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雷军的第二锅小米粥-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发布时间:2018-05-07 所属栏目: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

一 : 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10月底,据雷军微博消息称:“小米双十一活动第一波将在11月1日开始,并表明旗舰机小米4降价现货出售。[www.61k.com)”

京东微博 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这不,刚刚过去一天时间,小米的战报已经来袭,其中战绩还很牛:京东、苏宁均夺得第一!

京东微博 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话说,小米跟京东合作不是第一回了。同时,在10月30日雷老大还向京东东哥亲自介绍了小米手机、电视、净水器、平衡车等产品。想必,就是为了这次的双11备战计划吧。

京东微博 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果不其然,雷军微博也再次证实。当然,由于首战告捷,京东也出手阔绰对此次销量进行了极大的回馈表示:送小米1000份米粉。

京东微博 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不过,距离真正的“双十一”开启日期还有几天呢。小米算是抓住了第一轮的机会,而其它各手机厂商也在暗自发力,具体请看微博上下的“战书”。真可谓手机圈堪比娱乐圈热闹呀。

八卦完毕,回过头来分析下小米和京东。记得在浙江义乌互联网大会上,大家都反复提及到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互联网十强企业,中国则占据四席,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虽然京东长期处于二线,规模相比也还小;但京东的路子和打法个人觉得很接地气。原因在京东是一种“京东特色”的接地气,包括烧钱也烧的接地气,这种接地气甚至带着一丝匪气。

京东微博 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再看小米,有人说与京东联姻是由于其面临颓势?为了完成雷军所公布的销量值?其实不然,小编认为这种做法符合雷军的风格。

他曾说过做互联网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来看其中的“快”,别家厂商都在为了真正的双十一备战,而小米则选择先入一步,抢占风口:一方面,时间上夺取机会;另一方面,为“11.11”打下基础。

显然,小米抢在双十一到来之前提前布局京东是有谋而来的,不仅仅是为了销量,其中之意可以慢慢品味。

以上所述也只是小编粗略猜测而已,因为小米曾经有一句话,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做到哪里。而与京东的合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好了,分析到此。总体上,小米的首战确实值得一提,雷军都已经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在微博表示“大赞”了。

更多互联网分析,请关注微信:wi_yoes

二 : 雷军:小米的目标是做全球“最酷”

  “世界知识论坛?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进入倒计时,这场盛会将迎来中韩两国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其中包括约占韩国GDP的20%的三星集团以及估值高达450亿美元的小米公司。

  对于小米来说,三星是极具竞争力的对手,这场强者之间的对话也将在由中国每日经济新闻和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联手打造的论坛中呈现,我们特地邀请到了三星电子社长朴商镇,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林斌出席本次论坛。就在论坛即将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为您全方位解读小米。

  5月12日,小米Note顶配版首次通过线下渠道——小米之家公开发售,售价2999元。虽然雷军早已说服自己,这款手机足以翻过3000元,但最终他还是停住了,“这是立场问题。”他说。

  小米的第五年,最贵一款手机上市,名字叫“安卓机皇”。对于一直奔跑在中低端市场的小米来说,“机皇”是否会把小米推上一条新的跑道?小米的终点又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长达三小时的交流中,每每谈及产品,他会异常兴奋,提高音量或直接起身拿出样品作对比。

  “机皇”横空出世

  5月13日下午两点半,约定的采访时间已过,雷军的会议还没结束,小米的工作人员特此为他申请了五分钟的午饭时间。数分钟后,他攥着这款“机皇”到来,聊起前一天线下销售的情况。“真的令我很震惊,排在第一位的人听说前一天下午四点半就开始排队。我和他握手时他手是冰凉的,我也激动得不知道要说什么。”雷军说道。

  在此之前,他心里也没底。当价格最初确定在3299元后,雷军依然在跟上游供货商谈判,试图寻找压低价格的空间。直到公布价格的前一天,他纠结了1个小时,前后打了6通电话,把售价由3000元最终确定在了2999元。

  如他所言,1块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立场,小米坚持最高性价比的立场。当超过3000人在小米之家排队购买小米Note顶配版,而线上通过小米网预约购买的人数达到了100万人时,雷军跟他的队友在位于清河五彩城的小米总部喝了啤酒,吃了麻辣小龙虾,就当是庆祝。

  “我从来没有说过我们秒杀苹果、三星,我只是说这个点我们做得比苹果好……我是理工科背景,其实我觉得有些人对我有误解。”在想不到如何表达时,雷军也忍不住笑场,这让大家都轻松不少。

  理工男的素养让雷军将“机皇”配置和盘托出,“正面2.5D玻璃+背部3D曲面玻璃、骁龙810处理器、4GB DDR4运行内存、64GB ROM,”他拿起桌上的手机,摩挲着背面玻璃,“这个工艺非常复杂,这是在竹质、木质、蓝宝石、真皮、陶瓷不同后盖中精选出来的……大家能理解我两年前的心情么,就是不惜一切,什么好就用什么。”

