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移动互联网未来-互联网未来之路:“商务”+“生活”

发布时间:2018-05-08 所属栏目:业界

一 : 互联网未来之路:“商务”+“生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未来的互联网是越来越简单还是越来越复杂?就这个问题,似乎互联网界人士各执一词,后者认为基础服务已经趋于饱和,未来的蓝海必定在一些高级服务之上,同时,网民素质的提高也对高端服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前者认为互联网服务将越来越趋于生活化,和生活将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能使用互联网解决百分之八九十的生活问题时,互联网一定是最简单最容易上手的方式。

  网民为何使用互联网?因为互联网能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这个世界是被懒人驱动的,汽车的出现是如此,洗衣机的出现也是如此。任何一项技术,一轮潮流都具备这个特点。

  抛开结论不说,先看一个例子,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和支付宝。前者垄断了C2C市场,使得上淘宝购物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淘宝网上的商品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99%以上,而且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而支付宝则是使用最多的在线支付工具,解决了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子支付,另外,由于方便和快捷,支付宝还被广泛使用于各种传统交易上。这表明,这些被前人成为“天方夜谭”的应用也能被广泛的接受,为生活服务。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信息量的暴增,与此同时,配套的信息引导工具生活搜索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为此,中国雅虎推出了生活服务,数百种服务涵盖了99%的日常生活需求。就拿给孩子找保姆来说,你只需要点击其“保姆”链接进入该栏目即可获得相关的供求信息,与此同时,诸如“做饭”、“小时工”等日常词汇也屡见不鲜。

  与中国雅虎如出一辙的另外一个网站------口碑网,也以生活服务见长。从口碑网商户来看,来自餐饮、房产中介、旅游的商家接近70%。这三大领域刚好解决了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吃、住、玩三方面的需求,因此,2.21亿网民均是口碑网的潜在用户。中国的互联网一向步美国的后尘,从美国的经验看来,生活服务产业仅与生活搜索结合制造的产值就已经超过百亿美圆,生活服务和互联网相结合将大有前途。而在国内,也有了这种先例,除了淘宝网,携程也是个典型的离子。

  因此,中国雅虎+口碑网就变得有意义了,首先中国雅虎在搜索技术上有优势,而口碑网在生活信息服务方面有经验,二者的结合正好能发挥各自长处,相得益彰;其次,别忘了阿里巴巴还有淘宝网。商人是什么,商人除了做生意还要吃喝玩乐,阿里巴巴要做的就是一站式服务,因此,淘宝网和口碑网的用户恰好可以相互渗透。

  而且,满足类似奥运期间民众这种跨区域、综合性的生活服务需求,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整合后的雅虎口碑兼具中国雅虎的资讯、社区优势和口碑网的生活搜索功能,在国内互联网生活服务领域,可谓是巨无霸的级别。而此次奥运会也为新成立的雅虎口碑提供了最佳的契机,相信,通过奥运会的洗礼,雅虎口碑的整体服务将更上一层楼。

  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了,未来的互联网究竟怎么发展?我给出我的看法,首先,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是加剧的,互联网能解决越来越宽泛的生活问题,从高端的商务信息到低端的生活信息,互联网都必须一一涵盖,这次中国雅虎和口碑的深度整合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 : 雅虎副总裁张晨:移动互联网带来超车机会

张晨

张晨

新浪科技讯 6月13日早间消息,雅虎公司全球副总裁、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创始人、总裁张晨日前向媒体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北美同行,移动互联网也给那些人口众多、需求迫切的新兴市场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张晨是在雅虎全球研发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上做出上述表态的。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早期盛行“C2C(Copy to China)”模式,但这种局面已经在逐步改变。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后来居上。

张晨表示,雅虎的全球研发中心已在中国低调潜行了5年,当初雅虎选择中国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拥有一批世界级的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创新勇气和渴望的创新者。

在雅虎北京研发中心附近的中关村,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正聚集在这里,在张晨看来,这里的“村办企业”早已不再是以系统集成、软件外包和渠道销售型,而是做更加基础的软件、硬件和互联网创新。

“全世界的互联网顶级人才,尤其是理工科的科学家人才库,除了在美国硅谷就是在北京。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雅虎才选择在中关村设立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张晨说。

张晨表示,中国企业现在已经能够研发出全球流行的移动产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是经济创新,即来自产品、生产方式、市场及商业模式、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他指出,已经风行全中国的打车软件、移动电商、手机游戏等已有平台的创新,金融、制造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等,相应的产品在北美和欧洲都有类似产品,但就是没有中国发展的这么蓬勃兴旺。

