隋唐,鲜卑已经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

二、历史事件

1.汉朝

东汉初,鲜卑族原从属于匈奴,建武二十一年(45年),辽东太守祭彤大败鲜卑人,其首领偏何率部降汉。不久,鲜卑族另一首领仇贲到洛阳朝见汉皇,刘秀封其为王,与宁城护乌桓校尉同辖鲜卑人。及至北匈奴被击溃,鲜卑人乘机进入匈奴故地,将当地人同化为鲜卑族人。东汉桓帝时,鲜卑人在其首领檀石槐领导下,制定了法令,发展了农牧、狩猎、捕鱼等业,并在仇水(今河北怀来)建立行政中心,自分其地为三: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以西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今河北承德地区南境为乌桓之地,其中部和北部概属鲜卑所辖。熹平六年(177年)鲜卑大举南下,大败东汉军,其兵马疾悍过于匈奴,东汉东、北、西三边地区皆有对峙和冲突。

2.三国

鲜卑人统一漠南

东汉末年,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在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域,建立了东、中、西三部的军事部落大联盟。延时不久,鲜卑又陷于诸部林立的分散状态。曹操当权时,西部鲜卑叛离,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3个集团:一是步度根集团(檀石槐后裔),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强,影响大。袁绍据河北时,汉人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鲜卑轲比能,轲比能令其族人向汉人学汉语,学汉字,学兵器制造术,势力强大起来。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

均田制政策。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战乱,户口流徙,田园荒芜,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北魏政权为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颁行均田制。先审定户籍,再按户口分配土地,实行新的租调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是有益于生产发展和稳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养蚕、牧畜、酿造等农村副业也发展起来,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

汉化政策。北魏统治下的中原,以汉族为主,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消除鲜卑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即封建化,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面都有相关的汉化规定。这些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适应了各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北魏的分裂与北齐北周的建立

北魏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内部发生变乱。公元530年,魏孝庄帝杀死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兆(尔朱荣弟)又杀死孝庄帝,立元恭为帝,政权又为尔朱氏所握。后来尔朱氏又为其部将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灭,高欢杀元恭,另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为摆脱高欢所控,从洛阳出逃,投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此后,北魏分裂为2个政权: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公元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都邺。

西魏在汉化很深的鲜卑人宇文泰执政下,国势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的重大举措,国势日渐强大。

北周统一北方

北齐与北周东西对峙。公元576年,北周发兵攻北齐,先占晋阳,继又东进,577年攻陷北齐邺城,北齐亡,北方归于统一。周武帝灭北齐后,又进军南方的陈朝,取得了长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领域(www.61k.com]扩大,为后来隋朝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四、民族大融合与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从西晋末年到隋朝初立的270年间,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极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也是民族间大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民族融合,先是为北魏、后又为北周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北周的统一又为隋朝的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进1步融合。东汉以来陆续移居内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起反抗西晋的统治,但随着西晋政权的瓦解,各民族间又展开了割据称王互相攻伐的斗争,战乱不已,经济破坏,当各族人民不能生活下去时,又联合举行起义,在这种长期共同的斗争中,增进了相互了解,也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或成见。同时,各族人民在生产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形成了不可分离的联系,但又保有各自的习尚,这是民族间1种进步的自然融合过程。到北齐、北周后期,鲜卑族及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方面,在和汉族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中已显不出多大差别了。如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原只通行汉语和鲜卑语,孝文帝改制后,汉语就成为北方各族通行语言,北齐虽一度提倡鲜卑语,但北周统一后,汉语又成了流行语言。又如在民族习俗方面,内迁胡族的许多特点多半消失,匈奴的结发、乌桓的剃发、鲜卑的索发、羌族人披发及服饰的左衽等大部消失。

另外,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割据称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也大量吸纳汉族地主知识分子作为他们建国兴业的参谋,实行一些变革,推进了汉化和封建化的进程,使胡汉民族间的界限日渐淡薄,趋于消失,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五、鲜卑的演变发展

1.鲜卑分裂

在西晋时期鲜卑分为3大支部。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有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慕容部的慕容皝创立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昧(字景茂)为王时亡于氐人苻氏的前秦。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战败于东晋之后,慕容垂复国建立燕国,史称后燕。94年西燕被后燕所灭。后燕后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击溃。后燕慕容德成立南燕。南燕也被北魏所灭。(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等人均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出现在虚构人物“慕容复”的“大燕皇族世系表”中。)

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但败给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后南北朝时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后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是契丹创始时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北鲜卑北部,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与其多次交战的柔然。

386年,代国后代拓跋圭自称代王,建立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在南北朝初期与南朝对立。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