  他不忘把任何一处细节展示给周围的人,这更像是打满鸡血的金牌销售。至于“机皇”,雷军说它是为了“发烧而生”。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苹果和小米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分别为1450万部和1350万部,分居一、二位。“实际上小米第一季度真实的出货量是1498万台,因此小米才是第一。好吧,反正小米都是数一数二的份额。”雷军显然有些不满这一数据,他给小米今年定的目标是8000万~1亿台。他表示,二季度的数据将非常好,小米今年完成90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没有问题。

  否认进军房产汽车

  速度越快,意味着触摸到天花板的时间会越短。对于冲进高端机市场的小米来说,其颠覆自身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你能感觉到雷军的焦虑,他眼睛里的红血丝已侵占了瞳孔以外的所有部分,有人说,自从创办了小米,这红血丝就没消退过。“之前行业在爆发期很难沉下心来做事,而供应链瓶颈期可以让手机企业静下心来做事。比如用户永远觉得电池续航不够,画质不够好等,手机产品在细节方面还有更多改进空间,这对全行业都是一个好事。”雷军说,“我不在乎别人说我们是便宜手机公司,我们只要是个好公司就行了。”虽说无意,但他还是会拿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数字来回击。“今年我们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在50亿~60亿元左右。”

  不经意间,雷军的小米帝国已经从三大核心业务发展到连接一切的战略,再到染指互联网金融,环环紧扣的生态链将小米的估值在16个月内从100亿美元推升至450亿美元。据了解,小米计划用投资的方式入股100家硬件公司,目前已经投了39家,计划向其开放品牌和流量,以覆盖多数智能硬件领域。

  当被问及小米不会碰触的领域时,对之前进军房地产和汽车的传闻,雷军再次明确否定。“小米三大核心业务是手机、电视、智能家居。其中手机业务目前做到了国内第一、全球前五;电视业务销售正快速上量,内容在补齐短板,电视盒子也做到了国内份额第一;智能家居方面,小米智能路由器份额第一,空气净化器每月销量超过10万台,市场份额约20%。”

  他甚至用“超级满意”、“严重超出预期”来评价小米智能家居的发展。小米智能家居超级APP已经放在手机锁屏界面里面,这是小米目标连接一切的开始,全开放,不站队。对于竞争对手的跟进,雷军称小米在智能家居的思路现在很清晰,不是概念化,而是已经商品化。小米在连接一切的战略上,是付诸实施最快,链接数量最多的企业。“为了把这些打通,我们投资了美的,一年生产3亿台家电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投资美的是小米智能家居战略的延伸,虽然并不会进军房地产领域,但雷军也表示,会通过智能家居来与房企合作。

  忙到没时间焦虑

  5月11日,小米金融正式上线互联网金融产品“小米活期宝”,雷军说,小米天生就适合做互联网金融业务。“做互联网金融是自然延伸,去年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所以它就排在后面了。但我们投了几个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在了解赛道,目标是未来3~5年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玩家。”

  从手机到互联网服务、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以及互联网金融,小米已经寻找到不止一条的变现路径。所以,当上市这些问题抛给雷军时,他回答很坚定,“我不是为了市值在做这家公司,我们已经被超级认同了,如果是想证明什么,那今天我应该全部都证明了,我认为小米未来的道路就是全球化,能让全球每个人享受中国科技创新的乐趣。”对于上市时间表,雷军依然表示,从现在起五年之内不考虑上市。

  对于能达到450亿美元的估值,射手座与生俱来的自信让雷军对自己进行了如下的总结:“我一直是一个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我在这个行业26年,没有人比我更执着、更具理想主义精神。顺势而为对我们这种坚韧不拔的人来说,是时代的大机会。对于我来说,小的坚持都应该放弃,这样才能走向人生巅峰。”

  有人提醒,Uber正在计划开展新一轮融资,这会使Uber的估值达500亿美元,从而超过小米。“那太好了,从此我们就是世界估值第二的互联网公司了,大家都去超越Uber就好了。”雷军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代表未来、最酷的科技公司。至于如何界定这个“酷”,雷军认为,用户认同的便是最酷的。

  对于全球战略布局,雷军说印度是小米的新战场,但挑战在于,海外发展并非简单地复制和平移小米模式。不光在印度,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已经意识到小米的“威胁”。早在去年9月,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崔炅焕就曾在韩国提到了“小米冲击”。

  但这为小米的全球化战略清除了一些障碍,“你知道一年前,外媒都是骂我的,说我是China apple、copy。所以我拒绝接受外媒采访。但现在,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几乎都是正面的声音。”

  雷军说,在采访之前,他接待了一群从美国来的客人,他们看到“机皇”后兴奋地说,如果这个产品在美国肯定会大卖的,雷军回了一句,“step by step”。他的从容和自信也在进一步影响着小米,当有人问起现在的雷军是否还会焦虑时,他说,我根本没时间焦虑。

三 : 雷军的小米逻辑

小米是什么?发布会上,雷军给小米定了性,是一家做手机的公司,小米的目标就是要做世界顶级的智能手机。而小米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似乎也应从此算起。

一周之内,雷军先后参加了金山与小米两场媒体见面会。这已经打破了雷军三年来“防火、防贼、防记者”的心中信条。金山,是因为大事突发,需要跟大家做解释;小米,是因为传言太多,需要亲自出面来做交流。