他表示,技术创新、经济创新和用户需求三者之间是一个闭环。用户需求往往催生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会推动五大经济生产要素创新,经济创新衍生出新的服务和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如此往复,螺旋式发展。目前在中国做核心项目特别是平台产品的跨国公司还很少,他希望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能承担这一责任。(罗亮)

三 : 古永锵回顾互联网入华20年:多屏是未来机遇

优酷土豆CEO古永锵

优酷土豆CEO古永锵

新浪科技讯 4月11日下午消息,优酷土豆CEO古永锵今天在北京大学出席斯坦福商学院主办的China 2.0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回顾互联网入华20年来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古永锵在演讲中称,互联网1994年进入中国,从最早诞生的门户网站,到阿里巴巴(滚动资讯)为代表的电商网站的崛起,再到如今最流行的多屏和O2O概念,中国互联网已经从照搬和模仿,成长为全球互联网版图中独具特色的重要角色。

古永锵认为,多屏和O2O将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两大关键词。

古永锵1992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学位,1994年学成回国,同一时间中国首次接入互联网。在今天的演讲中,古永锵笑称他的斯坦福同学们大都选择留在硅谷,只有他一个人回国,被视为疯狂举动。(彦飞)

  以下为古永锵演讲全文:

恰恰在20周年前的1994年,大概在5月份的时候,我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那个时候我是唯一一个从硅谷搬回北京的人,我大部分同学都在硅谷,所以他们当时觉得我搬回北京是疯了。20年以后,中国依然是我的大本营。

过去我和5个初创公司都有过合作,以及三个早期娱乐公司。在过去20年中,通过在中国和一系列初创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我有很多对中国过去20年因特网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当前中国的发展让创新和机遇不断增加。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不断的创新的成果。首先跟大家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1994:互联网进入中国

1994年我们有了第一个64K网络,把中国连接到了世界互联网。那时我刚刚从斯坦福回到了北京,我们只能用收发电邮,上一些简单的网站。

但是在那个时候,中国和美国在网络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我的同学在eBay,可是那个时候中国没有消费的网络。

1997:消费互联网兴起

1997至1998年是消费网络在中国兴起的第一年,我翘首期盼已久了。那个时候我是一个产品经理,我们其中一个投资项目就是一个媒体公司,其中包括了很多国际出版,不管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上。

我们创造了很多中国早期网站,包括新浪,它的创始人之一也到了现场。这些都是新一代消费者网站。

那个时候和现在是有些不同的,特别是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网络发展方面有很多不同。很多人说,中国的网络是不是其他地方的一个复制版呢?但我们看到,在不同的中国网络发展的种类方面,我们看到不同的公司。

我们都是从硅谷的模式发展来,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亚洲模式,特别是像日本或者韩国的模式,都传播的比较广,也进入了中国,也参与到了互联网第一阶段的发展。

不管是硅谷还是在全世界,中心词都是创业精神。我们把各个模型都在中国进行了本地化,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因此我们这个本地化,以及我们的适应,让中国在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发展出了自己中国式的一套互联网。

2005:电商异军突起

那个时候,我们的企业家并没有很多的经验,只能边做边学。到了2005至2006年,阿里巴巴或腾讯这一类公司,他们在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方面,发展也是越来越不同的。

从B2B到商务,当时世界上并没有成功的案例来借鉴,从C2C到B2C,现在他们的规模已经比eBay和亚马逊加起来还要大。我们看到他们发展的模式,都不是从国际的模式借鉴过来,而是自己自产的。

网络的发展到宽带网络。从94年到现在,中国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创新也是在同时发展的,甚至早于世界的同期,看到中国的创新模式,也是发展的相当迅速的。

这一切发展的背景,都是一次革命和宽带发展,而在2005年年末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看到图上是一个中国字“合”,也是中国人很多年都在讨论的,在2005至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第一个多屏网络的融合。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创立了公司。

另外我们在2005年有一个非常火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这是一个非常火爆的选秀节目。它在电脑和手机上面,让人们通过手机短信投票,这是多屏娱乐融合的一个早期的模范。当然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以优酷和土豆来熟知的。

在中文里面,“合”代表合作,代表聚合,聚多合一,不管是多屏,还是2005、2006年的科技,都是以宽带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创新也是由不同的市场来造成的。

2005至2006年间,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土豆是在2005年4月创立的。优酷同时也和多家电视台和电影厂合作,我们在06年就有这样的合作。而这一系列的发展,都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市场。我们主要利用用户生成内容,关注中国观众自己的习惯,而这个也是我们早期发展得出的结论。