西鲜卑

慕容皝的哥哥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鲜卑与匈奴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

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国仁在淝水之战之后造反,后在现甘肃榆中成立秦国,史称西秦。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后秦击败,乞伏干归投奔南凉。409年乞伏干归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连氏的夏国所灭。

秃发氏与拓跋同源。397年,后凉的秃发乌孤叛变独立,建立南凉。414年南凉灭于乞伏的西秦,秃发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

2.今天的鲜卑族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称sibe。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锡窝”等不同译音,都是siwe的同音异写。锡伯族的祖先是东胡系的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就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以“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公元48年以后从大兴安岭迁移到呼伦贝尔地区。此后又往南迁徙。386年,拓跋鲜卑的大部分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而另一部分以“室韦”为号,在嫩江左岸的绰尔河、洮儿河等河流域活动,其中的一部分室韦成为锡伯族的祖先。

在唐代,绰尔河流域的锡伯族先祖归属于唐。辽代,受契丹统治,多数人开始从事农业。辽亡金兴,锡伯族先祖又处在女真统治之下。元代,开始被蒙古族统治。元、明至清初,锡伯族处在蒙古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的统辖之下。1593年,锡伯族出兵随科尔沁、叶赫、哈达等组成九部联军(3万人马),与努尔哈赤交战兵败,从此,锡伯族开始部分地归属满洲。1636-1648年间,锡伯族军民同科尔沁蒙古一起被清政府编入旗兵,成为蒙古八旗的一部分。1692年科尔沁蒙古统治者将所属锡伯族军民进献给清政府,从此锡伯族摆脱了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开始被满族统治阶级控制,并被编入满洲八旗,移防黑龙江、吉林各地。176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驻防力量,抽调3000多名锡伯族军民迁徙到伊犁。从此,锡伯族形成了东西分居、小聚居大分散的局面。

锡伯族军民迁到察布查尔地区后,一直担负着屯垦戍边的繁重任务。从1765年组成锡伯营到伊犁辛亥革命,锡伯族一直是战时从征,平时生产,过着准军事化的生活。200多年来,为保卫边疆、平定内乱、抵御外侮、建设边陲做出了很大贡献。察布查尔锡伯族长期以来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六、鲜卑的宗教

北朝兴自北魏,后来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所代,西魏则为北周所代。北朝诸帝对佛教的基本政策以扶持为主,但也出现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足以使佛教吸取其教训。

北魏共历十七帝,一百七十一年,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诸帝,除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外,其余多奉佛,他们兴佛的情形,试举道武帝、文成帝、孝文帝以说明之。

道武帝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鲜卑族本来对佛教不大了解,“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魏书·释老志》)。道武帝在征战过程中,接触到诸地的佛寺和僧侣,他本人好黄老,但也读过一些佛典,对于佛教,他还没有来得及兴建寺庙,延请僧侣,只听说过泰山僧朗的名声,他派人给僧朗送去一封信,以及一些礼品,称僧朗“德同海岳,神算遐长”,希望他“助威谋”,使他能够平定天下(见《北代魏天子拓跋书》,《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天兴元年(398)他下诏在京城建寺,使信众有所居止,于是,“始作五级浮图、耆崛山及须弥殿,加以缋饰,别构讲堂、禅堂及沙门座,莫不严具焉”(《魏书·释老志》)。皇始(396-397)年中,他诏沙门道果进京,令其担任僧官沙门统,绾摄僧徒。

文成帝所面对的,是太武帝毁佛的残局,他在太武帝的废佛之后大力兴佛,下诏说: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等生死者叹其达观,览文义者贵其妙用,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同上)

文成帝下令,各州、郡、县都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论其年龄大小,一律听任出家。他想用佛教来化恶就善,于是,以往所毁的佛寺,又都恢复起来了,佛像经论,又得以流传,著名的云冈石窟,也在文成帝时开凿。

孝文帝刚上台的第二年,就下诏整肃僧尼,严格限制无籍游僧的活动,至于有教籍的僧人的活动,必须持有各级维那的公文,他也禁止那些不顾财力,大兴豪华大寺的做法,把佛教的发展纳入法制和秩序的规范之下。这样做,可以纯化佛教,防止那些“无知之徒”败坏佛教的声誉,对佛教来说是有益的。实际上孝文帝本人是不反对佛教的,他常在寺庙设供,承明元年(476)八月,他在永宁寺设供度僧百余人,太和元年(477)二月,他又在永宁寺设斋赦死刑囚犯,同年三月在该寺设会听讲,命中书省、秘书省和僧人讨论佛教事宜。他经常诏立寺院,承明元年八月,他下诏建造建明寺,太和元年,建思远寺,太和四年(480),诏立报德寺,太和二十年(496),诏立少林寺,供西域沙门所居。他还下令,高僧大德可以一月三次入殿,以便使他能够“进可餐禀道味,退可饰光朝廷”(《褒扬僧德诏》,《广弘明集》卷二十四)。