雷军说,自己只对两个公司有控制力,一个是金山,一个是小米。

金山,是在PC时代拉开序幕时,以做软件,做应用开始;而对于小米,雷军则定性为,这是一家要在移动互联网狂潮将要到来时,做手机,以硬件为主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关于小米手机,坊间早有传闻,该手机采用高通8系列的1.5GHz双核CPU,分辨率为480×854的夏普液晶屏幕,配以台湾TPK电容式触摸组件等。预计售价在2500-3000元之间。

目前,国内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布局者的路数是,以低廉的手机终端带动应用的普及;国外苹果公司的路数是,以应用带动手机的销售;Google的做法是,推出一款类似Google Nexus的指导性手机,以便能更好的在各个手机硬件厂商中,推广其免费的Android操作系统。

如何给小米的打法归类?如果是第一种,小米手机2500-3000元的售价,定价未免太高;如果是后两者,米聊是全平台应用,市场上手机终端琳琅满目,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一个?雷军的逻辑是什么?

把疑问抛给雷军,但雷军只露出小米大移动互联网战略中的一只脚,不表达其完整的思路。成立初期的小米司机等产品都是为磨合团队的练手项目。小米初期的三大业务是,手机终端、操作系统MIUI、米聊。“这三大业务以手机终端为突破口,其它两项业务独立发展,三者之间也可很好的融合一体。”

所谓“突破口”,就是你可以把小米通俗的理解为一家卖手机的公司,而非做应用的公司,雷军甚至称,小米的目标就是要做世界顶级的智能手机;所谓“独立”,就是小米学习Google采用各个业务独立制,MIUI、米聊不依赖小米手机生存,而是面向全平台;所谓“融合”,可以看到的是,手机、MIUI、米聊实则是分别在“用户端入口”、“云与端之间的智能管道”、“服务内容”上的布局。

也许我们可以猜测,在占据了手机这个移动互联网承载服务的极具重要的入口之后,并对“端”和“管”的掌控,便能拥有未来云时代的话语权。而借助入口大量推广其它更多的服务应用,则具备了控制“云”的能力。这即是一个在未来云服务的“云、管、端”链条中,先“端”后“云”的战略思路。

雷军也透露,这三大业务只是小米移动互联网战略的一部分。而头三年只会考虑把这三件事做好。至于其它,未来再说。

事实上,雷军手上对小米的这三张牌,打法上都是颠覆原有模式。

与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不同,雷军做手机,讲究高性能、高性价比,定位发烧级,而不是去抢500-1000元,似乎更易渗入市场的智能手机群类。而MIUI的颠覆除了在产品的微创新上,更多体现在营销路数,先打入国际市场,培养国际Fans,再折回中国。米聊,则一早就有完整思路,先以Kik为切入点,小步快跑,不断呈现熟人社区的框架。

手机:只做高端的

先说重头戏,手机。

雷军表示,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才能赢,而不是1000元以下的低端智能手机会赢。这与国内其它互联网巨头在移动终端的打发截然不同。

复制PC上的成功经验,最主要的是两个基准点。一是高性能。“Android的G1处理能力在600兆,G2在800兆,G7现在有 1G的CPU处理能力,这些手机都是两三年前发布的。”雷军认为,Android的手机带动了整个CPU的进步。现在市场上已发布的最快的是双核1.5G,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可能会有4核1.5G,而PC现在基本上都是双核2.4G。雷军预测,未来两年之内手机的计算能力就能超过PC。

而“很多人都奢望过做100美金以内的笔记本、上网本等,但都是火了一阵,500元的智能手机会有很多产品用不了,用了半天还会有很多的质疑,长期来看,高性能手机会赢。”

“手机里面有无数元器件是需要定制的,把500万像素做到这么薄,这是多高的工艺啊,如果改成800万像素做这么薄呢?这个屏、这个玻璃、这个touch、这个摄像头都是定制的,供应商不支持你,根本做不出来。”雷军称。目前做得好的智能手机在苹果、三星、HTC、MOTO几家,而在国内高端手机的竞争还没有定型。中国每年卖3亿部手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量。

其次是高性价比。目前,iPhone 4的定价在6000元左右,而市场上大多数顶级配置手机最低也是4000元的价格。雷军称,“今天的手机工业和PC工业一样,最终都只会有15%的毛利。竞争到后来,价格太低没利润不可持续。价格太高竞争的结果也一定会输。这个格局会在两三年内出现。”

在这个判断下,雷军为小米手机配置了精英团队,原摩托罗拉北京研究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负责硬件和BSP团队,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_德负责手机的工业设计与硬件采购。

据介绍,周广平是乔治亚理工毕业,1995年加入摩托罗拉,为摩托罗拉技术委员会成员,99年回国协助建立了摩托中国的研发中心,“整个摩托除了刀锋之外最成功的系列,就是周博士领导研究完成的。”

刘_德,创办了北京科技大学的工业设计系,任该系主任,后去美国ArtCenter深造,该校是全美最好的工业设计学院。

目前,小米手机处在研发阶段,雷军透露今年8月会研发完善。

有了产品之后,就存在如何推广的问题,国内的消费者和国外的消费者一样吗?面对如此众多多手机品牌,怎样能让消费者认知你的产品?

