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城中,那片绿色(外一篇)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城中,那片绿色(外一篇)

◆城中,那片绿色

黄州城的赤壁山,是一个迤逦的山岗,由于年年植树、护绿,几十年风风雨雨,一棵棵幼苗长成了森林,长成了装点古城的一片绿色。每当休闲时光走近这片绿色时,愈发体会到它的清净与美丽。在我眼前,缓缓而上的山坡层层叠叠地耸立着松树、杨树、槐树、乌桕、冬青等等各种各样的大树小树,这些大大小小的树从坡脚延伸到山岭的顶部,一直伸展到白云飘摇的天际。四时变换,这些树林也在变换,演变出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颜色,枝繁叶茂,春华秋实。这些不同的美景生长变化着,仿佛成了时间的一部分,成了古城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

每年,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从城里看去,一天天,总有浓浓淡淡的绿色从山岗的岩缝、坡上的草丛、林间的树梢伸展、绽放开来;一场场春雨后,山上星星点点的绿色一天天地浓密,终于,在冬日里曾经萧疏枯瘦的山林又丰腴起来,披上了厚厚的绿装,伴着滚滚春风一齐回来的。还有林中的各种小鸟,每天清晨,都会有远远近近的鸟声盈盈入耳,黄鹂、布谷、画眉,就像一个小鸟合唱团。打开窗户,林间清新而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清凉的山泉,爽肌涤骨,洗净我全身的每一个毛孔,直至肺腑。

这片城中之绿成了我思想飞翔的天堂。在朝晖夕阴中,在霏霏细雨里或灿烂的阳光下,我可以细细地观察,树叶如何在枝干上生长、落下,我可以看松鼠在树上欢快地穿行,小鸟在雪地优雅地蹒跚。年复一年,在经历了太多的繁华和喧闹后,这片绿色更让我感到宁静和悠远。那每一株小草的生长都让我体会到生命的顽强,每一片绿荫都让我感到大自然的温馨和抚慰;年复一年,岁月在流逝,人的生命也在流逝,而这片美丽的山林却始终生机盎然地生长着,始终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它的绿色,它的清新,它的蓬勃。年复一年,它们默默无闻,不畏风霜雨雪地生长着,无论灌木还是大树,都始终不渝地以自己的生存形式,演绎生命的辉煌。在山野之间,它们共生共荣,既不排斥同类,也不炫耀张扬。繁荣时它们不会不可一世,萧条时它们也能默然挺立。无论是风霜的侵袭、烈日的炙烤都能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即使变成枯枝、化为落叶,也要扑向大地,回报大地。

青山常在,绿色历久弥新,大树见证千年。相比之下,人的生命显得短暂而脆弱,苍白而渺小。面对绿色,面对树木,曾有古人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但是,人毕竟又是伟大的,面对绿色,凝望绿色,人依然可以诗意地栖住,做一位精神的富有者,让绿色荡涤自己的胸怀,洗净自己的心灵。无论是贫者,还是富者,只要能静静地凝望绿色,聆听风声,就是幸福的。陶渊明曾在《归去来辞》中那么热情地讴歌田园和自然,他说:“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在这里,“庭柯”与“南窗”都成了诗人坚守的精神家园。由此,我就想到,一个人只要心中的窗户洞开,心中常存一片绿色,那么,他的人生就可以绿意葱茏,他眼中的这片绿色就会如水、如风,就可以洗净铅华,拂去尘嚣。

◆凭江遐思(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人们珍惜每一次远行的机会,而越是靠近的景致,往往去得最少。面对名山大川,人们往往趋之若鹜,而对近在咫尺的地方,总想着有的是机会,并不那么刻意去,因此许多地方,即使就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却一直被冷落着。

比如长江,虽然穿插在我们这个城市,我的居住地离她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但我却很少走近她。即使因过路需要走近她也没有细细地打量过她。

春日的一个傍晚,与朋友相约江边,堤岸高高耸立,翻过江堤,穿过江柳,便是江水了。江水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清澈,而是昏黄污浊。只有那泛起的白浪才激起我们记忆深处的清澈模样,任你想象苏老先生笔下的长江。

江鸥在水面游弋,时而划过长空,时而贴近水面,在与天空的对话、与江水的亲近中,享受自然的乐趣。江风是体贴人的,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江风拂过,你的心灵受到洗礼,沉闷就不再是这个季节的基调。