2009:用户自制内容

同样在2009年的时候,土豆和优酷都是在这个原创的内容开始起步,同样也是基于这个市场具体情况运作看看美国这个市场渗透的情况。因为固定网的渗透率在中国是很高的,PC网络使用者大概是5亿人,主要的增长是来源于手机,电视台的主要针对于是5岁一直到75岁这样一个观看的人群,而这个可以说是网上的这么一个观看人群,主要是针对于一些比较年轻化的群体。

可以说这个年龄段的区别是很大的,所以说这个网站的一个原创的内容,在中国的机会是比美国商机更大的,因为可以说在这个年龄段从45到50岁这个区间的需求很大,可以说现在有一个比较新鲜的电视节目,包括《老男孩》,还有《万万没想到》,在中国引起了很大轰动。还有土豆印象节,这样的内容都是针对年龄段的需求具体定制的。

在这个市场当中,竞争对手比较少。中国是一个很独特的国家,它有很多省市,有市级和县级电视台,有非常多的节目。在美国,只有几十个电视台,区别很大。如果说你看看中国的一些主要电视的台,他们经常会专著于自己呈现节目的形式,而一些国际化的节目在中国是没有办法进行播放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利用这个平台,把国际的一些选秀,还有一些节目带入中国来。

美国等发达国家面临一个问题:支付是互联网公司的一个阻滞之一,但是这样的一个阻值,已经在发展当中渐渐的被克服,所以说这个机会,还有不断的阻滞,一些新的机遇都是基于这个市场区别带来的,这个都会影响中国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2013:多屏时代

这里有一个重点就是创新的区别。随着中国公司不断的努力,现在中国的创新趋势是越来越明显的。

到2013、2014年,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多屏的时代,可以说PC,平板电脑,手机,还有智能电视,有这些平台,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的场地,介入到互联网,可以使人们的工作越来越方便,人们在路上、地铁中,公交车上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多屏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和促进。

还有手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要强调的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趋势是更加重要的,因为之前我们已经提到,通过PC实现的市场渗透已经放缓了,手机比PC的应用更广。小的城市,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的使用者,他们依赖于手机获得更多的网络信息,所以说在这样一个领域当中,整个产业的前景还有现状都变成的非常之快。

举例来说,许多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正在发生一些规模的转变,他们想要从这个PC的一个主流转变到手机、移动终端。当然还有手机APP的这么一个产业。一些小的新型公司很难走入中国前十,竞争非常激烈。

多屏的发展是我们值得去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另外一个现象就是线上线下互通(O2O)。那么这样一个情况,我们都在全球进行广泛的讨论,从去年开始就是这样。

在中国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的发展趋势是更加快的。上一周,我办公室的风投资本家,他们比较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基于自己的情况和观察,他们认识到一个现实:O2O或者O+O,线上线下的聚合,在中国发展非常快。

这样一个领域的竞争度很高,并且发展速度非常快,中国网络公司不断推进自己的战略,还有业务的一些调整,整个互联网都会因为这个而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会越来越趋同。

上周我在上海见到了一个著名的线下公司的CEO,他去年基本上把大部分时间都是研究互联网现象。

举一个小的现象作为例子。电影,它对于传媒还有娱乐,是一个非常大的展现。优酷土豆已经开始了在网上进行分销,包括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还有一些线下合作。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和线下的伙伴合作越来越密切,不管是在生产营销还是制作的过程都是如此,大家可能知道最近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电影《美国队长2》,当主演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在网上公布,引起了网民强烈的反响。

同样的一个趋势也可以注意到,之前一个微电影《老男孩》,很快就会搬上大荧幕,大家可以看到线上和线下的聚合力度越来越快。

当我们刚刚建立起优酷土豆的时候,我们定位为网上视频网站,但是随着APP流量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也随之变化。两年前PC流量比手机流量大十倍,而现在观赏量,浏览人数,手机都比PC大很多,我们定义为一个多屏的娱乐平台。

在市场不断变化情况下,我们不断发生转变,当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三个观察和评论。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网络情况正在不断进行整合,像阿里巴巴,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司,正在进行许多的战略重组。

另外一个其中的隐患就是,看看一些西方的情况,我们是把一个开放的网络世界变为办开放呢?他们在中国不断发展业务,我希望有更多的发展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非常期待看到现象,能够本土和国际化公司合作,希望这样一些重组,跨地区的重组取得更好的成就。还有线上和线下,我希望大家未来大家看到,不单纯做线上,或者单纯做线下,我希望这样的趋势继续演化。在未来我们看到有许许多多创新的公司。