雷军的回应是,相信“真善美”,好的产品会受用户欢迎,国内的消费者和国外的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理解一样,只是我们国内的产品没有做到很好。小米也要办一家拥有Fans的公司。为什么苹果、魔兽有fans?雷军对推广的理念是,不靠捆绑、预装来推,更多是靠产品口碑。

这似乎也预示着小米手机的推广渠道。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手机将借助凡客诚品的销售渠道,在线营销。而雷军对此不急于回应,不过表示,“我只对金山、小米有控制力,小米或许会和我投的其它的公司有业务层面的合作,但归根结底我的投资理念是不添乱,不要投票权,不会控制其它的公司。”

MIUI:培养国际Fans 再折回影响中国?

这种营销理念不仅体现在小米手机上,还表现在MIUI上。有评论人士认为,MIUI开创了一个既美妙又难度极高的推广渠道,先打入国际市场,培养国际Fans,再折回来影响中国。

“MUIU团队是去年Android的年度人物,老外对我们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时差的关系,他们常常半夜爬起来,上我们的论坛,学习中文翻译过去,再下载。昨天还有美国挺出名的一个博客作者去推荐MUIU”,雷军称。目前,MIUI多语言支持24种机型,新增的葡萄牙粉丝站点击率也超过17万。在产品上,MIUI还有云存储功能。

米聊:靠通讯录找好友的熟人社区

在应用方面,小米对米聊的定位是手机上的熟人社区。在米聊上,雷军曾经用手机上的Facebook来描述米聊的未来。而事实上,从一开始,米聊也是这样定位的。

雷军坚称,米聊不是复制Kik的产品,只是以Kik的模式来作为切入点。“去年10月6日,我们的团队拿Kik给我看,当时我急着出门,用了一下后,说,赶紧开始干。但这并不意外着米聊就是个翻版的Kik。”

雷军认为,Kik最重要的,是利用手机通讯录来寻找好友。对米聊来说,这也是可以借鉴的少数甚至唯一的一个点。

“现在可以看到米聊Talk、涂鸦、手写等一些功能,未来还有许多东西。我们的’墙’的思路借鉴的是Facebook,我们的名片以及马上发布的更复杂的产品来自linkedin,我们其实有点在装备手机上集大成的意思。”雷军称,“米聊有完整的思路,两周发布一个新版,只是时间太紧,大家只能看到产品的局部。”

再举例说,手机通讯录的开发。雷军认为,通讯录可以承载更多的元素,比如头像、个人信息等内容,它是存储在“云”端的。“以前一直在想CSP怎么解决头像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解决,Android手机、iPone手机里面都有头像,但有几个人上传头像?”雷军称,“CSP(芯片封装)的方式太老土,有几个人会见到朋友就拍,然后上传通讯录?米聊通过产品机制鼓励用户自己上传自己的头像,完善个人资料。”

为了做到实名社区,米聊要求好友拉好友的准入机制,并不鼓励基于位置推荐好友。雷军认为,基于位置的好友推荐更多是陌生人社区的做法,米聊未来会加入一些LBS的元素,但目前不会做,理由是不想因为陌生人的增多来破坏熟人社区的氛围。

事实上,SNS也由个人资料、feed、开放应用组成。雷军透露,未来,米聊也会成为一个开放平台,会有更多的第三方应用接入进来。发散开来,随着接口的开放,未来米聊会不会成为有手机通讯录关系的操作系统?

从某种程度上说,米聊对人们在手机上通讯的方式是颠覆的,这必然会引起运营商的注意。会不会由于米聊的壮大与运营商产生摩擦?雷军的理由是不会,答案有三点。

一、手机电脑化是大趋势,应顺势而为。二、3G推出后,缺少应用,消费者没有包更多套餐的推动力。三、经过测试,米聊出现后并不影响短信的接法数量。米聊与短信,只是应用场景的不同。“一个是闲聊,一个是办正经事儿的”。

雷军称,正是因为市场有米聊之类的应用,用户才会明显感觉到需要包更大的套餐,这对国内3G的推广有重大作用力。同时,米聊之类的应用与短信、电话的场景也不同。比如,互联网出来大家认为电视没人看了,但是今天的电视依然有很多人在看。电视是在客厅里的,报纸是在餐桌上的,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所。基于上述,雷军呼吁,运营商也应该来做这样的应用,大家一起市场竞争。

归纳而言,雷军的逻辑,看似是一种先“端”后“云”的战略思维。当然,在具体的执行中,需要万分的用户体验,“要接地气,和用户接轨”。而“真正懂互联网的都是从单点竞争开始。”雷军称。

手记

雷军做手机,讲究高性能、高性价比;MIUI先打入国际市场,培养国际Fans,再折回中国;米聊则以Kik为切入点不断呈现熟人社区。这种战略为“先端后云”,在具体实施,则需要接地气,和用户接轨。

文章来源:我叫赵楠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四 : 小米跟着谷歌玩汽车:雷军的筹码是MIUI

  本报记者 周开平 范文清 广州、北京报道

  当小米(滚动资讯)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去硅谷的目的,被认为是做新能汽车项目在业内广泛流传时,另一家科技公司乐视,11月26日正式宣布了做超级汽车的计划。国内IT公司造汽车已经谣传很久,在过去的一年成为了现实。

