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瞬时加速度怎么求-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发布时间:2017-12-11 所属栏目:怎样加快开机速度

一 :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逐差法求加速度

实 验 器 材

电源,刻度尺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小车 细绳

一端附有定滑 轮的长木板

钩码

一、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 隔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常量,即 Δx=x2-x1= x3-x2 =··· xn-xn-1= aT 2 ··= ·· 这一结论反过来也成立,即如果所打纸带在任意两个相邻相等 时间内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X1

X2

X3

X4

X5

X6

(1)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a ?

?x xn ?1 ? xn ? 2 T T2

(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计算公式: vD ? vCE 推论:Xm-Xn=(m-n)aT2

x3 ? x4 ? 2T

?x a? 2 T 可以从纸带上求得加速度,但利用一个Δx求得 虽然用 的加速度偶然误差太大,最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有两个: 一是求各段Δx的平均值,用Δx求加速度, X4 X5 X6 X1 X2 X3 二是对每一个位移差分别求出加速度,再求加速度的平均值. 两种求平均值的实质是相同的, 达不到减小偶然误差的目的. ?x5 ?x1 ?x2 a1 ? 2 , a2 ? ? a5 ? 2 2 T T T
a1 ? a2 ? a3 ? a4 ? a5 ?x1 ? ?x2 ? ?x3 ? ?x4 ? ?x5 a? ? 5 5T 2
( x2 ? x1 ) ? ( x3 ? x2 ) ? ( x4 ? x3 ) ? ( x5 ? x4 ) ? ( x6 ? x5 ) ? x6 ? x1 ? 2 5T 2 5T

我们怎样把纸带上各段位移都利用起来计算加速度呢?

二、逐差法求加速度 X1 X2 X3 X4 X5 X6

如图,纸带上测得连续6个相同时间T内的位移x1、x2、x3、…、 x6,应分为3组 偶数 2得 由Xm-Xn=(m-n)aT x4 ? x1 x5 ? x2 a ? x6 ? x3 a1 ? 3 a2 ? 2 2 3T 2 3T 3T

此式把各段位移都利用上,有效地减小了仅由两次位移 测量带来的偶然误差,这种方法被称为逐差法. 逐差法的实质是将纸带分为时间间隔相等的两大段来处理:

a1 ? a2 ? a3 ( x4 ? x5 ? x6 ) ? ( x1 ? x2 ? x3 ) ? a? 9T 2 3

x后 ? x前 a? (nT ) 2

逐差法求加速度方法二

O

A

B

C

D

E

X1 X2 X3 X4 X5 如图所示,如果纸带上测得连续5个相同时间T内的位移x1、x2、 x3、…、x5 奇数 去掉第一段留连续部分 由Xm-Xn=(m-n)aT2得

x5 ? x3 x4 ? x 2 a2 ? a1 ? 2 2 2T 2T a1 ? a2 ( x4 ? x5 ) ? ( x2 ? x3 ) ? a? 2 2 4T

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 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 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 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试根据纸带上各 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求小车的加速度。(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5.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 带

,如图7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该同 学选择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如图所示, 单位是cm. (1)试计算瞬时速度vB、vC、vD、vE (2)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三、 v —t 图象求加速度
① 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直角坐标系(图象 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② 根据所得数据描出各点的位置(描点法),观察和思考 各点的分布规律。 3、各点的分布大致都落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我们可以推 断:如果没有实验误差的理想情况下,所描出的各点应全 部落到这条直线上。画直线时,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这条 直线上,其余均匀分布,去掉偏差太大的点。

在v —t 图象上取一段时间Δt(尽量取大些), 找出Δt 对应的Δv ,代入 a ? ?v 求解。
?t

v/(m/s)

0.40 × 0.30 × 0.20 × × △t=0.4s
a?
?V ?t

× △V=?
0.2m/s

0.10

?

0.2m / s ? 0.5m / s 2 0.4 s

o

0.1

0.2

0.3

0.4

0.5

0.6

t/s

总结:两段法求加速度:(两计数点时间T)
3T 3T

( x 4 ? x 5 ? x6 ) ? ( x 1 ? x 2 ? x 3 ) a? 2 ( 3T )
O
X1

由△X= aT 2得

A
X2

B
X3

C
X4

D
X5

E

( x 4 ? x5 ) ? ( x 2 ? x 3 ) a? ( 2T )2

例3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记录 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 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单位: m/s2)( )A.0.2 B.2.0 C.20.0 D.200.0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 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 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 s4= 2.88 cm, s5=3.39 cm,s6=3.87 cm。那么:
s1 0 1 s2 2 s3 3 s4 4 s5 5 s6 6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1所示,是一条 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 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1)在打点计时器打B、C、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________ m/s;vC =________ m/s; (2)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例4 如图4所示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 打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由 图知纸带上 D 点的瞬时速度 vD =______;加速度 a =________; E 点的瞬时 速度vE=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4.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所用交流电源频 率为50 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5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 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第1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________cm, 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经过第

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v3=________ m/s.

5.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 带,如图7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该同 学选择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如图所示, 单位是cm. (1)试计算瞬时速度vB、vC、vD、vE (2)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二 : 物理加速度怎么算一个点的瞬时速度?最好有一个例子。

物理加速度

怎么算一个点的瞬时速度?最好有一个例子。


怎么算一个点的瞬时速度?最好有一个例子。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Vt=Vo+at

S=Vo*t+(1/2)at^2

其中Vo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运动时间【即t=0到某一瞬时点的时间】,S为运动距离,Vt就是t时刻的瞬时速度

应用上述公式就可以求出

三 :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公式 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四 : 怎样利用隔项逐差法求加速度?

怎样利用隔项逐差法求加速度?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若为偶数组数据,则等分两组,前后两组依次隔项逐差,再求加速度的平均值;若为奇数组数据,则舍掉最中间数据,然后前后两组依次隔项逐差。所用公式为xm-xn=(m-n)aT2


考点:

考点名称: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外力成正比。
2、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托盘天平及砝码,米尺。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和M',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挂小桶用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垫木,反复移动垫木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
4、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把砝码和砂的质量m和m'记录下来。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6、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即砂和桶的总重力(M'+m')g,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正比。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求出相应的加速度,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注意事项:
1、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不要超过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的
2、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
3、作图时应该使所作的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但如遇个别特别偏离的点可舍去。

五 : 怎么求向心加速度

怎么求向心加速度

怎么求向心加速度的参考答案

a=v^2/R=ω^2*R=4π^2*R/T^2 (v为线速度,ω为角速度,T为周期,R为圆周运动半径)

这是基本的,如果有用其他条件求的你不会,就给我留言,我再帮你看下

本文标题:瞬时加速度怎么求-专题:逐差法求加速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791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