江柳伴着江水,相依为命,春生冬灭,一片绿色在春风渐起的时候会长出诗意的柳条,它顽强的根深埋在江里。江面繁忙的船只匆忙而有序。长江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流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的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感叹,琵琶女哀怨的琴声,都在这不息的江水之上飘来飘去。

走近江水,掬起一捧江水,亲近着长江。记忆如江,人生如江,在日复一日的奔流中,悄悄改变,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对大海的渴望。一如注视着自己的母亲,岁月在她的额头烙下了沧桑,而她活力依然,那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流动,你大声呼喊,她以浪花作答。

常居尘嚣,一旦凭江临风,就不由凝神注目,细品其中之味:江水虽汹涌如潮,但并不逞凶,而是随势应变,仿佛有智;凌空出世,奋身挣搏,可谓有勇;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张驰有致,堪称有德。看它那一而二,二而三,直至起伏的变化态势,诚为《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绝妙写照。

江水拍岸,余音袅袅。置身于此,一时间心旷神怡,遐思不已。江水虽无言,潜藏于深山,历经过险壑,穿乡过城,它不费口舌之力,却能遗秀天下,留美人间,名播九州,昭然万里,这岂不是“大道无言”、“至理无言”吗?

面对长江,欲语还休。每天喝着长江水的我,却从未细细打量她,人是易于忘却的,在忘却中渐渐长大,在忘却中改变自我,而后在某个午后的暖阳中苦苦搜寻着过去。

面对长江,你可以无所顾忌地诉说,她会倾听,如母亲耐心地倾听一个孩子的梦呓 。

二 : 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

空气中飘着一股久违的清香,清脆的鸟鸣为安静的不可思议的胜地更增添了一丝生机,站立着鸟儿的柳树晃了晃,一片碧绿的叶子禁不住摇曳落了下来,打着旋儿,被柔柔的风轻轻地托放在了静静的湖面上,湖水随着它的落下而激起一片涟漪,以它为中心晕了开去。随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宛如一幅画一般,仿佛刚刚只是我的错觉。

这是几年前我无意中看见的景象,给已经习惯城市喧哗,浑浊空气的我如此大的震撼,每当我站在十字路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闻着刺鼻的尾气,心中那一抹绿色便浮上了心头。这个假期,我决定再找到那个胜地,一睹芳容!

以前,我生活在一幅很美很美的画中,只是这幅画有生命,我立在一面湖泊旁,这里很安静,只有鸟儿和鱼偶尔闹出一点声响,我第一次见到人是那个夏天,那时我正在睡午觉,一只雏鸟唧唧喳喳的落在了我的枝干上,搅了我的好梦,我睁开眼时,看见一个女孩惊讶地盯着我,眼中满是震撼……

凭着记忆,我来到了这里,没有那片胜地,只有一个冒着黑烟的工厂。记忆中的景象如此清晰,不安却在心中漫延。她还在的,只是我找错了地方!我这样安慰自己。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绕过工厂,在看见那样的景色后,我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

很庆幸,那个女孩的眼中是喜爱而不是贪婪。但之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有一伙人来到了我家,与女孩不同的是,他们的眼中只有贪婪,他们用奇怪的工具砍去了我的好多亲人,我的家残缺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在他们建了楼房后,大量的垃圾,废水流进了湖泊,湖泊的脸色一日不如一日……

原本淡蓝色的湖水变成了浑浊的黑色,垃圾已堆成了一座小山,发出一阵阵恶臭。是谁?忍心将那一片世外桃源变成这个样子?我又看见了那棵树,只有他依旧挺立,却也失了生机。我忍着恶臭,走到树旁,轻轻抚摸着他的树干,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几年前的场景,不禁泪眼朦胧……

是她!那个女孩,再见到她,依旧是满脸震惊,只是震惊背后,我看见了她的失望与愤慨,她呆呆的站立了一会儿,竟向我走了过来,手轻轻抚上我的树干,在她眼中,我竟然看见了往日的家园,那么美,美得那么自然,但随后,又立刻被泪[www.61k.com)珠遮盖。

人们总是在破坏,破坏大自然,破坏自己的家。原来的地球是绿色和蓝色的,而现在呢?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堪一击了!科技发达逐渐发达,但在破坏地球的基础上,科技将会毫无用处。如果再继续下去,2012真的快降临了。

虽然那美丽的世外桃源不在了,但我将它埋在了内心最深处,在那里,总有一抹绿色在。

什么时候绿色能不仅在我心中,还在地球的每个角落?

