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春节-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发布时间:2018-04-28 所属栏目:我们选择的不是工作

一 : 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自从直播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阅兵式后,日本最大的弹幕视频网站niconico就在“直播中国”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www.61k.com]今年春节除夕夜,这个神奇的网站就聚集了一群神奇的日本观众,饶有兴致地直播了春晚。

不只是日本人,从小吃面包喝咖啡,期待着圣诞节礼物的欧美网友们一样会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文化。根据GoogleTrends的统计,美国成为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关键词“CCTV’sNewYear’sGala”的热门搜索地区。

春节里的趣事 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SpringFestival”关键词的GoogleTrends统计数据)

不过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欧美国家的网民们更像是一群听故事的小孩子,在互联网上了解春节有关的消息和习俗。他们对中国春节保持着好奇的同时也透露着不解。

在哪里围观春节?

相比春晚这种可能会在YouTube、央视海外频道中直播的正式活动,其他更加本土化的新闻媒体、社交网络才是外国人围观春节的主要阵地。

新闻网站

从春运开始的那一刻起,国外的新闻网站就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一些有关中国春节的报道。虽然以中国人的眼光审视这些报道,会有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但是从文章下方评论区的热度来看,这些外国读者倒是享受通过新闻网站了解中国春节的过程。

美国新闻网站Vox在一篇文章中引述了央视英语新闻频道的一段视频(点此观看),简单介绍了中国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一些习俗的来历。

Vox对春节的定义是这样的:人们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大街上举行聚会,点燃烟火,用红色装饰一切东西。我们可以想象成是感恩节和元旦前夕的集合。

ABCNews反倒是对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传统习俗——“打树花”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少中国人都未必知道这一习俗的存在。在春节前一周,ABCNews的记者就参观了暖泉镇,还采访了“打树花”的非遗传承人薜建国。

一个勇敢的铁匠,只戴着宽沿草帽,披着羊毛背心,使劲把融化的钢铁向旧城墙挥去。当温度高达2900摄氏度的炽热金属接触到冰冷的砖块时,火花好像雪一样在铁匠的头顶洒落。

读者“devilschild”在评论区中留言:

这绝对是这个网站上出现过的最有趣的文章。感谢你与我们分享这一门独特的艺术。

春节里的趣事 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VICE作家ZingTsjeng在上一年春节期间向BuzzFeed供稿,用21张Instagram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只为论证这个话题:中国春节打败其他所有节日的21种方式。这位可能是香港华裔的作者似乎很关注有关饮食的习俗:

每道年夜饭都象征着好运气,所以要求你来者不拒。

肚子饿了?来,这里有10000种零食。

供参阅:年糕比圣诞补丁好吃100万倍。

当你对所有的食物都感到厌倦了,你可以用健康的水果解毒……或者健康的瓜子和坚果。

各种国外新闻网站上有关春节的报道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华裔、港澳台同胞撰写的文章。如果某位外国友人把这些文章都读完的话,他可能会以为春节就是三个事情的组合:吃、放烟火、发红包。

社交网络

国外的大V、普通网民也会不经意间成为中国春节文化的助推者。

苹果AppStore发推庆祝了中国农历猴年,推广新的游戏升级;以柯基犬为主题的ThreeCorgis网站让两只小短腿柯基穿上了象征春节的衣服。

春节里的趣事 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体育界也不忘借春节刷一下存在感,NBA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31秒的视频。在这段视频(点此观看)里,发型有点抢镜的林书豪和哈登、库里、火箭熊围坐在饭桌前共同庆祝春节,如果这段视频更长一点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展示一下火箭熊是怎么吃饭的?