  由于小米一直没有承认外界传言,黎万强否认了“去硅谷做相机”的传闻,不过小米科技和黎万强都没有否认新能源汽车计划。

  小米内部代号为“米斯拉”的电动车谍照,早已经出现在网上。在此之前有消息称,小米电动车由比亚迪代工生产。

  理论上,找汽车公司代工是全无汽车基础的小米科技造车的最便捷路径:一是可以解决缺欠传统汽车零部件体系、整车平台技术研发和生产线难题;二是可以规避“国家原则上不再新批新汽车生产资质”的限制。

  不过,比亚迪内部相关人士12月22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比亚迪代工小米电动车的消息我们也是在网上看到的,随后找相关领导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内部还没有任何说法,让等消息。”

  在没有对外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前,小米主动承认由比亚迪代工生产几乎不可能。善于营销的小米科技回应坚定很多,“这个消息不实,我们没有这个计划。”

  用IT思维搞汽车,最典型的车企是目前全球最热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它的很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都做IT出身,比如前特斯拉副总裁吴碧瑄来自苹果公司,新加盟特斯拉的副总裁金俊,上一份工作是高德的CMO。

  特斯拉汽车最吸引人的,不是新能源而是它的科技感。“传统汽车卖给消费者后,很多性能就固定了,但特斯拉可以通过远程系统升级,达到性能也升级的效果。它的用户感受,和目前的智能手机一样。”吴碧瑄说。

  互联网汽车的魅力就在这里,特斯拉汽车内部设置了感应器和芯片,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完整地去升级一些新的功能,包括驾控。特斯拉一个月前对已经在中国出售的特斯拉Model s进行了系统升级,新的V6.0版系统升级了地图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

  另一条路径是IT公司跨界做汽车,最有代表的是谷歌。2013年,谷歌的Self-Driving-Car(无人驾驶汽车)就能以时速60千米行驶在车流拥挤的美国山景城(谷歌总部)街道上,Self-Driving-Car的道路测试总里程已经超过了50万英里。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想走的是谷歌路径。小米从来没有涉足过汽车,甚至没有和汽车行业有过交集。它的优势,只有一帮IT工程师以及他们搞出来的MIUI系统。

  MIUI系统由软件工程师黎万强带领团队打造,是基于Android进行优化、定制、开发的第三方Android系统ROM。目的是形成定制化的Android智能手机体验。

  黎万强相信,“表面上,用户在使用手机硬件,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操控体验,本质上还是来自于软件。”作为IT人眼中的硬件来看,汽车和手机实际上是一致的。

  但“倒雷派”认为,汽车和目前智能化的手机、家电等等硬件都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硬件”入场券门槛很高。“汽车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成,整体性能要求非常严格,没有研发、技术和生产基础做不出安全的产品。”一家合资公司的汽车研发人员称。

  IT公司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思维,习惯渲染成用IT生态垂直整合产业链条来造车。但事实上,从汽车业内角度,小米可以看得见的优势,只有营销,所以唱衰的声音也很强。

  目前IT企业的营销确实走在了汽车企业前面,很多车企都借鉴。营销高手雷军习惯打用户思维,要求做“爆品”,在产品、团队管理、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管理以此原则,运行理念高度一致。

  像苹果一样,产品正式发布前,采用绝对保密,以获得亮相时瞬间、高集中度、高能量信息爆发的突出传播效果。小米一贯的行事风格可能是“米斯拉”极不成熟前,严格封锁消息的重要原因。

  但这种运作,在汽车行业值得商榷,因目前汽车消费市场,缺少手机这种科技产品的大规模“发烧友”人群基础,而且一年上百款产品上市,完全引爆市场的营销难度非常大。

  乐视路径被认为是IT公司进军汽车最靠谱的。乐视CEO贾跃亭一开始就联合北汽,去硅谷入股了一家名为Atieva的公司,Atieva的创始人是特斯拉原董事谢家鹏,总部设在美国硅谷地带的红木市(Redwood City)。

  谢家鹏是华人,Atieva很多工程师来自特斯拉,有较明显的特斯拉基因。Atieva定位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提供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Intel”。在IT与汽车的结合上,有较成熟经验,这也是业界较看好乐视的重要原因。(编辑 徐锋)

五 : 雷军不服气:小米的楼还远不够高

  进攻!进攻!进攻!