在佛教义学方面,孝文帝比较重视《成实论》,当时北方成实学派的重镇是徐州的白塔寺,他特意到该寺去了一趟。他对罗什非常推崇,称其“神出五才,志入四行”(《魏书·释老志》)。他在罗什生前的住处建造三级佛塔。

北齐是代东魏而立的又1个北方政权,历六帝二十八年。北齐佛教的鼎盛期是文宣帝高洋时代,高洋本人的佞佛,和梁武帝相似,他也有一份废道归佛的诏书,《废李老道法诏》,这份诏书的真实性是令人怀疑的,但其中显示出来的奉佛资料则是可以参考的,他“大起佛寺,僧尼溢满诸州,冬夏供施,行道不绝”(《广弘明集》卷四)。当时京师邺城的寺僧,“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靖嵩传》,《续高僧传》卷十)。至于供施,高洋把国家财产分成三份,供养僧尼就占三分之一。受禅僧僧稠的影响,高洋还喜好坐禅,坐禅时整日不出。他又行素食,禁止捕杀鱼虾虫鸟。他从昭玄大统法上受过戒,又从僧稠受菩萨戒。由于他要一心事佛,把国家政事都托付给仆射杨遵彦了。

武成帝时代,北齐佛教界的风气转向颓废了,这和皇后胡氏有很大的关系,武成帝本人也奉佛,他下诏禁杀,也舍宫为寺,曾舍三台宫为大兴圣寺,为此还专门下诏,诏存《广弘明集》卷二十八。他对《大品般若》和《华严经》很感兴趣,每月要转读《大品般若》数遍,又邀请沙门慧藏入殿讲《华严经》。胡皇后在武帝死后,和僧人的交通十分密切,特别是和昙献的众所周知的暖昧关系,败坏了僧界的风气。

北周是代西魏而立的政权,历五帝二十五年,北周对于佛教,经历了奉佛、毁佛、兴佛的过程。明帝宇文毓在位三年,大造佛像,曾为先皇帝造卢舍那织成像一躯和菩萨像二躯,他也下诏建寺,此诏存于《广弘明集》卷二十八中。继位的武帝宇文邕毁佛,到宣、静二帝,又重新兴佛。(注:本文来源于网络)

鲜卑族的历史鲜卑文物

鲜卑族的历史鲜卑文物

鲜卑族的历史鲜卑文物

鲜卑族的历史鲜卑文物

鲜卑族的历史鲜卑文物

鲜卑族的历史鲜卑文物

鲜卑族的历史鲜卑文物

三 : 有鲜卑族血缘的唐太宗

www.bdfuhua.com

有鲜卑族血缘的唐太宗

曾祖父--李虎(西魏柱国大将军,鲜卑化的汉人,曾被西魏赐予鲜卑姓大野氏)

祖父--李昺(北周骠骑大将军,鲜卑化的汉人,官方名字大野昺) 祖母--独孤氏(西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之女,鲜卑人)

父亲--李渊(隋朝太原留守,恢复汉姓)

外祖父--窦毅(北周上柱国,原为纥豆陵氏,鲜卑人)

外祖母--宇文氏(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之女,鲜卑人)

母亲--窦氏

母系是胡人没关系,只要父系是汉人血统.少拿李世民的祖母是鲜卑人来闹事,只要曾祖父,祖父,父亲一脉是汉族,就是汉人.

还有:独孤氏是匈奴化、进而鲜卑化的汉族人刘秀后裔

豆陵毅汉名窦毅,是匈奴化的汉人,是东汉窦章之后。(www.61k.com]东汉末章子亡奔匈奴,为部落大人。

李世民的外祖父是匈奴(突厥)化汉人,

李世民的外祖母是宇文泰女儿,先鲜卑化后汉化的匈奴(突厥)人。 不否认李世民有突厥血统,但比例低而已。

汉族的特点是:汉族不强调血统认同,而是特别强调文化认同。

1、大致是黄种人;

www.yigiba.com

李世民鲜卑族 有鲜卑族血缘的唐太宗

www.bdfuhua.com

2、认同中原文化,在古代,也就是儒家文化;

3、自称为汉人

www.yigiba.com

本文标题:鲜卑族的历史-汉族的血统有多少属于鲜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648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