三 : 以《我心中的那》(如: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

以《我心中的那 》(如: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等等,也可根据示例的语言结构自选内容,把题目填写完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书写工整,字迹规范。(3)写出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等。
题型:写作题难度:中档来源:北京市期中题

“略”


考点:

考点名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半命题作文:
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综观历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
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1.要易写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如“我和 (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
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要确定体裁。
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
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
3.要内容健康。
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 的滋味”(云南省中考作文题),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引起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了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命题作文特点:
1.从命题内容上来看:
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从形式上来看:
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
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在题目之前,加上了一段导语:“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
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这段话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活力”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的区别: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出作文题目让作者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一篇 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命题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的作文能力。
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图画)材料。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材料作文的审题,需要首先提取关键句和关键词语。写作者要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对于考生来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审题。

命题作文的审题:
1.重点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
《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
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浙江温州中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
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安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命题作文的写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
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
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
《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就能切中题意。
又如:《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满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
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中考半命题作文填题技巧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半命题作文在各省市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不但没有被人们冷落,反而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历年的评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在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上出现失误,不能正确填补题目。那么,如何填补半命题作文的标题呢?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
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
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
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
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
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
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
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
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
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
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
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
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
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
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
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
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
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
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
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乎逻辑,不违情理。

四 : 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

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适合自己的颜色。或是纷繁;或是单一;或是彩色;或是黑白。而我心中独存的就是那一抹绿色。

绿色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一簇带着泥土的香气嫩绿色的草;一片衬托着鲜艳的花?的绿色叶子;一杯淡绿中散发着清香的茶;一块儿苦中有甜的抹茶蛋糕,都足以让我们沉浸在那富有活力☆,象征青春的绿色当中去了。

小时候,绿色带给我无法忘记的甜蜜。那时,我手托一杯哈根达斯绿茶冰激凌,正一勺一勺地往嘴里送去,那带着绿茶清香和奶油香甜的冰凉感觉慢慢在舌尖融化。虽然那香甜已慢慢地淡去,可每当想起那种甜美的感觉,我的嘴角就会不经意的露出一抹微笑。

刚刚步入中学的殿堂时,我总喜欢一个人坐在阳台,欣赏着绿色带给世界万物的生机勃勃,嘴里也细细地品味着抹茶蛋糕带给我的丝滑感觉和绿茶带给我的清新。那时,好自在,好舒服,好悠闲,独自一人沉寂在绿色给我建造的完美世界当中。

如今,已是初三的我,再没有时间去品味绿茶冰激凌,抹茶蛋糕,抹茶,绿茶……随之而取代的是沉重的功课,重如山的难题。所以这时,我就喜欢和同学手拉着手,迈着轻快的脚步,在操场上大声地用心唱出一首首青春为我们谱写的歌。

绿色是乐谱,我用它唱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绿色是色谱,我用它画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绿色是菜谱,我用它做出一道道诱人的美味佳肴;绿色是酒谱,我用它调出一杯杯醉人芳香的酒;绿色更是茶谱,我用它沏出一壶壶清香浓郁的茶。

我记不清楚任何颜色带给我的快乐,唯独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


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二)

今年的春,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来得太快。等我惊觉无花果树枝头的那一抹新绿时,春早已来到了人间,而那报春的绿儿,却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头。

早上,睡起,已经准备好去上学了。来到院里,看了看地上那些零碎的尘土的印记,扫了扫两旁爬山虎的枯枝败叶,头往上不经意地想望一望往日里白色的天空,却被无花果树枝头刚萌发的薄得发亮的翠叶所吸引。都是清一色的翠绿,虽然浅的弱不禁风,但它所透出的亮丽的阳光却令人心头为之一振,顿时感到一种勃发的潜力,深深地蕴藏在绿叶中。霎时,我感受到春天那种骨子里的新鲜劲,虽然是淡色的装束,却令人喜爱。

此后,心里便似被那绿色染了一道一般,那绿停在心里一直不褪色。看到雨后晴朗的天空,那绿便似绣在了上面,天空只不过是背景罢了。看着风中的柳树玩弄着自己浅绿的枝条,总觉得有点悠然自得的神韵,却缺乏向上的活力。当俯视地上的泥土时,又总觉得想用那绿去填补地上的黄沙,想象着风吹着,沙子却被那绿色掩埋住了,只能静静地呆在那儿,眼前成片堆积的绿色刺激着大脑,那舒情与惬意总令人悠然神往。这绿真是抹不去了,心中不仅又时时充满朝气,涌动着生机。如今已是深夏,叶子由浅转深,尽显生命的热烈,而热烈中未免不带有浓重的俗气,很难想象初春那柔弱的翠绿。

