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蓑烟雨任平生-九十烟雨任平生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九十烟雨任平生

1

五十年后的某一天,我终于幡然警悟,生命中最敏感最惬意的竟然是雨,这南山的雨。

南山的雨下起来毫无规则,不分场次,一阵连着一阵,一天连着一天,如丝如缕,如幕如雾。将浓遂淡,似有而无。云青青兮欲雨未雨,水澹澹兮生烟非烟。晨起的霞光铺锦,晚归的落照留烟,夜半的滴嗒成韵,痴情的鸟语似有潮音。

南山的雨,三月三,江南的岸柳绿依依,湿了一片地,生了一川云,风斜斜的起,燕婉婉的飞,田野滚起了春浪,远山又泛起了白烟。 披一掛蓑衣,戴一方箬笠,肩一柄长锄,老农赤足走在晚归的田埂上,山色有无,细雨霏霏。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

去村二、三里是河道,由河道一路上溯,弯弯曲曲,逶迤蜿转,便是古人吟咏过的"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了。

古人的聪慧是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甚至每一条路,取上一个名字,或俗或雅,或繁或简,但具体的界址和规模又谁能说的清。亦如这南山飘拂不定的云雨,月也朦胧,鸟也朦胧。(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2

老农今年八十九了,是地道的农人。个小,瘦硬,略带佝偻,一身土布对襟,永远黑白二色。就是这样极平凡极普通的老农,长年穿行于山楞田坳,风烟雨里,在你我身边,极易忽视。

但事情往往出奇,当你静居闲处,偶尔驻足,你会发现,他们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亦没有丰厚的积存,只是他们把那自然中见平淡,随意中见天真的生命状态,过成一种平凡生命的意境,平实生活的高度,他们一生无怨无艾,无欲无求,只在自然中平度岁月,在岁月中不断耕耘。

此后一连数日与老人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棲,晨披朝雾,晚沐星辉。他的身影仿佛与群山融为一体,成为群山的一部分。 老人一辈子除了种田,还是种田。山水是他的世界,庄稼是他的生命。田里一年三熟,地里月月套种,一茬接一茬,一茬赶一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种出的粮食年年自给交公,蔬菜经常吃不完,常送给邻家亲友,你要是主动讨要他的菜蔬,他会很乐意的。一川垅里大小村庄十几个,最数老人的田地作得好,远远望去,绿油油一大片,既有国画的水墨意蕴,亦有西画的靓丽色彩。老人认为这很自然,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3

也许是终生与大山为伍,吸尽日月之精华,也许是一生素食少荤,终生劳作,炼就了这付身骨,他的家人一直引为豪壮的,是老人一生没进过一次医院,没吃过中药、打过吊瓶,老人行动随意而平缓,节奏自然而率真,喜形有度而无夸张,力量内敛不露声色。 老人从未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当年在生产队里分粮也只是按个手印。

老人是个闲不住的人,纵使起风下雨,老人也能整出他藏存的麻皮和棕衣竹叶,往大门口一架,打起他的草绳草鞋,织起他的斗笠蓑衣。这些什件穿在老人身上,是那样率真而随意,古典而优雅。他标志性的笑脸,可以读出沧桑,决不让读出困苦和叹息。把日子擁在土里,把汗水和在泥下,仿佛生活给他再大的压力,他也只是一笑置之,默然承受,不事喧哗。

平和的心态让老人更加少语,泰然的心境让老人更加慈祥,双目平平,了无波澜。老人不抽烟,不喝酒,偶尔吃点肥肉,不逾三块,什么蔬菜都吃,至老还有一付好牙口,特别喜欢锅巴。我喜欢吃锅巴的习惯老人知道后,非常高兴,每次吃完晚饭,我俩还一人一块大锅巴,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慢慢的嚼,悠悠的吃。没有语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这是我俩最悠闲,也是最默契的时刻,一起看晚霞夕照,一起任云卷云舒,月起星沉。

与老人相处日久,你也能慢慢走进他的内心。1938年日本人进攻武汉,途经庐山受阻数月,经常到附近村中扫荡游击队,他们先是以糖为饵,与老人小孩相逗,企图套出些什么情况,见一问三不知,就是一梭子弹横扫,娘和童养媳应声倒下,把十岁的哥哥和八岁的他自己压在底下,才留下了两条小生命。这次遭受的极度惊吓,让老人一辈子再也不愿开口说话。

4

退居乡间的日子里,我与老人几乎朝夕相处。从老人身上,我读到了那些似曾相识、又渐行渐远的生命个体,我无法企及的是老人那心静如水,平度岁月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意境。

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曰:“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有学者评析:“耕山坞之白云,钓清潭之明月,隐者之趣,隐者之乐。” 中国的传统文人,无论功成名就,还是终身布衣,总是喜欢朝着山水中走去,自然的山水和心中的山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文人的山水与农人的山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我想起六祖惠能一生不识字,不写字,却能见性成佛,他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心是佛,直指人心。

农人一生无轰轰烈烈的业绩,却能于平淡中见天性,把平常岁月活成一种境界,实是与佛祖无二。境界不是文字,不是学问,不是财富,更不是权势,而是一种生命的自然状态,如天上的云,山中的水,九天的月,自然的风,一切尽在顺应自然之中,心无挂碍,了无春痕,这就是禅。

我与老人同坐在南山树下,眼前白云翻浪,身后松筠习习。老人象个得道高僧,无嗔无艾,无欲无求,标志性的笑脸惯看世事浮云。我真愿象老人那样,手无书卷,心无波澜。夜深人静,云重风细。回去吧,这山水间云烟又起,怕是又要下雨了。

二 :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内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定风波。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内容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句则为全词之文眼,意境极高,表指此行之烟雨,实指纷繁人生的困境,他早已看透,无须再提。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q版语文_一蓑烟雨任平生 -内容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内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鉴赏_q版语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打雨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www.61k.com]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q版语文_一蓑烟雨任平生 -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内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鉴赏_q版语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3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辈子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1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1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称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1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q版语文_一蓑烟雨任平生 -相关图书

图书信息

作者:王学泰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13-9

页数:240

定价:32.00元

丛书:华章同人·知识分子丛书

ISBN:9787229056988

内容简单介绍

本书是李银河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之一,是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撰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与随笔集。作者在书中从儿时北京民俗,中学生活,被打成反动学生,写到文革中因“推背图”事件而入狱等坎坷经历。文章包括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社会、人生与世界的深刻观察。全书文笔从容,旁征博引,感情淳厚,且不失诙谐幽默。尤其是回忆特殊年代中的不堪往事,仍以平和心态和冷静态度审视,做人做事的道理融汇其中,让读者感受到淡定、超然的力量。

作者简单介绍

王学泰,1942年12月生于北京,汉族。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学术专长是文学史与文化史,现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代表作有《中国流民》、《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燕谭集》、《水浒与江湖》、《发现另1个中国》等。

q版语文_一蓑烟雨任平生 -图书目录

知识分子丛书总序/001

自序/001

少年旧事忆城南/001

关帝庙记事/019

我与“第一本书”/030

天桥杂忆/036

附:老天桥的复兴恐怕不那么容易/049

附中小记/053

生活的第一课/065

一本书的故事/074

野驴顾惟乔/080

娱乐记往录/091

那个连阴雨的秋天/118

永难忘却的那1个阴云密布的下午/121

南口杂咏/126

北京第一监狱生活散记/141

我的一次上访/207

读书生活的转折点/211

老去文章浑漫与/218

一件小事,一点议论/221

一件小事,一点议论/221

三 : 《一蓑烟雨任平生》阅读答案


《一蓑烟雨任平生》阅读答案

①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迷茫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只有坦然面对,才能有精彩、快意的人生。