和微博、饭否、贴吧一样,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上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海外大V自发性地变成了助攻中国春节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

旅行网站

中国那么大,想要深入了解,还是亲自来走走吧。

一个专门提供中国旅行相关服务的网站TravelChinaGuide罗列了很多春节前来中国旅行时值得了解的国家、文化知识。当然,作为一个商业性的网站,广告还是必不可少的。

春节里的趣事 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图片来自:LonelyPlanet)

LonelyPlanet的知名度更高,但是在“中国最著名的节日”列表里,有关春节的介绍竟然被移除了。不过在官方播客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目的地编辑megoizzy撰写的一篇有关春运的介绍文章。这篇文章引用了Instagram上的很多照片,megoizzy观察到了春运火车上的小细节:

中国的旅行者并不害怕拥挤。在人满为患的火车上,旅行者有时候会轮流坐下,放松双腿。

虽然每年都要经历春运的中国人更倾向于把春运的拥挤看作是不得不受的罪,但在megoizzy的描述下,春运反倒成了温馨的,充满故事和惊喜的年度之旅。

春节在海外究竟能有多火热?纽约的除夕夜烟火秀只是比较耀眼的一个活动。LonelyPlanet的另外一位编辑JoeMinihane挖掘了伦敦、纽约、吉隆坡、旧金山、墨尔本、曼谷、新加坡和香港等城市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节庆活动,并介绍了一些春节必去的观光点和不能错过的美食。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庆祝春节,想必会有别样风味。

Quora

虽然内容搜索成本和质量不比旅行和新闻网站,但即使是把人们在Quora上的详细回复当成一篇真人小说,也足够有趣了。

“在北京旅行体验中国春节是不是一个好的想法?”这个问题中,高票作者KaiserKuo详细列举了在北京过春节的一些好处和缺点,比如吃饺子:

如果你喜欢吃饺子,在地球上没有其他地方比北京更值得你来了。你会吃到比想象中更多的该死的饺子。

从2006年开始居住在中国的DerekHarkness则推荐了哈尔滨作为体验中国春节的好去处:

如果你计划来北京,那就订好来回机票,把3天的哈尔滨行程列入旅行计划吧。你不会感到后悔的。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Quora上大多数有关春节的讨论都是比较正经温馨的,当然也不乏一些奇葩问题,比如“中国女性真的会在春节期间租赁一名男友回家过年吗?”,AmandaTendler为此还做了简单的调查:

……另一个女孩说她们会在微信、一夜情的应用陌陌(作者注:Amanda原话)中租赁男友,甚至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正如她所言:“这是一种双赢!”

外国人也想过“中国版”圣诞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59.4万名外籍人员人居住在中国境内,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在华外国人人数超过10万,来华留学人数不断上升。

春节里的趣事 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能像MarkRowswell这样融入中国主流社会的外国人并不多,他的中文名是“大山”,图片来自:NPR)

尽管真正融入中国社会对这些外国人来说并不是易事,但是不少北上广以及香港的来华留学生、游客还有商务人士都向爱范儿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互联网上一些碎片化的消息才是大量外国人了解中国春节的主流渠道。这些对中国几乎完全不了解的外国读者在各种文章、UGC内容的讨论区里表现的也是自己对于春节的好奇。

当我们欢天喜地和朋友们在圣诞节熬通宵,在酒吧发朋友圈自拍后,不要忘记了在互联网上,还有不少外国人想知道中国人到底会在春节干点啥。移动互联网普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春节文化的积极分子。

所以,当我们在春节期间吃过老妈做的美食,拿到长辈给的厚厚一叠红包后,不妨也在互联网上多晒一晒。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二 : 春节里的外卖:他们选择留下来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去向远方。然而,我的故乡就是足下的这片土地,万千劳动者汇聚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月27日,正月初一,春节,举家团圆的时刻。

  在春节即将到来的前一周,北京已进入春节“倒计时”,每个角落都沉寂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中。

  然而,就在这即将到来的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中,一些变化使生活在这座城中的人们感受到了“春节真的要来了”。

  因为,北京即将进入“空城”状态。

  马路空了、店铺空了、地铁空了;望京、中关村、国贸,这些往日最为繁华的坐标,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冷清的时刻;滴滴打车变得难了起来,快递小哥们也卸下往日“盔甲”纷纷离京。

  各行各业间的“你争我打”,也突然停顿在了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

  据中国网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有848万人口陆续撤离京城,这也造就了中国交通运输的一次盛况——春运。归乡,似乎成为了这个时候人们谈论最多的两个字。

  1月26日,腊月三十,除夕。在这一天,北京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空城”,只剩下冷清的繁华。