我想,绿色是人们向往与陶醉的颜色,而那初春的翠绿却是所有绿色中最新鲜,最可人的。我知道,它在我心中是永远不会褪色的。


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三)

春天到了,小草不知不觉的露出了小脑袋,粗心大意的我,还没有发现。直到那一天……开学后,我心情十分烦躁,身心又忙碌了起来,每天从早到晚,接触着各种各样的学科,就是没有时间放松自己的身心。

每当考试没有好成绩时,(www.61k.com)便由烦躁转为了愤怒。一想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一切都白做了,就气不打一处来。常常是击破一个困难,就又冒出一个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让我无法喘息。那一天,还是像往常一样,我带着烦躁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本想在路边欣赏一下娇艳的花朵,感受一下绿荫的怀抱,谁知道,就连花骨朵,绿芽都没有。光秃秃的树干,还透露这一丝丝冬天的气息。冬天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又一次证实了冬天还没有远去。走在路上,没有注意脚下,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激起了我一天的愤怒,我把那块石头踢了又踢,直到踢到脚生痛。再回头看那个石头所在的地方,却有一丝的绿色,难道是我看花了眼?蹲下身仔细一看,不是我看花了眼,在那个石头压过的地方,真的有几棵小草。根扎得十分浅,还有一小部分露在空气中,被大石头压得东倒西歪,却不影响它的生长。我突然想到小草好像比我还要坚强,我们都遇到了困难,但面对困难的表现却不一样,小草选择战胜困难,哪怕是在阴冷潮湿的泥土中,哪怕是在坚硬沉重的石块下,哪怕只有一丝生的希望,也要为之而努力,拼搏,而我呢,面对困难我不愿直视,只希望就此过去,没有战胜他的勇气,也不够相信自己。哪怕是小草也有自己的力量,更何况是人呢,战胜困难其实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我自己相信自己,并为之努力。一切的困但都不再是困难。心中便不再是黑白,就会有了绿色的活力和生机。小草无声无息地从泥土中冒出来,吐出一点不为人注意的春天的绿色,是生机的绿,是勇敢的绿,更是我心中的那一抹绿。

五 : 名著经典中的那一抹青海方言色彩

名著经典中的那一抹青海方言色彩

文/王祥奎

罗常培先生对语言与文化有段精辟的论述:“在我国各地丰富的方言词中,积累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如果我们用历史唯物论的方法去推究这些方言词的产生、死亡、转变及新生的社会背景及经济条件,回溯其最初的来源,那么,我们不但可以发现语义演变的有趣历史,还可以为我们反映出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貌和文化史上被掩盖的一些事实。”

在各地的方言中,我们不仅能窥见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事实的地域文化印记,而且会发现一种方言系统将某些不属于其地域特点的词汇融合进来,成为与自己方言融为一体的组成部分。

青海方言,在汉语方面属于北方方言,在某些程度上与江淮流域的吴语方言有些相同或相似。这与青海汉族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由于人口迁移、商贸联系、各民族长期相处及地区间的交往等诸多因素,使青海方言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追其原因,一方面是人类的迁徙活动让其地方方言在青海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另一原因是由于青海相对封闭,所以形成的语言固有形态很少被破坏,在俚俗方言中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翻阅中国古经典书籍,只要反映江淮一带地域文化生活的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等书籍经典中都能找到至今活跃在青海汉语方言的影子,细细品味,妙趣横生。(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在大美青海走向世界之际,青海方言现在正逐步被全国人民熟悉着,大美青海的战略也正在逐步地吸引着广大游客,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本文拟对青海方言与古经典的联系做一浅显的分析。

一、青海方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珠玑巷”之说与经典名著的渗透。

青海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认为青海汉族是从南京“竹子巷”(或“珠玑巷”“朱氏巷”、“竹丝巷”)迁徙或发配来的。,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某个正月十五,“南京珠玑巷”的民众在演社火时扎了个大脚马猴,有位大臣认为侮辱了马皇后(隐射马皇后是个大脚丑女),于是,朱元璋就将竹子巷的民众发配到到了荒凉偏僻的青海西地。