②挫折是人生的常态,遭遇挫折没有放大痛苦,坦然面对,最后书写精彩人生者比比皆是。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前遭尽世人的白眼,死后无颜面对已逝宗族,他的挫折足可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晚年遭受贬谪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正视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炼了东坡的豪放词风。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却突然身受重疾折磨的史蒂芬·霍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用平和的心境与理智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宇宙,与那“黑洞”一同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③其实,翻开史册,遭遇挫折便将痛苦放大郁郁而终者也不乏其人。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因亡国而感到痛苦万分,为了保持气节,他们不吃西周的粮食,采薇而食,终饿死南山,人皆称其有节有义,我独见其固执顽冥,让易朝之痛夺去生命。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可谓年轻有为,但因遭群臣忌恨而被贬,后为梁怀王太傅,又为梁怀王坠马而死歉疚痛苦,33岁抑郁而亡……由此看出,若是在挫折面前,能坦然面对,以旷达的心胸战胜痛苦,他们的人生也会展现精彩的一面。

④今天,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们面对人生的挫折,表现出的坦然亦值得慰藉心灵。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沈克泉、沈昌健这对“油菜花父子”,当他们遭遇乡人嘲笑、自筹资金用尽时,依然能坦然面对,完成了高产量的油菜种子的改良和培育,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满手油污的修自行车师傅虽知自己收入微薄,却依然能送给顾客亲切的问候与微笑。无论严寒酷暑清洁工都坚守岗位,用他们辛勤的汗水为人们创造优美的环境……这都让我们感到亲切温暖,他们生活中有着多少不堪重负,会遭遇多少挫折与痛苦,但是他们依然坦然面对,像悬崖边的树告诉你我,这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可以在挫折与痛苦中生长得如此坚强与美丽。

⑤朋友,不要让挫折蒙蔽双眼,不要让痛苦充塞心灵,“一蓑烟雨任平生”,让你我共勉。

(原文有删改)

20.与“一蓑烟雨任平生”表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不只受到诸侯、政客、小人的排挤和迫害,还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嘲弄和误解,但他能坦然面对,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创立了儒家学说。

B.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后又患上肾病,而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调试好心态,用坚强和毅力,创作出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

C.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格桑德吉,毕业后,毅然回到西藏家乡任教,以无私的精神,把知识传给学生,用爱温暖藏区的孩子。

D.海伦·凯勒以平和的心态、顽强的毅力承受生理缺陷造成的巨大痛苦,完成了大学教育,并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21.在第②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本段事例和观点之间的联系。(3分)

答:

22.简要分析文章第②—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首先,从正面 ;其次, ;然后, 。



四 :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悦”读《定风波》

【摘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期所作,作者买田于黄州东南三十里处,去看田地,归来途中,遇雨。作者不同于他人的狼狈,于雨中安定自若。体现了他作为豪放词风开拓者的泰然、淡然、超然,这才是古往今来第一等风流人物,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一体的集大成者。本篇论文将从东坡的人生境界以及艺术手法等角度解读《定风波》其词,终极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浅层感悟东坡精神所涵盖的内容。

【关键词】东坡精神人生境界儒释道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其词日:“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于沙湖途中遇雨,通过生活中这一件普通的小事,东坡表达了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飘逸不群的性格特征。他无论是面对现实中的风雨还是生活中的坎坷都能够前行自若、泰然处之。文章是其个人的反映,作品在字里行间都传达出“具有1种哲理之妙悟式的发自内心襟怀方面的旷达”[1]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2]《定风波》这首词可以说是词中之“独绝者”,句句“高格”,每一句都能给我们呈现出1种别样的人生境界。本文就从背景、题目、文本等几个角度为大家阐释这首词的超然境界。

1.写作背景

1.1 被贬原因

这首词为东坡先生被贬于黄州第三年所写。东坡是儒家的忠实追随者,虽然一直置身于仕途,但对上,也就是在统治阶级当中,他的政治头脑以及政治决策实在不敢恭维。苏轼在政治立场上可以说是站在旧党一边,那么王安石作为新党首要人物要主持新政,要变法,个性鲜明的他当然会持反对意见。这就招致了新党的不满。在元丰二年的三月,苏轼作《湖州谢上表》,按常理来说,本无可厚非,可苏轼偏偏要埋怨几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个“其”就是指苏轼本人对自己的称谓,苏轼的意思就是说:皇上你知道我愚笨,不能够适应时事,更加不能够追捧新党了。这个“生事”,当然很多人都理解成王安石变法。苏轼成名甚早,当时就已经成为大文豪,“粉丝”不少,这样,看苏轼文章的人自然就很多。那他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围观的人也自然不少,新党很怕人们对变法引起争议,所以就动对苏轼怒了。虽然苏轼在文中明明是在针对新党,但他们一口咬定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于是新党又绞尽脑汁在《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中,掘地三尺,搜出几句诗,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是在针对当时科举;“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山村五绝》),是在讽刺青苗法;还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乞罢登州榷盐状》)是在指向为皇帝所颁布的盐禁制度。看来新党对苏轼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啊!

苏轼被“拘留”,新党列举了苏轼的种种“恶性”,说他应该被处以极刑,但苏确实没有什么不良记录,所以皇帝并不愿失掉这样1个英才,况且,北宋太祖留下这样1个传统,就是不杀士大夫。苏轼因此得以保命。

于是,苏轼被贬湖北东部的黄州,虽然担任团练副使一职,但处于亦官亦隐的状态。并且出现了文学史一曲华丽的乐章。

1.2东坡先生在黄州

余秋雨先生曾对东坡高度赞扬,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3],还说“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4]由余秋雨先生对东坡的高度评价,我们能够感受到,黄州期间,苏轼的作品在其人生创作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究竟苏轼带给黄州什么?黄州又带给苏轼带来什么呢?

因为“‘乌台诗案’后,作者心有余悸,不敢写诗,词属游戏文字,作小词不碍” [5]。于是苏轼将目光开始转向小词的写作。此这种文体更能更能让苏轼抒发自己淡泊超然的情感,在第一次被贬的打击之后以慰藉自己的心灵。所以,黄州这块宝地逐渐成为苏轼小词的乐土。

苏轼曾说:“头虽长低气不屈”(《戏子由》),苏轼被贬到黄州,处于亦官亦隐的状态仿佛平头老百姓,并且他整日以佛经来消遣,不再接近笔墨纸砚,放浪于山水之间。很多人误认为苏轼“堕落”了,不再是从前豁达的他,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只是对苏轼不了解罢了。

苏轼说:“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八月十五日看潮》),并且他还感谢那三百里清溪,把他带到黄州这个地方,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可见先生并非没了志气,他享受在黄州的日子,享受那一隅清静之地。他有他自己的风骨,他能够洞穿世事,所以才能够做到如此超然。在内心,他是坚强的。虽然在黄州只有思念,但他的精神永远像一座山那样挺立在黄州的土地上。他成全了黄州。

从另1个方面来说,黄州也给了苏轼第二次生命,先生的很多名篇都在这里诞生。

地理上,巍峨的大别山向南绵延至这里,长江湖北段浩浩荡荡漂经此地,黄州虽大多为平原,但也多多湖泊丘陵。黄州有这样雄奇的景致,可谓名山大川兼有之。历史上,黄州一向被人们称作“古名胜地,人文薮泽”,可见黄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在其东南三十里就是传说中孙权、刘备、曹操等人赤壁之战的原址。

先生来到这里,游览了这里的名山大川,凭吊了古战场的遗迹,内心与历史产生了共鸣,便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作者把自己比作孤鸿,道出了自己的孤绝的风骨;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赞颂了年轻有为的孙权,并把自己和孙权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在《满庭芳·归去来兮》中,作者在别离之际一抒留恋的情感,以平和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在《赤壁赋》中,先生通过泛舟于古战场,来抒发自己超然旷达的精神境界。篇篇绝唱,这就是苏轼在黄州为我们留下不朽的篇章。

1.3 “相田”之乐

东坡先生经历了生于死的考验,被贬于黄州。人往往在面对死亡而后生的时候,才能够大彻大悟。苏轼在“乌台诗案”这样1个劫难之后,顿悟了,并且是大彻大悟。来到黄州,真正开始经营起了自己的生活,成了真正的东坡居士。

在苏东坡的《游兰溪》中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我们能够得之,先生之田所在的位置,也叫做螺师店。并且,也就是在那里,作者写下了“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的名篇,表达自己对时间飞逝的慨叹,劝慰人们要珍惜生活。

当然,也就是在作者“相田”的途中,遇到了一场雨,它是现实中的风雨,但也正是以现实的风雨喻人生之风雨,于寻常之处写出有关人生的大道理,寓情于景,以小见大。

2.定风波解题

2.1定位——是东坡精神还是人生境界?