  这曾是小米五年高速发展的主旋律,但现在,雷军必须重新思考是否要让小米慢下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6年元旦前后,雷军找了其他几位公司高管一起吃了顿饭,觥筹交错间他对小米过去的一年进行了复盘。

  “雷军在外是一个很能控制自己的人,平时从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情绪。”据一位在场的高管回忆,但当时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过去一年包括雷军在内,整个小米内部都过得有些不易,“大约去年9到10月份吧,是有一些焦虑。”

  这有小米自己的问题,原本预期要在2015年中发布的小米手机5跳票了。从研发到2016年2月发布,共历时了19个月,这是小米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情况。

  但这段时间小米也从未正式解释过跳票的原因,加之华为、魅族、乐视等各个国产手机厂商在2015年秋天纷纷推出了新款旗舰机型,这反而让媒体和大众对小米模式能否延续下去的猜测愈演愈烈。

  “他(雷军)还是比较在乎媒体和大众评价的,小米也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一位接近雷军的人士告诉记者,雷军常常会看小米论坛、微博、各大媒体对小米的评价,“但去年小米受到的关注和非议,前所未有,也许这也让他有些焦虑。”

  “我们内心有魔”

  “过去的一年我们实在过得太不容易了。”2016年1月,雷军在小米内部年会上和在场的8000多名小米员工谈到了这段时间自己的反思。

  “Are you ok?”他自问自答,“说实话,我不OK。”

  不OK的原因,恰恰来自于雷军去年初抛出的豪言。

  2015年3月,雷军在参加完两会演讲后的媒体采访中,略带自豪地表示,2014年小米成绩优异,完成了前年4000万只的供货量,甚至超出了2500万台,增长近230%。良好的业绩表现让他一时意气说出了,“今年的目标是手机销售在8000万到1亿只,营业规模在1000亿元-1200亿元。”

  现在回头看,他当时对于形势的估计显然太乐观了。

  第一个打击来自于小米Note。作为小米首个站上2000元价位的高端旗舰机,小米Note被定义为小米向高端手机市场投石探路的产品。然而在上市后,这款手机并没有被市场肯定,还接连遭受了几次降价。

  另一方面,小米手机5的研发时间过长,缺少有力的旗舰机推出市场,导致小米仅靠红米系列的千元机维持大部分的出货量。

  靠红米这样的低端手机冲量的结果就是,2015年下半年,几家国际市场调研机构首先指出小米第三季度出货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很有可能达不到年初所预期的8000万至1亿台。与此同时,华为同季度的手机出货量却依旧在全国手机市场增速滞缓的背景下逆势上扬,这让外界开始质疑小米高速发展的模式是否遭遇到了天花板。

  “我们内心有心魔。”年会上,雷军把这个心魔指向了自己年初定下的KPI。

  “我们定了8000万的销售预期,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自觉地围绕这个任务来展开,每天都在想怎么完成。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的动作变形了,每个人脸上都一点一点失去了笑容。”雷军说。

  除了出货量数字,雷军在2015年还先后提了不少目标。

  比如,他希望三年内能够签下100家小米生态链企业,让小米模式能够打通各个垂直领域,复制小米在手机取得的成功。雷军还想让中国小米走向世界,希望进入马来西亚、俄罗斯、土耳其、巴西等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等十余个国家。在专利方面雷军也定下了截至2015年底小米要拥有超过4000项专利的计划……

  目标和数字越来越多,雷军带着小米的员工一起向前冲。清河华润五彩城的几栋小米办公楼,每天夜里十点依旧亮着灯,灯影下数千名员工为了这些数字加班加点。

  “雷军总是很早到办公室,晚上甚至工作到两三点才离开,从不缺席任何一场重要会议,遇到问题他都要找到相应的员工讨论。”一位小米员工私下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雷军给人的感觉几乎有点可怕,已经在各方面强过你了,还比你更拼命。

  在央视近期的一档财经访谈节目《遇见大咖》中,雷军说,他每天都有很多的会议,行程密的时候平均一天有11个会,这导致他每天中午只有3分钟时间吃中饭。

  这确实不是夸张。在小米普通员工中间,也流传着各种关于雷军如何“勤奋”的传说。

  这种勤劳放在雷军身上其实有点不匹配,如果刻意渲染的话甚至会让人觉得有点做作。早就在江湖成名已久的雷军,为什么会这么渴求小米的成功?以至于陷入对速度的追求和害怕被超越的恐惧,让这些东西成了他口中的“心魔”,小米的“心魔”。

  “我很不服气”

  1992年,23岁的雷军在大学一毕业就加入金山,成为第六号员工。苦心经营十六年,五次带金山冲击IPO,但最终的上市估值远不及同一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以及之前上市的百度和盛大。

  但雷军在科技江湖闯荡的时间却远比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要长得多。

  1998年,在雷军担任金山总经理时,马化腾才刚从深圳大学毕业创办了腾讯,但还没有OICQ的雏形;李彦宏还没创立百度,在美国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担任工程师,他当时根据硅谷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撰写的《硅谷商战》,在国内小有名气;而马云还背着个小包在和杭州政府和商户游说,希望他们加入自己的中国黄页。

  在金山的15年,雷军相信努力、勤奋、聪明、坚持就能换来成功。

  但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雷军选错了跑道。搭上了“互联网风口”的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后来居上,成就了现在的BAT帝国。而雷军,还未等到他心中所向往的那份荣耀。就连身边熟悉他的朋友也评价他,雷军这么拼命还是如此,其实还是输在了战略眼光上。

  凡客诚品的CEO陈年和雷军是卓越时期的同事,他曾评价雷军向上的力量是不可估的,他说,雷军一直渴望能够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一个伟大的公司,一个“百亿级别的公司”。

  “我很不服气。”雷军最近接受央视《遇见大咖》采访时说,“我觉得我绝对不笨,我觉得你们都做互联网,但是我做软件,我很酷啊。但是坚持那么久以后才忽然发现原来连微软都落后了。”