民间传说的社会影响力非常大,记得笔者小时候,老一辈都承袭“珠玑巷”之说,且有些家族族谱中也有模糊的记载,但不得印证。因此,多少年来,不断有人到南京寻找青海人的祖籍,如2005年,《青海日报》主办的《西海都市报》以“寻访娘家”为专版,每日讨论青海人的祖籍问题,并排两名记者去南京访寻传说中的珠玑巷。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但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有关青海汉族充军发配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留下了许多文本资料和民俗资料。如《民和县志》记载:据现有宗谱及口头传说,大多民和汉族,其先祖明朝洪武年间来自陕西、山西、南京、扬州等地……”,峡门乡石家庄《石氏源流》记载:石氏祖籍南京主司巷人,洪武年间来西域……《化隆县志》记载:今化隆境内大部分汉族自称祖籍南京珠玑巷或山西洪洞(桐)县……《西宁城西区志》也记载:还有从陕西凤翔、宝鸡迁入青海河湟的汉民来自南京珠玑巷的汉民……

大量的文本资料有力地说明了青海汉族方言的历史渊源。翻阅青海的一些民俗资料,也能见到青海方言的源流。柯杨先生在其《“花儿”溯流》一文中引用了顾颉刚、丘向鲁等人的研究成果,都与青海民间“珠玑巷”的传说有关。顾颉刚在《到青海去》一文中写到:“河州人相传为南京大柳树巷人,药洮州人相传为南京竹丝巷人,俱谓自明初迁去,西宁人亦云然。”

在民俗专家罗耀南先生著的《花儿词话》中记载,流行于甘、青两省的花儿,也叫“少年”,而“少年”一说产生之因,也与青海汉族祖籍来源有关。说“少年”则是思乡曲,因青海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从南京移民过来,为时常怀念故土,寄思以歌,形成“少年”,所以曲调凄凉,其声如哭。在过去因唱少年,也引起不少笑话,有的外籍人初到青海,听到田野里的少年,误当是哭。于是,有人问道,“他们为什么要哭?”难怪青海解放时,有的遣返士兵怀着喜悦心情边走边唱,有人说他们是“走了一路哭了一路”。

青海花儿中的有些方言,皆见于中国古经典诗词与名著中。如“西凉的马超反潼关,割须儿弃袍的阿满。不维个花儿没营干,维下是心上的扯牵。”一曲中的“营干”,指办事情,斡旋之意,而在《喻世明言》39卷也提到——“却待人到安庆去,替他用钱营干。”“清凌凌的水流水,当啷啷儿的淌了,热突突儿的离开了你,泪涟涟的想你了。”中的“热突突儿”一方言,在青海话中指活活儿离别。在《金瓶梅》73回中:“一个热突突人儿,少了一个,有个不想不疼不题粘的!”。再如,“花椒红来红花椒,花椒的叶叶儿展了。阿哥活下的人花哨,我把个精神儿短了。”一曲中的“花哨”是花里狐哨的缩写,这里指耍滑、不稳重。《金瓶梅》20回:“花里狐哨,乔龙画虎。”23回:“在人前头花哨起来。”“关老爷穿的草绿袍,醉酒着骂曹操里。婚缘儿没满把我撂,睡梦里常打搅哩。”中的“打搅”一方言,指打扰、纠缠之意。元曲《伍员吹箫》三:“不知是哪里来的一个大汉,常来打搅俺每。”(每,与们字同)。另外,也指客气话。《儒林外史》28回:“在师父这里打搅,每月送银二金。”还如,“阴阳坡里拾蘑菇,精脚儿踏了个草坡。站下着想来坐下着哭,有心肠悄悄儿跑脱。”一曲中的“精脚儿”指光着脚不穿鞋。《金瓶梅》28回:“我没穿鞋进来,莫不我精脚儿进来了?”青海花儿中有着青海特色的词,诸如“脸脑”“对头”“先后(指妯娌)”皆在《金瓶梅》、《史记。孝武本纪》中出现。

青海的民俗记载中,好多青海方言与南京方言相同,如“上街”在青海方言与南京方言中皆称之为“上该”,“姑姑”皆为“娘娘”,脾气怪癖皆称之为“玍古”。

古人称凌晨为“侵早”,杜甫诗“天子朝侵早”,贾岛诗“门尝侵早开”,而青海汉语方言则作“清早”,读同“侵早”。西宁人说某人有意思,善斗乐,令人发笑,常说:“那个人古着,笑死了。”“古”即“滑稽”,“滑”读为“古”恰是古代读音。在青海汉语方言中,这些很古老的汉语词汇为数不少,大多是中原古语遗留。