在讲《定风波》之前,想问大家这样1个问题,什么事东坡精神呢?不严格的讲,就是东坡先生所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涵盖了太多内容,比如,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1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1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1个百姓的朋友、1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1个工程师、1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1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1个月夜徘徊者、1个诗人、1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6]

他是博大精深的,无论是于人、于学还是于艺,他都有着读到的见解,他的智慧涵盖诗、词、书、画、散文、政治、道、佛等领域。可以说他也是中国儒、释、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精神,是1种精神状态,是1种超然的胸怀,也是1种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那么在单单一首词中,我们难以全面的把握全部内容,苏轼太博大了,那么我们对《定风波》的解读,可以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退1步来解读——东坡先生的人生境界吧!这就是我给《定风波》的1个定位。

2.2《定风波》解题

“定风波”是1个词牌名,唐代的教坊名曲,也叫做“定风流”,词牌源自敦煌曲子词:“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啰。手持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徳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意思就是问当下的儒士,是否有谁敢去那狼烟四起的边塞平定风波。所谓的“定风流”,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平定风波、平定风云之意。平定风波,需要的就是1种气魄1种勇敢,求的就是1个“定”字。那么“定风波”本身就传达出1种超然的胸怀。并且,由词作内容来看,是在遇雨之时,作者独独没有感觉到雨中之狼狈,依旧能够平静淡然。所以,从题目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东坡先生以及这首词的魅力。

2.3小序解读

序言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东坡自言,在三月七号这一天,在沙湖的路上遇到了雨。拿着雨具的人先离开了,所以当时并未有遮雨的工具,同行的人都很狼狈,但苏轼却偏偏不觉得。过了一会天晴了,于是就作此文抒发自己的情怀。

这首词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3个年头,也就是元丰五年,苏东坡在《游兰溪》中写道,“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可见,苏轼当时已经融入了黄州的生活,习惯了当时亦官亦隐的状态。所以便在沙湖,也就是黄州东南三十里那儿,买了一块地,亲自耕种,再去看自己的田地回来的途中,下起了雨,这就是《定风波》这首词的来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第一句,作为开场白,交代了事件遇雨,时间——三月七日,以及地点——沙湖道中。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没有遮蔽风雨的东西,同行的人极为狼狈,但苏轼却不这样。苏轼“不觉”,此“不觉”,并非是东坡先生没有感觉到天在下雨,而是面对这样的大雨,他没有感觉到狼狈。这就是苏轼与他人的不同。他知道无论自己心中焦躁与否,雨依旧还会下着,不会改变,自己能够把我的只有自己那颗平和的心。他面对现实中的风雨,能够自若无物。面对生命之中的坎坷,同样能够淡然处之。任他怎样风吹雨打,我自徐徐独行。

“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是“不久,不一会儿”的意思。不一会天就晴了。所以写了这篇文章。风雨只是暂时的,无论是现实中的风雨还是人生中的风雨,都将会成为云烟飘散,成为过去。苏轼早就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参透了这样的人生道理。

3.文本“悦”读

作者于沙湖道中遇雨,雨停之后,作者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紧紧六12个字,从一件小事“遇雨”中阐发了东坡先生超逸旷达人生哲理,这就是独一无二的苏东坡,在很多人都觉“狼狈”的时候,他依然能够泰然前行,无所畏惧。在生活的平常之处写出了内心的惊涛骇浪,成了豪放词中的千古绝唱。

3.1“莫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由“穿林打叶”中这2个动词“穿”与“打”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雨下的特别大,能够给人1种打穿枝叶的感受。面对这样的倾盆大雨,苏轼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乱了阵脚,依旧泰然自若。作者不听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枝叶上的声音,并且还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漫步徐行,1个“徐行”看出作者的安稳与坦然,好1种豪放态度。这就映照了作者在小序中提到“予独不觉”,并非作者没有觉察到下雨,而是他并不觉得在雨中漫步是一件很狼狈的事情,既然自己是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何来狼狈而言呢!

“莫听”与“何妨”,仅仅4个字,便诠释出作者此时面对雨点的态度。由“莫听”,我们知道,无论外界的风雨怎样袭来,作者都不会去理会。这里是现实中的风雨,当苏轼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时候,他依旧能够坚持自我,1个“何妨”,我们就看到了苏轼的执着于洒脱。无论风吹雨打,他还是像平素那样“吟啸且徐行”。外物,于苏东坡来说,是不足以萦绕在自己心怀的。外界任何事物,都无法影响先生前行的脚步,无法暂停先生在人生旅途之中豪迈的吟诵之声。风雨,也即是外物,不能够影响苏轼的悲与喜,他的悲与喜是由他自己来掌握的,这才是天下第一等可爱人物。他,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人。虽被贬黄州,但自己超然的生活态度是不能改变的。

3.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亦官亦隐的洒脱与豪迈

“芒鞋”即是草鞋。“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起骑马来要轻快得多,说到这,我想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在雨中前行,真的比骑马还要轻快吗?相对于拖泥带水的拐杖与草鞋,当然是骑马要轻快很多。那东坡先生这样写有何用意呢?

此“竹杖芒鞋”非彼“竹杖芒鞋”,此“马”也非彼“马”。在字面的背后有着更深一层次的含义。“竹杖芒鞋”与“马”,代表不同的2类人。穿着草鞋拄着拐杖的人要么是平头老百姓要么就是隐士,而骑着高头大马的人,通常都是官员。苏轼在这里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也就是说,做一名隐士比当官要轻松得多。

想想当年的“乌台诗案”,苏轼遭到新党的各种责难,于他来说,官场的勾心斗角的确累人,他的心里,没有种种狡诈的计谋,他并不宜那种人与人之间相互提防、相互猜忌的生活。他心里只有广阔的河山、有江湖之远的百姓、有他自己的一杯浊酒。

苏轼来到黄州,终于找回他本原的自己。他纵情于黄州的山水,与渔夫樵夫隐士等相结交。没有人知道这是苏轼,他当时也只是1个没有实权的小小的团练副使,他处于亦官亦隐的状态,虽是官员,但形同隐士,所以他才会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来表达自己此时“无官”一身轻的洒脱。

“谁怕?”二字特别有爆发力,作者就是在表示,风雨无法使作者感到害怕。生活之中,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作者感到害怕。东坡先生的无所畏惧,和“无知者无畏”中的“无畏”是完全不同的2种概念。先生并非无知,而是他已经参透了一切,达到“无欲”的境界。所以,东坡先生的不怕,更应该说是洞察一切之后的坚不可摧。“谁怕”,仅仅2个字,就将东坡先生的豪迈阐释的淋漓尽致。

3.3“一蓑烟雨任平生”——儒释道的集大成者

读到这,我们就能够完整地看到了1个个活生生的苏轼,他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披着一件蓑衣,在风雨中穿行,度过这辈子。每每读到这一句,总觉得有几分苍凉。所以,历来人们对这句话就有2种看法,1种认为它是消极的,还有人认为这是顺其自然的。

前文中说,“雨具先去”,也就是说拿雨具的人已经先行离开,由“同行接狼狈”我们也能够得知,苏轼这一行人当时是没有任何雨具在身边的。可这里怎么又出现了一件蓑衣呢,可见此句并非实写。作者的笔调自此从现实中的风雨转向人生中的风雨。说他自己披着一件蓑衣,在风雨中穿行,度此一生。而这里的“一蓑”,就是指自己人生路上有这么1种东西,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的东西。可能是1种情感,于苏轼来说,更可能是1种信仰,让他不惧风雨走下去。

那么这是1种什么力量能够让苏轼在风雨中还如此淡然?