  2007年,身心俱疲的雷军在众人的惊讶中辞去了金山软件CEO的职位。离开金山后的三四年时间,雷军一直在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

  作为投资人,雷军先后投资了拉卡了、YY、凡客诚品等公司。软件出身的他希望通过投资的方式来“交学费”,学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运作方式,同时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下一个风口。

  这几年雷军不要秘书,不要司机,即使下雪也坚持在户外等几十分钟打车通勤,全身的行头就一个双肩包。不把自己当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和初创公司的创业者打成一片,用近乎严苛的态度要求自己。

  这个习惯被维持到了现在,雷军的任何一次出差都要求经济舱和普通酒店客房。做投资人期间他看过太多案例,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相对优渥的条件下二次创业最终失败。

  在入行的这25年,他很明白在互联网行业“速度和效率”意味着什么,不然他也不会被马云、马化腾这样的“晚辈”轻松超越。创业必须是艰苦的,必须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让创业者处于谨慎、谦卑和警惕的状态。

  通过四年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和学习,雷军终于等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风口”。

  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智能手机销量突破3000万部,较2009年增长35%。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安卓系统,由于系统更佳开放,也让移动互联网服务所覆盖的范围更宽泛。

  雷军找来黎万强、林斌、黄江吉等人,下定决心要一起创办小米。

  “创业如跳悬崖,我40岁,还可以为我18岁的梦想再赌一回。”雷军说,他创办小米不为钱,不为利,不为虚荣心,就为了梦想。也许,还有心里的那一丝不服气、不甘心。

  他和其他联合创始人说,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也可能是他最后一份事业。为此他不惜代价,他所持有的小米股份甚至没有他投资YY时所持有的股份多,在其他合伙人的顾虑下,他才增持了一部分股份。但他更希望得到的,不是小米的利益,而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做小米的之前,我悟出了成功的关键。聪明的人,勤奋的人,这个世界上多了去了,但是这个只是成功的前置条件。有这些不保证你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你要找到那个风口。”雷军在央视节目里说。

  2010年4月6日,小米科技诞生了。

  唯快不破!?

  2014年第二季度,多家调研机构公布数据显示,小米首次超越三星,成为了全中国出货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厂商。

  这是雷军创办小米公司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属于小米的好消息不断,他在国内的出货量比去年增加227%,最新估值高达450亿美元。

  那是小米还有雷军如日中天的时刻。但是,压力也随之而来。

  “几乎所有的同行在开发布会时都要踩小米几脚。”雷军说,成为了中国第一以后,小米一下子从颠覆者和挑战者的角色,变成了一个防守他人攻击的防御者。“这个心态我有点没有转换过来。”

  创办小米的这五年,雷军把小米成功的一部分归结于“低调”。低调,为小米争取了生存空间和势如破竹的速度,让小米成为了中国第一,也让小米成为了公众的焦点而离“低调”的初衷越来越远。

  也许雷军已经很善于处理如何低调地将一个公司孵化壮大,但如何在壮大以后维持低调和谦卑的姿态,这也许不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了。

  一位接近雷军的人士告诉记者,雷军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很关注外界是如何看小米的。2013年,雷军曾发表过一篇《总有些事情让人无奈》的微信文章,在里面他提到,看着一些媒体撰写的关于小米和他个人不符合事实、有些怂人听闻的标题,他就心情很复杂。

  “因为很多人都在这些新闻下面骂我。”但他心里也清楚,“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娱乐、消费、消解,往往是无法避免的集体情绪,人们未必都有恶意,但是有些事说多了也许就当了真,这会让我们有些伤神。”

  雷军个人微信公众号在2012年12月第一次发声,基本保持每年8篇左右的更新量。但在2015年,这个公众号更新了15篇文章,数量是历年来之最,也反映了他在这一年的压力。

  在这一年里,雷军反复谈到自己创办小米的初心,小米目前遇到的困难和原因,以及他对小米的未来和改变社会现状的企业责任等各个方面。他用非常朴实、真挚的语言细说了一遍,希望公众能够对小米目前的做法有更多的理解和耐心。

  雷军确实很难不紧张,很难不焦虑。作为一个后来者,小米发展的速度太快,小米提出的“互联网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复杂的利益链条,影响了太多同行竞争者的定价结构,这注定了他在享受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来者不善的评价。

  但媒体众多的报道和评价中,也有些小米实际存在的问题。

  2012年雷军在一次公开讲话中,第一次总结小米的成功来自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认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速,是所有互联网企业最关键的问题。“快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小米之所以能在五年内快速增长成一个近450亿元估值,出货量7000万台,全国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手机厂商,来自于它的轻资产模式可以保证小米快速反应和增长。

  没有工厂,没有渠道,没有零售店,减少中间环节。这让小米可以减少渠道、门店、销售成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营销和用户沟通上。但这恰恰却成为了现在雷军不得不慢下来的原因。

  他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通过小米手机搭载的MIUI系统,构建一个移动互联网生态,并在该网络上销售相应小米服务以获得盈利。