从以上文本资料与民俗资料中,不难看出,青海方言与古经典作品有着一定的渊源。青海一级作家井石先生介绍,由于内地汉人通过屯兵、移民等形式进入湟水谷地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以前。由于湟水谷地千百年来一只处在较封闭的状态,汉语言词汇的发展相对缓慢。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从青海当地方言中发掘出很多青海人承袭下来、而在内地早已消失的

古汉语词汇。期中有好多被青海当地人以为“土”的“掉渣”的方言词汇,却常常在古代文人雅士的骚词雅赋里出现。如,“年时”在青海话里是去年的意思,花儿里唱到“年时价牵连到今年了,有缘法,才到一处儿了”。这个词在宋、元、明、清时期的词赋里到处可以看到。如宋词《菩萨蛮》词:“年时忆着花前醉,而今花落人憔悴”。

再比如青海人把脑子不大够用者斥之为“囊头”,为什么要把这种人称之为囊头呢?原来这个词来自吴语方言。南方人养蚕,蚕茧里有一种劣蚕,这种劣蚕缫出的丝无法做丝帛,只能供棉絮只用,术语“绵茧”,但养蚕人叫它“囊头”,并借此骂那些脑子不够用的人。青海人好多人的祖先是从南京发配过来的,到青海后无法养蚕了,而养蚕的专用术语也由于长期不养蚕而丢完了,只剩下一句骂人借用语“囊头”。

随着岁月的推移,一些吴语方言便慢慢遗留了下来。形成了青海独具特色的北方方言。

(二)追寻作者籍贯,品味名著语言。

大量的文本资料与民俗资料反映了青海方言与古典名著的用语之雷同。出了以上民间传说以外,《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及元曲等作品的作者,皆是江淮一带人氏。而江淮方言主要是吴语方言。所以很多古典作品皆有相同或相似于青海汉族方言的口语。

在很多名著中都能见到青海方言的影子,这与作者的籍贯有很大的关系,青海方言最为集中的要数《红楼梦》和《西游记》了。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众说纷纭,但曹雪芹是南京人氏这一论述为人们所认可,曹雪芹于1724年生于南京江宁织造曹頫家里。

曹雪芹在宋初的一位显祖是武惠王曹彬,他曾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陈兵十余万于金陵城下,迫使南唐后主李煜投降,避免了一场血战。正因为他一人不杀,一钱不取,所以后人为这位“宋枢密武惠王”建庙于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明代改建于南京鸡鸣山下。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二十岁上就因生痘而逝。顺治一死,决定继位人时,出过痘的第三子玄烨在“竞选”中得到了胜利(即后来的康熙大帝)!为酬报保姆孙氏的抚育之恩,首先遣派她的丈夫曹玺到南京出任江宁织造监督。曹家的宏运,随着康熙朝六十年盛世,也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人间富贵荣华。

曹玺死后其子曹寅继其父职。曹寅在江宁织造以及后来兼任两淮盐政的二十二年的生涯中,在江宁织造署接驾过康熙南巡达四次之多。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曹寅在扬州书馆(局)病殁。康熙帝就命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谁知只过了两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初,忽然一病而亡。康熙帝又特下谕旨,命将曹寅之弟曹宣的第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之妻李氏为嗣子,而且还特命他继任江宁织造。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曹寅在扬州书馆(局)病殁。康熙帝就命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谁知只过了两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初,忽然一病而亡。康熙帝又特下谕旨,命将曹寅之弟曹宣的第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之妻李氏为嗣子,而且还特命他继任江宁织造。

曹顒像他父亲曹寅,被康熙帝称作“是个文武全才之人”,死得十分可惜,而曹顒的特点是被称赞为“好古嗜学”,能继其世业。

由此可见,雪芹在南京的江宁织造之家,半个多世纪以来,是一个具有“很富丽的文学艺术的环境”的风雅家庭。

生活南京江宁织造之家的曹雪芹一生的巨作《红楼梦》,见证了江淮一带的人文风情.