苏轼自小受家庭以及传统教育影响深重。他的爸爸“苏老泉”,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未为晚也。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总是把对子女的教育推到爸爸身上,苏轼当然也就首先受到他爸爸的影响,少年时代就已经贯通经史,长大后更是尊崇儒学“经世致用”的入世思想,这也是他选择走入仕途的原因,选择入仕,其实也就等于选择了风雨。他同样有着“富则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虽被贬,但还是把黄州惠州儋州治理的很好,认为这是自己的功绩。

苏轼被贬,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贬,这绝对能够看出他仕途之曲折,也是他实践其为政思想遇到了巨大阻碍,但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保持豁达的胸襟,凡事皆能洞悉。想想历史上的其他人,比如说柳永,他在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鹤冲天》),入仕之意难以满足,因为自己一句牢骚话“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以至真的“奉旨填词”去了,流连于花街柳巷,潦倒地活着,潦倒地死去;再如杜甫,李白的一位好友,半生都在他乡“流浪”,同样见识到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同样与东坡先生都有1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但而今我们给他的评价终究还是沉郁的,沉郁的生命,飘零地活着,飘零地死去。文人的仕途梦,1个个破碎,只有苏轼,他能够在夹缝中间旷达的生活着。

原因很简单:因为对儒学的尊崇,他选择了用世;因为对道家的融合,他顺应生命之自然;因为对佛教的崇敬,他洞穿了一切是是非非。是佛与道,让他接受了儒士所应该面对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苏轼能够坦然的面对风雨,这就是为什么苏轼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1个境界。所以说,他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并且能够用之于生活中。

现在,我们即可认定,这句话并非消极,那些风雨,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无论你怎么与之抗争都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像苏轼一样,把握好自己的脚步,仅此而已,至于其他,顺应自然吧。

3.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1个真真切切的人

“料峭”一般指春风的寒意。寒冷的春风吹着,东坡先生的醉意也就清醒许多,感觉有点冷,一方面是醒酒的冷,另一方面则是春风的冷。就是很平常的1种感受,却字字带着真切,拉紧我们与先生的距离。

先从“酒”上说起。历史的文人与酒向来是分不开的。陶渊明的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因这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李清照的酒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凄苦,因这易安居士是一位才情怨妇;范仲淹的酒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愤懑,因这范希文乃一壮志未酬的英雄。上千年来,这些人物留给我们的很大程度上都是1个侧面,并没有立体感。

然而苏轼的酒却是血肉丰满的。苏先生的酒呢?他的酒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怅惘;他的酒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他的酒是“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的飘逸;他的酒里饱含了太多内容,1个全面的、生动的、鲜活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1个真真切切的人。

再从“微冷”二字讲,东坡先生在这2个字中真实而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身体感受,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切肤之寒。我们开始知道东坡先生是懂得世间冷暖的,我们仿佛能够触碰到这个真切而伟大的人,甚至想为他披上一件御寒的衣物。这就是东坡,1个真真切切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人。

3.5“山头斜照却相迎”——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风雨已经过去了,迎面而来的是山头斜照的夕阳,映照了小序中的“已而遂晴”,有种宠辱皆忘的意味。“风雨”与“斜照”是一件事物也就是天气发展的2个极致,当一件事物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它就会向另1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当发展到另1个极端的时候,同样还会向彼端转化。“风雨”与“斜照”同样如此,风雨袭来,总会有阳光出现,当然太阳也不会永远挂在天空,阴雨天同样也会来到。

“其处世态度豁达,不甚热中权势,厌恶理学家的局促,得之于庄周” [7],苏轼能够洞穿了事物转化这个道理,这和他对道家思想的贯通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同一事物2个极端的相互转化,老子也提到过。在《易经》中也包含了这样的道理,比如说“潜龙在渊/亢龙有悔” [8],“潜龙”是龙在深渊,“亢龙”则是龙飞九天,这两者同样代表了龙这一事物发展的2个极致,当到达极端的时候,势必向相反方向发展。所谓的“物极必反”便是这个道理。

苏轼将世事看得太清楚了,他知道事物的发展处于什么状态并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所以当风雨来时,他泰然面对,他知道,一切的一切终究都要过去,即使慌乱也还是处在当下,倒不如自在的欣然前行。当阳光来临时,他也并不是欣喜若狂,只是用平常的语言来告诉人们太阳又到了,他轻描淡写却十分自然地展示了事情发展的过程,读起来回味无穷。

“其处世态度豁达,不甚热中权势,厌恶理学家的局促,得之于庄周”,所以说“东坡之词旷”,[9]“旷”即为“旷达”,这是王国维对东坡词风格的高度概括,是苏轼性格中一部分特征,也是其词慰藉自己的1种方式,这与他对道家的领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回头再看那风雨萧瑟之处,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回去吧,晴雨皆无。有所经历,有所感悟。可能每个人在回首的时候,都极易产生对于生活的感慨称。苏轼不仅如此,更是大彻大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苏轼还把此风雨萧瑟之处提升到另1个高度,一语双关,同样也指人生中遇到的政治风雨,也就是“乌台诗案”,他人生中第一场大灾难。面对这一场已经过去大灾难,东坡先生已经能够很从容地面对,所以用1种平和的态度来叙述。

王国维曾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 [10]词中风雨萧瑟的境界其实就是为东坡先生服务的,也只有苏东坡能够在这样的境遇之中保持坦然的心境。“同行”之人不过是“狼狈”之流罢了。吾等可能也无法逃出“狼狈”的藩篱。

“归去”,苏轼说还是回去吧,回到哪里去呢?我们从苏轼的经历能够得出,苏轼在写完《定风波》中并没有真正的归隐,还是继续做着他的“团练副使”,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一名隐士。这里的归去,则是心灵的归隐,是心在经历凄风苦雨之后的大彻大悟。他的心,隐于“仕”。

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的心灵归去以后,晴雨皆无,最终达到1种“空”的境界。“晴”与“雨”相辅相成的,没有雨也就无所谓晴朗了。心儿归去,也就远离了仕途中的风雨,没了风雨,晴也是无所依存的,也就是不存在了。一切,最后,都归于虚空。

这和东坡对禅的理解同样十分不开的。佛家有很一句经典的话,也是经常被人们错误引用的一句话,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其实就是指形形色色的事物,空就是虚空,虚空即是形形色色的事物,形形色色的事物即是1种虚空。比如,窗外的黄花,今日都还在,明天可能就会香消玉殒了,到最后还是1种虚无。就像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1]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惹许多“尘埃”,有如苏轼会遇到“乌台诗案”,但愿我们能够像苏轼一样,淡然面对。

一穿林雨,一平常事,一短小词,东坡先生却为我们展示了1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我们走进这个世界,发现,如果认真去体悟,我们同样可以拥有一份豪迈与洒脱。