  返乡

  元旦刚过,就已经有不少做小生意的商贩们准备收拾行李归乡。

  1月21日,腊月二十四,小年。

  早餐摊主陈涛便早早收摊,因为他即将赶赴回乡的回车,他的老家远在北京1200公里之外的浙江。

  他将一张印有“关门大吉”的通知贴在了玻璃门上,上边写道,“本店自即日起放假,开店时间为2月12日。”也就是元宵节之后。

  因为在大多数农村人眼中,只有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过完,才可以开始新一年的劳作。

  “理发的人一个接一个,本来上午我就要歇业回家了。”说出这句话的人,名叫张海,他经营着一家小理发店。

  “很多地方讲究正月不理发,所以年前很多人都来理发,一般最忙的时间就是春节之前和农历二月初二。” 张海说道。

  当然,在这个时间“告别”这个城市的不仅有这些商贩们,紧随其后的便同样是为了生计而日夜奔波的上班族们。

  一些公司通常都会在这个时刻提前放假,以便他们回家,即使不放假,有的年轻人也会动用年假或是请假,以便回家之需。

  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

  望京SOHO、中关村SOHO、各间孵化器均开始熄灭了已久未曾熄灭的那盏灯火,灯光随着上班族的返乡一同消失在路上。

  这一天,公路、铁路、民航的客流达到顶峰,去往北京站、北京西站、六里桥长途客运站的公交和地铁线路变得异常拥挤。

  1月26日,除夕。北京似乎经历了一场人间“浩劫”,恢复了它应有的平静。

  路空了、公交车空了、地铁空了。往日在早晚高峰随时可见的深红色路况指示,在这一天全部被绿色所取代;曾经排队的公交站台和需要人推才能坐上的地铁,在这一天全部变得空荡荡的。

  它们如同丢失了“灵魂”。

  春节的外卖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二。

  被称为“小黄人”“小蓝人”“小红人”的外卖小哥已经提前上岗,为了生计开始在路上奔波。

  28日上午11点,在北京大兴区的几家餐饮店门前,不少外卖小哥拿着打包好的餐食快步跑出,骑上电动车奔向用户家中。

  来自山西枣庄的张海今年28岁,为了多挣点钱他放弃了回家与家人团聚,春节假期坚持送餐。

  现在,他每天送餐量大约在30单左右,每单能赚6-7元,另外还有公司的奖励,假期工作虽然辛苦但还是能收入1000多元。

  “没想到春节期间还能有这么多人定外卖,现在都不敢找女朋友,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忙不过来。” 张海气喘嘘嘘的对蓝鲸TMT说道。

  在见到他之前,他刚刚送完一单外卖,返回他的“直辖地”。

  “其实,送外卖看起来很辛苦,但是觉得给别人送去一份饭菜心里很舒服。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我们吧。”

  在春节期间,张海的工作虽然和往常一样,但是在他心理压力却更重了,因为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他想加快送餐的速度,让点外卖的人能够在寒日里感受到温暖。

  北京是一个最讲家人团聚和礼节的城市,年夜饭自然少不了。“早在1月初就有很多人来定年夜饭了,过年这几天更是忙得不可开胶。”饭店老板徐耀说道。

  而他为了能够让更多家庭吃上热乎的年夜饭,已经有3年没有回到家乡了。唯一让他惦念的是刚刚2岁的儿子。

  “有次回家才待了不到一个礼拜就走了,因为饭店这边太忙,人手又不多。没能好好的带儿子出去玩一趟,感觉很亏欠。”说到这里时,他的眼睛有些红润,用手揉了揉。

  有数据显示,去年,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有80%热门餐厅的除夕年夜饭在一个月前就全部被预订一空。没有来得及订定的客户平均占到整个群体的15%左右,其中有10%用户选择留在家吃年夜饭。

  据美团点评研究院预计,2017年除夕预订年夜饭套餐的客单均价是平日单均价的7倍以上,接近400元,部分订单超过1200元。主要预订品类为地方特色菜、海鲜、小龙虾等菜品。

  热闹的出行大军

  2016年,出行行业的大事件——滴滴与Uber合并。这一场大战持续了两年之久,激烈程度不次于一部古装大戏。

  然而,春节的来临打破了它们的节奏。1月初,一篇名为《滴滴难打车》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中写道,在临近春节时,在上海遭遇了打车难的问题。因此引发轩然大波。