对于《西游记》的研究,要数枞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室主任陈松郭老人了。陈老在2010年8月16日在《新安晚报》中论述吴承恩是安徽人的考证。陈老最大的收获是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籍贯的考证,他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吴承恩是仅安徽枞阳人。陈老说,正因为吴承恩处处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县的民俗风情。所以他的作品中用了安徽新野的方言,新野人称“饺子”为“扁食”,称“脚脖子”为“孤拐”,此类方言在《西游记》比比皆是。

青海方言中的“点扎(读抓音)”在古汉语中有指挥、率领之意,如《西游记》中第十回:“至次日,点扎风伯、雷公、云童、电母……”西宁方言则说,“你把我点扎着……”这里的“点扎”既有“指挥”之意,还稍有捉弄之意。

以上例子说明,明初汉族大规模迁徙与青海方言有密切的关系,江淮一带的文人雅士的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与青海方言有很近的相似点。但在历史上,青海地处偏远,受高山大川阻隔,与内地交通不便,周边均为少数民族聚集,客观地理环境是青海河湟地区汉族与中原文化少有联系,又加上青海经济文化不发达,很少受人重视,主观上被边缘化,各种原因使青海地区文化基本上处于相对闭塞状态,与中原汉语正常发展和变化不同,再说河湟地区汉语发展也相对滞后,使得古汉语,尤其是大量明代汉语的发音、词汇尽可能保存下来,以至于形成了今天青海方言古色古香、与诸多名著中的语言相近相同的现状,追其原因,与作者籍贯有密切的关系。

二、走进名著,进一步见证青海方言与古经典作品的渊源。

任何地方方言都是民俗的产物,任何方言都是民俗最精彩的呈现,方言来源于生活,精彩于生活,方言也有利于对地方文化渊源的研究。

研究青海地域文化的专家张成材认为,青海方言与南京话、安徽话的对比,青海话更接近于安徽话,两者有更多的相同处。从两者的蛛丝马迹的语言看,青海汉族人中流传的“珠玑巷”之说较吻合。

首先,大量的名著、经典的语言上得到了证实,应该是明代的南京,而不仅仅是今天的南京市。青海东部地区,迄今流传其祖先来自南京、江苏及江淮一带的说法,,因此青海汉语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是江淮流域的官话。这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元曲、元杂剧等经典名著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常常翻阅此类经典,觉得兴味盎然,青海周边群众的口语与以上经典名著的地方语言竟如此相近相同,每每读来,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加进了一味味浓浓的怪味鸡汤。在此提出、对比,进一步验证青海方言与经典名著的的密切关系。

在青海湟中、湟源、互助一带,人民常用“稀屎冒箭杆”,形容人拉肚子的激烈程度。在元曲中也用“箭杆”来形容雨下得大、急。如《潇湘雨》三《幺篇》:“这雨呀,他似箭杆悬麻,妆助我十分苦。”又元曲《荐福碑》三《小上楼》:“这场大雨,非为秋霖,不是甘露,遮莫是箭杆雨,过云雨……”相对而言,用“箭杆”来形容拉肚子的激烈程度比用这个词形容雨来得急要诙谐得多了。

笔者每每读《金瓶梅》时,老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好像觉得那位兰陵笑笑生就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而《金瓶梅》是用青海方言写成的一般。让我们随手摘几句:(第一回):“因他没有宽转地方儿……甚是过意不去”(宽转地方:宽展地方。)(第三回)“明日是破日,后日也不好,直到外后日,方是裁衣日期……”(“外后日”:大后天。)(第八回):“(士兵)取出家书,交与王婆,忙忙骑上头口去了……”(头口:牲口)(第二十六回):“见妇人穿着随身衣服,在门柱上正吊得好……”(“随身衣服”:平日里穿的衣服)。“打你一顿,撵得不容上前,得人不说出来,大家将就些儿便罢了,何必撑着头儿来寻趁人……”(寻趁人:故意和人找茬儿)“兴儿与了火工五钱银子,多架些柴薪……”(架:添加。)(二十七回)“敢是你昨日开花园门,放了那个,拾了娘的鞋去了……”(敢是:敢不是)(三十一回)“等回你主子回来,没这壶,管情一家一顿……”(一家一顿:将每个人打一顿)(三十三回)“逼得我急了,我吊在枝干上寻个无常……(寻无常:自杀)。