一蓑烟雨任平生

——“悦”读《定风波》

【摘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期所作,作者买田于黄州东南三十里处,去看田地,归来途中,遇雨。作者不同于他人的狼狈,于雨中安定自若。体现了他作为豪放词风开拓者的泰然、淡然、超然,这才是古往今来第一等风流人物,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一体的集大成者。本篇论文将从东坡的人生境界以及艺术手法等角度解读《定风波》其词,终极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浅层感悟东坡精神所涵盖的内容。

【关键词】东坡精神人生境界儒释道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其词日:“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于沙湖途中遇雨,通过生活中这一件普通的小事,东坡表达了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飘逸不群的性格特征。他无论是面对现实中的风雨还是生活中的坎坷都能够前行自若、泰然处之。文章是其个人的反映,作品在字里行间都传达出“具有1种哲理之妙悟式的发自内心襟怀方面的旷达”[1]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2]《定风波》这首词可以说是词中之“独绝者”,句句“高格”,每一句都能给我们呈现出1种别样的人生境界。本文就从背景、题目、文本等几个角度为大家阐释这首词的超然境界。

1.写作背景

1.1 被贬原因

这首词为东坡先生被贬于黄州第三年所写。东坡是儒家的忠实追随者,虽然一直置身于仕途,但对上,也就是在统治阶级当中,他的政治头脑以及政治决策实在不敢恭维。苏轼在政治立场上可以说是站在旧党一边,那么王安石作为新党首要人物要主持新政,要变法,个性鲜明的他当然会持反对意见。这就招致了新党的不满。在元丰二年的三月,苏轼作《湖州谢上表》,按常理来说,本无可厚非,可苏轼偏偏要埋怨几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个“其”就是指苏轼本人对自己的称谓,苏轼的意思就是说:皇上你知道我愚笨,不能够适应时事,更加不能够追捧新党了。这个“生事”,当然很多人都理解成王安石变法。苏轼成名甚早,当时就已经成为大文豪,“粉丝”不少,这样,看苏轼文章的人自然就很多。那他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围观的人也自然不少,新党很怕人们对变法引起争议,所以就动对苏轼怒了。虽然苏轼在文中明明是在针对新党,但他们一口咬定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于是新党又绞尽脑汁在《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中,掘地三尺,搜出几句诗,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是在针对当时科举;“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山村五绝》),是在讽刺青苗法;还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乞罢登州榷盐状》)是在指向为皇帝所颁布的盐禁制度。看来新党对苏轼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啊!

苏轼被“拘留”,新党列举了苏轼的种种“恶性”,说他应该被处以极刑,但苏确实没有什么不良记录,所以皇帝并不愿失掉这样1个英才,况且,北宋太祖留下这样1个传统,就是不杀士大夫。苏轼因此得以保命。

于是,苏轼被贬湖北东部的黄州,虽然担任团练副使一职,但处于亦官亦隐的状态。并且出现了文学史一曲华丽的乐章。

1.2东坡先生在黄州

余秋雨先生曾对东坡高度赞扬,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3],还说“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4]由余秋雨先生对东坡的高度评价,我们能够感受到,黄州期间,苏轼的作品在其人生创作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究竟苏轼带给黄州什么?黄州又带给苏轼带来什么呢?

因为“‘乌台诗案’后,作者心有余悸,不敢写诗,词属游戏文字,作小词不碍” [5]。于是苏轼将目光开始转向小词的写作。此这种文体更能更能让苏轼抒发自己淡泊超然的情感,在第一次被贬的打击之后以慰藉自己的心灵。所以,黄州这块宝地逐渐成为苏轼小词的乐土。

苏轼曾说:“头虽长低气不屈”(《戏子由》),苏轼被贬到黄州,处于亦官亦隐的状态仿佛平头老百姓,并且他整日以佛经来消遣,不再接近笔墨纸砚,放浪于山水之间。很多人误认为苏轼“堕落”了,不再是从前豁达的他,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只是对苏轼不了解罢了。

苏轼说:“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八月十五日看潮》),并且他还感谢那三百里清溪,把他带到黄州这个地方,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可见先生并非没了志气,他享受在黄州的日子,享受那一隅清静之地。他有他自己的风骨,他能够洞穿世事,所以才能够做到如此超然。在内心,他是坚强的。虽然在黄州只有思念,但他的精神永远像一座山那样挺立在黄州的土地上。他成全了黄州。

从另1个方面来说,黄州也给了苏轼第二次生命,先生的很多名篇都在这里诞生。

地理上,巍峨的大别山向南绵延至这里,长江湖北段浩浩荡荡漂经此地,黄州虽大多为平原,但也多多湖泊丘陵。黄州有这样雄奇的景致,可谓名山大川兼有之。历史上,黄州一向被人们称作“古名胜地,人文薮泽”,可见黄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在其东南三十里就是传说中孙权、刘备、曹操等人赤壁之战的原址。

先生来到这里,游览了这里的名山大川,凭吊了古战场的遗迹,内心与历史产生了共鸣,便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作者把自己比作孤鸿,道出了自己的孤绝的风骨;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赞颂了年轻有为的孙权,并把自己和孙权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在《满庭芳·归去来兮》中,作者在别离之际一抒留恋的情感,以平和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在《赤壁赋》中,先生通过泛舟于古战场,来抒发自己超然旷达的精神境界。篇篇绝唱,这就是苏轼在黄州为我们留下不朽的篇章。

1.3 “相田”之乐

东坡先生经历了生于死的考验,被贬于黄州。人往往在面对死亡而后生的时候,才能够大彻大悟。苏轼在“乌台诗案”这样1个劫难之后,顿悟了,并且是大彻大悟。来到黄州,真正开始经营起了自己的生活,成了真正的东坡居士。

在苏东坡的《游兰溪》中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我们能够得之,先生之田所在的位置,也叫做螺师店。并且,也就是在那里,作者写下了“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的名篇,表达自己对时间飞逝的慨叹,劝慰人们要珍惜生活。

当然,也就是在作者“相田”的途中,遇到了一场雨,它是现实中的风雨,但也正是以现实的风雨喻人生之风雨,于寻常之处写出有关人生的大道理,寓情于景,以小见大。

2.定风波解题

2.1定位——是东坡精神还是人生境界?

在讲《定风波》之前,想问大家这样1个问题,什么事东坡精神呢?不严格的讲,就是东坡先生所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涵盖了太多内容,比如,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1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1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1个百姓的朋友、1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1个工程师、1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1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1个月夜徘徊者、1个诗人、1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6]

他是博大精深的,无论是于人、于学还是于艺,他都有着读到的见解,他的智慧涵盖诗、词、书、画、散文、政治、道、佛等领域。可以说他也是中国儒、释、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精神,是1种精神状态,是1种超然的胸怀,也是1种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那么在单单一首词中,我们难以全面的把握全部内容,苏轼太博大了,那么我们对《定风波》的解读,可以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退1步来解读——东坡先生的人生境界吧!这就是我给《定风波》的1个定位。

2.2《定风波》解题

“定风波”是1个词牌名,唐代的教坊名曲,也叫做“定风流”,词牌源自敦煌曲子词:“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啰。手持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徳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意思就是问当下的儒士,是否有谁敢去那狼烟四起的边塞平定风波。所谓的“定风流”,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平定风波、平定风云之意。平定风波,需要的就是1种气魄1种勇敢,求的就是1个“定”字。那么“定风波”本身就传达出1种超然的胸怀。并且,由词作内容来看,是在遇雨之时,作者独独没有感觉到雨中之狼狈,依旧能够平静淡然。所以,从题目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东坡先生以及这首词的魅力。

2.3小序解读

序言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东坡自言,在三月七号这一天,在沙湖的路上遇到了雨。拿着雨具的人先离开了,所以当时并未有遮雨的工具,同行的人都很狼狈,但苏轼却偏偏不觉得。过了一会天晴了,于是就作此文抒发自己的情怀。