四 : WIPO总干事:未来所有文化内容迁移至互联网

日内瓦,26-09-2011 PR/2011/695

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国际知识产权界在今后数年面临着三项主要挑战——管理知识产权申请需求;所有文化内容迁移至互联网;以及增强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用知识产权的能力,以鼓励创新和创造。高锐先生说,成功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深度的参与和承诺。高锐先生还赞扬了WIPO在准则制定工作的议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认为这是WIPO成员国之间加强协作和相互理解的结果。

高锐先生在WIPO成员国年度大会的开幕式上说,“成员国之间的气氛已大有改善。各代表团均非常有建设性地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我要对所有成员国表示感谢,是你们的卓越工作才使其得以实现。”

大会选举塞尔维亚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Uglje a Zveki 大使担任大会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总干事特别述及以下几个方面:在音像表演相关的谈判中有所突破;在为提高阅读障碍者获取印刷作品的机会制定一项国际文书方面,各方已就该文书的内容达成一致;在保护广播组织方面,各方亦就一项新的工作计划达成了一致。

高锐先生说,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IGC)的工作也“进展显著”,并指出,“现已编拟了有关案文,并进行了多次谈判。IGC已就下一两年期延续IGC的任务授权的具体条款达成了一致,并将提交大会批准。”

他说,其他取得进展的领域还包括:商标法常设委员会就外观设计开展的工作、专利法常设委员会的一项实质性工作计划数年来首次得到通过、拟对原产地名称国际注册的《里斯本协定》加以修订。

高锐先生还述及了本组织的财务状况,并指出,对包括《专利合作条约》(PCT)、商标马德里体系、外观设计海牙体系以及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在内的WIPO各项服务的需求,在2011年已经回到了危机前的水平,并且已经开始超过危机前的水平。然而,他强调说,收入并未相应增长,这是由于瑞郎大幅增值的比例影响造成的,随着为类似货币波动设想的调整机制在接近年底时开始执行,这一影响将在未来得到纠正。

高锐先生说,本组织仍保留了收入增长4.7%的预测。尽管如此,为慎重起见,将把支出降低到仅增加3%的水平,同时将对数据进行非常仔细的监测,并进行相应调整。他对成员国就这一问题开展的富有建设性的对话表示欢迎,并期待着大会能够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下一个两年期(2012/13)的计划和预算草案。

针对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一问题,高锐先生说,找到解决的办法将需要“各条战线开展行动,包括确保WIPO的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开展一些立法工作、做出工作共享安排以及完善技术基础设施。但是要提供答案的话,国际社会就需要提高达成共识的能力。”

高锐先生说,同样,对于版权所面临的挑战,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十分复杂,需要从法律、发展全球许可及数字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文化变革、机构协作等方面入手,并需要采用更好的商业模式。同样以需求管理为例,问题迫在眉睫,因此需要认认真真地为达成共识做出承诺,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总干事重申了WIPO对于提高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其创新和文化创造活动的承诺。他指出,通过进行战略规划、并通过让本组织所有服务部门在提供服务中重视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能力这一工作,本组织在改善所提供的能力建设服务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此外,本组织还开发了一些数据库、平台和服务,以增加发展中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所创造出的知识和信息的机会,并在50多个国家开展了办公自动化和现代化项目,而且还将在40多个国家建立此种项目。

高锐表示,在这一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我们也知道,这项工作仍有改进的余地,我们期待着与成员国一起加以改进。”

最后,总干事对本组织的员工表示谢意,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表现出的奉献、辛勤和敬业精神。我认为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切成就归于各位同事。”

除在大会致词外,总干事还就本组织过去一年的主要成就向大会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 。本次大会在2011年9月26日至2011年10月5日期间举行。

五 : DoNews创始人刘韧:互联网人决定互联网未来

DoNews 12月22日消息 12月22日,国内领先的TMT社交媒体DoNews将联合各大媒体及互联网资深人士在京举办“互联网年度颁奖”,DoNews创始人刘韧出席并发表致辞。

刘韧说,“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DoNews。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当今的互联网风云人物们,是他们决定了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此次颁奖盛典引发了互联网行业各路英雄人物的高度关注。包括陈一舟、陈彤、陈年等行业领袖在内的百位CEO齐聚现场,创造了互联网领域规模最大、互联网公司高管到场人数最多的行业盛会,完美重现DoNews英雄会盛况。

本文标题:移动互联网未来-互联网未来之路:“商务”+“生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0478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