  不管是滴滴出租车、滴滴快车,还是滴滴专车,司机们陆续离开奋斗之地,开始返乡。不光是上海,北京也同样遭遇了这样的问题。

  滴滴快车的叫车价格,从1.5倍、翻到2倍、3倍,直至“附近无可用车辆”。大部分的快车和专车停运,因为在这部分司机中,外地人占了多数。

  当然,也有的司机选择留在北京过年,但这毕竟是极少数。

  快车杨师傅对蓝鲸TMT说:“今年不打算回家过年了,春节多跑几单挣挣钱。打车软件的制度如今变化太快了,从最早的不收任何手续费到现在的抽取25%的提成。”

  “真是越来越不好干了。”杨师傅摇摇头说道。

  杨师傅从2015年7月开始运营快车,他经历了打车软件平台的变迁和更迭。“现在根本就不能指望开它做为主要收入来源,以前靠它几乎可以养一家人。”

  而对于即将面临的网约车政策,他也很无奈。“如果真不允许外地人开,那只好谋求别的职业,或者干脆回老家发展了。”

  除了杨师傅,在春节要继续“加班”的还有北京出租车司机白师傅。“春节打算初一就开始拉活,趁着能跑多跑跑,也能多挣些份子钱。”

  白师傅已经开了20年出租了,可以说,他算是完全见证北京出行历史的人。从路边招手打车,到如今的互联网出行平台打车,带给白师傅只有两个字——方便。

  如今52岁的白师傅,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和出行APP。“没办法,时代太快了,不用这个现在真没有单拉,只能强迫自己学习,没事的时候让孩子教我。”

  的确,互联网的变迁,带给我们更加方便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逼迫了一些止步不前的工作方式。而出行行业正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今年,滴滴顺风车发布了“空座共享”计划,意在让出车上的一个空座,让想回家的人都能够团圆。

  不打烊的电商,加价的快递

  今年的春节,似乎有些不一样。比起往年,今年的互联网变得不再安静。

  春节前夕,各大电商平台均推出“春节不打烊”,以及各色“年货节”以应对在春节期间的“买买买”。而快递小哥们,则是马不停蹄的将一件件货物交送到客户手中。

  今年的一些淘宝店铺也打出了“春节不打烊”之类的标语,并声称下单之后24小时内发货,但是几乎没有几家包邮。

  虽然国内快递公司都称,“春节不打烊”,但随着快递员回家过年,一些快递公司在春节期间的货物中转、取件、送件都会进入到“春节模式”,所有环节都将暂缓。

  就连快递业中的老大哥顺丰,在今年也全部暂缓了各环节的任务,并且每单需要加收10元的假期服务费。

  “去年回家过年了,今年就不能回了,所以今年要在北京过年,我们营业点目前只有3个人,正常的话是10多个人,大家都回去过年了。”一位顺丰快递员对蓝鲸TMT说道。

  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春节时表示,将投入7500万元鼓励快递员坚守岗位,并可接家属来京过年。

  一位京东快递小哥对蓝鲸TMT说,“去年就没回家,今年恐怕也没机会了,只能在清明或者五一时休假回家看望亲人了。”他的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无奈。

  由于京东在今年推出了“春节不打烊”的计划,因此需要的处理的货物数量也达到了平日的顶峰。这也难怪,刘强东会如此花大价钱,让京东快递员把家人接到北京过年。

  今年电商们的表现,似乎没能让线下实体店得以喘息。因为,各大电商平台都纷纷推出了“春节不打烊”的口号,除京东之外,苏宁、天猫超市等都加入春节配送大军。

  但是,坚守者一定有他们的无奈。虽有高薪,但却无法与家人团聚,而大部分快递员还是选择了放弃高薪,回家过年。

  迎接来年

  2月6日,农历正月初十。

  虽然我们又将暂别家人,回到工作岗位之上,但是,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们却依然还在奔波。

  从宁静到喧嚣,再从喧嚣到宁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许,这就是北京这座城市的主旋律,它需要“冬眠”,以此抖落一身浮尘,等待来年的花开。

  它如同丢失了“灵魂”。

  但如今,“灵魂”依旧在。

本文标题: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春节-外国人眼里的春节有这些趣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514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