这首词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3个年头,也就是元丰五年,苏东坡在《游兰溪》中写道,“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可见,苏轼当时已经融入了黄州的生活,习惯了当时亦官亦隐的状态。所以便在沙湖,也就是黄州东南三十里那儿,买了一块地,亲自耕种,再去看自己的田地回来的途中,下起了雨,这就是《定风波》这首词的来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第一句,作为开场白,交代了事件遇雨,时间——三月七日,以及地点——沙湖道中。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没有遮蔽风雨的东西,同行的人极为狼狈,但苏轼却不这样。苏轼“不觉”,此“不觉”,并非是东坡先生没有感觉到天在下雨,而是面对这样的大雨,他没有感觉到狼狈。这就是苏轼与他人的不同。他知道无论自己心中焦躁与否,雨依旧还会下着,不会改变,自己能够把我的只有自己那颗平和的心。他面对现实中的风雨,能够自若无物。面对生命之中的坎坷,同样能够淡然处之。任他怎样风吹雨打,我自徐徐独行。

“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是“不久,不一会儿”的意思。不一会天就晴了。所以写了这篇文章。风雨只是暂时的,无论是现实中的风雨还是人生中的风雨,都将会成为云烟飘散,成为过去。苏轼早就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参透了这样的人生道理。

3.文本“悦”读

作者于沙湖道中遇雨,雨停之后,作者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紧紧六12个字,从一件小事“遇雨”中阐发了东坡先生超逸旷达人生哲理,这就是独一无二的苏东坡,在很多人都觉“狼狈”的时候,他依然能够泰然前行,无所畏惧。在生活的平常之处写出了内心的惊涛骇浪,成了豪放词中的千古绝唱。

3.1“莫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由“穿林打叶”中这2个动词“穿”与“打”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雨下的特别大,能够给人1种打穿枝叶的感受。面对这样的倾盆大雨,苏轼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乱了阵脚,依旧泰然自若。作者不听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枝叶上的声音,并且还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漫步徐行,1个“徐行”看出作者的安稳与坦然,好1种豪放态度。这就映照了作者在小序中提到“予独不觉”,并非作者没有觉察到下雨,而是他并不觉得在雨中漫步是一件很狼狈的事情,既然自己是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何来狼狈而言呢!

“莫听”与“何妨”,仅仅4个字,便诠释出作者此时面对雨点的态度。由“莫听”,我们知道,无论外界的风雨怎样袭来,作者都不会去理会。这里是现实中的风雨,当苏轼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时候,他依旧能够坚持自我,1个“何妨”,我们就看到了苏轼的执着于洒脱。无论风吹雨打,他还是像平素那样“吟啸且徐行”。外物,于苏东坡来说,是不足以萦绕在自己心怀的。外界任何事物,都无法影响先生前行的脚步,无法暂停先生在人生旅途之中豪迈的吟诵之声。风雨,也即是外物,不能够影响苏轼的悲与喜,他的悲与喜是由他自己来掌握的,这才是天下第一等可爱人物。他,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人。虽被贬黄州,但自己超然的生活态度是不能改变的。

3.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亦官亦隐的洒脱与豪迈

“芒鞋”即是草鞋。“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起骑马来要轻快得多,说到这,我想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在雨中前行,真的比骑马还要轻快吗?相对于拖泥带水的拐杖与草鞋,当然是骑马要轻快很多。那东坡先生这样写有何用意呢?

此“竹杖芒鞋”非彼“竹杖芒鞋”,此“马”也非彼“马”。在字面的背后有着更深一层次的含义。“竹杖芒鞋”与“马”,代表不同的2类人。穿着草鞋拄着拐杖的人要么是平头老百姓要么就是隐士,而骑着高头大马的人,通常都是官员。苏轼在这里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也就是说,做一名隐士比当官要轻松得多。

想想当年的“乌台诗案”,苏轼遭到新党的各种责难,于他来说,官场的勾心斗角的确累人,他的心里,没有种种狡诈的计谋,他并不宜那种人与人之间相互提防、相互猜忌的生活。他心里只有广阔的河山、有江湖之远的百姓、有他自己的一杯浊酒。

苏轼来到黄州,终于找回他本原的自己。他纵情于黄州的山水,与渔夫樵夫隐士等相结交。没有人知道这是苏轼,他当时也只是1个没有实权的小小的团练副使,他处于亦官亦隐的状态,虽是官员,但形同隐士,所以他才会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来表达自己此时“无官”一身轻的洒脱。

“谁怕?”二字特别有爆发力,作者就是在表示,风雨无法使作者感到害怕。生活之中,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作者感到害怕。东坡先生的无所畏惧,和“无知者无畏”中的“无畏”是完全不同的2种概念。先生并非无知,而是他已经参透了一切,达到“无欲”的境界。所以,东坡先生的不怕,更应该说是洞察一切之后的坚不可摧。“谁怕”,仅仅2个字,就将东坡先生的豪迈阐释的淋漓尽致。

3.3“一蓑烟雨任平生”——儒释道的集大成者

读到这,我们就能够完整地看到了1个个活生生的苏轼,他拄着拐杖穿着草鞋,披着一件蓑衣,在风雨中穿行,度过这辈子。每每读到这一句,总觉得有几分苍凉。所以,历来人们对这句话就有2种看法,1种认为它是消极的,还有人认为这是顺其自然的。

前文中说,“雨具先去”,也就是说拿雨具的人已经先行离开,由“同行接狼狈”我们也能够得知,苏轼这一行人当时是没有任何雨具在身边的。可这里怎么又出现了一件蓑衣呢,可见此句并非实写。作者的笔调自此从现实中的风雨转向人生中的风雨。说他自己披着一件蓑衣,在风雨中穿行,度此一生。而这里的“一蓑”,就是指自己人生路上有这么1种东西,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的东西。可能是1种情感,于苏轼来说,更可能是1种信仰,让他不惧风雨走下去。

那么这是1种什么力量能够让苏轼在风雨中还如此淡然?

苏轼自小受家庭以及传统教育影响深重。他的爸爸“苏老泉”,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未为晚也。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总是把对子女的教育推到爸爸身上,苏轼当然也就首先受到他爸爸的影响,少年时代就已经贯通经史,长大后更是尊崇儒学“经世致用”的入世思想,这也是他选择走入仕途的原因,选择入仕,其实也就等于选择了风雨。他同样有着“富则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虽被贬,但还是把黄州惠州儋州治理的很好,认为这是自己的功绩。

苏轼被贬,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贬,这绝对能够看出他仕途之曲折,也是他实践其为政思想遇到了巨大阻碍,但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保持豁达的胸襟,凡事皆能洞悉。想想历史上的其他人,比如说柳永,他在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鹤冲天》),入仕之意难以满足,因为自己一句牢骚话“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以至真的“奉旨填词”去了,流连于花街柳巷,潦倒地活着,潦倒地死去;再如杜甫,李白的一位好友,半生都在他乡“流浪”,同样见识到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同样与东坡先生都有1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但而今我们给他的评价终究还是沉郁的,沉郁的生命,飘零地活着,飘零地死去。文人的仕途梦,1个个破碎,只有苏轼,他能够在夹缝中间旷达的生活着。

原因很简单:因为对儒学的尊崇,他选择了用世;因为对道家的融合,他顺应生命之自然;因为对佛教的崇敬,他洞穿了一切是是非非。是佛与道,让他接受了儒士所应该面对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苏轼能够坦然的面对风雨,这就是为什么苏轼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1个境界。所以说,他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并且能够用之于生活中。

现在,我们即可认定,这句话并非消极,那些风雨,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无论你怎么与之抗争都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像苏轼一样,把握好自己的脚步,仅此而已,至于其他,顺应自然吧。