笔者与研究土族文化的专家白玉基老师(白老师花了数年时间研究土族文化,写出了长达20万字的专著《探寻孙悟空的足迹》一书,此书正在进一步的印证阶段,即将出版)、《青海日报》社会文化专刊部主编张翔老师于2014年10月就“青海本土文化”之话题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白老师谈道:季羡林大师就举证早版西游故事发源于西北。在敦煌、甘肃安西榆林窟发现了唐僧与猴行者取经故事壁画,从早期佛教传播的有关信息,足以证明“取经故事”不可能发源于中原。他说,研究取经故事,研究后期的《西游记》能否抛开吐谷浑不管?今天诸多土族民俗与《西游记》中的故事能合缝,研究土族文化能否抛开《西游记》不管?笔者深信《西游记》、《大唐西域记》等著作与土族先民有必然的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本人在《西游记》原著中,发现了很多难解的词汇,若将这些词汇用土语方言来解,就有了与原文匹配的实际意义。《西游记》是历史小说,反映了土族先民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土族独特的民俗皆能在《西游记》中找到踪影。土族的民俗是独特的,是独一无二的。白玉基老师还说,《西游记》中表现出的民俗也是独特的,其他兄弟民族人士都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不可识别的。这也是《西游记》的神秘性所在。经过比对,就土族先民经历的故事与《西游记》故事匹配;只有土族的独特民俗才能与《西游记》中表现出的文化严丝合缝。白老师的研究,得到了我省数名文人雅士的认可。就以白老师的研究,《西游记》中青海方言的出现就不言而喻了。

名著中青海方言出现次数频繁的要数《红楼梦》了,且不说《红楼梦》成为四大名著之首,成为中国小说难以征服的顶峰,也不说《红楼梦》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娴熟精湛的艺术技巧。但从语言来看,的确不亚于以为怪味鸡汤。曹雪芹将南京方言用于作品中,反映了他那个阶段的生活环境。这也与青海汉族迁徙发配之传说相吻合。如第28回:薛蟠道:“前儿我见了我妈,还嘱咐她,不叫她打你呢。”众人都道:“再多说的,罚酒十杯!”薛蟠连忙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说道:“没耳性,再不许说了。”(没耳性:没记性);第52回早有小丫头递过一搭子细纸,晴雯便一张一张的拿来醒鼻子。(醒鼻子:擦去鼻涕之意);第56回: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的下四百多银子”(通共:一共之意)。

除了《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中有大量与青海方言相雷同的语言外,在在元曲、元杂剧、《绿野仙踪》、《喻世明言》也有青海方言的影子。

譬如,元曲《来生债》楔子:“从今后休着你那心下熬煎枉受苦”。“熬煎”指烦恼、痛苦。在青海话及青海花儿中也有,“家里头蹲着受熬煎,跟上尕阿哥心宽”。

青海话中的“阿塔儿”,即指那塔儿或在什么地方。见于元曲《竹叶舟》三折:“又不是关津隘口,又不是你家前院后,怎么的唤渡行人在那塔儿有”。

元人马致远的《寿阳曲》称:“害时节有谁曾见来,瞒不过主腰胸带。”“主腰儿”指小棉袄。在青海海东地区皆称主腰儿。青海花儿有见证“大红主腰儿红死了,桃红的扣线儿絪了,上地下地的寻死了,寻着者脸蛋上啃了”。

再如,“相因”一词常见于青海话中,意为“戏言,占便宜”,而在《喻世明言》二卷:“梁尚宾听说,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曳靶”一词在青海方言中意为“”尾巴”,青海人常说“你是我的曳靶”,青海花儿也常见:“大红鞋儿绿曳靶,曳靶上扎给的燕儿。阿哥走了魂丢了,给尕妹做两天伴儿”。而在《汇芳录》19回也有记载:“脚下穿着蓝布鞋子,绣的满帮花,连那大红曳靶上都绣的花朵”。

纵观史册与文献资料,我们不难看出,青海虽是边陲之地,但青海是移民人口比例很高的地区,各种外来方言种类繁多,并且在全国来说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但却是普通话推广比较早,普及率较高的地区。外地人到青海,明显感觉青海不排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的关系。有调查显示,在青海地区,人们对青海方言的认同度较低,其实,关键在于青海本地方言是弱势方言,外来方言多而散,又形不成统一力量,为了便于交流,各种语音向共同语靠近,大家折衷于共同语。反过来,由于共同语的普及,青海汉语方言的使用范围(面)和使用的频度(度)都受到了限制。加之政治宣传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方言正逐渐退出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革,任何地方方言总要发生变化,但是不同的方言变化的速度也不相同。决定方言演变快慢的直接因素是方言势力的强弱,强势方言在语言接触中影响别人而不是受人影响,对共同语是抵制和抗拒的,而保留前代语言特点多,创新成分少,老中青之间差异不大,典型的是粤方言。像青海汉语方言这种弱势方言恰好是相反的情形。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老一辈人说的有些词汇已不能理解,语言的变化速度非常快。因此,青海汉语方言的逐渐萎缩成为必然,而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以及未来的面貌将成为地域文化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本文标题:我心中的那一抹绿色-城中,那片绿色(外一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55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