  截至2015年2月,MIUI的全球激活用户数才刚刚超过一亿。而小米所进军的互联网金融、本地生活服务、移动游戏等多个领域已经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360等一系列行业巨头占领了榜首位置,小米刚过亿的用户体量还难以直接和这些公司进行正面较量。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从2014年底开始华为、魅族、360、乐视、锤子等各个国产手机厂商先后模仿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他们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销售手机来降低手机价格,并通过构建用户社区来和消费者互动,进行线上口碑营销,拉近了和小米的差距;另一方面,这些手机厂商本身积累了社会销售渠道和运营商渠道,铺货能力强,同时通过和传统手机制造商合作的方式弥补了制造和研发的短板。和小米相比,他们能采用更灵活的手段来调整线上和线下销售的比例和价格。

  如此一来,小米曾花了四年所慢慢积累的“门槛”被对手不那么费力地跨过去了。

  雷军在2014年已经意识到手机市场接近于饱和,小米需要尽快找到下一个突破口。他就提出国际化、小米生态链、小米电视和影业等一系列布局,希望能够抓住下一个“风口”,来积累更多的小米用户,以构建出他所预期的“帝国”规模。

  但是,这时候“快”的缺点还是一一暴露。

  手机成本定价导致小米无法提供庞大的资金来构建线下渠道。没有渠道,意味着小米的产品还很难深入到互联网并不发达的乡镇地区。没有专利,让小米海外化接二连三地受到了专利诉讼,甚至险些被禁售。没有独占的视频内容和线下体验店,让小米电视无法仅依靠价格优势从互联网电视大战中胜出。

  2016年3月,小米在华润五彩城开设了第二家小米之家,小米副总裁林斌在开业典礼上接受采访时承认,小米必须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以不亏本的形式发展线下零售团队。去年9月小米在当代商城开了第一家小米之家,是小米第一家真正意义的直营零售店。

  “自营可以保证自己设计,自己优化细节,成本也没有那么高,颠覆了之前我们对线下零售的理解。”林斌表示。

  但如果按照一年开一家的形式,小米较低的利润率不允许,恐怕很难在短期内超越传统手机厂商近十年建立的庞大线下销售网络。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在国内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如果还只期望在手机方面得到100%的增长,几乎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小米需要尽快找到下一个“风口”,从其他硬件、终端入手,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净水器以及插线板,通过投资生态链企业,小米在用间接的手段探索新的增长点。

  “目前价格昂贵、国内缺乏有力的可替代产品、适用人群多,每日使用频次高,才符合小米生态链的要求。”小米生态链联合创始人刘德在小米生态链新品牌发布会上表示。通过这几个手段,小米已经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积累了29家生态链企业。

  但生态链的探索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生态链企业的产品被冠以小米的品牌推至与众,当这些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则会对小米品牌带来一定损害。另外,“过去一年小米生态链企业发布了20多款产品,让消费者觉得小米不专心了。”雷军解释这也是他所担忧的一个问题。

  最终雷军选择将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分离,利用MIJIA(米家)品牌作为小米生态链品牌,用新的品牌能比较好的保护小米品牌,同时也不失小米品牌对生态链创业公司在资源、合作各方面的信用背书。

  但这一切,也多少印证了雷军2012年博客中自己曾总结的一句话,“快了以后能掩盖很多问题,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风险是最小的,当你速度一慢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小米的楼,还远不够高”

  在“风口”上狂奔了五年的小米开始进入了调整期。

  雷军在1月份的年会上说,过去一年他看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报道和批评甚至诋毁,“我们小米手机不再发烧了”“小米就是个屌丝机”“小米的产品节奏乱了”“小米啥都做,就是个百货公司”。

  “唯快不破”是雷军长久以来的追求,但却不得不承认这种“大跃进”式的速度在某些程度来说,是通过牺牲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而达到的。

  在年会的通篇讲话中,雷军再也没有提到过“快”字,相反他第一次提出了“补课”。

  他希望今年的小米可以慢下来,从运营、品牌建设和员工激励制度上补课,探索虚拟现实(VR)和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另外在研发和技术上聚焦和突破,加强小米的技术实力。

  小米探索实验室在今年2月底刚刚成立,由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和小米路由器总经理唐沐负责。目前团队已经招募了来自腾讯、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近20人。

  这个实验室的首个项目是VR。目前还在招聘阶段,首批招聘岗位包括3D引擎研发工程师、计算机图形算法研究员、Graphics+GPU工程师、3D设计师和用户体验负责人。

  2015年小米最后一场发布会,被媒体定义成一场“最煽情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临近尾声时,雷军谈到了他初来北京的那段经历。

  对他来说,再没有什么比24年前,只身一人从武汉到北京,走在空荡荡的车站广场上时那般茫然了。

  第一个十年,让雷军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懵懂少年,一路成长为金山总经理,成为了金山上市的主要功臣。第二个十年,他从高处离开,重新思考人生并创办了一个颠覆过去的手机公司。

  这个勤奋、自律、相信顺势而为的湖北男人,依然会愤怒、依然会不服气、依然相信天道酬勤。谁也无法预料,下一个十年,小米会变成什么样?

  “在北京,小米的楼,还远不够高。”雷军说。

本文标题:雷军的第二锅小米粥-小米夺京东苏宁销量第一,雷军微博大赞!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117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