3.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1个真真切切的人

“料峭”一般指春风的寒意。寒冷的春风吹着,东坡先生的醉意也就清醒许多,感觉有点冷,一方面是醒酒的冷,另一方面则是春风的冷。就是很平常的1种感受,却字字带着真切,拉紧我们与先生的距离。

先从“酒”上说起。历史的文人与酒向来是分不开的。陶渊明的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因这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李清照的酒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凄苦,因这易安居士是一位才情怨妇;范仲淹的酒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愤懑,因这范希文乃一壮志未酬的英雄。上千年来,这些人物留给我们的很大程度上都是1个侧面,并没有立体感。

然而苏轼的酒却是血肉丰满的。苏先生的酒呢?他的酒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怅惘;他的酒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他的酒是“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的飘逸;他的酒里饱含了太多内容,1个全面的、生动的、鲜活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1个真真切切的人。

再从“微冷”二字讲,东坡先生在这2个字中真实而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身体感受,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切肤之寒。我们开始知道东坡先生是懂得世间冷暖的,我们仿佛能够触碰到这个真切而伟大的人,甚至想为他披上一件御寒的衣物。这就是东坡,1个真真切切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人。

3.5“山头斜照却相迎”——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风雨已经过去了,迎面而来的是山头斜照的夕阳,映照了小序中的“已而遂晴”,有种宠辱皆忘的意味。“风雨”与“斜照”是一件事物也就是天气发展的2个极致,当一件事物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它就会向另1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当发展到另1个极端的时候,同样还会向彼端转化。“风雨”与“斜照”同样如此,风雨袭来,总会有阳光出现,当然太阳也不会永远挂在天空,阴雨天同样也会来到。

“其处世态度豁达,不甚热中权势,厌恶理学家的局促,得之于庄周” [7],苏轼能够洞穿了事物转化这个道理,这和他对道家思想的贯通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同一事物2个极端的相互转化,老子也提到过。在《易经》中也包含了这样的道理,比如说“潜龙在渊/亢龙有悔” [8],“潜龙”是龙在深渊,“亢龙”则是龙飞九天,这两者同样代表了龙这一事物发展的2个极致,当到达极端的时候,势必向相反方向发展。所谓的“物极必反”便是这个道理。

苏轼将世事看得太清楚了,他知道事物的发展处于什么状态并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所以当风雨来时,他泰然面对,他知道,一切的一切终究都要过去,即使慌乱也还是处在当下,倒不如自在的欣然前行。当阳光来临时,他也并不是欣喜若狂,只是用平常的语言来告诉人们太阳又到了,他轻描淡写却十分自然地展示了事情发展的过程,读起来回味无穷。

“其处世态度豁达,不甚热中权势,厌恶理学家的局促,得之于庄周”,所以说“东坡之词旷”,[9]“旷”即为“旷达”,这是王国维对东坡词风格的高度概括,是苏轼性格中一部分特征,也是其词慰藉自己的1种方式,这与他对道家的领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回头再看那风雨萧瑟之处,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回去吧,晴雨皆无。有所经历,有所感悟。可能每个人在回首的时候,都极易产生对于生活的感慨称。苏轼不仅如此,更是大彻大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苏轼还把此风雨萧瑟之处提升到另1个高度,一语双关,同样也指人生中遇到的政治风雨,也就是“乌台诗案”,他人生中第一场大灾难。面对这一场已经过去大灾难,东坡先生已经能够很从容地面对,所以用1种平和的态度来叙述。

王国维曾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 [10]词中风雨萧瑟的境界其实就是为东坡先生服务的,也只有苏东坡能够在这样的境遇之中保持坦然的心境。“同行”之人不过是“狼狈”之流罢了。吾等可能也无法逃出“狼狈”的藩篱。

“归去”,苏轼说还是回去吧,回到哪里去呢?我们从苏轼的经历能够得出,苏轼在写完《定风波》中并没有真正的归隐,还是继续做着他的“团练副使”,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一名隐士。这里的归去,则是心灵的归隐,是心在经历凄风苦雨之后的大彻大悟。他的心,隐于“仕”。

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的心灵归去以后,晴雨皆无,最终达到1种“空”的境界。“晴”与“雨”相辅相成的,没有雨也就无所谓晴朗了。心儿归去,也就远离了仕途中的风雨,没了风雨,晴也是无所依存的,也就是不存在了。一切,最后,都归于虚空。

这和东坡对禅的理解同样十分不开的。佛家有很一句经典的话,也是经常被人们错误引用的一句话,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其实就是指形形色色的事物,空就是虚空,虚空即是形形色色的事物,形形色色的事物即是1种虚空。比如,窗外的黄花,今日都还在,明天可能就会香消玉殒了,到最后还是1种虚无。就像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1]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惹许多“尘埃”,有如苏轼会遇到“乌台诗案”,但愿我们能够像苏轼一样,淡然面对。

一穿林雨,一平常事,一短小词,东坡先生却为我们展示了1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我们走进这个世界,发现,如果认真去体悟,我们同样可以拥有一份豪迈与洒脱。

五 :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盏香茗,悠然。一曲广陵,淡然。满室微苦的氤氲里,挥之不去的是那抹淡定的

背影:粗布麻衣,终掩不尽儒生的风流;骨骼匀停,却流露出赤子的真纯;红尘辗

转,亦隐亦仕欲忘何曾忘;漂泊半生,君君臣臣不老江湖梦。

东坡,一个千年的传奇。在他的身上,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让人不自禁地

想要靠近他,知道他,了解他。但又总是与人群保持着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

即使能够无限接近,也仅止于接近。我们从来不曾真正看透东坡——不是不想,而

是不能。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

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

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

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

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

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

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

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东坡的一生,始终游走在入世(儒)、出世(道)和遗世(释)之间。那些原本剪

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却让他演绎出了理所当然、浑然天成的意味。从佛教的否定

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东坡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

生观:“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

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

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

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

微粒,至于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

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拂袖间的沉思,茶是青的,水是清的。耳边萦绕的,是

那早已远去的歌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如此悠远,又这般迫近,仿佛绽雪的梅辧,淡淡的,却又浓得化不开。淡和

浓,都只为那飘忽的暗香。若有似无,所以淡;挥之不去,所以浓。然而,淡和浓

又都湮没于虚无——寒梅如雪,凝雪如梅。天地之间,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沧桑,

却无痕。于是明白,何谓“大象无形”,何谓“大音希声”。



(一)

东坡的文字中自有一种风骨,超尘却不脱俗。正是因着这样一种风骨,他的文字

才拥有了最为广博的吸引力——无论是布衣,还是名士,无论是同代的人,还是后

世的人,都能在其中品茗出属于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不拘一格,却是一般的刻

骨铭心。只要尝过一次,一辈子就再难戒掉了。

东坡曾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

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寥寥数语,不仅概括了他的为文之道,更流露出他骨

子里的道家气质。率性而为,随意挥洒,即便因此注定了半生的流转,亦是不悔。

然而,东坡兼具一颗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之心。于是,为了他的“天下”,他又必

然要走进万丈红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东坡的“天下”,远不止于庙堂之上的君

君臣臣,而是囊括了所有红尘行走的人。他曾这样评价自己:“吾上可陪玉皇大

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名士,东坡既怀有一颗纯粹的出尘之心,又怀有一颗纯粹的

入世之心。也因此,他的出尘之心和入世之心都是不完全的。随之而来的便是有生

之年难以排遣的孤独: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鸿”,是出尘的东坡;“人”,是入世的东坡。游走在出尘和入世之间,亦人亦

鸿,非人非鸿。如果能够世事不管,山野间便会多一个恬然隐士;如果不曾眺望江

湖,浊世中便会少一声慨然长叹。然而,没有如果,东坡的一生,虽知无用,而终

不能忘情——无论是出尘之心,还是入世之心。于是,隐士笑他“痴”,儒生忌他

“狂”,注定了他群体性的不予接受,甚至排斥驱逐。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万丈红尘,吾谁与归?”

这是东坡一生的自省与自问。他不曾放弃自己的坚持,便只能在喧嚣中啜饮孤独。

当孤独日深,难以派遣的时候,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

真正安宁。

四十岁之后,他开始研习佛教,且颇有所得。他认为,从感官解脱出来之后,真正

体会到真理,或上帝,或世界的灵魂,不是在于看到什么,而是在于一无所见。他

在给子由的信中写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以我观

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但此胜解,不属有无,不通言语,固祖师教人到此便

住。如眼翳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明若可求,即还是

翳……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儿得饱熟睡,腹

摇鼻息,与土木同,当恁么时,可谓无一毫思念。岂谓猫狗已入佛地……”

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有这样两句话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苏东坡的

品性:“因为他爱诗歌,他对人生热爱之强使他不能苦修做和尚;又由于他爱哲

学,他的智慧之高,使他不会沉溺而不能自拔。“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

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固也不能为醉汉。”



(二)

东坡的出尘之心和入世之心与生俱来,宛如静水流深。他并非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

青年,因仕途失意才不得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始至终,他都在红尘的

边缘,流浪,放逐,徘徊。二十岁上,正值年少轻狂,当东坡在守孝过后首次晋

京致仕时,在长江边留下了这样一番心思:

“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徘徊得那么悠然自在,似

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

梏镣铐的枷锁,是否值得?” 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

征。出尘,或者入世,东坡从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思量。然而,这一次,他几乎毫

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当时正是仁宗皇帝当政时期,这位北宋历史上最好的皇帝,

让东坡看到了兼济天下的可能和希望。仁宗对苏氏兄弟颇为器重,他曾经这样评价

东坡和子由:“今天我已经给我的后代选了两个宰相。”个人以为,早年东坡对

入世的执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份知遇之恩的影响。熙宁四年(1072年)东破携

眷离京后,度过了他一生当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其间,他做诗甚多,以天真快活

的心情,几乎赤子般的狂放不羁,将心中所感尽情歌唱出来。正是:猿吟鹤唳本

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东坡兄弟二人曾在颍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

彻夜未眠。二人论政的结论,后来东坡写在一首诗里,其中有句为:

眼看时事力难任,

贪恋君恩退未能。

上句很有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而下句则道出了做出这种选择的原

因,是因为感怀君恩,更是为了报偿君恩。那么,这里的“君”指的是哪一位皇帝

呢?这时,东坡已经历了北宋的三任皇帝——仁宗,英宗和哲宗。英宗在位时间极

短,与东坡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哲宗心地善良却野心勃勃:他对新法的盲目推崇,

导致“小人”当权,民不聊生;他对佞臣的偏听偏信,使得御使台形同虚设,忠良

饮恨蒙冤。这样的皇帝,是让人“退”意横生的,几乎所有仁宗在位年间的名臣儒

吏都离开了——欧阳修,司马光,张方平,富弼,范镇,韩琦——这些名字见证了

北宋的恢宏,却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有一位先贤曾经说过:“当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之后,剩下的那一个,

无论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可能,它也是真实。”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

或者说,我们不得不相信,令东坡“退未能”的是已然驾崩的仁宗皇帝——因为他

的一句赏识,东坡心甘情愿地背负起整个“天下”。

其实,这也是很可以理解的。每一个中国文人,都有一颗入世之心,即

便是东坡,也不无例外。东坡的与众不同,仅仅在于他同时拥有一颗入世之心和出

尘之心。初出茅庐,满腔豪情的时候,如果遇到那么一位皇帝——他抛却世俗之

见,纯粹以才论人,不问出处,也不论年龄;他从上位走下,以一个长者的悲悯将

“天下”托付;他的举手投足间,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盛世的希望——试

问,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折服呢?而一生当中的第一次动容,第一次折服,

又总是格外难以忘怀的。

于是,东坡几乎用半生去纪念这份“君恩”,去报偿这份“君恩”。二

十年间,他在出尘和入世之间,选择了后者,毅然决然。



(三)

如果说,青年时的东坡更倾向于入世,那么进入壮年后(尤其是在三十五岁后),

东坡逐渐在入世和出尘之间建立起一种均衡。他初到杭州时,曾写下这样的诗

句: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诗中的“中隐”一词,很好地反映了东

坡当时的心态和处境。东坡似乎经常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大隐”隐于朝,“小

隐”隐于野,他却偏偏选择了“中隐”,既不忘庙堂之高,也不舍江湖之远。这样

的状态,看似两全其美,其实非常人之所及。如果没有天纵的才情和襟怀,如果

没有卓绝的坚韧和毅力,如果没有豁达的脾性和气度,是绝不可能在那个时代守住

这最初的清明的,也决不能忍受随之而来的旷世孤独。后来,在《梵天寺见僧守

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中,东坡这样写道: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鞋。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这首诗讲的是东坡寻访高僧时的经历:循着晨钟去寻找隐潜的寺院,却寻之不得;

好不容易找到了寺院的所在,却没能见到高僧,只看到他沾满露水的草鞋;高僧终

不愿与俗人打交道,也许只有山头的月亮才能在他归来时与他为伴。在这里,我

们可以看到,东坡将世上的人分成三类。一类人,是红尘之人:他们或者为了蜗角

虚名而数数然,因而根本听不到“烟外钟”,也就不可能见到“烟外寺”;或者背

负着太过沉重的责任,一心入世,即使听到了“烟外钟”,也不会去寻找“烟外

寺”。还有一类人,是方外之人:他们飘飘乎遗世独立,只与清风明月为伴,不染

半点尘世铅华。

第三类人,则介于两者之间:他们有一颗清明的心,因而能够听到“烟外钟”;他

们有一颗出尘之心,因而能够寻得“烟外寺”;然而,他们尚未抛却入世之心,因

而终不得见“方外人”。显然,东坡将他自己归入这第三类人之中。

这一时期,东坡生活在一个生态悖论之中:

身居闹市而自辟宁静,

固守自我而品尝尘嚣,

无异众生而回归一己,

保持高贵而融入人潮。



(四)

“乌台诗案”之后,东坡开始了他半生的流转,他的出尘之心逐渐显露。谪居黄州

的时期,是东坡人生的“成熟期”——无论是艺术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在《临

江仙?夜归临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东坡在出尘和入世之间的困顿。并

且,经历了太多官场的黑暗,目送一个盛世远去的时候,他似乎更倾向于出尘。元

丰六年(1083年)四月的某个夜晚,东坡醉酒而归,无人应门,面对大江和扁舟,

不禁思绪飘零,于是击节而歌: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

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

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一句“何时忘却营营”,是半生仕途的无奈和疲累;一句“江海寄馀生”,是灵魂

深处的召唤和希冀。年轻时是“贪恋君恩退未能”,时下却是“欲归江湖归不

得”。东坡,似乎注定要陷入出尘和入世之间的矛盾,至死方休。

万丈红尘,吾谁与归?思之不得的时候,东坡开始转向佛教的研习,希望藉此来平

复内心难以言说的苦闷。于是,才有了那一首千古绝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

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

这是返朴归真后的扪心自问,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也无风雨也无

晴”,便是东坡对他一生犹疑徘徊的回答。

至此,不禁想起了慧能的禅语: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两者多少有点异曲同工之妙。或者,我们可称之为“东坡的顿悟”。



(五)

最后,借用余秋雨先生《苏东坡突围》中的一段话,对东坡的气度做一点概括: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滑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

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器,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

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本文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九十烟雨任平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611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